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这事儿你容我考虑一下,给你个答复。
哦,对了,还有件事,我已经向上级打了报告,想要提拔你当咱们乡的副书记,以后还是主管妇女工作,兼管农业生产。
估计最近县里就能回复,问题应该不大。
巧莲啊,你有文化有见识,聪明能干又负责,是个好苗子,韩叔非常看好你,你可要好好干。
等着韩叔退下来,你就是咱乡里的一把手了。”老韩书记忽然想起这件事来,赶紧告诉巧莲好消息。
巧莲闻言就愣住了,“韩叔,这,这能行么?咱乡里人才有的是,咋地也轮不到我啊?
我负责妇女工作还行,农业生产这一块儿,我是个女人,怕是没人服我吧?”
“咋就不行,妇女能顶半边天呢,凭啥你就不行?你放心干,有我给你撑腰呢,怕啥?”
第264章 第一位女书记
还没等老韩书记想出来怎么分配种子呢,十月十六号,国家出台了粮食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政策。
粮食收购计划,简单的说起来,就是生产粮食的农民,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量,将余粮出售给国家。
农民在交完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才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但不得私下交易。
取缔私人粮店,粮食流通所有环节,全都要划归国家粮食部门统一领导。
也就是说,从计划下达开始,全国的粮食生产、加工、经营等,权利直接掌控在国家手中,任何私人再经营粮食,就是违法行为。
从粮食开始,以后还会慢慢过度到棉花、食用油,这也就是统购统销的开端。
文件下发到各县级政府已经是十几天之后,县里立即组织各乡镇干部开会,传达文件精神。
巧莲作为乡里的干部,而且即将升任大营乡副书记,当然也要跟着去开会。
接连开了四五天的会,大家伙总算是把文件精神给吃透了。
接下来,就是各自回各自乡里,召集群众开会,再把中央的精神传达到每个人,这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办的工作。
“韩叔,县里给咱下的指标,能完成么?
咱老百姓几千年来的习俗,就是手里有粮心不慌。
现在要按照规定收粮,不光要交公粮,还得按照上级分配的数量卖粮,我怕这事情难办啊。”
开完会回乡里的路上,几个乡里干部都愁眉不展,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心里没底。
“我算了,县里给分派的任务,应该能完成。
咱乡里今年虽然遭了灾,但大部分人家的粮食减产不算太多,回去之后召集所有人开会,把国家政策讲明白。
跟大家伙说清楚,咱们这是在支援国家建设,支援城镇发展,咱乡里的群众觉悟还是很高的,应该没问题。”
老韩书记毕竟是做了好多年的干部,心里有谱,倒是没怎么担心。
巧莲推着车子跟众人一起走,却是一言不发什么也没说。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个不是她能随意发表评论的,她只需要严格执行上级命令就行了。
少说少错,还是别胡言乱语的好,免得惹祸上身。
虽然巧莲一言不发,但是她的存在却不容忽略。
因为,今天在大会上,乔县长点名表扬了巧莲,还当众宣布了对巧莲的任命,如今,巧莲已经是大营乡的副书记了。
这也是抚松成立新政府之后,第一次出现的女书记,很具有划时代意义。
如今各乡镇的干部都缺人手,大营乡只有一个书记,副书记的名额始终都空缺。
乡里这些个干部都惦记着副书记的位置呢,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副书记竟然到了巧莲的头上。
“陈主任,不对,应该是陈书记了,恭喜啊,你可是咱县第一位女书记,厉害。
往后工作中,还请陈书记多多指教。”
财政助理兼会计,孙建勇,瞅了眼推着车子一眼不乏的巧莲,酸溜溜的说了句。
乡里就这么几个干部,大家伙基本上也都是身兼数职,一直以来,孙建勇算是副书记比较有力的竞争人选。
没想到,他努力了这么久,最终副书记成了巧莲,孙建勇这心里能舒坦了么?
孙建勇一开口,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向巧莲道贺,本来默不作声想心事的巧莲,不得不抬头正视众人。
“多谢各位,说实话我也挺惊讶的。
我来大营乡才三年多点儿,进乡政府时间更短,工作经验比不了各位。
往后的工作里,还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支持,在这谢谢诸位了。”
这几个大男人的心思,巧莲哪能不懂?
