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给渣女的未婚夫-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会儿母子俩在厨房门口碰面,刘氏嘴角的弧度都快咧到耳根子去了。
  看自家儿子的打扮,显然是没正经洗漱就过来了,想必还要再回房中休息会儿。也就是说,自家儿子是专门为了给娘子准备猪骨汤,才来厨房一趟的。
  对刘氏这个做母亲的人来说,儿子儿媳既恩爱又努力,是顶好的喜事。
  刘氏又在心里忍不住幻想将来抱孙子的情景了。
  不过作为长辈,刘氏还是忍不住叮嘱孟庭:“猪骨汤虽然管用,但要是累得狠了,光靠喝汤也不行的。你们恩爱是好事,可也别太过了,别把嫣儿累坏了。”
  孟庭听着这话,心里有些不好意思,脸上一派郑重道:“我知道了。”
  说起来,昨晚确实折腾得狠了,到最后韩嫣连哭都快哭不出来,嗓子都哭哑了,只剩下细细的抽泣。
  孟庭本也不想那么折腾她,只是韩嫣太能磨,一会儿让他这么着,一会儿让他那么着,她自己也一会儿这般一会儿那般的。
  最后把孟庭弄得理智尽失,就那么狠狠的要了大半夜。
  等结束的时候,韩嫣所有的力气都消失殆尽,整个人像一团**的泥人那般,柔若无骨的趴在那里,连眼睛都睁不开。
  孟庭想着想着,不觉在心里责怪自己孟浪了,心中又不禁生出一种怜惜的感觉。
  刘氏的话,孟庭记下了。
  倒是关于念坛行宫发生的事,刘氏现在还不知道。包括齐王之死,眼下还没有完全在京城里传开。
  孟庭不欲让刘氏忧心,便没提起韩嫣进瀛台的事。至于他已经效力楚王这件事,孟庭更不打算告诉家人。
  他身为儿子、哥哥、丈夫,无论如何都要为了家人的幸福平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和刘氏告别后,孟庭回到房中。
  韩嫣依旧睡得沉沉的,丝毫没察觉抱着她的人不见了。
  孟庭轻手轻脚的重新回到床上,掀开被子躺在韩嫣身边。他重新把韩嫣搂在怀里,闭上眼睛,想再睡会儿。
  没多久孟庭就入眠了。
  后来两人差不多同时醒转,孟庭先起床。他出去给韩嫣打了水来洗漱,然后他打开房门,等着厨娘把猪骨汤和早膳一并送来。
  不多时,早膳和猪骨汤到了。
  韩嫣和孟庭坐在桌边,共同享用了他们的饮食。
  待他们吃完饭后,韩嫣开始喝猪骨汤。
  孟庭今日休沐,不必去翰林院,这会儿便坐在韩嫣身边陪着她。
  韩嫣喝着美味的汤羹,看着身旁无比养眼的相公,心中很是舒畅。她的相公昨晚上虽然能力太强了点,把她累坏了,但他带给她的震撼和惊喜却也令她满足得不能再满足。
  韩嫣忍不住回忆昨晚的一幕幕,不知不觉臊得红了脸,抬手拍拍面颊。
  倒是忽然的,韩嫣想起了她在回府马车上做的那个梦。
  她梦见孟庭很习以为常的拿起她指明的话本子,坐在床边,为她读话本里的故事。
  从梦醒起一直到现在,韩嫣都多么希望梦里的场景能变成现实。
  韩嫣想着,偏头对孟庭道:“孟郎,我光喝汤有些无聊,你为我念话本子听好不好?”


