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大现在是参场的场长,李大哥应该听过,抚松那头产人参,有专门的参场。
  嘉康在那边当场长,管着三四百户人家吧,反正干的还行。”
  曲维扬也没瞒着,就把孩子们的情况都说了。
  “老三在首都上大学呢,电影学院的研究生。老四老五还有老丫头也在首都上大学,回去就上二年级了,还得念三年才毕业找工作。”
  曲维扬这么一说,可把老李两口子,连带那个李家孙子建华,都惊呆了。
  “了不得啊,老曲家这是出来了多少个大学生啊?
  老曲兄弟,你们两口子厉害啊,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来。”
  李家也有孩子在上大学,自然知道这年月大学生多么金贵,没想到曲家七个孩子,六个都是大学生,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要是我曲大叔曲大婶还在,该有多好?
  看着这么多孙子孙女都出息了,老两口不知道多高兴呢。”老李没忍住,念叨了一句。
  李嫂子瞪他一眼,“说啥呢?”
  这老家伙是越老越糊涂了,当着老曲兄弟说这些,多不好?
  当初曲家老两口,就是因为儿子不见了,着急上火才病死的。


第1118章 李家媳妇
  “爹,娘,这是谁来咱家了?”
  屋里正说话呢,外头进来个媳妇,说是媳妇,其实年纪也不小了,看着也得有四十几岁。
  来人巧莲不认识,想来应该是李家的三媳妇了。
  “贵客呗,还能是谁?后屋你曲家大叔大婶。
  那年你曲大叔回来,不是见过一回么?”李嫂子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老三媳妇,秋月,五四年秋天嫁过来的,生了三个孩子。
  老大是闺女,早就嫁出去了,老二是个小子,去年考上大学,现在在沈阳读书呢。
  老三就是建华,在宽甸念书,这是放假了还没开学,开学就去县里住着念书了。”李嫂子给巧莲介绍了一下。
  “这是你曲家婶子,那是你曲家几个兄弟和他们媳妇。看看人家,这么多孩子,多兴旺啊。”
  李嫂子挨个儿都给介绍了一下,李家三媳妇秋月,也过来跟众人见礼。
  “那啥,建华啊,赶紧去后屋喊你大伯和大伯娘,就说家里来贵客了,让他们过来。”李嫂子吩咐孙子去后院喊大儿子大儿媳。
  “老二一家现在搬到宽甸城里去了,老二家那俩儿子招工在城里上班,老二也在县城找了个打更的活,前年搬过去的。
  现在老三跟我们一起住,老大在后头房子住。”李嫂子解释了一句。
  “呦,二侄子一家都进城了啊,真不错,嫂子,你有福啊,儿孙也都这么出息。”
  如今这年月,能招工进城,那可是不错的生活呢,难怪李家看起来日子还行,原来是有门路啊,挺不错。
  “混日子呗,但凡能从这穷山沟里走出去啊,就赶紧往外走。
  我一直都说家里这些晚辈儿,一定要好好读书。
  读书说不定就能走出这山沟,要是不读书啊,就只能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呆着了。”老李叹口气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读书就是他们的希望。
  “嗯,对,孩子一定要读书,好好读书,就能多一条出路,咱不管是再苦再难,也该供孩子出去念书。”
  巧莲满赞同老李这话的,如今这个年月,读书算是底层人最好最快的出路了。
  尤其是在眼下这几年,只要有文化,都能找个不错的工作。
  建华跑出去不多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李家老大两口子也过来了。
  “婶子,真的是你啊?刚才建华跟我说,我还不信呢。
  哎呀,这么多年没见,婶子还和以前一样呢,一点儿都没变。”
  李家大儿媳桃花,见到巧莲特别高兴。
  其实她比巧莲还大几岁呢,巧莲头一年嫁到曲家,桃花第二年开春嫁到曲家,之后俩人又一前一后生了孩子。
