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傻丫头,怎么还哭了呢?你要出国这是好事儿啊。
  这要是搁以前来说,你们这出国留学,那好歹也算是个洋进士呢,那也是光耀门楣的事情,说出去全家都跟着脸上有光彩。
  妈盼着你学业有成,盼着你学成归国的那一天。”巧莲心里也难受,抱着闺女,眼泪止不住往下落。


第1227章 到通化住陈家
  首都这边的事情已经结束,初十上午,曲家一行人到火车站,准备坐火车往沈阳走。
  嘉和嘉晟等人都去车站送站,意外的是,在车站还见到了沈靖岚一家四口。
  原来,沈靖岚打算今天坐车南下,他要去闯一闯。
  意外在车站相遇,总要说几句,不过也没能聊多少,往沈阳的火车就要检票了。
  于是众人在火车站分开,巧莲一行向北,沈靖岚一人往另外的检票口去,坐车向南。
  “爷爷奶奶,我们舍不得你们回家。”铭昭铭晖这一次留在了首都,趁着俩孩子还没上小学留下来比较容易,不然以后转学籍太麻烦。
  铭昭铭晖跟着爷爷奶奶一年多快两年了,感情深厚,这冷不丁要分开,俩孩子也是很舍不得,抱着爷爷奶奶不想撒手。
  “铭昭铭晖,乖,你俩好好跟着爸妈,好好念书上学,等着暑假的时候,让爸爸把你们送回去住一阵子。
  往后寒暑假都可以回去,奶奶和爷爷要是有空,也可以来看你们。”
  巧莲自然舍不得孙子,可是为了他们将来着想,必须留下来。
  首都的户口和学籍至关重要,那是别人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得到的东西。
  她不能因为不舍,就让孩子跟她回去,那样将来大家都会后悔。
  检票的队伍不断向前,马上就要轮到曲维扬等人了,没办法,嘉和婉瑛只好上前,一人抱起来一个,这才让孩子们松了手。
  “爸、妈,回去路上小心,到家了给来个电话,我们这边没事,爸妈不用惦记。
  妈,你托付我的事情,我记住了,有空我会找金大哥。”
  那边,佳莹嘉晟几个,也上前说了几句,这时正好到巧莲等人检票,于是众人挨个儿检了票进站。
  始发站火车停的时间长一些,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座位。
  回程又是十四五个钟头,想当然得坐卧铺,嘉和他们买票的时候找了人帮忙,买的都挨着,下铺多一些,照顾孩子也方便。
  坐车的时间最是难熬,尤其是孩子们都好动,不可能一直在卧铺上坐着躺着。
  好在巧莲预备了很多吃的,各种零食,孩子们吃一阵子玩一阵子,累了再睡一觉,好歹的算是熬到了半夜下车。
  到了沈阳找地方休息过站,然后第二天早晨,玉淑母子四个坐火车往凤城走,曲维扬巧莲他们,则是坐车往通化走。
  到了通化少不得要去陈民丰家住一晚,陈民丰夫妻还有万喜两口子见到曲维扬一家,也是高兴万分。
  “哎呀,二妹妹二妹夫,你们这是从首都回来了?我这几天就猜着,你们差不多该往回走了。
  我们原本在大营住着呢,一寻思不对,得赶紧回来,保不齐你们回来能来家住呢。”
  陈家的熟食店从开业就一直特别红火特别忙,年前愣是忙到了腊月二十九上午。
  好在年后消停了,大部分人家年前都买了不少肉,所以年后陈民丰打算好好休息一阵子,过了正月二十再开业。
  年后有时间,陈民丰就领着妻儿回了大营去看望两位兄长,在大营住了几天之后。
  陈民丰算计着学校快要开学,估计曲家很可能最近回来,于是就领着儿孙又返回了通化。
  果然让陈民丰猜对了,他们前天回来,今天这不是曲家一家子就到了么?
