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机女配在八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还是穷闹的。
  吃完了煎饼,谢雪梅想去买红头绳,谢巧云便带着她,谢老太太让谢南音也跟着,叮嘱谢巧云道:“看好两个妹妹,别玩太久了。”
  谢南音不想买红头绳,她问过谢雪梅,她们上学的学费一年得几十块呢,加上其他书和本子,文具等等也是不能少的,这么下来,没有一百块不行,听说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人家读书只要几块钱,如今物价上涨,怪道谢大伯和大伯娘不提,他们家能供四个人念书已经是掏空家底了。
  几十块钱,唉!她如今三毛钱就费了这么多功夫,大半个月的时间,靠卖蛤蜊是绝对攒不够的。谢南音心里压着事,眼睛还是四处看,生怕漏掉一点生财计。
  然而逛了又逛,谢南音也没瞧见能让自己轻松赚钱的地方。
  难怪她不是女主角,别的书里哪个女主不是一回到过去就分分钟赚到几十上百的,说不定还有金手指,搁她这里就三毛,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第4章 
  被惨痛的现实打击到了,谢南音回去的路上心情一直很丧。
  到了家,谢老太太把买的盐装了些给谢南音,又从院子里摘了两个丝瓜,让她拿给她爸爸。
  谢国庆的房子离大伯家其实不远,总共也就几百米的距离,但谢南音自从穿过来这几天,基本吃住都在谢大伯家,不过也会回去打扫下卫生,或者给她爸做个饭烧个水,谢国庆没有装假肢,走路得靠拐杖,谢南音对这时代不太熟悉,也不知道是没钱装还是医院没条件弄,总归她每回回去,都没怎么和谢国庆说过话。
  谢国庆把自己分的田地租出去了,因此每年得的东西也能填个温饱,平日里总是在家宅着,轻易不出门,谢老太太有时候家里做好吃的了会让她装一点回去,谢南音私底下觉得这个爸爸也不怎么负责任,但是她也没拒绝老太太的差使,提着东西就往外走。
  让谢南音意外的是,谢国庆在院子里坐着,他家的房子虽然是黄土砖的泥胚房,但屋里用水泥刷过地板,墙也用石灰刷了,据说是结婚前整的,因此看起来要亮堂些。
  谢南音把东西放到厨房,院子里有棵柚子树,叶子郁郁葱葱的,谢国庆坐在树下纳凉,谢南音看家里已经有些尘土,便到门口拿了扫把和铲子打算打扫一下,虽然她本心里一点也不想管这便宜爹,但村子就这么大,丁点大的事都传不过晌午,谢南音主要是不想让别人给老太太上眼药。
  她本来没想和谢国庆说话,但是在她刚扫完院子的时候,谢国庆就叫住了她。
  谢国庆个子挺高,但是瘦,瘦得几乎皮包骨,身上没有农人的粗糙,大抵是宅在家久了,皮肤不黑,只是暗黄,耷拉着眼皮,让人觉得十分没精神,显得很沉郁。
  谢南音有些怕,一方面大概是原主留下的影响,另一方面,谢南音以前胆子也不大,这样一位父亲,谢南音实在想不出怎么交流。
  他喊她“茵茵。”
  声音低低的,融在风里,谢南音心下一颤,一种又酸又涩的感情浮动在心间,她分不清是原主的感情,还是自己如今的,只是觉得难受。
  谢国庆看着她:“你想上学吗?”
  谢南音不想,可是这个年纪不上学要做什么呢?原主最渴望的就是上学了,她小心翼翼的试探谢大伯一家,又偷偷跟着谢雪梅到学校,在课室外听老师讲课,然后自己一个人跑回来,她那样小的年纪,每回自己走回家都是心惊胆战的,怕走错了路,怕小路上突然窜出蛇来,每年除了寒暑假,同龄的小孩都去上学了,她独自去割猪草的时候就想了,找不到玩伴的时候也想了,谢雪梅和她说学校的趣事时,她就想了。
  谢南音没说话,她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
  谢国庆听了,便用拐杖撑着站起来,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你跟我进来。”
  谢南音隐隐察觉到什么,但她也没说话,沉默的跟着他进门,拐杖落在地上的声音很是沉闷,让人觉得十分压抑,谢国庆从他房里拿出了一个和谢老太太类似的包,打开来,也是钱。
  只是没有谢老太太多,但也有三四十块,大钱只有两张,其他都是零散的。
  谢国庆把钱递给她:“让你阿奶给你报名,以后的学费,我会想办法,你去上学吧。”
  谢南音迟迟没伸手接,她心里涌起一种陌生的感情,似怨恨,似酸涩,似悲悯,喉咙里好像梗着什么,她从来不知道,几十块钱能让她出现这样的情绪。
  “这钱,怎么来的?”
