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者我的眼睛好像也有问题,不能长时间看东西,也不能看太精细的物件儿,看远处更不行,一看就会头疼的受不了。”
曲维扬在凤城部队那几天,可不是闲着,那是各种测试都做了。
部队里的医生也承认,曲维扬这个状态,的确不适合带兵。
“你说我一个当兵的,最要紧的不就是扛枪打仗么?我现在连枪都打不准了,咋当这个兵?
部队领导也留我了,说是让我先转文职,在部队里养着,说不定养几年还能好,到时候再领兵也行。”
“是,我是认识几个字,可是这些年一直都打仗,当初学的那点儿东西差不多也都就饭吃了。
部队里的文职都不简单,我这样儿的转文职,那不就等于是让部队养着我么?
你说我在部队里养老,巧莲在家里辛辛苦苦拉扯四个孩子,还要上班还要种地。
娘,那是我媳妇,你说我能不心疼么?”
曲维扬知道老太太这是替他可惜替他着急,心里其实挺感动的,说话的语气也很温和。
“娘,转业回地方也挺好,离着家近,能照顾到家里头,钱也不少挣。
您就别怪巧莲了,这事儿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老太太生气,一个是真的替曲维扬惋惜,觉得曲维扬转业回来白瞎了大好的前程。
另一个,也担心这是巧莲胡搅蛮缠非得逼着曲维扬转业,万一真是这样儿,那曲维扬难免会对巧莲不满。
所以不等事情说明白了,老太太先发火收拾了闺女,多少的也能让女婿心里好受点儿。
转业都已经成定局了,老太太就算发火打了巧莲也没用。
但老太太摆出这么个态度来,往后小两口要是真的闹了别扭,老太太也能出面调和。
你看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要怎么样?两口子该过日子不还是过日子么?
老太太这番做派半真半假,所以曲维扬一劝,老太太就顺水推舟坐了下来。
“维扬啊,你也不用替她说什么好话,这事儿肯定少不了她。
唉,都是我没管好闺女,你说,这怎么就闹到这个地步了?”
“往后咋办?你这不能回部队了,那以后干点儿啥啊?”老太太最担心的,也是这个。
曲维扬当了这些年的兵,往后不在部队了,回地方上能干点儿什么?
“那个,政府会给安排工作吧?能安排到哪儿?”老太太对这些不太懂,赶紧打听。
曲维扬点点头,“嗯,部队那边会把我的档案调到抚松这边,然后看这边怎么安置吧。
反正以我现在的情况,不管到了哪里大小也是个干部,娘放心,我能养活媳妇孩子,不会亏了他们。”
军人转业也有规律可循,像曲维扬这样的营级干部,转业的时候基本上应该是跟乡镇干部平级。
当然了,具体安排到哪里,就得看组织上的考虑了,关键是得有位置。
曲维扬对这个倒是不挑,反正能挣工资养活家人就行。
“唉,这事儿闹的,你说咋就成这样儿了?你那眼睛,去医院好好看了么?真的就没办法了?”
老太太担忧不已,这要是姑爷的眼睛落下毛病可咋整?不管干啥工作,眼睛都最要紧啊。
“医生说,应该还是淤血压迫神经,如果淤血能尽快散开,应该慢慢能好,但是具体多长时间不知道。”
对于这一点,曲维扬也很无奈,其实他比谁都盼着自己的视力尽快好起来,就算不在部队了,他也不能一直这样儿啊。
提起曲维扬的病情,一家人都沉默了,“妈妈,我爸爸还没好么?”嘉康那头没忍住问了一句。
曲维扬转业的事情,孩子们不懂,巧莲也没说。
曲维扬跟着他们一起回来,嘉康不明白,还以为是把他们送回来再走呢。
结果刚才这么一闹,嘉康总算咂摸出点儿意思来,就是说,爸爸往后可以经常在家了?
