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1988-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凉和吴春梅离开学校,朝城南市场去。吴春梅一直都低着头,在汪莉娜的冷嘲热讽下,她的心情越发低落了。高凉不知道怎么劝她:“中午去我家吃饭吧,然后再回去。”
吴春梅有些苦涩地说:“汪莉娜都能考上。”言下之意是她却没考上,她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结果却连个中专都没考上,当然会失落不甘。
高凉安慰她:“一次考试并不代表所有的实力,你就是运气差了点,我觉你至少能上大专,只要你肯吸取教训重头再来。”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实力很重要,但是运气同样也重要。
吴春梅自己何尝不想复读呢,但最大的问题是没钱。她是顶着巨大压力上高中的,她是家里的老大,后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对双胞胎弟弟,父母只是没有任何技艺的农民。
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地区最优秀的学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读中专,因为中专免学费,读完就能参加工作,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这个时期中专比高中难考多了。吴春梅从小成绩就特别好,中考的时候报的是中专,分数也够了,结果却在录取的时候出了差错,她的名额被人顶了,拿到的通知书居然是县一中的,他们是最底层的农民,投诉无门,家里无奈之下只好送她去上高中。
全家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场高考中,吴春梅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发挥失常,导致了现在的落榜。高凉很同情这个朋友,毕竟对一个生理上有着缺陷的农村女孩来说,读书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到了城南市场,高凉和吴春梅下了车。高珊满脸期待地看着姐姐,高凉朝她摇了摇头,高珊的小脸暗淡下去,高凉摸摸妹妹的头:“没关系,大姐考不上,以后你替大姐读大学好不好?”
高珊用力点头:“好。那俊伟哥考上了吗?”
高凉点头:“他考上了,还是本科。”
高珊瘪了一下嘴,显然为姐姐的失利感到难过。
吴春梅进市场去找母亲,高凉不放心,叫住她:“春梅,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是想复读,我可以借钱给你。”
吴春梅想也不想地摇头拒绝了。高凉退而求其次:“要不你来和我一起做生意吧,你来帮我。”高凉并不想一直这么摆路边摊,她要开店,卖的也不仅仅是凉拌菜,到时候弟弟妹妹都要上学,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找个可靠的人来帮忙非常重要。如果吴春梅愿意来帮忙,那她就不必去深圳了,她的人生应该会有另一个方向,将来应该就不会因为意外事故瘫痪了。
吴春梅听见这句话,停下来看着高凉,思考着这事的可行性,她已经毕业了,除了读书一无所长,回家只能务农,要不就是出去打工,现在高凉提供的出路,显然比种地好得多:“但是你应该不需要帮忙吧。”这种小本生意能赚多少钱,如果还分给自己,那就赚得更少了,她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高凉的馈赠,高凉的处境比她的更困难。
高凉笑了:“需要啊,现在是暑假,我弟弟妹妹帮我,我还能忙得过来,等他们开学了,我就一个人干了,还真忙不过来。要不你回去考虑一下吧,到底是复读还是来帮我,你自己拿主意,到时候都可以来找我,不过我更倾向于你能复读。你去过我家的,找得到地方吧?”
吴春梅看着高凉,然后点了下头:“好。”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来。”高凉与朋友挥手作别,和高珊一起回家。
吴春梅找到母亲,她们挑来的一担红辣椒已经卖完了,吴母拿着扁担正在原地等女儿,看见吴春梅过来:“考上了吗?”
吴春梅咬着唇,眼泪就出来了,轻摇了一下头。吴母一看,顿时觉得凉了半截,也没问考了多少分,用扁担挑上筐子:“回家吧。”说着急匆匆地往市场外走去。
吴春梅赶紧跟上母亲的脚步,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只是低着头默默垂着泪。吴母疾走了好久,一直到出了县城,这才出声:“差了多少?”
吴春梅说:“一分。”
吴母站住了,抹了一把眼泪,重重地叹息:“这都是命啊!春梅,算了吧,咱们不指望读书了,咱们没那个命!”当初中专考上了,被人顶了名额,如今大学差一分没考上,不是命是什么呢?
吴春梅听见母亲这么说,抽泣得更加厉害了:“对不起,妈!”
