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上马车夫-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W∷W∷W.S∷H∷U∷S∷H∷U∷W.C∷N∷┃
    ┃∷∷∷∷∷∷∷∷∷∷∷∷∷∷∷∷∷∷∷∷∷∷∷∷∷┃
    ┗━━━━━━━━━━━━━━━━━━━━━━━━━┛
第260章九镇巨变
    :卜日第二更。wWW;如果怀有时间的话,晚应该怀有
    “高!实在是高”。
    杨广竖起大拇指,夸赞徐鸿儒,这令徐鸿儒和他的亲信们很是得意。
    白莲教起兵造反,短短的月余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江西,顿时震动大明朝廷。
    江西巡抚洪瞻祖三天内连上十五道八百里加急公文,顿时堆满了兵部尚书王洽的桌案。
    内阁首辅黄立极等人一直借口推脱,阻止王洽引邓浩楠的辽东军入关。如今王洽实在坐不住了,西北闯王和梁王一直拖着杨鹤的剿匪大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南下进剿江西白莲教。
    王洽要求抽调边军南下平叛,黄立极等人商议之后,认为不能逼得王洽走投无路,于是同意兵部掉长城九镇边军入关平叛,但是对于辽东军入关之事,黄立极等人始终不松口。
    王洽原本想着直接上报皇帝,由皇帝下令让辽东军入关平叛。但是黄立极等四个,阁臣反对,邓浩楠又不争取,因此王洽不想为此得罪其他四个阁臣,只好暂时听从黄立极的建议,先从长城九镇各镇抽调兵力南下平叛。
    明置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太原和固原镇。每镇辖若干卫、所、关、口、塞、营、堡等。其中:辽东镇,辖区长城刃5公里设卫万、所。关2、营堡凶守备兵力羽8乃人;蓟州镇,辖区长城沏公里。设关;、塞刀、营昭、城堡引,守备兵力旭力人;宣府镇。辖区长城燃公里设卫心一说口)、所;、关堡劣,守备兵力;出强人;大同镇,辖区长城弥公里设卫8、所7、堡毖3守备兵力动田人。长城沿线共设关、寨、营、堡等;幼余个。和平年代守备兵力的余万,到了明末战乱时期,兵力虽然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总体依着战事吃紧程度而定。到了天启年间,多达;四万人左右。
    可以说,明朝两百万常备军,一半兵力都集中在了长城九镇上面。一旦战事一起,长城九镇就会吃掉大明国库一大半的银子,是一把严重拖累大明的铁链子。兵部公文下达到了长城九镇,各镇将抽调十分之一的兵力出来。这样一共从九镇抽调九万余人。王洽又将京师禁军拔出六万。筹齐十五万兵力。同时又从南直隶、广东、两湖各省抽调五万人马,凑够二十万大军。户部拔军饷三十万两,作为南下平叛军费。这点银子仅仅够平叛军队二十天左右使用的,王洽深知不够。但是户部却是拔不出更多的军饷了。
    南直隶、广东、两湖等地巡抚和布政使对于兵部让他们负责出兵的事情本就不同意,如今户部的三十万两银子只是给边军的,地方镇军的军费由各省布政使自行筹措解决,这让这些地方官们大骂不停。
    没办法。王洽找黄立极解决,黄立极只好先答应各地出兵的地方官。天启八年的夏税用来填补军费窟窿。
    于是,各省地方官看在银子的份上,最后方才同意出兵。因为他们知道,大军开拔之后,除了开拔费之外,剩下的银子基本上都落入当官的口袋里了,因为明军出战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默许对地方老百姓的掠夺。
    只要仗一打起来,当兵的就靠着吃地方老百姓,那么今年的夏税便可以亏空一大笔,剩下的全部落入各省官员的口袋里了。
    看在银子的面子上,王洽勉勉强强的把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二十万大军组织起来了。
