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霸气人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维真笑,“透刺只是它众多治疗方法中的一点,我们不了解它,不能说它忽悠人,也不能说它没用,只是我们压根没掌握它的精髓而已,大师们都很牛。”
  ——
  针灸的考试是在晚上,教授让同学去拿了六个模具,一次考察六位同学,六位同学进来先抽取各自的题目,然后将自己运用的穴位组合写在纸条上,最后在模具上下针,教授考察之后分别打分。
  易维真抽到的题目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就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痛,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持续十几秒钟到一到两分钟。
  她昨晚上复习时看到了这个疾病,易维真想了想,下笔先将处方写了出来:攒竹、鱼腰、下关、合谷、四百、夹承浆,近部穴位与远部取穴相结合,取祛风止痛的意思。
  按着纸上已经写好的穴位,易维真先将所有穴位点给教授看,然后才消毒下针。
  教授边看边点头,“能说说为什么要取这些穴吗?”
  易维真按着自己的想法说,“皮肤分布的皮神经为额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支,在眼眶上缘又分出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分布与皮肤和上眼睑,攒竹穴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取它作为首领的意思。”
  教授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带着微笑点头,“不错,继续说。”
  “鱼腰所在的皮肤由眶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来自三叉神经眼支的分支足三里,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支配,皮神经由腓总神经从腘窝分出,到足三里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五腰神经。”易维真将每个穴位结合她所学的解剖内容分析了一遍,她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只是觉得穴位的定位和西医的解剖密不可分。
  “那你只是扎针进去了,准备怎么操作呢?”教授继续问。
  “我采用泻法,持续捻转使病痛部位有酸胀感,留针三十分钟,每天一次,十次一疗程。”易维真说。
  她说完,安静的站在那里,等待教授的评分。
  坐客教授点点头,满意道,“不错不错,辅修能学成这样,不错了,值得我给你个高分。”
  易维真谦虚地笑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步,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我能去问您吗?”
  “当然。”老师向来不反感虚心求知的学生,点头应下来,“我周三周五在一附院有门诊,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过来,想过来学习也欢迎。”
  易维真开心的笑了,“谢谢教授!”
  教授点了头,“没什么事就先出去吧。”
  易维真摸摸自己的脖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拜托教授,“教授,您给我治下颈椎病吗?我的颈椎病犯了,从肩膀到脖子,僵硬的厉害。”
  “可以,不过要等到考试结束。”
  等所有同学都考完了试,教授招招手,让易维真进去坐在凳子上。他站在易维真之后,颈椎至上而下给摸了一遍,“你生理曲度已经变直了。”
  易维真反手指自己的左肩膀,“这里特别僵硬,感觉肌肉都不是我自己的了。”
  教授用易维真带来的针具,取了列缺、大椎、天井、俞府、肩中俞、天宗以及局部阿是穴。易维真针感强,得气越好治疗效果就越好,针了一次,脖子舒服了许多。
  “周三周五上午,再去我门诊针两下就可以了。”
  易维真松了松肩膀,忙谢教授。
  ——
  考完针灸治疗学开始,后面结束的课程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开考了,图书馆里每天都是满满的,人多了氧气稀薄,天冷门窗又不开,易维真在那坐上半天脸蛋就通红,干脆就拿着书,跑到解剖楼的楼顶隔层,在空旷的地方背起知识点来。
  正在背着书,孙浩打了电话过来,问她在做什么,易维真夹着电话,“复习啊,你们也快考试了吧,复习的怎么样了?”
  “就是看书看累了,才打个电话给你聊聊天呀。”孙浩躲到厕所里抽烟,对着窗户玻璃吐烟圈。
  易维真笑了,猜着,“又抽烟了吧?你一有压力就抽烟,这个东西少抽点,对你的肺不好。”
  孙浩挑挑眉,听女朋友的,把剩下的半根烟插在窗户缝里给灭了。两个人你一说一句我说一句,和所有情侣一样,从今天早上几点起床,聊到中午食堂烧了什么好吃的,再到自习室里暖气太足了,闷到脸发红
  挂上电话,孙浩从洗手间里出来,碰见同样从洗手间出来的方维仪,孙浩朝她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方维仪同他一前一后出来,她走在他身后两步远的地方,方维仪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快步向前走了两步,拍了他一下,笑嘻嘻的问,“你在302上自习?我有好多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带着书过去问你吗?”