吴母用沾了灰尘的手背擦了一把眼泪:“春梅,不是妈不想送你读书。我今天挑了一担辣椒来卖,总共才卖了十来块钱。你一个学期就要两三百,弟弟妹妹还要读书,咱家根本就送不起啊。”
吴春梅知道,自己的读书梦到此为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觉得女主自己的事拎不清还想帮人,我不赞同,女主接受别人的帮助就该心安理得吗?她在自己的能力下帮助别人,并非是盲目地帮,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善良的三观正常的主角。
第十五章 香辣唆螺
高凉回到家,将自己落榜的事轻描淡写地和弟弟妹妹说了。相较于高凉本人的淡定,弟弟妹妹们显然比她更难以接受,大姐以后就没有书读了。
高凉看着沉默的弟弟妹妹,说:“你们都怎么了,没考上大学我就不是你们大姐了?”
高强吸着鼻子摇头:“不是,你还是大姐。”
高盼的眼圈有点红:“姐,我会好好学习的。”
高凉听见这话,伸出手搂住小弟和大妹的肩:“这样才对嘛。你们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读书,赚钱的事就交给大姐了,不要辜负大姐的期望啊。”
高珊低着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大姐。”
高凉放开他们,击掌说:“好了,今天下午不用摆摊,你们暑假作业写完了没有?没写完赶紧去写。”
“我还差一点,现在就去写。”高强说着赶紧跑到屋里去拿暑假作业。
高珊说:“大姐,我毕业了,没有暑假作业。”
“你昨天不是从俊伟那儿借了本《雾都孤儿》,去看,看完了写一篇读后感给我看。”高凉给小妹布置作业。
“好。”
高盼说:“我有些物理题目不会写。”
高凉看着高盼,弟妹三个中,她的成绩比较让高凉担心,高盼的理科比较差,当初就是没考上高中才跟着自己出去打工的,如今可不能重蹈覆辙了,怎么也得上个高中:“拿来我看看。”
高盼赶紧拿了作业过来,高凉一看,发现陌生得就像是看天书,她差点忘记自己有二十多年没学过物理了,必须要拿过课本重新研究一下定理和公式才行,便说:“初中的知识我也忘得差不多了,要不去问俊伟吧,他考上大学了,肯定会做。”
高盼有些意外地看看大姐,还是点头:“好。”抬腿准备去隔壁。
高凉想起什么来:“你下午再去吧,俊伟还没回来呢,跟他哥出去吃饭了。”这年头又不流行什么毕业旅行,俊伟在家里闲得长毛,他为人又热情,多半会答应,高凉若是给他家教费,应该是不会要的,她琢磨着要给俊伟做点什么好吃的,不然让人家白给妹妹讲题也不好。
高强突然问:“大姐,俊伟哥真的考上大学了?”
高凉点头:“对,考上了,应该还是重点大学。你们要多向俊伟哥学习,知道吗?”
弟弟妹妹眼里流露出向往的神色,大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那就跟镀了金的佛像一样尊贵,简直就是金光闪闪的。
高珊捏捏拳头:“我也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高强连忙说:“我也要,我也要!”
只有高盼没有作声,相较于弟弟妹妹的雄心勃勃,她显然对现实认识得更清楚一点,她低下头,开始做自己的作业。
李俊伟还没回来,他考上大学的事就已经传遍了整条街巷,他可是他们这片第一个大学生,左邻右舍全都过来跟王奶奶道贺,无人不羡慕。
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一直到新中国的八九十年代都是很盛行的,当然,中间某个混乱的十年不算。后来随着经济迅速崛起,物质越来越丰富,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整个社会一切向钱看,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变成了唯金钱论,也渐渐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但是在1988年,读书人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因为读书是底层人民最好的出路。
王奶奶一下午都在招待客人,她家的客人这一天就没断过。一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李俊毅才载着李俊伟回来。李俊伟显然有点喝高了,分开腿坐在自行车后面搂着他哥的腰仰着头放声高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俊伟说话的声音好听,但是唱歌却有点跑调,他很有自知之明,平时是不会在公共场合唱歌的,今天却在寂静的午后引吭高歌,自然引起了街坊邻居的注意,也引来了大家的笑话。
下午不用摆摊,高凉难得清闲,睡了一个悠长的午觉醒来,这会儿正和弟弟妹妹一起处理前天买回来的新鲜田螺,蝉叫声声,衬得夏日的午后格外宁静。李俊伟的歌声一出现,立即打破了这份宁静,高凉扭头看了一眼,不禁莞尔。
高珊听见李俊伟的歌声,忍不住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强强,你看俊伟哥像不像咱们家那只打赢了仗的花公鸡?那个神气哟。”
高强还没答话,高盼就说了:“你要是考上了,没准比他还神气。”
高珊显然对二姐的说法非常不满意:“我才没那么幼稚呢。”
高凉笑了,这丫头小孩子说大人话,她知道什么叫幼稚啊。
高强坐在树根上,撅着屁股在桶里捞田螺,然后递给高凉:“大姐,这么多,咱们吃得完吗?”