  “谢谢三哥,让你费心了,还特意提前回来等我们。”巧莲听了陈民丰这话,觉得特别暖心。
  应该说,如今这三个哥哥都变得更懂得人情世故,也更有兄长的样子了。
  “这还有啥啊?还值当你谢的?咱家就在这儿,你们不管啥时候路过,来家里住就是了。
  那啥,今晚上在家住吧,咱家地方大,等会儿让你嫂子和你侄媳妇做点儿好吃的,咱大家伙热闹热闹。”
  陈民丰如今也不像以前那样总阴沉着脸了,尤其是开了店之后,那可以说是成天脸上带着笑,看起来比以前和气多了。
  都是自家人,太客套了反而生疏,于是巧莲也没再跟陈民丰客气,一家子就留在了陈家。
  晚间周氏和晓雅果然做了不少吃的,陈民丰扯着曲维扬还有嘉康,小酌了几杯,一边喝一边聊,也是感慨万千。
  “二妹妹,二妹夫,你说我怎么谢你们?真的,我这心里不知道怎么感激你们好了。
  自打二妹妹帮着我把熟食店开起来,我这一天真挣不少。
  夏天多少还差一点,尤其是冬天腊月那些日子,一天光是猪就得杀两头或者三头。
  熟食更不用说了,从早起到中午,那锅就一直没断火。
  我跟你说啊,就那些日子,一天净利润就得小两百啊,以前谁敢想?”
  “以前一个月挣个五六十块钱,我们家三口人上班挣一百五六十块钱,那就觉得了不起的事情了。
  可你现在看看,我一天就挣那么多啊。这都是二妹妹的功劳,你说我能不感激二妹妹么?”
  陈民丰酒量一般,喝着喝着就有点儿多,于是借着酒劲儿,就一遍一遍的向巧莲道谢,不停的说感激的话。
  “三哥,你看你这不就见外了么?你们是亲兄妹啊,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如今虽说娘不在了,可血缘亲情是不能断的啊。巧莲帮你们也是应该,谁让她是妹妹呢对吧?
  哥,往后不用说什么感激不感激的话,只要店里生意好,你们都能挣到钱,我和巧莲也就心满意足了。”
  曲维扬也喝了些酒,不过他酒量好,还很清醒,就跟陈民丰聊了起来。
  “我跟巧莲就盼着啊,咱们各家都越过越好,各家都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指着爹娘留下来的那些钱过日子。
  看着三哥家里这么红火,我们也高兴。
  咱都好好干,把日子再重新过起来,比当初咱爹咱娘在青山沟那时候还红火。
  我想咱爹咱娘在地下若是知道了,也会觉得欣慰,陈家后人总算没给爹丢脸。”
  “对,对,是这话,是这话,不管咋地,咱都不能给爹娘丢人。
  我们兄弟三个都没什么大本事,比不得父亲当年那么能耐,可我们也不能让人说,老子英雄儿狗熊,对吧?
  我们咋地也不能堕了父亲的名头,日子必须要过好,要比以前还红火才行。”陈民丰说话声音都比平常高了不少。


第1228章 侄儿们都过好了
  巧莲等人在通化陈民丰家住下,晚间聊到了深夜,这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起来吃了早饭,赶忙又坐了客车到浑江,再从浑江坐车返回抚松。
  到家的时候,正好中午,于是找地方吃了点儿东西,这才回家。
  曲维扬走之前,把家托付给风林风华照看,玉芬和风华媳妇隔一天过来给烧烧炕还有暖气,所以家里并不算冷。
  众人回到家里,又是一阵忙活,烧火打扫卫生,好不容易收拾完,这才休息。
  晚间给首都那边打了电话报平安,第二天嘉康美琳就返回东岗,去办理离职交接手续。
  过了几天,上级正式任命下来,嘉康被任命为抚松参茸公司主任,美琳则是销售科的科长,这一回,两口子全都升了。
  巧莲和曲维扬回家之后,曲维扬倒是没急着上班,第二天陪着巧莲回了大营一趟,去看望陈民生陈民安等人。
  陈民生兄弟见到曲维扬两口子回来,自然是万分高兴,赶紧打发人去石嘴子,喊了万福林红两口子回来。
