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是一辈子的大事,领导也不希望手底下的人打光棍儿。
  那边万禄请了假,心里猫抓一样的着急等待消息,这边曲维扬两口子,拎了些带鱼就去了赵家。
  “嫂子,我这也忙,总说过来坐坐,就是腾不出时间来。
  知道嫂子今天请客,我和维扬可就厚着脸皮过来蹭吃蹭喝了啊。”
  进了门,正好瞧见赵嫂子在忙着炒菜做饭呢,于是巧莲忙脱了大衣就要帮忙。
  “别,别,弟妹,我这都弄的差不多了,就差俩菜一炒就行。
  你可别沾手了,进屋吧,进屋坐。”赵嫂子哪能让巧莲帮着干活啊?赶忙推着巧莲让她进屋去。
  “行,嫂子,我进屋坐,不帮你了。
  哦,对,这是带鱼,年前去临江的时候遇上的,给你带了几条来。
  这玩意儿洗一下加点儿调料腌一腌,然后搁锅里煎熟了好吃。”巧莲赶紧把手里的带鱼递给了赵嫂子。
  “没有多啊,就几条,大家伙尝尝新鲜,咱这儿一般时候没有。”
  赵嫂子一看,立时就不好意思了,“你看,这多不好意思啊。
  本来是想着请你们过来热闹热闹,你这还拿着吃的来。”
  带鱼啊,不是在海边的人家,很少能吃到。
  如今这年月交通不发达,运输条件不够,就算冬天,北方内陆地区,也很少见到海鱼。
  “嫂子还跟我客气啊?咱们这么多年相处了,几条鱼算啥?
  正好不是大宝媳妇的娘家人来了么?多添个菜,咱脸上也好看不是?”
  这句话,巧莲说的声音很低,只有赵嫂子能听见。
  赵嫂子一听这话,倒是不好拒绝了,“那就谢谢弟妹了啊。
  可不是怎么地?今年啥也买不着,我也愁的慌呢。”
  说着,赵嫂子便接过去了带鱼,赶紧让三宝拿去剁成段儿,然后清洗干净。
  家里皮小子多,只有一个小闺女还太小,就只能把几个儿子当闺女使唤了。
  好在赵家几个孩子都听话,三宝立即就照着母亲的吩咐干活了,这边赵长生赶忙把曲维扬夫妻迎进了里屋。
  “亲家,这是咱石嘴子的邻居,离着咱家最近。
  曲兄弟是县供销社的主任,亲家来了,我请了曲兄弟来,陪着亲家好好喝几杯。”
  北方一般有这个习俗,家里来贵客了,要请村子里比较有身份的人过来作陪,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曲维扬这身份,不管到哪儿陪客,也绝对够面子。
  所以老安一听,立即就站了起来,很是客气的朝着曲维扬点头。
  “曲主任,你好你好。真不好意思啊,这还惊动了曲主任来。”
  曲维扬笑笑,“远亲不如近邻嘛,大宝这孩子,也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既然今天是大宝的岳父岳母来了,咋地也得过来见一见。
  安大哥快坐吧,咱这都是熟人,比亲戚还好呢,可别太见外了。”
  是啊,这要是万禄跟安家闺女相看成了,往后还是亲戚呢,曲维扬自然要多套套近乎了。
  赵长生招呼曲维扬夫妻都坐下来,那边老安媳妇也和巧莲互相认识了一下,接着就把二闺女叫过来了。
  “她陈婶儿,这是我家二闺女,晓燕。晓燕,还不赶紧叫婶子?”
