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好的亲事给你说了你还觉得委屈?那时候你以为就太平了?
一样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咱家盯着你呢,就你这没心没肺成天只知道上山下河的,你知道什么?”
巧莲终于知道,她和姐姐这嘴茬子究竟随谁了?她们的亲娘啊。亲娘这嘴茬子多溜啊,怼人怼的多狠啊。
得了,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谁也没法再追究当年的事情,还说那么多干啥?
“娘说啥就是啥呗,反正那时候我年纪小,啥都不知道。”巧莲小声嘟囔着。
老太太训了俩闺女一回,好像心里舒服点儿了,这才重新说起分家的事情。
“就这么几件首饰了,这都是我自己的东西,我想给谁都行。
大丫头,给你一个金戒指一根银簪子,二丫头,你也一个金戒指再给你根凤头钗,剩下的一对儿耳环和那个银镯子给老三。
就这么点儿东西,留着给你们当念想儿,也算是补偿你们没嫁妆了。”
老太太不由分说把东西就这么分了,直接塞到了巧娟姐妹的手里头,根本不管那边王氏几个眼珠子都快凸出来的模样。
在老太太眼里,几个媳妇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巧莲看着手里这两样东西,金戒指做工都很老了,颜色也发暗,不过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估计得有四五克,也不算轻了。
凤头银钗因为年头久,更是发乌一点儿也不亮堂,分量倒是挺重。
如今这年月,金银的价钱不高,官方收金子三块零一点儿,银子就更便宜了,手里这些东西,顶天了能值二三十块钱。
但是,这些玩意儿不好出手,一旦出手就要被人追查,这可是涉及到成分问题。
“娘,这些东西我不要,我家里不缺这点儿玩意儿,娘还是留着傍身养老吧。
娘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好,手里不能一点儿钱没有。”巧莲把东西重新放回了老太太跟前儿。
巧娟那边也一样,将东西放了回去,“对,二妹说的对,我们两家也不缺这点儿东西,娘还是自己留着吧,别给我们了。”
张家的日子也很好,巧娟自己手里就有这些,不想贪这个便宜。
老太太把东西分给闺女没留给儿子,三个媳妇都气的够呛,眼珠子恨不得瞪出来,就差上去抢了。
没想到巧娟姐妹俩还算识相,竟然没有收下,这三个媳妇都松了口气。
然而老太太却没那么容易就改变主意,只冷着脸哼道,“我说了给你们就是给你们。
这是让你们留着当念想儿的,也不是让你们卖了花,谁管你家缺不缺钱用?
都收起来,我说了给你们就是给你们,你们不要,嫌弃我老婆子是不是?”老太太有些生气的样子。
老娘都这么说了,巧娟姐妹俩还能说啥?“娘,我们收下,我们收下还不行么?您别生气了,别生气。”
姐妹俩没办法,只好乖乖地把东西收下了。那头,王氏三个媳妇,鼻子都快气歪了。
王氏一个劲儿的伸手捅陈民生,让陈民生说话,刘氏和周氏也一样,不停的给自家男人使眼色。
然而陈家兄弟却有志一同,今天全都装哑巴,谁也不说话。
只要今天能顺顺利利分了家,往后各自过各自的不在一起搅和,其余的事情,都可以不计较。
那些首饰全都划拉到一起,估计也没有一百块钱,没有他们分到的银锭和银元值钱。
差不多就行了,惹急眼了,老太太把所有东西都收回去,他们岂不是啥都捞不着了?
男人不吭声,三个媳妇就算是心里再着急也没用啊,刘氏和周氏看着老太太的箱子,眼睛都红了。
这老太太绝对不止这点儿家底,手里肯定攥的更多。一想到往后这些都便宜了老大家,这俩媳妇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难受。
“娘,咱家的东西不止这点儿吧?既然要分,那就彻底分了呗,省的以后还是麻烦。
往后娘跟着大哥过,我们两家也不能不管娘,娘还有什么好东西,索性就一起拿出来吧。”
刘氏终于忍不住了,站起来就要上炕去翻老太太的箱子。
“老二媳妇,你想干什么?我还没死呢,你就敢来翻我的箱子?彻底分了?
