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这代人对伟大领袖都有着特殊感情,陈旺达这样的老兵更甚,陈旺达对着领袖照片敬了个十分标准的军礼。
邵光荣见他们这样,脸上的吊儿郎当也消失了。
住在京城,经常往天安门经过,总不会见一次就哭一次吧?
邵光荣沉默,是因为他刚才瞧不起芝麻大小的村官,一听说这村官儿是老兵,他也有点羞愧。
没有这些老兵,也没有今天的生活……当然,那羞愧就是一点点,过了天安门广场后,邵光荣又主动侃大山活跃气氛。载着陈旺达和陈庆到了对外经贸,招待所入住没啥麻烦,陈庆带着学校的通知书。
而且也有空房,他们提前了两三天进京,好些学生还没来报到。
又往华清那边开车,一路上邵光荣的嘴巴就没听过,京城有哪些吃的,来京城玩要去哪里参观,邵光荣都全说了。故宫肯定要去的,长城也要爬的。
“这不快国庆节了吗?今年是国庆35周年,故宫前段时间又小修整一次,现在去参观正好!”
建国后,原本高墙大院的皇帝住所,就成了普通人都能参观的地方。国家在74年那会儿对故宫进行第二次大修复,条件有限,只能哪里坏了修哪里,这次修整持续了整整7年,81年的时候,前三殿、后三宫和东西六宫都修复了,这些地方游客都能去。
邵光荣的意思,这时候去参观故宫时间刚刚好。
到了学院路,就能瞧见华清的大门了。
邵光荣对这个就不好侃,他这个学渣,路过华清的大门还是有点怂怂的。邵光荣也没考大学,他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读了中专,现在参加工作好几年了,不过高考恢复后国家重视学历,邵光荣的中专学历也就不够看。怂怂的学渣有点悔,陈庆个乡下小子凭啥不怯场,总不能是因为他身上土得掉渣的穿着吧?
还是因为怀里那张对外经贸大学的通知书!
陈庆大学毕业,学业优秀点,那也是能分配进好单位的。
除了家世不能和邵光荣比,他又不输给邵光荣什么,为啥要怯场。
男人总不能比脸吧?那他倒是不够白。
“这就是晓兰的学校?”
几个人在门口站了不到5分钟,就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模样的人上来问:
“你们是来报道的吧,欢迎来到华清大学!”
415:小萌新?新校花?(4更)
迎新生?
两个人却是都是华清的师兄师姐,师兄是中等个子,师姐也中人资质,但两人气质都特别自信。
夏晓兰几个人从大吉普上下来,和她们从破自信车下来的待遇是一样的。迎新生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一定是在学校表现好的,这两个在华清大学中也是积极分子,天子骄子的自信从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师兄虽然惊叹夏晓兰的外表,也没有见到她就走不动路!
师姐也没有酸溜溜的嫉妒,说话声音特别温柔,给夏晓兰介绍了下华清的情况。
夏晓兰觉得,来华清念书,不仅是因为周诚在京城,可能这是她做的很对的一个决定!
听说夏晓兰是建筑系的,师姐也多了几分惊喜:
“我是土木工程系的,和建筑系是兄弟系!我姓单,单瑜君。”
华清的土木工程系和建筑系分分合合的,以前合起来叫“土木建筑系”,后来土木工程系又和环境工程系合体过,今年土木工程系又独立出来。土木工程和建筑系关系密切,单瑜君看夏晓兰自然多了三分亲切,这俩系的女生都特别少,这下子建筑系来了个好看的新生,几个系的男生们肯定要嗷嗷叫。
单瑜君很是热情,知道夏晓兰是有家长陪着来的,带几人去华清的招待所办了入住。
“夏师妹,你是来得早,要是明天到这招待所都没房间了。”
“单师姐,谢谢您,太麻烦您了!”
单瑜君也没说看不起陈庆,知道他是对外经贸的,还叫他以后多来华清来呢。
“能从一个地方考到京城来的老乡联系都很密切,你们豫南肯定也有老乡会,几个学校的豫南学生都有加入的,这些东西你们慢慢就懂了!”
单瑜君也没抓着夏晓兰讲个不听,听说几人还没吃饭,给夏晓兰说了几个价钱不贵的吃饭地方又和搭档干别的去了。
等她走了,李凤梅才咂舌:
“这姑娘可真大方!”
