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1988-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彦君朝吴春梅看了一眼,对高凉说:“给我半斤花生米、半斤卤干子,一会儿要和瘦猴几个喝酒。”
  “好嘞。”高凉赶紧帮他夹菜。
  汪彦君问:“最近收到毅哥的信了没有?”
  “前两天收到过一封。汪哥你有事吗?”高凉问,前两天李俊毅又帮她寄了一包干珊瑚草和海蜇皮回来。
  汪彦君笑着摇头:“没有,他已经有好久没给我们写信了,真是重色轻友啊。”
  高凉闹了个大红脸:“汪哥你真爱开玩笑。”
  汪彦君提着凉拌菜笑眯眯地走了。
  吴春梅说:“刚刚那人是谁啊?”
  高凉说:“哦,汪莉娜的哥哥,不过人比汪莉娜强多了。”
  吴春梅有些羡慕高凉,她认识的人真多。她还有点好奇给高凉写信的那个人是谁,高凉谈恋爱了吗?不过没好意思问出口。
  第二天是8月31号,高盼几个都开始报到上学了,高凉送他们去报了到,高盼住校,高珊通读,早上还可以起来给她自己和高强做早饭,高凉就不用担心弟弟的早饭该怎么办了。这一天她没再出摊,而是在店里做准备工作,又多调制一锅带辣味的卤水,用来做香辣口味的卤肉。卤肉是晚上做的,肉炖上一个小时,焖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再放在卤水里浸泡四五个小时,差不多就是高凉起床的时间了。
  9月1日一大早,高凉和吴春梅都是三点就起来了,她们起来杀了三只鸭子,退完毛后带着鸭子到了菜市场。高凉将锅里的卤肉起出来晾着。吴春梅帮忙处理鸭子,高凉则负责做凉拌菜,然后将处理好的鸭子放在锅里卤上,一切就等着早上开张了。


第二十五章 生意红火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 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热闹,店主、摊贩、菜农陆陆续续到了; 将原本空荡荡的菜市场一点点填满起来; 整个市场变得热闹起来,充满了生活气息。
  高凉的心情也随着紧张起来; 她担心今天来逛新市场的人不多; 虽然她准备的菜数量也不多,但还是担心卖不完。
  高凉跟吴春梅交待各类菜的价格:“凉拌菜分两种价格; 这边的海带丝、海带结、木耳、香干、豆腐丝、花生米、藕之类的卖八毛一斤,这边珊瑚草、海蜇皮、蘑菇类的卖一块五。肉类一律三块一斤。卤鸡蛋一毛五一个。”高凉将价格调了一下; 争取薄利多销。
  吴春梅看着被高凉单独分出来的鸭翅、鸭掌、鸭脖、鸭内脏甚至鸭头; 十分不解:“你把这些分开来卖吗?”
  高凉点头:“对啊; 这些单独卖给想吃的人,也是一样的价。”
  吴春梅无法理解:“都是一样的价,谁不愿意吃肉啊?那些边角料都是骨头。”
  高凉哈哈笑:“这你就不懂了; 有人就爱啃骨头,不信你尝个。”
  吴春梅摇头:“不; 还是卖钱吧。”
  高凉也不强求,等卖不完再吃吧。估计是市场管理处的宣传起了作用,天亮之后; 陆陆续续就有人进来买菜了,每个人从市场口进来,都忍不住被高凉卤肉锅里的香味吸引得抬起头来看店子的牌匾——“高味熟食”,不过人们都没有停留; 而是直接往里去了。
  吴春梅有些焦急地说:“怎么办,没人买啊。”
  高凉心里也有些不安,这些人就看一眼,问都不问,但她还是笑着安慰吴春梅:“不着急,一般都是先买菜,出来的时候再买熟食。等等吧。”不过她还是很有自信的,菜都用纱罩盖起来的,她和吴春梅也都戴了个口罩,一看就十分干净卫生。
  高凉的话刚落音,就有客人来了,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老板,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高凉一抬头,看见了瘦猴和三胖,说话的是瘦猴,他身后的三胖还打着哈欠,一脸没睡醒的样子。高凉笑了,李俊毅的朋友总是这么给力,真是要好好谢谢他:“杨哥、王哥早,你们怎么来这么早?”现在时间应该也才六点多钟。
  三胖打着哈欠:“旺旺那家伙要上班,支使我们来给他跑腿,说是怕晚了都卖完了。生意怎么样?”
