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孩子大多数十五六就不让念书,而是下地干活的原因了。
家里劳力紧缺,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闲钱再继续读书?能念几年书不当睁眼瞎就很好了。
像曲家这样,三个小学的两个高中的,一年光学费就得三十块钱。
更不用说什么书本费、学习用品花费了,算下来可是不少呢。
老太太一听就叹了口气,“是啊,不管啥时候啥地方,都有家里困难的。
咱家要不是你在卫生所,其实也难。维扬一个人的工资,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不容易。”
家口大了负担就重,要是光指着一个人,想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的确很难。
“也就这一年辛苦点儿,等着明年嘉康佳媛要是考上大学,那就好了。
他们念书有国家管着,每个月还给发补助呢。”
如今这年月,大学生是非常紧缺的,国家也大力培养。
考上大学之后,不用交任何学杂费,每个月还会有十几到二十块钱的补助。
老太太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一听巧莲这么说,当时就高兴起来。
“哎呀,这是真的么?要是真的那可不错呢。
难怪那些读高中的都卯着劲儿要考大学,原来考上大学了还这么好呢。
要是照这么说,明年往后,嘉康佳媛这俩孩子,就不用咱家里管了对吧?”
第626章 有人来找
“是啊,要是考上大学了,这俩孩子基本上就不用咱管,都是国家供着了。”
好多家庭困难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省吃俭用,每个月学校发的补贴,都不舍得花,还要寄回家给家里人用呢。
巧莲只希望孩子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开启崭新的人生,至于什么生活费之类,她倒是不稀罕。
家里钱够花,孩子们在外面不容易,手里一定要留点儿钱才行。
“对了,我大哥那边好像分的粮不少。
我听我大哥说了,他打算最近找个日子,去东岗一趟,把万禄结婚的日子给定下来。”
巧莲忽然想起来这件事,赶紧跟老太太说一说。
“我大哥还说来着,等着过一阵子接了娘回去,让娘在家住一阵子。
今年家里口粮够吃,我大嫂还养了两头猪,几只鸡,家里也不缺啥,想让娘回去养老。”
陈家人口不多,万禄在外面上班,工资养活他自己绰绰有余。
万福和林红俩人,一个是二队的妇女组长,另一个是副业队长,俩人的工分都比旁人高。
陈民生又管着仓库,工分也不少。
万玲嫁出去了,家里除了王氏和小永成,不下地干活不挣工分之外,其余三个人都挣工分,负担小,日子当然就好过。
“还是等日子定了再说吧,我提前个十天半月的回去,等着万禄媳妇过门,我再回来。
你这头今年最忙,我不放心,等着明年,俩大的考完试了,秋天三个小的也能上小学,我再回去吧。”
老太太早就想好了,她得在这边,帮着巧莲把几个孩子都拉扯大一些了,再回陈家去。
不然她放心不下,巧莲一天那么忙,曲维扬又顾着俩大的。
总不能两口子都在外头上班,就留下三个孩子在家吧?万一出点儿啥事咋整?
老太太一番良苦用心,巧莲如何不感动?
“娘,要我说,娘就一直住在我这儿算了,家里不缺吃用,孩子们也离不开娘。”
巧莲从心里希望老太太留下,不管多大年纪,有亲娘在身边,心里就舒坦感觉有依靠。
“又说傻话了,我生了三个儿子呢,咋地也不能让闺女养老啊。
这些年在你这,虽然帮你看着孩子算是出了点儿力,可你们两口子对我那也是没话说。
吃穿用度一样儿不缺,逢年过节还非得塞给我钱,我一个老婆子能有啥花销?”
老太太总归还是老思想,认为养老需要靠儿子。
“算了,不说这些,我先帮你看着三个小的上了学再说。”老太太摆手,不想再说这个话题。
反正如今陈民生一家子都改变不小,对老太太也很不错了。
不管是闺女家还是儿子家,总有她一口饭吃一铺炕睡,在哪儿都能养老,讨论这些没啥意义。
娘两个说话间,饭菜就做好了,于是赶紧放了桌子,将饭菜盛好端出去。
“开饭了,都赶紧洗手吃饭。”巧莲喊了声。
“妈,我大哥和我二哥还没回来呢,他俩去送牲口和车了。”
屋里正哄着嘉晟嘉祥,给俩弟弟蒋故事的嘉和,听见妈妈喊,回了一句。
嘉和这边话音刚落,那头就听见大门有响动,然后嘉康嘉俊俩人从外头进来。
“妈,我们回来了,牲口和车都给送回去了。”十一月外头天气不暖和了,俩孩子脸上被风吹的有点儿红。
“呦,你俩挺快就回来了啊,跑回来的?”
