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牌导演_狴犴-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位,反而成为了烘托尤利尔的绿叶。
  不要说身为导演的苔米,就连门外汉都能看出来,在两个人的对手戏中,年轻的尤利尔表现的更加优秀。
  “尤利尔表现的不错。”
  一场戏结束后,美术指导凑过来说道。
  “比较糟糕的是,贝鲁奇有点让人失望。”在拍摄《精神病人》的时候,阿努克·杜瓦尔曾经真诚实意的羡慕过卡塞尔,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个人间尤物,不过在“黑”剧组,贝鲁奇的表现可没那么好,这让杜瓦尔大失所望,虽然贝鲁奇并非是一个“草包美人”,但这样的表现,实在是有些对不起他的期待值。
  杜瓦尔甚至觉得,贝蒂这个角色交到贝鲁奇手中,有点糟蹋了。
  有同样感觉的,显然不是杜瓦尔一个人。
  “看起来动作比较僵硬,表情不太漂亮,有些狰狞。”晋升为助理导演的范池略带头疼的说道。
  “尤利尔的比较不错,要是重拍有点可惜。”“美指”叹了一几口气,“贝蒂,可惜了……”
  “尤利尔的保留,贝鲁奇的删掉,到时候让她补拍,我会和贝鲁奇好好谈一下,范,和名单上有档期的演员保持联系,实在不行……”霍恩没有说完,但是未完之意已经相当明确。
  导演组面面相觑,难道这是要换人?
  
  ☆、第119章 命运多舛的黑暗将逝
  
  同样表现不佳,面临被换的危机,但是熟悉导演的人都知道,蕾雅·赛杜和莫妮卡·贝鲁奇面临的状况是不一样的。
  赛杜是新人,她经验不多,可塑性很强。
  身为导演的霍恩有足够的耐心,将她调教成自己需要的模样。
  但是贝鲁奇有着丰富的大银幕经验,她成名已久,可塑性远远比不上还是一张白纸的赛杜。
  有些东西,在贝鲁奇身上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这是非常难以更改的,苔米不确定自己有那么多的耐心,去面对一个算是成品的演员。
  这就像是装房子,毛坯房显然比装修过的房子更好处理,因为后者要推翻固有的重来。
  尽管贝鲁奇是苔米认识多年的好友,关系相当不错,苔米也开始考虑,一直发挥欠佳的贝鲁奇是否还合适留在这个剧组。
  ————
  贝鲁奇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若是什么都看不出来那才是奇怪。
  在苔米不知道要怎么和贝鲁奇谈的时候,贝鲁奇主动找到苔米,说要聊一下。
  两个人谈了很多,从童年到现在的生活,从服装到妆容再到最近看了什么电影。
  苔米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聊天对象,两个人绝大多数是贝鲁奇在说,苔米在听,偶尔会给一些提议和符合。
  对于冷静的霍恩导演来说,想要靠这些打动她根本行不通,她更希望看到贝鲁奇在表演上有所突破。
  于是她非常直接地说道,“莫妮卡,我真的不想用语言伤害你,但我不得不说,你的贝蒂让我很失望。”
  “我知道亲爱的。”说的嘴巴有些干的贝鲁奇声音嘶哑地说道。
  “你不知道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贝蒂,从头到尾,你用力的方向都是错的。”年轻的导演毫不客气地说道。
  “我知道。”贝鲁奇有些无精打采。
  “或许你应该和尤利尔聊一下,从年轻人身上汲取一些经验,你的表现真的糟糕透了,你将尤利尔衬托成了凯撒奖影帝。”
  “塔玛拉,你可以不要那么直接。”莫妮卡·贝鲁奇有些无力地说道。
  “我不得不直接。”苔米看着贝鲁奇漂亮的眼睛,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明星,也是一个渴望突破的演员,不过这并不代表她是一个很好的演员。
  至少在苔米看来,贝鲁奇这个演员显然有些不太合格。
  “莫妮卡,看在我们交情的份上,我给你最后一星期,真的,若是你表现的还是这样糟糕的话,我会将你换掉,这一次不是考虑。”
  霍恩导演终于说出了莫妮卡·贝鲁奇最不想要听到的话。
  ——————
  或许是霍恩的话起到了作用,接下来贝鲁奇的表现稍微好了一些。
  听剧组消息最为灵通的杜瓦尔说,那是因为莫妮卡去找尤利尔聊了一下,向他请教,年轻的男孩更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让他们觉得更好。
  真不知道这样尴尬的谈话是怎样进行下去的。
  虽然不知道尤利尔是怎样回答,但是莫妮卡在镜头前确实自然了很多,ng的次数也少了许多。
  不过她仍然是剧组苔米拍的最为费劲的一个。
