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也不用去想那些没用的,还是好好过日子算了。
那边毕竟是亲娘,之前咱也没少照看,往后还一样就是了,谁叫咱是她亲闺女呢?”巧娟摇摇头,不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情。
“要不要去我家坐坐?春桃还成天念叨你呢。”此时正好走到了岔路口,姐妹俩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于是停下来问了句。
“不了,我得赶紧回去,家里一大堆的活呢。得空了再过来找你和二嫂子说话吧,姐,你跟二嫂子说一声。”
巧莲惦记着家里,再者一上午她也有点儿累了,打算回家睡一觉休息休息。
于是跟巧娟分开,坐上车,一挥鞭子,小骡子听见动静,撒开四蹄朝着石嘴子的方向一路走回去。
回到家,巧莲实在有点儿乏,便睡了个午觉,至于嘉康佳媛俩娃,则是在院子里跟阿黄阿灰玩。
俩娃都懂事,知道母亲睡觉,所以尽量不弄出动静来。
睡了一个多钟头,巧莲神清气爽的起来,想着今天是中秋节了,索性去园子里弄了点儿菜,剁馅儿和面,包了点儿饺子。
娘三个吃了饺子,晚间又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桌上放了些月饼水果之类,算作圆月。
今天的天气不错,晚间没有一丝云彩,十五的圆月照着大地,竟让人一时有些恍惚。
“娘,今天的月亮好圆好大啊,真美。”佳媛一边啃着月饼,一边很是兴奋的说道。
嘉康是男孩子,可能是个性使然,倒是没看出月亮哪里美,只是一抬头看见圆月。
想起妈妈给讲的故事,不由得心情有些低落,“妈妈,你说爸爸今晚也会看月亮么?”
巧莲本来心中就有些伤感,被嘉康这一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来由就觉得一阵心酸。
眼前微微有些模糊,她赶紧伸手擦了擦眼睛。“会,爸爸也会看今天的月亮,爸爸会知道,嘉康在想他。”
而此时的鸭绿江南岸某处,刚刚结束了一场战斗,遍地都是尸体。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知道谁偶然抬头,瞧见了天上的那一轮明月,“哎呀,今天的月亮真是又大又圆啊。”有人感叹了一句。
“今天中秋啊,月亮当然圆了。”另外有人回了一句。
正忙着领人打扫战场的曲维扬,听见这话,忍不住也抬头看了一眼天上。
明月当空,月华如水皎洁明媚,就像巧莲温柔的笑脸。
曲维扬心头浮起无限乡愁,“媳妇儿,不知道你在家里怎么样?嘉康佳媛还好么?这么久了也没能给你写信,你可怨我?”
“营长,上级有命令,让我们立即撤回阵地。”传令兵的声音,让曲维扬的思绪回到现实,表情又恢复了冷凝,“快,带着东西迅速撤离。”
第157章 安心猫冬
春种秋收,农民忙了一年,就只有秋天的时候最是畅快。
各种东西都往家里划拉,那种丰收的喜悦,不仅仅体现在脸上,眉梢眼角都含着笑意,就连走路的动作,都带着几分欢喜。
中秋过后,大部分人家的地都差不多收回来了,不少人家趁着天气好,都纷纷找了时间打豆子碾谷子高粱。
巧莲现在的情形,干这些有点儿费劲,所以提前就跟张文广打了招呼,等着张家那头都忙完,找个机会过来帮着巧莲把粮食都收拾妥当。
巧莲没有着急打豆子,只领着孩子在家里扒苞米皮子,有的拴成吊子挂起来,有的就直接堆到仓房二层的苞米楼子。
等着苞米慢慢干了,再脱粒磨面吃,反正曲家不缺吃的,新粮慢慢干透再说。
巧莲如今身子不方便,不能坐着时间太长,俩孩子都小,没多大力气,所以二亩地的苞米,娘三个也扒了好几天,总算全都归拢妥当了。
可庄稼院儿里事情特别多,苞米收拾了,园子里的菜也该往回拾掇,不然再过几天万一下霜,茄子豆角被霜一打可就不能吃了。
曲家的园子不小,房前屋后加一起,差不多有二亩地了。
巧莲又是个能干的,一点儿地都没闲着,光是晚豆角就有十几垄,更不用说什么茄子辣椒了,这些菜全都摘下来,竟然装了十来个柳条筐。
巧莲晚间趁着孩子们不注意,把摘下来的菜全都收到了仓库里放起来。
如今仓库有了冷藏的功能,真的是太方便了,这些菜放到冷藏仓库里可以存放好久不会烂,家里很长时间都不会缺菜吃了。
能放起来冷藏的自然要冷藏,还有一些则是要腌制起来,比如芥菜、芥菜缨子、芹菜根、香菜根、嫩黄瓜、嫩辣椒、辣椒叶、嫩茄子等等。
北方人家最不能缺的就是咸菜,少了咸菜那怎么行?