第89章 为她读诗
  孟庭在听到“话本子”三个字时; 几乎是反射性的皱眉。
  虽然他对韩嫣动了心; 喜欢了; 但对于话本子却依旧很是排斥。
  他是读四书五经、文法史籍长大的,书对他来说; 是春华秋实、是浩浩山河。
  他于书中徜徉; 与先人的智慧触碰,与大儒的才情共鸣。书卷对他而言,乃是高雅和情操; 乃是仁义礼智信。
  那些泛黄的纸张、方正的文字、久远的墨香,是孟庭的信仰。
  而话本子这种有着书卷外皮,却包裹着不正经内容的东西,与孟庭的信仰理念相悖。他可以不在意韩嫣喜欢读话本,他尊重妻子的兴趣爱好。但他自己是压根不想碰这种东西,只觉得这是对他文人学士身份的亵渎。
  其实孟庭隐隐觉得; 是不是自己过于清高死板了。可他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改变不了; 他从骨子里视话本这种东西为低俗无用之物。
  是以; 面对韩嫣的请求; 孟庭只能是温声回绝:“嫣嫣; 我不愿看话本。”
  韩嫣原本用期待的眼神看孟庭; 待听了孟庭的答案,她眼中的期待之光迅速灭去。
  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韩嫣甚至觉得心里有点酸。果然; 美梦就只能是美梦; 不能成为现实吗?
  韩嫣克制不住的再道:“你喜欢我,又睡了我好几次了,连给我读一个故事都不肯吗?”
  孟庭心里一抽,他想说“睡了她好几次”这个和读故事有什么因果关系?而更让他啼笑皆非的是,她永远都是想什么就说什么,那些对旁的女子来说难以启齿的羞臊话语,她总能说得如此坦然。
  反正如今孟庭已经越来越适应韩嫣的语出惊人了,虽然还是会被“惊吓”到,不过比起初识时简直要好太多。
  孟庭抬手抚了抚韩嫣的发顶,算作安慰她,同时语重心长的和她讲道理:“嫣嫣,我们签过姻缘契约。其中写道,若是干涉彼此兴趣爱好,便要学狗叫三声。”
  这下换韩嫣被“惊吓”到了,她差点忘了还有这茬!
  一不留神,韩嫣被猪骨汤呛到了,连连咳嗽。
  孟庭眼底划过一抹心疼,忙贴近韩嫣,手在她背后拍起来。
  “嫣嫣,还好吗?”
  “咳……咳咳……”
  韩嫣咳嗽了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眼泪都咳出来了,挂在眼角上像是透明的珍珠似的。
  孟庭又抬手,用拇指抹去韩嫣眼角的眼泪。他的动作略显笨拙,带着点补偿的惭愧。
  他又问:“好些了吗?”
  韩嫣点了点头,她从怀里掏出贴身的帕子,将眼角的泪痕彻底擦去。边擦边斜着眼睛看孟庭,有些郁闷的呼出口长气。
  孟庭搬出他们的契约,有理有据,她没法反驳。且韩嫣也意识到这事是自己做得不厚道,她明知道孟庭抵触话本子,又怎能逼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呢?
  果然美梦就只是美梦,梦和现实八成是反的。
  何况那梦还是她大白天做的,嗯,白日梦。
  韩嫣唯有作罢,她想了想,说道:“那你为我读诗可以吗?《白鹿青崖》我还差后面十几页就看完了。”
  孟庭道:“好。”读诗他自然是欣然同意的。
  按照韩嫣之前所说,她把《白鹿青崖》藏在了床褥和床板之间。孟庭起身去找书。
  韩嫣回头望着孟庭的背影,看到他掀开珠帘走进内室,韩嫣不由黯然叹了口气。
  大约是她不切实际的奢念吧,她是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像梦里那样,躺在孟庭身边,听着他亲口念的话本故事,酣然入眠。
  可是孟庭他,到底是瞧不上话本的。
  说不定他还因为话本的缘故,有点嫌弃她呢。
  韩嫣心里酸酸的,这厢孟庭已取了《白鹿青崖》过来。
  孟庭翻开《白鹿青崖》,想着这本书这段时间在韩嫣手里摩挲辗转,心里不觉有种微妙的滋味。曲水流觞时,韩嫣说她对《白鹿青崖》中的诗产生了向往和共鸣,这句话给孟庭无比深刻的印象。
  每每回味,他都感到惊奇而新鲜。
  发觉诗集里有一张书签,孟庭翻到这里,问道:“从此处开始读?”
