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釜沉舟!该学习晓兰的这种精神,陈庆忽然替夏晓兰大声加油,周围人的眼神好像在看傻逼。

    考华清?

    你特么在说笑话呢!

    整个省你能找出来几个考上华清大学的,眼前这个女生,右手还打着石膏,能考上华清大学?吹牛也不是这样的,多看了夏晓兰两眼,夏晓兰长得实在好看,男生们移开视线,不忍恶意相向。

    夏晓兰能说啥,别人的目光再不信任,也不能阻碍她参见高考。

    考场是早就看好的,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她考试的阵仗比别人大,李栋梁从羊城赶回,葛剑算一个,她妈刘芬算一个,都在学校外面等着。昨晚,她还给周诚打了电话,根

 357:改变人生的考试(1更)

    “晓兰同学,数学考砸了咋办……”

    “好难!”

    “我今年一定考不上了!”

    别人崩溃了,夏晓兰可以不理会。同是安庆县一的,夏晓兰真怕他们就那样放弃。人都有个亲疏远近,夏晓兰对这些人还是有两分亲近,“你们这就被打败了?数学是很难,我也觉得很难,我相信全国的考生都觉得难!要扣分,有全国考生陪着你们扣,还剩下四科考好了,该上啥大学照旧上,要是不想继续考试,现在就收拾东西回家吧,我都劝弃考的人不要复读,今年数学难,明年说不定就是化学、生物难,总有让你们崩溃的科目!”

    成功者是逆流前行的。

    失败者各有各的理由,关键时候就放弃,你不失败谁失败?

    夏晓兰一点也没给他们留情面,连消带打的,倒让这些人不敢再哭哭啼啼。

    也不仅是夏晓兰态度强硬,这些人抓住了一个重点,夏晓兰都说题很难,那就真的很难吧?!

    “好了,吃午饭去,下午还要考政治和生物,别把数学考试的情绪留到下午。咱们努力了这么久,谁不指望靠着高考改变人生,现在连试都不试,那就等着被人生改变吧!”

    这一番话有没有效果?

    反正带队的老汪很感激夏晓兰,因为下午考政治时,考场里已经出现了空位。有人被数学卷打击的弃考了,一的学生考的咋样先不说,个个都老老实实在考场里坐着呢,老汪和另外一个老师紧盯不放,生怕有哪个一的学生弃考。

    高考又不是检查一门儿单科成绩。

    除了数学也好有6科啊,总分690分,数学只占了120分。就算这科一分不拿,不也还剩570分吗?

    570分里,只要考上350分,就能继续上学,别管是大专、专,也算对自己,对家人有个交代!直接弃考的,高三年流过的汗水,掉过的眼泪,熬过的夜,做过的卷子,都白白浪费了……七科总分,没有数学不算啥,你特么只考到数学,一共就语、化学和数学三科,拿满分也才320分,够干个啥。

    坚持考下去,才有希望,说把数学抛开不算也是气话,再难的题,哪能一分都不拿?

    数学好歹学了那么多年,刚恢复高考那两届,好多考生也就认识英26个字母,也没见谁英语考0分的,再不济,选择题你全选b,也要蒙对几道吧。连蒙带猜能完全避开正确答案的学生,老汪还真没见过!

    ……

    夏晓兰在考场,以乌龟慢爬的速度做题。

    政治卷子要写的字太多了。

    这科她是真不行,能拿多少分算多少,没抱太大希望。

    考场外,同在河东县的梁家,已经很久都在一片愁云惨雾。梁秉安的去职,对家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原本家里的房子还挺宽敞,梁秉安没有职务,首先就要把房子交还给单位。单位免费分房子住,不在单位工作了,不是梁副局长,凭啥占着房子不还?

    梁家四口,只能搬去和梁家二老一起住。

    梁秉安能完完整整出来,仅仅是去职而非坐牢,梁家二老可是出了大血的。

    梁秉安的亏空要填上吧,他往家里拿的钱,很多都已经花掉了,刘芳用钱可不手软!刘芳手里也没落下啥钱,她当时老老实实对公婆说了家里的存款数,要给梁秉安填亏空,首先就要用这笔钱。

    梁家老两口也没有那么多存款,不得不偷偷卖了一些从前捞到的好东西,才填上了梁秉安的亏空。

    人是捞出来了,日子可咋过啊?

