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相馆的师傅果然露出几分惊讶的神色来,不过却没问什么,只点了点头,“来吧,请跟我来。”


第116章 全家福
  曲维扬今天没穿军装,穿的是巧莲给做的新衣服,一身银灰色的中山装。
  巧莲的针线活极好,衣裳做的特别合身,穿在身上格外挺拔精神。
  巧莲身上穿着昨天赶做出来的那件红衬衫,如今这天气还不算太暖和,所以外面穿着一件天青色薄呢子的列宁装。
  裤子也是天青色,看起来稳重之中有几分俏皮,很打扮人。
  俩娃也是穿着新衣服,嘉康一身宝蓝色的衣服,里面红毛衣白衬衫。
  佳媛也是红毛衣白衬衫,但是做工不同,圆领带飞边儿,领子上还绣着小花。
  外面穿了一件桃红色白点点儿的衣裳,比一般的衣服长了点儿,腰部收褶,下面略肥大,倒像是个小裙子。衬的小佳媛脸色白里透红粉嫩嫩的,别提多可爱了。
  曲维扬和巧莲按着师傅的要求坐在了椅子上,两个孩子一人抱一个,一家四口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在师傅喊着一二三的声音里,一张珍贵的全家福就这样照好了。
  接着曲维扬又让俩娃各自照了一张,合影一张,最后,曲维扬和巧莲俩人,合照一张。
  那照相师傅也挺有意思,一个劲儿的让俩人往中间靠,于是,俩人肩并肩,头都往里边微微倾斜,照了一张很温馨甜蜜的结婚照。
  一共五个镜头,曲维扬跟人家说,全家福和结婚照都洗两张,付给人家两块三毛钱。
  照相的师傅说了,让他们一周到十天左右,来取照片。巧莲一算计,药店那边说十天,索性就十天之后再来吧。
  照了相,一家人心满意足的从照相馆出来,然后直奔副食品店。
  副食品店的猪肉,也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如今是春天,各家各户养的猪去年过年多数都杀了,再不然就是小猪崽,所以肉比较少。
  因此每天供应的猪肉都有限制,来晚了就没什么好肉。
  别看曲维扬他们早晨出来的早,可是先忙活其他事情了,等着他们来到副食品店,那些肥肉早就让人买走了。
  案板上只剩下几块瘦肉,一扇排骨,还有些大骨头和一挂头蹄下货。
  这年月的人肚子里都缺油水,但凡来花钱买肉,谁都想买点儿好肉肥肉。
  至于瘦肉大多人是不爱的,更不要说什么排骨大骨头了,上面的肉都剔的满干净。
  而头蹄下货更是不用说,多数人还是不爱买,主要是收拾起来太费事,弄得满院子都是味道。
  住在城里又不是乡下,家家户户都挨着挺近的,臭味传出去挺远,左邻右舍的也不高兴。
  再一个但凡花钱,都想买好的,头蹄下货不算正经肉,所以多数人都不爱买。
  曲维扬看见案板上这些肉也忍不住皱眉,“得,咱们来晚了,没有好肉了咋办?”
  要办酒席呢,没有好肉可怎么办?难道还能弄些头蹄下货回去?岂不是让人家笑话么?
  巧莲看见了倒是眼前一亮,别的她不喜欢,那几块瘦肉倒是挺稀罕人,回去做个锅包肉、炸个肉段儿之类的肯定不错。
  排骨也可以啊,做个糖醋排骨一定非常好吃。至于头蹄下货就算了吧,她也不爱收拾这玩意儿,太臭受不了。
  反正还有系统呢,等着做菜的时候,她再往里添一些肉就是,曲维扬是个大男人,不至于细心到那个程度,应该没事儿。
  “没事儿,瘦就瘦吧,不买咱用啥?你放心,瘦肉也有瘦肉的做法,我能做出好吃的来。”
  巧莲笑笑,走上前来,“同志,这些肉和排骨怎么卖?”