  孙浩扭头看了她一样,似乎在想她又想怎样。
  方维仪拨了拨额前的小碎发,笑他,“哎,你不会这么小气吧,我有得罪过你吗?大家同学一场,同学有什么问题想请教你一下,你也要考虑考虑?”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孙浩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你拿书过来吧。”
  方维仪立马笑嘻嘻地小跑去了她所在的自习室里拿书。
  302是那种长桌,一张长桌上可以坐三个人,孙浩不喜欢和别人坐一起,就占了中间的位置,这样整张长桌上只有他一个人。见方维仪抱着书过来了,他朝里面挪了一个位置,让她坐边上。
  他们中间隔了一个位置,方维仪挪动屁股,坐到了中间,和他趴在一块,将书推到孙浩面前,上面她已经胡乱划了几个知识点,“红笔划出来的都是我不懂的。”
  上了大学,孙浩反倒比高中勤奋了不少,他专业课平时上课听得极为认真,代课的教授特别喜欢他,上课总喜欢找他提问题,久而久之,他的专业课不少知识点理解的比同班同学更深一些。
  孙浩拿过铅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将知识点分解开来,给方维仪详细解释了一遍,说完了,问她,“现在懂没懂?”
  方维仪为的就是能和他多相处些时间,他讲解的时候,她几乎没有听,只顾着看他修长指节分明的手,她喜欢拿着铅笔写字的男生,喜欢他刚抽完烟带着淡淡烟味的体味,喜欢他认真时候的侧脸。
  问她懂不懂?当然是还不懂了。
  “额,你再给我讲一遍好吗?我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方维仪手托着下巴,瞪着大眼无辜的看他。
  孙浩不吃她大眼无辜的模样,没看她,而是将草稿纸递给她,“那你具体是哪里没弄懂?”
  方维仪滞了一下,而后随便指了指,“这里,这里不会。”
  孙浩只好又给她讲了一遍。
  ——
  和孙浩讲完电话,易维真又背了一会书,突然想起来现在可以订回家的火车票了,又拨了电话回去,“孙浩,我今晚订火车票,你”
  易维真还没说完一句,就说不下去了,因为她在电话那头听到了方维仪的声音。
  她听方维仪娇声娇气的说,“拜托你再说一遍嘛,我这里还是没弄明白,说嘛说嘛。”
  孙浩在接到易维真电话之时,就起身站了起来,示意方维仪起身,他要出去。方维仪缠着他胳膊说的那句话,正好被易维真给听见了。
  “真真你别误会,我就是和她,哎呀,就是她问我问题,我跟她说了一下。”怕她误会,孙浩甩开了方维仪的手,一边出教室,一边小声的解释。
  “我误会什么呀。”易维真摆摆手,意识到孙浩没在她面前,对着电话道,“你的为人我还能信不不过?”
  站在走廊的窗户边,孙浩一手插裤口袋,一手拿着电话,对易维真抱怨,“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没有吃醋?”
  易维真乐了,“谁说我没吃醋啊,我吃醋了,我信得过你,可我信不过她呀,别让她跟你有肢体碰触,不然我真的要吃醋了。”
  孙浩努力回想了一下,方维仪刚才碰到他了吗?嗯,好像摸到胳膊了?
  孙浩赶紧掸了掸自己的胳膊,咬着下唇,小声说,“没有,我离她远远的。”这个时候撒谎,不算罪过吧?
  易维真哼了哼,和他说正事,“我晚上订票,你们十号考完,我们十二号走好吗?”
  “行,你订吧。”
  挂上电话,孙浩准备回去,刚转头,就发现方维仪站在他身后,他皱眉,“你这人怎么悄无声息的。”
  方维仪扯扯嘴角,“女朋友的电话?”
