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有余香千千结-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馨只得苦笑了点了点头,“那行,晚上我可能要回来暗一点,你自个弄点吃的。不用等我了。”
  文长青见她急忙忙地走出了办公室,张了张嘴,泄气地笑了笑。
  自从上次一起去看望了林虹之后,温馨与卫婷儿紧张的关系有些缓和。她与卫婷儿的跟县人员联系之后,得知卫婷儿正在开高速公路出口建设的后续事项。当即,便开着车,连忙赶到了县上。
  “高速公路出口,事关林县的形象。两旁的配套设施必须要建设好,要与园区和县城的环境布局相协调。不能整得怪模怪样的。得有点文化内涵,体现林县的特色。”
  在县政府的常务会议室外,温馨隔着门,听见卫婷儿火气有些大。只得退了回来,去了隔壁的办公室等她。
  等了两个多小时,卫婷儿才开完会。她的跟县人员连忙向作了汇报。得知温馨来了,卫婷儿扭起了眉毛,心里暗自嘀咕了一声。“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请她到我办公室吧,我马上就过来。”卫婷儿把发改和园区的领导留了下来,再次交代了一番,方才回到办公室。
  温馨见她走进了办公室,连忙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卫县长好!
  卫婷儿瞪了她一眼,“坐吧,不是跟你说了吗,叫卫姐。”
  温馨呵呵地点了点头,见她很随和,也就没有坚持。“卫姐!”
  “坐下说吧,你啊平常也很少见你来。这回来,准是为了修路的事情吧?”
  “你都知道了?”
  “刚刚在会上,园区的同志已经给我提了一下。具体呢,来得你来讲。”
  温馨当即把请示报告递给了她,并详细给她做了汇报。卫婷儿一边翻着她的报告,一边仔细地听着她的汇报。等她汇报完了,卫婷儿才端起桌上的咖啡杯,喝了一口浓咖啡。“这事情啊,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是我们怎么选择的问题。”
  温馨听了她这话,知道她还有下文,不由地皱起眉头。“说不难呢,县上来投资也行,关键得解决资金出处的问题。说难呢,你也知道我们建的是两条出口,如果只是把渠口的问题解决了,那另外一个出口又该怎么办?”
  “渠口,毕竟是处于同城化的先行示范区,还是请县上呢优先考虑一下。”
  卫婷儿听了她这话,呵呵地笑了起来。“你啊,你还是只是看到你的一亩三分地。以前你们是先行区,但现在两大出口修起了,你们啊就不一定了哦!”
  温馨当即眉头皱得更紧了。卫婷儿的话,不亚于在她平静的心里扔下了一块石头。听她的意思,县上要对规划布局再次调整,将另一个出口的重点镇也纳入同城化。“我也不瞒你,顾书记已经与我商量了,我们准备以主城区和园区为两大核心,以你们渠口和碧山为两翼驱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啊,你们现在有追兵了哦!”
  “有追兵我们也不怕,我们有信心走到他们的前面。”
  卫婷儿对她的表态很满意,渠口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生态康养和产业基地的布局,已经让渠口走在了前面。碧山要想短时间内赶上渠口,还很难。这也是,她和顾天青思量的问题。计划加大对碧山的支持力度。
  “有信心就好!就怕你们顶不住压力,到时候下耙蛋!你们目前有什么计划没有?”