  万福林红这两口子在石嘴子开了养殖场,经过这大半年的发展,已经小有规模。
  猪、牛、鸡、鸭等都养了不少,年前出栏了一批,小赚一笔。
  今年更多的猪和牛陆续要出栏,养殖场步入正轨,眼看着利润不少。
  万福和林红都特别感激曲维扬夫妻,“二姑,真是太感谢你了,帮我们淘澄着那么多鸡苗鸭苗,还有小猪崽。
  你可不知道,你淘澄来的那些小鸡小鸭长的可快了,小猪崽长的也好,水光溜滑的。
  比咱以前养的笨猪长得快出栏早,年前就出栏了一些,挣了不少钱呢。”
  林红见了巧莲亲的不行,扯着巧莲的手不松开。
  巧莲得知养殖场经营挺好,也是很开心,但还是没忘了叮嘱林红,一定要注意防疫。
  “我手里有几本关于养殖方面的书,尤其是防疫这方面的,得空了让永新捎回来。
  你们两口子也看一看,这搞养殖最要紧的就是防治疫病,你们可千万得注意这方面。”
  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就是说这养牲口的风险性比较大,一旦遭遇疫病,多少钱也能折进去。
  所以巧莲才会提醒林红,让他们多学一学动物防疫相关的知识。
  林红也知道,他们现在是开养殖场,跟以前各家各户养两头猪那不一样。
  就是以前各家各户散养的时候,要是来一场鸡瘟猪瘟,都能死好多呢,更别说他们现在是大规模的养殖。
  要是防疫跟不上,那真是很容易就出乱子,到时候别说挣钱了,怕是连本钱都得赔进去。
  “哎呀,二姑,可怎么谢你才好啊?太好了,我还正愁着这些呢。
  你说我跟万福都不太懂这些,之前都是请老丛叔过来帮忙的,这要是有书,我们自己看看,不会的再问问,咋地也管用啊。”
  林红一听说巧莲手里有书,那就别提多高兴了,一个劲儿的谢巧莲。
  得知曲维扬夫妻回大营,住在温泉的万玲和丈夫任福盛也领着孩子回来凑热闹了。
  万玲这些年也有不小的变化,比起以前来倒是懂事不少,不那么胡搅蛮缠了。
  任家日子过得一般,陈民生跟万福万禄商议了之后,分给了万玲两万块钱,让万玲拿着钱干点儿什么。
  万玲跟任福盛商议了之后,打算在仙人桥那边,开一家酒坊。
  之所以选仙人桥,自然是因为那边现在通火车,而且人口也越来越多,比温泉那个小村子强。
  “二姑,我们那酒坊已经拾掇的差不多了,过一阵子就打算开工。
  我跟福盛商议着,想从温泉搬出来,直接搬到仙人桥这边,不然我们来回跑,实在是不方便。”
  巧莲对娘家这些侄儿侄女们都还算关照,虽然万玲以前又馋又懒的不招人稀罕,不过这些年也有所改变,对巧莲也越发尊敬。
  巧莲对万玲虽然比不上对林红晓燕秋萍几个,可也还说得过去,万玲要是有什么事情求着她了,巧莲也会帮忙。
  “万玲啊,你要是听二姑的话呢,就别搬出来。
  不但不能搬出来,你要是手里有钱啊,还得在温泉再盖几处房子。
  你也不想一想,温泉村子有啥?温泉啊。
  现在就一家疗养院,我听说县里好几家单位,都有意向过来建疗养院呢,要真是那样,往后你们村子的地皮可就值钱了。
  千万别犯傻搬出来,大不了你和福盛就来回跑呗,再不然温泉那边的房子留下来空着。
  你要是这时候把房子卖了搬出来,往后肯定后悔。”
  温泉村的那个温泉,是全国都很稀少的氡泉,对人体非常有益,将来肯定是非常火爆的旅游项目。
  看着吧,不出几年,肯定会有很多单位过来建疗养院开发旅游的,到时候地皮会很值钱。
  这要是卖了房子搬出来可就亏了,仙人桥没有什么有利的资源可以开发,顶多也就那样,搬出来不划算。
  万玲哪有这个眼光?不过她对巧莲的话非常信服。
  当即就决定了,温泉那边的房子不卖,他们就住在仙人桥酒厂这边,暂时两头跑着,等以后要是温泉的地真的值钱了再说。
  “秋萍啊,你跟万祺就没打算干点儿什么?
  你看现在万福、万喜他们该开店的开了店,该养牲口的养牲口,就连万玲这也要开酒坊了,你们两口子就不琢磨点儿挣钱的门道么?”
