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嫁给渣女的未婚夫-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晨风如此清凉,却凉不去孟庭冒火的身心。
他忽然觉得造化实在弄人,怎么就让他娶了这么个磨人的娘子?
孟庭想起从前在临淄的时候。那些苦读的日子里,他一门心思读书考取功名,没心情搞些风花雪月。那时的他只想着能入朝堂为官,然后开辟赚钱的路子,给刘氏买雪山玄芝。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前朝的先辈教给他的,年少时的他和广大读书人一样都信仰这句名言。
前朝的先辈还说,“书中有女颜如玉”。所以孟庭想,待他出人头地时,自然也能觅到一个和他一样喜欢读书、娴静又美好的妻子。
如今,黄金屋倒是有了,先辈诚不欺人。
可是,先辈只告诉他,书中有女颜如玉;却未曾告诉他,书中还有磨人精!
孟庭心下波澜起伏,实在是有些憔悴难言。
他走过悠长的回廊,走向厨房。他让厨娘准备韩嫣想吃的早膳。
随后孟庭去了东边他的书房。路上,他碰见了孟府的管家。
管家忙向孟庭行礼问安。
孟庭回过神来,眉头微蹙,在心中调整了一下思绪。
随后他问起管家:“表小姐主仆可有找过你?她们可还要添置什么?”
表小姐,自然指的是刘静娴。
管家恭恭敬敬的回道:“表小姐主仆一应用度俱全,昨晚我也使了个丫鬟去给表小姐讲解京城里的趣事和规矩,目前表小姐没有找我提过什么要求。”
孟庭道:“知道了。”
管家又行了个礼,离去。
孟庭继续去他的书房。
他在自己的书架里找了本《列子》,行至窗边,临窗而坐。
他翻到《列子》的第五卷 《汤问》开始读,上次他就读到这里。
这本书的页边已经泛黄了,可见是读过多次的。事实上孟庭书架上这些书,他几乎全都看完了。只是孔圣人说“温故而知新”,孟庭深以为然,这才一遍遍阅读。每一次阅读,也都会有新的感悟。
书房里的时间一向流逝得快。
良久后,有人敲了书房的门。
孟庭抬眼看去:“请进。”
门被推开,先露出一阕天水碧的裙角。进来的人倒是不超出孟庭的意料,正是他的表妹刘静娴。
刘静娴也是个喜欢看书的。从前在临淄,她就经常捧着书卷,一坐一下午。
孟祥曾说,若刘静娴是男儿身,多半会成为孟庭在科考中的有力竞争对手;而女儿家如此温静文雅的执书品阅,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刘静娴家里同样有好几排书架,书架上还有些孤本是孟庭所没有的。从前孟庭还管刘静娴借过那些孤本拿回去抄写。
“表哥,静娴打扰了。”刘静娴轻轻走进来,给孟庭行了个标准的礼节,“我想从表哥这里找点书看。”
孟庭放下书卷,对她道:“自便就可,你我兄妹,无须客气。”
刘静娴仍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个谢礼:“谢谢表哥。”
她环视孟庭的书房,看了一会儿,终是没忍不住评价道:“表哥的书房布置得很雅致,观来亦是一尘不染。”
孟庭指了指一侧的房间:“藏书都在那边,你径自去找就是。若对我的书房有兴趣,也可随意看。”
刘静娴道:“静娴省得。”
……
韩嫣多睡了三刻钟的回笼觉。
醒来后,觉得精神好了许多。韩嫣起床穿衣,走向外间。
外间孟庭已经给她打好了水,供她洗漱。八仙桌上,她要的早膳也都做好了。那豆花还在冒热气,显然是厨娘掐了时间刚送来不久的。
韩嫣洗漱完毕,去吃早膳。
她尝起了早膳里的青州肉包子。
在今天之前,韩嫣从没想过要尝尝孟庭他们青州人的口味。反正她嫁来孟府后都是和孟庭各吃各的,很和谐。就连婚前那会儿刘氏请她来家里吃饭,也特意备了她爱吃的菜色,这都让韩嫣有种“她嫁的人家和京城人家没什么分别”的错觉。
仔细想想,以后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还多。再过两天就是中秋,后边还有重阳、新春、上元。他们青州人在特定的节日里肯定有自己的饮食风俗,总不能让这一家人都来适应她这个儿媳吧。
所以韩嫣决定,从今天开始,她要慢慢接触孟府一家的饮食。先从和京城小笼包比较相似的青州肉包子开始,后面再尝尝别的菜色。说不定还能发现意料之外的美食呢。
稍微转变一下自己的饮食口味,不但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孟家,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后再阖家吃饭时她就不会饿着了。
韩嫣对自己的适应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要是味道好吃的,她相信自己都能适应并笑纳。
张开小口,咬了口肉包子。
皮薄肉厚,汁香味浓。韩嫣慢慢嚼着,仔细品了品,味道与京城小笼包不同,但也挺好吃的。
一抹笑容爬上唇角,不错不错,以后的早膳她要时不时就吃这肉包子。
半晌后,韩嫣吃好早膳,喊了紫巧来收拾。
随后韩嫣挑了件家常的素色衣衫穿上,绾了个简单的小髻,去书房找孟庭。
在临近书房的月洞门处,韩嫣瞧见一个丫鬟打扮的年轻姑娘,也在往书房的方向走。
韩嫣定睛一瞧,认出这个丫鬟就是刘静娴从临淄带来的贴身丫鬟。
丫鬟手里端着茶壶和茶杯,并一小碟芝麻糕。她见了韩嫣,连忙恭敬的福了福身,问安道:“少夫人好。”
韩嫣笑问:“我记得你是叫作采葛?”
