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时候的学生都好教,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要是学生调皮捣蛋了,老师可以揍。
学生被老师揍了,家长非但不生气,反而还高兴。
所以当个老师除了工资略微第一点儿之外,倒是也没有别的不好。
“行啊,不管咋地也算是有个工作了,咱家这七个孩子,到现在为止也就老五没工作。
种地就种地吧,等着我跟他谈谈,文化课不能丢了,以后还有用呢。”
眼下已经七三年了,离着七七年不远,老五暂时先在生产队干活也行,等着七七年冬天恢复高考,就让他去参加高考。
以老五的成绩,考上个大学不难,只要能考上大学,往后的前程也就不用担心了。
“媳妇,光说几个皮小子了,你快跟我说说,咱佳媛怎么样儿啊?
俩外孙女呢?好看不好看?是不是可稀罕人了?”曲维扬见巧莲消了气,赶紧问省城里的情况。
“六叔咋样儿?不像之前那么拼命工作了吧?”
美琳回来说了钟翰轩的事情,曲维扬也惦记着呢,于是见了巧莲就赶紧打听。
“嗯,佳媛出月子了,恢复的不错。
我和邱姐俩人换着法儿做好吃的照顾她,这一个月子养的又白又胖精神气色都挺好。
俩小娃也不错,出月子那天,我和邱姐给俩孩子洗澡称了一下,都八斤多了,长得可胖乎呢,特别稀罕人。
那俩娃长相随了佳媛和星熠的优点,像咱佳媛的多一些,现在就很好看,那大眼睛又黑又亮水汪汪的。
哎呀,等你看见就知道了,真招人喜欢。”
一提起外孙女,巧莲可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个没完。
“俩娃可乖了,月子里不哭也不闹,成天吃饱了就睡,后期睡醒了还能跟我玩一会儿。
我回来的时候,白天基本上就是上午一觉下午一觉了,其余时候就躺在那儿蹬着小腿晃着小胳膊的玩,可有意思了。”
“咱亲家也不错,照顾孩子可用心呢。
我这一看孩子满月了,佳媛恢复的也挺好,我实在是住不下去了,心里就跟长草一样,所以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闺女家再好也不是自家,既然佳媛已经出了月子,而且养的特别好,巧莲哪还能一直住在那边?赶紧就要往回走。
沈家人都极力挽留,钟翰轩那头也说让巧莲再住几天,没办法巧莲真的去钟家又住了两天,然后钟翰轩派车把她送回来的。
“六叔也不错,身体还行,就是工作太多,一时半会儿的是闲不下来了。
我看六叔还真有要把老骨头都奉献出去的意思,每天上班可有劲头了,比小年轻都积极。
有时候晚上回家,还带着文件回来看呢,这老头儿啊,怕是打算着要把浪费的时间都补回来呢。”
提起钟翰轩,巧莲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些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可真是了不得。
钟翰轩七十三岁的人了,上班处理工作,那凌厉的手段,不比年轻人差,甚至犹有过之,很明显是想尽快把外头这些风气都扭转回来。
“我临走之前又给六叔配了一些药,留着让六叔吃,估计能坚持一阵子。
六叔毕竟是岁数大了,身体机能差一些,就得坚持吃药调理,只要我配的药一直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对了,今年秋天抓蛤蟆了没有?得晒点儿蛤蟆油。
等着给六叔寄去一些,他冬天愿意咳嗽,给他好好补补。”
蛤蟆油是当地土话,学名应该叫哈什蚂油,在南方叫雪蛤油。
取自秋天的雌蛤蟆体内,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补品,对钟翰轩这种年老体虚冬季火力不旺容易虚咳的人来说,滋补效果非常好。
第981章 大房子小学
