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后悔药-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贞娘眉头紧锁,小声的问龙姨娘:“好好的,怎么跑出去了?相公就没撂下什么话吗?”
龙姨娘脸一红,悄声道:“他跑去问我,你的身子是不是真的不能远行,我我没瞒住,说了是你让我这么说的,他就恼了,就跑了个无影无踪”
贞娘大惊,没想到杜石头居然心思敏锐,察觉到自己的心思,不禁担忧起来,脸色发白,身子晃了一晃,杜氏见了,忙拉着女儿坐下,抱怨道:“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晓事了,一家子都在等着给他送行,媳妇还有身子了,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跑出去,也不留个话这是怎么了”
温绍卿嘴唇抿的紧紧的,心里翻江倒海,即担心儿子是否被政敌害了,又害怕儿子是否出了意外,心里七上八下,十分不安。
正这时,外面小厮禀报:“大少爷回来了”
杜石头一身青色长袍,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贞娘忙迎了上去:“你怎么了?”她迟疑了一下,发现杜石头浑身都是露水,衣衫都似潮湿的,显见在外面呆了很久。
☆、243第九十四章
杜石头忽然拉住她的手,仔仔细细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扑通一声跪在了杜氏和许怀安面前,把俩人吓了一跳。
“石头,这是怎么了?什么事啊?”
“有什么事咱们好好说,你跪下做什么?快起来。”许家夫妇手忙脚乱的要扶起杜石头,可杜石头就是不肯起来。
温绍卿沉声道:“恒儿,你到底有什么事,好好跟你岳父岳母说就是了,这是做什么?”
杜石头抬起头,脸上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木然的说:“求爹娘让贞儿跟我一起去京城。”
杜氏一愣:“一起?不是说贞儿刚刚有了身孕,不宜远行吗?”温绍卿眉心一跳,眼睛眯了眯,声音和缓的道:“你这是怎么了?你媳妇养好了身子,咱们就派人来接她,不是说好了吗?”
杜石头冷笑一声,淡淡的道:“我刚刚在报恩寺佛前立下血誓,对贞儿绝不相负,若我辜负了她,佛祖罚我万箭穿心、万仞加身,死后尸骨不全,受炼狱之苦!”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风吹到这里似乎也感受到了肃杀的气氛而缓了脚步,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看着杜石头。
佛前血誓,是大金最毒也最灵验的誓言,大金自熹宗在位时就笃信佛教,佛教由此在大金成为宗教领袖,大概三百年前,启承帝在位时,有嫡子两人,长子旭王,次子铭王,启承帝属意次子继承帝位,又怕长子不满,以致兄弟阋墙,遂命二人在佛前立下血誓,永不相负,若有一人挑起事端,则其子孙后代不贤不孝,江山终究会属另一人的子孙。
启承帝驾崩不过两年,旭王果然起兵逼宫,逼弟弟交出玉玺,让出皇位,并暗杀了弟弟,铭王临死时泣血嘶吼:“佛前血誓,当为汝设,佛祖在上,终当应验。”
旭王登基后,称载沣帝,因为铭王死前的话始终觉得心内不安,于是他在全国范围内打压佛教,大兴道教,并派人暗杀铭王的子孙。铭王有一子名霄,因身体不好,自幼被送进寺庙带发修行,铭王死前,派出自己的心腹将自己的血书送至寺庙,叮嘱傅霄隐藏行迹,伺机报仇。
十年后,傅霄联合七位王爷举兵七十万造反,终于夺回帝位,史称“载沣之变”。
傅霄登基后,称印宏帝,这印宏就是傅霄在庙中的法号。
佛前血誓也因此成为大金朝最为郑重庄严不可亵渎的誓言。
也有那两情缱绻的夫妻,或彼此情谊深厚的结义之人愿意在佛前立下血誓,彼此绝不相负,可十分稀罕,等闲人是绝不会拥着这种方式立下这样不可挽回的誓言的。
这会,杜石头居然一个人去报恩寺立下血誓,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贞娘浑身战栗,半晌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知道杜石头对自己情谊深厚,可从不敢想他会在佛前立下血誓,对自己绝不相负,一个男人愿意用性命保证对自己的誓言和感情,这是她前生今世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一时间,她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反应,整个人只能痴痴的看着跪在地上郑重其事的男子。
温绍卿觉得整个人如被雷击一般,浑身无力,一只手指着杜石头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杜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抱着杜石头哭道:“你这孩子啊,怎么去立什么血誓啊?你,你叫娘心里怎么过意的去啊”
许怀安的眼眶也湿润了起来,其实当贞娘决定留下的时候,他对这件事就有所察觉,只是不敢对妻子言明,只好偷偷去问女儿,贞娘淡淡的笑道:“爹,你不用担心女儿,女儿名下有碧溪园,有三家铺子,将来生下这孩子,我公公的资产也都是他的,女儿就是不再嫁人,这辈子吃喝是不用发愁的,至于相公,爹,想必你也看得出,侯爷很喜欢他,将来对他的前程定是极力帮扶的,我留下,相公不用为难,侯爷不用为难,他对我有一份愧疚之情,对你和纯哥儿就会怀一份感激,你们的仕途就有了一个依靠,有什么不好呢?”
