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着老太太和孩子们都睡着,曲维扬跟巧莲俩人悄悄起来,把今天拿回来那几棵山参都放秤上称一下。
除了那棵最大的重九两半之外,剩下四棵,有一棵六两半的,一棵五两半的,还有一棵五两,最小的一棵三两半。
两口子早就商议好了,最大的不卖留着,系统里的积分已经够花了,兑换出金条来也麻烦,还不如留着人参算了。
这可是救命的好东西,真要是有啥事的话,那时候想买都买不着,这东西只要好好保存了,放几十年没问题。
“维扬,你明天去上班,把最小的这棵,送给你们主任。”巧莲看着那棵小的,立时有了主意。
“啊?你说啥?送给我们主任?为啥啊?”曲维扬一愣。
那棵小的也三两半呢,卖给药厂咋地也能换一两百块钱。
主任那人倒是挺好,曲维扬也经常把自家的菜蔬,或者是从山里弄来的野味、河里的鱼之类送给主任一些,但都不怎么值钱。
这棵人参虽然小,也值些钱呢,送给主任,合适么?
“唉,你啊,这脑子是真够直的。你也不想想,等你卖了棒槌,你们供销社还不都知道了?
你想想啊,你这是请了假呢,人家不得说你啊,堂堂供销社的副主任,请了假回家去放山,你这是啥?”
巧莲无奈,觉得曲维扬有时候吧,这脑子还是不够使。
也难怪,曲维扬之前在组织里,就是听从命令奉命行事,他们这些人都是直肠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儿。
转业回地方之后,又是在供销社里,专门管着运输,跟一群司机打交道。
司机群体大多也是生性耿直,不太会拐弯抹角,所以曲维扬有些事情上,想的就没那么周到。
“你明天直接把这棵参送给主任,就告诉他,这是孩子们麻达山里遇见的,你是进山去找孩子们,才耽误了上班。
正好遇见了几棵不错的山参,留一棵给你们主任冬天炖鸡汤喝。
你们主任今年也五十几快六十了,见着这好玩意儿能不动心么?
只要他收了,自然能帮你圆过去这一天的假,就算别人说什么,有主任替你说话,这事儿就过去了。”
巧莲毕竟是在乡里当了一阵子干部,这里面一些弯弯绕儿最清楚不过,这人啊,不管在哪里,人情来往都是少不了的。
世上就没有不贪便宜的人,想要在单位里好好的不受人排挤,有时候就得会来事儿。
曲维扬一听这话,犹豫了下,“媳妇,这能行么?”
“有啥不行的?这又不是钱,虽然值钱,但在咱们眼里它跟钱不一样。
就是山里弄的东西罢了,怕什么?”巧莲笑笑。
她之所以挑最小的送人,道理就在这儿。要是那些大的,估计主任也不敢收。
这棵小,不算特别值钱,人家主任家里也不缺钱用,只不过留个稀罕物件儿而已,肯定没问题。
“成,那我知道了,明天我捎去给主任,剩下的我找机会卖给药厂。”曲维扬点点头,媳妇的意思他懂。
两口子商议完,曲维扬重新把几棵参包起来,那棵小的单独包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装在背篼里,这才回炕上,搂着媳妇睡觉去。
第二天一早,曲维扬吃过早饭就骑着车子去上班了。
到了单位,找个机会把主任叫到了一边儿,就照着巧莲说的,把东西给了主任。
“刘叔,这是孩子们遇见的参,给您一棵,留着冬天炖鸡吃。”说完,也没等主任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那刘主任趁着屋里没人,打开桦树皮和青苔毛子一看,哎呦,里头一棵参不小。
当下也是高兴不已,赶忙收起来,找了个借口回家去,让西非妥善保管好。
“这东西有钱都没地方淘换,留着,咱俩岁数都不小了,万一将来有点儿啥毛病,这东西能救命呢。”
刘主任得了曲维扬送的东西,自然要多维护曲维扬一些。
正好昨天佳媛来请假就是找的刘主任,旁人都不知道。
所以单位里有人一问起来,刘主任就直接说,曲维扬最近连着跑外地好几趟,他特意给曲维扬多放了一天假在家休息。
这么一来,大家伙对曲维扬昨天没来上班,也就没啥话可说了。
曲维扬平日里工作很认真负责,年年都是劳动模范。
大家伙心里也都明白,只要刘主任一退休,这供销社主任的位置,肯定就是曲维扬的,所以也没人愿意得罪曲维扬。
而曲维扬呢,则是趁着中午休息吃饭的工夫,带着剩下那几棵参,去找了药厂的负责人。
他也没说实话,只说一棵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帮着乡里的人来卖。
药厂这边紧缺各类药材,尤其是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最近也是加大力度收购。
所以见到曲维扬送来的这几棵参,一眼就看好了,找了几个人过来验看了之后,都给了让双方满意的价钱。
第417章 一笔巨款
晚间曲维扬回家的时候,几个孩子都在外面等着呢。
一见到曲维扬,孩子们一下子就全都围过来,七嘴八舌的问。“爸爸,人参卖了么?卖了多少钱啊?”