  俩人年纪相仿,也有话说,以前就处的特别好,这些年又住着曲家的房子,所以一听说巧莲回来了,桃花可激动呢。
  “是我,桃花,咱们又好多年没见了。”巧莲见了桃花也觉得亲,这种感情,不会因为多少年没见就淡了。
  “婶子,这都是你家孩子啊?哎呀,婶子家的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
  这日子可真不见混啊,我们家的孙子也不小了呢。”
  桃花家儿子跟嘉康差不多大,娶媳妇又早,桃花的孙子比雪晴还大好几岁呢。
  “几个皮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儿去嘚瑟了,等着他们回来,让他们过来,跟婶子家的娃一起玩儿。”
  “娘,是不是该做饭了?都这个时候了,再说曲叔曲婶回来,咱赶紧整点儿吃的吧。
  晚间我们过来跟爹娘挤一挤,让曲叔他们住后院的房子吧。”
  桃花不愧是大媳妇,办事周全不少,一看这都一点多了,便急忙要去做饭。
  还没出正月呢,农家院一般还是吃两顿,这时候做饭,两三点钟吃,正好。
  “对,对,你看我,都忘了这事儿了,那今晚就都在这边吃饭吧。
  仓房里还有肉,这还有你曲婶子他们带来的这么多吃的,赶紧整点儿像样的饭菜来。”
  李嫂子一拍大腿,光顾着说话去了,都忘了做饭的事儿。
  “不够就把咱家那大公鸡杀了,炖鸡吃。”贵客来了,当然得好好招待。
  “弟妹啊,也不知道你们回来,家里没啥好的,就让媳妇们整点儿菜,等下让老曲兄弟跟你大哥喝几杯。
  难得你们回来,可真要喝几杯庆贺庆贺。”李嫂子还像当年那么热情。
  “桃花,随便对付着弄点儿饭菜就行了,可别整的太隆重,千万别杀鸡啊,用不着。
  留着还能换几个钱呢,可别杀了吃。这些东西你拿去看着做吧,随便做点儿就行了。”
  巧莲扯住桃花,特意嘱咐她,千万别杀鸡。
  来石家沟之前,巧莲特意从系统里换了不少吃的。
  一条肉差不多五六斤,两只白条鸡、两条大鲤鱼,另外还有不少熟食和罐头。
  就是怕他们来了之后,李家要留他们吃饭,太为难。
  毕竟曲家这连大带小十七八口人呢,在谁家吃饭也挺愁人的啊,他们回来是看看老邻居老朋友,可不是给人家添乱来了。
  桃花往炕上一看那些东西,好家伙,这么多啊。
  “婶子你真是太客气了,这咋来家里一回,还带这么多吃的啊?
  你看,这倒是让我们不好意思了,哪次你们回来,都不少给家里带东西呢。”桃花颇为感慨。
  曲家出手是真大方,那几年挨饿的时候,曲家还往这边寄了好几回粮食呢。
  家里几个小娃,可不就指着那些细粮养活着么?
  正经说起来,曲家对李家真的很够意思了,就算不带着这么多东西,李家也该盛情招待。
  “我们人多又吃又住的,到哪里都给人家添麻烦,就是带点儿吃的来,做了大家一起吃吧。”
  这么多人回到村子里,的确是给人家添不少麻烦,
  如今这时候也不是后世,等以后青山沟开发旅游了,吃住的地方多的很,那时候回来就好办了。
  眼下,他们就只能多带些吃的,在石家沟这几家住了。
  “添什么麻烦啊?婶子可别这么说。
  婶子,那你们坐着啊,我跟秋月领着做饭去。”桃花生了俩儿子俩闺女,俩儿媳妇跟他们一起住在后院呢。
  这会儿桃花给建华使了个眼色,让建华去后院,把俩儿媳妇给叫过来帮忙。
  建华这小子聪明又机灵,一下就明白了,于是赶紧跑后院去招呼嫂子们过来帮忙。


第1119章 老房子
  桃花和秋月俩人领着俩小辈儿的媳妇,在厨房里一阵忙活,做出来饭菜端进屋。
  “曲叔,曲婶,时间匆忙来不及做啥太好的,这一顿将就着吃,明天咱再好好做点儿吃的。”
  桃花一边往桌子上端菜,一边说道。
  “不用不用,这就挺好了,可别忙活那么些,咱这也不是外人。
  我们就是好多年没回来了,寻思着回来看一看,这家家都忙,想抽出个空来不容易。”
  巧莲一看,桌上一盆酸菜,一盆鸡肉炖蘑菇,另外还有一盆白菜粉条,再加上个猪头肉,主食是大黄米饭。
  在石家沟这地方,待客用大黄米饭,那就是很高的级别了,这些菜里都有肉,油水不小,已经算是很不错。
  曲家来人不少,李家人口也不少,于是炕上放了两张炕桌。