于是,巧莲从系统那兑换了大大小小好多的陶缸陶罐,厨房北边靠墙摆了一溜,里面不是酸菜,就是各种各样的咸菜。
农家人过日子就这样,夏天晒干菜,秋天腌咸菜,勤快的媳妇这时候多忙活点儿,到了冬天和开春就不受难为。
要是那懒媳妇这时候不预备,等着冬末开春,一家人就只能抱空碗。
巧莲自然是最勤快的媳妇,一夏天光是干菜就晒了几麻袋,都被她收进了仓库里,不会变质也不遭虫,留着冬天吃正好。
也不光是干菜,地里的萝卜白菜这些,巧莲也给收在仓库里一大半。
这边没有地窖,萝卜白菜要在地里挖坑埋上存起来,等着冬天再往外拿,巧莲嫌麻烦。
再说她现在这个情形,挖个菜窖也有些费尽,索性就把大部分的菜都收进了仓库,反正仓库里的地方大的很,完全装的下。
收菜、腌菜、上山捡各类山货,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中飞快过去,几场秋霜过后,树上的叶子已然尽数凋落,满地都是枯黄的树叶。
再过一些日子,洁白的雪花飘然而下,冬天,就这样悄然来临了。
下雪了,北方人就正式进入了猫冬的阶段。
巧莲母子三个一秋天就像是储备过冬粮食的松鼠,什么东西都往家里划拉。
仓房一层地上好大堆着萫子、核桃、松塔、榛子,墙上挂着无数串蘑菇、红辣椒,架子上堆着切好晒干的红薯干、南瓜干。
仓房二层里,满满地装着都是苞米棒子,经过一秋天的通风,苞米已经干的差不多了,正好入冬了闲着没事儿,拿回家脱粒就行。
至于其他粮食,什么高粱、谷子之类,早就收到了随身仓库里,没有什么地方比随身仓库更保险了。
大雪覆盖住山林,林间尽是厚厚的积雪,这下巧莲母子也不能进山找东西了,只好留在家里不出门。
院子里有柴禾,仓库里有粮,系统里有十几万积分,兜里还有钱,箱子柜子里也存够了小娃的衣服、包被、尿褯子、奶粉。
这回,巧莲总算可以放心,领着俩娃在家里安心的猫冬过米虫生活。
每天除了把苞米脱粒准备交粮,其余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捅咕着做吃的。
冬月中旬,算起来巧莲怀孕就已经八个月了,这肚子是越来越大。
最近巧莲总觉得腰酸酸的难受,肚子也往下坠,她担心孩子会提前出生,所以这阵子天天都在做吃的。
包饺子、馄饨、蒸馒头、包子,得空了还炖几锅猪蹄、排骨,就是为了坐月子准备。
家里除了巧莲就只有嘉康佳媛两个孩子,俩娃那么小肯定没法伺候巧莲坐月子,一切就得巧莲自己想办法。
饺子、馄饨包好了冻在冷库,吃的时候拿出来,烧锅开水煮了就行。
包子馒头更好说,拿出来热一下,嘉康佳媛虽然小,这些日子锻炼着,烧火倒是不成问题了,到时候巧莲指挥着,总不至于饿着娘三个。
唯一不太好办的,就是给小娃洗褯子,月子里不能沾凉水也不能太劳累,所以巧莲在随身仓库里囤了一点儿纸尿裤和隔尿垫之类的东西。
白天有人来,就用尿褯子,没人的话,就全都用纸尿裤,这样的话,会省事很多,反正这一秋天巧莲挣了几万积分,养俩孩子足够用了。
“二妹妹在家不?你看看谁来了?”这天,巧莲正跟孩子们扒苞米粒呢,外头忽然有人说话。
一听就知道是张文广的声音,伴随的,还有阿黄和阿灰的一阵狂吠。
“嘉康,快去喊住阿黄它俩,是你大姨夫来了。”
家里这两条狗格外厉害,只要不是巧莲娘三个,不管这人来过多少回,阿黄和阿灰都会直扑直咬。
两条狗在曲家吃的好,体型长的也大,这么嗷嗷叫唤着往上扑,一般人都害怕。
巧莲身子笨重起身不容易,嘉康人小腿快,立马就出去了,不多时几个人从外面进来。
“妈妈,是大姨夫和姥娘来了。”嘉康挺高兴的领着人进屋。
巧莲一听倒是愣了,探头往门口看,就见到陈老太太一身大棉袄大棉裤,围着围巾带着帽子进来,张文广扶着老太太,手里还拎了个挺大的包袱。
“娘,这冰天雪地的,你咋来了?”巧莲觉得奇怪,忙问道。
第158章 老太太登门
自打中秋节之后,巧莲就没回过陈家,自然也没见到陈老太太,此刻瞧见老太太过来,还真是有些吃惊。
这大冷天的老娘怎么会来她这儿?难道说,是大哥大嫂对老太太不好,将老太太撵出来了?