巧莲看了一眼,好像没用多长时间啊,这俩孩子走的挺快呢。
“妈,我大哥把自行车扔在骡车上了。
我俩赶车回大营,送了牲口之后,我哥骑车带着我回来的,当然快啊。”嘉俊颇为得意的说道。
巧莲闻言哑然失笑,看看,这些臭小子多会想办法啊。
竟然想到拉着自行车回去,然后骑着在自行车回来,行,真有办法。
“好,快去洗手预备吃饭,今晚上有排骨。
我看你爸买回来了一块肉,明天咱包饺子,明天我把酸菜缸敞开看看,应该能吃了,咱包酸菜馅儿饺子。”
住家过日子,吃吃喝喝那就是大事儿,曲维扬和孩子们一礼拜才回家住两晚上,当然要做点儿好吃的。
家里有肉有菜,面也不缺,包点儿饺子吃一顿,再给曲维扬他们带走一些。
礼拜一中午这顿饭,不就省事儿了么?
嘉康嘉俊去洗了手,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开始吃饭。
排骨土豆炖的特别好,鲜香的排骨汤,软糯可口的土豆,带着汤每人盛一碗,就着香喷喷的两合面饼子,别提多好吃了。
白菜粉条味道也很好,里面放了不少五花肉。
秋天新腌的辣白菜切一盘,再来一盘炒熟的芥菜丝,还有一碗炸好的鸡蛋酱,一盘嫩绿清脆的水果萝卜。
晚饭有荤有素,搭配合理,孩子们都特别爱吃。
正吃着饭呢,忽然听见外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接着阿黄和阿灰也一阵狂吠。
一听外面的动静就知道,这肯定是有人来找巧莲了。
自打巧莲成了卫生所大夫之后,便常有这样的情况,或是晚间吃饭,或是半夜睡觉呢,忽然就有人来敲门。
一般这时候来找的,那肯定都是急症。
巧莲二话没说,扔下筷子就往外走,来到外头敞开大门,就见到门外俩人满脸急切。
“陈大夫,对不起了,大晚上来找你。
我哥不知道咋回事,今晚上肚子疼的不行,刚才还吐了。我妈说让我们来找陈大夫过去给看看。”
门外俩男孩,一个十四五,另一个十一二,巧莲认得,是大营那头冯家的孩子。
肚子疼的受不了,而且还吐了,这样模糊的描述让巧莲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孩子既然来找,就肯定是症状有点儿眼中,巧莲不敢耽误,立即进屋去,拿了自己的药箱。
家里常备着一个药箱,里头是各种药材和一些简单器械,就是怕有人晚间来找,她还要回卫生所取东西太麻烦。
“走,快去你家看看。”巧莲背着药箱出来,跟着那俩孩子快步就往大营走。
身后,曲维扬追了出来,“媳妇,我陪你一起吧,这大晚上的,回来不方便。”
曲维扬不放心巧莲自己走,从石嘴子到大营,中间有一段路两旁就是林子,谁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况?
第627章 急性阑尾炎
一行人急匆匆往大营赶,好不容易到了冯家,还没等进门呢,就听见屋里有人痛苦的哀嚎。
巧莲心中一凛,听这动静,疼的挺厉害啊。于是快步进门,直奔东屋。
一进屋,就见到冯家大小子侧身蜷缩在炕上,一脸痛楚的不断哀嚎着。
冯家夫妻一看巧莲来了,就像看见了救星一样。
“陈大夫,你快给俺家老大看看吧,这是咋回事儿啊?