  应该是晓萍已经跟父母还有妹妹说过了,安家人也明白曲维扬夫妻的身份,故而老安媳妇也特别热情。
  晓燕毕竟是年轻脸嫩,多少有点儿抹不开,“曲婶子过年好。”
  只说了这一句,脸上就有点儿泛红了。
  巧莲一看这姑娘,长得还真是不错,红扑扑的圆脸,看着特别喜庆。
  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一笑两个酒窝,哎呦,这姑娘看起来就招人喜欢。
  “晓燕是吧?经常听你姐提起你来,还别说啊,这姐妹俩长得可真像,都这么俊呢。
  我成天说大宝好福气,娶了晓萍这好媳妇。
  赵嫂子也时常跟我夸呢,说晓萍能干,家里外头啥都行,自打晓萍嫁过来啊,赵嫂子可轻松多了。”
  这是实话,赵家六个孩子,五个皮小子。
  前些年几个男孩都十来岁,成天造的跟泥猴一样,赵嫂子一天光是洗孩子的衣裳,都能累的直不起腰来。
  这两年有媳妇帮着,可是轻快多了,等着过几年小丫头长起来,那赵嫂子可就真的享福了。


第610章 十分满意
  虽然这年月物资缺乏,家家户户也没什么好吃的,可赵嫂子还是尽心的做出了六个菜一个汤。
  大家伙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喝酒吃菜,倒是也挺热闹。
  曲维扬跟赵长生陪着老安,旁边再加上大宝,四个人推杯换盏的还真是喝了不少。
  说说笑笑的就到了快天黑,巧莲一看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辞。
  “嫂子,赵大哥,谢谢你们的盛情款待啊。
  时候不早了,我俩先回家去,不然家里那三个小的又该要造反上天了。
  赵大哥,嫂子,安大哥,安嫂子,明天上我家,我做点儿吃的,大家伙儿一起热闹热闹。
  今年过年,还真是没腾出时间来一起聚聚呢,明天可别忘了啊,都来我家。”
  巧莲这话一说,赵家安家的人都明白咋回事了,于是赵长生立即应下。
  “成,那就明天去你家,正好今天跟维扬没喝够呢,明天咱继续喝。”
  就这样,曲维扬两口子从赵家出来,赵家人送到了大门外。
  看着曲维扬夫妻走远了,赵长生才回头问了媳妇一句。“要你说,晓燕跟万禄能成么?”赵长生心里没底儿。
  “照着刚才弟妹的话,估计是能成,弟妹那眼光,要是没看好晓燕,肯定不能说是请咱们明天过去。
  要我说的,没啥大差错,万禄那孩子小时候是皮了点儿。
  可如今人家是正经的煤矿工人啊,挣钱多待遇好,上哪找这么好的姑爷去?”
  “晓燕也就是个农家姑娘,再说了,他们安家成分不好,是富农呢。
  能找着万禄这样的好亲事,做梦都能笑醒了,还有啥不乐意的?”
  安家在东岗,那边多是参户种植人参的。
  前些年划成分的时候受到一些事情影响,划分的不太合理,但凡参农,都被划成了富农,有的甚至划成了地主。
  这两年倒是下了几回政策修改,可安家这富农的成分,还是没摘下去。
  如今这个年月,成分也是满重要的,当初不是因为这个,晓萍也不能嫁到石嘴子来。
  这件事,刚才赵嫂子也偷摸的跟巧莲提起来了,巧莲倒是没在意。
  女孩子嘛,成分影响不算大,晓燕嫁到陈家,往后生的孩子也是随着万禄的成分。
  女孩出嫁之后,受娘家的影响小,基本上没啥大事,若是男孩可就不同了,当兵工作什么的,成分影响不小。
  赵长生一听媳妇这话,心里也有底了,“行,我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
  往后咱家这也算是跟曲家沾亲戚了,曲家那两口子处事仗义,往后有啥好事情,也能想着咱们家。
  你看王大河家的闺女,人家现在是售货员了,今年过年给家里拿回来不少钱,还带了不少吃的用的呢,多好啊?”
  “就你那点儿小心思吧,曲主任两口子对咱石嘴子这几家人,可是非常照顾呢。
  就是不成亲戚,要是有啥好事情,也落不下咱们。”赵嫂子笑笑,扯着赵长生回家了。
  那边,曲维扬两口子扯着手往回走,返回自家。
  刚一进门,老太太就赶紧问,“咋样儿,看见那闺女了么?长的什么样儿?说话处事好不好?
  我可是信得过你的眼光,你一定得帮着万禄把把关,给他找个好媳妇。”
  巧莲一听就笑了,扯着老娘坐在炕上,“娘,那闺女长得挺好。
  圆脸大眼睛,一笑俩酒窝,看着特喜庆。
  我瞅着是挺好,就是有一样儿,他家这成分差了点儿,是富农。
  娘,这事儿你和我大哥还有万禄得寻思明白啊,要是你们觉得不妥当,咱就算了。”
  如今这年月,很多人还是满重视成分的。
  一听这话,老太太愣了下,“富农啊?嗨,啥贫农富农的,不就是个名堂么?