  “目前我们已经动员村上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现行筹措一部分资金。其余的,我们想看能不能纳入园区的配套来建设。”
  “一事一议,杯水车薪啊!配套呢,年初的预算都已经安排了。这样,你最近几天跟着我去省市都跑一跑,看能不能争取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下来。如果能够争取点下来,我们把两个出行便道都建起。”
  听到卫婷儿愿意松口子,温馨方才松了口气。出行便道拿不下来,她搞了那么久的调研,就白费了。
  卫婷儿提出去省市跑一跑,一方面是对上争取,另一方面她还想找姚婷谈一谈,看能不能找点企业赞助或者干脆搞成ppp项目。
  。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能因为苦难,而失去生活

  余香也马不停蹄地再次开展调研。示范片发展得越好,梓县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越突出。
  梓县的南路山区,在群山环绕之中,一座宛如鸭肠子的小山村坐落其间。这里的人家,大都姓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望龙村,没有仙,但却有龙。海拔400多米的九节龙,便是望龙村的得名之地。
  来到望龙村,余香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望龙村,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穷山村。村里仅有一条出行的水泥路,村民大都靠种植玉米、红薯、水稻、小麦为生。外出打工的人比比皆是,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每个家庭的常态。
  老王家生来传统,固执。
  前些年,在外打工的王老三好不容易在外地娶了一个媳妇,带回家来,日子过得倒也挺安稳,生了一个女孩。但好日子并没有过多长时间,王老三被查出重度尿毒症,家庭便日落千丈。家里变卖了能值钱的东西,都用来给他治病。但却毫无起色。靠着三朋四友到处借款,勉强能够做一次透析。但家庭便垮了。
  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妻儿,王老三咬着牙提出要跟妻子离婚,让妻子带着女儿去重组家庭。但他妻子是个固执的女性,坚决不肯跟他离婚。生无可恋的王老三觉得拖累了妻子,成了家庭的负担,几次三番寻死。
  几次抢救过来,王老三都咬着一句话不松口。“你不嫁人,我便活不成。”
  他的妻子也流着泪水,“你要让我嫁人,我便先去死。”
  无奈之下,王老三只得暗地里找亲戚朋友帮着妻子张罗对象。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原本年纪轻轻的女子压得老去了一大圈,身子骨原本就弱,很快自己也患上了肺炎。
  眼瞅着,在这么僵持下去,不但俩个人都活不成,还连带女儿受苦。无奈之下,他的妻子痛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嫁人可以,但我们不分家。我要把你养到老!”
  妻子打定了主意,要带着丈夫嫁人。可村里的和周围的男人都不是傻子,谁都不愿意背上这个包袱。日子又熬了一年,隔壁村的一个光棍得知了这个消息,被这个女人感动了。
  他主动找上门来,要当她的上门丈夫。
  “你可想好了,我不想害你!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清楚。我是不可能放弃我的丈夫和女儿的。”女人是个善良的人,眼泪鼓包地把家里的情况给他讲了一番。老光棍点了点头,与王老三见了面。
  王老三得知他来了,连忙带着尿罐子从床上翻爬了起来,扑通一下便跪在了他的面前。“兄弟,我给你保证!只要你愿意娶她,你啥时候想把她娘俩带走都成。”
  老光棍叹了一口气,将满脸泪水的王老三一把扶了起来。“兄弟,我知道你过得苦!兄弟我,穷死烂眼的也过得很难。你和这个女人我都很佩服!你有种,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换着是其他人,鲜有人能有你这种心胸。恨不得马上把自己的妻儿都送出去!”
  “我求你了,啥也不别说了!赶紧把她们带走吧!我再看到她们,我只想死啊!”
  “不行啊,这个女人你比我清楚,她在乎你,在乎这个家!我想带也带不走啊!”
  “那怎么办?难得你还真答应,她那种荒唐的想法!不行,绝对不行!这比杀了我,还要我的命啊!”
  老光棍唏嘘地摇了摇头,“这样的女人,你能不要吗?你怎么能够舍得去死呢!你应该看着她幸福,好好地活下去!这样的女人,也该有个安稳的家!我虽然没有本事,但我有一身蛮力!你相信我,我饿不死她们,也饿不死你!”
  “我是一个废人,不能再拖累她!求你,把她们带走!让她们活得像个人样!”
  无奈之下,王老三抱着想把人早点嫁出去的想法,与妻子办理了离婚证。
  新婚之夜,大红的喜联贴在门上,老光棍和新婚妻子的心思都不在彼此的身上,而是担心着王老三。再大度的男人,见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投入别的男人的怀抱,还能有多大的活路。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王老三把女儿哄睡之后,从梁上吊了一个绳子,再次走上了自杀的路子。
  将王老三再次救下来,不等女人发火,老光棍劈头盖面把王老三揍了一顿。“你个王八蛋,是不是要害老子,老子答应了的事情,你让老子还怎么做人!你想死,你怎么不早点去死!”
  女人铁青着脸,咬碎了嘴唇,当着王老三的面撕碎了刚刚领下来的结婚证。“王老三,你要是死了,我们一家人今晚都得死!你信不?”