高凉接过田螺,将螺尾钳掉:“肯定吃得完,我还怕不够呢。”光自己估计一碗都不够,更何况还有李俊伟兄弟呢。
钳完螺尾之后,高凉开始清洗处理好的田螺。新鲜田螺买回来,洗净用清水养上两天,滴上两滴香油,使其吐尽杂质和粘液,再钳掉尾部,去掉螺口的掩体角质,用竹刷子反复涮净,然后入锅爆炒,加上各种香料烹饪入味,就成了香辣可口的唆螺,一口吸一个,吃着会上瘾。高凉喜欢吃田螺,前天在市场上看见有个大体肥的新鲜田螺,便买了几斤回来。准备一会儿做好了端去贿赂李俊伟,忽悠他给高盼补课。
高凉做唆螺很有心得,最好是在催吐完脏东西之后用新鲜的瘦肉泥将田螺喂饱,然后再处理它们,煮的时候用高汤,这样的话味道将会更加鲜美。高凉这回没做得那么讲究,毕竟现在瘦肉他们都不够吃呢,哪有多余的肉给田螺吃,今天没买骨头,高汤也没有。不过就算缺了这两样,高凉也照样能做得香味四溢,让人口水直流。
高凉等去李家串门的街坊邻居都走了,这才叫上高盼端着做好的唆螺去隔壁。李奶奶正在厨房里做晚饭,李俊毅捧着收音机坐在走廊上听广播,他忍不住抽了抽鼻子,朝高凉看过来:“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唆螺。”高凉看了看,没看见李俊伟,“俊伟呢?”
李俊毅一听是唆螺,赶紧将收音机放下,起身接过高凉手里发烫的碗:“俊伟喝多了,还没睡醒。”也不洗手,直接抓了一个田螺塞进嘴里,舌尖一接触到田螺,眼睛享受地眯缝了起来,然后用舌头将田螺在嘴里灵活地打了个转,下一刻便将螺壳吐了出来,满意地点头:“好吃!”
高凉看他吃唆螺的技术简直比自己还要娴熟,可见也是个爱吃唆螺的:“你也爱吃这个?”
李俊毅点头:“对。”说话间又抓了第二颗。
高凉看了,忍不住说:“你也不洗下手。”
李俊毅端着碗朝水龙头走去,一边吃一边洗手。高凉说:“我想找俊伟有点事。”
李俊毅问:“找他什么事?”
高凉拉了一下一直没说话的大妹:“盼盼的物理作业不会做,我平时也没什么时间,想让俊伟有空教教她。”
“可以,我替他答应了,回头等他醒了我跟他说,他肯定同意的。这个谢了。”李俊毅朝高凉扬了一下碗,又抓了一个放进嘴里。
高凉见他的架势,大有一口气吃光的样子,便说:“记得给俊伟留点。”
李俊毅没说话,一便吃一边点头。高凉转过身去忍不住偷笑,李俊毅平时酷得就像一条狼狗,结果在一碗唆螺面前完全变成了二哈,也是怪有意思的。
出了门,高盼悄悄地朝高凉说:“刚俊毅哥好好笑。”高盼胆子小,比较内向羞涩,一直都对冷峻寡言的李俊毅怀着深深的畏惧心理,甚至都不敢正眼看他,更别提主动说话了,所以刚才一声都没敢吭,现在居然敢背地里吐槽他,看来李俊毅刚才的表现给高盼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高凉心想:李俊毅知不知道他的社会他毅哥的形象在她们姐妹心目中已经完全崩塌了?
高凉晚饭还没吃完,李俊伟就急匆匆跑来了:“唆螺还有没有?”