不能啊,要真是那样,大姐肯定会给她送信儿,不可能直接把人送到她这里啊。
明知道她离着生孩子不远,大姐不会让陈家人再来凑热闹给她添麻烦。
“娘,快进屋,上炕坐,外头太冷了,这时候您出来多遭罪啊。”巧莲赶忙走过去,扶着老太太进屋。
“呦,二妹妹,你家变化不小啊,屋子里挺暖和呢,行,这样挺好。”张文广跟着进屋,打量了屋里几眼,感觉屋里挺热乎,点头不已。
曲家的房子春天重新收拾的,不像去年那么透风了,而且巧莲今年秋天特意找了人,将东屋的间壁墙砌了起来。
里间跟外间分开,免得三间屋子太空,烧再多的火也不觉得暖和。
另外,东屋北墙还砌了一溜的火墙,这天气就多少的烧点儿火,南面是炕,北边是火墙,都烧了火,屋子自然就暖和。
“我这不是估计着孩子生在冬天么?你说这屋子里没有间壁,屋门一敞开,冷风直往里屋蹿。
有孩子了不一样,我怕冷风扑着孩子,干脆把间壁砌了起来。”巧莲笑着解释了句,扶着老太太坐到炕上去。
“这些日子没去看娘,娘最近咋样?身子骨儿可还好?”巧莲不好直接问亲娘为啥过来,就只能拐着弯儿的打听。
老太太坐到了炕上,摘了帽子解了围巾,这才开口说话。
“我算计着你这月份不小了,又是二胎,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发动要生。
所以跟你大哥大嫂说了,过来陪你住俩月,等你生了孩子出了月子,我再回去。”
老太太笑呵呵的看了巧莲两眼,瞧见巧莲那大肚子,不由得有些担心。“你这比人家要生的肚子都大啊,真是俩?”
巧莲已经被老太太的话给惊呆了,哪里还顾得上回话?
老太太不是跟哥哥嫂子过不下去了跑来?人家是特意来陪她打算伺候她坐月子?
真的假的?她怎么听着这么不可能呢?她家老娘能有这么好的心肠?
老太太不是一直嫌弃闺女么?还能来伺候她坐月子?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啊。
“娘,你岁数大了,身子又不好,我这要是生了恐怕就是俩,会不会太闹腾了?”
巧莲有点儿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关键是老太太这一年的态度转变太大,她真的是有点儿跟不上,接受不了。
“闹腾什么?小娃还不就是吃吃睡睡?你一个人领着俩孩子过,真要是哪天半夜发动了咋整?嘉康佳媛俩孩子不得让你吓着?
我生了你们六个,好歹不也是有点儿经验?在这陪着你,到时候帮你接生,不然你这地方离着乡里大老远,去哪儿找接生婆?”
老太太好像没看见闺女脸上吃惊的模样,态度依旧十分和气。
“放心吧,我今年身子骨好着呢,这一秋天都没吃药,陪着你,帮你伺候伺候小奶娃,咋地也得等你出了月子自己能下地了才行。
你生嘉康佳媛那时候,有你婆婆在跟前儿伺候,也用不着我,如今你婆婆没有了,眼前儿没有个长辈哪行?”
老太太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巧莲咋地也没看出什么破绽来,难道,老娘真的是良心发现了?