巧莲十月份回家,天气已然渐渐凉了,秋收结束,生产队正抓紧晾晒粮食脱粒呢。
曲家种的自留地和小片荒,正好赶在嘉康嘉晟走之前,也都收回来了,收成不错。
满院子的粮食,看着还真有点儿丰收的味道。
粮食收了,孩子也走了,家里就剩下曲维扬两口子,加上嘉祥、玉淑和暄宝曈曈,原本热热闹闹的家里忽然变得有些冷清。
玉淑产假早就过了,一时半刻的她又不能跟着嘉俊去凤城,所以就得回仙人桥供销社上班。
可家里没人看孩子了,巧莲也不能一直耽误工作,后来没办法了,只好把曈曈托付给赵家。
正好赵家有不少孩子呢,赵嫂子现在也没啥事了,就帮忙给看着,等曈曈大一些,再送去幼儿园。
巧莲出门一个多月,医院里积压了不少事情,回来之后天天忙,一直忙了十来天,才算把积压的事情都处理了。
天气越来越冷,巧莲惦记着嘉晟在大房子那头怎么样。
得了空,跟曲维扬俩人一起过去看了看,给嘉晟送去棉衣厚被,还送了不少吃的。
大房子生产队那边的小学,地方不太大,学生也不算多。
一二年级在一个班里,三四年级在一个班,五年级单独一个班,总共就三个班级。
嘉晟教三四年级,数学语文都教。
一上课先给三年级讲,讲完了给孩子布置作业,让三年级的写作业,再给四年级的讲课。
就等于是一天不闲着,全天的守着这些孩子们。
好在大房子生产队的队长不错,对嘉晟等人都满照顾的。
生产队没有食堂,嘉晟吃饭可以带着粮票到社员家里吃,也可以自己开伙做饭。
要是自己开伙做饭,就每天让学生轮班从自家带些菜来,粮食是生产队给拨。
大多数时候,嘉晟都是自己做饭。
他以前在家时候帮着家里干活,这炒菜做饭的事情,倒是难不倒嘉晟,反正一个人吃,随便做点儿对付就行。
教孩子累,吃的还一般,嘉晟到那边一个来月,就瘦了不少。
巧莲一看儿子这样,简直心疼坏了。
“你说你这孩子也真是,这边条件不好,你不会回家带点儿吃的啊?
这离着咱家又不算太远,你礼拜六下午放学了骑着车子往回走,不到俩钟头就到家了,回家去妈给你做点儿好吃的补补。
礼拜天下午回去的时候,妈再给你带点儿吃的,你好歹不是能吃两三天么?也不至于把你瘦成这样儿啊。”巧莲气的直埋怨。
“妈,我这刚来,还没太顺过拐来,周末还得备课,所以就没回家。
放心吧,等着我都理顺了,周末我肯定回去。”
嘉晟一看老妈生气了,哪还敢说什么,当然得顺着老妈说啊,当即表示,往后周末都回家。
“这可是你说的啊,往后记得回去,我和你爸周末做好吃的等你回家吃。
这些是给你带来的棉衣和厚被子,这些是给你带的吃的。
有挂面、煎饼、鸡蛋、咸鸭蛋、肉肠、烧鸡、肉干,还有我给你炒的肉酱,你自己记得做了吃。
缺什么就回家拿,或者找人捎个信儿给我,我让人给你带来。”
“你要出来工作,我和你爸都不反对,历练历练也好,但是一定要注意身体。
你才十七呢,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吃饭。
屋子里烧的暖和点儿,别烧湿柴火,听见了么?”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话一点儿不假。
嘉晟从小就没离开过家,他又不像嘉俊在组织上什么都不用操心,更不像嘉和,身边有婉瑛作伴,俩人互相照顾。
尤其是大房子这边条件不好,巧莲是真的放心不下,于是千叮咛万嘱咐。
老妈说什么,嘉晟都点头答应,然后把老妈带来的那些吃食,全都装到了柜子里去。
他家老妈最舍得给孩子吃,光是这些东西,就够他吃大半个月了。
“妈,爸,我在这边还行,孩子们都挺听话,学生家长也都挺热情的。
不少人都喊着让我上他们家吃饭呢,我嫌太打扰人家了,基本上都不怎么去。”
“爸、妈,你们放心,我在这边一切都好。
我都十七,眼看着过了年就十八呢,是个大人了,该学着照顾自己,没问题的。”
嘉晟再三保证,他在这边一切都好。
不是周末,嘉晟也就中午这会儿得空,陪着父母吃了顿饭,下午一点半又上课了。
嘉晟得赶紧去教室,曲维扬两口子也得赶紧骑车往回走,于是嘉晟送父母离开。
“哎呦,曲主任,陈院长,是你们来了啊?
