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手有余香千千结-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香和兰花被他的话,噗嗤一声逗笑了。“延平啊,你啊你!一辈子做事情都是这么霸道!亏得大海有出息,换成别的孩子,还不得怄你的气!”
余香连忙走过去,轻声安慰道,妈,你安心养病,这些事情就交给我们来办!兰花感激地笑了笑道,余香,谢谢!谢谢你们这么关心我!
老扛把子霸气地朝着何大棒槌说道,还杵在这里干嘛,抓紧时间办手续啊!我们马上转院!
何大棒槌连忙跑了出去办理出院手续。余香连忙将兰花从床上扶了起来,帮助给她收拾好东西。老扛把子轻轻地搀扶着她,将她扶下楼,跟着一起上了车。
在卫婷儿母亲的张罗下,很快在省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安排专家对她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并制定了治疗方案。
安顿好这些之后,老扛把子便把何大棒槌和余香撵走。“你们都回去忙你们的事情,我来照顾她!有事情,我就给你们打电话!”余香放心不下,又请卫婷儿的母亲帮她找了一名经验老道、态度谦和的护工,帮助照料。而何大棒槌干脆把他公司的女助理派过来,给老扛把子照料日常生活。
安顿好这些事情之后,余香和何大棒槌方才松了一口气。
兰花病了,但老扛把子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浑身上下都积攒着一股子劲头,兰花的所有事情他都亲力亲为。他知道兰花要化疗,胃口差,以前只会煮一碗面条的他,竟然让余香给他买了一本菜谱,照着菜谱从头学起,变着花样地给兰花做各种好吃的。这让兰花既害羞,又很感动。她情意绵绵地看着他围着自己忙来忙去,心里快活得像个小姑娘。
余香看着眼里,喜在心里,她甚至还有些嫉妒兰花。虽然她苦苦守了大半辈子,但总归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了她想要的爱情。“老伴,老伴,老来伴!”她感动地对何大棒槌说道,老公,将来我老了,病了!我也想要妈一样的幸福!被你宠着,爱着!
何大棒槌紧紧地簇拥着她,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道,我保证,将来比老爸做得还要好!“真的?没说假话?”“真的,比钻石还真!”良久,余香转过头来,深情地看着他说道,老公,我想要个属于我们的孩子!
何大棒槌终于听到了这句迟来的话,他兴奋地背起她,飞快地跑了起来。“余香,我们生孩子去!至少生两个,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余香羞涩地抱着他的脖子,“男孩跟你姓,女孩跟我姓,行不?”
“行,你说啥都行!”
俩人回到省城的住所,一夜竭力缠绵,余香紧张地问道,老公,这回能怀上不?何大棒槌哈哈一笑,像狼一般又扑了过去。“还差点,我们在努力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老扛把子守夜回来,兴冲冲地钻进厨房,给兰花弄好早餐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医院。而余香则接到了大嫂的电话,说驼子李的官司法院已经接手了,择日就将开庭审理。余香连忙问道,胜算大不大?“赢得官司应该没有问题,但赔偿的比例应该不是很高。毕竟对方的侵权,还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
余香方才放心地挂断电话,随便把何大山他们建议办农民夜校的时期,给何大棒槌说了一下。何大棒槌一边刷着牙,一边呲着牙说道,驼子李这件事情,我们得把它作为鲜活案例。办农民夜校没有问题,但专家一定要请专业的来弄!半吊子的,反倒会误事。
吃过早饭,又去医院看了兰花之后,何大棒槌带着余香,回到公司召集公司管理层开了一个短会,听取了公司的业绩和下一步的安排之后,又赶到农科院和水产所,与他们商量农业产业园和泥鳅深加工的事情。水产所的老所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余镇长,何书记,稀客啊!我们正准备去你们那里,还想到你们到先来了。”“不来不行啊,深加工的场地基础我们已经弄出来了,厂房正在搭建。搞深加工我们是外行,你们才是专家。得请你们帮我们把关啊,设备啊,生产线,工人技术培训都得靠你们啊!”