采葛回道:“是的,奴婢名唤采葛。”
“你要去孟庭的书房?”
“回少夫人的话,我家小姐在书房中看书,奴婢担心小姐口渴,便给小姐送些茶水。这盘芝麻糕是小姐爱吃的,亦送去给小姐解闷。”
韩嫣听了不禁挑了下眉,刘静娴在书房里?一大早就去看书吗?
韩嫣脱口而出:“你家小姐很喜欢读书?”
采葛答道:“是的,我家小姐爱书如命,家中书籍众多,小姐没事的时候就会一个人静静读书。”她说着说着,脸上呈现出为自家主子骄傲的笑容。
在采葛看来,刘静娴虽然出身不算高,但饱读诗书让她的气质修养极好,绝不输这京城里许多高官家的小姐。
韩嫣也没再问了,既然两人顺路,便一起往书房去。当然韩嫣是主子,采葛是奴婢,采葛自然是乖乖跟在韩嫣后头走的。
到了书房前,韩嫣见书房的门是开着的,便直接走过去。
走到门槛前时,书房里响起刘静娴的声音。韩嫣不觉脚步一顿,收回即将迈过门槛的那条腿。
她听见刘静娴在说:“表哥,你的书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我若想迅速找到想看的书,该如何检索?”
刘静娴问话,接着屋里就响起孟庭的声音。
“从北向南总共六排书架,每排两座书架并列。第一排东边的书架是史籍,西边的书架是四书五经等各类经典。第二排东边书架是兵书,西边书架是数算书籍。第三排东西分别是天文地理、士农工商。第四排分别是医书、宗教典籍。第五排东侧是诗词,西侧是歌赋。最里面那排是我闲来无事搜集的各类传记小说,历史改编与神话志怪皆有。”
“每个书架上的书籍,以书名第一个字的笔画数由少至多,按照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若遇到两本书的笔画数目相同,则按照横在前,竖在后的顺序排列。”
“这和我在临淄时候书房里的书籍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与你家中的书籍排列顺序略有不同。你稍微熟悉一下就能掌握。”
接着沉寂了一小会儿,刘静娴的声音再度响起:“静娴明白了,表哥整理书籍的方式倒真是和在老家的时候一样的,与我也算大同小异。”
她停了停,又说:“我已经找到想要找的书了。”
两人的对话都被韩嫣听入耳中,她没想到,这个刘静娴这么爱书。自己嫁给孟庭两个多月,都不知道孟庭书架上那些书是怎么分类排序的,还是借着刘静娴管孟庭询问书籍,韩嫣才知道。
这表兄妹两个倒是志同道合的很嘛,都书香环绕韵味高雅,两人各自的书房里使用的书籍排列方式也大同小异。
这让韩嫣心里忽然生出那么一丝不舒服。
她想起表姐邹蕊对她说的话。
——大魏朝表兄妹成亲之风盛行,你怎知那刘静娴究竟是来找青年才俊,还是冲着孟大人来的?
这话其实韩嫣没当回事,但这会儿见孟庭和刘静娴仿佛自成一个阳春白雪的世界,将她排除在外了似的,韩嫣便控制不住的联想到这话。
转念又一想,刘静娴只是来找书看的,自己又何必如此胡乱联想呢?