这几个孩子如今可不是以前,他们这一夏天挖药材卖,一个个脑子都可灵呢。
这一天就盼着曲维扬回家,好打听那几棵参卖了多少钱。
看着眼前几个孩子那期待的眼神,曲维扬叹口气。
看出来了,往后他们两口子还想悄无声息的干点儿啥,真的是非常困难。
这些熊孩子一个比一个精明,瞅瞅,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在门口堵着他了。
“嗯,卖了,来,进屋说话。”曲维扬笑呵呵的点头,领着儿子们进屋来。
东屋里,陈家老太太和巧莲俩人,刚给三个娃喂了奶换了纸尿裤。
这三个小家伙睡够觉了,这会儿来了精神,都在炕上滚呢。
老太太见到曲维扬进门,也特别高兴,一脸期盼的看着曲维扬。“咋样儿啊?那边收不收?”
人都有好奇心,或多或少而已,没人例外。
老太太惦记了一天,见到曲维扬回来,怎么可能一句不问?
“娘,人参都卖给药厂了,价钱还行,一共卖了一千来块钱。”曲维扬没说实话,自动把钱数减去大半。
实际上,卖给药厂三棵人参,一共卖了四千多块钱,背篼里装了整整四捆钱呢。
曲维扬怕家里人嘴不严,要是告诉他们准数,万一谁说出去,很容易惹来麻烦。
虽然一千也不少,但是有王家之前的例子,大家会觉得也还可以接受。
这要是让人家知道曲家有四千多块,那些个红眼病肯定又该闹幺蛾子了。
老太太虽然昨天看了一眼那几棵参,但是她对这些不懂,哪里知道应该卖多少钱?
孩子们就更是不用说了,他们只知道能卖钱,但具体能卖多少,他们一点儿数也没有。
一听说卖了一千多,孩子们当时就乐的蹦了起来。
他们这一夏天忙活着挖药材卖蘑菇,好像也才攒了七八十块钱,结果这一下子就一千多。
在孩子们的眼里,这就是一笔巨款了。
当然,在一般人的眼里,这也的确就是一笔巨款,赶上普通人家六七年的收入了。
嗯,现在大营乡这边挣钱了,一千块钱,也得顶大营乡农户四五年的收入,的确是一笔不小的钱。
“那敢情好,有了这些钱啊,我也就放心了,就算二丫头暂时不回去上班,我心里也有底儿。
这事儿可不能往外说啊,尤其你们几个小的,不好出去乱说,咱家的事情不管谁打听,都不告诉他们。
要不然人家知道了会眼红,到时候跑咱家来借钱可咋办?”