以往她负责妇女工作,不涉及其他方面,这些人对她都保持一份善意。
可如今她成了副书记,往后成了这些人的领导,他们这些大男人没竞争过一个女人,往后还得听巧莲分派,心里肯定泛酸难以接受。
巧莲对这些人的反应嗤之以鼻,瞧瞧,这就是说的男女平等。
说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不涉及他们利益范围的时候,这些男人一个个口号喊得挺欢。
还不是想着让女人多承担一些责任?减轻男人肩上的担子?
可一旦真的有女人比他们出色比他们能干,做了他们的领导,这些大男人难看的嘴脸就露出来了。
几百年来流传的重男轻女,哪里是那么容易扭转的?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巧莲前世,经济那么发达,民众思想那么进步了,不也还是有很多人不重视女性,看轻女性的地位么?
巧莲倒是没有因此而生气,反倒是笑呵呵的说话。
既然老韩书记推荐她,县委县政府也通过了,那就证明她可以胜任工作。
所以巧莲也没跟这些人客套谦虚,很是平静的接受了众人的道贺。
巧莲镇定自然成竹在胸,丝毫没有受宠若惊或者忐忑不安,甚至连一句谦虚的话都没有。
这让几个大男人都有点儿难以接受,只是当着老韩书记的面儿,谁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众人各自点头。
“陈书记工作能力很出色,我们以后定然会极力配合。”好不容易挤出来这么句话,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巧莲早就猜透了众人的心思,见大家如此,也没往心里去,只笑了笑,然后率先骑上车子。
“走吧,咱们还是赶紧回乡里,通知大家伙开会要紧。
马上就要交公粮了,今年又多了粮食收购计划,要做的事情很多呢,咱们啊,还是抓紧办事吧。”
“对,赶紧回去,然后商议讨论出个方案来,形成文字。
然后召集乡里所有村民开会,这是国家下派的任务,咱们必须完成。
以往不管什么事情,咱乡里都能积极主动的配合上级部门完成,这一回也不例外。
都打起精神来,可别给咱大营乡丢脸。”老韩书记也骑上车子,往回走。
几个大男人失落归失落,可该做的工作也不能落下,于是各自骑了车子往回赶。
幸好从抚松往大营走的路下坡多些,路上都骑的挺快,不多时便回到了乡里。
接着众人又在一起开了个会,拿出工作章程来,老韩书记这才分派众人去通知各村,让各村的群众明天来乡里开会。
第265章 进京开会
连着几天的开会学习,说实话巧莲也累的慌,不过心里却特别高兴。
如今她当了乡里的副书记,好歹也是升了官,不管咋说,心里还是高兴的。
下班回家的时候,巧莲一脸笑容的进了门,正好看见曲维扬在院子里劈柴禾。
“家里柴禾有的是,你都劈了一柴棚了,难得下班早,你就多歇着吧。”
巧莲看见曲维扬累的一头汗,有些舍不得了,赶紧拿了毛巾让他擦汗。
“来,进屋,我有件事情要跟你说。”高兴的事情自然要跟人分享。
巧莲在外面一直保持冷静,好像若无其事的模样,回到家里见到曲维扬,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忍不住了,倒有点儿小女孩欢喜雀跃的意思。
“呦,这是遇上什么高兴的事儿了?瞧你乐的。
对了,我也有事要跟你说呢,走,进屋吧,快跟我说说你遇见什么好事儿了?”