别说,这一年老娘真的跟转了性差不多,比以前对她们姐妹真是好太多了。
得,别管老太太是真的来伺候月子,还是在大哥家里住不下去了过来散心,好歹有个人陪着她,多少能搭把手帮帮忙,她这个月子也容易些。
“那大哥大嫂没说啥?”巧莲比较担心的,是大哥不乐意。
老太太在陈家,不管咋地还能帮着干些活,如今老太太过来住,给闺女帮忙伺候月子,大哥大嫂能高兴么?
老太太撇嘴,“腿长在我身上,我爱去哪里还用他们管?我是在他家养老,又不是给他们当奴才呢。
不在家正好还不吃他家的粮食,他有什么好不乐意的?没事儿,你大哥那边我说了。
你大哥也说,维扬不在家,你带着俩孩子不容易,让我过来帮你一阵子。你大嫂?她就知道满街逛游串门子,我才懒得搭理她。”
提起大儿媳妇,老太太就没个好语气,这个媳妇要不是从小养着的,她还真是看不上。
巧莲一听,这话也对,当初虽然定了老太太在大哥家养老,可谁也没说不许老太太去别人家住,这事儿大哥大嫂还真是管不着。
想到这,巧莲就笑了,“娘,您能过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我这还愁着呢,等我生了孩子可咋办?
要是有您在这住着,那我可就放心了。娘,您尽管安心住下,家里什么都不缺,保管您吃饱穿暖了。”
不管过去母女关系多么僵,这一年来巧莲看到了老太太在试图缓和关系,尤其是今天,老太太的出现让巧莲惊讶之余也感到几分暖心。
终归是亲母女,既然亲娘都能放下身段过来了,她这个当闺女的,断然没有把亲娘往外撵的道理。
再说了,人家是来帮忙的,也不是来找麻烦,她可没有理由往外赶人。
有些事情只要想开了,心境就会不一样,巧莲此刻对母亲也生了些感激之情,故而态度越发亲近。
这种亲近,跟以前装出来的不同,是真心的想要跟母亲拉近关系。
张文广就是负责把老太太送到曲家,既然送过来,他也就没什么事情了,于是把手里的包袱往炕上一放。
“娘,二妹妹,家里要没啥事的话,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天就得上山干活开锯,我还得回去预备预备呢。”
张文广每年都要进山去采伐,大概都是这个时候开始,直到年前,忙一个半月,挣了钱过年。
“行,姐夫那你就回去吧,这大冷天的还麻烦你跑一趟,路上滑,姐夫当心点儿。”
巧莲也知道张文广有事情忙,故而就没留他,只跟着出去送送。
出了屋门,张文广低声说了句,“二妹妹放心,娘过来不是别的缘故。
大哥对咱娘还不错,没有苛待,我听你姐和咱娘说话,的确就是不放心你。
你姐也忙,没法总来,所以娘就说要来陪你了。”
第159章 缓和关系
张文广说这话,无非是想让巧莲安心,陈家老太太不是跟陈民生闹翻了才过来。
巧莲自然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于是点头笑笑,“嗯,我知道了,谢谢姐夫。
姐夫回去跟大姐说一声,我这边一切都挺好的,娘在我这儿也不会有事,让大姐放心。”
张文广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径直出了曲家的院子,赶着马爬犁走了。
巧莲看着张文广走远了,这才转身回屋,进屋就见到老太太已经脱了大棉袄,下地帮着扒苞米粒去了。
“娘,这点儿活我就干了,您还是歇着吧,大冷天顶风冒雪的过来,怕是呛了一肚子凉风呢,在炕上暖和暖和。”
老太太身子骨不算太硬朗,巧莲怕冻着她再生病了。
“没事儿,不冷,你这屋里烧的暖和,比你大哥家暖和多了,嘉康佳媛俩娃都知道干活呢,我闲着在炕上难受。”
老太太倒是没在乎,拿起苞米棒子放到苞米擦子上头,擦出一道一道的缺口。
嘉康佳媛就捡了已经擦出缺口的苞米棒子,两根放一起搓动,苞米粒便掉下来了。
“你家今年的粮食不错啊,我看着苞米长的挺好,一看就知道,你这是用心侍弄了。
挺好,打这些粮食除了交一部分公粮之外,剩下的也够你们娘三个吃了,再加上有维扬的津贴,日子能好过些,挺好的。”
老太太虽然有心跟闺女缓和关系,可实际上俩人也没有多少话题可聊,只能随便找点儿事情开头。
“是啊,这边的地,比石家沟的强多了,别看只有八亩,比那边十亩地出来的还多呢,这边真挺好的,我倒是挺庆幸搬过来了呢。”
巧莲也到木头槽子跟前坐下,手里捡了两根苞米棒子搓着,提起今年秋天的收成,巧莲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我怎么看着你走道儿的模样,好像是孩子要入盆了呢?你不是才怀孕八个月么?这么早就入盆,这是快要生了?”