  “无可奉告。”孙浩丢给她四个字,回教室收拾书走人,他要重新换个教室上自习。

  ☆、第61章 大二寒假

  易家在农村的房子面积很大,院子加主房足足有一亩地,有前后两院,前院的大门口有三间平房,西口的一间房子被易奶奶用来开杂货店,东口的房间用来放家中杂物。
  易维真咋一到家,以为她走错了家门。因为她家原本的三间平房居然变成了三间两层的小楼!两层还不够,两层之上还有几个瓦匠在搭建第三层,其中一个就有易维真她二舅。
  “咦,真真你放假啦,怎么也不打电话让家里人去接一下。”易二舅原本在二楼上监工,瞥眼见易维真拖着行李站在大门口往上面看,他脱了帽子,下了楼,伸手将易维真的行李拖到一楼小卖部里。
  易奶奶坐在小店里正看偶像剧,见易维真回来了,笑了,“乖孙女回来了啊?”
  易维真揽着易奶奶的肩膀,趴在她背上,在上面蹭了蹭,才问,“我家怎么又盖房子啊?”
  易二舅从货架上拿了一罐啤酒,开了咕咚咕咚喝了两口,而后道,“这不是要拆迁了吗,你爸从上面打听到拆迁后的补偿是按原住房面积补偿,所以现在连天加夜再盖一栋出来啊,就你家这么大的面积,拆了之后你们可走了大运了。”
  易爷爷听戏也回来了,敲敲烟袋,接着易二舅的话茬说,“就是暂时不拆迁也没事,山上最近建电厂了,请了外地不少工人,我们可以把房子租出去给他们住,我和你奶奶平时在家也没事,就看着家,顺便给他们烧烧开水。”
  “他们住前面,我们住后面,都在一个院子里,会不会有点乱?”外地来的工人不知根知底,易维真担心其中有手脚不干净的。
  易二舅忙摆手,“不会,等前面这里盖起来,我们就把中间隔一道墙面,后院重新开个门,我们以后出去就走后门,这些工人走前面。”
  易维真听她二舅这么一说,拍拍掌,“好想法!”
  易二舅嘿嘿笑了,“等盖好了,叔和婶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我就来帮忙烧烧水,管理管理平常安全问题。”易二舅口中的叔叔和婶婶就是易爷爷和易奶奶。
  易维真笑嘻嘻的,打趣她二舅,“二舅,你行啊,现在不赌钱了吧?”
  见外甥女揭他老底了,易二舅咳了一声,有点窘迫,拍了一下外甥女的额头,“谁还赌钱啊!不信你问问叔和婶,我现在每天都忙死了,谁还有闲工夫去赌钱呀!”
  “哟哟,挺棒的嘛。”易维真早就听她妈说二舅现在好多了,几乎不去赌钱了,得空就来帮她家忙忙,大有好好过日子的架势,现在易维真听他自己这么铿锵有力的说不去赌钱了,真为他开心!
  易爷爷乐呵呵笑了,“好了,别说老说你二舅了,你二舅天天在我家忙,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你妈去山上帮你爸监工,你二舅就三天两头过来帮我和你奶去进一次货。”
  ——
  现在山上动工了,易爸每天都在易家那片山上,洗沙,碎石头,联系司机送石头子,易妈就在山上已经在建厂的工地上监工,山头被平了,不少工厂都开始陆续开建立,易爸承包了两个工厂的建设,易爸本人并不会盖房子,他是中间人,只负责找工人,他从中获取差价。易维诚还在开铲车平山,他平时接触开大卡车的司机多,易爸平时联系卡车的事都是他帮忙搞定。
  晚上,易维真烧了一桌菜,摆在圆桌上等他们忙完放工,直到晚上八点了,所有人才陆陆续续回来。
  易维真半年没见易维诚了,他由原来的一米八出头,长到现在的一米八五以上,原来的易维诚是高高壮壮的,现在的易维诚黑而瘦,留着板寸头,整个人特别精神,他到了发育的年纪,操着一副公鸭嗓子嘲笑易维真,“姐,我现在才发现,你好矮,就是个二等残废吧?”
