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变歌妖-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件事也让他对卢玉荣刮目相看。既然这首歌这么好,他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带走,似乎更符合他的利益。可是,他居然就这么说出来了,这也是出乎王明预料之外的。
  不禁地,卢玉荣在王明心中的形象,有了个很大的加分。
  小兰微微一笑,轻声说:“卢叔叔,这两首歌,是为了感谢你们对小兰的照顾,自然是完全送给你们的。这个你们,不仅是包括了卢叔叔您自己,还有小寒哥,小薇姐,还有我那两位朋友。这是小兰给你们的礼物,还希望你们能够收下。”
  说着,她转头看了父亲一眼。王明看到女儿的目光,顿时了解了女儿的心思。很明显,她并不希望从中牟利,纯粹是友情赠送。
  王明不禁暗叹,看来,自己的女儿,还真的和她的母亲,很是有几分相似的。当年的依兰,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虽然,当年自己是身价不菲的工厂主,算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但,自己可不是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当年,他还是一名不文的时候,依兰就一心一意地待他,嫁给他,不离不弃。为的,就是自己当年,在她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不仅没有欺负过她,还帮她了不少忙。
  要知道,当时,他只是个处处被鄙视的个体户,属于社会盲流的那一类,没人看得起他。而她却是学校老师,社会地位高,各种福利外加铁饭碗,可是计划经济时代无比高大上的职业。
  可是,她就那么心甘情愿地嫁给他了,甚至,就连发生了某些事之后,她也是甘之如饴。
  要知道,小兰可不是他们夫妻的第一胎,他们的第一胎,还是在他们刚结婚一年之后。当时,怀了孕的她一个人在家,而他自己则在千里之外,为了自己的生意奔忙。当时,她身体不舒服,家里又没有别人,只好自己去医院。然而,大腹便便的她,路上不小心摔倒,将肚子里的孩子给摔掉了。
  要是换了别人,估计得恨死他,关键时刻不在身边。但她,却是一直在自责,认为自己如果小心一点,肯定不会有事。而那之后,她好多年都没能怀上。为此,她也是自责,而不是埋怨丈夫。
  现在看看女儿,只是为了滴水之恩,就一心一意地回报,还真是很像自己的亡妻啊。不禁地,王明的心中,涌起一股自豪。这,就是他的女儿,他和他的依兰的女儿!
  与此同时,对面的卢玉荣也愣了愣,他完全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利益的时代,居然还会有人这么想,真是难得。
  思索了一会儿,卢玉荣说:“要不……这样吧,小兰,咱们签订一个协议,这首歌,就交给小寒和小薇,作为他们的新歌。不过作词作曲,署你的名字,而且,这首歌也有你的一份分成,好不好?”
  卢玉荣这也是大出血了,毕竟,在演艺圈,小兰可是籍籍无名的存在,她写的歌,就算写得再好,价格也绝对比不上那些享有盛名的词曲作家的作品。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小兰这样的词曲作者,他只要出上万儿八千的,就可以直接买下版权。但,他却采取了分成,那么只要这首歌如果真的红了,对小兰来说,绝不是万儿八千那么简单的收入,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可能。此外,不要说还有署名权,这可不是用钱就可以衡量的。如果将来,小兰真的做了歌手,那,这可就是她的资本,别人无法企及的资本。
  小兰皱了皱眉,轻声说:“这……卢叔叔,不用了吧?”
  卢玉荣看了看王明:“王先生,这样的方案,您看怎么样?至于分成比例,就按照惯例,也就是百分之十,好不好?”