  高凉尴尬地说:“还没开张。”
  三胖赶紧来了精神:“那我们是开张第一单啊,我喜欢,赶紧的,每一样都来点儿。”
  高凉看着他:“你确信?”今天她可不是卖凉拌菜,菜色加起来有十多种。
  瘦猴比三胖要冷静,他过来看了一下,也好奇地说:“你怎么把一只鸭拆成这样来卖啊,这个怎么卖?”
  高凉说:“就是拆开了,其实价格都一样,肉类统一三块,凉拌菜便宜点。要不你们尝尝?”高凉为了方便人尝味道,将鸭肠切成了小段放在一个碟子里供人品尝,卤猪头肉也是切成了极薄的薄片,珊瑚草也斩成了小段。
  瘦猴还没有动作,三胖已经先下手了:“哇,这个肉好吃,我们买肉吃吧,猴子。”
  瘦猴见三胖吃了又吃,赶紧制止:“你少吃点,都吃光了人家还怎么卖?自己买了吃去,难怪长那么多肉!”
  三胖不好意思地放下牙签:“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停不下来。我们买肉吧。”
  瘦猴尝了一点鸭肠,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味道好,又辣又香,过瘾,我要这个鸭肠。”
  高凉将筷子递给他们,又将一个套了袋子的搪瓷盆递过去:“你们自己夹吧。注意口水别掉菜里面去了。”
  瘦猴哈哈笑:“好的。三胖,注意卫生。”
  于是他们买了半斤肉,又买了半斤珊瑚草和海蜇皮,还买了六个卤蛋。有人带头买,就有人过来看了。不得不说,人们买东西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看别人买了,自己也敢尝试了。瘦猴和三胖买完东西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帮忙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最好吃的卤肉和凉拌菜,全城仅此一家,别无二家。”
  他们这么一吆喝,来看的人更多了,高凉的菜口味是没得说的,只要有人来尝,那十有八九是要买的,不买的,都是被价格吓跑的,不过她现在的价格也很合理,并不贵得离谱,所以买的人很是踊跃。
  高凉正低头忙着,突然听见瘦猴喊奶奶和阿姨,她赶紧抬头,看见李俊伟陪着王奶奶和匡秀敏一起过来了。王奶奶看着高凉的店,连连点头:“好、好,这样就很好。有个店子,亮亮堂堂的,干干净净的,吃着都放心。秀敏,你说凉凉是不是特别能干?”这句话是跟自己儿媳妇说。
  匡秀敏笑着点头:“妈说的对,高凉是很厉害。”
  高凉赶紧说:“奶奶,阿姨,你们进来坐吧。”他们家离这儿不算近,一般不会专门跑到这里来买菜,今天过来,多半是来看看自己的店子的。
  王奶奶连连点头:“好。你先忙,我和你阿姨先去转一圈,看看新市场,然后再过来,给我留点珊瑚草和海蜇皮,那个你叔叔爱吃。”
  “好的,奶奶。”
  “妈,奶奶,你们去逛吧,我去帮高凉卖东西。”李俊伟对做生意兴趣浓厚,要和瘦猴他们一起帮高凉卖东西。
  高凉见客人越来越多了,便说:“你们几个别叫了,进来坐吧。”
  三个人看见高凉和吴春梅确实有点忙不过来了,便进了店里,坐下吃起了瘦猴买的菜来。
  等高凉送完这波客人,发现三个男生正在大快朵颐着鸭杂,还是用手抓的:“你们这就吃完了?”
  这话提醒了瘦猴:“我操,不行,不能吃了,旺旺要骂死我的。”
  李俊伟有点反应过来了:“这是君哥买的吗?”
  “对啊,他出钱,我俩跑腿。我那破厂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瘦猴顶了他爸的职,在玻璃厂里上班,但是厂子效益,快要破产了,三天两头在放假。
  三胖父母都是铁路上的双职工,家里条件还可以,但他目前没有工作,正等着内部招工去铁路系统,所以身上的零花钱也有限,三个人只有汪彦君最富有,一个月有一百好几的工资。
  李俊伟说:“我这有钱,我给你们买点。高凉,再给我称半斤鸭杂,要鸭肠。”
  高凉说:“鸭肠没有了,还有鸭脖子和鸭头,要不要?”
  李俊伟面露难色:“鸭脖子还好,鸭头就算了吧,那怎么吃?”通常情况下,家里吃鸡鸭的时候,鸭头都是归奶奶吃的。
  高凉笑着说:“那鸭脖子卖给你吧,鸭头送给你吃。以后要是想吃鸭头,那就得花钱买了啊。”
  李俊伟点点头,高凉将三根鸭脖子称给他,并剁成小段装起来,鸭头直接给了他们,三个鸭头,正好一人一个。三个男生看着三个鸭头,都有点没勇气吃,最后还是三胖这个吃货带头啃了起来:“嗯,还不错,肉也不少。”
  另外两个人这才开始啃起鸭头来,然后越啃越觉得挺有滋味的,吃完了,李俊伟舔着手指头意犹未尽地说:“没了啊?还想吃怎么办?”
