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铁叔,你家邻居不是那天找你帮忙想要支个摊子吗?我听你说他老婆卤鹅是高手,其实可以开一个烧卤店,卖卤菜的时候也卖饭。一份饭配四分之一的卤鹅或鸭子,再或者是蹄髈什么的,两个素菜一个汤,费的功夫不多,生意也应该不会差的。”
自古就没有说哪一家能把天下食客的生意做完的,只有做的人多了,市场才会有竞争,商家也才会花更多的功夫去开发新品。
而且贪多嚼不烂不仅仅是指学业,做小饭馆也是如此,与其什么都想赚,不如认真做一个特色的,味道做得好了,自然有忠实的用户支持,老主顾带新客人,也就能源源不断的做下去了。
到了正式开学的时候,陈馨早餐铺的这条街被旁边的那所大学和再远一点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称为美食街,很多学生的午饭晚饭都在这里解决。有些店看到了商机,卖的早餐也延时到一整天都有,并同时增加了些新的品种,以供学生选择。
第7章 第一次专题拍照
程洁家在C大的另一边,她公公以前是大学的教授,退休之后在图书馆当了个顾问,负责古籍的整理修复。
他们的家是典型的老式建筑,临河的院子并不太宽敞,但是进深比较长,中间是个天井,再后面是小花园,小花园的后门出去是一条夹道,对面是一座寺庙的院墙。夹道并不宽,两辆自行车并排就能占满。
前面院子住的是程洁一家三口,天井后面的小花园两侧的厢房住着宋教授老两口和照顾他们的保姆。厨房在前后两个厢房的中间位置,对面的房间就是餐厅。重新装修之后,老院子也安装了现代化的设备,并且在餐厅前面加盖了玻璃瓦,以垂吊的绿植做隔离,分成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
天气好的时候,老两口和保姆就在天井里用饭,晚上人多则在餐厅的大餐桌进餐。
程洁跟宋老师的打算是利用天井的小餐桌进行小资情调的布置,到时候照几张美美的照片就可以了。
但是陈馨跟宋老师碰头之后,研究了下他的计划,发现他其实主要是想推荐本地的地方特色美食,从早餐开始到夜宵,一共三正餐两点心外加一顿宵夜。
陈馨直接提出建议,不用重新布置小餐桌,直接找了宋教授平时在小花园喝茶的木头小桌子小椅子,用粗棉布铺上,大盘子大碗的盛上饭菜,再摆两副粗陶的小餐具,筷子用竹筷,勺子用原白色的瓷勺。
这种东西刚好喜欢老文化的宋教授都有搜集,这个时候听了陈馨的建议,大家试着布置出来,就摆在天井的坝子里,旁边就是老式的木制楼梯。在他们摆桌椅碗筷的时候,陈馨快手做了两道地道的本地早餐。
一道是面食,而且是红艳艳的干拌面,上面用肉哨子,榨菜粒,用刀背剁碎现炒的花生米,随意切成小粒的鲜辣椒,切成花的细葱摆了一圈,红红绿绿的浇头配上微黄的面条,看上去就十分有食欲。
另外用大碗调了一勺面糊,加入一个鸡蛋,放进之前拌面没用完的葱花,和匀之后用平底锅煎了四个碗口大小的软面饼,放盘子里搁好。另外剥了四根火腿肠,小刀打花刀,锅里微微加热菜籽油,将火腿肠放下去,滋溜一声,受热之后的火腿肠被切开的花刀部分受热翻卷,成了一条肉花卷。长条形的小碟子将四根火腿肠装好,跟面饼摆放在一起,再用小碗装了两勺本地特产香辣酱,卷饼就做好了。
干货足够,就差稀饭。
没有煮绿豆粥,那个比较费时。之前陈馨用剔去肉的大骨熬了汤,虽然骨头汤还不够火候,但是舀一些起来熬粥已经足够了。
骨头上剔下来的碎肉随便剁几下,成黄豆大小的肉粒即可,用盐,味精,胡椒粉加点水调匀,等到加了姜片的骨头汤稀饭熬好,翻滚得最厉害的时候,关火,将剁碎的肉倒下去,搅匀盖上盖子,稍微焖个十分钟后就可以揭盖了。
揭盖盖子,撒上一把葱花,那种鲜香的气味随着白色的水汽升腾出来,顿时引起一片腹鸣。