就你们这一个个没良心的东西,我要是把东西全都分了,恐怕不出三天,你们就能把我赶出门。
老二,你也不管管你媳妇?真以为我死了不成?”老太太瞪了刘氏一眼,厉声道。
刘氏还没来到箱子跟前儿呢,就被陈民安一把给薅了回去,“你个败家娘们儿,陈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得着你发话了?
给我上一边儿去,别在这碍眼。”陈民安也有些不太高兴,手上用了两分力,差点儿把刘氏摔门外去。
刘氏撞到了腿,刚想张嘴嚎两声,结果被丈夫一瞪眼,吓得啥也没敢出口,缩了缩肩膀,老老实实到一旁呆着了。
陈家的男人下手都狠,刘氏以前也没少挨揍,知道自家男人性子不好手也狠,还是别惹他了,惹恼了没好果子吃。
刘氏出手没成,王氏和周氏也不敢造次,俩人低着头,谁也不敢再多说一句。
第154章 顺利分家
陈家老太太已经把家里大头的东西都做了处置,陈民生兄弟除了各自分走一百块钱之外,还每人分走了一锭五两的银元宝,三块银元。
这么算下来,等于一家分走了两百来块钱。从这里就足以看出,陈家还是很有些家底儿的。
三兄弟分到了这么多钱,倒还算满意,虽然他们心里也对老太太分给闺女首饰不太高兴,可是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能顺利分了家,以后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就比什么都强,这些年三兄弟一直搅合在一起,各自藏各自的心眼儿,也着实受够了。
往后分了家,各自当家做主,不用有点儿什么事情都要听母亲吩咐,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都觉得心里舒坦。
“东西都在这儿,怎么分也说清楚了,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以后的养老。
我虽然住在你大哥家里头,你大哥管我吃喝,可我这身子骨不好,动不动就得吃药看病,所以你们每个月给我一块钱花用,一年三节得有孝敬。
你们要是同意了,咱们立即去乡里请了韩书记,还有民政上的人,当着政府的人立一份字据。
把该分给你们的,你们应该孝敬我的,全都白纸黑字写下来,省的以后有人反悔。”
陈老太太绝对不是一般人,办事那叫一个稳妥利落,当即提出了要立字据。
三个儿子一听这话,心里可就盘算起来。
老大陈民生自然是乐不得,老太太才五十来岁,虽说有时候身子不好,可平常日子能帮忙看家做饭帮着看孩子。
再者还有巧娟巧莲姐妹照应,要是民安民丰俩人平时再给点儿,基本上花不到他家什么,这么好的事情他哪能不答应?
至于陈民安和陈民丰可就不怎么高兴了,一个月一块钱,一年就十二块,说起来不多,但也不少,而且一年三节还要有孝敬,加到一起怎么不也得二十块钱?
他们去上班还不知道能挣几个钱呢,还要养媳妇和孩子,再拿回来钱孝敬老娘,怎么算都不划算啊。
“娘,是这么回事,我们哥俩说是去当工人,可究竟能挣多少钱,现在也没数儿。
再说我们到了那头还要安家,孩子娘又得在家哄孩子出不去干活,挣那点儿钱也不够干什么。
娘,您看看这样行不行?一个月一块钱的事情就免了,您要是病了吃药花钱呢,我们哥三个均摊。
一年三节,我们照着五块钱的标准孝敬,这样行么?”陈民丰比较精明,眼珠一转,想出了更有利的条件。
“对,对,娘,我们过去了也是先从学徒工开始,工资低,一年交给您十二块,的确是多了点儿。
三弟的主意不错,我看就照着三弟说的做吧。”陈民安也回过味儿来,赶紧点头。
陈老太太主要是为了以后多个保障,她怕儿子们以后不管她,所以才提了条件。她毕竟还是心疼儿子,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那也行,就照着你们说的吧。你们几个,赶紧把东西都收起来,别让外人看见,看见了那都是麻烦。
但凡日子能过下去,也别急着出手,留着总归有用,也嘱咐你们媳妇,出去别胡说,当心让人惦记上。”
陈老太太这辈子经历的事情太多,颇有些眼力和见识,绝不是王氏妯娌几个可比。
老太太对儿子是真心实意的疼爱,即便闹到现在,老太太也不忘了替儿子们打算。
陈民生三个人听了赶忙点头,把各自分到的银元宝和银元都小心收好放起来。巧娟姐俩,也把首饰都搁好了。
这些东西轻易不能让外人见着,不然可都是大麻烦。
等着众人都收拾妥当,陈民生亲自出门,去乡政府,把韩书记和民政助理请来,让他们帮着主持分家。
赶巧韩书记和民政助理都在,一听说陈家分家,就全都过来了。
进了门,老韩书记先是劝了一番,“你看看这事闹的,这去年刚分了地,别人家都巴不得一家子拧成一股绳拼命干活挣钱,你家这怎么还要分家呢?
