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商场穿六零-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走到近前两人就看到了沈家阳骑着的自行车,等走近了之后,老爷子不由点了点儿子,“一天天的,就你会折腾!”
  嘴上是这么说,老爷子脸上却带着笑。
  沈家阳也跟着皮了一句,“那是,我要是不折腾,您老的收音机从哪来呢!”
  那收音机买回来后,可以说成了老爷子的心头宝,每天都要准时收听,虽然能收听到的内容有限,但就算那样,也比没有强多了。
  老爷子闻言笑骂道,“滚滚滚,就你能!”
  沈家阳也不在意,笑嘻嘻一笑,脚下一蹬,吆喝了一声,“走喽!”
  就又骑走了。
  老爷子走到沈小雨旁边的时候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进屋吧,好久没跟你好好聊聊了,现在有时间,咱爷孙俩好好说说话!”
  沈小雨点了点头,“好。”
  唐继安就在旁边跟着一起,一老两小一起进了门。
  王丽丽和吴青两人看着一幕,心里不由感慨不已。
  不管多少次,她们两人都会为这个小姑子在家里的受重视程度而咂舌,她好像天生都会讨人喜欢一样,全家就没人不喜欢她,包括她们俩。
  女孩子活到这个份上,是真的特别让人羡慕了。
  但只要想到小姑子的讨喜和会做事,两人对她受重视也就不是不能接受了。
  沈小雨可不知道两个嫂子心里还有那些感慨,她和唐继安已经跟着爷爷回了堂屋,说上话了。
  主要是老爷子问,她答。
  而老爷子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后,终于来重点了。
  “你这也马上快要毕业了吧?”
  “对,再有一个多月时间就该毕业了。”五二二制的学年制度,让她缩短了三年的学习时间就能成为一名高中毕业生。
  这种学年制度真的给沈小雨行了不小的方便。
  等到1978年后就又会恢复到六三三学年制。
  所以在高考恢复这一两年时间,顺利考上大学的同学之间是年龄相差最最大的一两届,年龄小的甚至只有十五六岁,年龄大的都有三十岁了,夫妻同校,两代人同读的现象都不算少见。
  可以说是恢复高考后的高考史上最特殊的两年。
  沈小雨知道她爷爷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个问题,果然,在她回答之后,老爷子下一个问题就紧接着而来,“那你有没有想过毕业后要干啥?”
  一旁的唐继安神色微动,但没有插话。
  顺着老爷子的目光,将眼神也落在了沈小雨身上。
  这个问题沈小雨早就想过,并且也想过要怎么跟家里人说,所以老爷子问她这个问题她也不算毫无准备,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会儿就给出了回答。
  “我想考大学!”
  老爷子眼里飞快的划过一抹赞赏,不过很快又消失不见,他咳了两声,“现在想上大学只有特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你要咋考大学?”
  像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都是特别特别难得的。
  老爷子作为大队长,手里自然偶尔也是会得到这样的名额的。
  工农兵大学名额开放到现在也不过五年,但他一共也就得到过两个名额。
  村里那些知青为了得到这个名额回城,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老爷子只会把名额给真正有资格得到的人。
  邪门歪道在他这里都是行不通的。
  所以从知道能通过特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后,村里那些知青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安分起来,并且一个比一个努力,都是为了挣表现,以便于在名额下来的时候能落到自己头上。
  沈小雨对自家爷爷这么问也不觉得意外。
  她跟自家爷爷时不时就会聊一次,爷爷也会给她讲不少道理,教她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还有自己活了大半辈子的一些生活经验,所以爷孙俩感情一直很好。
  也因为如此,沈小雨在这种问题上也就不会敷衍自家爷爷。
  鉴于还有个重生的小哥哥在旁边坐着,沈小雨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方式略微委婉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虽然现在还不能考,但我相信总会有恢复高考的一天,国家总是需要人才的,工农兵大学的学生还是太少,起不了多大作用,国家需要通过高考来筛选合适的人才,所以我觉得高考一定会恢复,我等着那一天。”
  这番话说完之后,老爷子终于神情一松,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说得好,我们小雨就要有这个志气,爷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就像你说的,高考一定会有恢复的那天,你只要做好准备等着那天到来就好。”
  老爷子是真的很高兴。
  孙女虽然年龄不大,但格局观却一点都不小。
  这也是他总是时不时把孙女带在身边教导的主要原因,农场那边的几位老爷子那么喜欢自家孙女,估计也跟她如此聪明有关,聪明的孩子谁不喜欢呢!