  巧莲看向那边面带微笑的秋萍,没忍住问了句。
  秋萍一听巧莲问她,当即就笑了,“二姑,我和万祺都脑子笨,也想不出要干什么来。
  万祺现在在仙人桥那边给人抬木头,算是个工头了,他说这么干着也行。
  反正我们两口子负担没那么重,手里还有些钱,就老老实实干活挣钱也短不了吃喝,他想不出做什么买卖。”
  秋萍老实,也没多少文化,脑子没有林红那么灵,可不敢胡乱出主意。
  也是,这个做买卖也不是谁都能行的,有的人有这个天分能干好,有的人就未必。
  万祺既然不想干别的,巧莲也不好多说什么。
  “嗯,那也行,反正你们手里有钱,万祺又能干,只要稳稳当当别胡乱嘚瑟,日子也不愁。”


第1229章 又是三年
  巧莲回了一趟大营,跟亲人团聚热闹了一天,到下午了才坐着小客返回县里。
  之后曲维扬回单位上班,巧莲的诊所也重新开门营业,她出门时间长了些,一开始病人少,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整理东西。
  雪晴和铭昕都开学了,回学校去上课,家里一下子清净了很多。
  三月六号,嘉康美琳从东岗搬到了县里来,风林风华等人开着车过去帮忙,把行李家具等都用车拉过来了。
  嘉康夫妻搬过来,住到了西屋,这样一来家里多了人,也热闹了些。
  白天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傍晚美琳下班,跟巧莲俩人说说笑笑的做了晚饭,一家子热热闹闹吃完饭看会儿电视。
  巧莲再教铭昕一阵子医药相关的知识,反正日子过得充实也有乐趣。
  三月十二号,佳莹从首都打过来电话,说是她的手续全都办好了,第二天就要出国。
  巧莲少不得又嘱咐了佳莹一番话,娘俩在电话里聊了一阵子,这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十三号,佳莹坐飞机出国,几天后到了目的地,立即写信回来报平安。
  巧莲接到信,得知闺女到了那边一切都好,总算放心了些。
  到了四月里,嘉和打电话过来,说是那两处铺子已经全都收拾好了,菜馆打算择吉开业。
  同时,嘉和也开始谈养殖场的事情,他打算在城郊农村弄一块地,专门养殖新品种肉牛等。
  合伙人也已经找好了,是一位农业大学的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出身,家就是当地的。
  双方合作,对方的兄弟和父母负责养殖场经营,他给做技术顾问。
  嘉和投资建养殖厂,从外面引进新品种牛羊等,双方合作经营,利润五五分成。
  儿子有本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投,巧莲也很高兴。
  于是问了嘉和手里资金够不够,要是不够的话,她这边有钱,可以支援一部分。
  嘉和自然是不需要用家里的钱,他手里的钱足够用了。
  几天之后,嘉和在首都的谭家菜馆正式开业。
  这一次是两个铺面打通了开起来的,占地不小,里面装修的也好。
  加上前期宣传做的到位,一开业就生意很红火,曲家又多了一项进钱的生意。
  到了六月,凤城那边也传来好消息,玉淑在丹东、沈阳都开了分店。
  又把凤城铺子隔壁那家给买了下来,扩大经营,旁边儿成了一处服装加工作坊,作坊里加工出来的成衣,发往丹东和沈阳。
  同时,婉瑛在首都也租了两个门面,开了两家服装店。
  玉淑给发货,这边服装店只出售成衣,那些衣裳的样式新颖大方,不会太出格但是人穿上却又特别精致合体。
  所以服装店一开业就很多人都去买,服装店里那些衣裳的款式,也直接引领了首都服装的流行。
  没多久,就看见大街上的人,都穿着差不多款式的衣裳了。
  首都这边生意好,订单不断,凤城那头作坊也是加班加点的干活。
  玉淑又招了不少人,大多数都是大院里的媳妇们。
  这些媳妇的丈夫多数都跟着到了西南,她们没什么工作,在家就是成天提心吊胆。
  出来有个工作忙起来,总比在家胡思乱想的好。
  作坊的加工量在那里,所以开了这几家分店之后,玉淑并没有盲目扩张。
  而是稳扎稳打,努力经营好目前的这些产业,积蓄力量,等着时机成熟,直接开厂子。
  八零年,是一个告别浪漫的年代。
  随着政策的放松,和一批有冒险精神开拓者的引领,人们的意识开始觉醒,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开始。
