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学生在乡下少,在城里可不少!
说是把他和张翠接到京城,又不是享福的,还不是要自己去摆摊卖小吃。
京城的房子也买不起。
夏长征就觉得,考没考上大学,也就听着舒服,真正的好处一个没占上!就说他和张翠现在租的房子,一个小院子里挤了好几户人,要说地方宽敞,还不如在大河村乡下的房子。
张翠说这是京城,哪能和老家比,夏长征就是不满意。女孩儿都注定了没多大本事,他家子毓就是满脑子要贴婆家,夏长征认为能依靠的还是儿子,等他儿子俊宝长大了,不会看着亲爹被人这样欺负。张翠这借口,让夏长征按捺住不满。
看看这些人,哪个都是国家干部,子毓嫁进王家,的确是高嫁。
这样一想,夏长征又露出点笑意。
他觉得自己也算订婚宴的主角之一,是女方的亲爹嘛,可从头到尾,谁会将他和张翠放在眼里?
都是看在王广平的面子上才来吃饭,和夏长征又不认识,谁会主动来敬他酒?
夏长征这顿饭啊,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不开心的,总得来说,还是郁闷多过喜悦。
张翠就没想那么多,国家干部是不是瞧得起她重要吗?
以后有没有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夫妻俩的想法截然不同,夏长征不满意,王广平难道就满意么,还不是要硬着头皮举行订婚。要和一个满身酒气的伤残人士,一个洗不清油污味儿的乡下妇女做亲家,王广平心里十分憋屈。
冉淑玉私下里都哭过两次,觉得王家命途多舛啊,也觉得儿子王建华受了委屈。
男女双方的父母都有不同想法,唯有当事人夏子毓看起来神清气爽,和王建华还带着一丝忧心忡忡不同,夏子毓是真高兴啊。她花了多少心思,才终于走到了今天,最难一步已经迈过了,以后必然是康庄大道。
“建华,我真高兴呀。”
夏子毓脸上的喜悦毫不掺假,王建华也深受感染,不管境况怎么艰难,子毓真是全身心在喜欢着他,也是为他考虑。
他反手握住夏子毓的手,“这点麻烦,我们一定能扛过去,你现在受了委屈,以后我一定会加倍补偿你,一辈子对你好!”
可不是受委屈吗?
订婚只是王家和夏子毓之间的一种交易。
王广平和冉淑玉并不是真心接纳夏子毓,而是需要夏子毓来背锅。
王建华也知道,但他也没办法拒绝这一点。对成功,王建华心里也有迫切的想法,以前一个大院的子弟,混一个圈子的人,只要当初家里没有出事的,现在都比他王建华过得好。王广平在农场下放七八年,原本和王家同一档次的人家,现在都拉开了距离。
和昔日的朋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友出去过几次,王建华就真切感受到这点。
差不多的年纪,真没有人还像他一样在读书的。
以前人家叫他哥,现在人家早工作几年,在单位上也有了小权,哪能心甘情愿围着他屁股后面转?
同龄的人都成家立业了,王建华还读书呢。
更让他难受的是,那几个年纪比他小的,据说现在也混的有模有样。
他现在真的不能被何家那个女疯子缠上,已经落后了这么远的距离,再有什么波澜,以后还怎么追上去?
只能委屈子毓了……王建华眼中闪过爱怜。
订婚是公布了,夏子毓就贴上了王家人的“标签”,王广平也算正式给何家人道歉:
“补习班并不是我儿子开的,他也是被对象叫去帮忙,不过管理上出了疏漏我们也不敢否认,大家都各自退一步……”
王广平的意思,就是把负责人夏子毓交出来呗。
何佳妈也知道补习班一直是夏子毓在管理,她说要把王建华送去坐牢也是威胁居多。真要进了派出所,公安一问何佳就会露馅儿,不过是恶心下王家人罢了。
没有王广平在背后撑腰,一个女大学生敢办什么补习班?
何佳妈是既讨厌夏子毓,也讨厌王家,现在能收点利息回来也不错,反正是王家把夏子毓送上门的,她不欺负两下,岂不是对不起王司长的诚意?