  咱家要不是搬这边来,跑不了也是富农。
  再说了,女孩子家不管啥成分,影响不大,没事儿。”
  老太太着急万禄的亲事,万禄都二十三了,还挑拣啥啊?富农也比光棍儿强。
  老太太既然点头了,陈民生父子两个应该也没问题,“嗯,只要娘能想明白,那就没啥了。
  我敢保证,那姑娘万禄肯定能相中。
  我已经跟赵家人说了,明天都来咱家热闹热闹。
  我看明天让我大哥领着万福万禄还有林红来就行了,我大嫂还是在家看家吧。
  说实话,我还真是怕我大嫂那嘴,万一没个把门儿的,好好一桩亲事能让她说黄了。”
  虽然王氏这几年改了很多,可巧莲还是不放心,谁敢保证王氏不抽疯?
  万一说错了什么话,惹得安家人不高兴,万禄好不容易遇见的好姑娘,可就黄汤了。
  “嗯,嗯,你说的是,这事儿真得防备着呢,就照着你说的办吧。
  明天我帮你,咱做点儿好的,别让人小瞧了咱家。”
  老太太一想也是,自家那儿媳妇的嘴多么讨嫌,没人比她更清楚了,好好的事情可千万别让王氏那碎嘴搅合了。
  大过年的都吃两顿饭,曲维扬夫妻在赵家吃了,家里老太太和孩子们也早就做了饭吃完。
  傍晚也没啥事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瓜子糖块,嘻嘻哈哈的反正也挺热闹。
  当然,大的几个也没忘了复习功课,晚间依旧是看书到九点才睡觉。
  巧莲收拾好之后,躺在被窝里,开始盘算明天要做的菜。
  家里鱼肉蛋都不缺,做两桌子好菜一点儿问题没有,“维扬,你说明天用不用叫着大姐夫和韩大哥一起来啊?”
  “行啊,叫着呗,咱公社正副书记都过来做陪客,那老安家脸上多有光啊?
  人家一看咱这么重视,对万禄不是也好么?
  成,就这样了,明天我请假,亲自去公社一趟,请了咱姐夫和韩大哥来。”曲维扬自然是赞同。
  这年月,按规定来说,过年放假只有三天。
  但是各单位都有自行调整的权利,一般来说,多数都是初六初七上班。
  供销社上班晚,毕竟年前人家该买的都买了,年后最清闲,没必要那么早就上班,所以历年差不多都是初七之后才上班的。
  曲维扬如今是主任了,只是统领全局,不需要他具体再负责哪一部分,除了年前那段时间忙之外,其余时候很轻松。
  尤其是年后刚开始,他就算不去,也不影响什么。
  万禄的亲事最大,先帮着万禄把媳妇定了再说其他。


第611章 相看亲事
  正月初七一大早起来,刚吃过早饭,巧莲就领着佳媛和玉淑,开始预备下午的菜了。
  肉该拿回来缓的都缓上,带鱼拿回来几条剁了清洗干净腌好。
  其他的干菜啊、木耳蘑菇之类,也都该泡的都泡上,提前准备好了,下午做菜不用费事。
  十一点来钟,曲维扬骑着车子去了公社,请了张文广和韩运鸿。
  这俩人一听说是曲家请客,打算给万禄相看亲事,女方是赵大宝的小姨子,当即表示愿意来凑热闹。
  正好赶上陈民生父子几个也往石嘴子来,于是众人一起,到了曲家。
  “弟妹,我们今天过来凑热闹蹭饭了啊,预备啥好吃的了?这一进屋就闻着香气直扑鼻子啊。”
  韩运鸿跟曲维扬夫妻相处的特别好,就跟自家人差不离,也不客气,进门就开玩笑。
  巧莲从厨房探头出来,见到是韩运鸿和张文广来了,便笑了起来。
  “好吃的当然有了,韩大哥放心,今中午不把你舌头馋下来,算是我白做饭了。”都熟悉,随意开个玩笑。
  “呦,那我可等着了啊。弟妹,今天就看你的手艺了。”
  说话间,韩运鸿等人跟着曲维扬进了东屋。老太太在东屋炕上坐着呢,众人挨个儿上前见礼打招呼。
  “大侄儿啊,你看,今天又得惊动你了。
  这不是想给万禄相看亲事么?正好大侄儿也帮着看看,要是闺女还成,就赶紧定下。
  万禄岁数不小了,得赶紧结婚啊。”老太太见了韩运鸿很是客气,赶紧招呼韩运鸿坐下。
  “对了,你家东明和雪梅,定日子了没有啊?”