高珊看着碗里剩下的最后一个田螺:“这是最后一个。”
“都归我了。”李俊伟拿过了盛田螺的碗,直接从高凉家的饭锅里舀了米饭进去,抓了一双筷子,将米饭和剩下的汤汁一起搅拌,然后扒了一大口饭,恨恨地说:“李俊毅这个混蛋居然吃独食,一碗螺蛳他就给我留了五个!那也叫给我留了?!气死我了。”
高凉一听,“噗”地笑出了声,兄弟俩为了一口吃的差点反目成仇:“你喜欢吃的话,过两天我再给你做。”
李俊伟眼巴巴地看着她:“明天不能做吗?”
高珊白了李俊伟一眼,声音清脆:“明天买回来还要用清水养两天,不然全是泥巴,怎么吃?”
“好吧,过两天就过两天,高凉你帮我做唆螺,我教高盼做作业。”李俊伟为了这一口吃的,也是拼了。
高凉笑眯眯地点头:“好。”
第二天高凉去市场的第一件事就是买田螺,做唆螺要挑个大新鲜的田螺,个大当然是处理起来方便,吃起来也更过瘾,新鲜的才能养得了两三天,否则不等养干净就已经死掉发臭了,那也不必吃了。
中午,弟弟妹妹们都去午睡了,高凉将清水养着的田螺清洗了一遍,到了几滴香油进去,然后开始动手做卤菜。院子里传来了自行车铃声,李俊伟在外面喊:“高凉,有你的信。”
高凉从厨房里出来,看见李俊伟推着车停在院子里的樟树下,他身后还跟着汪莉娜,汪莉娜看见高凉,脸上露出暧昧的笑容:“原来你家住在这里啊。有人从深圳给你写信,是情书吗?”
高凉一愣,明白过来应该是邓兴华的信,她从李俊伟手里接过信,板着脸:“不是。”连声谢谢都没说,转身进了屋。
汪莉娜嘻嘻笑:“情书就情书嘛,有什么不好承认的,高中都毕业了。”
李俊伟皱了一下眉:“不一定吧,兴华也给我写了,难道也是情书?我们几个玩得好而已。”
汪莉娜继续笑:“跟你是朋友,跟她就未必啦。好了,快点去你家吧,外面热死了。”
高凉在屋里听见他们的对话,突然间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汪莉娜该不会是喜欢李俊伟,一直拿自己当假想敌吧?
第十六章 雨中送暖
高凉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李俊伟在大家眼里是个俊朗帅气的男孩,学习又好,为人彬彬有礼,简直就是当下流行的琼瑶笔下的男主角,肯定得到了很多女生的垂青和爱慕。
高凉和李俊伟从小一起长大,知道他小时候是个爱哭包、跟屁虫,小学五年级时还尿过床,一直到高二的时候还是个1米6出头的矮土豆,高二一个暑假就长了8厘米,然后长到现在176的个子,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成为了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不过在高凉眼里,还是那个幼稚热情的小伙伴,他们在学校的时候也没刻意避嫌,两人之间互动也不少,估计被很多女同学当成假想情敌了。
高凉想到这里笑了,俊伟的春天来了呀,不过这个汪莉娜不怎么行,心眼太小了。她看着手里的信,看也没看,随手撕成两截,扔进了灶膛里。邓兴华于她来说,只能当个路人,连朋友都不愿意做,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兴趣看他的信。
今天下午陪高凉出摊的是高珊,高凉对高盼说:“盼盼,有空就去学习,把物理和数学都好好学学,不懂的就去问俊伟。”
高盼点头:“嗯,知道了。”
高凉又对正在树荫底下滚铁环的弟弟说:“强强也去学习,不要偷懒。”
“我暑假作业已经写完啦。”高强也不怕热,跑得满头大汗的。
高凉看着弟弟,突然想起昨天巷子里有个小孩偷偷去游泳差点溺死了,便嘱咐弟弟:“那就不要到处乱跑,小心车子,尤其不许下河下塘洗澡。”
“我不会去的,放心好了,我不喜欢游泳。”高强低着头继续滚铁环,一脸的无所谓。
高凉突然想起父母的死因,心里有些难过,弟弟这辈子对水的恐惧都消失不了吧:“那在家听话,我们走了。”
高凉和高珊出了门,走上了滚烫的街道。最近一直没下雨,天气非常炎热,大家都盼望能下一场大雨去去暑气。今天格外闷热,汗如雨下,知了叫得都不停歇,高凉觉得呼吸都不太顺畅,她发现高珊的脸格外红:“珊珊,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高珊停下来喘息:“就是热。”
突然一阵疾风吹过,吹得树枝都朝一边倒伏过去,高珊兴奋地甩着两只手:“哇,好凉快,多来点风!”