“这你们放心,我们既然答应了。肯定会把它做好。不过你们既然今天来,设备的事情,我有点想法想跟你们说说。”
“你请说,敬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设备我们建议你们,要卖就花点大价钱,卖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这样食品安全和技术维修上,才能得到保障。”
何大棒槌和余香商量了一下,也觉得既然要搞,就要用最好的技术,毕竟品质才是市场的竞争力。“行,就按你的意见办!”
从水产所出来,余香便接到了李书记的电话。省上的规划专家要到镇上进行前期规划踩点,李书记让她赶快回去,帮忙把点选好。
余香只得跟老扛把子打了电话,让他悠着点,别累病了。老扛把子哈哈笑道,你也太小瞧我了,我跟牛一样壮实,这么点活路哪里能够累得倒我。何大棒槌无奈地看着余香,嘟嚷道,你这是对牛弹琴,他才不会听你的呢!
余香也知道,老扛把子现在是累并快乐着。劝他也劝不住,只得让何大棒槌跟他的助理再叮嘱一番,一定要把老爷子照顾好。
刚刚回到镇上,何友生便火急火燎地堵上了门来。“余镇长,不好了!何兴明和邻村的村干部打起来了!”
第六十五章 鲜家嘴的新难题
懒汉何兴旺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从未这么硬气地挺直过腰杆。劳力合作社组建后,他又在何大棒槌的帮助下,在镇上驾校教了学费,学开车。何大棒槌说,开车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时代发展得太快,他们得开足120码的速度,都不一定能够撵得上趟。这些天,何兴旺是深有体会。以前,他靠着给人打摩的,还能赚点小钱。但现在回乡的人多了,想要再靠着摩托车讨伙食,就难了。回乡的那些男男女女,腰包里都鼓鼓地嚣张。不少人回到县城,大都直接打车回家。虽然说不上是衣锦还乡,但至少活得更有底气。摩托车这种肉包铁的流浪时尚,已经随着街头文化的不断消解,而逐渐地从年轻人的视野里消失殆尽。而那些镇上骑摩托的最早一批披头爵士,坟头上早已经长满了厚厚的茅草。岁月磨砺下来,还在靠着摩托显摆时尚和风度的男子,大都已经进入中年。胡子拉碴,目光混沌,混吃等死的古板,大都日子过得很萧条。稍微有点想法的,都跟着年轻的男女出门学点手艺,脑袋瓜子活泛一些的,跟死去的阿德一样,拉起三五个人,靠着乡里乡亲的情怀,包点小工程。五年下来,当年的摩托车自然被扔到了废品收购站,嬉笑怒骂地开着几万块钱的小轿车,人五人六地,人前人后吆三喝四。原本打两块钱的麻将,眨眼之间便长到了10元、20元,稍微手气不顺,一场下来,就是何兴旺一年的收入。看得何兴旺心惊肉跳,咂舌不已。即便何兴旺手里痒痒地想去蹭点热闹,大都因为囊中羞涩,人家不愿意他去掺和,而不得不当起了围观群众。
何兴旺逐渐发现,这些年烧油的摩托车,逐渐变成了烧电的电瓶车,骑车的人大都从老爷们,变成了农村妇女和半大不小的孩子。而就连那些看得他艳羡的小轿车,也都在变,烧气的、烧电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街头。更让何兴旺震惊的是,靠近镇上的小学和幼儿园,零零星星地出现了专门用来接送孩子黄色的校车。
眼瞅着,劳力合作社有点收益了。何兴旺脑袋瓜子里也在打着算盘,他找到何大棒槌商量了一下,想着把合作社年轻的留守妇女,也都弄进驾校去学一学,多一门手艺。驾校的学费,他早已经想好了用合作社的分红来分期付款。跟驾校老板一商量,老板算了一笔账,虽然从未听说过学驾校还搞分期付款的。但耐不住,何兴旺的人多,驾校老板便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这一来二去,何兴旺还在苦苦地考科三,但不少的留守妇女都拿到了小本本。拿到了小本本,问题自然也来了。学会了开车,谁都不愿意再骑电瓶车了。加上每天要到镇上接送还在,少不了要起早贪黑。这些娘们一商量,便找上了何兴旺,想用合作社的名义,买辆车,趁着不少周边的乡村农客才刚刚兴起,跑跑线路,送送孩子,顺便挣点小钱。