  比方说一个场景,尤利尔的镜头两次就可以成功,导演和摄影却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贝鲁奇,去找到她最好的状态。
  一个剧组,突然换演员,显然不利于这个剧组接下来的进度,于是导演组和制片组商量后,决定不再换角色,让贝鲁奇这样演下去,或许她会慢慢开窍。
  大概是剧组的祈祷被上帝听到,贝鲁奇似乎找到了感觉,后面的拍摄她确实表现的越来越好,有时候在苔米以及剪辑师的帮助下,还能让观众感受到非同寻常的演技。
  苔米是一个喜欢启用演技派演员的导演,贝鲁奇可能是她用过的,表演天赋最为一般的演员,这不是苔米第一次和演技一般的人合作,《凤凰社》剧组,苔米接触过不少比贝鲁奇演技还要差劲的演员,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但《凤凰社》的演员,并非是苔米亲手挑选,而她亲自选出的,贝鲁奇这种情况的,还属头一次。
  摄影师布尔维尔哭笑不得,“真是太考验水平了。”
  ————
  《黑暗将逝》有大量的场景并不能通过外景或是搭建摄影棚完成,这就要求助于特效公司。
  作为自己首部惊悚影片,苔米选择了曾与自己在《凤凰社》中有过合作的,法国buf公司的特效团队。
  因为是老客户,对方给了苔米一个友情价,饶是如此,依然贵的可以。
  电影杀青后,特效团队将用长达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还原脚本中出现的全部场景。
  尽管特效团队的加盟,为剧组省了不少精力,但是该少得苔米一样也不少。
  一场追逐戏,拍了六十多次,剧组上上下下吃尽了苦头,才取得了让导演满意的效果。
  《黑暗将逝》是苔米继《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后,拍摄周期最长的一部电影,从08年到09年,历时五个月的拍摄,剧组在欧洲五个国家,十二个地方取景,力求每一格镜头都完美无瑕。
  剧组杀青后,主创人员一个个都住进了医院。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摄影师弗朗索瓦·布尔维尔,他在家里突然昏倒,心脏骤停,若不是女朋友抢救及时,布尔维尔很有可能就此离开人世。
  霍恩导演似乎也不太美妙,因为饮食不规律、超强度的工作量加上大量饮用咖啡,这位法国影坛的超级新生代导演患上了胃溃疡,一次酣畅淋漓的工作后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更是成功将这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展为更为严重的胃穿孔,并被助手直接送进了医院。
  《黑暗将逝》后期的重担不得不转移到助理导演阿努克·杜瓦尔身上。
  在两位好友被医生勒令静养后,被迫披甲上阵,若记忆没有出错的话,这也是杜瓦尔第一次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对此,杜瓦尔表示,他一点都不愉快。
  杜瓦尔为了这部电影跑来跑去,超负荷的工作量同样压垮了杜瓦尔,继两位好友后,杜瓦尔也住进了医院。
  在主创人员接二连三送进医院后,《黑暗将逝》剧组不得不请外援。
  鼎鼎大名的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和凭借恐怖片《孤堡惊情》备受关注的西班牙新锐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
  两位优秀的导演,在听到病床上塔玛拉·霍恩的请求后,都愿意抽出两个月的时间,帮助这个命运多舛的剧组完成这个艰难的过度。
  
  ☆、第120章 恐怖美学
  
  去年欧洲电影奖,《拥抱》拿下六项提名,最终却只拿下“最佳配乐”奖,电影配乐殿堂级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凭借此片再入一座奖杯。
  比较让人惊讶的是,苔米执导的另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拿下了此前她从未拿到过的“欧洲电影奖…观众选择奖”。
  欧洲电影奖苔米因为拍摄《黑暗将逝》只能无奈错过,原本以为有机会参加今年二月底揭晓的凯撒奖。
  可惜,因为她身体实在是太不争气,今年凯撒奖颁奖典礼,她注定要在医院病房看直播了。
  作为法国最引人关注的电影盛会之一,塔玛拉·霍恩和她的《拥抱》作为本届凯撒奖最受关注的对象,理所应当会引起媒体的兴趣。
  于是,命运多舛的《黑暗将逝》剧组,在主创人员接二连三送进医院后,成功登上了娱乐版头条。