  “是的。”
  孟庭这便开始读起来。
  熟稔的嗓音,清冷的好似冰川下潺潺的流水。温和的语调,却似又为冰川洒下暖融融的春光。
  本来就意境深远的诗词,从他唇间流溢出来,仿佛是被精心雕琢了似的,更加的打动人。
  韩嫣听着听着,就听入了神。渐渐的心里的酸味散了,韩嫣忘记了刚才的落寞难过,整个精神都飞入了那把清冷嗓音所描绘出的诗词境地里。
  到后面,韩嫣连猪骨汤都是无意识喝完的。
  恰好她喝完猪骨汤,孟庭也读完了最后一首诗。
  这最后一首诗令韩嫣颇为铭心。
  整本《白鹿青崖》里的诗,她都读完听完了。这本诗集主写的方向都是返璞归真的情怀,像是醉卧石上听万壑松风;携酒负琴走遍天涯;独具匠心而大隐隐于市;在花柳街中起舞却心属禅房……要么出淤泥而不染,要么身负大才却自然写意,韩嫣极是陶醉于这种格调。
  唯有最后一首诗,与前面的截然不同,忽然就拐入了写实风格。
  无怪乎引得韩嫣格外在意。
  这最后一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子在前程和家人之间,选择了前程,最终追悔莫及的故事。
  女子所谓的前程,就是入东宫为良娣,日后成为帝妃。她的爹娘对此是反对的,老两口不图女儿能光耀门楣,只图她能过得幸福快乐。
  而在老两口看来,嫁给太子,日后再成为皇帝三宫六院的其中一个,这不会幸福。
  在家人和前程之间,女子选择了前程。她不甘平庸,她想要成为人上人。她想要娘家的后辈在百年后谈起她时,还能用崇拜的口吻,将她视为全族女儿的榜样。
  后来,这女子果真走到了贵妃的高位,成为了人上人。
  但她却活得越来越累,看着那些年轻姑娘如新鲜的花朵开了败、败了又开。红颜未老恩先断,到最后她也成了被冷落的那个。
  她方知后悔。
  而她的爹娘为了做她的后盾,这些年在名利场中耗尽心血,不过知天命之年便双双病逝。
  韩嫣没想到《白鹿青崖》的最后一首诗,竟然是写实的。孟庭化用了一个前朝女子的故事,以女子的视角做了这诗,将女子最后的悔恨写的淋漓尽致。
  韩嫣不由抒发感想道:“如果是我的话,假若有个富贵荣华、光宗耀祖的亲事等着我,我也许会考虑。但前提是不能惹我爹娘伤心。”
  孟庭合上诗集,道:“我亦是这么认为的,才会将此诗作为《白鹿青崖》的结尾。崖间白鹿到底是过于虚幻的向往,虚幻过罢,终究要面对俗世中的各种抉择。对我而言,有梦想与追求固然是好,但我心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家人。”
  韩嫣深觉得孟庭说的太对了,她也是特别在乎家人的人。她当初拉着孟庭成亲,不就是为了报复韩茹曹元亮,同时安爹娘的心吗?她和孟庭在婚前契约里也说好了,要好好孝顺双方父母,不让他们担心。
  倒是听孟庭说到“俗世”两个字,韩嫣看孟庭的眼神多了丝意味深长。
  她似乎明白为什么孟庭能和尹词交好了,这两个人分明都是一样的孤高嘛。只不过,尹词的孤高是展露在外的,孟庭的孤高是放在心里的。
  读完了诗,韩嫣把《白鹿青崖》还给孟庭。
  孟庭对韩嫣道:“我的书房中还有我所作的其他诗集,你若有兴趣,可以看看。”
  韩嫣道:“好啊!”难得孟庭的诗那么对她胃口,她当然要看。