他十分心酸,女儿不过成亲半年,正当十六岁韶华,居然连后半生的日子都考虑好了,自己和儿子的前程都要算计到,可身为一个父亲,他的前程居然要靠女儿一声的孤独寂寞来成全,他觉得愧疚难过又无可奈何。
侯府的权势,岂是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可以撼动的?
温绍卿半晌才回过神来,哆嗦着嘴唇问:“你,你好好的干什么要去立血誓?”
原来这女子看似温良贤淑,却以退为进,这等心计,这等手段,果然了得啊!
杜石头认真的看着父亲,道:“我知道,所有人都以为我认了您,从此就一步登天,成了侯府的大公子了,这些日子,我听见好多人在议论这件事,不外乎都在说,我将来定然要抛弃贞儿,另娶了高门大户人家的女子为妻,我知道贞儿不肯跟我去京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宁愿留在江南,自己一个人守着孩子过日子,哪怕将来我真的弃了她,她也不愿意让我为难。可是父亲,我们是自小一起长大的,一起同甘共苦,我小时候病了,是我姑姑几天几夜不吃不睡的看护我,家里只有一个鸡蛋,她也做了蛋羹给我吃,贞儿眼巴巴的在一旁看着,我姑丈咳嗽的不行,她也咬牙把家里唯一的一件皮袄给我穿了。我们去北面被鞑靼人抓了,我被打的奄奄一息,眼看着就不行了,我爹饿了几天也不愿意把我扔下,把我捆在身上背着我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去给我找活路。我们家里穷,是贞儿想出各种花招来赚钱,为了打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妆盒,她给人家小姐梳头净面,当个小丫鬟似的伺候着,就为了哄着人家说出自己喜欢的样式来。我姑丈当上了县令,我却还是个白丁,我舔着脸去求娶,贞儿二话没说答应嫁给我,全县城的人都说她这是下嫁了,可她什么话都没说,为的不就是我们这么多年的情分吗?”他面露苦涩,却十分诚恳:“父亲,我今日拍拍屁股就这么跟你走了,将贞儿留在这里,即便我岳父岳母和爹不说什么,可外面所有人都会骂我是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混蛋,我就不相信,您会觉得您有这样一个儿子是件光彩的事?”
温绍卿被杜石头这一番话说的半晌无言,儿子重情重义,杜家和许家对儿子也确实恩重如山,他虽有些不甘心,却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在理,自己若强逼着儿子辜负了这份恩情,估计不仅外人会骂自己凉薄,御史们也会攻击自己私德有失,自己多年来攒下的这点好名声也会付之东流。
“罢了”他长叹一声:“恒儿说的有道理,贞娘,你就跟我们一起进京吧!”