  尤其是凭借《拥抱》一片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个重量级奖项的塔玛拉·霍恩,她因为胃穿孔送进医院而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对于一位并未有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工作过量和饮食不规律而导致进入医院,在法国并不算特别勤快的导演行业,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要知道在法国绝大多数导演都很悠闲,每年除了极少的工作时间,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奉献给了度假圣地。
  许多影迷为此担心极了,很多媒体人在肯定剧组主创人员工作认真的同时,也批评这群年轻人“轻视生命”。
  众所周知,塔玛拉·霍恩的团队是圈内出了名的“童子军”,她不仅本人年轻,也喜欢用年轻人。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支健康的团队,可是他们偏偏与心脏猝死、胃穿孔等可怕的疾病联系到了一起。
  “这真是一个坏榜样,年轻人为事业拼搏,不应该透支自身的健康。”就连is的老师也批评自己的学生,实在是太胡闹了。
  苔米每天都在自省中。
  因为突然一次的暴饮暴食,导致以后再也不能饮咖啡,对于一个一天都离不开咖啡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太过残忍。
  最让她厌烦的是,有很多人来看她,然后用泪眼汪汪的眼神看着她,好像她下一秒就应该去英年早逝,而不是躺在病床上等待出院。
  那些记者的报道也让苔米感觉荒唐,他们再一次提到了法国传奇作曲家乔治·比才,然后用幸灾乐祸的口吻说,“若塔玛拉·霍恩继续折腾下去,很快她将步乔治·比才的后尘,成为另一英年早逝的创奇。”
  就连苔米的影迷,也提到了这位不幸早逝的作曲家,担心苔米随时挂掉。
  真是讨厌,你才会见耶稣,你全家都去见耶稣!
  唯一让苔米有所安慰的是雷蒙德·培根,和那些或谴责或心碎的眼神不同,雷蒙德至始至终都没有指责苔米,对她进行说教,而是医院和工作室两头跑,告诉她《黑暗将逝》的电影进度。
  不过,文字叙述并不能完全代替眼睛,哪怕有录像,平时喜欢亲力亲为的霍恩导演在面对丈夫干巴巴地叙述中,总有种无力感。
  她知道雷蒙德是有能力将这些事情说的更有趣更贴切一些,但是他偏偏就是要将原本非常有趣的内容说的干巴巴地。
  他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妻子对自己身体的不爱惜,并用行动告诉她,若不是你不爱惜身体,这些事情原本你可以自己做的。
  若说亲友们的指责让霍恩导演起了逆反心理,那雷蒙德的无声抗议,就让苔米觉得委屈。
  当然她还没有忘记反省自己,她是不是过于苛求自己。
  事实上没有人要求苔米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完成这部电影,她的时间很宽裕,但是她个人的高标准让自己让周围的人都觉得很累,若不是她事事要完美,一贯身体强壮的弗朗索瓦·布尔维尔不至于心脏骤停差点猝死。
  若是布尔维尔因此离开这个世界,苔米不知道她是否还有心情去面对她用生命热爱的电影事业。
  ————
  苔米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错过了凯撒奖颁奖典礼,也错过了《拥抱》剧组为克罗夫·杜弗洛举行的庆祝会,他凭借《拥抱》一片成为凯撒奖最佳新人男星。
  与高兴的杜弗洛相比,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就淡定多了,各种奖杯对于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哪怕是凯撒奖。
  《拥抱》虽然拿了一大堆提名,但是并未得到什么重量级的奖项,这也在苔米的预料之中,今年凯撒奖大获全胜的电影是《塞拉菲娜》,这是一部传记剧情片,比《拥抱》更为真实。
  出院后,苔米又休息了一个半月,如此两个月后,她从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两人手中接过她的摊子。
  让她惊讶的是,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做这个项目做出了感情,他们竟然主动要求再帮一个月的忙。
  对于身体并未完全康复,吃法都非常小心的苔米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大。
  虽然《黑暗将逝》是苔米一手打造的,但是对于一部进入后期制作的电影来说,两个月并不是很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导演哈内克和巴亚纳不仅对电影有了感情,也有了他们自己的理解。