  谢国庆低着头没看她,摩挲了下手里的钱,说:“爸爸会编簸箕箩筐,这段时间接了点活。”
  谢南音反射性的去看他的手。
  谢国庆已经几年没下地干农活,手上没有多少粗茧子了,因为瘦,显得手指的骨节粗大,上面好些划痕,大拇指那里还有两道小伤口。
  谢南音又想叹气了。
  原主的父亲,实在让她难以评说,你说他爱她吧,却把她丢给自己的老母亲,一丢就是八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闻不问。你说他不爱她,可他却愿意为了她捡起丢下已久的手工活,费尽心思的给她挣读书的钱。
  谢南音没接钱,倒是谢国庆会手工活的事让她吃了一惊,随即想到了什么,谢南音的眼睛不由亮了亮。
  “你会手工活,做得好吗?”
  谢国庆有些奇怪的看了眼自己的女儿,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不过他还是指了指厨房隔壁的小房间,那间房其实是和厨房一起的,只是后来隔了开来,专门用来放杂物,谢南音之前也没留意,她走进去,发现里面多了两个箩筐和一个簸箕,箩筐编得紧密又严实,看来手艺不错,一边还放着些编簸箕的原材料。
  谢南音抱了些藤条和竹篾出来,问谢国庆:“你可以编成花篮的样子吗?就是这样的。”谢南音怕比划不出来,转头看了看,这个家里家徒四壁的,别说纸笔了,啥都找不出来,谢南音道,“你等等。”
  便去厨房拿了水勺,从大水缸里舀了一勺水,幸好地面是水泥刷过的比较平坦。
  谢南音在上面用水粗糙的画了个模板,得益于上辈子大学期间,宿舍有个妹子搞了个专门卖手工艺品的淘宝店,那时候谢南音跟着帮忙,对方是个玩票性质的富二代,谢南音当初为了和对方交好,很是下了翻功夫,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不管是编织的手工艺品还是陶瓷制的,竹制的,谢南音可以说知道得不少,还帮着去出产地看过货,其实那个富二代妹子主要是去旅游的。
  不过人家只是心血来潮,没两个月就丢到一边去了,好在谢南音也没做白工,她后来搭上的富二代,就是那妹子介绍认识的。
  没成想现在,富二代的关系没用上,倒是这偶然了解的工艺品教程还能用。
  谢国庆有些惊讶的看着谢南音画出来的模板,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可以试试。”
  谢南音高兴极了,还嘱咐道:“做小一些的,用来装饰桌面的果篮,边角那里留点地方,我可以用丝线或者其他东西装饰一下。”
  谢南音比划了一下大概的大小,谢国庆便拿起竹篾编了起来,他的手十分灵活,没多久就编好了一个,底下编的很严密,上面却是镂空的像鸟巢一般卷起来,看起来特别精美,即便不做其他装饰也能当艺术品了,竟然和谢南音画出来的样子相差无几。
  谢南音认真的看了看,好一会儿才对谢国庆说:“爸爸,我们多做一些这样的花篮卖吧,外形还能再改动一下。”
  她列举了一些类似心形,花瓣形的,谢国庆一直安静的听着,他的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但听得很认真,似在跟着她的思维走着,只是还有些犹豫:“这些东西,能卖出去吗?”
