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和周诚处对象这个说法,让王建华陷入了沉思,这是有可行性的!

    “你让我想想。”

    王建华拦着夏子毓的肩膀,“事情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

    这一晚,夏晓兰睡的不错。

    周家的床肯定比学校寝室的软和,暖气也足,睡得够暖和。夏晓兰早上醒的早,没有出现在周家睡懒觉的情况,生物钟都习惯了早期,周末也不是赖床的理由,何况在别人家。

    吃早饭的时候周国斌问她今天怎么过,夏晓兰把东西咽下去:

    “周叔叔,周诚的事我们帮不上忙吗?”

    周国斌摇头,“部队的审查有自己的流程,行政上不能插手。”

    “那如果找到潘保华呢?”

    夏晓兰没想要拿潘三去换周诚平安,要想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找不到周诚,从另一个当事人那里入手应该可行吧。

    周国斌陷入沉思。

    他也想过要和潘保华接触,但这种时机太敏感了。

    “晓兰,我们现在只有不变应万变,多做就多错,不管我们谁去找潘保华,都会变成周诚和对方的确有牵连的证据。既然你相信周诚,我也只有学你和你关阿姨,相信审查的结果对周诚有利了!”

    周诚和潘保华来往有什么关系。

    要没有人查,潘保华就算真的走私也不算啥。

    要有人抓住这点不放才麻烦,

    周诚真有本事从走私犯那里得到情报,对沿海打击走私犯罪绝对是大助力。

    部队审查周诚,是怀疑这种情报是双向交换的,周诚也泄露了情报给潘保华,让对方逃脱了抓捕——那么,潘保华究竟是不是走私犯?

    这似乎成了问题的关键。

    周国斌相信,任何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抓住关键点,就能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的真相!

 603:能找到潘三的人(补3)

    潘三究竟是做什么的。

    谁能找到潘三?

    周家不能出面,那康伟能不能出面?

    如果谁还有人能找到潘三,肯定是康伟了。

    夏晓兰没有擅自做主,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周国斌说了:“我想让康伟试一试,周叔叔您觉得可行吗?”

    康家那小子?

    周国斌知道康伟有多混日子,直觉这事儿找康伟要办砸。

    夏晓兰却有七八分把握,“周叔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康伟可不是从前的康伟,和我刚认识他的时候比,变化大着呢!”

    一个男孩儿要怎么蜕变成男人?

    不是说在女同志身上交待了处男身就是变成了男人。

    有的人十几岁就挑起了养家的担子,面容和身形都还是少年人模样,谁能说稚嫩的肩膀没有男人的品格?

    有的人浑浑噩噩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啃父母,啃老婆,以后啃孩子。

    这种人哪怕头发都白了,也不叫男人。

    康伟以前估计是挺混的,就算是现在,工作单位的领导也认为这是个混日子的。康伟之前就是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夏晓兰觉得最近一年,康伟的变化很大。从倒腾香烟到亲自去跑建材的业务,可能从决定给家里房子装修的时候起,康伟就把家的责任担起来了。

    能赚钱,还敢做主,人变的靠谱了,夏晓兰觉得康伟能信任。这是康伟经过一年多在夏晓兰这边建立的信用度,而夏晓兰显然也在周国斌那里有信用度,她说康伟能办好这事,周国斌愿意相信她的判断。

    征求过周国斌的同意,夏晓兰才去找康伟。

    康伟最近恰好在京城,之前都在鹏城的,刚回来没两天,想约夏晓兰吃饭吧,夏晓兰忙的要命。

    听见嫂子召唤,康伟屁颠屁颠跑出来,还拽着邵光荣。

    “嫂子,您和季家是怎么回事儿?我咋听说季家兴妖作怪的,他家小子不老实,我替他松松筋骨?”

    “你千万打住!我在周叔叔面前给你打了包票,夸你成熟稳重办事靠谱,你马上就掉链子怎么行!”

    夏晓兰没想到邵光荣也来,既然来了,她没马上说周诚的事,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能因为邵光荣和周诚有交情就乱说。

    “你最近复习的怎么样?”

    邵光荣一脸挫败,“别提了,真想明年参加高考,我看一准儿要完蛋!”