  可不是,她现在和易维诚站在一块,勉强到他肩膀。易爸和易妈都不算矮,怎么她家就她一个矮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摆碗筷,冲紫菜汤,每人倒上一小杯二锅头,家里所有人先干了一杯。
  今天女儿回来了,易爸和易妈一直乐呵呵的,左一筷子右一筷子给易维真夹菜,易维真面前的小碗快堆成了小山包,易维诚见他爸妈赤裸裸的偏心,和他二舅喝了一杯,说,“二舅,你跟我直说了吧,其实我是我妈抱养的吧?唉,我就等着那天我亲爸亲妈过来帮我领回去了”
  他还没说完,就被敲了一下,易妈吼他,“吃个饭都堵不住你的嘴,给我好好吃你的饭吧!”
  易维诚瘪瘪嘴,偃旗息鼓了。
  “最近有人给小诚介绍对象了。”易爸喝了口酒,乐呵呵的说。
  “真的?!”易维真眼睛瞪地大大的,好奇道,“哪里的啊?”
  惊讶之余,易维真又有点觉得太早了,“小诚才十七,太小了吧。”
  农村不上学的孩子,结婚偏早,一般二十一二岁就有老婆了,虽然易维诚到今年才十七,但架不住易维诚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和易爸熟悉的人自然想给他早点介绍对象。
  农村的婚姻相比城市要更加现实,至少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多可以先自由恋爱,到一定年纪实在找不到对象了,家里才会催着去相亲。在农村就没有自由恋爱一说了,也不能说一个也没有,只是非常少,一般情况下都是别人给介绍知根知底的,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什么性格不合的话,就可以下聘准备结婚的事了。
  在农村家庭条件越好的,给介绍对象的就越多,易家这两年确实赚到钱了,条件比之前好了许多,加上易维诚外在条件不错,不少见过他的小女孩都喜欢他这种长相的,现在他十七岁也算可以介绍对象了,帮着介绍小姑娘的人自然就多了。
  别的地方易维真不太清楚,她家这边的习俗是男方家庭至少在农村有一栋小楼,在市区也得有一套房子,私家车是必不可少的,男女双方在相处之后,互相没意见的情况下,男方家庭就可以去女方家庭下聘了,也就是订婚。订婚的礼金是十万,结婚的礼金是十五万。
  女方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会陪嫁一套房子,或者赠一辆私家车,如果条件一般,那就没有房子和车子的陪嫁。
  易维诚虽然像只小蛮牛一样,脾气急躁,可他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并且是固执的,他不想在他什么的都还没有的情况就去相什么鬼亲!
  “就是街上开超市家的女儿,长得白白高高的,挺漂亮的。”在别人跟易爸提过之后,他和易妈借口去超市买菜,偷偷看过那家的女儿,易爸和易妈对小姑娘的长相都比较满意。
  “我不想去相亲。”易维诚闷闷的说,“我才十七岁,不想这么早去相亲!”
  易奶奶笑眯眯的说,“我以前嫁给你爷爷的时候,也就十七岁。”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和你那个年代比。”易维诚皱眉,气呼呼的说。
  “你早点结婚,我就能早点抱重孙呀。”和易奶奶差不多大的村里老人家,都已经有做太奶奶的了,看人家推个小推车,逗自己的重孙,易奶奶羡慕啊。
  “我自己都是个孩子呢,我给您生什么重孙啊!”易维诚放下了筷子,没心情吃饭了,“我不明白你们让我这么早相亲,结婚这么早做什么,就是想让我赶紧生个孩子出来吗?在我没有能力养家,没有能力给下一代好的生活环境前,我是不会去相亲结婚的。”
  易爸和易妈没想到易维诚会说出这样的话,顿时愣了,大家好半响都没反应。
  易维真再赞同她弟的话不过了,“小诚说的是,爸,爷爷,你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大多数都是一穷二白,小孩吃饱穿暖就行,把你们往外面一放,跑去玩吧,所有人穿的衣服,读的书本,用的文具都一样,不存在嫉妒和歧视的问题。可是现在呢?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说白了就是看钱,贫富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如果小诚孩子的同学全身穿名牌,放学有奔驰宝马接送,小诚的孩子心里是什么感受?”
  “你不用说什么‘我把自家孩子教育好,让他不胡乱攀比就好了’。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自己能做到不攀比吗?爸,你都四十多了,现在还想着能抓住机会,拼一把,为的不就是比别人赚的钱多,比别人过得更好?如果你们自己都做不到不攀比,怎么可能要求小孩做到?”