就算是民安民丰要去上班,也不用分家啊,这多好的事情,家里有地有房,还有人上班挣钱,这好日子就在眼前,分家干什么?”
陈老太太叹口气,“孩子都大了,有主意,不能再捆一起过日子了,他们要分,那就分吧,分开了也还是陈家人。”
当着外人,老太太能说啥?能说家里闹腾了小半年?老太太这么要脸面的人,自然不肯实说,只含混两句遮掩过去。
韩书记一看这情形,知道分家不可避免了,于是叹口气,“得,既然你们已经定了,我再劝也没用。
可有一样啊,民安民丰去上班了,户口就得起走,以后村子里的地可就没有你们的份儿了。
咱这是刚分完地,暂时不能再动,下一回要是国家有政策重新分地,你家的地可就得照着实际人口重新分了,这个你们想清楚。”
丑话要说在前头,别以后乡里往回收地了,陈家再闹腾。
“嗯,这个都知道了,咱不能跟国家政策对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那边,陈家三兄弟赶忙点头答应。
韩书记一看,分家已经成定局,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于是照着陈姜氏的要求,提笔写了分家的文书。
上头除了银元宝银元这些没提,其他的有关房子、地、钱,都做了分派,另外也写明了关于养老方面的约定,每一样都没落下。
文书写完,众人都在文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儿,就连巧娟和巧莲,也在老太太和韩书记的要求下,在见证人这上头签了名字按手印。
老太太的意思很明显,如果陈家三兄弟以后敢不养老,就让巧娟巧莲姐妹出头帮忙讨公道。
巧莲本来是不愿意掺和这些事,可架不住大家伙都劝,当着老韩书记和民政上的同志,巧莲又不好跟亲娘闹僵,没办法硬着头皮签字。
文书一式四份,一份老太太留着,一份陈民生三兄弟保管,还有一份乡里留档案,最后一份交给了巧娟保管。
免得有人保管不善弄丢了或是弄坏了,以后真有什么纠纷不好办。
就此,陈家算是正式分家了,往后老太太也不是当家人,只放心养老,其他事情一概不用操心。
第155章 韩书记的邀请
虽然中间有点儿小风波,可陈家还是顺利的分了家。
正好这时候王氏几个也把中午饭都做出来了,于是留了韩书记和民政的同志在陈家吃了顿午饭,大家伙热热闹闹的倒也算乐呵。
“维扬媳妇,你这得什么时候生孩子啊?我原本还打算找你到乡里来,趁着入冬农闲的时候,给大家伙讲讲课呢。
可你这模样看着有点儿吓人啊,可不敢让你折腾了。”老韩书记看着巧莲,很是遗憾的说道。
如果说现在乡镇基层最缺什么,那就是有文化的干部,尤其是有文化能写会算的女干部,简直是少之又少。
毕竟旧社会的时候,女人不受重视,很少有女人读书,如今想要找几个女干部出来,真的是很难。
就像大营乡,别说是几个村的妇女组长了,就连乡里的妇女主任都一直空缺着没人呢。
有时候上面下来文件,或者乡里谁家有个婆媳纠纷,没办法就只好让民政助理过去。
可民政助理是男人啊,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就太不方便了。
之前韩书记知道巧莲在营匡子的时候当过妇女组长,就动心思想让巧莲进村部工作,但是被巧莲拒绝了。
如今这上面的各种文件总是往下发,有关妇女解放婚姻自由,还有一些普及妇女卫生健康知识的东西,乡里积压了好多。
韩书记这个犯愁啊,就想着找个识字又能干的妇女主任。
巧莲认字,以前就当过妇女组长,而且还是军嫂,各方面的条件都合格,韩书记考虑了很久,觉得巧莲是最适合的人选。
可是巧莲怀孕了,而且外头都说怀的是一对儿,听说肚子挺大,老韩书记哪里敢在这时候请巧莲出来工作?