根本就是想得太多。
心里那丝不舒服很快就烟消云散,韩嫣走进书房,唤道:“孟郎。”
孟庭转首望来,温声道:“你醒了。”
“嗯!”
同时刘静娴手持她找好的书卷,从侧屋里走出来。
第73章 给岳父支招
刘静娴见韩嫣到来; 连忙低头欠身:“表嫂。”因着对韩嫣的身份有些忌惮; 刘静娴的神情举止显得有点谨小慎微。
韩嫣却是很大方的给刘静娴回礼:“静娴; 早。昨晚休息的还好吗?”
刘静娴恭顺道:“劳表嫂挂怀,静娴一切都好。”
韩嫣笑道:“那就好!”
两人相对; 若把刘静娴的长相气质比喻为绵白云絮,那么韩嫣就是浓烈的火烧云。
而看起来刘静娴仪态娴静,举手投足间仿佛比韩嫣多了些规矩礼貌,但实则不然。
韩嫣的礼仪非常到位,饶是她一身魅艳; 从她身上却完美的表现出闺秀的身份和官宦子弟的教养。
后头刘静娴的丫鬟采葛; 跟着进屋来。采葛看见韩嫣这会儿问礼的样子,心中微微讶然。
采葛本来还为自家小姐的姿仪气质而自豪,现在看到韩嫣骨子里的高贵修养,采葛不由失落。她家小姐那么努力的培养仪态气韵; 却还是比不过韩嫣。
其实那日刘静娴刚抵达孟府门前; 韩嫣就和刘静娴互相问礼过了。那时的刘静娴就被韩嫣衬托得略略差一点。只是当时采葛在忙着归置刘静娴的行李,没看到那一幕而已。
孟庭问刘静娴:“拿得哪本书?”
刘静娴回道:“是《竹书纪年》。”
韩嫣知道这本书。她虽然是话本爱好者; 但不意味着她不学无术。
《竹书纪年》,是一本相当古老的史书了。其记载的是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 刘静娴看起来还挺喜欢读史书的?
也对,读史书使人平静深邃、思想明智。
“表嫂; 静娴这就去看书了。”刘静娴和韩嫣打了个招呼。
韩嫣道:“你去吧; 随意就好。”
“谢谢表嫂。”
刘静娴找了个角落里的椅子坐下。
采葛连忙走近; 在刘静娴身边的小桌上放下茶水和芝麻糕。
刘静娴见了芝麻糕; 又问韩嫣:“表嫂要吃点芝麻糕吗?”
韩嫣摆摆手道:“不用不用,你就那么几块,我就不抢了。我想吃的话自己去厨房取。对了,你有什么想吃的零嘴儿也可以去管厨娘要,孟府里好吃的零嘴儿不少,有些我们京城口味的,你也可以尝尝。”
刘静娴道:“我知道了,谢谢表嫂。”
刘静娴说罢就读起书来。
她执着书卷细读的样子,看起来犹为贞静,让人想到前朝留下的仕女图。
韩嫣这会儿走到孟庭身前,望着他道:“我睡醒了,过来看看你。”
孟庭轻轻“嗯”了一声。
韩嫣又说:“我就过来看看,没别的事。后天就是齐王殿下的接风宴了,我去准备一下我们那天的穿戴。”
孟庭颔首道:“辛苦你了。”
“不辛苦啦。”韩嫣很轻松的笑了笑,随即她想到什么,不觉露出思索的表情。
“这次接风宴,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家眷都会去,我就能见到爹娘了。正好问问爹娘,分家的进展如何。”
关于韩攸想要分家这事,韩嫣在那天从在水一方回来后,就和孟庭都说了。她还把她在在水一方遭遇韩茹和汾阴侯夫人的种种情形,都告诉了孟庭。
两人之间不存在消息不透明的情况。
孟庭想了想,说道:“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见岳父岳母,也问问情况。”
韩嫣笑着点头,扯了扯孟庭的袖子说:“你当然要和我一起!我爹娘看见你关心他们,定会开心。”
孟庭不由浅笑:“好。”
韩嫣和孟庭说罢,放开他的袖子,她又唤道:“静娴。”
刘静娴忙放低书卷,站起身道:“表嫂请说。”
“你不用这么正式啦。”看出刘静娴在面对她时有些紧张,韩嫣善意的劝说。
接着韩嫣道:“两天后在京南的念坛行宫有宴会,是圣上为了给齐王殿下接风洗尘而举办的。府里的人应当和你说了吧。”
刘静娴道:“是的。”
韩嫣道:“那天你和我们一起去。宴会上会有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多得是未成亲的青年才俊,你先瞧瞧都是什么样的。”
刘静娴欠一欠身,诚恳道:“谢谢表嫂,静娴明白。”
……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平静和忙碌中度过。
两天后,八月十四日。
孟府众人起了个大早,准备出发去赴宴。
这是韩嫣第一次以官员夫人的身份参加重大宴席,而孟晶清也是头一次去凑这种热闹。小姑娘有些紧张,又期待的直搓手。
韩嫣把紫巧指派给孟晶清。紫巧见的大世面比孟晶清多,有紫巧在孟晶清身边,韩嫣和孟庭都能放心。
各自穿戴装扮罢了,几人上了马车。
孟晶清和刘静娴乘一辆车,韩嫣和孟庭乘一辆车。
孟庭先扶着韩嫣上车了,然后自己再上来。
待他一坐定,韩嫣就勾了勾孟庭的手指,说:“刚才忙着穿衣梳妆,都没让你好好看看我这身打扮。孟郎,你看我打扮的怎么样?”