高凉抬头望望天空,头顶的天空中没什么云彩,她没看天气预报,不知道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一会儿不会下雨吧?这阵风来过之后,感觉暑气消了许多,远远地,传来了闷雷的声音,高凉对妹妹说:“珊珊,你快回去拿伞来。”要是真下雨了,别淋了雨才好。
高珊抬头看看天:“大姐,会下雨吗?”
高凉说:“可能。希望下点雨,天气实在是太热了。”
高珊听话地转身回去拿雨伞,高凉独自推着推车往棉纺厂去,心里希望雨不要来得这么快,晚点才下。但是怕什么来什么,高珊刚一回去,狂风席卷着乌云从四面八方涌了上来,黑云压城,仿若魔幻电影中的世界末日一般,电闪雷鸣,声势浩大得似在酝酿一场末日浩劫。
几分钟前还是烈日当头,此刻就已乌云密布,比孩子变脸还快。高凉吃力地推着车拼命跑,希望赶在下雨之前到达棉纺厂。今天这雨是避不过了,按理说天气不好应该休息的,但她没看天气预报,菜已经做了,不卖就都浪费了。还没到棉纺厂,黄豆一般大小的雨点就砸了下来,落在玻璃上啪啪作响,落在地上很快就形成一个硬币大小的湿点。高凉带着麦草帽,头上暂时没淋到雨,但是麦草帽遮不了全身。
快到棉纺厂的路段没有避雨的地方,高凉只能加快速度,在雨里跑了三四分钟,才到了棉纺厂,将推车放在树下,迅速跑到工厂宣传栏的雨棚下,不少摆摊的小贩都在那儿避雨。高凉摘下草帽,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仰头看着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的雨水,这场雨盼了很久,却来得有点不合时宜,就不能晚点吗。
人们都在热议着这场雨,高凉低头看自己的衣服,已经湿了大半,幸亏今天穿的衣服颜色深,没有走光,但是湿了的衣服粘在身上还是挺不舒服的,她尽量拧干水分,抻着衣服的下摆,希望能被风吹干一点。这雨棚面积有限,挡雨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只遮得住上半身,地上飞溅的水花将裤子都打湿了,高凉也顾不上了。
还不到下班时间,不过这么大的雨,就算是下班了也没法走,都要等雨停了才能走,夏天的雨应该来得快也去得比较快吧。高凉有点担心珊珊,她回去拿伞,出门的时候应该已经下雨了,照这孩子的倔强程度,应该不会找地方躲雨,而是会直接冒雨过来,这么大的雨,就算是有伞,那能有多大的用处呢,可千万别淋感冒了。
这雨来得凶,一直铺天盖地的,似乎没有喘口气儿的征兆,眼瞅着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大雨还没停下来的意思。这时白亮的水世界里飘来了一把黑色的伞,高凉看着伞的高度,觉得应该是高珊。那把伞走近了,在凉拌菜推车前停了一下,然后又朝四周看了一下,看到了宣传栏下面的高凉,赶紧朝她走过来了:“大姐,我来了。”
高凉发现妹妹虽然打了伞,但是头发和衣服都湿了,因为伞是棉布伞,不是绸伞,雨太大了会渗漏的:“你怎么不找个地方先避避雨?”
高珊抹了一下湿了的刘海,笑着说:“没事,我打伞了。”
高凉赶紧将妹妹拉到身边来站定,一起等雨停。棉纺厂下班了,雨还没有停,比刚才倒是小了点,但是小贩们已经按捺不住了,一个个跑了出去,像往常那样摆起摊来。高珊扭头对高凉说:“大姐,我们也去吧。”
高凉看了一下,这么大的雨,谁会来买东西呢,但跟其他人比起来,自己的东西却是最不能存放,像是寻求心理安慰似的,高凉点头答应了:“好,走吧。”
姐妹俩打着伞,走进了雨中,小推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