  看着小兰似乎想要说什么,王明伸手阻止了她,轻声说:“那么就按卢先生的意思来吧。至于协议,您看什么时候合适,您就带协议正本,来我们家里找。只要提前约好,我们一定恭候。”
  卢玉荣笑了笑,说:“好的,就这么说定了。至于这首写给你的那两位朋友的《春天里》,我就是个跑腿的,就不提了。”
  卢玉荣知道,其实,这首《春天里》的价值,绝不亚于那首写给王小寒和王小薇的《我相信》。不过,为了某些考虑,他也压下了将这首歌据为己有的想法,就按照小兰的交代送过去就好了。
  至于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利益。他作为一个商人,当然是利益为先,绝不会随意损害自己的利益。可是他却不只看重眼前利益,他看重的是将来。为了长远利益,损害一些眼前利益,在他看来,无可厚非。
  在他看来,小兰就像一个金矿,不,是钻石矿。如果这次贪图了这首好歌,在小兰父女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将来,他们之间的合作,恐怕就是镜花水月了。他如今这么做,肯定会在小兰父女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将来,如果小兰真的要走进这个圈子,那他们首选的经纪人,大概就是自己了。那对他来说,可绝对比一两首歌要重要得多。

  ☆、第五十四章:去上学

  卢玉荣走了,回北京去了,开始远离小兰的生活,只是不知道这究竟是暂时的,还是永远。与他一起远离的,还有小寒和小薇,还有杨旭、陈刚这两名农民工。尽管,卢玉荣走的时候,可是带着小兰给他们的礼物。
  不过,不知小兰是不是知道,或者说,她是不是还记得,还有两个人,也在关注着她,并且还在北京到处寻找她。那就是凯旋,陈凯张旋这两个大男孩。只是,他们注定了,至少近期,是不会得到任何有关小兰的信息的。毕竟,以他们的地位,还不是卢玉荣或者说小寒小薇这种档次的音乐人随便可以接触到的。而且,他们也不属于任何娱乐公司,两者之间也没什么交集。
  当卢玉荣离开大约两天后,王明带着小兰,一起再次来到了当初曾教过小兰音乐的那位老人家中。没错,就是郑云岚郑老。一晃十年过去了,郑老比当初显得苍老了许多,但精神还不错。
  “来来来,小姑娘,真没想到,我这老太婆,居然还有能再见到你的这一天呐!”再次见到小兰,年过七旬的郑老相当高兴,那已经显得有些浑浊的眸子,也透出一股发自内心的喜悦。她拉着小兰的手仔细端详着她,还在询问着:“小丫头呀,这十年,你究竟跑到哪儿去了呢?前些年,不光你爸爸在找你,我这老太婆,也借着认识不少人,在到处找你呢。前年,我一个老朋友,在北京古玩市场,找到了当初我送你的那个镯子。这个消息被确认,并且镯子也被弄回到我的手里的时候,我还担心……咳咳……”
  说到这里,老太太忽然咳嗽了几声,再也说不下去了。小兰赶紧扶着老太太坐下,一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一边轻声说:“对不起呀郑奶奶,当时我在北京,很是缺钱。实在没办法了,我才找了个地方卖掉了奶奶送我的镯子。”
  郑老顺了顺气,轻叹着说:“哎,其实我也不怪你这个,我就是担心,担心是不是你这镯子,被什么人看到了,给你抢了。现在想来我还很后悔,当初干嘛送你这样的贵重物品。我真怕,是我送你的这镯子,给你带来灾祸……”说着,她又叹了口气,“不过,丫头你不知道吧?那个镯子,价值至少在三十万以上。可是……可是你才卖了两万块钱,真是……真是……”
  一边说着,郑老一边露出一副委屈的神态。小兰不禁大窘,这还真是把宝玉当石头卖的典型呢。她红着脸轻声说:“郑奶奶,是小兰不好,您可别生气。”
  郑老呵呵一笑,轻声说:“不生气,不生气,我只是可惜。不过还好,那东西,让我朋友帮我给买回来了。话说,当年可是我送给你这个小丫头的,现在,也该物归原主了。”
  说着,她直接拿起了就放在面前茶几上的,一个方方的锦盒。将这个锦盒打开,小兰一眼就看到,放在锦盒里的,就是当年被她卖到潘家园的玉镯。
  小兰一惊,忙推辞着:“郑奶奶,我……我不能要了!当时奶奶送给小兰时候,小兰还小,不懂事,也不知道这镯子这么贵重,要不小兰无论如何也不敢收的。而且……后来还让小兰给卖了……”
  王明也在一旁帮腔:“郑阿姨,您可别这样。这么贵重的东西让这么个小丫头带着,实在是……实在是不合适。”
  郑老瞪了王明一眼,用训斥的口气说:“一边儿去!我跟我孙女说话呢,哪儿有你插嘴的份儿!”说着,转向小兰,“丫头呀,你说你那时候还小,不懂事,可是你现在才多大?不过十五嘛,也没有多大不是?那时候你能不懂事,现在再不懂事一次,不就行了?”