  老李和媳妇陪着曲家人都在炕上,李家儿子儿媳几个孙子还有俩孙媳领着娃们坐在地上那桌,孙媳妇怀里还抱着小娃呢,人多,有点儿挤。
  巧莲一看这样,就让桃花两口子还有李家老三两口子也坐到炕上来,三胞胎到孩子们那桌去坐,正好照看孩子。
  这样,地上那桌好歹宽松些。
  这一回,所有桌子上倒是都摆着同样的菜。
  看得出来,李家平常见肉的机会也不多,几个小的在母亲怀里坐着,就指着桌上的猪头肉一个劲儿直喊要肉肉。
  桃花一看这样不太高兴,瞪了俩媳妇一眼,让她们都管好孩子。
  “桃花,别管孩子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都不是外人,哪家的孩子见了肉不馋啊?我们家这些也那样儿。
  让他们吃就是了,要是不够,就把这边的拨一些过去。”巧莲一看桃花冲着媳妇不乐意,赶紧拦着。
  他们来已经给李家添不少麻烦了,可别再因为这点儿事情,闹的人家婆媳不愉快。
  其实李家的孩子挺规矩,那几个大的虽然见了肉也两眼放光,却并没有伸筷子去夹,反倒规规矩矩的吃着跟前儿的菜。
  巧莲对李家这规矩挺欣赏的,说实话,不管什么时候,该有的规矩不能破。
  小孩子在餐桌上,一定得有点儿礼貌,不然出去让人笑话。
  好歹曲家这些娃们也不错,这阵子家里天天吃肉,一个个估计也都吃的差不离了,见了肉不怎么馋。
  倒是对这个酸菜和白菜挺感兴趣的,夹了不少到碗里慢慢吃。
  就连最小的铭晗,也自己坐那里吃的满稳当,不管佳莹给他夹什么菜,这娃都吃的挺好。
  铭晗以前吃饭差,巧莲看了说是脾胃不太好,给配了点儿药丸让孩子吃。
  还别说,吃了那些药丸之后,这孩子吃饭明显好很多,也胖了不少。
  如今这娃一顿饭吃的真不少,坐在那里稳稳当当的吃饭,给啥就吃啥,特别好伺候。
  乡下人没有那些什么食不言之类的规矩,更多的是饭桌上聊点儿家常。
  尤其是老李和曲维扬,俩人倒上点儿酒,一边喝一边聊,反正就是过去这几年的事情,有的是话唠。
  除了这俩人,其他人都没喝酒,吃饭自然挺快,不多时都吃饱了,于是收拾下去。
  桃花、秋月领着媳妇收拾,那边美琳和玉淑也不好闲着,也过去帮忙。
  屋里巧莲跟李嫂子坐在炕上随便闲聊,那头曲维扬和老李都有点儿酒意,也是聊了个热火朝天。
  正说话的工夫,外头一阵脚步声,还没等来到门前呢,就听见有人说话了。
  “老李,我维扬哥是不是在这儿呢?”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大海来了。
  曲维扬一听是老朋友到了,很高兴,朝着外头喊了一声,“大海啊,快进来吧,我正跟李大哥聊天儿呢。”
  话音刚落,外头进来了大海,铁柱、石头、大林、春生这几个人,都是当年跟曲维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如今一个个也都成老头了。
  老李一看这些人来了,当即笑笑,招呼大家都坐下。
  李家这屋子就算再大,这么多人也挤啊,巧莲一看这样,正好那边厨房也收拾完了,索性就说到后院去呆着。
  把前院给男人们留出来,省的这些人抽烟,等会儿满屋子都是烟味儿了。
  李嫂子一听就笑了,于是打发了桃花,领着巧莲他们一行人去后院。
  “那你就领着你婶子他们,先上后院歇着吧。
  晚上你们两口子要不然就过来跟我们挤一挤,要不然就不住老二那间屋子,反正家里房子够住了,你们想住哪里都行。”
  李家原本是三间房子,老二结婚的时候,西边接出来两间就成了五间房子。
  等老三结婚的时候,就把老大一家挪出来住在后院曲家的房子里了。
  老二家俩儿子招工在城里,都没回来住,老二两口子也跟着去了城里,所以西屋就空着一间。
  就这样,桃花领着巧莲还有美琳玉淑一行,从前院出来,往后走,到了后头曲家那房子。
  “这是前几年儿子要娶媳妇,就搁西头接了两间房,当时乱,也没法给婶子去信问一问,就这么盖上了。”
  一进院子,原本的三间房变成了五间房,桃花赶忙解释了一句。
  “看看你,早就说过了,这房子就是你们的,你们想这么收拾加盖都行,哪还用跟我们商议啥啊?