夏子毓这边刚刚订婚,王广平和何家暂时休战,那边学校就有了公开的批评:
第一,师院学生在校外搞的补习班以营利为目的,是不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所有私下去补习班上课的学生,这次全部被“严重警告”。
第二,补习班不正当谋利,学费当退还每个补习的学生。
第三,补习班的发起人夏子毓,予以“留校察看”处分。
这是公开出来的。
没公开出来的是王建华十拿九稳的先进评选已经被取消。
这是看在王广平的面子上。
师院这处罚也是征询过王广平意见的,王广平都怕何家人发疯,师院难道不怕?这个补习班当时上报纸,因为参与者全是师院在校生,师院这边也是有好处的,是支持的。
现在才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说不清!
夏子毓的“留校察看”已经是很严重的处分,仅次于开除学籍,这个处罚必然是要写到档案里的,意味着夏子毓已经和最好的工作无缘。这绝对是要影响分配工作的,不仅是她,那些参与补习班的师院学生也挨了处分,都恨死夏子毓了。
夏子毓虽然挨了这个处分,她本人其实并不像表现出来那么难过。工作分配的好坏,并不能影响她的以后,就算分配的工作差,等风头过去了王家还是能帮忙调动下的。再说了,有本事的人不会被工作单位给限制住!
夏子毓更难受的是要全部退还补习学生的学费。
发给师院学生的工资可以追回来,可她花在拉关系租场地和各种宣传的成本怎么追?
忙活了几个月,她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把原本手里剩下的钱也折腾了好多出去。
若不是王家之前还了五千块给她,师院要求“退学费”的处理办法,就会逼的夏子毓想跳楼!
499:都是靠谱的人(2更)
“补习班”硬生生给取缔了。
这是何家逼迫的结果,也有别人在帮忙。新的教育探索模式?简直是瞎扯淡嘛。
顾正清觉得吧,真要搞什么学校以外的补习班,还得优秀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搞。当然,现在这事儿也不能提了,这边补习班给取缔,时间点太敏感。
王家随便推了个女学生出来顶缸,都说是王广平没过门的儿媳妇,这事算是让何耀军暂时满意了,没再死咬着王广平不放。
反正王家也不可能把自己完全摘干净,王广平让儿子和未来儿媳妇办补习班敛财,给部里的同僚们留下很恶劣的印象,这影响现在还不能显现,以后王广平才会感受深刻。
身处旋涡中心的何佳,因为自己轻率不成熟的想法,肯定要遭一番罪的。
这些事顾正清都不敢细问。
不遭罪怎么办,难道叫何佳把孩子生下来?
这不是疼爱女儿,这是放任她把自己的人生过得一团糟!现在的小孩儿可不讲究啥人权,犯了错父母抓起来就是一顿揍才是主流做法。
平等?
自由?
先不用父母养了,再来谈这些!
80年代养孩子的观念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顾正清管不了何家怎么对女儿,他倒是要对自己的大女儿顾思颜好好管教。都是一样的年纪,顾思颜要是哪天也干出这种事,顾正清多半也要和何耀军一样发疯。
他和妻子轮流给顾思颜做思想工作,耳提面命告诉顾思颜,学生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多学习文化知识,以后才能当一个对社会和家庭都有用的人!
“你这次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主动坦白,把事情告诉了何佳妈妈!”
给了顾思颜好多棍子,顾正清又加了个甜枣。
这种有事就告诉家长的行为还是值得表彰的,就说何佳这事儿,幸好顾思颜说出来,再瞒着几个月何佳肚子大了,这事儿可就不好处理,何佳承受多大的压力不说,对她本人的身体健康也损伤比较大。
“我也不敢说,夏姐姐鼓励我,真正的好朋友就应该把事情告诉何佳的父母,说我们还太小,处理不好这种事。”
顾思颜老老实实的把夏晓兰给卖了。
“夏姐姐?”