  吃过早膳,孟庭没有直接去书房看书。
  他陪着韩嫣在府中散步消食。
  正好他们遇到孟晶清,孟晶清说想在府里置办一个秋千。
  孟庭应允。
  韩嫣便提议,置办一个太少,直接三个吧。她和孟晶清、刘静娴一人一个。
  富得流油的孟庭想也不想,再次应允。
  ……
  孟府里的日子平静而恬淡。
  每天早晨,韩嫣送孟庭去府门口;晚上,孟庭放衙回来,韩嫣都在门口迎接他。
  韩嫣要的三个秋千很快就置办好了,孟晶清经常去荡秋千。
  刘静娴还是老样子,去孟庭的书房里找本书。她要么安静的坐在书房的一角看书,像个贤淑而透明的仕女;要么便将书拿回房间看。
  除此之外,韩嫣还给刘静娴弄来一堆公子的资料,供她挑选。
  那日在念坛行宫,刘静娴留意了几个家世不错、人也顺眼的公子,韩嫣便花钱买人去搜集那些公子的资料,然后把资料交给刘静娴判断。
  其余符合刘静娴择偶要求的公子,韩嫣也花钱让官媒列了个名录,送了画像来给刘静娴挑。
  而在这段日子里,韩嫣也收到了来自皇宫的抚恤。
  她收到了不少钱粮布帛、瓷器首饰,算作她被齐王之事连累的抚恤品。
  没过多久,齐王之死传遍京城。


第90章 分家成功
  皇帝皇后等人从念坛行宫回到皇宫中; 念坛行宫那些被扣留的宾客也都被放回了家。
  韩嫣听孟庭说; 大理寺已经查出谋害齐王的真凶是谁了。但这事关乎皇家脸面,才没有宣扬开; 对外只说齐王殿下是被歹人谋害至死。
  给齐王下毒的人,是齐王的暗卫之一。
  这名暗卫被揪出来后; 声称自己害死齐王是因为他对齐王求而不得。齐王将他当作男宠,对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他无法忍受被心爱之人如此轻视,于是在某次亲眼看到齐王与齐王妃相拥私语时; 终于动了杀念。
  这理由听起来太荒唐。
  而更荒唐的是,皇帝在亲自审问齐王妃后得知; 齐王竟真是个“男女通吃”的!
  可想而知,这对皇帝的打击有多大。
  皇帝哪想到自己最器重的儿子; 光风霁月的外表下; 还遮了这等癖好。
  在大魏朝,好男风也不是多么见不得光的事。但若王子皇孙好男风,这个就比较严重了。皇帝被气得呕了许多血,身子骨更差了。
  当问及那名暗卫; 他是受了何人指使而毒害齐王; 暗卫声称无人指使; 完全是他自己因爱生恨。
  不管大理寺信不信,这暗卫把自己怎么调制“白鸦子”; 怎么在齐王的食物里下毒; 怎么勾引齐王去了念坛行宫的假山后等待毒发; 全都说得明明白白。
  严丝合缝; 找不出漏洞。
  大理寺只能这般定案,请皇帝判决。
  那名暗卫最后的下场自是不用说的,凌迟处死,尸体丢去喂狗了。齐王身边的其他几名暗卫,也因护主不利,被流放出京。
  孟庭私下里使了银子,联系上其中一个被流放的暗卫,从而得知一个很珍贵的情报。
  此人怀疑,是梁王买通那名男宠暗卫给齐王下毒。那名男宠暗卫有个谁也不知道的妹妹,是梁王府的侍婢。而前些日子,那侍婢被抬了良妾,各项身份证明全被篡改,中间痕迹抹得一干二净。任大理寺也查不出她和男宠暗卫的兄妹关系。
  没有证据,如何怀疑也是无用的。何况齐王身边的下人和梁王身边的下人,很多都是宫里赐下的,这之中就有谁和谁是兄弟、谁和谁是姐妹。