贞娘聪慧冷静,世事通达,出身卑微却风姿过人,也许这样的女子在儿子身边方可让恒儿雕琢去棱角,处事圆滑。
“是!”贞娘微微一福,一滴泪滴在地上,泅出一个冰凉冰凉的印子。
因为有了贞娘的加入,他们的行程又延后了两日,直到四月末才进了京城。
镇南候府坐落在京城银杏胡同,胡同口有一棵百年老银杏,树身粗的要三个人合抱才够。镇南候府邸原本是嘉炆朝吏部尚书索常恩的宅子,被昊玄帝赐给温绍卿做了宅邸,宅子建的颇为气派,称得上雕梁画栋、粉壁朱瓦。杜石头和温绍卿都骑着高头大马,引着贞娘的车子一直到院子里,上来四个健壮的仆妇,放了春凳,扶着贞娘下来,换乘一顶小轿,杜石头和温绍卿下了马,跟着走了进去,走了不过半柱香的时间,迎上来七八个丫鬟婆子小厮等,里面一叠声的催着:“快,大公子和老爷进来了,快,快去通禀”
不一会,四五个丫鬟就簇拥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夫人迎了上来,一把抱住杜石头就哭了起来:“儿子,我的儿子啊,娘可找到你了”
贞娘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正经婆婆黎氏了,小心的打量了一番,见黎氏跟杜石头确有几分相似,面容白皙,容长脸,细眉杏眼,姿容秀丽,身材窈窕,穿着一件丁香紫遍地金的褙子,盘了叠云髻,只插了一只海东青啄天鹅玉佩芙蓉暖玉金镶玉步摇,步摇上坠着三串粉色珍珠,每一颗珍珠都有米粒大小,虽然不大,却浑圆光润,映衬得黎氏高贵秀丽,风姿不俗。
黎氏拉着儿子哭了半晌,方拭了泪,上前给温绍卿见礼:“妾身见了儿子,竟忘了侯爷,失礼了!”温绍卿扶着她的手臂,温言细语道:“你们母子久别重逢,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失礼的?别说是你,就是我第一次见了恒儿,也心情激荡了好久,不过,你忘记我也就罢了,可不该忘记咱们儿媳妇啊”
这夫妻俩言语温存,温绍卿待黎氏似乎十分宽厚,甚至有些令人意外的亲昵,显见少年夫妻,虽然中途有些波折,甚至温绍卿有了许多女人,这俩人的感情也是十分厚重的。
这却是让贞娘有些意外了。
黎氏招手让贞娘过来,贞娘忙上前见礼,黎氏拉着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眼圈又红了起来:“好模样,好气质,一看就是个有教养的孩子,听说你和我的恒儿青梅竹马,你爹当了官,你依然不弃下嫁,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我儿有福气啊”一边说一边又掉下泪来。
☆、244第九十五章
杜石头初见母亲,眼圈也是红的,一见母亲落泪,忙手忙脚乱的拿了帕子给母亲擦:“娘,你别哭了,该把眼睛哭坏了”
这一声“娘”似乎又触动了黎氏的心了,她拉着杜石头的手眼泪汪汪的道:“这声娘啊,娘快二十年没听到了,娘等的心都快干了,终于等到了,娘就是这会死了,也知足了,佛祖保佑啊,我不仅得回了儿子,还有了媳妇和孙子,我”
一个模样出众,装饰华丽的妇人上前扶住黎氏道:“夫人快别说这等话,没的惹的侯爷伤心不是?您与大公子失散多年都能重逢,这是佛祖保佑,可未尝不是您平日积德行善积下的功德,您这以后定是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的命呢,咱们还是进屋去吧,您就是再喜欢,也得顾着咱们家少奶奶可还怀着身子呢,这一路舟车劳顿的,好容易到家了您还让人在院子里站着不成?”
她这一番话即入情入理,又琳琅动听,还奉承了黎氏顾惜了贞娘,当真是八面玲珑。
后面的几个丫鬟婆子也赶着上前劝慰几句,黎氏笑道:“你这小嘴啊,就跟个八哥似的,可是我年岁大了,竟忘了,贞娘啊,来,跟娘进去。”一手拉着杜石头一手拉着贞娘转身进了花厅。
温绍卿摸摸鼻子笑笑,也跟着进了花厅。
花厅的摆设十分简单,墙壁刷的雪白,地上铺了打磨光滑的地砖,摆了两溜紫檀木交椅,上面都摆着大红色丝绒布坐垫。中间位置放了宽大的宝座,放了杏黄色湖绸并蒂芙蓉迎枕,显见黎氏常在这里会见客人。
侧面的多宝阁上摆了几件寿山石的小摆件,地上放了一个三尺高的紫玉花榖,里面插了几只盛放的玉兰花,枝干斜逸,花香盈盈。
贞娘看了那紫玉花榖一眼,轻轻一笑。
那紫玉花榖十分稀罕,一般是进上的,这侯府的花榖应该是宫中所赐,看来温绍卿对黎氏果然不错。
黎氏指着那个模样出众的妇人道:“这位是苏姨娘,是咱们府上嘴最巧的一个,侯爷刚回来一身的风尘,你伺候着侯爷去梳洗一番,让息竹带着大公子和少奶奶的丫鬟小厮们都去净语轩吧,好好安置了!”
那苏姨娘大喜,忙笑着上前给杜石头和贞娘见礼,之后伺候着温绍卿进了卧室。
杜石头和贞娘身后的丫鬟小厮们也跟着下去了,只留下忍冬一个。
黎氏拉着杜石头和贞娘絮絮叨叨的问了许久,有丫鬟来禀报:“大小姐和二小姐来了!”