原来以为夏晓兰就是顶优秀的了,到了华清随便一个女学生拎出来,一路上给她们讲学校的景点,热情好客却也不说废话,单瑜君的干练和爽朗,大家都看在眼里。
积极参加学生活动的,肯定不会差。
高分不一定是低能,有的人智商高情商也高,夏晓兰相信华清是藏龙卧虎的!
邵光荣怂怂的。
华清大学的两个接新生的,也叫邵大少对名校生的认识更深刻。他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提升下学历。
有如沐春风的华清学姐珠玉在前,邵光荣也不臭嘚瑟了,后来老老实实带夏晓兰几人去吃了晚饭。这顿饭邵光荣请的,吃的是全聚德,夏晓兰上次去过,其他人却没吃过。
光烤鸭就吃了好几只,邵光荣一点也没心疼钱。
一个负债三万多的人,对于一百多块钱的承受力很强。
但对陈庆来说,一顿饭就吃了100多块,简直太多了。鸭子是挺好吃的,可它咋就这么贵?陈庆要是上了大学,学习够优秀,拿到最高等的补助金,一个月也就二十多块钱呢。
在老家,能拿二十多块钱补助,村里人都要羡慕。
在京城,二十多块钱原来就是两只烤鸭。
陈庆感受到了贫富差距,尤其是邵光荣还不是夏晓兰的对象,只是晓兰对象的朋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友,能和开小车随便请客的邵光荣当朋友,晓兰的对象也不会太差!
陈庆再次坚定了自己学经济的决心。
要想脱贫致富,他得弄懂‘经济’是怎么回事儿。
陈旺达倒是老神在在,被请客就被请客呗,京城不是他的地盘,邵光荣要是到了七井村,陈村长也会尽地主之谊的。这就是人人老成精,生活让陈村长有阅历,不怕被人请客!
夏晓兰给刘子涛裹鸭子,“好不好吃?我和你爸爸上次来过,这次终于带你来啦!”
刘子涛嘴里含着东西,含糊不清:“好吃……学校也好看……”
华清大学好漂亮。
别的不用讲,只要和刘子涛说这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他就要抬起小脑袋仰望了。
板着手指算,他马上念2年级,小学加初中,还有高中,要考大学是10年以后的事……刘子涛不能直观感受到10年有多长,他就知道小学一年级念了好久才结束!
吃完烤鸭,邵光荣又把陈庆和陈旺达往对外经贸大学送。
下车时候,陈旺达笑呵呵的,“小邵同志,也欢迎你来七井村作客,我们一定热热闹闹的好好招待你!”
邵光荣说着一定一定,夏晓兰和陈家爷孙俩明天肯定还要汇合的,说好要去参观故宫,等9月1日华清正式开学,几人才会回豫南省。
邵光荣明天还要接送,夏晓兰觉得总把邵光荣耽误着不太好,明天是周三,今天邵光荣就是请假来接站的。
“华清这边离故宫可远了,十多公里呢!”
夏晓兰动了动手腕,骨裂过了一个半月,生活里的影响也不大了。
“那你能不能把车借我用用,我明天载他们去?”
邵光荣一脸不信任。
他知道周诚想送一辆车给夏晓兰,康伟都带夏晓兰去海关了,却没有选到车。
那夏晓兰咋会开车?
邵光荣明显不信。
“大嫂你有驾驶证?”
“没有。”
夏晓兰把无证驾驶说的特别理直气壮。她开车的技术还是不错的,上辈子积累的技术嘛,84年没人查驾驶证,满街都是无证驾驶的人,夏晓兰确信自己的车技要比大部分人强一点。
邵光荣不肯信,让夏晓兰上手练练。
84年的车子和后世的自动挡不同,和夏晓兰熟悉的手动挡也有差别。但原理是一样的,开车还得胆大心细够稳当,夏晓兰问清楚了,邵光荣一交就会。
刘芬心一直乱七八糟的跳,夏晓兰稳稳当当在学院路跑了个来回,车子开得居然一点不差。
李凤梅想,这能考状元的脑子就是聪明,学啥都特别快!
邵光荣无话可说,“明早我把车给您开过来!”