  谢南音也不太敢保证,但是,“咱们村里最多竹子了,这些原材料都不怎么要钱,就是得费心思,试试吧爸爸,镇上卖不出去,咱们就带到县城里,我听说城里的有钱人多,不管怎样,肯定比你做箩筐赚得多。”
  谢国庆把小花篮拿在手上,细细摸索了一会儿,才点头:“那我就试试。”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服了谢国庆,谢南音心下有些惊奇,不过,看着谢国庆摩挲花篮一改以往那种郁气,那沉默而专注的模样,眼里都多了几分神采,谢南音又想,也许这个人心底里,也是想从当年的打击里走出来的吧,如今看到了一点机会,才这么容易的答应了下来。
  这样很好。
  那些竹篾剩得不多,好在谢国庆的房子就靠山近,后山那里就有一片不小的竹林,谢南音看谢国庆认真的样子,见时间不早了,就主动去厨房做了晚饭,菜就直接用丝瓜煮了个汤。
  这年头粮食还是金贵的,谢南音没想在这吃,因此做的不多,把菜端出来,就打算先回谢大伯家了。
  谢国庆留她:“晚上在家里吃吧。”
  谢南音惊讶的看他,谢国庆好像也有些不自在,但是,也许八岁的谢南音看不出来,但心理年龄已经二十多的谢南音,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他在笨拙的讨好着自己这个女儿。
  谢南音沉默了下才说:“我和阿奶说好了晚饭前回去的,再说,我刚刚做的有些少,怕不够吃。”
  谢国庆便垂下了眼皮,失落之色显而易见,直到谢南音说了明天一早过来的话,谢国庆才勉强恢复了精神。

    
第5章 
  除了谢国庆编织花篮和果盘以外,谢南音也没闲着,她自己搞了些小竹子回来,做成了竹风铃,这东西虽然简单,但费工夫,五天时间,谢南音才做了十五串竹风铃,还用草藤做了两个编织袋,谢国庆做了四十个花篮和二十个果盘。
  父女俩因为一起干活交流的缘故,倒是亲近了许多。
  期间谢雪梅和谢巧云都来找过她,邀她一起去捡蛤蜊,谢雪梅当时有些气急败坏:“那些人真讨厌,明明是我们先发现的赚钱路子,结果现在她们一个个也跟着去,连隔壁村都有呢,现在水沟里的蛤蜊都少了好多,我和姐捡一整天都没到半桶了。”
  谢雪梅小小年纪,已经护食得很,偏偏这种事,又不能骂人,毕竟那些水沟又不是自己家的,别人非要去,自己还能拦着不成。
  但是好不容易发现的财路就这么没了,别说她了,就连谢巧云都有些暗恼。
  谢南音就说:“大家都去捡,这生意也长久不了,何况蛤蜊不是稀罕物,有钱些的人家懒得去捡才偶尔买了吃个新鲜,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你们别太上心了,省的到时候失望。”
  谢巧云她们去捡了两天而已,肤色又晒黑不少,现在天气正当热的时候,一整天待在外头,哪能不黑,要是中暑那就更糟了。
  谢巧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谢雪梅不信这个邪,愣是又去捡了两天,等到下一个集日的时候,却发现镇上卖蛤蜊的已经有好几处了。
  谢巧云她们忙活了这么久,攒到的十斤蛤蜊才卖出了一半,而且价格还降到了一毛二,没有谢南音,她们姐妹俩也就一人分到两毛多的钱。
  余下的一半蛤蜊实在卖不出去,给带回家来自己加餐了。
  谢雪梅被打击了这么一下,加上这几天晒太阳太多,精神都焉了,谢南音本来想让她们帮忙做些手工活的,但谢雪梅的手比较笨拙,那些精细点的活她根本做不来,而且这人是个性子活泼的,你让她呆坐不到两刻钟,她都跟火烧屁股似的。
  倒是谢巧云的手巧些,但是她十二岁了,前段时间顾着捡蛤蜊丢下了家里的活被大伯娘念叨了好久,现在根本没法子再腾出时间来。
  谢南音觉得攒的的这些手工艺品足够了,一来她还不清楚市场,万一卖得不好,积存下来就糟了,二来做的太多,她们也难带。
  现在谢南音有些发愁的是怎么去县城里这些东西不易坏,谢国庆用编织袋装好,也是他找的关系带着谢南音坐上了一辆大卡车。
  这年代能开大卡车走南闯北的都是人物,谢南音觉得,谢国庆有这样的人脉,要是他没断腿那事,估计这几年也能发达了,反正她是看出来了,这个便宜爸爸以前能耐是不差的。
  那种专门运货的大卡车,后车尾十分宽阔,不过味道很大,谢老太太知晓他们要去县城的事,不仅没反对,反而十分高兴谢国庆能出门,自打他断了条腿,整个人都死气沉沉,不过从她上个月说过谢南音到年龄该上学的事后,谢国庆总算有了些生气。