门帘子一挑,四五个丫鬟簇拥着两位豆蔻韶华的姑娘走了进来。
前面的一个十七八的年纪,肤色雪白,瓜子脸,细眉细眼,唇角微扬,看着十分甜美和善,身穿一件果绿色对襟盘花夹衣,莲花白马面裙,头上戴了一朵铜镀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看上去恬静斯文。
后面一位十五六的年纪,与前面一个长的有些相像,只是眉眼更精致些,肤色却不如姐姐白皙,有些蜜色,眉心有一点红痣,看上去十分娇美,穿着一件真紫色绣折枝芙蓉花的刻丝小袄,月白色百花不落地挑线裙,那一裙子深深浅浅的花看上去十分热闹,耳朵上一对金累丝灯笼耳坠子左右摇晃,颈上戴着鎏金百福百子颈圈,中间一个鹅蛋大小的翡翠坠子,看着华贵非常。
贞娘觉得嗓子有些痒,低下头,轻声咳嗽了两声。
这位二小姐似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戴在了身上,贞娘在江南戴了三年,如今江南的风气讲究淡妆素裹,讲究素雅宜人,若有哪家的小姐穿成这个样子出门,是会被取笑为“村气”的!
黎氏指着进来的两个女孩道:“恒儿,贞儿,这是你们妹妹,茜柔,茜雪,你们俩个快过来给你哥哥和嫂子见礼。”
两个小姐走上前见礼,杜石头和贞娘忙还礼,贞娘微微侧首,身后的忍冬就拿出一个十分精致的首饰盒来,一掀开,珠光闪烁,里面是一对多宝流光步摇,上面镶嵌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宝石,步摇的顶部是一颗熠熠生辉的猫眼石,足有莲子米大小,光华夺目,耀眼非常。
两个小姐虽然出身侯府,却从未见过这么光华夺目的步摇,一时竟愣住了。
贞娘笑道:“路上听父亲说,两位妹妹已经定下了夫家,我们夫妻就用这对步摇祝两位妹妹能得佳婿,夫妻恩爱,百年好合。”
黎氏见俩人出手如此阔绰也不免吃了一惊,心里暗道果然江南富庶并非浪得虚名,想来儿子和媳妇有不少家私,这样一想,面上就露出几分得意来,笑着对茜柔和茜雪道:“还不谢谢你哥哥嫂子?”
姐妹俩脸一红,忙接过步摇,躬身道谢。
茜雪年纪小些,虽然勉强学着姐姐,循规蹈矩一副大家闺秀模样端庄的坐着,可到底难掩好奇,大眼睛咕噜噜转着打量了杜石头一会,忽然道:“你长的跟我父亲一摸一样!”
黎氏笑着嗔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哥哥是你父亲的嫡长子,当然长的酷似你父亲了!”
茜雪撇撇嘴“那你能像三弟弟保护六妹妹一样保护我吗?”她的四弟温非凡和六妹妹茜溪都是苏姨娘所出,兄妹两个感情十分要好,茜溪性子懦弱,都是三哥帮她出头。
杜石头看着两个妹妹如花似玉的面庞,心里有些暖暖的感动,听了茜雪的话,笑道:“好,若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我,哥哥帮你揍他!”这两兄妹的话听上去便如几岁小孩一般,满屋子的丫鬟仆妇们都跟着笑了起来。
黎氏也笑了,可也有些酸楚,若不是儿子走散了,何至于兄妹这么大才能相认,就算相认了,两个女儿眼瞅着就要出嫁了,兄妹三人又能相处多久呢!
茜柔曼声细语道:“兄长莫怪,我妹妹性子天真,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这么多年来,父亲和母亲都惦记着哥哥,每年母亲都要去各个寺庙上香,求满天神佛保佑哥哥平安,求菩萨保佑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哥哥一面,再续母子缘分。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今日咱们一家终于团圆了,小妹实在不胜欣喜,听闻嫂嫂有了身孕,我和二妹特意为未出世的小侄儿绣了一幅薄被,送给兄嫂,还望嫂子不要笑话我的手艺才是!”说完从丫鬟手上拿了一幅绣了婴戏图的刻丝薄被。
贞娘忙双手接过来,见上面绣工精美,图案鲜亮,绣工十分精致,忙起身道谢:“两位妹妹好手艺,看样子,两位妹妹学的是苏绣!”她一看茜雪就不是一个能坐下来安心绣活的人,这幅薄被多半是茜柔自己绣的,捎带着茜雪罢了。
茜柔笑道:“看来嫂嫂于刺绣一道十分有眼光,想来是女红针黹上的高手,以后妹妹可有人可以讨教了!”