  高凉笑嘻嘻地说:“想吃的话,以后来买吧,不白送了。”
  吴春梅送走一个客人,对高凉说:“高凉,珊瑚草和海蜇皮都没有了。”
  高凉回过头来:“我赶紧来做。”这些她还是备有存货的,泡着在那呢,等着卖完了再做。
  李俊伟说:“生意不错啊。”
  高凉一边忙,一边看着已经熙熙攘攘的市场,说:“市场人流量还挺大的。”
  高凉刚将珊瑚草和海蜇皮过水焯熟捞出来,就听见有人说:“你这生意挺好的,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高凉一抬头,看见了刘红青:“阿姨您来了?”
  刘红青依旧一身职业装,打扮得非常干练,她是在税务局里做会计的:“我们家老朱早就惦记你的卤肉了,昨晚上还提醒我,今天要记得来买卤肉。”
  高凉一听笑眯了眼睛,顿时觉得那个素未谋面的朱局长是个特别可爱的人:“刚好还有一个猪耳朵,叔叔好像爱吃这个,要吗?昨天晚上卤到今天早上,入味了,味道特别好。”
  刘红青笑了:“好啊。猪耳朵来一只,这个鸭子给我来半只吧。”
  “阿姨您要先尝尝吗?”高凉问。
  刘红青说:“不用了,我知道味道肯定差不了。”她吃过高凉做的猪耳朵和凉拌菜,每种味道都很特别,便相信高凉做的什么味道肯定都不会差。
  高凉见对方如此信任,赶紧亲自给她切猪耳朵拌菜。刘红青看着盆子里白白的跟珊瑚似的东西:“那是什么?”
  高凉说:“这个是珊瑚草,海里产的,俊毅哥帮我从广州寄回来的,阿姨你要点尝尝吗?”
  “好啊。也来一点。”刘红青倒是非常爽快,他们家条件是真的不错,两口子的工资、奖金以及补贴加起来一个月不少于四五百了,算是这个年代的中产阶层了,所以买东西都不怎么计较价格了。
  高凉给刘红青拌完菜,刘红青递过来一张十元的钞票,高凉说:“不用了阿姨,第一天开张,请您吃的。”
  刘红青笑了:“上次已经吃过了,今天开张,图个好彩头,再说我还收你房租了呢。”
  高凉笑着接过来,找了钱给对方:“那谢谢阿姨了,以后想吃就过来,或者有什么想吃的可以单独跟我说,我特意给您做。”
  刘红青笑着点头:“行,那你忙吧,再见!”
  高凉送走客人,李俊伟说:“这是谁啊?”
  高凉说:“朱文武的妈妈。你们不认识?”
  三个男生都摇头:“不认识。”事实上朱文武家有个局长大人镇着,他们谁都没去过。
  吴春梅叫高凉:“高凉,找钱了,七两鸭子,两块一毛。收两块五,找四毛。”
  高凉赶紧转身又忙了起来。大概忙到九点左右的时候,今天准备的所有肉类都卖完了,只剩下一些后来补做的凉拌菜和一些卤蛋,生意好得简直出乎她的意料。


第二十六章 赚钱啦
  今天是市场开张第一天; 客流量比高凉预期的稍微大一点,她的店面位置好; 东西又做得好吃; 生意比别的店铺也好不少。
  吴春梅看着剩下不多的凉拌菜,说:“还要再做一点吗?”
  高凉摇头:“不做了; 卖完就回去。”她在菜市场摆了一个多月的摊; 知道市场一般过了九十点钟,买菜的人就渐渐少了; 没必要为了那几个客人守上大半天。
  “下午我们还卖吗?”吴春梅问。
  高凉摆手:“不卖了。下午休息,晚上过来卤肉。”以前推车卖凉拌菜; 种类和数量都少; 所以才想着早晚都出摊; 现在开店了,一个早上就能卖上之前一天的量,就没必要让自己那么辛苦了。
  吴春梅吃惊地说:“那下午我们就没事做了?”
  高凉笑了:“我们早上三点起来忙到现在; 也有五六个小时了。下午和晚上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按照八小时上班制; 时间已经完全超过了。”
  吴春梅不理解所谓的八小时上班制,不过想到她们早上三点就起来忙活,觉得下午确实需要休息一下:“高凉; 这段时间你都是三点就起来了?”