    刘芳没工作,梁秉安一蹶不振。被单位去职的人能找到啥工作,就连乡镇企业,瞧见梁秉安档案上的污点,也不肯要的。这年头,单位轻易不开除人,一个人年轻时进了哪个单位,基本上一生都和单位绑定了,工作、分房、结婚、生子,到小孩儿上学,看病报销,退休养老……单位都能给解决。被单位给开除,得是干了啥坏事儿?

    梁秉安这还是副局长去职,肯定是个‘坏干部’。

    所以现在刘芳和梁秉安,包括梁欢和梁宇,一家四口人不仅搬去和梁家老两口一起住,还要靠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养,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沮丧!

    梁欢更是受不了这个落差,之前都说她爸要当局长,结果却去职失业,学校那些追捧梁欢的人瞬间一哄而散。喜欢她的男生倒是没跑光,但从前高高在上的小公主落难,他们对待梁欢的态度很是轻慢。没有了权势的光环,梁欢就是个漂亮的女生,就那作天作地的性格,也就是只剩脸好看一个优点了。

    梁家人都顾不上去安抚梁欢的心情,梁家二老对养儿子,养孙子孙女还能接受,儿媳妇不工作凭啥要归他们养?

    这个儿媳妇还不讨喜!

    梁秉安被放回来后,对刘芳的态度也是大变,认为自己被去职都是夏晓兰那对象在捣鬼。他逼着刘芳去找夏晓兰,刘芳去了两次都无功而返,反带回来于奶奶那句“惩罚还是太轻”,吓得梁秉安也不敢叫刘芳去商都了。

    梁秉安觉得自己被刘芳给牵连的,以前梁家二老为难刘芳,他是绝对站在老婆一边。

    现在梁家二老说刘芳吃白饭,梁秉安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没听见,

    刘芳脸皮再厚,儿女都看着呢,她还被公婆指着鼻子骂也受不了。可住在别人屋檐下,还靠别人养,她就不敢反驳。有一天,梁父说给她安排了个工作,刘芳一看,鼻子差点没给气歪……叫她在百货商店当售货员!

    她从来只有买东西的时候,河东县百货商店的东西她还瞧不上眼,现在叫她去伺候别人?

    梁欢奶奶沉着脸:“你也没啥凭,也没技术,你以为这份工作很好找?你有本事就自己找去!”

    百货商店售货员的工作,年轻女同志也是要疯抢的,梁秉安不行了,梁家还有其他人在呢,要不哪能给一个家庭妇女安排工作。刘芳只能硬着头皮去上班,刘芳觉得煎熬,梁欢也觉得上学煎熬,幸好这学期很快就是暑假,学校梁欢总算暂时能逃避去学校。

    刘芳在百货商店干得很不顺心,每天就怕遇见从前的熟人。

    别人是来买东西的吗?

    简直是故意来羞辱她,来看她笑话的。

    回来后刘芳就拉着梁欢的手哭,“妈妈可只有你一个依靠了,你要考上大学给我争口气,也给你自己挣个前程,横竖你爸那边是靠不上了!”

    不是局长的女儿了,梁欢还能靠什么逆袭?刘芳觉得是考大学。

    夏晓兰找个好对象又咋样,不也就是初毕业,梁欢将来的日子一定会比她更好!

 358:凭你也想考大学?(2更)

    说到考大学,梁欢就有点心虚。

    她自己学习啥样,她自己心里有数。初中时成绩还不错,就算心思没有全放在学习上,梁欢想保持个中上的成绩也不难。到了高中,她还是同样的心态,课本的难度却提高了……梁欢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靠小聪明在吃老本,近来几个月,她心思越发散漫,成绩下滑的挺厉害。

    可这也不能怪她啊,谁让家里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

    梁欢挣脱她妈的手:“我知道要考大学,你女儿丢不了人,咋说我也比夏晓兰强吧?她就是个初中学历,除了一张脸好看……哼!”

    就是一张脸好看,那么帅的一个军官还喜欢她。

    梁欢的话,说到了刘芳的心坎上。

    现在她真的没有啥能和娘家人炫耀了,李凤梅是个体户,刘芬在服装店帮忙,而她则从官太太变成了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从高处跌下,刘芳所有的骄傲都没了,儿子太小还看不出个前程,唯有女儿梁欢亭亭玉立,考上大学了一定能找个好对象!刘芳觉得自己现在惹不起夏晓兰,那就先远远避着,再忍两年,梁欢考上大学,她就会扬眉吐气!