老太太这么大岁数了,什么事情没经历过?当即就嘱咐孩子们,谁出去也不能说。
孩子们早就得了父母的吩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各自点头。
“姥姥,我们晓得呢,姥姥放心吧。”几个孩子都高兴的很,一直笑着,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嘉康,这一次的钱太多了,爸爸不能把钱给你们。
但是这钱,我会留着,给你们几个念书用。”
曲维扬看着儿子们,很是郑重的许诺,这笔钱绝对不乱花。
“爸,这钱我们不要,你和妈看着安排吧,咱家眼下日子不宽裕,我们进山最初的想法也就是贴补点儿家用。
总算这一夏天的辛苦有个好结果,我们也都很高兴,能够为家里出一份力呢。
钱给我妈收着吧,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也不用单独给我们留着。
我们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没有爸爸妈妈哪有我们?”嘉康代表弟弟们,郑重表态。
曲维扬和巧莲听见孩子们的话,也满高兴的,“好,都是好孩子。
爸爸妈妈很高兴,真的是没白培养你们,都是好样儿的。”
曲维扬夸了孩子们几句,然后挥挥手,让孩子们都出去玩了。
“嘉康,你们快要开学了吧?这阵子你总是往山里跑,书没看多少。
如今你们一夏天努力也有结果了,接下来的时间,趁着还没开学,多看看书,预习预习功课。
你要知道,钱再重要,买不来知识,只有你的脑子丰富了,装进更多的知识,将来你才能挣很多的钱。
否则,光指着进山里,不是长久之计。
你不可能一直都有好运气,不可能每次进山都有收获,但如果你学了很多知识,将来就可以利用你学过的知识来挣钱。
那才是你最大的资本,懂么?”在孩子们转身要出去的时候,巧莲开口了。
她这一番话,是说给嘉康听的,但同时也是说给嘉俊嘉和听。
最近这几个孩子成天恋着挣钱,都快忘记一个孩子的本性是什么了,这样不好。
巧莲不希望孩子们这么小就被金钱绑架,她希望孩子们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以去努力,但不是纯粹为了金钱而努力。
嘉康脚步一停,回头看看巧莲,“妈妈,你说的我记下了,以后我会好好琢磨的。”
有些话,嘉康能听得进去,却未必能理解,但是他会牢牢记住妈妈说过的话,时不时的回想一下,用来激励和鞭策自己。
“嗯,能记住就好,妈妈也不指望你现在就全都能懂。
你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妈妈的话,只作为参考,”巧莲笑笑。
孩子大了,这教育上很不容易,说多了孩子会反感,不说吧,她还担心。
所以她只能点到为止,其余的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领悟,她可不想做唐僧,成天念叨会让孩子们厌烦的。
“好了,妈妈去做饭,咱们晚间弄点儿好吃的,也算给你们庆功。
辛苦了,妈妈知道,你们这些日子都很累,妈妈很高兴,有你们这些懂事又体贴的孩子。”
不管怎么说,孩子们都大了懂事了,知道帮家里分担,这是好事情,巧莲也是满高兴的。
“晚上想吃什么?红烧肉可以么?昨天你爸买回来的肉还有一块儿,我做点儿红烧肉给你们吃吧。
嗯,再来个汤?就用红烧肉打底儿,小白菜粉条汤?”巧莲一边笑着下地,一边问孩子们。
“好啊,妈妈,我们都馋你做的红烧肉了呢,需要帮忙么?我可以帮忙烧火。”
嘉俊主动要求帮忙。那边嘉和跟嘉康也都说,他们也可以帮着忙活。
“不用了,你妈我一个人足够,帮你爸去菜园子里收拾收拾菜吧。”巧莲摆手。
第418章 初一学生
“媳妇,这些是卖人参的钱,你好好放着,可千万别让那几个臭小子知道。
他们现在一个比一个鬼,我算是看出来了,再过两年啊,咱就一个也糊弄不住了。”
晚间,临睡觉前,曲维扬听着西屋儿子们呼噜声声,知道几个娃都睡着了,这才悄悄地把背篼递给巧莲。
巧莲白天听曲维扬说是只卖了一千块钱,就知道这中间肯定有猫腻。
果然,一打开背篼发现,里面整整四捆儿钱,另外还有十张十块的。
“幸亏你还有点儿心眼儿,没说出实数来,不然啊,家里这几个猴崽子,都能上了天。”