在刚才加入肉末之前,陈馨已经提前舀了一碗出来,这没有放肉末的是给两个孩子吃的。他们还小,肉骨头汤熬煮的稀饭已经足够了,油气太大反而容易拉肚子。
“看了人小馨做的饭,我觉得我煮的就是猪食……”程洁眼巴巴的看着锅里,已经很克制自己了,而且她早上是吃过饭的,可现在又觉得饿得慌。
“难怪小馨有胆气开店,就凭这手艺肯定食客如潮。”
“宋老师你们太夸张了,这些都是家常饭菜,只是平时我们吃的时候没有这么讲究好看,随便弄弄就好了,这不是要拍照嘛,肯定得配点色啊,但是味道都一样的。”
听她说这话,宋老师还想要再说点什么,还是程洁反应过来悄悄戳了丈夫一指头,才止住了他的话。
在旁边看着的保姆姚阿姨已经开始垮脸了,从头到尾都没有上去帮忙,一副冷眼旁观的模样。她倒是看着宋老师家的孩子,而另一边的张璋她一根手指头都没碰一下。
程洁也没说啥,见姚阿姨抱着自家孩子,她就去抱张璋,结果手才挨着孩子的衣服,就听姚阿姨阴阳怪气的说她不抱自家孩子去抱人家的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才是她儿子呢。
“你做好你自己的就行了,不乐意带孩子你给我放下。”程洁自己娘家也不弱,根本不怕得罪老两口,再说了,她一个保姆,拿人钱,不就该做应该做的?还阴阳怪气的讽刺主人家,谁给的她脸?
被程洁当着大伙儿的面怼了回去,姚阿姨脸一红,继而冷哼一声,放下怀里的小丫头,说后面还有事情没做,她就转身走了。
宋教授的夫人有点不高兴,想要说程洁不应该这么对姚阿姨,结果她儿子先开口了。
“爸妈,我觉得你们还是让姚阿姨回去自己家享福吧,她年纪不小了,也做不了啥事儿,万一磕着碰着我们也没法跟她儿子女儿交代。再说了,小云现在都在托幼班,早晚我跟程洁也在家,你们要是觉得不方便,要么我们搬出去住,要么就重新请个年轻点的阿姨。”
这个姚阿姨是他。妈老家的远方亲戚,之前家里吃不起饭,在他家帮忙干活,挣的钱养活一家老小,那个时候她扣扣搜搜的从这个家里寻摸些东西送回去,他也没说啥,毕竟东西再好也没人命值钱。但是长时间的纵容让这个老阿姨心都养大了,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往她家拿,还一不高兴就给脸色给他们看,特别是对程洁很不礼貌,因为她原本是想让她女儿嫁给宋老师来着。
宋老师的妈妈姓辜,外婆姓姚,所以姚阿姨自认为他是宋老师的长辈。但是她也没想想,从族谱上来说,她跟辜婆婆都是出了五服的远方亲戚,只不过跟辜婆婆的母亲是同姓之谊而已,却在人家的宽容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还想倚老卖老。不是念在辜婆婆的面子上,老早宋老师就想请姚阿姨走了。
今天算是个小爆发,也因为有外人在,宋老师没有继续拽着这事儿不放,但是之后一点没去管辜婆婆的心情,还是宋教授安慰的拍了拍老伴儿的手背,直接打电话让姚阿姨的儿子来接人。
到底宋教授严肃惯了,平时是不计较,但决定了的事儿他就不会再反悔纠结。
姚阿姨得知自己要被送走,还想着来闹一场的,结果宋教授说如果老老实实的回去,该给的钱他们给够,算是照顾自家多年的辛苦费。如果想要闹,那就报警,让警察来清算她从这个家偷走了多少东西。
“你上次从我书房偷走的文具是件文物,估价也值个两三万的,如果你要闹的话,凭这个东西你就能去坐牢。”
看着宋教授冷淡的眼神,姚阿姨终于没胆子闹,灰溜溜的收拾了行礼,下午就被她儿子接走了。
姚阿姨的儿子相比之下还要老实点,知道是自己老妈彻底惹怒了宋家,加上心里有鬼,来接老妈的时候就把上次差点卖出去的砚台也给送了回来。
看到砚台的时候,姚阿姨差点没忍住想要伸手去抢,那可是两三万块钱啊!但是最终在她儿子的阻拦下,心气不平的被带走了。
