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谈之间,巧莲倒是也问出了赵家的一些情况。
赵家是坐地户,祖上就是跟着谢大户从营口过来的,后来就在当地落了户。
赵家这一辈儿还有兄弟三个,其中老二也在这边住,老三老四都搬走了,一个搬去了县城,一个搬去了临江。
赵家二媳妇脾气不好,跟嫂子处不到一起,前年的时候分了家,搬去了仙人桥村。
石嘴子一共就住了四五户人家,都离着挺远,很少有机会串门。
难得遇见个年岁相当又能说到一块儿的人,赵嫂子自然高兴,逮着巧莲就说个不停。
把这边村子,还有仙人桥村,以及大营乡的一些老典故老故事,都讲给了巧莲听。
巧莲刚开始还着急坐不住呢,可是听着赵嫂子讲古,渐渐地倒是入了迷。
“没想到呢,原来大营乡这么大,下头管着这么多村子,那要是这么算的话,整个儿大营乡算一起,怕是得有六七百户人家了,真是不小。”
第62章 查探底细
赵嫂子在巧莲家坐了两三个小时,东拉西扯的讲各种典故,直到外头太阳老高了,赵嫂子才想起来,家里还有不少活要干呢。
“哎呀,你看看,我这见了妹子高兴,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都往外说,都过了这么长时间呢。
不行,家里还有活呢,我泡了一大盆的衣裳,得回去洗。”
赵嫂子说着便站起身,直接朝着院子里喊了声,“大宝二宝三宝,时候不早了,咱们得回家。”一边说,一边围上围巾往外走。
巧莲听见赵嫂子喊她家三个儿子,差点儿没憋住笑,这名字娶的倒是简单好记。
“嫂子再坐会儿呗,我和嫂子挺对脾气,我爱跟嫂子唠嗑儿。”这就纯粹是客套话了。
赵嫂子摆摆手,“年前忙,家里一堆活,四个皮小子,一天没到黑就把衣裳造的没了样子,这一天天的,光他们就够我忙了。
今天这是俺家你大哥有点儿事没上山,在家给我看着小的,我才出来,不然我哪能安心坐这么长时间?”
说话间出了屋门,赵家三个小子正在院子外头堆雪人呢,赵嫂子再次开口喊了一声,几个小子才听见,停了下来。
赵嫂子目光在巧莲家院子扫了一圈,正好看见东边园杖子上两个大窟窿。
“妹子,那就是野猪给拱的?这野猪真是不小啊。幸亏吓跑了往后不会再来,不然可真是提心吊胆的。
得,等着有空了,让俺家你大哥过来,帮着把杖子重新夹上,不然你这啥也挡不住。”
“不急,等着开春再说吧,开春枝条软,夹杖子容易。
你家也挺忙的,大哥成天干活那么累,这点儿小事就不劳烦大哥了。”巧莲笑着摇摇头。
赵嫂子倒也没再说别的,出了院子,瞧见仨儿子身上全都是雪,当即气的不轻,扯着老大的耳朵。
“我让你们玩的时候注意点,注意点儿,就是不听,瞅你这一身,回家不全都湿了?我看你明天穿什么?”
赵大宝耳朵被拧的生疼,直咧嘴,“妈,你先松手,松手啊。都是干雪,一拍打就掉了,我这就拍打拍打,你可别扯我耳朵了。”
赵嫂子松了手,赵大宝揉了揉发红的耳朵,赶紧把身上的雪拍打掉,又跺跺脚,大部分的雪弄掉了。
那头赵二宝赵三宝也跟着哥哥学,赶紧收拾了身上。
倒是嘉康和佳媛,这俩娃玩的没那么野,也比较注意,除了鞋上有点儿雪之外,大衣半点儿都没沾上。
“猴崽子,一个个就知道皮,你看看人家俩娃多干净?你们咋就不学着点儿?”
赵嫂子看见嘉康佳媛清爽干净的模样,羡慕极了。
“嫂子,小娃这个时候最皮最淘,你家三个男娃凑一起,这都算好的呢。”巧莲过来帮着孩子们打圆场,笑道。
当着巧莲的面儿,赵嫂子也不好再动手收拾儿子了,于是扯着孩子朝巧莲笑笑。
“妹子,那我们先回去了,得空了让嘉康佳媛上我家玩儿去。”说完,便领着三个孩子走了。
母子四个离开曲家走了好远之后,赵嫂子才低声问了大儿子一句,“你们看见啥了么?她家周围真的没发现有啥东西?”