  所以就凭这一点,老爷子也觉得自家孙女以后的前程差不了。
  沈小雨被老爷子夸得都要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会这么坚信,也不过是因为她知道77年的时候高考一定会恢复罢了。
  如果不是知道高考恢复的准确时间,哪怕有人告诉她高考总会恢复,但消息只要一日没落实,她心里就一日安稳不下来。
  所以她很能理解那些为了一个大学名额就表现那么夸张的人。
  换作是她自己,她也不能保证自己能一直保持淡定。
  说到底,她也不过是占了先天优势而已。
  所以她也就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值得自豪的。
  殊不知,她这般表现落在老爷子眼里,反倒越让老爷子欣赏。
  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么好的心态,这样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确定了孙女的意愿之后,老爷子心里也就放心了。
  然后他看向唐继安,想到这孩子比自家孙女还要早毕业两年,这两年在村里也帮了大家不少忙,也是个好孩子。
  他倒是从来没担心过他的前程。
  这段时间局势又有了微妙的变化,他觉得,唐老离开的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这样一来,继安这孩子也就跟着回了首都,有唐家在,他自己本人又聪明,能耐的都要让大人汗颜,为这样的人担心都有些多余。
  所以想了想,老爷子还是没多说什么。
  且先看着吧!
  两人陪着老爷子说了一会儿话,没一会儿老太太也回来了,两人又留了一会儿就要回去了,沈小雨还说好要跟她爸学自行车呢!
  在回去的路上,唐继安状若无意的问沈小雨,“如果高考恢复的话,你想考哪里的学校?”
  上辈子老婆考了首都的学校,可这辈子跟上辈子的确有了一定的变化。
  唐继安还真怕老婆变了主意,万一考到其它城市去,那他就要哭了!
  这个问题一出,沈小雨微微愣了一下,不过她也并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唐继安也不是什么外人,她也就不故作谦虚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会考去首都了。”
  毕竟最好的学校就在首都。
  既然考了,那当然要考最好的。
  她都占了这么大的优势了,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那还不如回炉重造!
  唐继安一听心里就松了口气好,还好还好,看来他老婆的第一选择一直是首都,这个时候他就要感谢她能这么有主见了,只要她这么决定,那岳父岳母肯定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
  他不由笑了笑,“考首都好,到时候咱俩说不定还能继续上一个学校呢!”
  这个说法让沈小雨不由有几分愉悦,“那很好啊!”
  在这之前小哥哥一直比她高两级,但再过两年他俩就会成为同级。
  还真是怎么想怎么觉得美滋滋!
  从老屋往自家走的这一路上,路两边大部分房屋看着都跟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有的是新盖的房子,有的是大范围修葺过的房子,整整齐齐的看着都快成规范村了,全都是沈家阳的手笔。
  他这几年下来,不仅给自家队上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就连外村的人也请他做了不少活。
  在周边几个村,沈家阳都是个名人了。
  凡是谁家有这样的活要做,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他。
  沈小雨每每看到这些都为她爸自豪。
  虽说这些房子看起来都很简单,没有那些高楼大厦的复杂,但这是她爸事业的起点,她相信他以后会越来越好!
  两人说说笑笑的就到了家。
  沈家阳一看到女儿回来,立马就招手,“小雨,你来试试看!”