    没文凭的亏,刘芳是尝到了,夏晓兰现在得意没用,以后还是她女儿欢欢走得更远。

    母女俩都有共同的假想敌,靠着脑补取胜,一时倒是兴致颇高。

    刘芳回家做了饭,收拾完了还要赶回去上班,梁欢放暑假在家百无聊赖,刘芳哄她:

    “等妈妈下班,带你去逛街。”

    她手里还有点私房钱,也就只舍得花在女儿身上。梁欢露出点笑脸,高考也不怕,她还有时间努力呢!

    ……

    8号的下午是连考两科。

    生物好说,政治差点没把夏晓兰给写断手。出了考场时她脸特别白,刘芬守在校门口,盼了又盼,总算看见了夏晓兰的身影,这是又坚持考完了两科,刘芬既心疼又骄傲。

    “明天还有两科吧?考完就好了,考完就好了!”

    刘芬不问考的咋样,女儿都带伤上考场,还能要求更高吗?刘芬拿着个水壶等半天,自己热的满头汗,却生怕夏晓兰会渴会热,赶紧把水递上。

    在刘芬想来,受伤肯定会影响发挥,她也不指望夏晓兰考的像预考一样好,只要能考上个大学就行,什么全市第一的荣誉,不要去争,让闺女没有那么大压力。

    要夏晓兰说,她妈真是个古板和开明两种思想并存的人。

    从前生活的环境太落后保守,刘芬才有那么多旧思想,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不算快,但她老实本分,没啥坏心眼,就显得朴实可爱了。

    “可爱”并不仅是年轻女孩儿才能享有的形容词,有的人虽然皮囊才十几岁,却学了一肚子市侩算计,这样的姑娘有着青春的外表,却着实算不上可爱。有的女人都为人母了,甚至成了奶奶级的人物,皮囊满是岁月的痕迹,爱过人,受过骗,洞悉了生活的真像,待身边的人待陌生人,依旧是善意居多,这样的女人,别管多大年纪,都能被称为“可爱”的。

    后世不是有句网络红言: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夏晓兰的思路有点发散,“考的挺好的,没有您想的那么糟糕,明天剩下两科考了,上重点是没问题的。”

    夏晓兰自觉发挥的不错,刘芬咋会泼她凉水。

    下午连考两科,夏晓兰脑力消耗大,政治卷子也写的她手疼,现在肚子饿的呱呱叫。母女俩照旧去国营饭店吃饭,却不想夏晓兰从学校出来的一幕,刚好被刘芳和梁欢看见。

    刘芳不敢上前,李栋梁和葛剑就跟在身后呢,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两人很能打,没想到还在给夏晓兰当保镖。

    她那个对象,可真是有能耐啊!

    梁家人都以为李栋梁和葛剑是周诚安排的。

    夏晓兰手上打着石膏,膝盖和胳膊都带着伤,刘芳心里其实觉得特别痛快。

    “她们咋来河东了?”

    胆子也真够大的,是觉得樊镇川被抓了,樊家人不会找夏晓兰麻烦是吧!

    梁欢神色怔怔:“妈,她咋从考场出来?”

    梁欢的高中,就是河东县的考场。为了高考,所有的学生都放假了,闲杂人都不能进校,夏晓兰却和其他考生一样,从考场里出来……

    刘芳猛然转头,“你说啥?”

    “我说她从考场里出来,只有参加高考的人,才会从考场里出来!”

    夏晓兰参加今年的高考了?

    梁欢记得清楚,对方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了,高中都没念,咋就直接参加高考了?

    刘芳也不肯信,扯住一个考生,指着夏晓兰的背影问:

    “同学,她也是来考试的?”

    考生被问的莫名其妙,不过仍然老实点头,“是啊,打着石膏考试,我们都得学习的拼搏精神!”

    刘芳和梁欢都很震惊,看着夏晓兰一身伤,母女俩都很高兴。

    可夏晓兰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刘芳就有了危机感。夏晓兰的短板,不就是学历和农村户口嘛,真要被她考上大学,这俩个短板就全弥补上了。夏晓兰日子倒是越过越好,找了个好对象,现在还想考大学,可怜她女儿欢欢,从干部家庭的子女变成……刘芳强笑道:

    “初中学历,也学人凑热闹考大学?”