  人们开始满怀希望,憧憬未来,就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之下,八零年过去,八一年来到。
  八一年是一个让人彷徨又困惑的年代,开放三年后,很多企业都遇到了或大或小的困难和瓶颈。
  人们面对未来,开始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而抚松在这一年的七月上旬,再次遭遇粘虫病,危害严重,全县有四百三十四个生产队受灾,成灾面积十万亩。
  七月二十一到二十二号,连降大雨,万良、北岗、兴参、榆树、新屯子、抽水等公社平均降雨量一百一十毫米,河水出槽,洼地积水。
  万良公社一百多间民房倒塌五十多户住在泡在水里。由县城往泉阳的公路多处塌方,中断交通四十多小时,五人丧生。
  八月,县里确定,今后要以发展集体多种经营为主,积极扶持个人的多种生产。
  边远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可以实行多种经营专业承包、联产到劳。
  到了八二年,空气里似乎充满了紧张的味道,那些乘着春风扬帆发展的人们,却一个个心怀惴惴,担心不安。
  嘉和玉淑等人得了巧莲的指点,这一年里个个都小心在意。
  嘉和研究生毕业,进了北影厂工作,烤肉店和菜馆,都安排了人经营,他一心写剧本参与导演电影。
  这一年,有两部电影是嘉和参与编剧和执导,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嘉和也渐渐开始转型,从一个成功的商人,转变成电影编剧。
  八二年八月,全县又降大雨,受灾损失三百四十多万元。
  九月二日,松江河木器厂细木工车间发生大火,烧毁厂房、热压机、电动机等,损失二十五万元。
  十月,北江电站建成并投产发电,抚松地区大部分用上了国电。
  八二年十二月,嘉晟嘉祥四年大学读完,参加完论文答辩之后,成为唯一一批冬天毕业的大学生。
  “媳妇,刚才嘉晟打回来电话,说他和嘉祥都毕业了。
  老四分配到首都电信部门上班了,他本身学的就是通讯类,专业对口。”
  傍晚,巧莲被人叫去出诊,等她回家来,曲维扬满面喜色的告诉巧莲,这个好消息。
  “老五没要分配的工作,他想去南面闯一闯看看,说是想开个公司。
  你说老五这孩子,他寻思什么呢?学校给分配的工作挺好,经济部门呢,多好啊,他非得要自己去闯?唉。”
  老四的工作好,老五可就有点儿闹心了,不要工作非得要自己去闯,曲维扬还是有点儿不能理解。
  “哦,对了,还有件事,嘉晟说,他们过年能回来,他要回来商议订婚的事情。”


第1230章 嘉晟要订婚了
  要说起来,嘉晟这四年大学可真是没白上,念完书,顺带拐回家个媳妇。
  也不是别人,正是沈家的欣悦。
  这俩人同一个学校的,欣悦比嘉晟小一届,说是一届,其实就是半年。
  曲家沈家关系好,欣悦一直在烤肉店帮忙,反正一来二去的,俩人就看对眼儿了。
  八一年秋天的时候,嘉晟向欣悦表白成功,将欣悦追到了手,俩人一直处着,感情非常好。
  今年嘉晟毕业了,明年夏天欣悦也毕业,这俩人商议了一下,干脆就趁着过年这个时间先订婚算了,等着欣悦一毕业,俩人就结婚。
  对于嘉晟跟欣悦的事情,巧莲和曲维扬早就知情,其实那年他们去首都的时候,多少就看出点儿苗头来,就是谁也没点破而已。
  沈欣悦出身好,人品更不用说,家境那么好却不见半点儿骄纵任性,相反非常体贴懂事,对曲家人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
  要说巧莲唯一有点儿介意的,大概就是沈家。
  也不是别的缘故,主要是佳媛嫁到了沈家去,如今嘉晟又要从沈家娶走一个。
  巧莲就怕让人家说,曲家这是盯上沈家了,非得要跟沈家关系再近一些。
  当然,这也就是巧莲心里的一点小顾虑而已。
  毕竟沈家跟曲家关系非常好,而欣悦跟嘉晟也是真心相爱,别人就算说,那也是嫉妒嘉晟能娶这么好的媳妇。
  这么一想,心里也就没啥想法儿了,儿子要订婚,好事情。
  嘉晟今年二十六,到明年二十七,在这年月来说,那就是大龄未婚男青年呢,也实在是该结婚了。
  “我盼了好几年,总算盼着家里又要有喜事了,好啊,是该订婚呢。
  老曲,得空咱俩收拾收拾,过完年还不得去首都给俩孩子订婚啊?”
  如今已经是十二月末了,今年过年晚,二月十二号才除夕。
  嘉晟那个意思,就是领着欣悦回东北来过个年,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