你看,咋也没到家去坐坐?走,快上家里呆会儿去吧。”
正好刚一出门,就遇上了大房子生产队的刘队长。
这刘队长跟巧莲也是老熟人了,都熟悉的很,见到巧莲特别亲切,非得喊着让巧莲到他家去坐坐。
“不了不了,我俩这是好不容易请了半天假过来看看嘉晟,得赶紧回去了。
这时候天冷,骑车子不快,从这到家得将近俩钟头呢,再说今天这天气不太好,我怕要下雪,还是快点儿往回走吧。
今天我们就不去刘队长家了,下次吧,下次来,我们在这多呆一会儿,到刘队长家去坐坐。”
巧莲含笑摇头,拒绝了刘队长的好意,时候不早,得赶紧往回走了。
这天阴的挺厉害,保不齐等会儿要下雪,还是赶紧往回走比较好。
刘队长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再说这天气也的确不好,于是便没再坚持。
“好,那就下回,下回来,一定到家里坐坐。”
曲维扬夫妻跟刘队长道别,然后推着车子就走了。
那边,嘉晟一看时间到了,也赶紧去班级里给孩子们上课。
“队长,刚才那是跟谁在说话呢?”
刘队长刚要转身回家,身后过来俩四十几岁的妇女,一脸好奇的打听。
“吴大嫂、孙大嫂,是你们啊。刚才那不是曲老师的爹妈么?
曲老师在咱这教书,他爹妈不放心,过来看看。”刘队长笑呵呵的说道。
“哎呦,两口子都骑自行车啊?刘队长,这曲老师家干啥的?咋这么有钱?
我记得曲老师也骑个车子吧?”其中一个人好奇的打听。
“那是啊,曲老师的爸是县供销社的主任,曲老师的妈,就是大营公社医院的陈院长。
人家这样的家庭,能没钱么?”刘队长笑呵呵的说道。
第982章 东岗一参场
嘉晟在大房子教书,他年纪小,成天笑呵呵的不怎么发脾气,讲课又十分生动有趣。
这些孩子都特别喜欢他,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写作业,下课的时候就跟嘉晟一起玩。
与其说是师生,更不如说是大哥哥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玩。
所以跟孩子们相处的都特别好,孩子家长也喜欢嘉晟,动不动就让孩子捎点儿家里吃的给嘉晟。
嘉晟在大房子这头适应良好一切顺利,嘉康调到东岗一参场之后,工作也上手就慢了点儿。
他到那边的时候,一参场今年的人参做货还没完事儿呢,新一年的参地还没栽上棒槌。
嘉康报道上报之后,倒是也没急着有什么改变,只按部就班领着工人干活,一点一点的熟悉参场各项事务。
抚松地方国营一参场位于东岗乡境内,1946年的时候,称永茂参园,1954年改为抚松地方国营参场,1955年改为抚松地方国营第一参场。
抚松一共有四个国营参场,另外三个在兴参镇、新屯子镇、榆树乡。
四个参场,主要还是第一参场历史悠久,比较出名,人参产量也大。
嘉康上任时,第一参场有在职职工五百多人,参场职工的家属二三百户。
经营人参三万丈,当年做货六千丈,出产鲜人参八万多斤,每年上缴利润五十万元。
参场拥有有加工厂一处,厂部一处,有属于参场的派出所、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粮所、供销社。
基本上跟公社的职权机构都差不多,但是比普通公社可是要富裕太多。
一参场就在东岗乡范围,跟东岗公社的一大队二大队相邻,原本中间还有些空地,随着公社社员和参场职工的增加,渐渐地也就没了界限。
参场职工有一部分就是原本东岗的人,还有一些,是从外地调过来,比如之前安丘的人过来支边,也安顿在参场不少。
参场职工的家属,也有一些就是东岗公社的。
毕竟两处离着这么近,一些单身的男职工娶媳妇,很多都就近娶了东岗公社的姑娘。
当然,随着参场的发展越来越红火,参场职工娶东岗公社姑娘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很多小伙子也想找个参场的职工,夫妻俩都在参场上班,这福利待遇都高。
公社姑娘毕竟是农村户口,除非特别出色特别优秀,才有可能嫁到参场。
这么大一个参场,想要管理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嘉康到了参场之后一直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
一边研究一参场历年来的资料,一边向参场里的老职工们请教,跟他们探讨钻研。
一参场这些年也是经历过不少次动荡,光是领导就换了不知道多少个。
每一位上台之后,都有大动作,可这些人都不懂生产,一个个瞎指挥,很大的打击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造成了人参产量连年下降,闹的职工们一个个人心惶惶。
大家最怕的就是新领导来了,成天开会,生产不抓好,就知道喊口号。
嘉康调过来,这些老职工们一看,是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一个个都心凉了半截儿。
这毛头小子能干什么啊?还不是跟以前那些人一样?竟是开会搞活动,各种搞花头?