  买肉的人也愁着剩下的不好卖,见到巧莲打听,赶忙笑着应答,“同志,猪肉不论肥瘦,都是七毛二,排骨倒是便宜,两毛就行。”
  这时候的排骨不值钱,不像后世,排骨比肉贵,所以排骨上面都会带着好多的肉。
  如今的排骨都剃的很干净,也就肋排上还有些肉,不过巧莲却很喜欢,案板上那些肋排挺好的。
  肥肉瘦肉都一个价钱,如今这时候谁愿意买瘦肉啊?买点儿肥肉回家去,吃着也解馋不是?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这时候瘦肉没人爱买的原因了。
  七毛二,算起来这年月的猪肉不便宜,不过也在合理范围,毕竟这时候没有猪饲料。
  老百姓也舍不得用粮食喂,都是打猪草,掺着秋收打豆子弄出来的豆荚皮、秕稃、米糠之类,猪长得慢,贵一些也是正常。
  “同志,麻烦把这些肉都给我称了吧,连这扇排骨一起。”
  巧莲喜欢啃排骨,而且爱净排,最不爱排骨上沾太多肉。如今的排骨倒是满符合她的要求,索性将那一扇排骨都要了,除了办酒席,今晚也可以炖点儿吃。
  这年月买肉,一斤一斤的买就很不错了,还很少遇上买这么多的人呢。
  那买肉的人一听,惊讶的张大嘴,“同志,你买这么多回去能吃完么?可别坏了。”
  这时候没有冰箱,买了肉回去不能搁时间长,不然很容易坏掉。
  在这个提倡节俭,家家户户精打细算的年月,买那么多肉回家,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家里要办酒席,特意多买点儿回去用,放心吧。”巧莲笑笑,指着案板上的肉,让人家给她称了。
  买肉的这回不说话了,按照巧莲的要求称肉,瘦肉不少,将近四斤,排骨更多,一扇排骨七八斤。
  算完账,巧莲掏出来四块四毛钱给了对方,然后一家人拎着猪肉离开摊子。
  接着又去买了些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把需要的都买完了,一家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出了副食品店。
  “咱们是回家还是在县城里找个馆子吃饭?”曲维扬看了看,这会儿已经快十点了,他怕孩子们饿,就寻思着不如在城里吃饭算了。
  “还是回家吧,国营饭店做出来的菜,还赶不上我做的好吃呢。
  再说,你看看这个天,阴上了,我估计着今晚还要下雨,咱还是早点儿回去吧。
  回家去我做好吃的,要是晚上下雨,咱俩还去捡蛤蟆,正好后天还能添个菜呢。”
  春天蛤蟆不是一批全都上岸,每次下雨都会有蛤蟆上。
  上次下了不少雨之后,就一直晴着,估计今晚要是有雨的话,会有大批的蛤蟆上岸。


第117章 预备请客
  下午还没天黑,果真就下雨了,巧莲急急忙忙做了饭,俩人吃过晚饭之后,就披着蓑衣打着手电出门捡蛤蟆。
  可能他们找到的地方真的是蛤蟆道,再加上天气暖和了,蛤蟆大量的上岸来,这一晚,俩人抓了很多蛤蟆,到后来口袋都差点儿装不下了。
  初一早晨俩人也没机会睡懒觉了,清早起来,曲维扬先是去了河边起出来鱼篓子,运气很好,每个里面都装了不少鱼。
  曲维扬这人颇有些心眼儿,早前就编了几个大号的篓子,将这两天抓到的大鱼都放在篓子里,用绳子拴在河边一株大柳树下的稳水处。
  鱼不出水在水里养着,要吃的时候来捞几条,都是活的。
  大鱼找地方藏起来,小鱼则是倒进桶里拎回家,能养的就养一天,死了的就挤了肠子用盐腌一下晒干。
  收拾了鱼,曲维扬又去了山里,可惜昨晚下雨,下的套子一无所获。曲维扬倒也不灰心,重新下了套子然后回家。
  “昨晚上一场雨,林子里太湿了,上午我先把大姐夫家的车送回去,你在家睡会儿休息休息。
  等着下午林子里干爽了,咱俩再进林子去。”曲维扬进了一趟林子,衣裳被树上沾着的雨水给湿透了,一边擦干头发一边说道。
  “咱得备四桌的材料,我算了一下,光是陈家那边人就不少,既然通知了,就不能怕人家来吃。
  加上张家,老韩书记,民政的同志,另外你不是说要喊了这边几户邻居么?
  这么一算,差不多就是三桌,备四桌的材料吧,万一不够咋整?”