  不仅做活凑钱,这会儿还敢弄那些花俏的篮子到城里去做买卖了,即便这买卖八字还没一撇,但总算日子有个盼头,人只要有了希望,以后肯定能越来越好的。
  不过谢老太太还有些不放心:“你带茵茵去干啥啊,她这么小你看得过来吗?要我说,让你大哥陪你一起去,出门在外的多有不方便,你大哥好歹有一把子力气。”
  不是谢老太太贬低自己儿子,实在是一个瘸腿的带着个小孙女出门,那话怎么说来着,老弱病残,他俩都在其中。这要是遇上什么事,跑都没法跑的。
  不过这事谢大伯肯,张彩霞就有些不乐意了,地里正是活计最多的时候,老幺也是的,非得这个时候折腾啥子买卖,那些个篮子她都看过了,也不过就是好看了点,又不能当饭吃,就是卖出去也怕没多少钱,做生意要是这么容易,人家早发财了,反正她是没看出来谢国庆有啥发达的命,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些活,好歹挣出点钱帮补下家里老人小孩,也让她男人松快松快。
  但是这些话肯定不能对婆婆说的,张彩霞就道:“妈,家里事正多的时候,要不然,让家华跟着去吧,家华都十五岁了,也能帮上忙。”
  谢老太太又不傻,一听大儿媳妇这话,就知道她计较什么,但这张彩霞除了私底下有些小心眼外,大多数时候还是老实的,加上这段时间家里确实忙不开,谢老太太就犹豫了。
  还是谢国庆劝她:“妈,我姐家离车站近呢,我和茵茵下了车就去找她,家里的事大哥也走不开,我到了地,会给你们打电话的。”
  村子虽小,但广播和电话还是有的,花点钱打个电话通知一声,也不是大事。谢老太太这才妥协:“得了,你不想我管,我也懒得理,家华也不用叫了,他那个性子,去了才给你们添乱。”
  谢家华虽是谢国强的长子,但为人有些浪荡,爱跟一群坏小子们胡混,也是张彩霞宠的,好在就是混了些,也没干啥大坏事。但是吧,她女儿在县城也不容易,让这小子过去,岂不是相当于给她女儿找麻烦,谢老太太不乐意,思来想去,最后只能让儿子带小孙女去了。
  谢老太太想着,以前小儿子腿没事的时候,是经常往县城去的,那地他也是熟得很,再怎么地,人也丢不了,于是暂时放下心来。
  不过想到自己那唯一的女儿桂花,谢老太太又专门收拾了些干货和腌菜装好袋让谢国庆带上车,去自己妹子的婆家,怎么能空着手上门,要是被那老太婆知道了,又该寻她女儿的不是。
  谢南音对桂花姑姑的印象不深,除了过重要的节日和新年,姑姑一般不回来,不过听说她小的时候因顾雯跑了没奶喝,是这位姑姑费了大力气弄来外汇券买的奶粉给她,不管人怎样,这恩情是实实在在的。
  谢南音在车上问谢国庆关于姑姑家的情况。
  等了解完毕,她也觉得姑姑这家人还是可以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姑姑的那个婆婆怕是有些难相处。
  桂花姑姑只有一个儿子,因早年生产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故此后来一直没怀孕。因此她婆婆周老太看她不大顺眼。姑父叫周誉,周家在他那一辈就两兄弟,不过周老太十分偏心大儿子,因为大儿子有前途,在县政府的事业单位上班,大儿媳家也是出身不差。相比起来,姑父就像后娘养的,具体怎么样有些难说,但是周家出过一件特奇葩的事。
  周信和许红梅夫妻,当年忙事业只生了个女儿,许红梅是文工团的,生产之后身材有些走样,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于是就不肯再生了,楞是说要再等几年再要个儿子。
  结果可好,没过几年,国家开始计划生育了,周信在单位里,早早收到风声,他不敢顶风作案,又想再要个儿子,毕竟那年头,即便是有文化的人,心里还是比较传统的,没儿子的在他们看来都是绝户头的人家。
  这夫妻俩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还是要再生一个,于是一边加紧造人计划,另一边,他们找上了周老太,让她帮忙说服把她们原来的女儿过继到周誉夫妻名下,周老太竟然还同意了。
  这样一来,即便文件真下来了,他们的孩子还能顶着头胎的名义出生。