何兴旺苦着脸,只得又去找何大海。何大海倒是很耿直,当即从公司调了两辆跑物流的面包车,重新装上座椅,便让他们在村里跑起了小农客。在村里跑,自然是大家都喜欢,乡里乡亲的亲亲热热的,大家都乐得方便。但没想到,这些娘们心比天高,暗地里连带着把周边村社的业务也拉了过来。这一下子,点着了炸药包。
周边村社,又特别是距离稍微远一点的乡村,不少的乡村农客都是村干部谋生养家的第二职业。老娘们之前也不敢动他们的蛋糕,偶尔偷偷地送送孩子。早在跑线路的时候,其实何大海也已经防到了她们这招。暗地里帮他们把村上的农客线路给承包下来了,但抹不开孩子的家长,都想沾点便宜,便隔三差五地拉几个大人。
村干部们跑的农客线路,都是交了承包费用的。人少了,自然钱也就挣得少了。村干部惹不起这些杀气腾腾的娘们,他们便找上门来,堵住了何兴旺,向他讨要说话。“你捞你们村的,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但你们不能捞过界啊!什么人都拉啊?”何兴旺当了那么多年的老油子,自然是与他们打着花腔,与他们周旋。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有些脾气臭的少不了爆了粗口,何兴旺好不容易当回人,一下子被人戳到了脊梁骨,自然是不肯罢休。当即便挽着胳膊,动起了手来。
等到余香和何大海闻讯赶到镇派出所,村干部们便把何大棒槌也围了起来,讨要说法。“何书记,你们的人太过分了,不但不讲理还动手打人!这事,你们可得管管!你们要再不管,到时候我们也乱整!搞乱了乡村农客秩序,我看最后谁来背这个责任。”
村干部搞乡村农客,其实大多都是无奈之举。都想在家门口多挣点钱。以前这些村干部们大都是靠世代传承下来的威信和靠着办事公道的口碑来管理村民。但这些年,村里的有钱人多了,一些不懂事的,自然心高气傲,便没把他们放在眼。缺少能耐的,只能靠着种地做点小生意来养家糊口。老话说,形势比人强。农村人凡事爱面子,都好攀比。村干部家里的日子,过得比外出打工的还要窘迫。自然是心里不服气,你自个都过得苦哈哈的,凭什么带领别人来致富。稍微有点头脑的,变想着法地挣钱,一方面是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也确实想把家里的副业搞好。乡村农客,既方便了村民,又能见缝插针地挣点小钱,自己买辆面包车给村里办起事来也方便。久而久之,能开车的都搞起了乡村农客。来回三五块钱,虽然挣得不多,但乡里乡亲的也增加了感情,办起事来也事半功倍。一些在大会上做不通的工作,在车上三五句话就能办下来。
何大海连忙给大家赔礼道歉,把打伤人员的医疗费用也都逐个赔偿了。这些人方才放过他。
把何兴旺从派出所里接出来,没等到余香开口,何大海就劈头盖脸地把何兴旺骂了一顿。“你个龟儿子,哈的吗?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加强管理,不能由着性子蛮干!你倒好,不但不灭火,还敢动手打人,火上浇油!要不是看着乡里乡亲的份上,判你个好几个月都不在话下!”
何兴旺埋着脑袋,眼泪汪汪地半天不开腔。“说话啊,哑巴了!你不是能说会打吗?这会怎么熊了?”
余香见他半天不吭声,知道他心里不服气。当即劝道,兴旺,凡事总得有个规矩。你们这么干,往大的方面讲,你们这是在扰乱社会秩序;往小的方面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们这么干,那是在伤大家的感情!我们鲜家嘴本来现在就比别的村要走得快一点。我们挣钱得有个挣钱的样子,得把钱挣到明处,而不是耍这些小心眼,小手段来挣钱。你要多学学何大山,有能耐去挣外面人的钱,而不是窝里横!
何兴旺见余香也批评他,心里暗自嘀咕道,我这还不是为了大家。那些娘们比我还爱面子,人家求到门上,帮忙送一送又怎么了?