“就是表哥的女朋友呀!我和何佳去医院,碰到夏姐姐了,她还借钱给我,我去还钱的时候忍不住把事情告诉她,她就劝我一定要告诉何佳的父母。”
原来里面还有这一遭呢。
顾正清忍不住点头:“我就说过,你表哥找的这个女朋友很优秀,你以后多和她来往,她不仅学习成绩好,做事情也稳当,是个靠谱的人。”
顾正清看夏晓兰本来就是自带光环的,这一次的事更是佐证了他的看法。
周诚还真是周家小辈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人家挑对象的眼光就是比一般人强。
顾正清在那儿让顾思颜和夏晓兰学习,周云琴的思绪却有点飘,她从周奶奶的嘴里听到点口风,好像二哥两口子,对周诚找的这个对象有了别的意见。
周云琴心想,这不挺好一个姑娘吗?
&n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bsp;这都不满意,周诚是找对象还是选妃呢。
可惜这件事不能主动对她二嫂子提,要不何佳的事儿就传开了,何佳妈再怎么胡搅蛮缠,也是当母亲的护犊心发作。
……
夏晓兰也是开了眼界。有人觉得她靠谱,她现在觉得伍行长是真靠谱。
刘勇也觉得学到了东西,伍行长办事的手法,和刘勇、夏晓兰都不太一样,夏晓兰是商场上打拼的手段,刘勇是农村进城的包工头,俩人不当甥舅都没道理,想法什么的都有七八分像。
伍行长就要温和多了。
也是个人所在的环境背景不一样,伍行长不需要打打杀杀,犯愁的就是卖点国债券,手底下员工的奖金怎么弄,没有夏晓兰和刘勇那么大的压力。
反正伍行长一出面吧,也不说狠话,也不至于卑躬屈膝,街道办的人还真出了力。
刘勇自己新买的房子,真金白银花了,没理由反要受一群租户挟制呢。
以前的徐竟老师是清高,街道办的人就敷衍两下,现在刘勇很舍得面子,伍行长在中间牵桥搭线,刘勇就散烟说好话,大家都愿意和好相处的人打交道。别别扭扭的还想别人帮忙,原本能出十分力的,别人就随便糊弄下只出七分力,你也拿别人没办法呀。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
街道办的人走在前面,刘勇和夏晓兰跟在后面。
租户们再胡搅蛮缠,街道办的人也恼了:
“以前的房主徐老师提前半年就叫你们搬走吧,都给了这么多时间,你们把人家一个老师欺负的够呛。现在徐老师把房子卖了,新房主手续齐全,让你们搬就得搬。”
街道办的人都讲不通道理,就默许刘勇采取点强制性动作了。
有人上前推搡,刘勇瘦瘦小小的好欺负,李栋梁和葛剑不好欺负啊,这两人沉默寡言的跟在身后,关键时刻比任何人都好用。反正李栋梁和葛剑“帮忙”,将住户们全部清理出去,包括行李都搬出了院子。
刘勇见好就收,还给每个租户发了20块钱:
“这钱也能当两个月房租了,我自己又没收你们的租,还怕你们没房子住,给你们两个月房租的安家费,这要是还赖着不走,那我也就……”
街道办的人点点头。
强行把租户们请出去,也没动手打人,还给贴俩月房租,这些人要还是不走,就真是得寸进尺了。
原本还有街坊指指点点呢,这下子都说刘勇厚道。
这方法,就是伍行长教的。
舆论上要占上风,不要留下隐患,刘勇上来就打打杀杀,让保镖把租户们赶出去,痛快是痛快了,街坊邻居就偏向那些赖着不走的租户。现在就不一样了,刘勇把街道办的人请来当见证,软硬兼施,既强硬请租户们离开,也很厚道给了“安家费”,作为一个房主做到了这样,谁会指责刘勇?
私下里和租户们谈补偿?
呸,凭啥要补偿。
这钱就是花给街道办看,花给左邻右舍的人看的,以后刘勇要在这里安家,也能和左邻右舍处好关系!
伍行长笑眯眯的,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这边多费点心思帮忙,他的国债券才有人买啊!
500:钱乃英雄胆(3更)
徐竟老师搞不定,是没掌握方法,有了伍行长的帮助和指点,刘勇一天就把租户们请走了!