    在人选问题上,王洽很是纠结。他想启用辽东都督府的人。因为他们都是沙场宿将,经历过辽沈大战洗礼的。但是无奈的是,黄立极等人坚决反对,王洽一口难敌四口,只好作罢。
    于是,王洽向三边总督杨鹤请调知兵之人统带两江总督。
    杨鹤手下大将都在进剿闯王高迎祥和粱王王大梁所部,抽不出将领给王洽。这时,杨鹤想起了他的儿子,于是给王洽写信,让他儿子带兵出战。
    杨鹤的儿子就是杨嗣昌,历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天启三年“引受阉党排挤。称病辞职归里。天启七年“四),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后升任右合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诸处,以知兵闻名朝野。辽西巡抚袁崇焕称赞他整饬防务、修筑山海关两翼城,抵御后金入侵有功。
    有道是举贤不避亲,杨鹤举荐他儿子,不外乎就是奔着两江总督的位置去的。眼下杨鹤自己是三边总督,手握三十万明军。如果儿子杨嗣昌能够接管两江总督,那么二十万大军到手,杨家父子掌握大明四分之一的精锐军队,手握军政大权。那么对杨家来说将是无比的荣耀。
    没有什么人选。本想着令袁崇焕带兵,但是中迄咋狮韦情在王洽心中始终是个坎,耿耿于怀。因此任由袁崇焕闲置在家,也不用他。
    两江总督的任命下了,由杨嗣昌代理,总督江西剿灭白莲教叛乱诸事。副将由杨嗣昌自己选择,杨鹤关系儿子,因此将陕西参议洪承畴调给杨嗣昌使用。同时,兵部尚书王洽启用左良玉为副将。辅助杨嗣昌。
    这左良玉是王洽派驻宁远,监视袁崇焕的副将。不料袁崇焕排除异己做的很绝,在宁远兵变中。将左良玉也诬陷进去,王洽骑虎难下,只好罢了左良玉的官。不过左良玉是个全能的将才,知兵且善战,由他来辅助杨嗣昌,王洽心中也放心一些。
    然而,王洽筹措的这点银子小也是打了水漂了。
    公元馏年二月三日,就在九镇军队接到开拔命令后,陆续向京城集结。杨嗣昌、洪承畴和左良玉汇集京城就任时,一连串的兵变发生了。
    二月一日,就在蓟镇边军接到命令开拔进京时,隐藏在蓟镇军队中的白莲教细作响应徐鸿儒的号召,趁机鼓臊。过年了。朝廷欠下的军饷给当官的层层克扣,到了底下的士兵手里时,已经所剩无几。
    蓟门驻军内的白莲教细作于是趁机挑拨。蓟镇明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旋即哗变。
    王洽接到报告后,顿时暴跳如雷,大骂这些士兵早不哗变晚不哗变,偏偏等到这个节骨眼上哗变。
    不能镇压,只能安抚。
    王洽没辙了,只好四处筹措。经多方措处,王洽弄了些银子暂时安抚住了哗变士兵,哗变士兵旋即解散。七日。顺天巡抚请先发欠饷三月,以安军心。王洽同意。跟户部商议过后。下所司速行。
    由于蓟州紧挨着辽东镇,辽东都督府感到不安,因为蓟州是辽东军同北京的链接纽带,若是出了问题就不是小事。
    邸浩楠过问蓟州事物,王洽自然巴不得托那浩楠下水,于是任辽东都督府将军赵率教为总兵官。镇守永平、彰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稳定蓟州大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
    王洽好不容易摆平了蓟州兵变,大同镇、固原镇和太原镇三镇同时哗变,其中大同镇和太原镇由于临近三边总督杨鹤的辖地,杨鹤迅速派兵弹压。给大同镇和太原镇补充了一些粮饷之后,迅速解散了哗变士兵。同时,杨鹤老谋深算。知道鼓臊者定然是有意为之。
    一开始,杨鹤还以为是邓浩楠的人故意挑唆哗变,为那浩楠大军入关铺路。后来杨鹤经过调查,抓捕了一大批的鼓臊人员,经过残酷的审讯之后,终于有人开口承认了他们是白莲教多年前打入军方的细作。并将他们的目的和盘托出,就是为了阻止朝廷大军南下跟白莲教大军作战。
    以杨鹤的智商,当然明白了真相,暗叹白莲教教主徐鸿儒好算计,同时也给他的儿子杨嗣昌去信,要他小心应对。