尤其是今天见面,确确实实见到了巧莲的肚子,韩书记也只好暂时打消念头。
当然,韩书记还是不死心,想着等巧莲生了孩子之后,或许能有机会出来工作。他得提前打好招呼,到时候一定得把巧莲挖到乡政府来。
韩书记的话出乎巧莲意料,巧莲愣了下,“大叔,我这差不多五个月了,离着生还得有些时候,要按正常算,应该是年根儿。
不过我生嘉康佳媛的时候提前了一些日子,我约莫着,大概就是进了腊月左右吧。”
巧莲不是这年月的女人,也没觉得怀孕生孩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故而没觉得如何,很坦然的应对。
韩书记欣赏的就是巧莲这一份沉着和镇定,这年月的小媳妇们,大多数都上不了台面。
一有点儿正经场合,不是吓的往后缩,就是羞答答的连话都不会说。
就像王氏刘氏这些人,平常日子叽叽喳喳的行,真要是让她们到大场合上说话,一个个能吓的腿肚子转筋。
可巧莲就不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场面,都那么镇定大方,能够镇住场子,这才是女干部必须有的气势。
“嗯,那今年就算了吧,等明年,明年秋天,孩子也大一些了,到时候你把嘉康佳媛送学校去念书,你来乡里上班吧。
咱乡里真缺你这样的人才,放心,亏不了你,不会比你在营匡子差的。”韩书记再次提出邀请。
巧莲在营匡子的时候是妇女组长,不会比这个差,那就是比妇女组长级别还高了。
听到这话,巧莲倒是满高兴,这是韩书记对她的认可,她也不能太不给韩书记面子。
“行,韩大叔,那就听您的,明年秋天孩子大一些了,我可以背着参加工作。”
明年秋天,孩子就七八个月了,背着出来完全可以。
这年月里,有的女人生孩子三天就要下地干活呢,如今这年月的女人根本不叫女人,比男人都能干。
巧莲自然不会这么糟践自己,她是一定要好好休养三个月再说。
七八个月的孩子,抱出来完全没问题了,她也不能一直在家里围着孩子转。
女人,总得有点儿自己的事业,再说了,韩书记再三邀请,巧莲也不好拒绝,索性就答应吧。
听见巧莲答应了,老韩书记格外高兴,“好,好,那就等你来乡里上班了,放心,孩子到时候有办法帮你安置,乡里会考虑的。”
巧莲跟韩书记这一番对话,可是把陈家众人都给听傻眼了,半天都弄不明白怎么回事。
“咋?韩大叔这是想让二妹到乡里上班?”陈民生差点儿变成磕巴,好不容易把话说顺溜了。
“二妹能行么?”陈家重男轻女,从来就不看重闺女,所以陈民生从心里就没想到巧莲能做什么事。
倒是陈家老太太那边哼了一声,“你二妹妹怎么就不行?你忘了她多聪明了?
当初你爹在家的时候教你们念书,她才多大?三四岁吧,你爹教的东西你们还记不住呢,她全都能背下来。”老太太难得提起来以前的事情。
“那时候老二编筐、编笊篱,她往跟前儿看几眼,回头就能学着编出来,比老二编的还漂亮呢。
咱家送人那些笊篱,不都是她编的?”提起闺女小时候的事情,老太太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复杂。
家里几个闺女都挺聪明,二丫头尤其玲珑剔透。
以前丈夫在的时候,没少夸二丫头聪明,时常感慨,假如二丫头是男孩,老陈家肯定能光宗耀祖飞黄腾达。
可惜是个丫头,丫头就算再聪明,早晚也是别人家的,学的再多再好也没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老太太和陈家三兄弟才越发不喜欢巧莲,更是对巧莲管教严厉,就是不想巧莲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以免再给家里招惹祸事。
十来岁的女孩,正是性格定型时期,每天被母亲和哥哥打骂,动辄得咎。
长此以往,自然就变得胆小懦弱畏畏缩缩,也就失去了小时候的灵气,再没有那么出色了。
只是陈家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时的巧莲早就换了芯子,换成了性情坚韧顽强的陈俏俏。
原本的巧莲聪明能干,结合了陈俏俏的坚毅果敢,两个人的性格完美融合,才造就了今天这个精明泼辣有能力有本事的陈巧莲。
“行啊,既然韩书记这么看重你,那就去乡里上班吧,这不也是为人民服务么?