  提起万禄的亲事,老太太自然想到了韩家大儿子东明和雪梅的事情,于是随口就问了句。
  “婶子,东明和雪梅定在今年冬天结婚。
  一个是雪梅开春了还得去卫校培训好几个月,等她回来估计就夏天了。
  再说这两年灾荒闹的家里也没啥家底儿了,咋地也得等一等,到了秋天有粮食有东西的,才好给孩子们办喜事啊。
  总不能结一回婚,连个酒席都不摆,是吧?”韩运鸿笑道。
  “是,是,按理是该这样儿,秋冬好,都闲着了。
  正好能消消停停的准备,不忙活人,挺好的。”
  啥时候办喜事,那是韩家跟杨家的事情,旁人自然没什么插话的余地,更轮不着陈家老太太指手画脚。
  不管定在什么时候,说好就行了。
  陈家人已经到了,这会儿也十二点多快一点,曲维扬看了看时间,忙打发嘉康去赵家,请赵家人过来。
  赵家那头正等着呢,见到嘉康过来请,于是赵大哥赵嫂子,连同老安和老安媳妇以及晓燕,几个人就这么从赵家出来,直奔曲家。
  至于大宝和大宝媳妇,则是留下来看家了,大宝媳妇现在可不好出门溜达,外头路滑,一个不小心闪着了可怎么办?
  一行人进了曲家,已经很老的阿黄和阿灰早就不爱管闲事了。
  再说还有嘉康陪着呢,所以俩狗子就趴在窝里一动不动,倒是没吓着赵家众人。
  曲维扬听见动静出来迎,万禄也跟着。
  万禄从屋里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穿红色花棉袄藏蓝色裤子的姑娘了。
  也不知道是咋了,万禄就觉得心跳猛地加快,脸上也有些发热,眼睛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想要低头不看那姑娘吧,又有点儿舍不得。可要是直盯着人家吧,又特别没礼貌,没办法只好目光看向赵家其他几个人。
  “赵大叔,赵大婶儿,这就是安伯父和安伯母吧?快,屋里请。”
  万禄毕竟是在外面上班这么些年了,咋地也不至于这点儿场面都摆不开啊,忙笑着将赵家人迎进门。
  老安岁数确实不小了,比陈民生还大一点儿呢,他结婚晚要孩子晚,家里两个儿子也跟万福万禄差不多。
  这些事情巧莲都打听过了,方才也特意跟万禄提起来,就是让万禄注意点儿,别说错了话。
  万禄这小子又精又灵的,只是小时候淘气罢了,巧莲说一遍就全都记住,见了面自然没说错话。
  今天为了相看,万禄特意穿了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
  这小子个儿不矮,一身新衣裳干净整齐,头发理成了寸头,也显得格外精神。
  原本那一脸痞气早就没了,浓眉大眼一脸和气的样子,还真是挺招人稀罕。
  安晓燕心里也明白今天过来是干啥?从万禄一出来,晓燕就偷偷的打量呢。
  一看这小伙子大个儿,人长的也好,看着干净利索,第一印象就挺不错。
  再一听他说话,也挺好的,不像赵婶子说的那样儿啊。
  晓燕看着万禄挺好,心里挺美。
  她这亲事也是不容易,这两年家里没少找人给介绍,可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好不容易姐姐说是有个人挺合适的,她爸妈赶紧就领着过来了。
  今天一看这人,嗯,看着还真行。
  听说这小伙子是煤矿上的工人,一个月挣不少工资,福利待遇什么的都挺好,晓燕心里还真就是挺中意的。
  当然,姑娘家家的不好说什么,也不敢多打量对方,只红着脸低着头,就这么跟在爸妈身后,一起进了屋。
  来到东屋,就见到屋里坐了不少人,赵长生一看,高兴起来,“呦,两位书记都在呢?”