孩子小,倒是不懂什么前途不前途的,只是听着姥姥和爸爸说什么眼睛头疼的。
嘉康知道,那是说爸爸身体不好,故而有些着急赶紧问。
“嗯,外伤基本上都好了,但是有一些咱们看不见的地方,伤还没有完全好,需要慢慢休养康复才行。
没事儿,爸爸会好起来的,放心吧。”巧莲决定了,她回头就从系统里换一些医学书籍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到帮曲维扬的办法。
巧莲他们上午吃的饭,这时候都下午两点钟了,刚进门的时候嘉俊嘉和还没觉得怎么样,这会儿俩孩子都饿的慌,于是嘉俊就开始闹腾。
“妈妈,饿,饿了。”嘉俊这小子行动力比较强,加上饿急眼了,就想去背囊里找吃的。
“哎呀,你看看,光顾着说话,都忘记你们没吃饭了。
得,赶紧做饭去,不管维扬安排啥工作,那都是后话,咱先顾着眼前要紧,不能饿着孩子们。”
老太太一听外孙子饿了,赶紧穿鞋下地就去烧火做饭。
巧娟巧莲哪能让老娘一个人做饭啊,于是赶紧出去帮忙,留下曲维扬和张文广俩人在屋里看着孩子。
“妹夫,你这事儿办的有点儿太着急了。按说,你不该这么早就回部队,你伤的那么重,在家养一年半载的都不算啥。
唉,算了吧,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啥话都别说了,看看上面给你安排什么工作吧。
你是有能耐的人,不管在哪里,也错不了。”
第238章 回家安顿
娘三个齐动手做了饭,收拾上来的时候已经快三点了,干脆两顿并一顿,晚饭直接省了。
吃过饭,张文广和巧娟就要走,老太太说她也要回去。
眼见着快要春耕了,陈家也忙,老太太在这边住了这么久,该回家去看看了。
“正好,维扬回来了,你这边也有人搭把手帮忙,我就先回你大哥那头去。
你这边要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再过来帮你,我搁你这也住了好些天,该回去了。”老太太执意要走。
巧莲和曲维扬劝了一番没用,无可奈何,巧莲只好从背囊里往外翻东西,打算让姐姐和老娘带回去。
凤城那边虽然不靠海,却离着安东近,安东靠海,所以凤城那边也有不少海货卖。
巧莲本来不想买什么东西,她可以从系统兑换,可曲维扬非得要买,没办法巧莲就买了不少干的海货。
什么虾仁、海带、紫菜、蚬子肉等等,每样儿都买了些,收在了仓库里。
这会儿,巧莲借着翻背囊的工夫,从仓库里取出来那些海货,拿了几包给巧娟。
“姐,这些都是从那边带回来的干海货,也没啥别的好东西,就是些海带紫菜什么的。
开春了,给孩子们做了吃,补补碘,省的孩子们得大脖子病。”
大脖子病是土话,医学上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这毛病主要是由于碘缺乏引起的。
这年月还没有普及加碘食盐,只能从一些富含碘的食物里获取,海带紫菜里面含碘丰富,抚松这边买不着,所以巧莲才往回带了些。
“二妹,你看你大老远的带回来东西,还给我们做什么?快留着自己家吃吧。”张文广摆手不要。
“姐夫,你还跟我客气啊?这些东西在那边不值钱,可便宜了,不是啥稀罕东西。
春天吃点儿海货好,补碘,要不然我也不能往回带,咱这边看不着。”
“娘,这些给你拿着,带回去让我大嫂做了给万福万禄他们吃。
海带可以跟土豆、黄豆芽什么的炖了一起吃,这玩意儿就是腥气重,多洗两回,吃着还行。”
巧莲另外拿出来一份儿,给了老太太。
以前在青山沟的时候,开春也偶尔会有人过去贩卖这些干海货,有的人家会买一些。
老太太见过这些玩意儿,知道怎么吃,也听人家提起过,说是开春吃一些海带之类的东西比较好。
“行,那我就拿着,这玩意儿孩子吃了是好,关键这边真的见不着,咱就是想买也没地儿买去。”
老太太点点头,收拾了自己的行李,拿着巧莲给的东西,就这么跟着张文广夫妻俩,除了曲家,坐车返回大营。
老太太他们走了,巧莲又从背囊里拿出来几样东西。