赵大宝摇摇头,“娘,啥也没发现,那家穷的很,什么都没有。
仓房里空荡荡的,棚子里头就堆了点儿柴禾,也没多少。除了园杖子上头两个大窟窿,再就没看见别的。”
赵嫂子听完儿子的话叹口气,“那可能真是野猪跑了吧?
我昨晚明明听着有杀猪一样的动静,叫了半晚上啊,怎么早晨过来就没瞧见呢?啥东西都没有,真是奇怪了。”
昨晚正好刮西风,这边的动静顺着风往东刮,赵嫂子半夜起来的时候听的很真切,就是杀猪时猪惨嚎的动静。
赵家西头没别家了,只有新搬过来这家,赵嫂子心里起疑,这才早起就来查看。
“要真是有野猪中了夹子,她一个女人家哪能搬动了?肯定有点儿痕迹。
既然啥都没有,那估计说的就是真话,野猪挣开跑了。唉,真是可惜,太可惜了。”赵嫂子摇摇头,领着孩子回家了。
巧莲虽然不知道赵嫂子和儿子的对话,却从嘉康嘴里,知道了刚才在外面玩的情形。
嘉康佳媛都是聪明孩子,小嘴儿巴巴的,就把赵大宝他们要去仓房藏猫儿,又在房前屋后玩半天的事情说了。
巧莲闻言,目光闪动,看起来她猜的不错,赵嫂子今天来的确是有什么目的。
估计是昨晚上野猪嚎叫的动静太大,正好让赵家听见了,赵家也是精明的,想着过来看一看,或许还能分走一份儿。
谁家弄到了那么大一只野猪,肯定也不敢吭声儿,这种情况下要是让别人撞见了,少不得要给些好处堵嘴。
如今这年月,大家伙肚子都空,难得见着点儿油水,谁不馋啊?有便宜占,当然积极了。
幸亏天还没亮巧莲就起来了,又当机立断把野猪卖给了系统,又在外头忙了一早晨,把外面的血迹收拾干净。
不然的话,还真是能露出马脚来。其实分给赵家一些猪肉,巧莲并不心疼。可她害怕的,是被别人察觉那些捕兽夹,也怕自己的秘密暴露。
所以,往后她做事要更加小心了,不能露出破绽来,不然肯定有人会疑心。
他们母子在这边人生地不熟,还是不要太招眼的好,真闹出什么事情来,就算有大姐和姐夫罩着,也怕受到旁人的排挤和打击。
“嘉康佳媛,你俩在家里等着,我赶紧上山去看看套子。”
巧莲有点儿着急,生怕山上的套子也让人发现了,于是嘱咐俩孩子一句,就快步出了院子,上山去了。
来到山上她下套子的地方,套子依旧在,巧莲松了口气。
于是挨个儿检查,果真还有猎物,一只很肥的兔子被套住了,好像时间不算太长,身上还有点儿温乎。
兔子拎在手里沉甸甸的,巧莲估计着,差不多得六七斤,收获不小,巧莲高兴的很。
于是将套子再次挪了地方,这一次藏的更隐蔽,七八个套子都安放好了,这才拎着兔子回家去。
第63章 过小年
野猪被巧莲用计抓住之后,晚间再没有动物来骚扰,巧莲总算可以放心睡觉。
系统里一下子增长了一万多积分,不但填补了之前兑换商品的花费,还剩下了八千多积分,巧莲高兴极了。
如今她最盼着的就是积分增长,越多越好,积分越多,她就越有底气。
系统里积分增长,仓库里有粮食菜蔬,山上设下的套子,隔一两天就能有点儿收获,正好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这小日子过的,别提多美了,巧莲还真是喜欢上了这里。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就是小年,这天巧莲特意去了一趟乡里,回来的时候带了白面、猪肉、糖果等东西。
嘉康佳媛看见母亲又买了那么多吃的用的,高兴之余也不免担心,生怕家里的钱不够花。
巧莲不等嘉康开口说话,就扒开糖果外面的纸,塞进嘉康嘴里。
甘甜的味道一下子征服了嘉康,让嘉康瞬间忘记要说什么,只顾着品尝嘴里的糖了。
巧莲又给了佳媛一块儿,看着俩孩子眯起眼睛仔细品尝的样子,笑了起来。
“放心吧,娘有数呢,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今天过小年儿,下午咱包饺子吃。”
俩孩子一听晚上吃饺子,都高兴起来,虽说这阵子不太缺肉吃,可鸡肉兔子肉,跟饺子绝对不一样。