  一边说,她一边直接扯过小兰的手,不由分说地,将镯子套在了她的手腕上,乐呵呵地说:“这不就结了?奶奶喜欢你,所以奶奶要送你这个镯子。既然奶奶送你了,你就老老实实收下,老老实实戴在手上,哪儿那么多废话?奶奶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就好了!”
  听着郑老这一番似是而非的理论,小兰很是不知所措,只能用着求助的目光望着父亲。王明也苦笑不已,不过,到底是曾经一起生活多年,有近乎母子的情分,他对郑老的脾气还是很清楚的。
  他伸手拍了拍小兰的肩膀,轻声说:“收下吧,要不,要是你郑奶奶真不认你了,你哭都来不及。好了,还不谢谢郑奶奶?”
  小兰这才点点头,轻声说:“谢谢郑奶奶。”
  “谢什么?”郑老拍着小姑娘的手,笑着说:“好了,我的一个心愿也算完成了,你这也算帮我。再说了,你可是我孙女,哪能这么生分?好了,不说这个了。小明啊,早先在电话里听你说,你想要让小丫头去上高中?还想找个人继续教她音乐?”
  王明回答:“是啊,郑阿姨。小兰这丫头,在外面这么久,都没正经上过学。不管怎么说,我都得让她好好接受教育。”
  郑老想了想,提了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是,小丫头这么久都没怎么上学,她的程度赶得上高中学业么?高中课程可是很紧的,如果这就让她上高中去,会不会压力很大?”
  的确,小兰现在才15岁,不,准确说,这时候她还没过15岁的生日,连15岁还不到。而真正的高一学生,一般都已经16岁了,她还要小一些。再加上之前没有上过初中,甚至小学都没上过,这对她来说,的确有点压力山大。
  小兰轻声说:“郑奶奶,我在外面时候,曾经认识过一个大哥哥和一个大姐姐,他们曾经教过我读书,还给我买过课本。只是我没有户口,没法真正去上学……”
  郑老问:“可是,你就那样学着,也不知道,你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呢?要不,回头我找个人来,给你做个测验,看看你有没有可能直接去上高中?实在不行,奶奶给你安排,让你先插班上初三,另外再请老师帮你补课,你看行不?”
  这话说着,好像是在问小兰,但她的目光,却落在了王明身上。他们都算是比较传统的人,在他们看来,小辈的事情,只要他们长辈商量好了,小辈照做就行了,他们的意见,只是参考罢了。
  不过小兰也不是一般的九零后,没那么叛逆。她也回过头,望着父亲,等着父亲回答。
  王明想了想,说:“郑阿姨,我早先是这么想的。我在五十七中有些熟人,我想着,就让小兰先去五十七中读初二,再找人来,给她补补课。这样,大概就能赶上了。”
  郑老撇撇嘴:“五十七中算什么?照我说,如果是想让她去上好学校,去什么五十七中?要去也去铁一中嘛!铁路系统,我还是认识一些人的,往铁一中塞个人,也没什么难的。啊,对了,小丫头不是还想学音乐么?那……那就铁六中!真说纯教学水准,铁六中在郑州算不上多好,可是要说体音美,郑州中学里谁比得过铁六中?”