  曲维扬打算今天通知大家伙,所以俩人核计了一下都请什么人。
  “正好我去乡里就通知了,你在家知会一声那几个邻居,人家爱来就来,不爱来咱也不强求。”
  石嘴子这边只住了四五户人家,都隔着挺远,巧莲也就是跟赵家相处的不错。
  估计赵家能来人,其余的人家有的甚至没见过面,能不能请来还真是不敢说。
  “行,那就这么定了吧,我上午再看看家里还有啥,能不能凑几样菜出来。”
  巧莲巴不得曲维扬出去,她好从系统那里兑换一些办酒席要用的东西。
  “对了,让大姐夫明天把他家的桌子碗盘等东西一起拉过来,不然咱家的不够用。”虽然巧莲后来又添了几次碗筷,那也不够办酒席用的。
  “给你钱,路过供销社的时候,买一口大铁锅回来,家里就一口锅,用起来不方便。
  西屋炕也有些日子没烧火了,今下午燎一把通通火,明天两个锅做菜,还能快点儿。
  今晚上发面,明早晨蒸两锅饼子,到时候再焖点儿饭,估计就够了。”
  巧莲想起家里缺口锅,赶忙给曲维扬拿了钱,让他顺路带回来。
  吃过早饭,曲维扬就照着巧莲的意思赶着车去大营乡了,嘉康佳媛不爱在家里呆着,非得要跟着曲维扬走,曲维扬没辙,就把俩孩子抱上车了。
  “回来的时候可得走路,你们到时候别嫌累啊。”说完,就赶着车走了。
  而巧莲,则是把家里的东西都归拢出来整理了一下,看看能凑出几个菜。
  昨天买的瘦肉巧莲打算做一个锅包肉一个葱爆肉,可能不太够,所以需要再兑换一些。
  排骨和山药一起炖,这边有山药,年前大集上巧莲见过,从系统买点儿山药可以糊弄过去。
  小杂鱼可以裹了面油炸,正好锅包肉也要用油炸,可以一起。另外曲维扬说已经攒了好些大鱼,到时候一桌上一条或者两条鱼。
  再者还有蛤蟆,昨晚上刚抓了那么多呢,加上土豆炖,估计用个四五斤的就足够了。
  这么一算就六个菜了,如果下午进山能弄到野菜,到时候还能再添两个。
  不行的话,再另外想办法,大不了从系统那儿换些肉出来做,曲维扬怀疑了再说,她总有办法糊弄过去。
  盘算好了需要用的菜色,巧莲赶忙从系统那里兑换了山药、淀粉等需要的东西,然后放在西屋,跟昨天买回来的那些东西搁一起,不仔细看不会注意的。
  买了东西,巧莲才发现地上还有那么多蛤蟆呢,明天办酒席也用不上这么多,估计留个五六斤也就够了。
  剩下这些,还是卖给系统吧,不然留在家里让那几个嫂子看见了,保不齐就会跟她张口要。
  要是娘家嫂子为人好,巧莲倒不在乎给她们什么,往张家送什么东西,巧莲都不心疼。
  可王氏那几个人,刻薄小气,对巧莲姐妹不好,巧莲可就没那个心情给她们东西了。
  关键是明天来人多,以王氏她们那个脸皮厚度,很可能当着大家伙的面儿就要,巧莲要是说不给吧,还不太好。
  索性还是留下做菜用的,剩下都卖掉算了,清静。至于曲维扬问,她再想办法糊弄过去就是了。
  想到这儿,巧莲另外找了个口袋,留出一部分明天用的。然后进入系统,把剩下的那些都卖了。
  这一次抓的蛤蟆,母抱比较多,十八斤母抱,九斤公狗,全都卖给了系统,换了三千三百多积分。
  这么多积分入手,巧莲可是高兴的很。
  曲维扬养伤这段日子,巧莲没敢卖太多东西,只是上山薅菜时卖一些,加上总是从系统兑换生活用品,所以攒了这些天,积分还差一点才能到五万。
  “也不知道,十万积分什么时候能到?我的天,攒个积分简直太难了。”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曲维扬在家,巧莲不敢动作太大,每次去薅野菜也只是少弄点儿。
  不然天天几背筐的菜回家,或者出去时间太长,曲维扬肯定觉得不对劲儿啊。
  “还不如他不在家呢,他要是不在家,积分肯定涨的快。”巧莲抱怨了一句,然后从系统里退出来,把家里都整理整理之后,出门去了赵家。
  赵嫂子一听说曲维扬和巧莲重新领了结婚证,打算请大家伙过去认识认识,自然是很高兴。
  于是领着巧莲一起,去了其他几家,赵家是坐地户,跟这些邻居家都认识,人家看在赵嫂子的面子上,基本上都答应了,到时候过来坐坐。
  有这个结果,巧莲还是挺高兴的,于是谢了赵嫂子,返回自家。


第118章 刺嫩芽
  中午曲维扬领着嘉康佳媛,扛着一口锅回来,两口子又忙活着收拾灶台烧火。
  西屋炕开春就没烧火,这冷不丁烧点儿火,冒了好长时间的烟。把一家人都给呛的跑外面躲着,直到不冒烟火着旺了,这才进屋吃饭。
  吃过中午饭,俩孩子在家玩儿,曲维扬和巧莲俩人进了林子。
  这时节林子里的大叶芹已经挺高了,有点儿老了,所以俩人没打算薅大叶芹,而是奔着树上的刺嫩芽和刺柺棒儿。