  “生下一代不仅仅是为了你们传宗接代,更多的是你给了他一个生命之后,就要对他负责。小诚他现在自己还是个孩子,在他没有把握能教育好一个孩子之前,我也不建议他这么早就相亲结婚,浑浑噩噩的不知道为了什么。”
  易妈皱眉,不同意女儿的说法,“照你这么说,你就是瞧不起穷人了?我们没穷过吗?穷人就该死吗?没有我们农村人种田供粮食给他们,他们有钱都要考虑下上哪买粮食!”
  易维真叹口气,“妈,我没有瞧不起穷人,更知道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所以才更想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啊,你必须得承认,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条件各个方面都比农村好太多。要是我和小诚的孩子知道自己被生下来的使命就是去种田,就是去哪个纺织厂做工人,我相信他一定会马不停蹄的滚回娘胎里。现在我和小诚最需要做的就是先努力提升自己,努力给下一代提供一个可选择的人生,如果小孩他爸妈都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小孩哪有可选择的人生?”
  “如果小孩有一天跟我们说,‘爸妈我想学钢琴,你能帮我买架钢琴吗?我好想学’,而你连买架钢琴的能力都没有,就是妈妈你口中的没钱一样能好好教育孩子了?”
  易维真知道,她这么说一定会遭到老易爷爷和易爸他们这两代人的反对,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她和小诚这代人的想法,但是该说的她还是必须要说清楚,攀比的心理非但不会在十年后消失,而是越演越甚,她和小诚这一代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小孩变成被别人攀比的对象。

  ☆、第62章 阴魂不散

  易维诚相亲的事暂时被搁置在了一旁,现在家里没人再说让他相亲的事了,尤其是易爸,他以前的想法是,不指望小孩出人头地,只希望他们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就行。
  他现在才想明白,平平淡淡才是最奢侈的事,能享受平平淡淡生活的才是最昂贵的,不然他也不会每天风吹日晒的在山头上开山碎石,他倒是想平平淡淡的,哪有那个资本啊。
  ——
  大概是刚回来不太适应气候,易维真感冒了,她去村委会医院拿感冒药,看到门口贴着招聘护理人员的广告,拿药的时候就随便问了一下里面唯一的一个乡镇医生,“叔,我能不能过来帮你干活?不要钱,我就想学点经验。”
  村医生叫李世全,李世全家和易家距离不远,他知道易维真读的是医学院,当即就爽快的应下来了,“当然好了!外面的广告我打了很久了,就是没人来应聘,也是,现在但凡学护理的,谁愿意到村卫生室工作啊,中专毕业的护理都能去个县级医院了。”
  易维真之所以想去基层医院帮忙,也是因为基层医院的病种最全,村里大病小病基本上都会先到这里来看,不像大医院分科室,基层医院只有全科医生,什么病都要会,从看病,到打吊针,到抓药,什么活都要会。
  和家里人说好了,易维真每天就像上班一样,上午下午都过去,就帮李世全给病人打吊针和拿药。
  前世,易维真在读研期间考了药师资格证,考之前她猛看了三个月的书,考完拿到药师资格证之后,她就很少接触到药学方面的东西了,平时在医院工作,她只需要知道某种药的能治什么疾病,用多大的量,用什么治疗方法就行了,真正让她分辨每种药品的长相,她就分辨不出来了。
  每天过来看病的人都是村里的熟人,大家都互相认识,易维真干起活来麻利不拖沓,扎针一扎一个准,又喜欢和来看病的人说笑逗别人开心,时间长了大家有什么身体上的毛病都喜欢找她聊。
  易维真前世第二专业修的就是心理,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开导他们,也算是治病的一种方式了。
  李世全让易维真一周休息一天,周末易维真不用去了,她将从药店买的火罐,针灸针具还有酒精棉全放进了车子里,开了易爸才入手的帕萨特去了孙浩家。
  昨天晚上孙浩在电话里抱怨他最近几天颈椎病犯了,难受的厉害,他妈给他开的活血药没什么作用,头还是晕沉沉的。
  因为长期低头,上网,伏案工作,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了,不少二十来岁的人得了四十岁才会得的病,易维真她们寝,一个寝室三个人就有两个是有颈椎病的。
  易维真到的时候,孙浩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