“嘉康,你把这些给你赵大娘家送去,就说是咱们带回来的。
佳媛,你去你王大娘家,也照着我说的,就说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剩下那两家,等着明天得空了,我过去。”
这年月出趟院门可是不容易,出去一回既然带来东西,总得分给左邻右舍一点儿。
反正也不是什么金贵物件儿,就是一捆海带一包虾米,没几个钱,但是在这边却是稀罕物。
街坊邻居都得相处,有人情往来才会越走越近,巧莲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打发了孩子出去送东西。
两个大的听话,立即按照妈妈吩咐的去做,各自拿着东西出门了。
巧莲看着俩大的走了,这才把背囊重新整理,趁着机会,把原本存在仓库里的那些,全都倒腾出来。
“再过两年,估计你就糊弄不住嘉康佳媛了,幸亏这俩还小,啥都不懂。”
曲维扬搂着嘉俊嘉和,看着媳妇就像变戏法一样,从背囊里掏出来那么多的东西,忍不住感慨了两句。
“是啊,你没看见我特意把俩大的打发出去么?那俩越来越精明了,想要糊弄住他们,不容易。
好在他们上学了,不经常在家,倒是也不怕。”巧莲一边归拢收拾,一边笑道。
“明天就得让嘉康佳媛去上学了,不能再耽误课程。
这俩孩子去年才跳级,结果就没去上课,我看看吧,要是他俩上学跟不上,就让他们重新再读一年级,反正孩子也小。”
虽说俩孩子学的不错,很多东西都学过了,可毕竟是小,巧莲总是担心孩子跟不上。
“嗯,看情况吧,我瞧着这俩孩子没问题,都聪明着呢,随你。”
曲维扬一边逗弄着俩儿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去捣乱,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巧莲聊天。
不多时巧莲就把东西都规整好了,正好这时候嘉康佳媛也回家来。
“等会儿我去烧一锅水,你们几个今晚上都洗澡啊,这一路上造的,太埋汰了。”
巧莲看着孩子们身上的衣服都脏了,赶紧去烧水。
如今这年月的火车大多烧煤,有的甚至还少劈柴,所以别看列车员打扫的挺勤快,可还是落的各处都是灰。
不管怎么在意,身上头上也都沾了不少,巧莲可受不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脏兮兮的,干脆烧上一大锅水,让孩子们挨个儿去洗。
小孩子有几个不喜欢玩水的?一听说洗澡,全都高兴起来。
于是巧莲把厨房门关严实了,找出来大木盆,先让佳媛洗,之后是嘉康,最后才是嘉俊嘉和。
这俩小的一见了水别提多欢实,要不是巧莲动作快,这俩能把水扑腾一地。
好不容易把四个娃都洗的香喷喷,然后把他们都赶上炕睡觉。
别看小娃们白天精神百倍一个劲儿的玩,其实他们也累的慌,躺下之后没多久,几个孩子全都睡着了。
趁着孩子们都睡了的工夫,曲维扬和巧莲赶紧洗了头洗了澡,这才钻进被窝里休息。
昨晚几乎没怎么睡,都困的慌,谁也没闹腾,这一晚大家伙全都睡的特别踏实。
第二天差点儿起来晚了,于是急急忙忙的做饭吃饭,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一家人总算收拾齐整。
于是巧莲赶着车送孩子们上学,自己去乡里上班,至于曲维扬,则是骑着车子去了县城。
他要去县里相关部门,把转业的证明还有介绍信什么的送过去,那边才能着手安排他的工作,提调档案等。
第239章 充分利用
军队干部转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办很多手续。
曲维扬本来的户籍在宽甸青山沟,按正理,他转业了,工作也应该安排在那边。
可是巧莲早就搬到了抚松,一家人已经在抚松落户,曲维扬自然不能还回宽甸去。
幸好如今这时候抚松和宽甸还都归属于辽东省,同在一个省,办事情总归是容易些。