  不用说啊,这肯定是曲家特意请来做陪客的。
  能把两位书记请来当陪客,足以证明曲家人的诚意了,赵长生哪能不高兴啊,赶紧帮着介绍。
  “张书记、韩书记,这是我亲家,亲家,这是咱公社的两位书记。”
  老安一听,竟然是公社的两位书记在这儿,当时也觉得有点儿受宠若惊,“原来是两位书记啊,失敬失敬。”
  这可了不得,相看亲事请动两位书记来,一看就知道,陈家在公社里地位不低啊。
  刚才老安一眼就相中了万禄,此刻更是坚定了念头,自家闺女要是能嫁过来,还真是不错。
  “老安大哥不用客气,我和维扬是连襟,万禄是我外甥。
  今天就是来凑热闹蹭饭的,谁也不用拘束,咱该说就说,该吃就吃。
  到了这儿,就跟自家一样。”张文广看出来老安夫妻有点儿拘谨,便笑道。
  那边韩运鸿也笑着开口,“是啊,都是关系不错,这才跑来蹭吃蹭喝呢。
  来来,咱都坐下来说话,我还正想跟安大哥打听打听,你们公社栽棒槌的事情呢。”


第612章 都很满意
  韩运鸿和张文广都很客气随和,加上又是讨论老安最熟悉的种植人参,渐渐地老安也就不紧张了,跟张文广他们侃侃而谈。
  老安家里以前就是种人参的,多少年的老参农了,经验十足。
  说起来人参栽培,头头是道,直把张文广还有韩运鸿听的都入迷了。
  男人们凑在一起聊种人参,老安媳妇和赵嫂子就跟老太太聊天。
  林红原本在厨房里帮忙做饭呢,这会儿也被巧莲打发出来,陪着晓燕说话。
  林红本就是也能说会道的,没话也能找着话说。
  一边说,话题就往万禄身上引,时不时的提起万禄,自然是帮着万禄说了不少好话。
  晓燕坐在炕沿上跟林红说话,眼睛却不时的往万禄那边看。
  不想万禄也在偷偷看她,俩人目光碰在一处,各自心头一震。
  晓燕的脸不自觉的就红了一大片,万禄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挪开目光。
  挪开之后,又觉得心里空空的,于是再偷摸的瞅一眼。
  瞧见晓燕那红红的脸蛋,便觉得心里甜丝丝的别提多美了。
  俩年轻人虽然一句话没说,可彼此都十分关注对方,随时留意着对方的动向。
  偶尔的目光相撞,互相笑一笑,颇有一番甜蜜在心头。
  林红是多精明的人啊,哪能看不出这俩人之间的互动?于是暗自偷笑。
  万禄的亲事一直不成,估计就是缘分不到。
  看看,这缘分到了,才一见面呢,俩人不就看对眼了么?
  挺好,安家这闺女挺不错的,一说话就笑,温温柔柔的样子,挺招人喜欢。
  这要是亲事成了,俩人往后就是妯娌。
  林红满喜欢晓燕这性子,妯娌俩要都是泼辣爽利的,往后还不一定能相处好,怕是总要针尖对麦芒的相争。
  倒是晓燕这样的个性,林红反倒不好意思跟她争讲什么了。
  众人在屋里说说笑笑挺热闹,巧莲母女三个在厨房里也是忙了个热火朝天,一番煎炒烹炸之后,丰盛的饭菜就全都出锅了。
  于是东屋炕上摆一桌,老太太领着老安媳妇、赵嫂子、林红、晓燕一起吃饭。
  地上放一桌,曲维扬陪着张文广、韩运鸿、老安、赵长生、万福、万禄几个男人一桌。
  至于曲家的孩子们,则是在西屋单独放了一桌,随便他们折腾去。
  巧莲坐在炕沿上,随时帮着端个菜递双筷子什么的。
  曲家不缺吃喝,为了今天请客,巧莲特意准备了不少吃的,桌上愣是摆了十菜一汤。
  这规格,说起来可就很隆重了。
  八菜一汤干部下乡,这是如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
  从中可以知道,一般干部下乡也不过才八菜一汤呢,而且多数都是素菜,哪能比得上曲家这一桌子都带着肉啊。
  老安一看桌子上这些菜,鸡鱼肉蛋样样不缺,丰盛的很,当时也有些傻眼。
  如今这是啥年月啊,一般人家过年能买着二斤肉那就算好的了。
  再看看曲家,可真是了不得,一看就知道,人家这日子过得真不错。
  以前只听说大营公社的日子好,没亲眼见过不知道,这一回老安算是开眼界了。
  这曲家先不说,人家两口子都上班,曲维扬还是供销社主任,福利好待遇高,弄这些菜饭倒也不算为难。
  赵家也不错啊,昨天做了六个菜,大黄米饭管够儿,就算是亲家登门为了待客,可也看得出来,赵家最起码是粮食够吃。
  去年各处都遭灾呢,东岗公社那边,冬天里挨饿的不知道多少,老安家里日子也不怎么强。
  关键是口粮不够吃,公社里种的人参只能卖钱,可是不能管肚子饿啊。
  一个个都是闲着半截儿肠子,饿的头昏眼花难受的慌。
  两下一对比,真的就显出来,大营公社的日子,比别处都好。
  老安本来就看中了万禄,再一看大营公社这日子,对这边印象更好了,当下对这门亲事也越发满意。
  心里一高兴,老安就扯着陈民生喝酒,那边张文广几个在掺和着,这些男人们推杯换盏的就喝了起来,别提多热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