俩娃想起了在大姨家吃的饺子,味道那叫一个好,忙点了点头。“妈,我帮你包。”佳媛嘴里含着糖呢,口水多,说话有些不清楚。
“行,你们愿意学就一起。”巧莲不是这年月的人,对于粮食没有那种刻在骨子里的珍惜和吝啬。
在她看来,孩子高兴比什么都强,只要佳媛乐意学,她不会在乎一点儿面,孩子开心就好。
于是,下午包饺子的时候,嘉康佳媛都跟着上手了。
俩娃才多大?虚岁才五岁,四周岁,他们能包出什么来?饺子皮都捏的不成样子了。
即便是这样,巧莲也没有不高兴,反而一个劲儿的鼓励孩子们。
“嗯,佳媛这回做的不错,来,给我,妈妈再帮你捏两下,省的口捏不住。”
巧莲接过了佳媛包的饺子,重新捏了下边儿,也不管饺子好不好看,就摆在了盖帘儿上。
这些天,巧莲打着去供销社的借口,倒是把家里该用的家什预备差不多了,除了大件儿的家具暂时没办法之外,那些零碎的小用品,家里都置办起来了。
巧莲包饺子很快,自己一个人擀皮包馅儿,还没等佳媛他们捅咕出几个呢,巧莲已经包出一帘饺子了。
娘三个又吃不上那么多,一盖帘足够,没必要包太多。“行了,就包这些,剩下的馅儿,明天娘给你们烙馅饼吃。”
巧莲一边说着就把盖帘端出去,剩下的饺子馅儿也找东西盖上,放在西屋凉快的地方。时候不早,于是赶忙生火烧水煮饺子。
俩娃懂事又勤快,这会儿工夫已经把炕收拾打扫干净,又去扒了几瓣蒜。
趁着锅里烧水的工夫,巧莲拍了蒜剁碎,倒上一点儿酱油。
这时候的酱油还没有后世那些种类,颜色也没有那么浓,所以很多地方都叫清酱,有些人家自己会做,供销社那边也有卖的。
水开三遍煮熟了饺子,笊篱捞出来了满满四盘,就这么端着进屋放在了炕上。
新社会不兴那些封建迷信的规矩,所以过小年也没有什么祭灶之类的事情,甚至连鞭炮巧莲都没买,自然就不用放鞭炮了。
娘三个都上了炕,盘腿坐着,“来,都尝尝,不知道妈妈包的饺子,有没有你大姨包的好吃?”
眼前刚出锅的饺子冒着热气,带着特有的鲜香,嘉康佳媛早就馋了,哪里还忍得住?于是各自动筷子。
俩孩子格外懂事,各自夹了饺子,放到巧莲面前的小碟里。“妈妈,你忙了一下午辛苦,你先吃。”佳媛脆声道。
孩子们这么孝顺体贴,巧莲自然是高兴的很。
于是给俩孩子也夹了饺子,又给他们弄了点儿蒜酱和醋,让孩子们蘸着吃。“都吃,都吃,快,尝一尝。”
巧莲说着,也夹起了一个饺子放到嘴里轻轻咬开。
饺子馅也是白菜和萝卜两样掺着的,肉是从系统兑换的黑猪肉,肥瘦正合适,咸淡也正好。
巧莲调馅时放了油、酱油、五香面儿,所以味道更鲜香,吃一口真的是差点儿连舌头都跟着吞下去。
“好吃,妈妈包的饺子更好吃,比大姨包的还鲜。”俩孩子都没等饺子咽下去,就嚷嚷道。
“好吃就多吃些,咱包的饺子足够了,放心吃。”巧莲看着孩子们那满足的模样,更高兴了,又给孩子们夹了不少。
嘉康佳媛才五岁呢,能有多大饭量?十个饺子都没吃上就饱了,巧莲饭量也不算太大,所以四盘饺子,最后剩了差不多两盘。
“吃不下了?要是吃不动了,我就收拾起来,留着明天再吃。”
巧莲看着俩娃一个劲儿拍肚子,知道他们是吃饱了,于是下地把饺子都收拾下去,盛了两碗饺子汤回来。
“原汤化原食,来,喝点儿饺子汤,这饺子汤可好呢。”
对于这年月来说,人们难得吃一回饺子,就连饺子汤也舍不得浪费,很多人都爱在吃过饺子之后,再喝一碗饺子汤。
俩娃也不例外,接过碗来,几下就把一碗饺子汤喝下去了。
“妈妈,今晚吃的好饱啊,有点儿撑。”佳媛摸着圆鼓鼓的小肚皮,笑嘻嘻的说道。
“嗯,妈妈好像也吃多了,咱今天晚点儿水,你俩在地上溜达溜达,别积了食可不好。”
巧莲之前没预备什么消食解腻的东西,这时候没办法突然拿出来,只能吩咐俩孩子在地上溜达一会儿。
“妈妈,我喜欢这边,这边有好吃的还有人跟我们玩儿,而且没人来打扰妈妈。咱们能一直住在这边么?不回以前的地方了是么?”