  刺嫩芽,学名辽东楤木,多年生木本植物。
  树干一般如成年男人大拇指粗,树干上没有枝叶,而是布满了硬刺,只在树干顶端发牙。
  嫩芽长到两寸来长时摘下来,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菜。
  东北有句混话,“头婚媳妇刺嫩芽,顶花带刺儿嫩黄瓜。”
  这里面说的,就是最鲜灵的好东西,其中这刺嫩芽,说的就是辽东楤木上摘下来的嫩芽了。
  刺嫩芽摘下来,回家去用开水烫了,或是用调料腌一下,裹了面下油锅炸,或者是切碎了搅进去鸡蛋摊饼,味道都特别好,是东北人开春时最喜欢的野菜之一。
  刺柺棒儿,学名刺五加,也是一种药材,听名字就知道,这东西也是一身的刺。
  刺柺棒儿也是木本植物,灌木类,比刺嫩芽树还要细一些,上面的刺也细小而且密。
  摘下来能吃的部分就是顶端的嫩芽儿,基本吃法跟刺嫩芽差不多,只是味道上比刺嫩芽差一些。
  当然,刺五加的叶子长大之后,可以摘了做茶,对于治疗神经衰弱一类毛病很好用。就连刺五加的种子也可以入药,效果基本差不多。
  当然,曲维扬和巧莲进山可不是为了采药,他们是为了找吃的。
  没有经过人为破坏的山林里,各种灌木遍布,刺嫩芽和刺柺棒非常多,很容易就遇到一片。
  看着比自己手指头还粗,正好二寸来长胖乎乎的嫩芽,巧莲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好怀念这些纯绿色无污染的野菜啊,她上辈子自打考上大学留在外地工作之后,就再也没吃到这些野菜了,今晚上一定要做点儿吃,解解馋。
  “你小心点儿啊,这东西上面全是刺,当心扎手。”
  曲维扬看着小媳妇白白嫩嫩的手,很是心疼,生怕巧莲扎了手。
  也不知道他家小媳妇的手是怎么保养的?一双手又白又嫩。平日里看着她干活也很多啊,这难道就是人家说的天生丽质?
  曲维扬忍不住多看了巧莲几眼,越看就越是觉得,他家小媳妇长得是真好看。
  这些年他见过的女人里,没有一个能比巧莲好看,就连部队里的那些文艺兵也比不过巧莲。
  “喂,你赶紧摘菜啊,看我干嘛?你放心吧,这些活难不倒我的,我还没那么傻呢。”
  巧莲察觉到曲维扬热切的目光,被他看的有点儿不好意思,没忍住又瞪了他一眼。
  “我媳妇这么好看呢,不看个够本儿怎么能行?”
  曲维扬的厚脸皮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才不在乎巧莲的白眼呢,厚着脸皮凑过来,在巧莲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媳妇,明天摆了酒,咱俩可就是正经结婚了,嘿嘿。”言下之意不用再说,俩人都明白。
  巧莲被曲维扬这话给闹了个满脸通红,“你到底是来干活摘菜的,还是耍不正经的?
  好好干活,不然的话,明晚上我让你睡西屋去。”巧莲红着脸威胁曲维扬。
  “别啊,媳妇,别,我好不容易才盼着到了现在呢,你可别这么狠心,咱们还得给嘉康佳媛添弟弟妹妹呢。”
  曲维扬哀嚎不已,在巧莲的威胁下,赶紧干活去了。
  瞧见曲维扬乖乖干活了,巧莲这才笑眯眯的去摘刺嫩芽。他们找的这个地方,刺嫩芽真不少,半山坡都是。
  巧莲一边摘一边在想,这要是不请客,而是摘了卖给系统,估计一斤刺嫩芽的价格也很高。
  说起来,如今这年月的山林,真的是巨大宝库,尤其是对她来说,有系统这个大作弊器随身,眼前的山林分明就是金山银山。
  只要她多努力一些,今年应该就可以攒够十万积分了,想一想就觉得特别期待。
  俩人都是干活特别麻利的那种,加上林子里这些野菜多得很。
  如今这年月,人们也就是没菜吃才进山来弄点儿野菜,没人用野菜换钱,应该说,野菜根本就不值钱没人买。
  没有经济利益的推动,就不会出现一窝蜂摘野菜的现象,所以这些野菜几乎遍地都是,随处可见,要多少都有。
  两个人进山也不过两个来小时,背筐里就快要装满了,别说是明天吃,就算是再多一些人,也足够了。
  “行了,咱回家吧,你还要摘多久?已经满满一背筐了,你看,我压的特实诚。”
  曲维扬看着巧莲还在不停的摘,有些哭笑不得,他家这个小媳妇吧,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贪财。
  每次进山时间都不短,而且每次回来都背着不少野菜。
  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弄那么多野菜做什么?这东西也存不住啊?吃不掉岂不可惜?