好好干,也给咱老陈家争争光。”儿子不争气,老太太现在也明白了,往后怕是还要指望闺女。
第156章 中秋月圆
陈家预备的饭菜,不管是味道还是菜色的精致,跟巧莲做的菜根本没法比。
好在油水还算凑付,这年月能吃到点儿肉已经不错了,所以大家伙也没别的话。
男人们聚在一起喝了点儿酒,女人们只随便吃些,没多长时间,众人吃饱喝足,韩书记和民政助理便起身告辞了。
韩书记走了,巧娟和巧莲姐妹也没在陈家多呆,只陪着老太太聊了一阵子,姐妹俩也领着孩子从陈家出来。
巧娟拿着那张分家的文书,就像捧了个烫手的山芋,愁眉苦脸的模样。
“今天要是你姐夫在跟前儿就好了,这份文书他能替我挡了不让我拿,你说这要是你姐夫看见了,不得说我啊?”
张文广也嘱咐过巧娟,别掺和娘家的事情。
结果可倒好,她不但拿了老太太给的东西,还带着分家的文书回去了,孩子爹知道,肯定要说她。
巧莲闻言也忍不住叹口气,“姐,这事儿咱娘肯定是早就算计好的,你不来也不行。
咱娘啊,她是怕儿子媳妇靠不住,现在开始拉拢咱们了,万一以后有点儿啥事情,还有咱俩给她兜着底呢。”
现在巧莲才知道,一家子里头谁最精明?就是她们的亲娘。
陈老太太可真不是一般人,这一手玩的溜啊,瞧今天分家,分的多圆满公平?不光是镇住了儿子媳妇,还拉拢了闺女。
别看是分了家,以后老太太不用管事了,可是她手里有钱有东西,不怕儿子对她不好。
而且老太太现在转变了对闺女的态度,今天还分给闺女了东西,这是摆明了拉拢闺女呢。
要是以后儿子媳妇对她不好,老太太还有闺女可以依靠。
瞧瞧人家,这才叫高明啊,巧莲自以为够聪明,可是跟自家老娘比起来,段位还是差了一截儿。
“二妹,咱娘今天说的那些话,你信么?”巧娟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巧莲愣了下,才明白过来姐姐说的是什么,不由得苦笑。
“姐,不管咱娘说的是真是假,这些年都过去了,该吃的苦咱都吃了,该受的罪咱也受了,如今再想还有什么用?”
巧莲对老太太的话,持怀疑态度,就算她们姐妹俩出嫁早都情有可原,那三妹巧云呢?
陈家搬大营来,在这边有张家照看,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巧云不还是十五就出嫁了么?一样也没嫁妆呢。
就算老太太说的都是真话,那也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老太太重男轻女还贪财。
当然,这也不是陈家特有,别说这个年月,就算是巧莲前世,重男轻女卖闺女的事情也时有耳闻,巧莲并不会觉得稀奇,只是难过自己摊上这样的娘家而已。
其实,巧莲觉得,老太太走的最正确一步,是趁着营匡子还没解放,就搬到了大营来。
不然的话,以陈家的情况,划分成分的时候,富农是保准儿,搞不好都能划个地主呢。要真是那样,可就连儿女都坑了。
“行了,过去那些破事情别想,想了只会让自己难过。
姐,咱现在就是往前看,前面有的是好日子好生活在等着咱呢,何必纠结这些?至于咱娘,得空的时候就过来看一看,没时间就算了。
咱娘的本事,大嫂根本玩儿不过她,你就放心吧。”不是巧莲心肠硬,而是她深知老太太的手段。
别看王氏成天咋咋呼呼,想要跟老太太斗,根本不可能,所以她们完全没必要担心。
被巧莲这么一劝,巧娟心里也松快了些,“是,你说的对,我这是心乱了,想不到这么多。
得了,也不用去想那些没用的,还是好好过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