曲维扬去县里提交了转业证明和介绍信,县里收下之后需要按实际情况酌情安排。
商议好接收单位,还要将曲维扬的档案提过来,由这边的单位接收了,曲维扬的工作才算真正落实。
这些事情都要费一些时间,所以得耐心等待,曲维扬把该提交的材料提交上去之后,就只能在家里等消息。
至于巧莲,她已经耽误工作很久了,自然得回乡里上班。
老韩书记见到巧莲,也是格外高兴,赶紧把妇女工作这一摊子移交给巧莲。
巧莲这么长时间没接触工作了,积压了不少事情,接下来简直忙的焦头烂额。
再加上乡里各村里时不时的还有些家庭矛盾要调解,那真是忙的脚打后脑勺,一刻不得闲。
嘉康佳媛回到学校,跟着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念书,好在这俩娃底子好,即便落下这么长时间的课,依旧游刃有余。
冯校长怕巧莲担心,还特意找了巧莲说明情况,告诉巧莲,什么都不用担心,两个孩子在学校完全没问题。
俩孩子的学业不用巧莲费心,家里面曲维扬暂时工作没落实,正好哄着嘉俊嘉和。
这日子渐渐平稳下来,巧莲这才觉得,其实曲维扬在家也不错,真的是帮她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
一忙起来,日子就过得特别快,转眼三月过去四月来到,大营乡各处开始春耕。
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忙,乡里的干部也基本都不上班了,各自回家忙活种地,学校也放了农忙假。
石嘴子的这五户人家是互助组,春耕自然还是跟去年差不多,大家伙安排了各家种地的时间。
今年曲维扬在家,家里多了个劳力,种地自然更快。
其他那几家都得了曲家的好种子,也知道曲维扬伤势刚恢复,所以都尽力先安排着把曲家的地种上,然后才去种别人家的。
大家伙来帮忙种地,巧莲自然高兴,每天中午都做了饭送到地里。
在石家沟杀的那头猪还剩了不少,一直存在冷冻仓库里,正好这时候每天做菜都切不少,春耕时节干活累,油水大了肚子不空。
大家伙见到巧莲这么用心,也都有些不好意思,更加卖力干活,于是没用两天,曲家的八亩地就全都种上了。
之后曲维扬又去帮着别人家种了几天地,大家伙互帮互助热热闹闹的把地都种了个差不多。
自打开春以来,就一直没下雨,地干的都快要冒烟儿。大家伙一边种地就一边盼着,什么时候能下雨就好了。
好歹老天成全人,正好大家伙把大块地刚种上,就变天了。
“媳妇,外头下雨了,我看着这雨要下一晚上,你赶紧收拾饭菜,吃过晚上饭,咱俩一起去捡蛤蟆。”
这天曲维扬出去给人帮忙种地,还不到傍晚呢,就急匆匆跑回来,头上身上都淋湿了。
“行啊,这可是开春头一场雨,旱了这么多天,天气热得很,我猜着今晚上蛤蟆一定不少,咱俩一起去捡。”
巧莲巴不得去捡蛤蟆呢,整个儿一冬天系统没什么进项儿,连曲维扬养伤再加上过年置办年货,系统里的积分掉了好多呢。
巧莲心疼极了,早就盼着赶紧下雨捡点儿蛤蟆换积分。
“这场雨下完,山里的野菜也疯长,正好趁着半个月的农忙假还没结束,我领着孩子们多去弄点儿野菜。”
系统可就指着一春一秋换积分呢,如今家里孩子多,花销也大,巧莲自然希望积分越多越好。
“行,听你安排,我估计我的工作也快要安排下来了,趁着这几天还有空,帮你多攒一些。”
曲维扬知道巧莲的心思,自然乐意帮忙。
于是巧莲赶紧收拾了饭菜,一家人吃了晚饭,然后嘉康佳媛在家哄着俩弟弟,曲维扬和巧莲从家里出来到仓房拿蓑衣。
“得,别拿蓑衣了,那玩意儿太笨,来,用雨衣,还有雨靴,都换上。”进了仓房,巧莲赶紧拿出来她提前兑换的装备。
雨靴、雨衣,既轻便灵巧还防水,比蓑衣胶鞋可强多了。
曲维扬已经知道媳妇身怀绝技,如今对巧莲拿出来的东西倒是也不太惊讶了。
不过在看见那雨衣和雨靴时,还是赞叹了一回。
“真不错,有这些玩意儿可方便多了,媳妇,这些都是将来那个世界的?