  要是真只占个名义也就罢了,偏偏他们还要把女儿送到周誉家去。这姑娘之前在他们家是独生子长大的,五六岁也晓事了,被过继到二叔家本来只占了个名,但她性子霸道,反正周誉夫妻给儿子买什么,她都要有不说,还必须得多,一家子都得围着她转才行,周誉夫妻对个孩子不好计较,找自己大哥说话,居然还被说了一顿,让他们当亲女儿养,不然就是不把他当大哥。
  周老太还在一边帮腔,她虽然也疼爱自己的孙子,但是比起二儿子的孩子,她还是更期待大儿子家的孩子,即便这个男孩还没形成胚胎。
  大概是因果循环,反正周信夫妻最后赶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来前把孩子生了,不过,是个女孩。
  因为是政策文件下来前生的,故此即便把原来的女儿带回来,也算不上是超生,结果周老太可好,得知大儿子家没后了,她就不愿让大孙女回大儿子家,反而想要说服二儿子周誉,把她的孙子周潭换给大儿子。
  周老二就是再窝囊,那也是个男人,他们夫妻还只有一个亲生儿子,过继个屁,反正当时闹了很大一场,谢老太太也来了县城助阵,这才勉强把这事压下去。
  谢国庆见女儿瞪大眼睛一副开了眼界的样子,忍不住有些失笑,那年他还没断腿,若非亲眼所见,他也不相信世上还有这样偏心眼又脑子糊涂的老太。
  想到许久没见的姐姐,他和谢南音说:“到了姑姑家你也别怕,他们家老早分家了,你姑姑的婆婆不和他们住,你姑姑是个极好的人,忘了吗,这些年她回来都会给你们带好吃的。”
  谢国庆小的时候,家里大哥和他年纪相差大,不爱带他玩,二哥是个脑子活络的,一门心思读书出头,也不爱理他,所以谢国庆差不多是谢桂花带着长大的,因此姐弟俩关系是正紧不错,这些年谢桂花回娘家,都会特地过他那和他说说话。
  不过那时候谢国庆心里的结解不开,听不得谢桂花那些劝说的话,但即便如此,他知道这个姐姐还是很关心他的。

    
第6章 
  谢南音跟着谢国庆下车后,有些发愁,人家大卡车只是顺道把他们带到城里,可没有直接送到家门口的服务,虽然据说离姑姑家不到两条街的距离,但他们带的东西可不少,除了打算卖的工艺品,还有一袋是要带给姑姑家的东西,谢国庆自己走路还得靠双拐呢,哪里提得了东西,谢南音倒是想自己拿,可她现在的小身板,实在拿不了那么多。
  谢国庆也许多年不来县城了,这几年正好是改革开放时期,变化自然很大,谢南音指着不远处的马路对面停着的几辆三轮车:“爸,咱们叫辆车吧。”
  虽然她不想花这个钱,可是人总是得对现实妥协。
  谢国庆有些犹豫:“你姑姑家离这不到两条街,何必花这个钱,你去她家喊她来帮忙……不,也不行,”两条街虽然不远,但这县城人来人往的,自己闺女还那么小,要是被拐子抱走可怎么好。“算了,你去喊那三轮车过来吧。”
  谢南音好笑道:“那爸你在这等等我。”
  她转身往马路边走,对面隔着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停着好几辆三轮,谢南音才要走过去,旁边的路口突然蹿出来几辆自行车,呼啦啦的声势浩大,吓了谢南音一跳。
  一辆自行车从她旁边穿过,手把正好擦着谢南音的侧脸过去了,差点没弄到眼睛,谢南音只觉得脸上一疼,骑着车的人明明都感觉到碰到人了,却没停下来,谢南音立刻“哇”的一声就哭了。
  嘿!这特么撞了人就想跑啊,哪有这样的好事。
  谢南音当然是假哭的,但是小孩子泪腺发达,加上刚才手把撞她脸上确实有些生理痛,于是都不用怎么演,没一会儿谢南音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了。
  这么一会儿,几个骑着自行车的人都陆续停了下来,面面相觑的,周围已经有不少路过的群众也停下来看热闹了。
  谢南音的视线透过虚虚握着的两只小手,发现这一群骑自行车的都是挺年轻的少年少女,衣服虽然不一样,但都穿着整齐,看起来十分有精神,大概是附近中学的学生。
  刚刚撞到她的是个女孩子,生的挺漂亮,五官明媚,脸上都是胶原蛋白,但眉目间有些倨傲,让人喜欢不起来,她此刻正蹙着眉头看着谢南音,眼里隐隐含着不耐烦,不过大家都注意到刚刚离谢南音最近的就是她了:“对不住啊小妹妹,我刚才没注意到你。”
  谢南音本来不想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