车子是借的,晚上肯定要给人还回去,早上再借出来呗。
夏晓兰从驾驶室里跳下来,“那就说好了!”
远远的,单瑜君和同学一块儿回来,看见夏晓兰在学院路上开车,心想这建筑系的新生可真能折腾呀。
“瞧见没有,你们建筑系的学妹,我看已经预定了今年的新校花,下午我和学生会的杜学峰一起接待的,杜学峰傻的话都不会说,一路上就光让我挣表现了。”
416:大学生活的设想(加22)
这才叫人还不入江湖,江湖上就有了夏晓兰的“传说”!
夏晓兰觉得自己是华清的小萌新。
接待的师兄杜学峰能言善辩的,面子上绷着,其实连话都不说出来。后来单瑜君问他怎么不说话,她一个人讲了好久,杜学峰就像壁花一样只知道礼貌的笑。
杜学峰才说自己看傻了。
“建筑系的师妹长得像电影明星一样。”
杜学峰的原话,很快就在私底下传遍了整个系。单瑜君的同学好奇的多看了夏晓兰两眼:“是长得很好看,我是女的都要被迷住了。新校花嘛是十拿九稳,新系花肯定是板上钉钉。”
校花、系花啥的,都是学生私底下开玩笑。
华清大学的学生很少会以外表来看人,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都聚集在这个地方,和普通人比优秀不算啥,要在华清大学里还能继续优秀,那就是真的优秀!
长相是能让别人很快记住新生的优势。
也会让男生们心里揣一只乱跳的小鹿。
但要让华清的学生们真正认可,一个“校花”名号根本不管用!能拿奖学金的学生都不算最牛逼,最牛逼是轻轻松松拿了奖学金,还能文能武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当然,华清的重点科系都是理工科系,另一所和华清齐名的京城大学,你体健能扔铅球,脑子能自己搞科研不算啥,你能写诗不?未名湖畔那些京大的赋诗活动还是很有名的。
夏晓兰完全不知道自己还没正式报到就引起了高年级的讨论,坐了一天火车也很疲惫,晚上睡觉时候谁也没多说,在招待所里都睡得特别沉。
早上起来,夏晓兰还不能带刘芬她们去食堂吃饭,她没有食堂的饭票!夏晓兰记得上辈子有一张图在朋友圈疯传,华清的九食堂是用浴缸装的米饭和面条。
泡澡那种浴缸架在食堂里,一缸缸的大米饭和面条,学生们端着饭盒就蹲在不远处。天子骄子们朴素的要命,也很接地气。照片是一个法国人在80年代拍的,后来在国外出版成影集,被留学生看见了翻拍发回国,一开始是在华清的校友间疯传,后来夏晓兰都在朋友圈瞧见了。
她当时还心想这华清的食堂太有个性,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吃吃大浴缸装的米饭和面条……咋说呢,她觉得怪异,还有种荒诞的期待。
华清外面的早餐摊子不要饭票。
吃过早饭又在校园里转了转,华清大学是一个园区,面积大着呢,昨天单师姐根本没带着几人走完。今天也是走不完的,邵光荣约好了早上九点送车子来。
夏晓兰问时间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没手表。
以后上课还挺不方便,夏晓兰把买手表的事儿记在了心上。在学校戴劳力士肯定不明智,她觉得梅花表就差不多了,一个学生拥有也不过分。
华清是学霸们呆的地方,炫富大概要被鄙视?
夏晓兰不打算吃糠咽菜,她也不打算靠炫富在华清脱颖而出……总不能几十年后同学一想起她,就是暴发户的标签吧!
“嘟嘟——”
夏晓兰胡思乱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想的,邵光荣已经把车开到。
“这车我和人说好了,用两天再还,刘阿姨她们在京城出门不方便,嫂子您就载她们好好逛逛。”
要不咋说邵光荣是上了几年班的老油条呢,他虽然是个大嘴巴,办事也老道,不仅把车给夏晓兰开,还给夏晓兰准备了一份地图——84年又没有导航,很多街道和30年后变化很大,夏晓兰的确不熟悉眼下京城的路。
到故宫,还是得去天安门那里。
这条路夏晓兰还记得,她想问邵光荣把车给了她自己怎么回去,邵光荣已经跳上一辆公交车跑了。
夏晓兰几人到故宫时,陈庆和陈旺达早到了,两人手里也是拿着地图,在故宫门口等。陈庆还以为邵光荣送她们过来的,却是夏晓兰在开车。
还有啥是夏晓兰不会的?