“去请个家政来吧,让儿子去就好,你我都老了,顾好自己就行,其他的事情别操心太多。”拍了拍老伴儿的肩膀,宋教授很有兴致的去了前面院子,看着年轻人们折腾,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一些。
第8章 接受邀约
拍照要做很多美食出来,有些拍完照觉得效果不好就不能采用,所以陈馨做的菜品比较多,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家常小菜。
这些菜做完了也不可能扔掉,干脆就直接吃进肚子里好了。
宋家看着人多,可食量都不大。那个姚阿姨在他家做了这么多年,手艺没见多少长进,唯独就打扫清洁还能胜任。以前还是辜奶奶下厨,这两年她身体不太好,做得少了,家里的伙食也不如以前了。
不过大家都不是特别重口食之欲,只要不是特别难吃也没多计较。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今天陈馨做菜的手艺一显露,顿时宋家人就觉得之前吃的虽不至于是猪食,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到了晚上,陈馨看剩下的食材还有点多,想一想就直接弄了碳炉在天井里,然后一口炖锅垛上,放了腊排骨进去慢慢炖,另外把剩下的冬瓜土豆莴笋等切成滚刀块,又取了五花肉一块,切成半厘米厚的肉片,还有剩下的午餐肉的边角料,和一盘子蛋饺。另外泡了些龙口粉丝,豆筋也用开水泡软待用。零零碎碎的摆了一桌子,都是之前做菜剩下的,单用来炒菜嫌不够的那种。
腊排骨炖软了之后,陈馨将炖锅端开,取了砂锅放在炉子上。
土豆、青笋、萝卜、冬瓜一层一层的码在锅底,再放入切成块的西红柿,最后舀了炖排骨的肉汤进去,加了姜片和几颗花椒,煮开之后再将排骨码在菜上面,切好的五花肉片码在排骨上,最后盖上盖子咕嘟咕嘟的煮上半小时。吃之前再揪一把香菜丢进去,增加鲜味的同时还能解腻。
等到把排骨和肉片吃完,下面的土豆之类的已经炖得快烂了,放进嘴里一抿就化。再蘸点自己调的蘸水,能一口气干下三碗饭。
宋老师父子胃口不错,两人差不多干了三分之二,等到锅里的菜捞得要干净了,再放入洗好的蔬菜叶和粉条。肉汤煮出来的粉条亮晶晶的,有着绝佳的口感,捞一碗干的,再舀一勺蘸水拌匀,比吃干拌面还爽。
等到最后,他们把那么大一锅汤都刮干净了,这战斗力实在有些惊人。
两个孩子没有吃腊排骨汤锅,单独给熬的鱼汤,煮了两碗银丝面,也是吃得香喷喷的,小肚子都滚圆滚圆的了。
其实就那些照片来说,陈馨觉得还不够好。主要是布景不行,而且修图要专门用电脑软件来处理,不像后面十几年,直接手机就操作完了。
“宋老师,如果稿件采用了,我以后能不能用你的照片给我自己打打广告?”
马上博客就要出来,陈馨已经做好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准备,如果能借用宋老师这个渠道进行宣传证明,她相信自己能在第一时间就甩开其他竞争者很长一段距离。
宋老师跟陈馨聊了几句,得知她以后想要开个自己的私房菜,便一口答应了。
他自身不擅厨艺,但能吃得出好坏,写得出优劣,所以跟他没有任何竞争的陈馨想要借用他的名气宣传自己,对宋老师来说并没有任何损失,反而会让人觉得宋老师的评价很有用,这也给他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很有帮助。
总而言之,他们俩的合作还可以深入一下,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共同挣钱共同富裕,一点毛病没有!