赖着不走也没办法,东西搬出去,绝对不可能叫他们再搬回去。
李栋梁和葛剑就是守在那里的门神!
伍行长主动要贷款,刘勇还真不太敢要。他得和夏晓兰商量下,伍行长也不催促,刘勇时候给的感谢费伍行长都没要,就收了刘勇一条烟。说到底,伍行长不图这点小利,那些发不起工资的国企要从分行贷款的,求着伍行长的时候多了去,他是缺这点吃吃喝喝的人么。
人家是一心为公,有大追求的。
“晓兰,你说这国债券买了真不会亏?我看伍行长这样子,都替他愁。”
夏晓兰好无语,人家伍行长发愁的是上头摊派的任务,她舅这样自己做生意的还替人家铁饭碗愁。伍行长怎么说也算银行中高层管理者,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扩大,伍行长的工作只会越来越吃香。
“买国债券是亏不了,不过对我们来说,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都会损失不少,买国债自然也不会赚。还有伍行长说要贷款给您,您得看自己那边是不是需要。”
利息低得看有多低。
真要是要付给银行的利息比存款利息低,把钱贷出来再存进去,刘勇都能赚一笔差价了。
夏晓兰是觉得这样小打小闹没意思,还得看看刘勇贷款下来有没有用处,做生意嘛流动资金越多越好,但也要合理判断生意前景和财务状况呀,借了一堆钱结果换不上,‘远辉’又不是国企,还能把银行的钱赖掉?
那些赖账的国企,自己都破产了,远辉却还要长远发展的。
刘勇听了夏晓兰的解释,也有两分心动。
他是贷过款的,欠银行的钱是睡不好觉。可市政府招待所的工程圆满完成,他及时还了银行贷款,还赚了一大笔钱,刘勇本人享受过银行贷款的好处,并不抵触。就像夏晓兰说的,如果有合适的工程,他这边资金不趁手,那伍行长愿意贷款给他,他还是想接手的。
刘勇胆子本来就大,要不当初怎么敢干走私。
他带着夏晓兰在四合院里转了一圈,虽然租户们自己搭的小房子把院子搞得乱七八糟,架不住这院子整体面积不小。和七井村批给夏晓兰家修房子的那块宅基地差不多大了!
村里的地哪能和这个院子比,皇城呢这是。
刘勇这时候才有点真实感,“我这就在京城有房子了?”
那可不,没想到舅舅还比她先有房,夏晓兰也替他高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谁先买谁后买都一样,夏晓兰最记情,她和刘芬在大河村那个四面漏风的破房子里,是她舅二话不说把母女俩带回去,那可不是接回去住几天,那时候刘勇可不知道她有本事能赚钱,分明是把母女俩当成责任给揽在身上了!
现在想起来是不太妥当,刘勇都没和李凤梅商量下就做了决定。
幸好夏晓兰也没麻烦舅舅家太久,很快就自己赚到了钱。
这些事都是去年发生的,才短短一年时间,中间发生了很多事,夏晓兰也不至于把对刘勇的感激心给忘了。
“这些违建小房子肯定要拆掉的,您家就只有三口人,拿这么多小房间没用,院子原本的格局就很好,足够您带着舅妈和表弟一起住,把院子的原貌给找回来,房子住着多敞亮!”
一家三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口挤小房间也能住。
还有三代同堂挤一间屋的呢,这不是个例,在特殊年代很常见。
衣食住行是人们离不开的需求,赚到钱解决了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下一个要改善的肯定就是住房问题。有房子住和住的舒服是两回事,夏晓兰觉得刘勇可以直接向住的舒服迈进。干脆把乱搭建的地方都拆掉,花点钱把院子整修下。
“那就还需要一笔钱。”
房子买下来,还得修复,添置各种家具,刘勇觉得这还真是个花钱的窟窿。
比别人强的是,刘勇就是干装修的,他能把别人的房子装修好,轮到自己的家,那还能不尽心么。
扭头就对夏晓兰说:“你不是学建筑的,装修也算建筑,舅舅这院子就交给你了。”
开学还不到俩月呢,夏晓兰也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不过她这个半吊子从前也给康伟和邵光荣家设计过装修,还有鹏城市政府招待所的方案,七井村的房子也是她和龚洋合作的,真要让夏晓兰上场她也不怕。
华清建筑系有那么多厉害的老师,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请教呗。
学以致用,多搞点实践,比她总是画线条强。
当然,基本功也是要练的,夏晓兰高高兴兴接受了刘勇的托付,哪天她得过来把小院儿的面积和户型仔细量一量。
刘勇也是把房子摸了又摸,这要和他家凤梅一说,惊喜可太大了!