  于是三人的意见难免会发生分歧。
  苔米受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非常深,她作品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明确。
  《黑暗将逝》中,凯瑟琳·德纳芙饰演的轮椅夫人的前世今生仅存在于剧本备注中,在影片中,从未提到轮椅夫人是如何从魔女贝蒂手中逃脱的,并如何在贝蒂眼皮子地下生活那么长时间。
  法国电影新浪潮不仅对法国,对整个欧洲电影都有深远的影响。
  迈克尔·哈内克认为苔米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错误,因为他本人的电影有时候也会这样处理,但是西班牙导巴亚纳就非常反对,他认为《黑暗将逝》应该更加严谨一些,虽然电影要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该交代清楚的还是要交代清楚,即使不能明确地说出来,也应该在一些方面暗示,让观众自己寻找答案。
  霍恩对于长镜头的钟爱,遭到了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的双重否定。
  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更紧凑以及更激烈,霍恩的《黑暗将逝》的文艺元素破坏了这部电影应有的氛围,“真是太惊讶了,它看上去完全没有剧本那么带劲”巴亚纳是这样说的。
  当然,备受争议的不仅仅是长镜头,还有过于美轮美奂的画面。
  哈内克导演认为过分漂亮的画面破坏了电影应有的恐怖感,让它变得不伦不类,巴亚纳导演则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创意。
  两个人甚至为这是神来之笔还是画蛇添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换做以前,苔米是完全不会理睬哈内克和巴亚纳的。
  因为她的电影她做主,就是那么任性。
  不过在经过许多事情后,苔米觉得当事人未必比旁人看得清楚,哪怕是面对自己精心雕琢的作品。
  苔米几番思考后,认为巴亚纳说的是对的,她将已经拍好的的暗示观众的画面重新剪入正片中,然后剪掉了一部分她钟爱的漂亮的长镜头,让整部电影更加紧凑。
  同样,她保留了那些漂亮的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的画面,并没有因为有可能破坏惊悚片的氛围而剪掉她所坚持的原则。
  苔米相信,恐怖片也是可以让人感觉到美的,无论是心理恐怖还是视觉恐怖,它们与光影美学本身是不冲突的,也是光影艺术的一部分。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反应了。
  
  ☆、第121章 寻找我要的音乐
  
  《黑暗将逝》的配乐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再度邀请埃尼奥·莫里康内显然不现实,莫里康内可不是苔米随时可以召唤来的对象,全世界的导演都在等待和莫里康内合作,苔米需要排队。
  当然,供苔米选择的对象并不止莫里康内一人。
  在法国,莫里斯·贾尔、扬·提尔森、艾瑞克·塞拉……
  一串串名字足以让她挑花眼。
  这些都是法国最顶尖的音乐大师,他们的名字普通人或许并不熟悉,但是他们的电影配乐作品,却是家喻户晓,和光影艺术的电影一样,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
  不过,大师的作品总是格外抢手,苔米登门拜访了几位法国音乐大师,都被告知,他们最新的作品已经被订了出去,手上已经没有闲余的可供苔米挑选的音乐。
  当然,她的选择并不限于法国国内。
  雷蒙德向苔米推荐了最近他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汉斯·季默。
  《珍珠港》、《角斗士》、“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的配乐,均是出自他手。
  苔米并不认为汉斯·季默气势磅礴的音乐风格符合她的电影,不过,因为雷蒙德难得对她的电影提出什么建议,苔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配乐大师。
  汉斯·季默得知苔米的意图后,非常果断地拒绝了她,“很抱歉,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找了一大圈,最终,还是迈克尔·哈内克导演向苔米推荐了一位波兰作曲家,jana。p。kaczmarek(詹恩。凯兹梅利克)。