巧莲自从进了乡里上班,平日里都很沉稳干练,还很少有这么高兴的时候。
曲维扬觉得新鲜,于是就扔下斧子,跟巧莲一起进屋说话了。
“那个,也没啥,今天不是去县里开会么?乔县长点名表扬我了,而且还任命我做了大营乡的副书记。”
在外人面前要保持形象,自然不好得意忘形,可当着自家男人,巧莲还是忍不住笑起来。
曲维扬一听这话,多少也有些吃惊,不过他经历的事情多,很快就恢复过来。
巧莲在大营乡任职以来,工作上一直都特别出色,而且几次立功,往上升也是正常,只是没想到县里动作这么快罢了。
“哎呦,恭喜恭喜,原来我媳妇竟然升官儿了啊,厉害。”
趁着孩子们都在外头,曲维扬很快速的低头,在巧莲脸上亲了一下。
“今晚上我下厨,做点儿好吃的,犒劳犒劳我媳妇。”曲维扬笑的就像那偷吃了金丝雀的猫一样,别提多贼了。
夫妻俩相处久了,巧莲对曲维扬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倒也不惊讶,只瞪了他一眼。
“对了,你不是说你也有事情要说么?什么事?”曲维扬看起来心情也不错,估计也有什么好事情吧。
曲维扬闻言,轻轻咳嗽了几下,“那个,我最近要出一趟门。”
“你哪个月不出门啊?这也值当说的?快说,究竟是什么事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巧莲气的瞪曲维扬,这人他怎么越来越没正形儿了,还学会卖关子了。
“你要是不说就拉到,我可要忙了。”小样儿,不说拉到,我还不听了呢。
曲维扬赶忙扯住巧莲,“媳妇,这一回出门不一样,我是要去首都呢。
那个,供销系统要开会,这一次是全国各省市的代表都要去。
还有,我不是被咱省里提名了劳动模范么?这一次正好赶上首都开劳动代表大会,也有我一个,所以,我得出门一段时间。”
曲维扬转业之后到了供销社,工作上非常努力,做的也很出色。
巧莲虽然不经常听曲维扬提起工作的事情,却也知道他时常被县里和省里表扬。
不过巧莲还真是没想到,曲维扬竟然要去首都开大会了,这可真是不简单啊。
“什么时候走啊?哎呀,从咱这儿去首都可是挺远呢,路上就得好几天吧?
坐火车去?那我得赶紧给你收拾行李,这一去一回的,光路上差不多也得七八天呢。”
如今这边没通火车,曲维扬要去首都,得从浑江坐车到沈阳,再从沈阳坐车去首都,路上要折腾好几天才能到,得预备不少吃用呢。
“嗯,五天之后出发,来回加开会,估计要半个多月了。我寻思着出门时间不短,得把家里安排妥当了。
天冷,你天天上班就够累的,回家来还得烧火做饭,所以就想着多预备点儿柴禾,省的你回家了还要受累。”
曲维扬疼媳妇到骨子里,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
“柴棚里劈了不少引火炒菜的,我这两天再多锯一些疙瘩头,到时候烧炉子用。
家里别的方面我倒是不担心,吃的用的你比我有数,就是这烧火麻烦,孩子们都小,别冻着他们。”曲维扬搂着巧莲的肩膀,絮叨了几句。
巧莲听着曲维扬的话,真的是格外暖心,这人啊,真的是生怕他们娘几个吃苦,连家里烧火的问题都想到了。
这大半年来曲维扬在家,他们家的柴禾垛又多了一个,外头整整两大垛柴禾呢,还能缺了她烧火的?
“你啊,别光是惦记着我,你自己出门也得当心。
我给你多带些钱,这穷家富路的,虽说你这是出差单位给报销,可也得回来才给报不是?多拿点儿钱,有什么急用也不怕。
我再给你做点儿好吃的带着,出门了别苛待自己,一定要吃好睡好了,听着没有?”