  老光棍哆嗦地看着女人,决绝的态度。良久,发出一声嚎叫,摔门跑了出去。
  王老三心中有愧,没想惊动他们。他只想安静的失去。
  没有死成,他只得抱着被惊吓的女儿,眼泪鼓鼓地流着血。是个人都想活啊!他也不想死啊!可是,他不死,妻子又怎么会能够过上好日子。
  王老三再次求死没有死成,也就彻底地死心了。但新婚后不久,他还是固执地与妻子分了锅灶。
  女人无奈之下,只得一锅饭煮两锅。老光棍结了婚,很快便与女人商量好了,他出去打工挣钱养家,而她呢在家照顾女儿和那个躺在床上的活死人。
  一个家庭里两个丈夫,虽然不会在与前夫有夫妻生活,但女人始终没有放弃给他治疗。
  日子就这么熬着,王老三不死不活的样子,但人却被养得白白的。他仅有的力气,也只能帮前妻打打下手,做点家务,帮着女儿做做作业。
  随着女儿越大,仅靠老光棍挣钱日子还是过得很难,女人便见缝插针地四处打短工。
  余香去他们家调研的时候,家里刚刚推倒了土坯房正在建新房。两个男人都在家,女人忙着张罗匠人的伙食,前夫忙着打下手,而丈夫则与其他的工匠一起抹灰砌墙。
  见着余香走进院坝子,丈夫嘿嘿一笑,连忙扔下了手中的砖刀,赶紧迎了上来。“余常委,你咋个来了?”
  “你认识我?”
  余香惊诧地问道。
  “我咋个不认识你呢,我在鲜家嘴的劳力合作社打过工。”这汉子,嘿嘿的一脸的朴实。他从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搬了两条长凳子过来,用身上的衣服麻溜地擦干净了,嘿嘿地招呼她坐。
  他媳妇听到有人来,连忙搀扶着前夫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余香见着她,这女人其实远比一般的农村女子还要长得漂亮。见着余香,高兴地笑道,余常委,可算是把你盼来了。咱们村,啥时候也搞点产业啊!我们两口子也不用再出去打工了。
  她的前夫脸色苍白,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依靠着门楣,笑着朝余香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你们想在村里搞点什么产业,有什么好的建议?”余香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家人奇怪的组合。
  女人当即来了兴趣,给余香倒了一杯茶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在修房子,没个地方落脚,只能请你多担待了。我们想如果能够在我们村搞生猪代养的话,我们都不出去了。就在家里搞代养。你看,我们已经把修猪圈的地方都腾出来了。”
  “你们就这么想回来挣钱?”
  “你看看我们家的情况,要不是房子马上要垮了。我们也没敢下定决心修房子。老三还要换肾呢,女儿也要读大学了,到处都花钱。在外面也挣不了几个,靠他一个人也难!要是在家里,我多少还能搭把手!”女人提到前夫,眼睛里很快泛起了泪光。而他的前夫和丈夫相互地苦笑了一下,都垂丧着脑袋。
  周围的匠人也是一阵唏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自愿来帮忙的。这个女人,是村里的奇女子,他们既羡慕王老三能够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又暗自可怜她。他们能做的,只能帮着她分担点手边活路。他们也不富裕,能帮她的实在太少了。
  从她家院坝子里出来,余香的心里很不好受。她看得出来,这个女人一直在咬牙坚持,苦苦地维系着这个破碎的家庭。都是女人,她却比谁都活得艰难。
  临走的时候,这个女人突然间叹息的话,让余香差点当场落泪。“现在年轻,还能挣一点。要是病了,年纪在大一点,这个家还不知道能活成啥样!”
  余香重重地握住她的手,低声安慰道,放心,我们会很快做出调整的。
  女人再也忍不住,转过身去眼泪股股地流了出来。女人,也只有在女人面前,才能敞开痛苦的心扉。她担心两个男人看见,慌忙又转过身来,飞快地抹去眼角的泪水,红着眼睛,朝着余香笑了笑。“谢谢,谢谢!”