这时候要学开车的学费还不便宜,在驾校学会了就能找到开车的工作,运气好的能进一些单位当司机,或者就直接当跑长途的货车司机。
比如安庆一中今年高考落榜的部分男生,不想复读了,就跑去学开车。
开车这项技能很值钱,没想到夏晓兰也会!
而且邵光荣还能把车随便丢给夏晓兰开,不怕磕着碰着?陈庆是猜不透邵光荣的身份。
昨天他们两人在招待所,不同于夏晓兰那边倒头就睡,陈庆和陈旺达可是谈话到后半夜。这个大学要咋读,陈庆是来学知识的,不能被京城的气派给吓住,也不能龟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出去。
陈旺达说希望陈庆四年后能和华清那两个学生一样,说话大方,人也自信。‘认真学习,多交朋友’是陈旺达给陈庆订的八字方针。
陈庆也有自己的想法,陈旺达呵呵笑:
“知道你小子想啥呢,不就是想娶媳妇儿了?你现在还比不过别人优秀,咱家的条件就这样,人往高处走,你叫晓兰丫头凭啥选你?但你四年后可以追上去,我看大学没毕业,晓兰丫头也不会嫁人。”
谁家不想要个聪明优秀的儿媳?
陈旺达可不像陈庆她妈一样,芝麻绿豆大小的心,一边觉得陈庆最优秀谁家闺女都配不上,真遇上优秀的闺女了,又顾忌别人太优秀,怕压住陈庆的地位!
这都是屁话!
男人为啥努力?
不就为了喜欢的女人,为了权势和金钱?窝窝囊囊的在乡下种田,喝了酒捏起拳头吓得家里女人大气不敢喘,难道这就叫有本事有出息?
陈庆是被亲爷爷给鼓劲儿,他爷爷说得对,现在比不过,不代表四年后还比不过。他还能在读大学期间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让晓兰不再以看邻居哥哥的眼神对他,而是把他看成是可以依靠,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带着这种心态,参观故宫时,陈庆表现的进退有礼。
刘子涛人小鬼大,察觉到危机,扯住夏晓兰的手大声问:
“晓兰姐,我想姐夫了,你啥时候带我去看姐夫?”
他还要给姐夫汇报敌情呢,刘子涛对伟大领袖发誓,他一定要圆满完成姐夫交待的任务!
417:丈母娘去看女婿(1更)
童言无忌,刘子涛这时候提到自己“姐夫”,陈旺达也不好装傻了,趁机也帮孙子打探了一下夏晓兰对象的情况。
“晓兰处的这对象挺忙的?涛涛想去,你就带他去看看,你妈她们都见过了吧,到了京城也得聚一聚,不用管我和陈庆,下午大家就分开逛。”
多大脸呀,他还能跟着去看看夏晓兰对象不成?
陈旺达有自知之明,他可不是夏晓兰的亲爷爷!