虽然曲维扬还有好几天才出门,可巧莲还是没忍住唠叨几句。
“知道,知道,都听你安排,你就放心吧。”曲维扬从来不觉得媳妇这样唠叨很烦,反而很享受。
这是媳妇担心他呢,多好啊,有媳妇心疼。“我出门,你可别想我哭鼻子啊。”曲维扬故意逗巧莲。
“呸,谁会想你哭鼻子啊?别臭美了。”巧莲气的瞪曲维扬。
“不跟你说了,我这就去给你预备出门的东西,你要出去开会呢,得准备两身像样的衣裳。
这时节首都应该不算太冷,我给你做件呢子大衣,再做一套中山装吧。我记得家里就有不少好布料呢,等着我去翻一翻。”
巧莲是行动派的人,想到什么就立即去做。
男人外边走,带着媳妇一双手,曲维扬出门穿的好坏,那可是巧莲的脸面。
她可不想丢面子,一定要让曲维扬穿的正式又体面才行。
曲维扬看着巧莲敞开箱子,从里头翻找布料,忍不住就笑了。
他家小媳妇挺有意思的,特别爱攒东西,哪怕她有那个系统,可以随时兑换东西,可她还是爱积攒一些低价处理的布头啊,毛线啊之类的东西。
炕稍箱子里头,光是布料就装了半箱子,可巧莲还是乐此不疲,每次一淘澄到便宜又质量好的布料,都能高兴半天。
“也别太出眼了,我就是个县供销社的副主任,要是穿的特别好,人家还以为我贪污了呢。”曲维扬提醒巧莲道。
第266章 农业合作社
中央每次下达新政策,基层干部就要费很多力气去开会解说,向群众传达文件精神,这一次也不例外。
大营乡召开村民大会,老韩书记当众宣布了对巧莲的任命,接着开始传达政策,费了不知道多少口舌,才算把新政策讲明白了。
粮食收购计划,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生产流通,全力调配农村粮食供应城市。
跟过去农民自由自主卖粮相比,一个是国家收购价格低于私人收购,另一个,则是收购数量有规定。
每个乡镇都有死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各家的存粮自然就少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是生存的根本,多少人省吃俭用存着粮,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可如今国家下达命令,要尽可能多的收走百姓手里的粮食,对于不少人来说,的确是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老韩书记在大会上尽量打感情牌,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卖粮,支援国家建设。
不得不说,老韩书记的策略很正确,这个年月群众的觉悟和积极性也都很高。
大会上一番动员,之后各村干部回去又召开会议做动员,最终,大部分人都同意卖粮。
解决了粮食收购的问题,老韩书记这才有时间琢磨新品种苞米的事情。
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就是苞米,新品种亩产比过去多了将近两百斤,这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如果赶上好年头,亩产可以达到八百多斤。
这个产量在老韩书记看来,简直就是奇迹,这么好的种子,大营乡肯定要好好利用。
可怎么利用,老韩书记却为难起来,种子有限,根本做不到大营乡每家每户都分配到种子,那该怎么办?
正好这个时候,上级又下来了文件,全力加快农村合作社进程,全县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以乡村为单位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
这份文件给了老韩书记灵感,于是把乡里干部集合起来开了会,决定在大营乡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最开始,就以玉米合作开始,如果成效好,接下来就可以全面推广。
“巧莲,你们这几家留出来的种子呢,就当成是股本,投入到合作社里面来。
或者你们如果不愿意入社,那就由入社的社员,每家出相应的粮食,跟你们换种子。
我已经打算好了,新品种的苞米,只提供给合作社的社员。
明年合作社统一规划土地种植结构,将新品种苞米划归到一大片地上,集中管理,到了秋天看产量。”
“咱们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嘛,对不对?
大营乡的百姓,自愿加入合作社,但凡加入的,明年粮食收获了,大家伙都跟着受益,多好?”
老韩书记笑的跟老狐狸差不多,别提多高兴了。
“但是咱们谁都别把新品种玉米的事情透出去,毕竟种子有限,我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能积极响应乡里的号召?
咱们先从苞米开始,巧莲你那不是还有高粱大豆种子么?明年我划给你一块实验田,尽量多留种,往后咱都种高产品种。”
听见老韩书记这话,巧莲暗暗赞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农业合作社,开春的时候上级就已经有指示了,只是大多数的百姓没有积极响应,所以合作社一直没能办成。
如今老韩书记以新品种苞米当奖励,来鼓励大家伙入社,想来,应该会有不错的成果。
“书记,合作社是好事儿,社员互帮互助统一管理,也能调动大家伙的生产积极性。这个提议我同意,支持韩书记的办法。”
合作社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各地都会兴办,这不是巧莲反对能起作用的。
再者说,她现在是乡里的干部了,上级既然有指示,那就得执行,还能有什么反对意见?