哎呀,看起来咱国家发展挺快啊,真好。”曲维扬很是感慨。
俩人赶紧换上了雨衣雨靴,这时候巧莲又拿出来两套强光的头顶灯,类似于煤矿旷工用的那种,带在头上不需要用手拿着,这样抓蛤蟆更方便。
“来,带上这个,比咱们手里拿着手电筒方便。”
既然曲维扬已经知道了底细,巧莲就没必要瞒着了,各种方便管用的装备往外拿,也不怕吓着曲维扬。
幸好曲维扬也不是那些没见识的乡下老爷们儿,他见多识广,不管巧莲捣鼓出什么东西来,他都能接受。
“厉害,真是太厉害了。”曲维扬朝着巧莲竖起拇指,忍不住赞叹道。
“行了,赶紧走吧,趁着外头的雨不大不小正好,咱赶紧抓蛤蟆去。
有这么方便的装备,咱们今晚一定得多抓点儿,卖了换积分,以后都有大用处呢。”
巧莲笑笑,系统里包罗万象,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找不到的,这么便利的条件要是不好好利用,那可真就是傻子了。
“是啊,你那个积分就等于是钱了,用处大着呢,往后只要我在家,就帮你挣积分。
咱们多攒一些积分,往后换出来东西就能变成钱,咱家四个孩子呢,用钱的地方多了去,是该提前准备。”
曲维扬听巧莲大致说过一些将来的事情,这人目光远,知道不能局限于眼前一时,很多事情,能提早准备最好。
“走,抓蛤蟆去,咱直接往去年的蛤蟆道走,那边这回肯定也不少。”
第240章 补回积分
有了轻便灵巧的各种装备,加上开春之后头一场好雨,蛤蟆大批的上岸。
巧莲和曲维扬这一晚就在河边的路上溜达,竟是捡了好多的蛤蟆。
巧莲这回也不用避着曲维扬了,蛤蟆抓多了就直接卖给系统,当着曲维扬的面儿,又变了一次戏法。
眼睁睁看着一袋子蛤蟆就这么不见踪影,曲维扬对巧莲的这个系统可真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媳妇,挣了多少积分?”当然,曲维扬最关心的,还是赚积分。
“十多斤母抱,不到十斤公狗,换了两千来积分。”巧莲笑呵呵的告诉曲维扬。
“来吧,继续抓,今晚上这雨真好,不大不小的正好适合抓蛤蟆。”
积分的增长,让巧莲也格外高兴,积分越多,她才可以做更多事情,往后的日子长着呢,自然要多积攒一些才行了。
一听说这么一会儿就有两千来积分,可是把曲维扬高兴够呛,“走,咱们继续往前,等会儿再溜达回来。”
捡蛤蟆就这样,就是要不停的溜达着,曲维扬这会儿可是高兴的很,就觉得浑身有劲儿。
“没事儿,你别太拼了,你的眼睛还没好呢,长时间看前面会累的。”巧莲担心曲维扬的眼睛,特意嘱咐他休息,不要太累。
“还行,蛤蟆多,离着也近,我能看见。就是远处的东西不行,我尽量不往远处看。”
抓蛤蟆低着头只看光能照到的近处,虽然也有些费力,时间长了眼睛花头晕。
曲维扬却不想停下来,这是难得挣积分的机会,他得尽量帮巧莲才行。
于是俩人继续往前溜达,河边不少地方都有蛤蟆上岸,这一路发现了几处蛤蟆道。
两口子很快就能捡不少,从晚上七点来钟,一直抓到了十二点多,这时候雨渐渐小了,蛤蟆似乎能感觉到雨会停,后面就很少上岸了。
忙活了半晚上,俩人也很累,于是留下几斤蛤蟆给孩子们吃,剩下的直接卖给了系统。
这一晚有曲维扬帮忙,加上蛤蟆的确不少,竟然换了八千多积分,巧莲高兴极了。
“要是能再有两场雨,冬天里损失的积分,就差不多全都换回来了。”
“急什么?有我帮你呢,你只要说什么东西可以换来积分,我帮你弄,保证把你花销那些都补回来就是了。”
曲维扬闻言就笑了,扯着巧莲拎着袋子往回走。两口子回了家,把身上的装备都脱了,重新收到随身仓库里,这才安心睡觉。
一夜的好雨,让大地焕发了生机,地里的各种野菜比赛一般的疯狂冒出来。
荠菜、婆婆丁这些就不用提了,就连林子里的大叶芹等山野菜,都在疯长。
趁着农忙假还没结束,嘉康佳媛可以在家哄娃,曲维扬和巧莲便抓紧时间进山里去薅野菜。
“媳妇,我今天得去一趟县里,估计我的工作应该安排差不多了,上次我去县里的时候,那边跟我说十天之后再去一回问问。”
这天早晨吃饭的时候,曲维扬提起去县城的事情。
“我去县里不能陪你进山,不行你就在家休息吧,这些天也够你累的,歇一天算了。”
积分再重要,也没有媳妇重要,在曲维扬心里,妻子的健康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嗯,行,我上午在家洗洗衣服什么的,嘉康佳媛的农忙假快结束了,我也该回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