  王明眨了眨眼,没说什么。郑老说得也不算大错,铁六中不一定能称得上是郑州中学体音美第一,但前三肯定跑不掉。当初,王明的妻子,小兰的妈妈,就是在铁六中教音乐的。不过,铁六中最强势的还是美术,音乐……其实也就那样,不算差,但也不算优秀。
  不等王明说什么,郑老继续说:“另外,我还能给小丫头找一些不错的音乐老师,来教小丫头学音乐,比社会上那些什么什么音乐班好得多!哎,也是我老了,不然,让我亲自来教,绝对没问题。只是现在我没这份儿精力了……”
  王明忙说:“郑阿姨,您还不老呢。不过您身体不大好,前些年陆医生不是就说了么,让您不要太过耗费精力。教小兰音乐的事儿就不麻烦郑阿姨了,我自己就可以找。毕竟,当初我……”
  不等王明说完,郑老就打断了她:“扯淡!你找的老师,哪里有我找的靠谱!好了好了,找老师这事儿,就听我的。回头我去给笑浅打个电话,让他推荐个人。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
  王明果然闭嘴了,其实,他心里根本没打算自己找老师,他自己去找,肯定没有郑老找的靠谱。这点,他很清楚。只是,有时候该说的话,还是得说的。
  就这样,小兰就稀里糊涂地,被塞进了铁六中初三,在这之前还在家里迎来了轮番上阵的好几名家教,其中有郑大的,有轻院的,有中原工学院的。注意,其中虽然有几名是在校生,但更多的,却都是这些高校的讲师。这些,都是郑老的面子起的作用。
  当然,这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在这之后,还有一名音乐教师同样出现在了小兰家里,后来因为小兰家没有足够的空间和乐器,又改在了郑老家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小兰只是老老实实地听从安排,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空间。不过还好,她也没有什么逆反心理。

  ☆、第五十五章:学校里也有江湖

  时间过得很快,小兰跟着王明去见郑老的时候,正是四月底将近五一劳动节的时候,距离小兰的十五岁生日大概还有一个月。而如今却已经是九月了,正是各个学校开学的日子。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郑州市铁路第六中学。当然,现在随着改制,正式的名称也改为郑州市第一零六中学了,只是,本地人按着习惯,还是称之为铁六中。
  郑州铁六中在整个河南省,都是相当有名的存在。且看每年整个河南省的高考艺术加试考点,大部分都设在这里,早些年甚至全部都设在这里,就可见一斑了。
  这所学校位于郑州中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其实,这么说也不算完全准确,因为中原路在经过这个路口之后,也就是说,过了京广路之后,就称之为正兴街了。顺着正兴街向东,要不了多远,就是二七广场了。赫赫有名的二七纪念塔,就坐落于此。
  从小兰家里到铁六中,也就是一零六中学,说起来不算近,但也算不上太远。坐公交车,不考虑堵车的话,最多半小时就能到。而且这一整条路线,基本都避开了郑州最繁华的区域,也就是堵车最严重的地方,所以他们大可不用考虑堵车问题。不过即使如此,王明带着女儿,仍然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铁六中。
  “这就是铁六中啊……”下了公交车,站在马路对面,隔着一条中原路,小兰望着铁六中的大门,轻轻地自语着。今后若干年,或许这里就是她的主要活动区域了。
  铁六中的大门并不太大,只是在两边的建筑之间,横跨一道门头罢了,门头上面,是红色的“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几个大字,下面的门头上,才是鎏金的四个大字:郑铁六中。而大门两边,却挂着两块牌子,左边的写着“郑州市第一零六中学”,而右边的,则用近乎于草书的字体写着“郑州市铁路第六中学”几个字。比起小兰在北京曾看到过的,例如北京四中的大门,似乎显得寒酸了许多。
  王明笑了笑,轻声说:“是啊,这就是铁六中。要是……要是没当年那回事儿,或许,现在你已经在这个学校读了好几年书了。不过现在也不算晚,就算你按部就班上学,到现在也一样是初三。”
  小兰微微抿了抿唇,没有说话。是啊,当初……当初如果没有那一场几乎改变了她一生的车祸,或许,她现在就快快乐乐地,在这所学校中读着书,和小伙伴们快乐地玩耍。毕竟,当初她母亲,就是在这所学校中教音乐的。