  这件事情对余香触动很大。
  与向燕燕偶然间谈起,向燕燕便把这家人记挂在了心上。她主动找上门去,与她的女儿结成了帮扶对象,承诺资助她一直到大学毕业。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从望龙村回到县城,余香把调研的情况与吕书记作了专题汇报。县上经过研究,决定迅速在示范片外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先期动员龙头企业参与扶持帮助产业薄弱村,通过一对一帮扶将落后村动员带动起来。同时示范片组织专业化公司和技术团队进村入社帮助发展支柱产业。
  余香多次与何大海说道,我们不能让心怀勇气和希望的人,因为暂时的苦难,而失去他们本该享受的生活,甚至爱情。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半部唐诗半部史

  转过年,又是春天。
  包裹一个冬天的寒冷,虫豸和鸟兽大都饥肠辘辘,慧义寺前的雪还在下着。但这已经是春雪,千年之前唐朝的诗人们在这里种下了一棵老银杏树,在秋天的时候已经耗尽了青春的样子,而等到春天,树干之上光秃秃地压着雪。
  王勃在写滕王阁序之前,在这里率先练了连笔,颜平原也曾经在这里刻下奠定他在历史长河中身份和地位的楷书字碑。雪依然在下着,比冬天的雨夹雪还要下得纷纷扬扬,半部唐诗半部史的文翰墨香,也都被厚厚的雪压着。
  端坐在佛堂之上的佛祖半眯着眼睛,透过千年的窗棂,雪亦如当初顿悟成佛的禅语一般,悠悠荡荡地飘着,下着。
  或许是因为包裹了太多的寒冷,这场春雪反而让人感到阵阵的暖意。
  也或许是因为下雪的原因,开学季被推迟了大半个月。
  清水河已经被冻住了,桃花源变成了冰雪源。趁着下雪,侯春带着他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着他的小朋友来到了县城,连续一个寒假,孩子在桃花源已经呆不住了。他张开臂膀,便要放开手脚要跑的架势,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卫婷儿每天都要打来网络视频电话,与孩子通话,顺带也查查他这个当父亲的岗。“你能不能像个当父亲的样子,你每天把他关在村子里有意思吗?”
  “带他出去走走啊!哪怕去县城也行啊?”
  入冬之后,桃花源的生意便淡了下来。花已经谢了,清水河边一片枯黄。而蒲草长出的毛蜡,褐黄褐黄的像一根根庙宇里等着点燃的头蜡,在寒风的捶打之下,不多久便散开了苞絮,露出了像棉花一般的种子。熬过冬天,更多的蒲草浅浅黄黄地长出了新芽。
  桃花源的烧烤摊和钓鱼台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仅有的几张彩带已经淡去了颜色,侯春索性给村民们都放了假,让这片热闹了大半年的清水河能够有喘息修复的机会。
  因为有孩子在,小女朋友担心他带好孩子,只得留了下来,陪着他们父子过年。
  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挺热闹,回来了很多的孩子。小家伙找到了不少的好朋友。但正月十五过后,村子里的孩子都长出了翅膀,跟着父母又飞走了。
  眼看着,要上学了,寂寞了一个冬天的丘区,又迎来了这场雪。互联网上嗮雪景的人太多了,特别是城里的雪远比村里还下得大,下得美。经不住卫婷儿的喋喋不休,侯春只得带着孩子和小女朋友进了城。
  慧义寺,是小女朋友常来的地方。

第二百八十五章 跟好人学好人

  山村里的气温略微比城里的气温要暖和一些,屋前的雪已经在开始化了,股股地散发着化雪的寒意。
  鲜家嘴,驼子李的家里。
  过年的喜庆,已经随着这场雪散去了喜庆。姚七月坐在堂屋的电火炉前,守着两个在屋子里四处捣乱的孩子,和不像当爹的驼子李,手里却织着一件深蓝色的毛衣。
  家里的老头子最近迷上了生态养老社区的一个城里大妈。大妈,姓陈,是城里一所高中校的退休老教师,老伴去世得早,孩子早已经去了外地成家立业。或许是因为学问太高,与儿子和媳妇都搞不拢,便与学校里的几个退休老师一起来到鲜家嘴养老。
  自从老妈去世之后,老头子心里也没惦记过谁。但自从这陈老师来了村子之后,他便给自个找到了不想干活的理由,三天两头地跑去陈老师的院子里,帮人打下手。
  一大早,他见下了雪,便借口要去生态养老社区帮着扫雪。
  其实,村里这点雪,哪里需要他去扫。不用半天的时间,自己便会化掉。
  哥哥嫂子去了城里,很少回村子里,对老头子的事情自然也管不着,也不敢管。姚七月倒是有心成全他,但心里总觉得过不了自个的坎。她心欠欠地念着老母亲,没有享过福分。
  驼子李难得在家里呆一会儿,趴在地上跟着两个孩子弹弹珠子。这家伙难得有机会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便忘乎所以,把自个真当成了孩子。“妈妈,老爸耍赖!”