等到巧莲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好,娘三个洗了脚躺进被窝,临睡觉之前,佳媛小声的问了句。
巧莲微微愣了下,随即笑了,“嗯,不回去了,这边挺好的,咱们就留在这边吧。
等着咱们的户口过来了就能落户,明年咱家还可以种地,以后的日子会比现在更好。”
第64章 年前赶集
过了小年,离着大年也就没几天了,家家户户都忙着预备过年,好多人都去采买年货。
这年月还没有完全禁止民间买卖,所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过年,乡里县里都会有大集,就是为了百姓能更方便的置办年货。
大营乡下属的仙人桥、庙岭、东岭、南岭、温泉、汤河等村子,人数不少。
要过年了,谁家不打算置办点儿年货?也有人想把家里出产拿出来卖一些,换点儿钱好过年。
所以大营东坎儿的空地上,聚集了好多人,更是摆满了货物。
巧莲得知消息,少不得也领着俩孩子去转了转,有那合适的就买一点儿。
嘉康佳媛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热闹的场景,眼睛都快不够用了,一个劲儿的往四处看。
“你俩一定要扯住我的手,千万别松开,听见了没有?这里人多,万一让人挤散了可就没地方找你们去。”
人太多,巧莲一直拽着俩孩子的手,还不时的叮嘱俩孩子,千万别松手。
俩娃倒是乖觉,老老实实的跟在巧莲身边,不乱跑,娘三个逛了几圈,买了几样东西也就算了。
主要是巧莲看不上这些,系统里的比这些强多了,再说家里现在也不缺什么。
所以逛了一阵觉得没意思,娘三个就从人群里出来,扯着爬犁走了。
巧莲只领着孩子们去了一回大集,之后就是自己单独去,当然,也就是借着大集当幌子,往回家拿东西罢了。
等到二十八这天,巧莲领着俩孩子回了大营,先是去了张家。
“姐,这是我给风林风华还有风荣做的衣裳,给孩子们过年穿。
这些糖和花生瓜子,留着家里过年吃,我没给大姐和姐夫做衣裳,主要是时间不赶趟儿了。”
巧莲拎着大包小裹的进了门,直接把东西放在了炕上。
“你这是干啥?买这么些东西,你日子不过了?你说你也是俩孩子的娘,怎么过日子这么没成算呢?
年好过日子难过,你这为了过年花那些钱,往后的日子咋过?
再说了,家里头啥都不缺,你买这些干啥?风林他们也不缺衣裳穿,你看看,这得花多少钱?”
巧娟一看这些东西,当时就沉下脸来,先把妹妹训了一通。
“我不是跟你说了么?你手里那点儿钱留着,往后有的是花钱的地方呢,你这么花哪行啊?”
巧莲闻言便笑了,“姐,这些不是动用了我攒下的钱,这是我前阵子从山上弄的野物换来的。
这几天不是有大集么?我去了趟县里,县里有钱人多,那些野鸡野兔的可多人要呢,卖的价钱不低,正好买了这些回来。”
巧莲这话自然是糊弄人,她就是拿大集当幌子而已,那天她就出去了一个小时,哪里就能去了抚松?
只不过嘉康佳媛小,对时间没什么概念,容易糊弄而已。
巧莲这套说辞,一样能糊弄住巧娟,因为巧莲拿来的这些东西,乡里大集上很少见,有的干脆没有。也就是县里,才能有这些了。
“你看你,就算是换了钱,你也该存起来啊,买这些东西干啥?”