  是以,大理寺根本没有证据牵扯到梁王头上去。
  但孟庭心里对梁王的怀疑却是更重了。
  孟庭早先就已基本相信楚王不是害齐王的人,那么害齐王的人除了梁王,不做他想。
  孟庭除了私下查证齐王之死外,还通过砸钱,从黑市雇了四个身手一流的保镖。
  他专门买的女保镖,可以伪装成丫鬟进府。
  楚王的挟恩图报让孟庭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他既然已被卷入夺嫡之争,就得加强府上的防护力度,免得梁王党动他的家人。
  这几个女保镖武功不错,孟庭把她们雇进府后,她们便担任起镇守后宅的工作。
  而这些韩嫣都不知道,她只知道府里新聘了四个丫鬟。四人都冷冰冰的,不说话,还不爱干活,就是力气挺大。也不知道管家挑人的眼光是不是出了什么偏差,韩嫣也懒得管了。
  齐王一死,韩嫣的在水一方也没法按期推出新品了。
  之前韩嫣给在水一方策划的新品,打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专门配合齐王回京的。
  现在肯定是要作废了。
  无奈韩嫣只能另外想了个主题,重新设计,然后交给在水一方的十三娘去筹办新品。
  韩嫣派出紫巧,去给十三娘送图纸。紫巧前脚刚走出孟府,后脚就有邹氏派的下人来孟府求见韩嫣。
  这下人告诉韩嫣,韩攸和邹氏今早和江平伯府签了分家契约书,拿回了官印,现在准备找房子了。
  这个消息对韩嫣来说,堪称喜从天降。
  孟庭的计策奏效了,董太君和江平伯果然放人了!
  大魏朝的世家分家,都是先分好钱粮财产等,确认无误了,双方才签分家契约书。
  也就是说,契约书一签,就算是分家完成。以后江平伯府再有乱七八糟的事,韩攸只要不严重违背道义,可以全盘不管。江平伯和董太君也别想再从韩攸手里拿一个子儿。
  听说韩攸和邹氏在找房子,韩嫣立刻加入进来。
  董太君只给了韩攸十天时间,让他十天内务必买好房子,搬出去。
  韩嫣也巴不得爹娘赶紧离开江平伯府,想法倒是和董太君不谋而合。善金局离孟府不远,每天下午未时,韩嫣都先去善金局接韩攸,然后再和韩攸一起去会合邹氏,一家三口共同看房子。
  待天黑了,韩嫣再回到孟府去迎接归家的孟庭。
  鉴于韩攸手头还算宽裕,找房子没有太费劲。
  经过七天左右的看房,韩攸和邹氏在一条闹中取静的巷子里买了宅子。
  宅子不大,是一座三进院,并带有东西两个小侧院。宅子的位置距离孟府和善金局都不远,距离邹氏的娘家豫城伯府也不过几条街的距离。
  宅子的上家主人是个商户,赚了大钱换了大房子,就把原本的三进院出售掉。里头一应装潢都是齐全的,各种家具也都是现成的。正好邹氏懒得装潢新宅子,如此反倒满意。
  而韩嫣在陪着爹娘看房子的这些天,也从邹氏口中知道了分家的具体过程。
  照邹氏的话说就是:“你爹回家后继续装咳嗽,老妖婆和大伯那嘴脸,一看你爹咳嗽个不停,立刻就说这些年委屈了你爹,不想再拘着你爹了。嫣儿,你瞧瞧他们,当初扣着你爹不让分家的是他们,眼下巴不得送走你爹的还是他们。与这样的亲戚住在一个屋檐下这么久,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受过来的,可算离开江平伯府那鬼地方了!”