巧莲第一个同意了,其他那些人自然也没有二话,于是众人一致同意了老韩书记的提议。
之后老韩书记又把张文广兄弟,赵家等人都叫来开了个会,询问大家伙的意见。
最终众人同意,以种子作为股本,投入到合作社当中,这样操作比较容易些。
就此,大营乡一边带领百姓卖粮,一边提议百姓们加入合作社,乡里干部忙的不亦乐乎。
而冬天,也随着众人的忙碌,就这样悄然而至。
两场大雪之后,天地一片素白,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到这时候,好歹能松口气,稍微歇一歇了。
当然,勤快能干的依旧有活,像张文广等人,依旧是进山里去伐木运木头。
而今年,抚松各地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发动冬闲群众,进山采摘松毛虫蛹。
这是范教授等人采用了巧莲的提议,回去以后向省里汇报,省里开会同意之后下达的命令。
各乡镇冬季闲散人员组织起来,进山采摘松毛虫蛹,林业部门划拨专项款,按公斤收购虫蛹,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六六粉虽然能够杀死松毛虫,可如今的技术条件做不到直升飞机播撒。
而且六六粉目前也是很稀缺的农药,只能在虫害密集的地方播撒,所以虫害只是暂时控制了,还有大面积遗漏。
而冬季捕捉虫蛹,开春虫蛹就不能孵化产卵,对于控制松毛虫灾害来说,无疑是不错的手段。
一斤松毛虫蛹一毛钱,这玩意儿树上多得是,一棵树上就能摘下来好些呢。
那些不能上山伐木的人,这下可都有事情做了,大家伙都特别积极的进山作业,尤其是那些半大小子们,有的甚至逃课也去。
男人们进山去干活挣钱,女人们在家做饭哄孩子之余,则是聚在一起学习。
巧莲借了乡里几间房子,又办起了识字班,教乡里这些妇女们读书认字,普及各类卫生健康知识。
女人们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倒是也挺热闹。
这天,巧莲正在给大家伙上课呢,忽然有人敲了敲门。
巧莲走过来敞开门,往外一看,接着便惊喜不已的喊了出来,“维扬,你回来了?”
原来,门外面站着的,正是出门开会的曲维扬。
曲维扬十一月五号从家里出发去的首都,原本寻思着来回顶多半个月就能回来。
可是巧莲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了今天二十三号,才见到曲维扬的影子。
“媳妇,我走了这些天,你想我没有?”曲维扬看着巧莲,笑呵呵的问道。
“呸,不正经,没看见满屋子的人啊,胡说八道什么?”
第267章 惹人羡慕
自从曲维扬转业回家,还从来没出门这么长时间呢,巧莲哪能不惦记?
见到曲维扬回来自然特别高兴,巴不得多跟曲维扬说说话呢。
可他俩这是在课堂门口,屋里是一群识字班的妇女,没瞧见那些女人一个个都好奇又八卦的瞅着他俩么?
“你先去学校接儿子吧,正好也快放学了,等下咱一起回家。”
识字班下午只上两个小时课,离着下课时间不远了,巧莲不好扔下一屋子的妇女们跟着曲维扬走。
所以就让曲维扬先去学校接嘉康佳媛,等会儿一家人回家再说。
曲维扬也知道这场合不对,于是强忍着将巧莲搂进怀里的冲动,朝着巧莲点点头。
“好,那我去接孩子,你先忙着吧。”说完,这才转身离开教室,去北边学校接儿子和闺女。
这边,巧莲关上门,一转身就迎上一屋子女人那好奇八卦的目光。
巧莲轻声咳嗽了下,“又不是没见过,一个个瞪眼瞅啥啊?
上课怎么没见到你们这么感兴趣?把劲头都用在学习上,你们都能学的不错。”巧莲故意板着脸训这群老娘们儿。
妇女工作不容易,尤其是面对这些农村娘们儿,一个个嬉皮笑脸的满不在乎,巧莲只能严厉些。
然后有人就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