    这事儿就是看起来很美,邵光荣都上几年班了,本来也不是学霸型人物,现在想重新和一群考生竞争,他拿着复习资料也挺懵逼的。

    “我让人把自己的复习笔记寄来,到时候给你,先看着吧。”

    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夏晓兰其实从林老师嘴里知道一件事,年后华清可能要开办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就是学历提升的,邵光荣要真想追求下学历,不一定要重新去高考。中专跳大专,再跳本科也行。华清搞得这个继续教育学院,也算是开先河了,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尝试。

    小邵同志现在还挣扎着复习,夏晓兰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

    三人吃了饭,邵光荣看出来了,自己今天可能不该跟着来,结账后第一个说要回去看书。

    只剩两个人了,夏晓兰才对康伟说了周诚被隔离审查的事,康伟迷瞪了一会儿,骂了一声草。

    “潘三哥怎么会干走私!”

    走私赚钱吗?肯定是赚的。

    但这钱上沾着血呢,想想刘勇就是个小走私犯子都差点被人砍死,大的走私团伙死几个人再正常不过。死了人往海里一扔,血肉都被鱼吃了,白骨沉在海底,一辈子都是“失踪”状态。

    潘三哥就是长得凶一点,其实心可软了。

    康伟觉得他就算要干走私,也不可能在华国搞。

    夏晓兰满头黑线,“你说他在香港,在宝岛,在东南亚那些地方搞就行?”

    康伟声音有点小:

    “……不行吗?”

    夏晓兰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潘三要真的要外面做这种生意,他是不是要被打击的对象?

    要说潘三重享乐也不像,车子开的是旧的,穿的衣服也不讲究。周国斌说潘三纠结了一群退伍兵南下,夏晓兰相信这人干什么都不仅是为了自己。

    重情重义的人,多半会被情义羁绊,夏晓兰都觉得潘三活得累。

    还是像她这样满身铜臭的个体户活得轻松。

    康伟听说了这事儿就坐不住,电话里他也是联系不上潘三的,他要去沿海一趟。

    “我看看能不能买到明天的机票,尽快给嫂子一个答复。”

    一直是周诚帮他,现在轮到他能帮上周诚,康伟很是积极。

    夏晓兰这个周末没有空闲时候,下午送她妈和于奶奶去火车站,这俩人来京城呆了一个多星期,来的时候是84年12月底,回去时候是85年1月3号,也算在京城跨年了。

    85年的元旦夏晓兰过得没啥滋味,想起来就是只剩一片忙碌,学校的元旦晚会她也没去凑热闹。

    把刘芬和于奶奶送走,什刹海的房子就冷清下来。

    房子还是有人住才有烟火气息。

    夏晓兰以为晚上总算能歇一歇,却不想陈锡良风尘仆仆的,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从羊城感到京城。

    陈锡良觉得电话里都解释不清楚,没办法表达他的歉意。

    夏晓兰打电话来问正事,被他老婆闹了一顿,陈锡良年纪轻轻的,差点气得爆血管。

    和老婆当然是大吵一架,却还要马不停蹄的坐车来京城。

    “夏姐,这事儿真是误会……”

    陈锡良站在校门外的小饭馆里,鼻头冻得通红。夏晓兰摆手:“别别别,那是你的家事我不想听,我就想问问,咱们的合作还算数吗?”

    陈锡良使劲点头,把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放在桌上:

    “当然算数,我这次还把各种证件都带来让你过目,手续我跑的差不多了,沪市我也去跑过,羊城的店铺随时都能租下来,只要夏姐你说一声开工,露娜这个品牌就能运作了!”

    夏晓兰把陈锡良带来的资料都看完:

    “你来京城也好,伍行长那边帮我们找到了铺子,我看着还挺合适,你最好亲自去看看。装修的风格肯定要统一,让人一看到店铺就知道是同一家,但你这家事不解决的话……我们的合作肯定有隐患。”

 604:要如何挽救悲剧结局(1更)

    陈锡良一脸苦笑。

    这就是包办婚姻的难处。

    羊城那边重生儿子,女人只要生了儿子,那就是有大功劳的。陈锡良的老婆再怎么作,她替陈锡良生了儿子,那就是陈家的大功臣,在家里作翻天,陈家都要忍她。

    陈锡良也不是不能忍,虽然没什么共同语言,他结了婚肯定要养老婆孩子。

    他往家里给的钱不少,如果他老婆稍微聪明一点,陈锡良也不介意把赚到的钱都上交给老婆管,按照陈锡良老家的习惯,也确实该这样。

    但他辞职之后赚了钱上交,生意周转时想叫他老婆拿钱出来,他老婆是拒绝的!