何大海见他鼻青脸肿的,也没讨到好。当即把他拉到镇医院,给他进行了包扎。从医院出来,何兴旺方才哆嗦着说道,大海,我们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现在村里也没所幼儿园,家里的孩子都得上学。起早贪黑的,都很辛苦。再说了大家接送的大都是自己亲戚家的孩子,亲戚们找上门来,总不能一竿子都把门都堵死了吧!
他的话,一下子戳到了问题的根子上。前些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都把孩子带了出去,村里的学校便办不起来。镇上,只得将各村的生源都集中到镇上学校上学。师资力量起来了,但接送孩子的事情却成了大家的麻烦事情。一些老年人,为了接送孩子,弄了一个三轮车,又不懂交通规则,技术也差,三天两头都在出事情。何大海当初愿意把公司的车调过来,让他们使用,也是不想再让那些老年人开着个破车去接孩子。
回到村里,余香和何大海都紧蹙着眉头。孩子们上学的问题不解决,村民们就不会安心。余香想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条出路:在村里重新办学。但重新办学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镇上的师资力量有限,不可能单独安排人员来教学;另一方面这也不符合眼下的教育布局。“你打算怎么办?重新办学?”
何大棒槌抠了抠脑袋,使劲地咂了几口烟,为难地说道,你说的这事,我也在想!但现在没有空缺的编制,再说了让公办老师到村里还教书,也不是那么太容易。如果我们自己办学,钱从哪里来,教师待遇怎么解决?是私办,还是公办?我们得想个章法来才行。
第六十六章 活到老学到老
“反正去外出拉客这件事情,不能再出现了。出了问题,谁都讨不了好。不能单纯因为情分的问题,就一股脑地不管不顾。”
“要不,我们把班子成员都叫过来。我们现场开一个现场会,大家投票集体来商议?”
“这是大事情,当然得大家集体研究。我们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了。最好能请一些村民代表来列席。”
半年多来,村民们对何大海分为热络。过去大家都叫他何大棒槌,但看到他真心为村里做事,办事公道,又巴心巴肝地为大家着想。都不好意思再喊他何大棒槌,而是亲切地叫他大海书记或者恭敬地叫他何书记。
余香看着这些围在老公身边的村民们,忙着跟他打招呼,心里暗自为他高兴。何大海也是心潮起伏不定,过去他浑,他有钱,村民们害怕他,羡慕嫉妒他,当着面,背着面都叫他棒槌。丝毫都留情面,甚至比他辈分底的孩子们,也都这么叫。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挺得意。怎么着,这个诨号都能吓到人。但自从当了书记后,他越听越不是滋味,越听越惭愧。好在余香跟他结婚之后,便不再这么喊了,让他多少有点安慰。
眼瞅着这些朴实的村民代表,拉着他的手,亲切地叫他大海书记,何书记,他眼角都泛起了泪光,他不断地点头与人打着招呼,亲热地拍拍这个肩膀,捏捏那个媳妇手中抱着的孩子脸蛋,“大家伙,请屋里坐!屋里坐!”
把大家让进了会议室,他又忙着端茶递水,散烟散水果。何友生诧异地看着他,心里暗自嘀咕,这小子今天没吃错药吧?怎么一下子变了一个人。他哪里懂得何大海心中那份难以抑制的感动。
余香连忙也帮着他张罗,安顿大家坐好后,乡亲们都热切地看着何大海,来之前各村民小组长已经把会议的内容传达给他们了,他们都很兴奋。“大海书记,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我们都听你的!”
何大海连忙摆了摆手道,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和村委会班子的信任和支持!没有大家这半年多时间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吃下那些螃蟹的!没有你们的支持,即便我们村委会敢吃那些螃蟹,也会被咽死的!
他的话,赢得了大家会心的大笑。“是你这个班长带得好,你就别谦虚了!说吧,你打算怎么办学?要我们出钱,还是出力!”
何大海哈哈大笑道,那行!我就直接说了!
“对,直接说!耿直的话,我们最爱听!”