  这次沈小雨就没推拒了,她直接走过去将自行车接了过来,唐继安把手里的书包找地方放好之后也凑了过去,至少要帮忙扶一下。
  沈家阳和唐继安两人给沈小雨指点要怎么骑,几个小少年围在一旁起哄。
  沈小雨一脸笑意,意思意思的歪歪扭扭的学了几下,都不等她爸和唐继安帮她多扶几次后车座,她就能自己一个人骑得很好了。
  小少年们崇拜又羡慕,“姐姐好厉害!”
  沈家阳收回想要扶后车座的双手,改为叉腰,“我闺女就是厉害!”
  这话唐继安也赞同,就在一旁默默的点了点头。
  闹腾了一会儿之后,沈婉做好了饭就开始喊人了,“都别玩了,吃饭了,吃完饭再玩!”
  女主人一声招呼,全家人都给出了反应。
  该洗手洗手,该回家回家。
  然后要回家的就被沈婉喊住了,“平平安安还有小满就别回去了,就在三婶儿这吃。”
  几个小孩子经常串来串去的这家吃一顿,那家吃一顿。
  沈婉这么一招呼,他们就留了下来。
  一大家子围着一张大饭桌,就连吃饭都格外热闹。
  一个多月的时间转眼即逝。
  沈小雨作为一名高中生终于毕业了,毕业这天,唐继安还特地来接她,当然沈小雨觉得没那个必要,也拒绝过,最后却全都抵不过他的坚持。
  这个时候高中的书本真的很少,所以沈小雨就算要把全部的书本以及做过的习题试卷等等都带回去也费不了什么事。
  两年后就要高考,这两年时间沈小雨自然不能空着。
  这些学过的知识也要时不时的复习复习,这样才能保证等到高考的时候能自如的应答,所以这些书和卷子她当然要全都带回去。
  唐继安过来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带她回去自然方便的很!
  有辆自行车真的要方便很多,回家的时间一下子就被减少了一大半,就是路况不是很好,坐着稍微有那么点膈屁股。
  所以他们进了村子之后,沈小雨就从车上下来了。
  唐继安也跟着她一起下来,推着车和她一起往回走。
  结果在快要走到老屋的时候,沈小雨却看到了张玉玲和沈伟,两人一副拉拉扯扯的样子,不,主要是沈伟在拉张玉玲,显然想把她拉回去。
  张玉玲却不耐烦甩着手,明显有目的的往其中一户人家走。
  沈小雨表情微凝,这俩人闹什么幺蛾子?
  最重要的是,怎么感觉张玉玲的目的是她爷奶家?
  作者有话要说:  调整一下更新时间,以后晚上不二更了,两章合一起在早上九点发,就这样~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我就是那个小可爱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轻涟不语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沈伟和张玉玲拉扯间已经进了大队长家的大门。
  沈小雨看到这一幕,不由侧头对唐继安说,“继安哥,我们去看看吧?”
  这么多年下来,这两人虽说是二婚的,但分家之后在挺过最初的辛苦之后过得还挺好,不,应该说是张玉玲会过日子,将一家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沈伟这个主要劳动力每天干活就对了。
  底下几个孩子,根据他们的能力情况,张玉玲也会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并不会惯着他们,毕竟家庭条件让她没有惯着他们的资格。
  现在大丫姐妹仨已经嫁出去了两个。
  剩下最小的三丫也已经十七八岁,并且找好对象了。
  这些事沈伟一个大男人根本就不上心,可以说全都是张玉玲一手张罗的,后妈做到她这个份上,村里提起她,谁人不竖大拇指!
  而嫁出去的大丫和二丫也不是那种没良心的。
  后妈对她们好,她们一直都记着。
  哪怕嫁出去了也会时不时回来看望后妈,对,是看望后妈而不是看望亲爸。
  就沈小雨来说,大丫她们碰到张玉玲这样的后妈完全是遇到了贵人,没有张玉玲,没有分家的话,谁会给她们操心婚事,说不定会将她们留成老姑娘再随便找个男人嫁出去。
  毕竟免费的劳动力谁不喜欢呢!