巧莲一边说着,一边就把钱放到随身仓库里那个箱子了,那里面可是攒了不少钱呢。
当初曲维扬带回来的钱、转业安置费都基本上没动,再加上这几年俩人的工资,还有这一笔钱,嗯,一万来块了。
这年月的万元户,让人知道了可了不得呢。
“对了,你们拿回来那条大长虫啊,胆我挂起来阴干了,蛇皮也放着了,就是那蛇肉,让我给剁碎喂鸡了。”
巧莲忽然想起来这事儿,跟曲维扬说了一声。
当时他们爷几个带回来一条大蛇呢,回家之后扒了蛇皮取了蛇胆,巧莲都妥善保存好了。
唯独那蛇肉,巧莲可不敢吃,又觉得扔掉可惜,干脆就剁了喂鸡。
以前听老人说,这个鸡吃了蛇肉呢,抵抗力会好,不容易瘟鸡。
家里养了几只鸡,巧莲一寻思自家人都不敢吃蛇肉,那就不如喂鸡算了。
曲维扬一听,觉得有点儿可惜,“哎呀,这要是搁我们以前在外面做任务的时候,能遇上这么一条蛇啊,大家伙能直接扒皮就烤了吃。
算了,那蛇从死到弄回家也三天,的确是不能吃了,喂鸡也行。”
当时他们进山第二天遇见的蛇,打死之后就挖人参,尤其是树桩子上头那棵,费时间太长,所以回来晚了。
这么一想,那蛇肉保不准都臭了呢,不要也对。
“嗯,蛇胆蛇皮都留着吧,说不定以后有用,你看着安排就行。
咱家不缺那点儿钱,也别拿去卖了,以后万一有用着的时候,咱还不好淘澄。”
曲维扬这一天也有点儿累了,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嘉康不再领着弟弟们上山下河的各处疯,而是听巧莲的话,乖乖在家看书学习。
学累了就去菜园子里,收拾收拾自家的菜。
巧莲见到儿子能收心,也是挺高兴的,眼见着开学的日子快到了,巧莲也是抓紧时间给孩子们预备开学用的东西。
曲维扬往药厂卖人参的事情,虽然拜托了对方保密,可药厂那边也不是一个人。
那么多钱往外拿,出纳会计都知道,这消息想瞒也瞒不住。
“今天大家伙都围着我问,问我是在哪里遇见大棒槌的?他们说也想去碰碰运气。
唉,我早就料到,这件事瞒不住,果然。”曲维扬下班回家,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么快就传出来了?你不是让人替你保密么?这些人也真是,嘴也太不严实了。”巧莲听了,有些担心。
他们两口子一向低调,这下可好,闹得沸沸扬扬,多不好啊。
“那往后可得注意点儿了,就怕有人起坏心思啊。”巧莲嘟囔了一句。
“嗯,这几天注意些吧,估计也就一阵儿,过些时候大家伙就不觉得新鲜了。
反正要是有人来家里问,你就说没多少钱,外头那都是胡说。”
这种情况是在预料之中,曲维扬和巧莲都有心理准备,接下来肯定有一段时间,要面对大家伙的羡慕嫉妒和各种猜测。
没等消息传播两天呢,这天气忽然大变,八月二十号开始,整个儿抚松的确都开始刮大风。
风特别大,好多树木被刮倒,房屋有的也被掀翻了。
伴随大风来的,还有强降雨。从二十号到二十二号,大雨就没停过。
倾盆大雨不停的下,抚松西部、南部地区,江河水位迅猛上涨。
这一场雨来的太突然太迅速,谁都没有准备,县里没来得及下防洪预警,各乡镇也没来得及组织人抗洪抢险,损失非常大。
好在大营这边处在汤河上游,加上乡里挖了好多鱼塘。
前阵子天旱鱼塘水位低,这一次鱼塘起到了分洪的作用,好歹的没有造成什么太大损失。
曲家住的这边虽然是下游了,好在各家的房子地势都高,洪水没有冲毁了房屋,只是冲走了不少庄稼。
二十二号雨终于停了,县里立即下令各乡镇,立即查看灾情,上报损失。
等着损失一报上来,差点儿没把乔书记心疼死。
两天的大雨,冲毁桥涵36座,拦河坝28处,公路冲毁一百多里,耕地冲毁两百多垧。
县里紧急下命令,组织人到各处抢修公路桥涵,力争尽快恢复交通。同时也让各乡镇积极自救,尽快恢复生产。
这种情况下,整个儿抚松的人都在为抢险自救忙活,谁也顾不上其他了,等着一切都恢复差不多,已经是好些天之后。
九月一号,是嘉康佳媛兄妹俩开学的日子。
这天一早,曲维扬陪着俩孩子一起,骑着车子往县城走。
到了县城,曲维扬亲自俩人到了一中报道,跟迟校长还见了一面,这才回供销社去上班。
“中午到供销社食堂找我吧,今中午先在那边吃,以后看情况,要不然就从家里带饭。”
一中不小,也有好些外地来就读的学生,所以有食堂。
当然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从家里带了煎饼什么的当中午饭,顶多是去食堂打一份汤,将就着吃一顿。