  大东东很快就不满驼子李老是反悔。拽着姚七月的手,便告起了状来。小东东奸诈得狠,捂着小手偷偷地笑,不断地羞他老子。“李大海,你狗日的,还像个当爹的吗,跟孩子玩,你还耍赖!”
  姚七月自然是站在孩子这边,伸手用手中织毛衣的钢针,狠狠地戳了他几下。驼子李连忙辩解道,我没有耍赖啊,是失误失误!大东东,小东东,我们再来!
  大东东不乐意了,嘟着嘴,从地上翻爬起来,“不玩了!大人连小孩子都不如!输打赢要!老爸是狗熊!”小东东更高兴了,跟着他大哥,也跟着吆喝,“老爸,是狗熊!”
  驼子李倍感无趣,只得将地上的弹珠都捡了起来,哼哼地骂道,不玩,就不玩!玩不起,就别玩!大东东瞪了他一眼,拉着小东东的手,“走,我们不跟他玩了,我们去找云森和清华玩!”
  等到两个孩子跑出了家门,姚七月才不满地对他说道,你看你,难得跟孩子们玩一会儿,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让着点啊!驼子李抠了抠

第二百八十六章 余余又患病了

  余余在村里过的日子虽然过得远不如过去有钱的时候那么风光,那么洒脱。但也算是过得与世无争,十分惬意。小山村的生活虽然单调了一点,但并不妨碍他的自由。
  每月按时还着贷款,虽然兜里剩下的银子并不多,但在村子里也算是半个小康。
  人闲下来就会生病,病了就会出事。
  他知道村子里的人并不待见他,即便是姚七月、李金香这些女流之辈也多看不起他。前妻云秀清在村子里的影响根深蒂固,即便他做得再好也无法改变。她是老何家的儿媳妇,享受着安放在祖坟里的荣耀,而他要不是看在他是何大海的大舅子、余香的亲哥哥份上,可能连一只丧家之犬都不如。
  虽然唐悦看他还有几分顺眼,但毕竟他是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又怎么可能真心的用他,更加说不上真诚的信任。
  何兴旺的位置虽然被他顶替了,但他多数顶替不过是他忙不过来的手边活路。
  大事小事,唐悦和唐熙大都和何兴旺商量,而他则尴尬地被撇在了一边。
  刚来的时候,他还自个知道自个的处境,知道掂量自个的分量,但时间久了,心中便如野草一般地长出了野心。
  他从来就不是个安稳的人,也过不惯安稳的日子。他习惯了在风浪中赌博,赌徒的个性就如瘾君子的犯了病一样,控制不住自个的贪婪。
  每天除了给唐悦开车,便守着后勤仓库。采购的事宜,虽然唐悦说是归他管,但其实拿主意的还是何兴旺,他干着后勤总监的名声,却喝不上一点荤汤。
  心态一旦失衡,不要止不住的打上了鬼主意。
  他去了几回镇上的菜市场,很快便摸出了门道。何兴旺个性耿直做事情,喜欢凭信誉和良心,对人对事简单明了,不喜欢拐弯抹角,弄弯弯绕。
  何兴旺为了图省事,在采购的时候都是搞定点采购。对食材的质量大都采取抽检的方式进行。每月按时抽查几回,按照抽查的结果给供应商评级。
  供应商大都是小商小贩,脑袋瓜子灵活,喜欢大小算盘,占点小便宜。
  余余瞅准了他们这种心理,多次故意在何兴旺抽检之后,再偷偷的复检。小商小贩对何兴旺的脾气很清楚,一旦抽检合格,便万事大吉,偶然夹灰卷口便是常事。虽然质量差一点,但并不妨碍营养搭配。
  余余拿着这些抽检出来的结果偷偷地找到这些供应商,一番威胁利诱,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