  巧莲还有些意犹未尽,可是看着背筐里已经冒尖儿的野菜,的确是不能再摘了。
  “我还想着留一些腌咸菜吃呢,等着得空了再来,如今这时候刺嫩芽正好,再过几天就老了。”
  她最想的还是卖给系统换积分,可是当着曲维扬,她不能说,只能说是腌咸菜。
  “得,只要你高兴,明天办完酒席,我陪着你进山还不行么?”曲维扬看着小媳妇一脸舍不得的模样,有些不忍心,于是许下承诺。
  听见这话,巧莲就笑了,“哪能天天往山上跑弄这些啊?家里菜园子该种了,后天咱俩种菜园子吧。
  前几天只种了土豆和几样小菜,该把豆角什么的种上了,茄子辣椒什么的菜苗,大姐说她给我,到时候过去拿就行。”
  巧莲过日子有成算,野菜只是十天半月,可菜园子里的菜却能从春末吃到秋末,自然不能耽误。
  曲家搬过来什么都没有,菜籽都是巧娟给的,主要是巧莲不知道这年月都有那些蔬菜,她不敢胡乱从系统里兑换种子,生怕长出不一样的品种来,不好解释。


第119章 办酒席
  农历四月初二,公历五月七号,是曲维扬和巧莲两个,为了庆贺重新领证,而办酒席款待亲朋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曲维扬和巧莲就起来了,曲维扬去河边和林子里走了一圈,曲家厨房里就摆满了食材。
  半桶小杂鱼,四条尺余长的大鱼,鱼儿刚出水还很鲜活,鱼尾巴甩啊甩,一个劲儿扑棱。
  另外还有一只兔子两只野鸡,那只兔子格外肥,看起来六七斤沉,野鸡也不小,尾巴上的翎毛很长,非常好看。
  巧莲没想到曲维扬能抓回来野鸡和野兔,这下又多了两样菜。
  想了想,决定用小鸡炖个粉条,把兔子留下来不上桌了,另外加一个炸刺嫩芽就行。
  八个菜已经是很好的席面儿了,再多了太出眼。
  吃过早饭,曲维扬和巧莲两个就开始忙活,先是烧水褪野鸡毛,收拾干净后直接剁了在锅里炖上。
  另一边也把各类食材该切的切,该用材料腌的都腌上。就连嘉康佳媛两个也都没闲着,坐在木墩上帮着挤小杂鱼呢。
  正忙活着呢,就听见外面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张文广兄弟赶着车,拉着媳妇和孩子,还有两张炕桌和碗盘等东西过来了。
  “二妹,菜都预备齐了么?我给你带来了一块肉,昨天乡里有人杀猪,大家伙分了些,我带一块来给你。”
  巧娟这是怕巧莲办酒席没东西,特意捎过来一块肉。
  巧莲从厨房探出身子,“大姐,家里吃食够用了,维扬弄了不少野味呢,中午的菜已经准备好了。
  维扬,快,帮着姐夫把桌子什么的都搬进来。”巧莲看见车上装了不少东西,赶紧喊曲维扬过去搭把手。
  曲维扬赶紧出去,帮着把东西都卸下来搬进屋里,巧娟和文星媳妇则是进了门,就洗手过来帮着巧莲干活。
  “咱娘他们估计得晚一会儿,昨天大哥过去跟我商议,说是坐车一起来。
  咱家马车也不大,还得装不少东西,哪里还有地方?”
  “再说了,我猜着咱大嫂她们那些懒人,肯定不愿意来太早,来早了不得帮着干活啊?
  来了不干活,就坐在那儿等着吃,真是看不惯她们。”提起娘家三个嫂子,巧娟也是满肚子的牢骚。
  “这也就是看咱娘,要不然,我都懒得搭理她们。
  对了,你等会儿把家里收拾收拾,值钱的有用的东西都收一收。
  咱大嫂那几个孩子,手脚都不太干净,上我那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