听了韩嫣的话,孟庭细细打量她。
一如每次,只要她打扮出新样子,都会令孟庭心中惊艳。
而在这小小的马车厢里,她侧身撑着坐下的垫子,上身前倾,含笑瞧着他。孟庭只觉得满眼都是灼灼逼人的美艳,仿佛让这昏暗的车厢变得如晌午般光线刺眼。
今天的韩嫣穿的是云袖褙子,乌发盘成了上下交叠的两朵云髻,斜插一支雪色流珠发簪,除此之外便只簪了两朵绢花。
孟庭发觉这绢花的样子不多见,细细一看,原是辛夷和杜若。
再看韩嫣的裙子,湖绿细褶的百合裙上皆绣着辛夷花和杜若,两相簇拥。她的褙子是芽黄色的,这颜色明丽娇俏,很适合她。褙子宽松搭在身上,倒更显得她身形窈窕、酥胸丰挺。
此刻她身子前倾,包裹酥胸的浅杏色抹胸上方,露出迷人的下陷。
孟庭看见了,不由脸上发烫。韩嫣却又拽住孟庭的手,另一手指了指自己的抹胸,说:“你看我抹胸上的绣花,猜猜这是什么?”
孟庭只好遏制住身心不合时宜的渴望,观察起韩嫣抹胸上的绣花来。
这绣得竟是个女人。
女人披戴着山间的薜荔,长发及膝,衣袂飘飞。她的裙子从上至下渐变为云雾。
她在气质上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
薜荔、辛夷花、杜若、女子……
孟庭脑中灵光一闪,道:“可是山鬼?”
山鬼,是传说里山间的女神。她披着薜荔,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自比芬芳如杜若。
韩嫣笑着夸赞:“孟郎,你真不愧是三元及第!知识涉猎丰富,知道的真多!”
孟庭想,其实韩嫣也是别具内涵的。她虽总沉迷那些艳俗话本,但看她的穿搭和绣样,便是心中自有乾坤。
两人聊了一阵子,马车驶出了京城。
京郊的路不如城里的路好走,这会儿马车开始颠簸了。孟庭见韩嫣被颠得坐不稳,干脆把韩嫣撸到怀里,让她紧贴着他。
韩嫣心里一甜,顺势把娇臀一抬,坐到了孟庭腿上,双手搂住他的脖子。
孟庭身子一僵,却不由自主的稳稳抱紧韩嫣。
韩嫣发出轻巧愉快的低笑,道:“待会儿到了念坛行宫,别忘了我们得扮演得非常恩爱,可不能在人前露馅儿!”
孟庭道:“好。”
韩嫣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如今她和孟庭关系亲密了不少,就算不刻意秀恩爱也能显得感情不错。
不过,恩爱还是要秀的。
而且要无止境的秀。
……
中午时分,马车抵达了念坛行宫。
这会儿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韩嫣和孟庭下马车后,与周围的人问了好,顺便打听了一下江平伯府的人来了没有。
有人告诉他们,江平伯一家没来,倒是韩攸和邹氏自己先来了。
韩嫣听了,心里有数。爹娘当真和江平伯府完全撕破脸了,往年韩家参加类似的宫宴,爹娘都和江平伯夫妇一起来。
孟庭让紫巧先带着孟晶清和刘静娴去找同龄的姑娘们认识认识,他自己则陪着韩嫣,去找韩攸和邹氏。
不多时,韩嫣就在一片桂花林里找到了爹娘。
邹氏一看见韩嫣,激动的不行。
母女俩抱了个满怀。
孟庭跟在韩嫣身后,上前向韩攸和邹氏施礼。
随即韩嫣便拉着邹氏问道:“娘,分家的事怎么样了?祖母松口了吗?”