  以何老太的性格,绝对能做出那样的事。
  所以沈小雨是真心觉得张玉玲是个很不错的人。
  而她那样的性格,是不会随便给人添麻烦的,但现在却能跟沈伟直接拉扯着找去她爷家,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沈小雨忍不住想要去看看。
  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帮张玉玲说几句话。
  唐继安现在已经不会再因为老婆的一点行为去对她进行各种猜测了,她既然想去看,那就去看,只需要宠着就行了,“那走吧!”
  等他们两人进了大门的时候,老爷子等人都已经站在院子里了。
  沈伟还想要拉拉扯扯,却被老爷子喝止住了。
  然后他看向张玉玲,神色温和道,“你来找我有啥事?”
  对这样自立又不惹事的女人,老爷子也是欣赏的。
  所以隐隐有偏向她的意思。
  这个时间点闲在家里的人本就不少,哪怕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很容易引人注目,更别提这夫妻俩刚才拉扯了那么一路,已经有人忍不住凑过来想要瞧热闹了。
  沈小雨在唐继安将自行车搬进来后,对隐隐有凑过来趋势的人抱歉一笑。
  然后伸手将大门关上了,毫不拖泥带水。
  被关在外面的人,“……”
  唐继安一回头就看到了这一幕,想着他老婆关门时外面几个人脸上懵逼又不可置信的表情,忍不住扑哧笑了一声,然后又很快收住。
  毕竟院子里气氛这么严肃,他这时候笑有点不太合适。
  他放好自行车后,就跟沈小雨两个人走了过去。
  而张玉玲已经不顾沈伟难看的脸色,将情况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
  事情由她说出来是真的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沈伟要跟她离婚。
  至于原因?
  很简单,他们俩结婚这么多年,她都没给他生个一儿半女的,他显然是要找别的女人给他生孩子了。
  跟当初要和朱琴离婚的理由何其相似。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沈伟要跟她离婚的真正原因,张玉玲其实并不在乎。
  毕竟她自己的儿子也已经十岁多了,不是以前那个还小,需要悉心照顾的小宝宝了,家里有没有男人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而这也不是她找上大队长的原因。
  离婚的事她自己就能搞定,但有一件事却是离婚后的她搞定不了的。
  “大队长,我来找您是想问问,我能不能在咱们沈家村落户。”张玉玲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表情比刚才说沈伟要和自己离婚时要认真多了。
  “虽然离了婚我就不是咱沈家村的人了,但到底也在沈家村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舍不得离开这里了,咱们村以前不是也有外姓人落户的情况吗,所以我想问问,我能不能也在咱们村落户?”
  张玉玲心里不是不忐忑的,但她想努力一把。
  就冲这么多年她对大队长的认知,她觉得她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成功的,所以问完话后,她看向老爷子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之色。
  可现场好几个人都还没从她说的内容中回过神来。
  就连沈小雨也忍不住将目光放在沈伟身上,用一种看奇葩的眼神看着他,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人也该有四十出头了吧?
  都这年龄了,居然还学人家年轻人折腾。
  张玉玲虽说没给他生个一儿半女,但家里家外哪里不是一把罩?
  现在又不是古代,女人没生孩子就要被休。
  这么好一个媳妇儿,不管怎么算都是沈伟占了便宜,他不惜福就算了,竟然又要重找,他们村在这一方面还真没人能折腾得过他。
  在老爷子凝眉沉思的时候,沈伟就先斥了一声,又要去拉张玉玲,“你这个女人是咋回事,跟你说了不要来麻烦大队长,你一个女人,又不是我们村的,还想在我们村落户,你都在想啥呢?”
  男人生活过得太舒坦了就容易想去寻找刺激。
  沈伟就是这样。
  他当初娶张玉玲是真挺喜欢她的,这么多年来对张玉玲也没什么不满,但时间长了就会觉得不满足,外界再给那么点诱惑,他就很容易犯错。
  他拉扯的动作让张玉玲不耐烦极了,反正已经不打算再挽回,也就不想给他脸,他的无脑需要的时候觉得正中下怀,不需要的时候就很让人厌恶了。
  “别拉拉扯扯的。”张玉玲甩开他的手,皱眉,“我在跟大队长说话,你能不能别这么没有眼力见的?!”