    最厉害的要数固原镇兵变。固原(今宁夏固原)爆发兵变,同样都是因为边兵缺饷,同时固原镇附近造反的老百姓颇多,影响了固原镇士兵的态度。于是,在白莲教细作的鼓动下。固原镇三万士兵乘农民造反爆发之机,一齐造反。劫夺固原州库。巡抚胡廷宴与延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谭,哗变士兵多加入农民造反队伍,使得闯王高迎祥和粱王王大梁所部得到了朝廷正规军的加入,实力暴涨,杨鹤剿匪的压力剧增。
    二月八日,固原造反士兵攻陷泾阳、富平,杨鹤手下大将游击李英兵败自杀。李英帐下三万明军遭到高迎祥部主力八万兵马剿杀,大部分投降了叛军。这样一来,叛军高迎祥所部得到了明军正规军多达五万人的加入,使得闯王的名号空前高涨,实力远远大于粱王王大粱所部。成为大明帝国的心腹大患。
    杨鹤折了李英,损失了数万精锐,顿时气得吐血昏迷。三边总督昏死过去,进剿明军的包围围顿时松动,废了一年心思终于将叛军围堵起来的明军包围圈宣告失败。高迎祥所部和王大梁所部趁机跳出包围圈,四处攻击明军后方补给基地,醒来后的杨鹤不得不结束围剿,退回外围重新部署包围圈。
    长城固原镇兵力空虚,原本开拔赶往京师的明军迅速被杨鹤抽调了回去,补充兵力。同时杨鹤还向王洽要兵要响。
    王洽得知后,同样气得半死。急忙找黄立极等人商议对策。
    “不能再拖了”。
    王洽开门见山的道:“我必须要请辽东军入关平叛了!”
    “这个。我们还是再研究一下吧”。
    黄立极立刻又打起了太极。
    “还研究个屁!”王洽怒道:“这几天长城九镇中四镇发生了兵变。固原镇现在只有一百来个老头子看家,其他三万多将士都***投奔了乱匪了,你还没研究够吗?。
    来宗道说道:“这真是邪门:…下都讨了,十兵们也没哗变,偏偏朝廷准备南下平叛刚明一池们突然哗变,还是一起的!”
    李国说道:“明显是有预谋的呗!说不定是邸浩楠想要进关却没有借口,故意”
    “放你妈的屁!”王洽火冒三丈,指着李国骂道:“三边总督杨鹤已经上折了,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都是白莲教安插进去的细作搞的鬼,跟辽国公有什么关系?”
    “你怎么能骂人呢?”
    “骂的就是你!”王洽豁出去了,怒道:“这些人都是魏忠贤当年安插进去的,当初昭定忤逆案时,你是怎么审查的?如今这些余孽坏了朝廷大事。你不给我一个,解释小心我弹劾你!”
    “你”李国指着王洽。却是一点反驳的话都讲不出来。没办法。当初为了少整几个阉党成员。对下面的人员在审案的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少树敌少得罪人。现在好了,这些该死的家伙现在闹腾起来了,这个责任李国可是背不起。
    王洽指着李国骂人,实际上是指桑骂视。连黄立极等人都骂进去了。只不过没有直说而已。给他们留了脸面。
    黄立极阻止了李国说话,跟王洽说道:“王大人,这事儿已经做下了。现在不是相互指责的时候,应该大家同舟共济才是!”
    接着黄立极数落了李国一顿,李国只能委屈的接受,心道活该自己多嘴。这王洽就是找一个出气筒撒气,结果他就撞上去了。
    王洽见黄立极数落李国,知道黄立极在向他示好,于是平息了一下这几天的怒气。
    “现在乱子大了!”王洽说道:“不是我非要辽东军入关,而是事情逼到这个份上了!眼下杨鹤那边病倒,陕西和甘肃乱民已经控制不住了,杨鹤进剿失败,约莫五苏士兵投降了贼首。现在杨鹤只能跟叛军相持。却是吃不下对方了。而固原镇兵变后,三百里长城无兵守卫,你们知不知道乱子大了!”
    黄立极等人听完王洽的解释小终于色变。壮大后的高迎祥和王大梁所部已经霸占了陕西和甘肃、宁夏的很多地方,如果杨鹤控制不住局势,那么叛军越过山西就直接打到京城了。
    以前不在乎这些乱民,认为他们兴不起大风浪来,如今事情闹大了。他们自然就要害怕了!
    “这可真是闹大了!”来宗道说道:“南方百万白莲教还不知道如何镇压呢!这北方的叛军就在家门口,若是杨鹤顶不住的话,京城危及啊!”