今晚上突然就喊着肚子疼,疼的受不了。
俺这赶紧打发了老二老三去找你,老大这就受不住了,躺炕上疼的不行。”冯家媳妇急忙说道。
巧莲摆摆手,示意冯家媳妇别说话了,然后快步来到炕前。
“大柱,你能听见我说话么?来,你把身子调过来,让婶子帮你检查一下看看什么情况。”
冯大柱虽然肚子疼的受不了,可神智还算清醒,于是慢慢挪动身子,整个人横在炕上靠近炕沿。
巧莲一伸手,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孩子身上很热,“维扬,快点儿把体温计给我,这孩子发烧呢。”
感觉温度不低,肚子疼发高烧,那就很可能是腹部有炎症,但具体是什么炎症,还需要检查才能确定。
“大柱,你听婶子的话,我问你疼不疼的时候,你就告诉我。”
巧莲让大柱平躺,两腿弯曲,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大柱腹部,每按一处,都会问一下疼不疼。
别处或者不疼或者疼痛轻微,当按到右下腹的时候,大柱嗷的一声,“疼。”
右下腹有局限而固定的压痛,压痛位于阑尾点,并且伴有肌紧张和反跳痛。
“来,你试着平躺,把腿伸直。”巧莲轻声吩咐。
大柱倒是听话,照着巧莲的话试着把腿伸直。
然而还没等腿放平呢,就觉得右侧腹痛难忍,便又恢复了右侧卧位,腿蜷缩起来。
“阑尾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板状腹,右侧卧位,发热三十八度九。”巧莲取出体温计看了一下,边念叨着。
“冯大哥,嫂子,大柱应该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目前的状况看,不排除有弥漫性腹膜炎的可能性。”
“我的建议是立即送县医院,再做个检查看一下,如果确诊了,可以做手术治疗。
目前咱们卫生所里没有设备和条件动手术,我现在只能给孩子先打消炎针,再做一些其他处理,减轻疼痛,你们最好还是尽快送他去县医院。”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起坏死穿孔,继而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目前来看,大柱就隐隐有这个趋势了,所以必须尽快治疗。
“啥?要送去县医院?哎呀,这可咋整?”
对于一般人家来说,轻易都不想去大医院,尤其是手术,花费太高了,普通人家负担不起。
“能不能不去?陈大夫,你能给想想办法么?
俺家这情况你也知道,去县医院,花销太大了啊。”
冯家男人有些犹豫,不是他不在乎儿子死活,实在是家里没那么多钱啊。
这年月,想借钱都不容易。
巧莲叹气,“冯大哥,大柱的身体不是开玩笑。
我虽然可以给用药治疗,但就算炎症消了,也最好去做手术。
不然的话,他这个毛病很容易复发,而且复发的话会更严重。
这个手术应该也花不了太多钱,不行就去生产队借支,等着从工分里扣除也行。”
关键是卫生所目前没有那些器械和设备做手术,阑尾炎手术虽然不是什么太麻烦的手术,可卫生所条件达不到。
巧莲不想贸然动手术,一旦出现意外怎么办啊?
县医院毕竟是条件好,医生经验足,做这个手术还是很容易的。
“陈大夫,俺家啥情况你也知道,开春俺爹刚没有了,当时给他治病就花了不少钱。
从生产队借了一笔钱了,今年秋天的工分还了一大半还剩下些没还上呢,咋再去借啊?