曲维扬可舍不得孩子们中午随便糊弄,所以就喊着闺女儿子,到供销社食堂吃饭。
反正不管在哪里吃饭,都得给饭票给钱,倒不如爷三个一起吃还热闹点儿。
嘉康佳媛考试的成绩很好,分班的时候老师们也知道,加上迟校长特意照顾了一下,俩孩子分在一个班级里面。
九月,天气已经凉了,嘉康佳媛开学第一天,穿的就是他们表演时那套衣裳。
那些县城里眼高于顶瞧不起乡下人的学生,在瞧见嘉康佳媛兄妹俩的衣裳打扮,书包文具之后,倒是不敢小看了这两兄妹。
嘉康佳媛跟同学相处自有一套办法,几天下来,就跟同学们打成一片,还真是没人欺负他们。
第419章 工作问题
九月里,嘉康佳媛去县里读书,嘉俊嘉和这俩娃每天就在家附近的地方转悠,捡点儿萫子、蘑菇等东西。
孩子们都各自忙各自的,家里好像比暑假时安静了许多。
当然,哄奶娃的日子一样不得清闲,尤其是当三个奶娃来回翻身特别溜之后,这日子就更忙了。
九月中旬,合作社开镰秋收,社里所有劳力都下地干活抢秋收。
今年嘉康佳媛去县里念书了,县一中可没有农忙假。
曲维扬秋天也忙,接连出门,曲家自然是没人能下地干活挣工分。
不过曲家进山挖了山参卖了不少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营乡。
大家伙羡慕嫉妒的都有,对于曲家没人下田劳动,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只是有一些人,暗地里鼓动,说是曲家既然不下田干活,就不应该还留在大营乡,应该搬走,搬去县里就对了。
这些话传到老韩书记耳朵里,惹得老韩书记一顿发火。
“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乡里的事情跟他有什么关系?用得着他们指手画脚?
曲家搬过来这些年了,人家早就自己买下了宅基地自家盖了房子,凭啥就要撵人家走?”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白眼狼,也不想想如今他们能吃饱饭多挣钱,是谁的功劳?
一个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谁要是再提这件事,我就把他先撵出大营乡。”
老韩书记生气了,在乡里干部会议上破口大骂。
底下几个干部见到老韩书记这样,一个个都低着头谁也没说什么。
这些话他们也都听说了一些,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
曲家的户口是在大营乡的,人家当初也是分了地,房子也是人家自己盖的。
不管曲家有没有人下地干活挣工分,都不能把人家撵走。
“韩叔,你别生气了,这就是有些小心眼儿的人,看见曲家日子过好了眼红。
可人家日子好坏那是人家的本事,人家进山能遇见大棒槌,那是人家的运气,这玩意儿他们也嫉妒,真是够了。”
民政助理秦长明,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往孙建勇那边看。
这些话,就是从孙家人嘴里传出来的,别以为他不知道,不过是看在都是乡里干部的份儿上,他不好直接拆穿罢了。
“我再说一回啊,谁要是再说这件事,我就把他撵走。
什么玩意儿?原本乡里给陈书记发工资的,让这些人闹腾的没办法,工资都不给人家了。
别人不知道,你们最明白啊,咱乡里欠了人家多少情?
不是陈书记弄来好种子,咱能打这么多粮?
不是陈书记和曲主任两口子,咱那年夜盗虫,就能绝了收。
一个个都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你们要是再听见别人说这些,就告诉我。
我非得好好问一问他,跟曲家有什么仇?为啥就处处看着曲家不顺眼啊?”老韩书记还是余怒未消。
“韩叔,要我说呢,应该跟陈书记说说,让她回来上班。只要她回来上班了,外头这些闲话就全都没有了。
关键是吧,陈书记这一请假就是一年多,她也不来上班,乡里这些工作都积压在那儿没人处理。”
那边,财政助理兼会计孙建勇,慢腾腾的开口说道。
“孙会计,你这话就不对劲儿了。
陈书记这一回生了仨,孩子们这才六个月,你让她怎么来上班?
她还能背着仨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