    黄立极眉头紧蹙,问向王洽。
    “王大人有何良策!”
    王洽撇撇嘴,道:“我有什么良策?良策早就说了!”
    “你可是知道,如果我们允许辽东军入关,日后可怎么打发他们走啊!”
    “请神容易送神难!”
    “我当然知道!”王洽不悦的道:“你们的担忧都是日后的事情,饭得一口一口的吃,步得一步一步的走。我就不说兵事了。就说你们的事情。这叛军早一日剿灭,你们少一日辛劳。叛军平定之后,留下的烂摊子都得你们收拾,你们现在拖,日后烂摊子就更烂!到了烂的无法收拾的时候,我看你们还拖不拖!”
    王洽的话说的很直白,但是很有道理。
    黄立极几人相视一眼,都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初在辽东战局上拖着,结果把女子拖得越来越强大,差一点儿就破了山海关打进北京。如果不是邓浩楠力挽狂澜,他们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如今他们又开始拖了,被王洽这么一点,有了前车之鉴,顿时后怕了起来。
    “那你现在手里的二十万大军怎么办?”黄立极问:“不去南下剿灭白莲教了吗?”
    王洽苦笑道:“我哪敢让他们南下啊!眼下杨鹤那边不知道什么情况,固原兵力空虚,需要将抽调出来的兵力填补回去。南面的白莲教毕竟离着京城远,救火也得先就跟前的不是?”
    黄立极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杨嗣昌不南下了?”
    王洽点点头,回答道:“守卫北京要紧!我现在只能顾头不顾腚了!”
    来宗道担忧的道:“那南方白莲教怎么办?他们可是比西北的叛军更厉害啊!”
    妈的,该死的老狐狸!现在知道人家厉害了,之前决口不提厉害半字。
    王洽心中狠狠的骂着来宗道,没好气的道:“我还以为你不明白呢!”来宗道尴尬的笑了笑,顿时闭口不言。
    几人纷纷看向黄立极,黄立极最后叹气道:“也罢!王大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现在咱们只能顾着眼前了!至于如何善后,等邓浩楠打完了仗再说吧!”
    李国叹道:“估计善后比打仗更困难!”
    王洽顿时瞪向李国,李国急忙闭口不言。同时把头扭向一旁。(未完待续),陆。章节更多,支持作H!~!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261章直隶总督
    辽国公府内。wWW!这几天邓浩楠一直足不出户当上了宅男。
    书房办公桌上,堆满了公文,都是这几天关于南方白莲教造反和北方长城九镇兵变的事情。
    出了白莲教的规模比历史上的大了几倍以外,像蓟州兵变、固原兵变、大同兵变等长城九镇兵变都符合历史,没有改变。原本邓浩楠以为借款给大明朝廷就可以防止这次的大规模兵变,但是邓浩楠显然低估了这群**官吏们的胃口。款额越大反而贪得越多,造成了这次大规模哗变的不可逆转性。
    历史的车轮还是比较顽固的,到现在那浩楠的翅膀并没有造成历史的大规模改变。历史就像汪洋大海一样,净化着一切流入其中的东西。
    想要彻底改变历史,就得狠一点!
    邸浩楠放下公文,闭目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脚步声响起,邓浩楠缓缓睁开眼睛。
    丁大牛已经尽量压低他的脚步声了,但是因为他块头太大,虽然这几年勤练武功,但步伐还是太沉重。
    “大人!”
    “说吧!”
    “兵部尚书王洽王大人求见!”
    “他又来干什么?”
    “他这次脸色好多了,估计有了进展了!”
    那浩楠点点头,暗道丁大牛已经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对方的来意了,看起来自己这个小主子应该更加努力进步才是。
    “请他进来吧!”
    “喏!”
    丁大牛领命,约莫十来分钟的时间,王洽才气喘吁吁的进来。
    见礼过后,自有侍女沏茶送过来。
    王洽坐下,先大口的喝了一碗。
    “好茶!再来一碗!”
    邸浩楠一阵肉疼,这是极品龙井,一年不过才七八两的产量,外面可是有价无市。
    王洽笑道:“大人您别心疼!”
    感情王洽也知道这茶叶的珍贵,虽然刚才牛饮了,但是味道还能品出来的。
    “下官给您道喜了!”
    邸浩楠已经猜的**分,挥挥手,示意侍女再给王洽冲一碗。
    “喜从何来啊!”