    大学要有那么好考,大学生们咋会如此金贵。

    梁欢也重重点头,“我们学校,一年能考上本科的也没几个。”

    梁欢的高中,已经是河东县最好的学校,和安庆一中的录取率查不了太多。别人念了三年高中都不容易考上,梁欢也不信夏晓兰一个初中生,说考大学就能考。

    母女俩相互安慰鼓劲,嘴上说着不可信,到底是没了逛街的兴趣。

    两人鬼鬼祟祟跟上去,出了‘车祸’一事后,葛剑可警惕了。很快他就发现有人跟着,再一看,不就是夏小姐那个小姨和表妹吗?在商都市委招待所,葛剑见过梁家人。

    他先是告诉李栋梁,李栋梁马上把情况告诉了夏晓兰。

    夏晓兰没说话,刘芬像是刺了一下,“不要让她们靠近,我不想看见她们!”

    夏晓兰的考场分配在河东县,就有要遇见梁家人,或是樊家人的心理准备,刘芬非要跟着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就照我妈说的办,把她们赶远一点,我现在可没工夫和她们掰扯。”

    李栋梁真的去赶人,刘芳梗着脖子,涨红了脸不服气:“马路这么宽我还不能走了?凭啥赶人!”

    李栋梁奇怪看她一眼,这人有点小权的时候,不也自己做主要把夏小姐嫁给别人吗?现在风水轮流转,只许她欺负人,不许夏小姐稍微任性点么。

    李栋梁才不废话,直接赶人。

    他是不会怜香惜玉的,如果女人就不打,那还来当啥保镖。

    刘芳又急又怒,梁欢拉着她妈要走,刘芳还要嘴上占点便宜:“考大学?大学是阿猫阿狗都能考上的啊,我就要看看,老天爷有没有长眼睛,让黑心烂肺的人考上大学!”

 359:青春的战役(3更)

    刘芳被赶走前那句话声音不小,故意说给夏晓兰母女听的。

    夏晓兰听了只当她在放屁,刘芬却很生气。就算不把刘芳当妹妹,路边一条疯狗窜出来乱叫,诅咒夏晓兰考不上大学,刘芬也会拿石头打回去!晓兰参加这个考试不容易啊,从抱着20斤红薯离开夏家,一年的时间里走到今天,全是晓兰自己一步步挣来的前程。好事多磨,考试前还把手给摔了,打着石膏,吃着止痛药上考场……刘芬为自己女儿骄傲,哪能允许别人乱说话。

    刘芬在桌子上看了半天,夏晓兰连忙拉住她妈:

    “那种人就是嘴欠,您和她生啥气,这桌子上随便端盘菜扔她都是浪费,她值这个菜钱吗?她自己都没上过几天学,说我考不上大学,是给她自己找最后的脸面呢!”

    对夏晓兰来说,不服就干,有事正面刚不要怂。

    谁瞧不起她,她就要靠自己奋斗,然后实力打脸。嘴炮对骂有啥意思,知道比不过别人,才会在嘴上占便宜,那种人可悲又可笑,夏晓兰只当是个笑话看。刘芬被女儿拉住一时没追上去,刘芳和梁欢已经跑远了。

    夏晓兰说话好笑,刘芬也没那么生气,桌子的菜不是山珍海味,便宜的也就两三块,晓兰说的没错,扔哪一盘都不值当。刘芳还不值得她浪费粮食!

    刘芳和梁欢已经低落了很久,难得逛一次街,却空手而归。

    哪还有心情买东西啊,知道夏晓兰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母女俩都闹心。

    她们很有优越感,梁秉安去职后,所有光环都被打碎。唯一比夏晓兰光鲜的,就是城镇户口,和梁欢考上大学后的美好未来……凭啥夏晓兰能参加高考啊?

    “妈,她考不上的,对吧?”

    梁欢一路都很沉默,走到家门口忽然蹦出来一句。

    刘芳重重点头,“就不是个念书的料,初中毕业就不上学的,考个狗屁大学!”

    母女俩嘴上否定着夏晓兰,其实都有点魂不守舍。高考三天,她们发现时,偏偏已经考了两天,要不刘芳还真要想想办法,让夏晓兰干脆别进考场,这事儿想起来就闹心——她倒是忘了,现在梁秉安不是副局长,她就是个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凭啥不让夏晓兰进考场?