巧娟虽然这么说着,手却伸到了那衣服上,铺开衣裳看了看,忍不住赞道。
“哎呀,这布料可真厚实,肯定禁穿,你这针线手艺是越来越好了,瞧这针脚多密啊。
今年还真是没给风林他们做衣裳呢,去年过年的衣裳没怎么穿都是新的,今年就没舍得。倒是没成想,他二姨给孩子做了衣裳。”
“今天中午留下来吃饭吧,要不干脆明天你们也过来?咱一起过年,也热闹。”
巧娟心疼妹子,生怕巧莲过年没啥好吃的,所以才这么说。
“姐,不用了,明天我们不过来,家里预备了年货。今中午你也别忙活了,我还得去趟咱娘那儿
过年了,不管咋地也得过去给咱娘送一份年礼,这是咱小辈儿的孝心。”
巧莲自打来大营,对陈家那边一直是避而远之,主要还是不想跟王氏几个接触。
可是这过年终归不一样,上面有老人在,要是不过去看一看不像话。不管陈家老太太做过什么,终究都是亲娘。
如今巧莲已经在这边落脚了,总得跟娘家搞好关系,哪怕是在外人看来还算和睦,旁人也就不敢随意的欺负他们母子。
陈家虽然没什么根底,可毕竟有三个哥哥在,外人不知道内情,多少还是会忌讳一些。
巧娟一听这话,点点头,“是,这话说的对,不管咋地都是咱亲娘,生了咱一回,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咱养到这么大。
过年了,多少送点儿东西去看看,是那么回事儿。行,你过去吧,等会儿回来吃饭,我估计咱大嫂那样儿的,肯定不能留你。”
巧娟能理解巧莲的心意,这几年巧娟也是没少照顾娘家,闺女就这样,跟亲娘没有隔夜仇,嘴上说着恨,还是心软的。
巧莲点点头,从张家出来,领着嘉康佳媛俩孩子,拎着爬犁上另外一份东西,往陈家去了。
陈家那头,王氏已经听儿子说起,说是看见二姑姑拉着爬犁,爬犁上装了好多东西,去了张家。
王氏一听,这心里就跟猫抓了一样,恨不得立即冲去张家,把东西都拿来才好。
可前次王氏跟刘氏在巧莲那没得了好处,回家又让老太太说了一顿,这回王氏就有些犹豫,没敢动弹。
“娘,这事儿你真得管一管了,二妹妹做的太过分了。
你是老人,平常日子不登门也就罢了,这过年呢,怎么能不来看看亲娘?
刚才万福可都说了,二妹妹拿了不少东西去大妹妹家呢,这是看着大妹妹过得好去溜须拍马屁了,咱家过得差,连亲娘都不认了啊。”
王氏不敢出去,可是敢告状啊,于是就跑去陈家老太太跟前儿告状,说巧莲的坏话。
陈家老太太心里对巧莲也是有些不满,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听见王氏这话,坐在那儿哼了一声。
还没等老太太张口说什么呢,外头就传来了巧莲的声音。
“大嫂,你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没改了告黑状的习惯?谁说我眼里没有咱娘?我这不就过来了么?”
第65章 看望老娘
告黑状被正主听见,这要是换了旁人肯定特别尴尬脸上挂不住,可王氏却半点儿没有不好意思。
反倒是一听这话,立即就从里屋出去,正好跟外面进来的巧莲母子走了个迎面儿。
“哎呀,二妹妹带了这么多东西啊,快,快进屋来,这大冷天的你还跑一趟,可真是有心了。”
王氏就像方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笑呵呵的迎着巧莲母子进屋。
对于王氏这般做派,巧莲也早就习惯了,当年没出嫁时,大嫂不知道在老太太跟前告了多少回状。
什么事情都能拿来告状,哪怕是中午她回来晚一点儿,大嫂也能在老太太跟前儿说点儿什么。
夏天的时候就说不给留饭啊,说什么饭是早晨做出来的,别搅合酸了之类。到冬天也有说辞,就说不能再烧火,浪费柴禾等等。
不过几乎每次王氏高黑状,都没有成功的,因为巧莲每次都能及时赶回来,而且每次都带着东西回来。
要说起来,原本那个陈巧莲也真是聪明能干,上山下河的干啥都行。
春天出去就抓蛤蟆,夏天出去就抓鱼,秋天上树打松塔,冬天就去下套子抓野鸡野兔,或是砸冰窟窿钓鱼。
也是没办法,父亲没有了,母亲和哥哥都不待见,为了能够留在家里,不被卖了,也只能拼命往家里划拉东西,不然陈家哪有她的容身之地?
所以每次王氏告状,基本上巧莲都能带着好吃的回来,然后王氏一看见巧莲带了好吃的,就啥话也不说了,赶紧收拾了饭菜让巧莲吃。
巧莲看着王氏,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嫂这脾气还真是一点儿没变,可能总是被打脸的缘故,王氏这脸皮也真是够厚的了。
“过年了,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