  “好了,咱们赶紧过去吧,还得去报名呢。”说着,王明便带着女儿一起,从不远处十字路口的人行横道绕行,过了马路,来到这所中学门口。现在,在学校门口,正并排摆着几张桌子,桌子外侧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新同学”五个大字。显然,这里就是学校新生报名处了。现在,正有许多家长带着各自的孩子在这里报名。
  不过王明和小兰,并没有在这里停留。毕竟,小兰可不是来报名上初一的新生。父女俩绕过了新生报名处,进了学校办公楼,在其中一间办公室中,见到了他们准备见的人。
  “杨主任,你好啊,好久不见。”王明笑着走上去打招呼。
  这名杨主任看上去大概五十左右,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见王明自我介绍,便笑着说:“王老哥啊,真是好多年没见了。哎,叫什么杨主任啊,就跟以前一样,还叫我老杨就好。哎,话说,小刘也走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回头看看,咱学校现在的音乐老师,还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的。”
  王明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而那位杨主任,似乎也感到这个话题不大对,便将目光转向了小兰:“哎呀,这个……是小兰吧!都这么大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小姑娘,还记得你杨叔叔么?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小兰听了这话,脸上不禁微微红了红,对这位杨主任的话显然不十分高兴。但她仍然乖巧地点点头,轻声说:“杨叔叔好。”
  王明在一旁说:“小兰,这是妈妈当年的同事,现在是铁六中的音乐教研室主任。当年,他可是铁六中最好的音乐老师,到现在都没什么人能赶得上他。”
  杨主任听了,赶紧摆了摆手:“哪里,哪里!比起小刘,我还差不少水准呢。只是……哎,可惜了。算了,不说了。小兰啊,我看过你的成绩评定了,上初三没什么大问题,只是你的程度还稍稍差了一点点。等到正式上课了,可得加紧努力,赶上进度啊。”
  小兰赶紧点点头:“嗯,杨叔叔,我会努力的。”
  杨主任似乎对小兰的态度很满意,轻笑着说:“好,好,现在我带你去找你们班主任去。啊,对了,你被分到了初三三班,班主任叫莫云清,是个很年轻的班主任,人缘很好,很受学生欢迎。”
  说着,杨主任便领着王明和小兰父女俩,一起走出了办公室。刚走出办公室大门,就迎面碰上了一位看上去年轻一些,但也有四十多将近五十的年纪的中年妇女,怀里抱着几本书,走了过来。
  这名中年父女看到了杨主任,顿时笑成了一朵花:“杨主任,来这么早啊!今天不是没课么,你这都来了,真是热爱工作啊!”
  小兰不禁皱了皱眉,这位的话,她听着不怎么顺耳。
  不过,小兰听着不顺耳,杨主任可似乎没这么觉得。他乐呵呵地朝着对方点点头,笑着说:“今天确实没课,不过,我今天有点别的事儿,所以得来一趟。再说了,胡老师您都来了,我能不来么?”
  这位胡老师扯着嘴角,笑着说:“岂敢啊,我这样的小老师怎么能跟杨大主任相比啊!啊,这小姑娘是哪个班的学生?挺眼熟,长得也挺漂亮的,不会是杨主任的女儿吧?”
  杨主任笑着说:“怎么会呢,我哪里来的女儿,只有个整天到处捣乱的疯小子。这姑娘是咱们的老同事,刘依兰刘老师的女儿,以前在外地上学,如今回了老家,也转回来了,来咱们学校上初三。”
  “刘老师的女儿?”胡老师一脸似乎有点过于夸张的表情,上上下下打量着小兰,“难怪这么标致啊!想当年,刘老师可是咱们铁路教育系统有名的花儿啊!想当年,咱杨大主任,好像就是她的追随者不是?只可惜,红颜薄命啊……”
  说着话的时候,她当然看到了王明,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认出这个当年老同事的丈夫。就算没认出来,看着他和小兰走在一起,见多了带着子女的学生家长,她也该猜出对方的身份。
  只是,她仍然这么说了,一边说,还用眼角有意无意地瞟着王明的表情。王明微微皱了皱眉,随即舒展开,轻笑着说:“你好啊,胡老师,好多年没见了。”
  胡老师愣了愣,笑着说:“是老王啊,真是多年没见了。啊,我还有课,我……我先走了。”
  说着,她也顾不上和杨主任告别,就快步走开了。王明唇角勾起一丝诡异的笑容,一闪即逝。但,却被小兰敏锐地捕捉到了。
  杨主任似乎有点尴尬,强笑着说:“王老哥,咱们……赶紧去见莫老师吧。赶紧把正事儿办完了,咱哥俩找个地儿去喝两盅。”
  王明笑着点点头:“好啊,老杨。等事儿办完了,我让小兰自己回家,然后咱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