这对生产能有什么帮助?不少人都是唉声叹气,对参场未来不报什么希望了。
可是没想到,这新来的毛小子到了参场,一不开会,二不喊口号,反倒是找那些老职工聊天。
从参场历史到人参产量,从参地选址到人参加工,这位新领导还真是啥都知道。
好歹有几个老人脑子还算清楚,忽然想起来,这位新来的领导,好像就是七年前来参场实习的那个大学生。
到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过来,这新来的场长不是外行,这是行家啊。
等到有人打听明白,知道嘉康是从大营公社调过来的,在大营公社就是主持人参栽培生产,这些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因为大营公社那边人参产量高,平均每丈可以产二十斤左右,这个产量比一参场的可强多了,那是全县都有名的。
众人这下子看到了希望,一个个对嘉康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而让大家更高兴的是,嘉康到了这边一直都很低调,就是踏踏实实的领着人干活。
别看他年纪不大,可各项工作都分配的很合理。
人参加工晾晒烘干、新参地翻参土、旧参地起参栽子,这些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儿不用担心。
这样沉稳的做派,一下子赢得了众人的拥护和爱戴,这才是正经干实事儿的人啊,可不是那些只会喊口号搞活动的外行。
于是职工积极性大为提升,大家伙都鼓足了干劲儿,跟着几个分场的领导,起早贪黑上山栽参。
十月末十一月初,今年的六千丈参地全数栽完,另外还撒籽一千五百丈。
等到十一月末,加工厂的人参全数干透,按照上级要求尽数出售。
上缴利润之后,嘉康让人核算了这几年欠工人的部分工资和福利,统一发放了下去。
这下子可不得了,参场职工们一个个高兴的恨不得敲锣打鼓庆贺了、
大家伙都夸,这新来的场长兼书记,可真是不错,有新场长领着,他们往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棒。
“嘉康,你现在算是在参场站稳脚了呢,我上班的时候,好多人都夸你。”
美琳在场部工作,坐办公室的,主管统计和财物这方面。
场部里工作的不少都是女人,这些女人聚在一起,得空了还不就研究点儿家长里短么?
目前最火热的话题,就是嘉康,这位新场长了,好多人都在美琳面前夸嘉康呢。
“你听那些有什么用?我也不过就是把历年来欠下的工资和福利发了而已,我又没干什么大事儿。
我现在刚来,不好搞什么太大的动作。
先收拢了人心,让他们都听我的话,后面再有什么举动,他们也就都能接受了。
等着吧,明年春天开始,会有一些举措的,等着他们都得到实惠了,那才是真心实意的夸咱呢。”
嘉康听了媳妇的话,就摇头笑,这才是开始。
他不过是做了场长应该做的事情,那些人也不算是真正佩服他,不过是拿到了钱,念着他的好而已。
第983章 少年夫妻老来伴
大雪小雪,又是一年,一转眼,七四年的春节就这么来到了。
今年的春节算是最冷清的,嘉俊学校放了寒假,结果又被派去出任务了,不能回来过年。
嘉和佳莹预备新春文艺汇演,还要照顾怀孕的婉瑛,忙的昏天暗地,根本没时间回来。
佳媛星熠就更不用说了,双胞胎才多大啊?
再说就算双胞胎大了,沈星熠也得在省城陪爹妈过年,哪能再回来?