  沈家人,“!!!”
  这算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张玉玲这么强硬的一面,都有些惊讶。
  沈伟却觉得颜面无存,脸都涨得通红。
  “你,你这个女人不讲道理,我懒得跟你说!”
  说完这句话,他竟然一扭头就离开了,拉开大门出去的时候,看到两边邻居和对门几家人都往这边探头看,他也没搭理,埋着头就回家了。
  还留在沈家院子里的张玉玲对离开的男人并不在意。
  她只是看着老爷子等着他答复。
  沈小雨心下微叹,忍不住走过去帮张玉玲说了几句话。
  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太难了,张玉玲能有这样的想法,并致力于将想法落到实处,说是独一份都不为过。
  这个年代的限制太大了,尤其是女人。
  她如果生在改革开放后,肯定要比现在轻松太多,说不定还能干出一番事业呢!
  哪怕她不是大丫三姐妹的后妈,哪怕她没给大丫三姐妹的人生带来改变,遇到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沈小雨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帮她,更别提只是说几句好话了。
  这算是沈小雨第一次明显的表达出对张玉玲的好感。
  听到沈小雨帮她说话,张玉玲不由感激的看了沈小雨一眼。
  老爷子本来就不是那种顽固不化的老头子,对张玉玲嫁到沈家村的表现他也都看在眼里,刚才没第一时间答话并不是不愿意答应她,而是落户这种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现在孙女又难得替人说话,他心里又软了几分,称得上和颜悦色的对张玉玲回道,“行,你的意思我知道了,这事要在村里商量一下,我会尽量帮你争取的,你先回去吧!”
  虽然没直接答应,但也没拒绝,并且还愿意帮忙争取。
  这个结果张玉玲已经很满意了。
  所以她也没多纠缠,谢过老爷子后就离开了。
  她一走,院子里的人终于议论开了。
  沈大嫂无语极了,“这沈伟又要离婚?他咋那么能呢?也不知道又跟谁勾搭上了,没多大本事,倒是挺能折腾!”
  大家对沈大嫂这番话还挺认同的。
  沈小雨问老爷子,“爷,这种情况,玉玲姨有留下来的可能吗?”
  离了婚她就不算是沈家村人了,如果不改嫁的话,按照一般情况就该回娘家了,但张玉玲从来没想过回娘家,第一任男人死了之后都是在婆家以守寡的名义留着,现在自然更不可能回去。
  但根据她的提议来看,她也是没打算再改嫁了。
  所以这情况还真不好说。
  老爷子想了想,然后才回道,“以前没有过这种情况,所以得在开会的时候先跟其他村干部商量一下,最后有很大的可能估计要靠村里人投票来决定了!”
  他这回答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既然答应了张玉玲要帮忙争取,这件事老爷子也就没拖着,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在开会的时候将事情提了出来,通过村干部们的讨论,最后真决定通过投票决定。
  如果村里人投赞同票的数量多,那就同意她落户。
  毕竟落户之后,她也就有了从村里分取宅基地建房的资格,以后就是沈家村的人了,跟村里人的利益也算是有了挂钩,让大家投票也没什么不好的。
  投票当天。
  村里人终于知道沈伟家的情况了。
  沈伟亲妈何老太作为沈家村的一份子,自然也在现场,她表情看上去有些快意,也有些幸灾乐祸,你张玉玲不是很能么,现在还不是被休了?
  她压根想都没想,就想让全家都投反对票。
  可惜投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只有一次投票权利,哪怕她恨不得所有人都投反对票,最后真正投出去的也就那么一张而已!
  相对来说,其他刚知道这件事的村里人就要考虑考虑了。
  现场一片嘀嘀咕咕的议论声,张玉玲作为当事人,牵着儿子的手站在最前面,她也没多说什么,就安安静静的站着,神色平静的等着最后的结果。
  老爷子看了看犹豫不定的村里人,终于还是主动发声道,“玉玲一个女人也不容易,就我个人来讲,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