陈大夫,算俺求你了,你先给治着,要是治好了,那俺就不用去县医院。”冯大哥唉声叹气,苦苦哀求。
巧莲一看这样,也是不好说什么了,“得,别的先不说,我还是先给用药吧。”
眼下这个情况,就算是送去县医院,也得先用药消炎。
等炎症消了之后,才能动手术切除阑尾,既然这样,那就先消炎治疗吧。
“维扬,你帮我把手电筒打开,这个灯光还是太暗了,我没法打针。”
大柱这个情况很紧急了,不能只肌肉注射,那样效果太慢,必须得输液了。
但是这个灯不行,光线不够,所以巧莲让曲维扬帮忙,把她的强光手电拿出来照着,好方便她找准血管。
曲维扬赶紧从药箱里找到了手电打开,那边巧莲兑上了消炎药,拿止血带捆住大柱手腕,找准了血管扎针。
巧莲打针的技术倒是没的说,血管找的准,一针就扎正了,不用费劲。
于是解开止血带,贴上医用胶布固定针头,调整药液流速就可以了。
吊针消炎,也得一个过程,可大柱此刻疼的不行,所以必须再采取一些其他办法来缓解疼痛。
于是巧莲又从药箱里拿了解痉止疼的药,给大柱打了俩小针。
除了用解痉镇痛的药物之外,针灸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巧莲前次去临江,学了现在比较提倡的新针疗法,用来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于是巧莲从药箱里取出针,在大柱的足三里、阑尾穴、上巨虚施针,再配合曲池、合谷,强刺激,留针十五分钟左右。
等着时间到了,将针取出,这会儿,大柱的情况看上去有所缓解。
巧莲看了眼吊针,里面的药还有很多呢。“嫂子,你看着大柱,留意吊瓶里的药。
我回卫生所一趟,去给大柱抓几副药来,他这样不光得打针,还得吃药,双管齐下,效果能好一些。”
如今的大夫都是这么治病的,很少单独依靠西药。
最主要的是,多数医院和卫生所里,西药都紧缺,就只能配合着中药治疗。
冯嫂子自然是不敢怠慢,于是就坐在儿子身边,盯着那吊瓶。
巧莲和曲维扬赶紧从冯家出来,到了卫生所开门,巧莲进去,抓了三服药,用纸包起来,然后又返回了冯家。
“嫂子,你先去熬药吧,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总共熬三次。
将三次的药合在一起,然后分早中晚三次让大柱喝下去。
这三服药吃完了,我再另外给开药。”
第628章 情况稳定
巧莲抓药回来,把药交给了冯嫂子去熬,这边又给大柱施针一回。
等这次施针结束,那边吊瓶里的药也打完了,于是拔了针。
经过治疗,大柱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看起来疼的没那么厉害了。
巧莲再次给量了体温,降下来一些,“嗯,我看着情况能好些了。
等会儿药熬好了就喝一次,明早再喝一回,然后明天上午,去卫生所,我再给你打针。
你这样,估计得打几天针,然后慢慢吃药才行。
今晚上就这样儿吧,要是半夜里疼的厉害了,再去找我。”
当医生就是这样,尤其是乡村医生,不管多晚,只要有人生病,就得出诊。
冯家两口子自然是千恩万谢,冯大哥少不得要问一下药费的事情。
巧莲摆摆手,“先给你记账吧,等着过些天手头宽裕了再给我就行。”
冯家是困难,但也不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所以巧莲做不到医药费全免。
毕竟大柱这病要用不少贵重药呢,巧莲的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能什么钱都不要了?
她可以适当减免一部分,像中药啊,针灸啊,出诊费这些都可以不收,但西药这部分得收。
最贵的就是西药,别处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呢,她总不能全都白送吧?
对于冯家来说,能让暂时先欠着,就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夫妻俩再三道谢,将曲维扬夫妻送出了门,直到曲维扬夫妻走远了,这才转身回屋。
“幸亏遇上了陈大夫啊,要不然咱大柱这回可真够呛。
你说咱哪来的钱往医院送,不送去医院,咱大柱不就交代了么?”冯嫂子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抹眼泪道。
“陈大夫可是咱家的大恩人啊,往后可得记住了,不管谁再说陈大夫,咱不能跟他算完。
陈大夫这么好的人,咱要是不维护着,那咱成什么人了?”
“那还用你说?咱公社除了那几个不是人的东西,谁不夸陈大夫人好啊?
好了,折腾这大半晚上,好不容易儿子稳当住了,咱赶紧睡吧。
万一后半夜再折腾,咱这一晚上就不用休息了。”
冯家男人扯着媳妇进了屋,也没敢脱衣裳,就这么倒在炕上睡觉去了。
好在大柱的情况稳定住了,虽然肚子还疼,却比之前轻了许多,晚间并没有再闹。
另一边,巧莲和曲维扬俩人趁着夜色往回走,到家都快十点了。
家里孩子们都睡觉了,只有老太太惦记着闺女和女婿睡不着,点着一盏小灯正等着呢。
“谁家人生病了?啥毛病?现在咋样了?”老太太一见巧莲两口子回来,赶忙问道。
“娘,是三队那个冯家的大柱,得了阑尾炎,急性的估计是化脓了,疼的不行。
我说让他们去县医院手术,他们不肯,怕花钱。
没办法我只好给打了针,又开了药,先治着看吧。
要是情况不好,那就必须去医院手术,咱卫生所不行,现在还动不了手术。”
卫生所也就是小打小闹的缝个伤口,接个骨,或者切除个疖子、脓包之类的可以。
阑尾手术虽然不是大手术,可卫生所的条件,还是做不了。
老太太虽然不太懂什么是阑尾炎,不过一听需要手术,也知道是大毛病。
“唉,冯家也是不容易,两个老人连着生病死了,有多少家底儿也不够这么祸害啊?