抱着张璋回去之后,宋教授拉着儿子到河边散步消食。
“你。妈妈这个人就是心软,她对程洁没有任何不好的心思。你姚阿姨虽然有点贪小便宜,但这么多年照顾你。妈妈还是很尽心尽力的,有些事情得饶人处且饶人。”
婆媳问题自古就很难处理,加上辜奶奶又是个耳根子软的人,而程洁早就看不惯姚阿姨的性格做派,闹到今天才爆发都已经是忍了又忍的结果。
宋老师身为人子人夫,既想要让妈妈高兴,也不愿妻子伤心,夹在中间很是难受。而姚阿姨之前还总是在挑拨他。妈跟妻子程洁的关系,所以这次将姚阿姨赶走也是必须为之。
宋教授没有多跟儿子说什么,只说过段时间打算带着辜奶奶去北方海边城市疗养两个月,到时候看是把孩子送她外婆那里去暂时看一下呢,还是再请个全职保姆来帮忙带孩子。
照片和稿件寄过去五六天之后,对方杂志社来电话说采用了,因为照片和稿件都需要结算稿费,所以杂志社想要问宋老师他提供的照片需要什么价格,太贵的话,杂志社恐怕不会想要。
宋老师也是第一次写这种配图的文,所以对照片的价格要求不高,就市场水平,但是他希望能直接给结算成两份钱。
虽然陈馨没有说,但是宋老师决定照片的稿费分一半给陈馨是必须的,他的文配上陈馨的手艺,让读者更容易体会他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另一方面他也是知道陈馨跟张璋的身世,想尽量帮这两姨侄一把。
国庆节之前,杂志社寄了样稿过来,随同寄过来的还有两份稿费以及专栏作家的约稿函。
约稿函也是两封,一封是给宋老师的,专栏作家的约稿,另一封是给陈馨的,想要让她提供更多的美食照片。前者每个月都有任务,而后者不一定,可以自己投稿,也可以由杂志社进行命题约稿。
陈馨原本没有考虑过当杂志的特邀作家,可宋老师跟她说完全没有影响,反正她现在在读书,有灵感的时候,做点创新菜式出来,拍个照写个食谱过去就能投稿,如果没时间就直接跟对方说除寒暑假之外不接任务就好。
宋老师想表达的意思是陈馨以后想要多条路,杂志社这个渠道其实很有用,而且她的专业想要工作对口的难度比较大,到杂志社的话,还能翻译点国外的文章之类的,也不算浪费了四年所学。
而陈馨想得更多。在网络媒体没有大盛之前,杂志承载了国人对国内外资讯需求的绝大份额,她以后是想要做一个网络美食评论大V,如果有杂志社的工作经验,对她推广自己的博客非常有利。所以在稍微考虑了一下之后,就果断接受了约稿函。
第9章 路遇拆迁风波
盯着桌上的物品清单,陈馨抓了抓头发。
作业本纸上写了一大篇,绿色记号笔勾出来的是必须要买的,主要以蛾子的用品居多,黄色记号笔是需要用但是不需要立刻购买的,是她为未来的路储备的。红色勾掉的几个是可以去借用的不必须的东西,但还有五六样她拿不下决心勾掉。
买单反是买不起的,她暂时在十年内也用不上单反,就算要用,也可以去租借甚至勾搭一个合作的照相师。而且再往后她明知道手机的像素堪比普通的数码相机了,当然不太想要为迟早会被淘汰的东西买单。所以相机她很果断的换成了一款国内的中高档相机,至少能用个五六年不会被淘汰的那种。
她犹豫的是电脑这一块。现在买台电脑的价格轻轻松松就上万。这个价格在郊区都能买一套房子了。当然她也可以不买,要么去文印店弄,要么去学校机房蹭。但问题是她不太想把自己的打算摊放在别人面前,学校的学生虽然相比之下要单纯很多,但是谁都不知道你身边的人会不会因为差距太大而心生黑暗。
可要是把电脑放家里也不妥当,现在住的那个房子周围环境太杂,而且她跟张璋的人设可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如果上了半年学就买了一台电脑,恐怕会有些人盯上她们。
想来想去权衡了好多天,陈馨还是放弃了买电脑的打算。反正现在的电脑才386,而且她需要的很多功能都还没开发出来,买来除了修图写稿也没太多用处。
倒是是时候买一套商铺了,他们两姨侄的生活靠早餐铺是不太靠得住的,看现在的发展,每天的收入已经固定,而且铁叔他们要兼顾两头也有点心有余力不足了。
不过短时间里她还没想好再弄点什么营生出来,并且如果现在就说不做了,怕铁叔两口子会自责。
他们也是苦命人,心地好又勤快,陈馨不想因为这事儿跟他们闹得不开心。再说了,早餐铺子原本就是陈馨用来遮掩旁人的窥探的,有个明面上的收入来源,她私下想做点什么也就不会太过引起别人的关注。
一边上课一边趁这时间逛了下周围。
这跟她记忆中的城市不太一样,很多地方现在都还是农田,那二三十年后的扩张了一倍地盘的水泥森林此刻连影子都没有。
沿河那段开始闹着要改造了,可问题是那边是最早的棚户区,改造不难,难的是如何安置。虽然临河这段年年夏天都要被水淹,请愿改造也不是一年两年,然而更多的老人不愿意搬离这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要让搬走给其他人腾位置,他们死都不愿意。
陈馨路过河边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围在一起,说什么出人命了,又有人在说那家子为了一套房子简直六亲不认。
“大姐,这是怎么回事啊?”