  挺好的,这样俩儿子都有地方住,行,不错。”巧莲并不在乎这些。
  这边的房子他们原本也就没打算再要回来,早就给李家了,李家爱怎么收拾都行。
  众人进了屋,桃花赶紧把自家的被褥,儿媳妇那屋的被褥凑出来几床。
  “婶子,被褥有点儿不太够,晚间就只能挤一挤睡了。”
  桃花有点儿不好意思,家里就这么几床闲着的被褥,都拿出来了,可还是不太够用。
  “这就行了,大家将就着盖,怎么也够用了。”
  谁家也不可能余出来十几床被褥啊,李家能找出来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说这么多人出门,的确是麻烦,尤其是这个年月,光是这吃住就很难解决。
  可惜青山沟没有招待所,不然他们真不如住在招待所省心呢。
  好在巧莲有办法,他们出门的时候带着几件行李呢,再加上大衣什么的对付着,应该够用了。
  “桃花,你别忙了,来,坐下来咱唠会儿,我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了,见你可亲呢,咱好好说会话。”
  巧莲见桃花忙里忙外的找东西,忙喊了桃花坐下来唠嗑。


第1120章 祭拜先祖
  巧莲和桃花这么多年没见了,自然有的是话可说。
  反正不管是多少年的陈芝麻烂谷子,俩人都聊的特别起劲儿,这个热乎劲儿就别提了。
  从桃花嘴里,巧莲也知道了不少街坊邻居这些年的事情。
  比如院胡嫂子家的孙子,娶了个下乡的女青年,为了这件事,还差点儿让姜德喜那狗东西给记恨上。
  因为那女青年长的好,姜德喜看上了没能得手,却被胡家给娶走了。
  就为了这件事,胡家被排挤好多年。
  前几年那女青年的爸妈找来,想了办法,把闺女连同姑爷和外孙子全都接走了。
  如今在省城过得挺好,连带着胡家也跟着接了光,几个孙子都跟着出去了,日子比以前好了许多。
  还有姜德喜那一家,当初嘚瑟的都挺厉害,上蹿下跳各种闹腾。
  后来他们的靠山,顾家那位倒台,依靠着顾家的姜家也跟着倒了,姜德喜进了大牢,他家俩儿子也没落下好下场。
  一个因为打死过人,后来被追究责任。
  另一个跟别处的头目争斗的时候,被打成了残疾,瘫在炕上不能动弹。
  后来姜家败落没人管,就那么活活饿死在炕上了。
  姜德喜那个媳妇齐桂花,被姜德喜强制离婚之后,一个想不开就跳了大雅河。
  反正好好的一家人,就让姜德喜给折腾的死的死关的关,家破人亡没个好下场。
  “所以说啊,这人不能作孽。
  姜家老太太成天撇着嘴看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成天骂大街,到最后怎么样?中风了躺在炕上不能动弹,嘴歪眼斜,拉尿都不知道。
  她以前折磨儿媳妇,等她病了,儿媳妇根本就不管,就让她那么躺着,没出半个月,人就折腾死了。”桃花感叹道。
  巧莲和桃花俩人坐在炕上闲聊,美琳玉淑她们,也跟桃花那俩儿媳妇说话聊天。
  桃花家这俩媳妇都老实本分,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虽然没多少见识,说话也笨拙,但是心肠挺好。
  跟美琳她们说话一直笑着,也不多问什么,就是美琳她们问啥,这俩媳妇回答啥,反正也能聊到一块儿。
  至于两家的孩子,虽然差了一辈儿,却丝毫没有影响。
  十几个孩子在一起,雪晴铭暄他们都拿出来事先从家里带的玩具还有绘本等,喊着李家孩子一起来玩。
  李家的娃哪见过这些啊?一个个都觉得新奇的很,于是孩子们凑在一起,玩的那个开心。
  直到曲维扬领着儿子们从前院回来,桃花这才发现,时候不早了。
  “哎呀,婶子,你看我这打开话匣子就没完了,时间都忘了呢。
  得,七点多不早了,婶子这一路上肯定挺累的,收拾收拾睡觉休息吧,明天得空了咱在聊。”
  桃花赶忙穿鞋下地,示意儿媳妇们领着孩子也离开。
  孩子们还都恋恋不舍,好不容易遇见新伙伴,还有那么多新奇的玩具,他们都不想走。
  雪晴一看这样,跟铭暄商议了一下,把他们带来的玩具,分了几样给李家孩子拿回去玩。“先拿着玩吧。”
  “哎呀,这哪行啊?他们粗手笨脚的,这些东西精致的很,万一给弄坏了咋办?”