    邸浩楠淡淡的一笑,说道:“貌似最近在兵事上面,你可是点背到了极点了!”
    估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如今兵部尚书王洽的糗事,这点王洽自己心中清楚。
    妻洽苦笑了一下,道:“有道是悲极是喜!”
    那浩楠微微一笑,怎么感谢这家伙说反了,好像是喜极是悲吧!
    “那说说看!”
    王洽点点头。道:“下官几经周折,终于劝说首辅大人和其他几位大人同意!”
    邸浩楠心中松口气,但是面色上却是故作不了解的样子,问道:“同意什么了?”
    “当然是辽东军可以入关了!”
    那浩楠摇摇头,不明所以。
    王洽纳闷,问道:“大人不是一直希望辽东军能进中原吗?”
    “这话从何说起?”邓浩楠皱眉道:“我辽东军一直以御国门为己任。何时想过要进中原了?王大人莫要说笑了!”
    王洽顿时傻眼,他千辛万苦的说服了黄立极等大臣,到头来那浩楠却是不领情,这可是赔大发了!
    “大人!您”
    那浩楠笑道:“我知道王大人也是一番好意!可是我辽东军真的不适合进关!辽东军一直跟外敌作战,就算再苦再累,也不皱一下眉头。入关做什么?辽东军可是没有入关的念头!”
    王洽整个人顿时都傻了!
    计发了一大顿。最后才发现自己表错了情。这可是笑话至极。
    “大人为国为民,下官深表佩服!”王洽眼珠儿一转,笑道:“辽东军身经百战,在大人的英明带领下。所向披靡,打的敌人望风而逃!眼下正值国朝危难之际。辽东军自然应该伸出援手!”
    那浩楠笑道:“为了国家自然责无旁贷!只是辽东军难啊!一来辽东军得不到朝廷分文支持,能够收复辽土已经是神灵僻佑了。二来国内兵事,哪里轮到辽东军指手画脚的。三来辽东军入关作战可不行,名不正言不顺的,万一有宵小指责辽东军图谋不轨,那么辽东军几年来得来的名誉岂不是毁于一旦!”
    王洽听得一愣一愣的,那浩楠说的样样都对,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可是这话怎么听着都是邓浩楠的诉苦和不满。
    这是要利息讲条件呢!王洽想通了其中关节,于是说道:“大人是认为辽东军入关名不正言不顺?”
    那浩楠说道:“没错!辽东军作为边军。按照大明祖制是不允许入关参与作战的!辽东军不想破例,因此王大人的好意本公心领了,辽东军不会入关的!”
    那浩楠拒绝了王洽的提议,辽东军就是不如关,令王洽想要借助辽东军剿灭白莲教的计划破产。
    但是王洽不死心,眼下辽东军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如今已经扫平了黄立极那些人的障碍,那么只需要给邓浩楠一定的好处,估计邓浩楠就会松口。
    事实上,邓浩楠不答应王洽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因为大明国内的兵事还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邓浩楠希望辽东军入关之后,大明国内就得依靠辽东军来支撑着,因此在入关前。最好是让大明的文武百官们都看到,没有辽东军的话。他们就没有安稳日子。
    王洽不知道邓浩楠心中的小九九,想要猜测邓浩楠的意图,却一时半会儿猜不透。于是王洽怀着失落的心情离开了辽国公府,回去告知了黄立极等人。
    “屿州一
    “这辽国公还拿捏起来了!”
    黄立极等人听了王洽的话后,都十分惊讶,李国更是幸灾乐祸。
    “王大人费了老大的劲儿!到头来却是一厢情愿!”
    “你就少说两句吧!”
    黄立极瞪了李国一眼,接着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依着老夫看。辽国公是在讨价还价而已!”
    讨价还价?
    众人想了想,也只有这种可能可以解释那浩楠现在的想法了。
    王洽说道:“我听他的话外之音,好像需要一个师出有名的条件!”
    “师出有名?”
    黄立极冷笑了一声,说道:“他本就是大明臣子,辽东军也是名义上大明的军队!何来的师出有名?何来的师出无名?”
    “那他的意思是!”
    李国、来宗道和叶向高三人齐声问。
    “辽国公想的师出有名不过是想让王大人给他的辽东军一个名副其实的关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