老太太生过好几个孩子,自然经验十足,一眼就看出来,巧莲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
“嗯,这两天腰酸,肚子也有些坠坠的难受,谁知道是不是要生了?
我倒是盼着生,这样揣着太遭罪,可一想着才八个月,又有些担心,万一不足月孩子不好养活可咋办?”
这几天巧莲就处在纠结之中,她这肚子太大了,现在走动一下都嫌费事,晚间睡觉翻身都特别难。
哪怕她从怀孕之后一直都注意营养,这些日子,腿脚都有些肿了,手也有些胀乎乎的,要是再这么下去一两个月,她真能被折磨疯了。
可要是现在让她就生吧,她更担心,孩子才八个月,生出来就是早产。
如今这年月条件太简陋了,别说是卫生所,就连医院里也没有太好的医疗条件,什么保温箱之类的那是想都别想。
万一孩子早产出来很弱,估计就是扔的份儿了,所以巧莲有时候就在想,宁可她遭罪,也不能让孩子出来受苦。
听见巧莲的话,老太太也是忍不住叹气,“唉,也不知道你是什么命,这咋一怀就是俩呢?
别人怀一个吧,还没多么辛苦,可你看看你这肚子多大?这脸色也不怎么好,灰呛呛的,可真是愁的慌。”
巧莲摸了摸自己的脸,她也注意到自己脸色难看了,可是有什么办法?
肚子里可能是俩娃,需要的营养自然就多,她就是再能吃,想要供上俩娃的需要也是很困难。
吃的营养不跟趟儿,可不就得用自身的血脉去供养么?“等着生了好好养一养,应该能养回来。”巧莲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对了,孩子要用的东西你预备齐了没有啊?你要是没预备够,趁着我在这儿,赶紧帮你做几样儿。
你这要是没有布,我回去给你拿些旧衣裳来?”老太太突然想到这一层,忙问道。
“做了,都做了,照着两个孩子做的,娘,你来看看,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够了。”
巧莲站起来去炕上,从柜子里翻找出两个大包袱来,里头都是她给孩子预备的东西。
老太太也扔下手里的苞米棒子,来到炕上,翻看着巧莲预备的东西。
“这咋都是新布啊?这得多浪费?你早说给你预备点儿旧衣服多好?”
老太太知道,当初闺女两手空空过来,家里肯定没有旧衣裳,可是见着闺女都是用新布给孩子做尿垫子尿布,又觉得闺女这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娘,这些都是减价布,当时买回来的时候就是布头,有的破了个窟窿,有的上头弄的挺埋汰。
我都是一块一块拼起来,又洗了好几回才做的,不贵,都是论斤称。
正好那回去县城赶上了,就多买了点儿,你看洗干净了这不也挺好么?小孩子用正合适。”巧莲又拿出糊弄巧娟那套话来糊弄老太太。
老太太听了点点头,“嗯,你知道过日子就好,我就怕你手里有几个钱儿不知道省惜胡乱花。
维扬在外面不容易,拼了命才挣了那点儿津贴回来,你可别胡花了。”老太太不放心的叮嘱了几句。
娘俩现在,倒有点儿母女的意思了,老太太随便唠叨几句,巧莲也是随口应声。
俩人翻看着包袱里的小衣服小被子,数着算着,就算是俩娃,也应该够用了。
等着全都翻看完毕,巧莲又把东西全都包起来,塞进柜子里去。“时候不早了,娘,你在炕上坐着吧。
我去做点儿饭,晚上咱吃饺子行么?娘还是头一回来我这儿住呢,正好家里还有块儿肉,我捏点儿饺子咱四个人吃,白菜馅儿的?”
“我没想到娘能来陪我,还寻思着月子里没人伺候呢,所以就打算包点儿饺子搁外头冻上。
到时候让佳媛生火煮了饺子,好歹也能糊弄着吃饱了。”巧莲怕老太太说她败家,忙解释了一句。
老太太叹口气,“你啊,也是要强惯了,你就跟我张回嘴,我还能不答应?
行了,过去的事情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