看陈馨小胳膊小腿儿,穿得又简朴,那个大姐嘴角扯了扯,抬抬下巴:“还不是为钱闹的。那家的老头子前年走了,太婆身体也不好,不是说要拆迁了整改河岸嘛,太婆问了说还要一年吧才能动工,就不想搬,说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起葬在一堆。结果她那个儿媳妇听了就跳起脚脚闹,骂太婆是个老不死的,看到都讨厌得很,还说她不想搬不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个地头,是想鼓捣把房子留给小儿子小女儿。小儿媳妇听了就当真了,说大儿子都不赡养老人,没得资格分这个房子,还有小女儿是嫁出去的人,也没得资格。这不,一家人闹起来,小儿媳妇把大儿媳妇推到地上,脑壳撞了个洞洞,转头大儿子把小儿子打得头破血流,小女儿去劝架,被大儿家的儿子拿了水果刀捅到屁。股上了。哎哟喂,简直是没得眼看。”
周围看热闹的人看到救护车来了,警车也来了,这才散开一条道,让警察和医生护士进去处理。
闹了好半天,受伤的人被送到医院去了,行凶的也被带走了,其他人才三三两两的散去,一边还在议论那个拆迁的事情。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去关心下老太婆到底咋样了。
陈馨不认识他们,也不可能贸然的去看,只能张望了一下打算离开。
走到街头那里,就看到有告示贴在路边的报栏上头,是关于拆迁的公示,还有临河拆迁的范围。
她走近了仔细看了好半天,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临河房屋都要被拆,拆的只是低洼的那一段,然后另一边的房屋因为离河边还有一段距离,可能会直接沿河修建一条观景道。
暗暗将这地方的名字记下,打算过段时间再去那条路看看。虽然拆迁不了,但是那条街的位置也不错,离她印象中的二环都还有好一段距离。只可惜她只是曾经路过这座城市待了一周时间,而且关注点还在美食和著名的景点上,这种不属于景点的老街她根本连印象都没有。
但是没关系,虽然地段不是后来最有名的那条路,可距离也不算太远,有种闹中取静的雅致。反正她也不打算开酒吧什么的,作为私房菜馆,或者兼卖简餐的咖啡厅的话,这地方却是恰恰好的。
不着急去看的原因是她想着手上钱不多,如果能在现在还没开发出来的那条著名的景点买一间房的话,以后只收租金都够他们用了。
时间晃一晃的就到了元旦。程洁邀请陈馨带着张璋去他们家过节,顺便给她介绍个朋友认识。
这个朋友是个摄影师,专门拍风景的,人物不是太擅长,但是静物拍摄比非专业人士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程洁跟陈馨俩人现在交情莫逆,对陈馨的打算也知道一些,所以这位摄影师如果愿意跟她合作的话,她完全可以在杂志社开一个美食专栏。
宋老师原本就不是以这方面见长,他是历史系毕业的,现在写的文章也多偏向于民俗风情,还有社会评论,偶尔也会写一些书评,字句犀利,论点切入一针见血,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吸引了不少读者,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都是厚厚一叠。
上次他介绍的本地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美食跟饮食习惯,在杂志上刊登连载后,引起读者很大的反响,其他地方也出来不少跟风的文章,都是在推荐他们本地的特色。
宋老师当时就明说了,自己文内的菜肴是好友亲手制作的,甚至应不少读者来信的要求,在第二期的时候还刊登了其中三样的制作方法。
然而这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杂志社也在跟他商量,能不能加开一个美食专栏。但是要求不能只是菜谱,最好是能融合每一道菜背后的风俗故事。
宋老师对民俗历史毫无问题,然而让他去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不,他干脆借元旦这个机会找上了陈馨,问她愿不愿意接手这个专栏。
陈馨当然愿意,她以前就是做这个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