  “或许,他能给你想要的。”
  迈克尔·哈内克导演意味深长地说道。
  每一位配乐大师都有他们擅长的风格,比如汉斯·季默,比如埃尼奥·莫里康内,你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去找擅长这种风格的作曲家,总有一支曲子,戳中你心中的某一点。
  凯兹梅利克在是波兰音乐家三巨头之一。
  他的音乐轻盈梦幻富有想象力,《寻找梦幻岛》、《全蚀狂爱》、《战火中的伊甸园》等影片的配乐均出自他手。
  电影配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部称之为伟大的电影,都有一段甚至几段堪称经典的音乐。
  就拿苔米自己的电影《拥抱》来说,没有莫里康内的《拥抱》,或许只是寻常的励志片。
  苔米在认真地听完他过往的作品后,认为凯兹梅利克或许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人。
  不过寻找凯兹梅利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本人并不是那么乐于交际,有常常去一些寂静无人的地方寻找灵感,很多时候都处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中,苔米找了许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和凯兹梅利克搭上关系。
  老实说,最早从朋友口中得知,法国女导演塔玛拉·霍恩为了她即将出炉的恐怖片满世界找自己时,凯兹梅利克以为对方在做梦。
  因为此前,从未有一位导演为了一部恐怖片找他配乐,凯兹梅利克的音乐也从未出现在恐怖片中。
  凯兹梅利克的音乐一点都不诡异也不惊悚,他完全不认为自己的音乐会和恐怖片挂上钩。
  “我想,这是真的,她人已经到了波兰,若是你同意的话,我会把你助理的电话给她,我想她很快就会和你联系了。”老友慢吞吞地说道。
  ——————
  凯兹梅利克对法国女导演塔玛拉·霍恩并不陌生,在波兰她非常有名,拥有许多影迷,她的电影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年轻人,去年年底在波兰上映的《拥抱》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非常好,许多对古典音乐并不感冒的年轻人,都涌向乐器行订购钢琴。
  已经从很多人口中听过这位传奇导演的事迹,但在真正见到霍恩本人时,波兰音乐家还是非常惊讶。
  因为她本人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还要不善言辞。
  传闻中,塔玛拉·霍恩恃才傲物,眼睛长在脑袋顶上,她总是不屑于回答你的任何问题,是个非常不好打交道的年轻人。
  作为法国最负盛名的天才导演,塔玛拉·霍恩的成名史灿烂而传奇,幼年的经历更是被人津津乐道,波兰有许多年轻的电影从业者,他们都将塔玛拉·霍恩当成偶像。
  这样的人,傲慢无礼也有她的理由在里面,世人对天才总是格外宽容。
  过于传奇的经历让她本人被媒体人设化,大家给了她许多许多的标签,即使知道传言并不可信,凯兹梅利克的还是情不自禁将霍恩和标签中的某些词汇进行对照。
  真正接触后,凯兹梅利克发现,媒体报道显然是过于失真的。
  至少他接触的霍恩,既没有眼高于顶,也没有傲慢无礼,更不是尖酸刻薄。
  她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聪明,甚至是有些笨拙。
  她确实如记者所说不善言辞,不过并非是看不起,而是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
  她完全不会聊天,也分不清话语中的恭维和玩笑,她本人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聊天的时候,非常拘束,身体是完全紧绷着。
  这让凯兹梅利克觉得有些好笑,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可以让一个出色的年轻人紧张到这种程度。
  只有谈起电影的时候,这个年轻的姑娘才会显示出天才的那一面,在谈起和电影无关的话题,哪怕是音乐,霍恩都显得束手无策。
  可以看得出,她合作的诚意很足,很想要讨好自己,可是天生不善交际让她显得口拙无力,感觉有些笨笨的。
  这是个不太机灵的小姑娘,和波兰报纸上那个神乎其神的神童导演塔玛拉·霍恩,一点都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