杜石头大言不惭道:“嗯,你嫂子女红确实好,六岁就打了一手好络子,还挣了不少银子呢!”
贞娘白了他一眼:“哪有你这样自卖自夸的?”
周围人都跟着笑了起来,黎氏只觉得前半辈子的笑都没有今日笑的多,心情十分舒爽,道:“好,好,你们小两口敢情好,兄妹们感情也好,娘就知足了”
一个刚留头的小丫头进来禀报:“夫人,三公子和四小姐五小姐、l六小姐都来了,还有陈姨娘、柳姨娘、小陈姨娘也都来了,都在外面候着呢!”
黎氏面容一滞,随即笑道:“这一个个的耳朵都灵的很呢,听见我儿子媳妇回来了都要来见见,好,都叫进来了吧,满月,你去看看侯爷梳洗好了没有,若好了,就一起请过来吧!”
不一会,外面乌压压的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长身玉立,器宇轩昂,想来就是温家庶子温非凡了,后面跟着三个穿着华丽的小姐,年岁都不大,一个十三四岁,一个不过*岁,最小的尚在乳母怀中抱着,看着只有五六岁。
后面还有三个妇人,都打扮的娇媚动人,年纪大的不过三十多岁,小一些的二十多岁,生的清丽动人,最后一个缓缓走来,却让整个花厅都跟着一亮,这女子不过十*岁,正是鲜妍之时,玉白的面孔真是笔画难描的美丽,一双凤眼深邃朦胧,宛如江南冬日碧波荡漾的湖水,云遮雾笼,让人目眩神迷,这女子穿的十分朴素,不过一件月白春衫,一条碧色襦裙,可她气质清雅,风姿曼妙,再简单不过的裙衫也让她穿的风姿翩然,飘逸如仙。
黎氏一一给杜石头和贞娘介绍,那三十多岁的是陈姨娘,二十几岁的是柳姨娘,那个绝美的是小陈姨娘,三少爷和六小姐茜溪是苏姨娘所出,四小姐茜玥是陈姨娘所出,五小姐茜碧是柳姨娘所出。
一群人上来给杜石头和贞娘见礼,两人还了礼,贞娘拿出礼物来给三少爷和三个小姐做见面礼。
待彼此都见完了,温绍卿也换了一件宝蓝色的印花暗纹直裰走了出来,身后的苏姨娘巧笑倩兮跟着,满脸都是春色,想来侯爷回府第一个就宠了她,心里满意的不得了。
☆、245第九十六章
温绍卿见满花厅都是人,知道是彼此都见了,又见贞娘面有倦色,挥挥手道:“行了,让恒儿两口子也下去歇歇吧,晚饭时再见见西苑的,都下去安置吧”
一群人轰然应诺,贞娘的确有些乏了,杜石头见她面容疲倦,忙答应了。
黎氏不放心,让自己的贴身嬷嬷刘嬷嬷亲自带了四个丫鬟帮着她们安置。
黎氏将他们安置在自己不远处的净言轩,是单独辟出来的三进的小院,大概有十来间屋子,院子中间载了许多芙蓉、蔷薇,蔷薇藤蔓缠绕,爬满了整个院墙,粉红碧绿煞是好看。
正房的卧室是南北向的,临窗是一盘大炕,铺着厚厚的织金绒,上面铺了四五床褥子,刘嬷嬷一边给贞娘倒水一边笑道:“知道少奶奶和少爷要回来了,我们夫人一个月就没睡过囫囵觉,半夜里就醒了,跟我念叨,不知道少爷喜欢什么?少奶奶能不能住习惯了,少爷年少时吃过许多的苦,不知道这会子身子骨可还好?哎呦,亏的我这老婆子年纪大了,觉也少,哎呦呦,那也被夫人折腾的够呛呢,夫人这个也不放心,那个也不放心,就说这褥子,愣是要里外全新的,咱们府上的针线忙的翻了天似的,小姐们的春衫都顾不得打点,都跑来给少爷和少奶奶缝被褥,一气愣做了十床被子十床褥子出来”
刘嬷嬷一边说,一边用眼角扫了下丫鬟们打开的箱笼,里面的衣衫首饰,起居用品,无一不是精致的上品,看来大少爷果然是个有福气的人,虽然跟父母失散了,却得了这么有钱的养父,难怪那方丈说大少爷是个福泽深厚的人。这么一想,刘嬷嬷眼角眉梢就带出些得意来。
贞娘笑嘻嘻的听着刘嬷嬷唠叨,一面吩咐人烧热水,伺候杜石头去洗漱,自个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