  桃花一看赶忙摆手不让,曲家孩子玩的那些东西,他们以前从没见过,一看就知道满贵的,桃花哪能让自家孙子要?
  “桃花,你就让孩子们收着吧,这些玩具家里还有,没事儿的。”
  当初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巧莲就考虑到了,所以特地嘱咐曲家的娃们,带一些玩腻了的玩具。
  到这边可以跟李家的孩子玩,还可以送给李家的孩子们,算作是给小伙伴的礼物。
  曲家这些娃都听话,于是每人都挑了玩具和绘本带着。
  刚才雪晴跟铭暄就是在商议,先送给小伙伴们少部分,等着他们要走的时候,再留下一些。
  巧莲知道孩子们的想法,所以才开口这么说,要不是雪晴他们先主动开口,巧莲是不会强行把玩具送出去的。
  桃花还想说什么呢,那边雪晴和铭暄先开口了。
  “李大娘,这些原本就是我们带来,跟小侄儿他们玩的。
  我们也没给侄儿他们带礼物来,这几样玩具不算新了,小侄儿们不嫌弃,就拿去玩好了,真不要紧。”
  “哎呀,婶子,你看看你教的孩子多好啊?真会说话。”桃花一听这话,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在她看来,那些玩具都是新的,哪样儿也不旧,可人家为了照顾孩子们的面子,愣说是旧的让人别嫌弃,多好的孩子啊。
  “那啥,你们还不赶紧谢谢小姑姑和叔叔们?”
  明明是同龄的孩子,却差了一个辈分,听着这个别扭。
  别看李家跟曲家没什么亲戚,可是乡下人家特别重视这个辈分,认为不能乱了长幼,所以桃花坚持着必须让孙子们喊曲家孩子姑姑、叔叔。
  李家这些娃们估计也习惯了,不觉得别扭,倒是雪晴他们,费了好大劲儿才转过弯来。
  李家几个娃赶忙道谢,然后就拿着玩具欢天喜地的离开,回去睡觉了。
  这边巧莲赶紧安排了一下,女人们领着女娃睡东屋,男人们领着男娃睡西屋。
  李家被褥不太够用,好在巧莲带了好几床挺厚实的毛毯,再把大人穿的棉大衣给孩子们盖,对付着也就够用了。
  晚间巧莲和媳妇闺女们聊天,也不知道聊了多久,后来才慢慢睡着。
  这一晚睡的不太踏实,大清早的就醒了。
  起来穿衣服洗漱之后,又把孩子们都喊起来,众人一起收拾整齐,带着香、纸什么的,到东山上去祭拜曲家先祖。
  好在曲家的祖坟没受到破坏,东山上那几个小坟包依旧在。
  于是趁着大清早没什么人,曲维扬和巧莲领头,在曲维扬爹娘的坟前摆了供品烧了香和纸,祭拜了先祖。
  “爹娘,我们回来了,多少年没能回来看看,这一次带着儿孙们一起回来。
  咱曲家人丁兴旺,孩子们个个都有出息了,爹娘放心吧,孩子们将来会更好,咱曲家以后会更兴旺发达。”
  曲维扬站在父母坟前,一边烧纸,一边念叨。
  他们带来了不少香烛纸码,光是烧这些就费了点儿时间,等着全都烧完,火烧透都化成灰了。
  曲维扬不放心,还拿棍子又挑着翻了几遍,见纸灰里再没有火星,这才停下来。
  “都过来给行个礼吧,也别跪下磕头了,就站着鞠躬就行。”
  他们这些人身份不一样,又是这个时候,真不好太夸张。


第1121章 陈家堂亲
  曲维扬想要回老家看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祭拜一下父母先人,此时祭拜完毕,曲维扬也算是了却心病,于是带着儿孙们,从山上往下走。
  “这片林子,都是咱家的,以前也不怎么管,反正有板栗树,还有山里红、山楂、梨树桃树等,也有一些野林子。
  当初我不在家,你妈领着你大哥大姐他们在家时,让人放火给烧了一回。”
  往山下走的路上,曲维扬给儿子们说了一下旁边林子的事情。
  “后来放火的人抓住了,都被判了刑,这片林子也重新种了树。
  没想到六六年我们回来的时候,又赶上闹腾,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