行啊,你要是能治,就给好好治吧,不然可咋办?大柱还不到二十呢,可别瞎了那孩子。”
“之前韩家老大不是说,要在扩建卫生所,建成卫生院么?这咋也没动静了?”
老太太想起这件事儿来,随口问了一句。
巧莲苦笑,“娘,卫生院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建起来的啊,需要花钱呢。
不说要盖房子装修,就说里面是不是得进一批设备?光是这些就得不少钱呢。
咱公社能出得起么?还不得向上级神情拨款?
没那么快,我估摸着明年夏天能开始动工,后年能正式开起来,那就算快的了。”
卫生院可不是小小的卫生所,想要开起来不容易。
设备是一方面,人员是另一方面,进来那些设备,不得有人会使啊?到时候还得找人出去培训。
目前卫生所里也就巧莲、雪梅、玉芬能给人看病,灵芝和月桃还差点儿火候。
明年要是有培训,就得把这俩送出去。至于剩下那几个,更白扯,且得好好学呢。
时间不早了,老太太岁数大了精神不济,这会儿既然巧莲和曲维扬回来,老太太没心思了,于是赶紧回去睡觉。
巧莲和曲维扬俩人也略微收拾了一番,便一起上炕休息了。
第二天是礼拜天,除了巧莲和曲维扬还得上班之外,孩子们都不用早起了。
于是巧莲早早起来做了饭,夫妻俩吃了之后各自出门,饭留在锅里,孩子们什么时候起来再吃吧。
难得周末,也别让孩子们起来训练了,睡个懒觉吧。
巧莲刚到卫生所,冯家两口子就扶着大柱来了。
巧莲一看,大柱的精神状态比昨晚好了不少,多少也放心了。
“昨晚怎么样?还疼的挺厉害么?”
巧莲示意大柱躺在床上,又给检查了一遍,然后拿了采血针,采血做了个白细胞计数。
晚间光线不行,显微镜没法用,所以只能先用药,今天采个血看一下,避免出现其他差错。
十来分钟之后,计数结果出来,果然白细胞增多,的确是有炎症。
有炎症那就先消炎,等着炎症消了再看情况吧,也没别的好办法了,冯家不想去做手术,这事儿也不能硬逼着。
确认了病情,巧莲就可以放心的治疗了,于是吩咐灵芝兑了药,给大柱打针。
灵芝跟着巧莲学了这么久,兑药打针这些活一点儿不在话下,很是精准的一针就好,然后大柱留在卫生所里继续挂吊针。
“嫂子,大柱这个病情,估计最少还得打三天针,之后吃药就差不多了。
不过他这急性阑尾炎没能动手术,很容易留下病根儿转成慢性,往后一着凉一上火之类的,就容易犯。
所以等着过段时间家里缓过劲儿来,还是要领着他去县医院看看。
医生如果建议做手术,那就听医生的话,省的以后还遭罪。”
该说的,巧莲都得说清楚,别哪天大柱又犯病了,冯家人过来找,说是巧莲没给尽心治疗,那就不好了。
第629章 三个淘气包
大柱在卫生所打了七天针,再次采血化验,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腹痛症状也基本没有了。
巧莲不太放心,又给开了一些口服的消炎药,还有中药。
让大柱回家去坚持再吃一段时间,随时有情况随时来卫生所。
好在大柱年轻,身体好恢复的不错,看起来倒是没啥状况,巧莲总算能放心了。
卫生所依旧忙碌,尤其是这个季节,刚一进冬天,人们还不适应。
感冒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别多,还有一些流行疾病,也跟着泛滥起来。
别看卫生所有三个大夫给看病,好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