“说到这个,”邹氏反拉过韩嫣的手,抚着她手背道,“韩云阅同我和你爹说了在街上遇到你的事,你还让韩云阅去恐吓老妖婆。嫣儿,你是没看见老妖婆听说之后那副臭脸,当真被你给吓着了!”
韩嫣艳丽一笑:“是她说要去御史台给爹参折子,那我就敢去参大伯父!现在江平伯府可都靠大伯父的食邑养着,祖母哪敢让他的爵位出岔子?”
邹氏对女儿远在夫家还能帮上娘家忙的事,很是欣慰。但随即邹氏又露出愁容:“可老妖婆死都不松口,偏就不让我和你爹分出去。她成天窝里横,我真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
韩嫣也露出厌恶之色,董太君这是铁了心要把庶子当摇钱树圈住,哪怕庶子不给钱,她也不放人走。
韩嫣不禁嗤道:“她这是耍上流氓了!”
“可不就是耍流氓吗?”邹氏颇为愠怒的一叹,“她将你爹的官印扣在手里,你爹就是想直接走都走不成!昨天韩云阅摸进融乐堂想偷官印,找了半天硬是没找到在哪儿。真是把人愁坏了!”
韩嫣越听越气,一手还握着邹氏的手,另一手叉腰。因着气恼,喘气声都变得重了不少。
韩攸也为分家之事很是头疼,暗暗叹了口气,这时发现孟庭沉默的站在韩嫣身边,看神态像是在思考什么。
韩攸素来把女婿当自己人,见状他略惭愧道:“孟庭,让你见笑了。”
孟庭稳稳施礼作揖:“岳父言重。”他停顿了一瞬,说道:“分家之事,若岳父岳母不嫌弃,小婿倒有个计策。”
霎时,韩攸、邹氏、韩嫣,齐刷刷看向孟庭。
第74章 一起做戏
孟庭神色淡然; 韩攸忙示意他:“你说说看。”
孟庭颔首; 有条不紊道:“分家之事,江平伯不足为虑,只要董太君能归还岳父的官印并同意分家即可。”
韩攸愁眉不展:“你说的是啊; 可我要怎么说服她……”
孟庭继续道:“利字当头; 岳父说服董太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董太君不应允岳父分家; 无非是认为岳父身上还有利可图。”他停了停; 认真道:“换言之; 只要能让董太君认为从岳父身上再无得利的可能、甚至要赔本,那么不须岳父说服她什么; 她会主动放岳父分家。”
听言; 韩攸眼中不禁闪过亮光。邹氏也露出点期望的神色。
夫妻两个交换了目光,孟庭这番话是他们之前未想过的。
不得不说; 孟庭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思路; 他说的也在理。只是; 要怎么让董太君主动放弃韩攸?
接收到韩攸和邹氏困惑而希冀的目光,孟庭看了看周围; 确定四下无人,方压低声音道:“小婿的计策或可一试; 只是,恐岳父要受些委屈。毕竟分家终究是家务事,若闹大了; 对岳父百害而无一利。”
韩攸叹道:“你说的是啊。唉; 不妨事; 委屈就委屈吧。只要能让母亲松口,我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孟庭啊,你就直说了吧。”
孟庭道:“好,那请岳父岳母细听……”
……
今日齐王会从南边抵达念坛行宫,在齐王抵达之前,所有来参加接风宴的宾客们都可以自行活动。等齐王到后,众人再出席集体宴饮,宾主尽欢。
这会儿,官员和贵族们陆陆续续的来到行宫。不多时,江平伯府的人也到了。
因着这次接风宴是要有官职或是有爵位者才能出席,是以,江平伯只有大房的人前来。
江平伯韩敬和夫人花容自然不能缺席,董太君作为伯府的长辈,也按规矩前来。而小辈们则来了嫡子韩云鉴,庶子韩云堰,庶女韩芳和韩茵。
这一行人到后,韩云鉴和韩云堰两个公子便去同别家的公子交流去了。花容则带着韩芳和韩茵,去找各家的夫人小姐联络感情。
董太君上了年纪,拄着鹿头拐杖,走路要慢一点。江平伯打算先送董太君去找各位老夫人的,董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