嘉康那边也挺忙,据说是场子里新春也要搞联欢,估计是回不来。
除夕这天早晨,巧莲看着家里这几个人,心里这个不是滋味儿啊。
往常一过年,家里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忙忙活活的多热闹?
再看看今年,要不是十几个月已经会走满地溜达的小曈曈,还有跟在曲维扬屁股后面问这问那的暄宝,这家里真是动静都少呢。
“唉,人家都羡慕咱家孩子多,过年热闹,那也得孩子都在跟前儿了才热闹啊。
你看看这下好,一个个都撒腿跑了,过年也不回来,这年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再等几年,老四老五都出去工作了,玉淑也跟着嘉俊不知道去哪里。
到时候就剩下咱老两口,还不知道多冷清呢。”巧莲一边在厨房里炸丸子,一边念叨。
曲维扬刚忙活完了外头,想进厨房来帮媳妇干活呢,就听见媳妇在那儿念叨。
曲维扬就笑了,“那咋办?要不然咱俩再生个孩子?
你这过了年四十四,应该还能生出来吧?”这是故意说笑呢。
巧莲一听这话,气的瞪了曲维扬一眼。
“你琢磨什么呢?我就是看着家里人少,没有过年的味道,感慨两句罢了。
还再生个孩子?你多大了我多大了?咱孙子孙女都多大了?
这时候生个孩子出来?人家不笑话死咱俩啊?”
别开玩笑了,她都四十来岁当奶奶了,再生个孩子?当孙子养啊?
以后领出去,人家问,这是你家孙子啊?老几家的?天,那情景不敢想象。
“那还有啥啊?你看看外头,叔叔和侄儿,舅舅和外甥同岁的有的是,女人四十几生孩子那不正常么?”
曲维扬也不是真的想生,就是看着媳妇情绪低落,故意逗巧莲呢。
如今这年月的女人多数都结婚早,儿子娶媳妇了自己也不过三十几刚四十。
有的人不在乎,可不就又生个孩子怎么?到时候儿子孙子一起养,娃小的时候连辈分都闹不清楚。
巧莲可不愿意干这样的事儿,她这辈子生七个,已经够多了,可不想再遭一回罪,还是算了吧。
“我宁可把时间留着哄孙子,也不想自己再生个孩子了,你不用说,再说我也不答应。”巧莲拿着笊篱往外捞丸子。
“我就是觉得孩子们都大了,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能回来跟咱们相聚的时间太少。
往后啊,估计也就咱老两口相依为命了。
所以啊,你往后一定得多保重身体,咱俩还得互相当拐棍儿呢。”
说来说起,最终能陪伴一生的,只有夫妻。
所以世间多少夫妻年轻时打打闹闹各种折腾,到老了却感情越来越好。
因为只有到老了才会发现,能真正陪着你的,是那个曾经你恨得咬牙切齿的人。
也只有这个人,能够一直和你相依相伴,要不然怎么就叫老伴儿呢?
“嗯,对,这话在理,咱俩都得注意,我往后不喝酒了,你也少生气吧。
你这火爆脾气也改改,可别动不动就发火生气的,不好。”
曲维扬心头有所触动,点了点头,很是关心的说道。
“我现在哪还有脾气啊?你看我脾气多好?
你放心吧,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往后肯定少发火少生气。”
她现在又不在公社当干部了,这年月的病人多数没人闹腾。
除了大营那几个极品婆子之外,没什么人会惹她生气,她脾气好多了呢,巧莲自我感觉良好的说道。
曲维扬撇撇嘴,刚想说什么呢,忽然听见外头嘉晟在喊。
“爸、妈,我大哥大嫂抱着孩子回来了。”
曲维扬一听,立刻放下手里的大葱,直接就冲了出去。
到院子里一看,可不是?嘉康美琳,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走进来了。
“不是说参场有联欢,你们不回来了么?这咋又赶回来了啊?
你看,也不提前通知我们一声,我让老四老五去接你们啊。”
曲维扬赶紧上前,从美琳手里接过了昕宝。
“哎呦,昕宝又长肉了,这么沉啊,一看就知道,你妈没少给你做好吃的。昕宝,叫爷爷。”
曲维扬抱着孙子,在昕宝冰凉的脸颊上亲了好几口。
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