    刘芳和梁秉安两口子还和夏长征夫妻不同。

    前者是做坏事还要端着点,可以说他们没有坏到底,也可以说他们原本家大业大的,行事有顾忌。梁秉安当个副局长,还没有夏长征敢想敢干,之前说要让夏晓兰嫁不了樊镇川,找人毁容都瞻前顾后。当然,也亏得刘芳和梁秉安比较“怂”,要不梁秉安岂止是去职失业这么简单!

    夏晓兰参加高考的事儿,母女俩回家后闭口不提。

    刘芳下班没有及时回家做饭,自然又被骂了几句。梁欢其实最没良心,刘芳那样疼她,这种时候她钻回房间假装看书,只当没听见……这家里,已经不是她妈说了算,而是爷爷奶奶。

    ……

    7月8日,高考只剩下最后两科。

    数学考得不少人崩溃弃考,今年的物理也挺难,一些考生恍恍惚惚怀疑人生,夏晓兰自己的心态挺好,考完物理她就知道,这次高考她发挥的挺好。

    英语还没考呢,那根本不在夏晓兰的担心中。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她是占了上辈子积累的便宜,也是80年代初的英语试卷实在太简单,背上两千个英语单词,掌握几个时态的用法,英语想考查分都不容易。

    今天比前两天还热,夏晓兰不是个爱出汗的体质,考完物理也浑身汗津津的。

    其他人就更觉得热,天气热,原本记得的知识点好像都忘了,物理试卷一难,好多人脑袋里只剩下浆糊。像夏晓兰这样有底气的不多,都觉得自己没考好。

    老汪见一中的学生垂头丧气,心里也急啊。

    “同学们,万里长征只剩下最后一步,考完英语,今年的高考就结束了。离大学开学有整整两个月,没有暑假作业,没有人叫你们做卷子,想想这是啥日子?只要考完英语,这样的日子就是你们过的!”

    唉,汪老师一说,岂不是人人都能考上大学了?

    老汪画的大饼听起来倒是不错,到底让一中的学生打起点精神。

    夏晓兰还加了一句,“别的不说,考完试肯定能疯玩几天,好好睡睡懒觉!”

    这倒是说到了考生们心坎里。

    为了这高考,大家起早贪黑的,年前还有稍微松懈偷懒的时候,年后新学期返校,就只差头悬梁针刺骨了。不认真的,都被预考刷下去了,能走到高考这一步,每个人都有几分希望的。

    不说本科,考个专科,再不济考个大中专,那也能做做梦呀。

    “汪老师,就是这天太热了。”

    “是啊,我们那考室风扇坏了,我热的脑子都糊了!”

    是真的太热了,78月本来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后来为了这原因,每年高考就提前到了6月。84年这批学生没赶上好时候,老汪也心疼他们,哄小孩儿一样:“再热也忍忍,都不许偷偷去吃冰棍儿,万一考场上闹肚子……呸呸呸,当我没说过!总之,坚持考完最后一科,你们就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步,下午老师请你们吃雪糕。”

    来河东考试的有二十几个一中的考生。

    老汪的工资不高,每人一根雪糕还是请的起。

    雪糕比冰棍儿贵,冰棍儿只要三分、五分一根,雪糕至少要一毛。

    夏晓兰凑趣:“汪老师,我们要吃奶油大雪糕。”

    大雪糕最贵,一根要一毛二。老汪装出一脸肉痛:“大雪糕,都吃大雪糕,祖宗们,这下能好好考试了不?”

    这下大家都满足了,连天气热带来的心烦都散掉大半。

    都是20岁左右的人了,也不是不懂事,老汪为啥要哄他们呀,不就希望他们能考好么!他们发挥好了,前程是自己的,大学也不是替老汪上的,考的好不好,不影响老汪继续在县一中当老师。

    英语考完的时候,一些本校的考生冲回寝室,把书和卷子从楼上撒下来,又哭又笑的。

    校园里有人尖叫,有人沮丧,也有许多年轻的面孔上满是迷惘……对很多人来说,青春最鲜明的记忆,都围绕着“高考”,高考让他们流泪,让他们笑,让他们埋首在小小的课桌上,做了一套又一套的卷子。

    考完了,真的像老汪说的,万里长征就走完了最后一步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