  高凉打了个呵欠,点头:“对,早起了一个多月了。累,所以以后下午要休息; 补觉。你要是睡不着,可以看看书什么的。”
  吴春梅听她这么说,有些心疼好友,又有些感激好友,她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还想着读书吧。
  趁着人少了,高凉赶紧跑到市场里逛了一圈,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买的。之前人还比较少的时候时候,高凉就来逛过一圈了,趁人少买了些自己必须的卤肉食材和凉拌菜食材,还买了一桶新鲜田螺,准备拿来做唆螺。现在市场快散场了,没准能捡些便宜。
  当然,快散场的时候,各种菜都被挑得差不多了,高凉主要是去看看肉类和禽类,猪肉已经卖完了,卖鲜鸡鸭肉的还剩了一些。老板看着高凉:“买鸡鸭吃啊。”
  高凉挑拣了一下,挑了半只鸡:“给我称了这个吧。”
  老板高兴地称秤,用一根棕绳系住鸡腿提起来:“两斤一两,两块四一斤,五块零四,算五块吧。”杀好的鸡比活鸡贵了一点。
  高凉掏钱,对老板说:“老板,你今天杀了多少鸡鸭?”
  老板一愣,不太理解高凉的意思:“杀了几十只吧。”
  高凉有些吃惊:“这么多!”然后突然之间明白过来,这个老板应该帮人代杀鸡鸭的,杀一只收两毛钱这样。“不是,我是问你自己卖了多少只?”
  老板说:“这个不多,总共就十几只吧。怎么了?”
  高凉说:“老板,我想跟你打个商量。你能不能单独把鸡脚和鸭脚斩下来卖给我?”
  “啊?”老板一时间没有领会高凉的意思。
  高凉指着自己买的半只鸡的鸡爪子部分:“就这儿,你沿着这个关节斩断就可以。”
  老板十分不能理解:“那怎么行呢,我把脚都剁了,就不完整了,谁买啊?”
  高凉并不打算放弃:“人家来你这儿买鸡肉,就没打算买整只鸡,你要不要试试,剁了之后看能不能卖掉?你把鸡脚和鸭脚都剁下来,我给你两块五一斤,比你卖肉还贵一点。”
  老板觉得好笑:“也就贵了一毛钱,我一天也就卖十几只鸡鸭,那些鸡脚鸭脚加起来也就是一斤多,能赚什么钱?”
  高凉继续游说:“我每天都要啊,你一天多赚一两毛,一个月就能多赚五六块钱,一年也能多赚六七十,为什么不要这个钱?”
  老板一愣,看着高凉:“你每天都要?”
  高凉点头,又说:“鸭头是不是没人要?鸭头也可以卖给我,连鸭脖子一起,一样的价格,两块五。”
  老板这回真开始心动了,买鸡鸭的人确实都不喜欢要头,但还是得搭着卖,她要鸭头和鸭脖子的话,那加起来就多了,不过还是有点不相信:“你买这些东西干嘛啊?”
  高凉指了指市场门口:“我在那儿开了个熟食店,专门卖这些边角料。”她知道,要是真做起来,以后鸭脖子鸭掌之类的都是大头,每天光靠自己杀那几只鸭肯定不够用,所以必须要拓展进货渠道。
  老板有点不太相信:“专门卖鸡脚、鸭脖子和鸭脑壳?”
  高凉笑:“你不用管我卖什么,总之你把这些卖给我就行了,反正都是骨头,买的人也未必喜欢。”
  “鸡头也要?”
  高凉摇头:“不要,鸡头鸡脖子都不要。只要鸭头、鸭脖,还有鸡脚、鸭脚。”其实她连鸭翅膀都想要,不过估计拆下来的话,老板就不好卖了。
  老板看着高凉:“那我怎么相信你呢?”
  高凉说:“我就在市场门口的高味熟食铺里,明天一早我来找你,给你交点定金,然后你把那些部位都给我留着就好了。”
  老板点头:“好吧,我明天试试。”
  高凉跟老板谈好生意,回到店里,吴春梅说:“凉拌菜都都卖完了,卖了五块六毛,给你钱。还剩了一点卤蛋。你买鸡干什么,家里不是有鸡吗?”