“老话说得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上学的问题都快成了我们村的老大难了!为了孩子,大家起早贪黑,都很辛苦!有的婆婆爷爷为了接送孙儿孙女,还劳心劳肺地在镇上租房子做,花了不少钱,操了不少心!我们村委会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何大海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口上。“哎,有啥办法啊,孩子才是我们的未来!现在儿女都在外面打工,我们不帮着照顾谁来照顾啊!请保姆嘛,又有几家能请得起的!”
何凤山见大家议论纷纷,忙站起来说道,大家静一静,村上的情况大海和我们都知道!都别嚷嚷了,听他给咱们怎么说!
等到大家都静了下来,何大海方才兴致勃勃地又接着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识改变命运!这些年,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发展,一方面是余镇长给我们奠定了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是大家增长了见识,懂得了不少知识。因此,我们想要长远地发展下去,必须得多学点有用的东西!老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不学要落后,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对,是这个理!我们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刚刚余镇长又给我们争取到了一个大螃蟹!镇上准备在我们村里试点搞农民夜校。我们商量了一下,不仅大人要上学,小孩子也需要!索性我们把我们村的幼儿园和村小都重新办起来!但问题来了,现在二孩生的也不少,办幼儿园没有问题。但办村小就很麻烦,一方面我们村的不少孩子都跟着父母在外学习,另一方面留在家里的孩子,也大都在镇上集中学习。如果我们要办,能够有多少孩子回来上学,我们的教学质量跟不跟得上?是公办,还是私办?谁来出钱?”
一时之间,乡亲们都皱起了眉头,何大海说的这些问题,他们都没有想过。他们只知道办学是件好事情,具体怎么办?他们还是一头雾水。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都说不明白。何凤山见这么叽叽喳喳地争论下去,没完没了。当即站起来说道,大海,你给我们说说,你和余香是怎么想的?你整得这么复杂,我们哪里听得懂啊,听懂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何大海苦笑地看了看余香,余香只得接着话说道,刚刚大海给大家讲得很明白了,我在补充一下,我个人的意见!我的意见是先把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搞起来,至于村小,我看可以先从寒暑假试着办一下,多征求一下在外打工的家长的意见,如果绝大多数在外打工的人员,都愿意把孩子送回来上学。我们就两条腿走路,村集体出地盘,用分红来办。至于教师嘛,我们可以采取先争取一批三支一扶大学生来教,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高薪聘请外地的教师来教。或者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办学基地。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办!
何友生对余香这个意见很赞同,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单是办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村里的400多万分红,足够办好。但要是再办村小,不少孩子都在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弟校学习过,一下子要把课程进度和质量抓起来,就得花大价钱了!他连忙站起来对大家伙说道,我举双手赞成余镇长的意见,凡事我们得一步一步的来,不能有口吃成大胖子!不然的话,都一股脑地撵行市,搞得不伦不类的,反而伤了大家的积极性,费力不讨好!
何大山和李大海反倒是希望村里把村小一下子都办起来。将来他们的孩子才好上学。何凤山则打起了嫂子的主意。他知道嫂子是上过大学的,要是她和余珍珍联手把村小的寒暑假培训搞起来,自然是又省力又省事。他嘀咕了一下,没敢说出口,他还得回去征求一下余珍珍的意见,毕竟余珍珍都有20多年没有摸过教材课本了。
何大海见大家都议论得差不多了,当即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大家静一静,下面我们开始表决!同意余镇长建议的请举手!”
大家犹豫了一下,绝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来。“同意,一起弄的请举手!”零零星星的代表举起了手来。看来,他们是迫不及待想在村里也把村小办起来。
“请放下,根据投票情况!现在我宣布,按照余镇长的建议先办农民夜校和村幼儿园!”
等定下这些事情之后,余香、何大山、何凤山又召集村委会班子开会,对场地选址、资金使用和人员安排进行了商议。原本何凤山建议将原来闲置的村小,重新装修一下,但考虑到幼儿孩子的安全,大家集体商议重新选址,按照城市幼儿园的标准来建。用何大山的话说,既然是吃螃蟹,就得吃出新鲜感来!要弄就要弄出点模样和动静来!
村幼儿园设计上的事情,余香当仁不让地揽了下来。反正李书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