夏晓兰尊重他,是因为他之前的帮助,那一点点情分也不可能耗一辈子,何况夏晓兰后来把倒卖油渣的生意让给了陈家。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靠着这生意也赚了几千块了!以后能做多长久不好说,再大的人情用值几千上万的赚钱门路来换,那也是陈家占便宜的。夏晓兰现在不欠陈家啥,也不欠村里人什么,就算和陈庆凑不成一家,陈旺达还指望着她将来能照拂到七井村,不可能得罪她的。
夏晓兰也没有瞒,不过她也没细说周诚的职务和家世,就说是在部队。
“离城里不算远,在商都的时候就见过我妈了。”
陈旺达点点头:“当兵的好,有责任感!以后感情稳定了,也带回村给大伙儿瞧瞧。”
陈旺达说话挑不出毛病,提到周诚,夏晓兰见陈庆神色一黯,又变成大大方方的,陈家人深明大义,夏晓兰也希望保存双方之前的情谊。
“明天再说去看他,今天先陪您好好逛逛,京城我之前来过两趟,哪里有吃的还是挺熟的。”
夏晓兰是个半吊子导游,她对84年的京城不了解,但对这些景点还是能说出几分。
周诚不能请假出来,夏晓兰到了京城肯定要去看望他。
开学后要适应新环境,各种杂事儿得忙上几天,那就开学前呗,趁着她妈和舅妈李凤梅都在。刘子涛嚷嚷着想姐夫了,刘芬其实也挺惦记周诚,周诚把夏晓兰带回家,周家人没反对两人交往,刘芬待周诚的态度肯定又上升一个台阶。
谈婚论嫁还没到时候,周诚和晓兰也是在双方家长面前过明路的,可不是偷偷处对象了,而是正大光明的在交往。
刘芬去羊城,还到了特区,那里什么东西都有卖的,她自己也有从服装店拿的工资,根本不用问夏晓兰拿钱,还用自己的钱给周诚买了两条不便宜的皮带。
夏晓兰说部队会发衣服,帽子、鞋子包括皮带等东西,刘芬也不管:“部队发的,和我买的不一样。”
一个是国家对周诚的关心,另一个是她对周诚的关心,哪能一样呢!
部队的伙食肯定能吃饱,但能随便想吃啥就吃啥不?刘芬想到过年时候周诚给寄了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周诚的工资是否够用。别的不说,周诚让人送到于奶奶家的两条狗,听话又户主,有了狗后晚上睡觉都踏实,床下藏着几万块钱的营业款刘芬也能安心睡着。狗是很好,吃的也多,周诚经常叫人往家里给送肉食。两条狗都吃边边角角的碎肉,单独算一份,可一整扇整扇的羊排往家里送,那不就是补贴她家的伙食吗?
刘芬就担心周诚的工资不够花。
周诚和康伟倒腾香烟的事儿她也不知道。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除了给周诚买皮带,刘芬还准备给周诚偷偷塞钱。
刘芬的钱不仅是工资,还有夏晓兰拿了高考状元,省、市、县以及学校的给的奖金,加起来也有2000块。这钱既是奖励,也是让省状元顺顺利利念完华清大学的保障。
大学虽然不要学费,书本要花钱买吧?
家境不好,学习成绩也好的话,大学每月还给发补助,甚至还能拿奖学金。
对学霸来说,念大学的四年不是花钱,而是挣钱!
就这样的政策下,依然有寒门学子考上了大学却没去读,因为在拿到什么奖学金和补助前,他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家庭缺了这个壮劳力马上就要垮掉。只能带着绝望撕掉通知书,放弃大学梦……万一夏晓兰也遇上这种事儿,那得多可惜?
豫南省一年才考上几个华清和京大啊!
当时夏晓兰就把这些钱全让刘芬拿去用,“你女儿考读书赚的,花起来肯定感觉不一样。”
那可不,就像安庆县一中之前发的200块奖学金一样。
刘芬手里的钱就是这样攒下的,各种来源都有。刘芬要咋花钱,夏晓兰不管,反正不能节约自己去给别人花,夏晓兰希望刘芬能‘自私’点,不要那么无私贡献。在保障自己过得好的前提下,爱给周诚发“红包”,夏晓兰也没办法。周诚自己有钱,做人也不吝啬,刘芬可不是在贴白眼狼。
晚上夏晓兰还和家人住招待所,她其实能提前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就搬去宿舍。不过以后住宿舍的时间还长,能多和家里人腻腻也挺好,夏晓兰就不急着搬。邵光荣把大吉普借给她开两天正合适,夏晓兰正好载着家里人去部队。
上次好像是被方士忠和高菲往上面举报了,说夏晓兰作风太奢靡,高调往团里送6只羊的事带来坏的影响,夏晓兰也不敢顶风作案。一次送羊,是人情,次次送羊,她又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
随便买点牛肉干、猪肉脯之类的即食肉制品,还有不少肉罐头,这些都是耐吃又耐放的,周诚自己吃可以吃很久,分给人吃也行。刘芬都说这些东西买的好,直让夏晓兰多买点。夏晓兰买肉罐头的时候,想起来周诚上次吃芝麻白糖包的表情,又给周诚单独买了不少水果罐头。
今年的西瓜特别便宜,一斤西瓜只要一毛五分钱,一个大西瓜10多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