  逃离老妖婆的魔掌,邹氏的心情整个都好起来,一张成熟而美艳的脸上容光焕发。
  她因为高兴,眼下提起糟心事来也依然眼角飞扬。
  韩嫣蓦然察觉,自己的娘好似许久都没有这么畅快过了。这般酣畅恣意的邹氏,就像是终于破土而出的夏蝉,可以毫无顾忌的放声鸣唱。
  这样的邹氏,自有一种极度耀眼的光芒。原本韩嫣的相貌就有七分像邹氏,韩嫣是艳烈美人,邹氏同样如此。
  只是这些年江平伯府里的日子,无法令邹氏散发美艳的光芒。
  而从今往后,她终于可以了。
  邹氏又说:“经过这事,我看你爹死是不死心。”她抚着韩嫣的手,对自己女儿絮叨:“他资助了多年的嫡兄,见他‘不中用’了就一点不念旧情。你爹为此挺难受的,活该!事到如今他也该死心了!”
  韩嫣挽住邹氏的胳膊,把头靠在邹氏肩头蹭了蹭,笑道:“这次爹看清大伯父他们的真面目,爹和娘又搬出来了,往后的日子会好许多的。”
  邹氏欣慰的笑道:“是啊……”
  分家成功了,她寄托在韩攸身上的希望也跟着变多了。细数从嫣儿和孟庭决定成亲开始,韩攸就开始改变。直到现在,韩攸的改变立竿见影。
  邹氏不由得心生向往,同时也觉得,她的嫣儿是她的福星。
  邹氏喜爱的看着韩嫣,说道:“以后常回家坐坐,把孟庭也带来,看到你们我就高兴。”
  韩嫣眼中漾着笑意:“娘是见着我高兴,还是见着孟庭高兴?”
  邹氏闻言哭笑不得,抬手戳了戳韩嫣的脑门:“就你机灵。”
  韩嫣朝自家娘亲扮了个俏皮鬼脸。
  两天后,韩攸和邹氏正式搬入新宅。
  新宅也挂起了新的牌匾——韩府。
  搬家这日,韩攸在朝中的不少同僚来拜访送礼,祝贺韩攸乔迁之喜。
  孟庭这个女婿也请了一天假,来韩府帮衬岳父岳母招待宾客。
  江平伯一家是一个也没来的,来了还得送礼破费,他们才不来。倒是二老爷夫妻带着韩云阅来了,送了韩攸几盆花草。
  二老爷的夫人朱氏家里是做花草生意的,二老爷又没什么别的拿得出手的东西,送花草最合适。
  邹氏不喜欢大房一家,对二房没什么恶感。这些花草她都高兴的收下了,并拉着二夫人朱氏进屋去喝杯花茶。
  韩攸也和二老爷聊了起来。
  二老爷走哪里都拎着他的鸟笼,带着他那心肝宝贝鹩哥。与韩攸说话时,也是一边说着,一边逗他的鹩哥。
  前面迎客的事都交给孟庭和桂妈妈,韩嫣则把韩云阅叫到墙根下,和他说起话来。
  韩嫣先就对韩云阅道谢:“谢谢二堂兄!”她福了福身。
  这次能够顺利分家,靠得是孟庭的计策,孟庭居功甚伟。但韩云阅也是出了力的,比如韩云阅曾潜入董太君的融乐堂,试图偷盗被扣押的韩攸的官印。
  韩云阅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向他道谢是应该的。
  对于韩嫣的谢意,韩云阅吊儿郎当的抬抬唇角,这意思就是接受了。
  韩嫣伸手,抚了抚韩云阅怀里的大花猫。胖嘟嘟的大花猫眯着两条细细的眼睛,正百无聊赖的瞪着韩嫣和韩云阅。
  韩嫣撸了大花猫几下,接着就问韩云阅:“茵妹妹怎么样?上次我在念坛行宫见到她了,她说大伯母在为她物色婆家。”
  “说到这个啊……”韩云阅眯着眼睛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