  高凉举了一下手里的半只鸡,笑着说:“这只是个引子,我跟人谈生意去了。好了,卖完了我们就回家吧。换好煤球了没有?把火关一下,东西收拾一下,卤蛋也带回去。”
  九点半,两人带着今天买的食材回去了,自行车没骑,因为带了太多东西,还是坐公交比较方便。高凉挺满意这样的状态,每天卖到这个点就能回去,还可以给弟弟妹妹做午饭,下午就可以睡个舒服的午觉,然后起来准备第二天的食材,不像以前那样一忙就是一整天。
  回去的路上,高凉说:“春梅,我们今天晚上就将鸭子杀了卤上吧,我觉得今天卤的鸭子味道还不太够,干脆就像昨天卤肉一样,煮好了浸泡一晚上,味道才能完全进到肉里面去。明天早上咱们可以晚点去,四点起来就行。”
  吴春梅听了点头:“可以啊。”
  高凉笑着说:“那就晚上辛苦一点。”
  回到家,高凉将剩下的十来个卤蛋分了,送了几个去李家。卤蛋吃的就是咸香味,一个鸡蛋才赚五分钱,所以也没指望能够赚钱,只是为了丰富产品做的,卖不完的拿回来自己吃也不太浪费。
  李卫国口味比较重,喜欢这一口,他两口就能吃下一个鸡蛋:“小高,今天做什么好吃的?”
  高凉发现男人好像都对吃的兴趣浓厚:“我今天打算做手撕鸡。”
  李卫国一听就兴奋了:“什么口味的?”
  “有点辣,算是凉菜的一种。”
  李卫国一听立即击掌:“好,就做手撕鸡了。俊伟妈,俊伟妈!”
  高凉有些不解,这是干什么?
  一会儿匡秀敏从厨房里出来了:“怎么了?”
  李卫国说:“你今天不是买了一只鸡吗?高凉要做那个、手撕鸡,你跟她学去,一起做。”
  匡秀敏说:“不蒸了?妈说蒸鸡才有营养。”
  王奶奶听说要做手撕鸡,便说:“那就不蒸了,跟着高凉一起做吧。”
  于是匡秀敏拿了鸡过来给高凉一起处理,高凉将姜蒜和各种调味品一起和匀,均匀拌在鸡上,然后将鸡和调味品装进食品袋里,放在李家的冰箱里冷藏起来,等待入味。到中午的时候拿出来,放在锅里煮,煮熟后取出撕成块状,然后将锅里剩余的汤汁浇在上面,鲜辣可口的手撕鸡就出锅了。
  高凉还特意炒了一点花生米,碾成碎末,撒在鸡肉上,凉热都可以吃,极其鲜嫩开胃。吃得高强和李俊伟去添了三次饭,幸亏两人没在一个锅里吃饭,不然饭都不够吃。
  吴春梅从来没有这么吃过鸡肉,准确说,她们家很少吃鸡,除了逢年过节,家里基本是不杀鸡吃的,每次杀鸡,都是清蒸的,因为这样才能保留鸡的最大营养。她不知道原来鸡还可以这样吃:“高凉,你这手艺都是从哪里学的啊?”
  高凉笑着掩饰:“就是瞎做的。好吃吗?”
  吴春梅点头:“好吃。”
  高珊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春梅姐,我大姐做菜都是无师自通,她会的菜可多了,而且每样都超级好吃。”
  高凉听见小妹这么夸自己:“没那么夸张。珊珊和强强今天第一天上学,都学了些什么,上新课了吗?”
  高强说:“还没有,上午就发书和排座位来着,我们班选班干部,我当了班长。”他说着还挺了挺胸,一脸自豪。
  高凉笑着点头:“真棒,好好干啊。”
  高珊一说到上学就不太高兴:“我们今天也发书了,还上了一节英语课。我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是的”和‘公共汽车’是‘爷死’和‘爸死’,英国人好讨厌!说话真难听。”
  高凉一愣,才意识到这两个英语单词的发音勾起了妹妹的伤心处,别人学到这个可能笑笑也就过去了,但是他们家情况不同,爷爷和爸爸刚好都不在了。现在刚开学,二十六个字母都没学,肯定还没学到单词来,老师恐怕是为了调动大家对英语的积极性才跟学生说了几个简单又好记的常用单词。高凉笑着安慰妹妹:“只是英语发音而已,并不真是那两种意思,其实“s”的发音并不是“死”,要轻很多。”她说着给妹妹示范了两遍。
  高珊还是有些闷闷不乐:“反正我心里有点不舒服。”
  高凉想起当初高珊没继续升学的原因好像就是英语太差了,难道是起因是因为这个吗?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学校跟高珊的老师谈谈,妹妹很聪明,希望老师能适当引导和鼓励一下她,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