就是一家人还不能往京城搬,刘勇要在鹏城做生意,李凤梅则离不开商都的服装店。
也不急,这边房子慢慢修整,赚钱也有空闲的时候,他儿子刘子涛现在还念小学一年级,再有个四五年光景,刘子涛上初中前,刘勇发誓自己一定要把家给安在京城!
可怜他爹妈走得早,也没想到他能有今天这出息,逃荒到豫南省七井村的老刘家,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还能把家给搬到京城来。
将来像晓兰说的那样,再把户口也改了,刘勇觉得这辈子也算混个人样,让刘家在京城扎根,死了也有颜面见泉下的列祖列宗嘛。
“走,你再带我去看看你说的什刹海的院子。”
他的房倒是买了,外甥女的还没落实呢。刘勇都来京城一趟了,肯定要顺便看看。
对方要真是不愿意让步,他就做主给添点钱……哎,钱这东西花完了再赚嘛,伍行长不是主动要贷款给他么,刘勇现在还挺有底气。
……
远在香港的夏大军,好像也忽然有了底气。
阴差阳错救了“大少爷”,夏大军到了香港后好像否极泰来了。
大少爷留他在身边当了跟班,俗话说宰相门房七品官,他虽然在大少爷身边就是个跑腿的,集团里那些中层管理人员见了他也不敢拿架子——没错,就是集团公司,别管私下里是做啥的,大少爷家可是有个正儿八经的集团公司。
夏大军这个土里土气的大陆佬,陡然成了集团大少爷身边的宠臣,夏大军跟在大少爷身边,短短一个月,就见识了前半辈子几十年都不知道的市面。
到了月底,大少爷给夏大军开薪水了。
花花绿绿的港币,夏大军数了又数,居然有三十多张?!
钱啊,那就是英雄胆,是男人的底气,夏大军把薪水揣好,吐出一口长长的浊气,连腰板子都挺直了很多!
501:这操作太骚了(4更)
南锣鼓巷的院子格局方正。
什刹海的院子就真是景好,出门几步就是个大湖……刘勇刚从鹏城过来,原谅他实在不能把湖叫海,什刹海原本就是湖,在京城的怎么会有海?是满清入关的时候,沿袭了草原上的叫法,水域都叫“海子”,才有了什刹海。
鹏城那边刘勇是经常看海,浪潮大,无边无际的,那才是海。
现在这个,风平浪静的水域,就是个湖嘛。
不过湖也是美的,什刹海一直是京城人出游的地方,在84年风景也很不错,刘勇就说那四合院和他外甥女相配。
他外甥女长得这样水灵,难道不该住在这种地方?
“买,就买这处,你钱要是不够,剩下的舅舅给你出点。”
夏晓兰无语,幸好甥舅俩是偷偷来看院子的,要是房主在这里,听见这话还能降价卖吗?房子她想要,10万块实在太贵,夏晓兰咬死了8万的低价,添是能添,就看房主这边能松动多少吧。
这房子比刘勇买的还强,院子里乱七八糟的违建小房子不多,夏晓兰要是买下来都不用改造太多,添置点家具就能搬进来。华清那边的寝室她是不可能退的,不过放假的时候在自己的房子里住几晚,那也是难得的享受。
看完什刹海的院子,还和康伟约好了吃饭。
康伟这都回京城一个多星期,还没轮上和夏晓兰吃饭,这边刘勇也进京,康伟咋说要尽尽地主之谊。
京城的天气降温很快,10月底也到吃锅子的时候,刘勇请伍行长吃饭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