    陈锡良刚做起来的批发生意,好悬没有夭折,全靠他姐夫何从生是制衣厂的厂长,能先拿货再结款,陈锡良才撑过了那段时间。

    陈锡良是打死也想不明白,后来隔了两个月发现小舅子结婚,不仅给了女方四大件,还买了摩托车,都是一家人,谁还不知道谁家的情况?反正他老岳父是挣不到这钱,陈锡良才知道他老婆不拿钱出来的原因。

    钱都往娘家塞了,哪里拿的出来?

    大吵一架后,陈锡良的老婆就带着儿子回了娘家,挟儿子想叫陈锡良服软。

    陈老板一开始也急,三天两头往老丈人家跑,别人给出的条件是他赚的钱要归老婆管。陈锡良的生意都差点资金断裂,还敢把钱交出去?许诺每个月给充足的家用也不行,一年上万的家用,在80年代几个月男人能赚到——通通都不行,必须要掌控陈锡良所有的生意资金。

    谈不拢,只能把争议暂时搁置。

    他老婆就带着儿子在娘家长住,陈锡良每个月给生活费500元。

    现在是什么物价,一个月500元岂止是养个大人和孩子,把他老婆娘家人都能养活了。这样相安无事也有两年,陈锡良的婚姻不说名存实亡吧,都是为了孩子在坚持……直到这次,陈锡良要搞女装品牌,到处跑手续,风声传到了那边,都说陈锡良赚了大钱现在要开厂子当大老板,他老婆的娘家人又撺掇着女儿回来“掌权”。

    厂子可以开,财政大权不能落在别人手里。

    不是开厂子,是搞什么服装公司?

    那也是一样的,公司都要请人嘛,要把小舅子塞到姐夫公司来,反正空出来的职位不能被别人占去。

    要命的是陈锡良的公司是和夏晓兰合伙的,钱虽是周诚的,周诚是现役军官,合同还是夏晓兰签的,她和周诚私下里另签一份协议。从明面人来看,夏晓兰才是陈锡良的合伙人,陈锡良的老婆不肯信一个女人拿这么多钱做生意,听说夏晓兰极漂亮,更觉得陈锡良有了外心,借着开公司的名义,名正言顺把家里的钱给夏晓兰。

    自曝家丑总是让人很难堪的。

    可夏晓兰都提出质疑了,陈锡良要不解释清楚,就给生意埋下了隐患。

    “……事情就是这样,说出来也是闹笑话。”

    陈锡良说起生意时眉飞色舞的,说起家庭就是霜打过的茄子。

    夏晓兰听完就知道陈老板这婚姻多半要完蛋,陈锡良不是那种会被人掌控的,这人胆子大,敢想也敢干,怎么肯让别人做主?

    夏晓兰虽然没结过婚,也知道陈锡良的老婆做的不太对。

    女人缺乏安全感,想要掌握经济大权不能说错,这年代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样,男人每个月拿死工资,领了工资就上交,由妻子统一安排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工资是固定的,每个月的开销差不多也固定,没有理财的手段,也没有余钱去理财,精打细算后攒的钱,只能存银行。

    积少成多,攒着办红白喜事,买大件家具和电器,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过的,陈锡良的老婆可能还在想,偏偏陈锡良不上交钱,说没有外心谁信?

    恰好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陈锡良和老婆的观念不对等。陈锡良的老婆旧观念没转变过来,拿死工资的工人,和赚钱的个体户不一样,后者手里流动的钱太多,要把赚到的钱全部上交没问题,保管钱的一方得方便做生意的一方随时取用。

    谁管钱,谁就要负责理财,钱放着不动只会贬值。

    陈锡良的老婆不懂理财,要是只把钱存银行还好,全部私下里送回娘家,这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不是说陈锡良抠门儿,不允许老婆接济娘家,就夏晓兰所知的婚姻常识来说,“尊重”和“沟通”是夫妻间最重要的两门功课。尊重在前,沟通在后,不尊重伴侣的意见,擅自就把小家庭的钱往外拿,不管男女,干这事儿都不对。

    有过一次,就会让另一方没有信任感。

    那陈锡良还敢交钱吗?

    一两万挪走了没啥,一二十万,甚至更多呢?

    夏晓兰想起来也挺后怕,她投的钱可是周诚的。

    “这事儿总要拿出一个解决办法来吧,她要是怀疑我俩的关系,我们还能不能合伙做生意了?”

    夏晓兰一点也不想管别人家的私事。

    她就是被一些脑子有毛病的人搞怕了,最近的一个就是季雅。有些人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别人的解释是不会听的,夏晓兰也怕再遇到个偏执的。

    这种不愉快的生意,还不如不做。

    大冬天的,陈锡良急的脑袋上冒白气。

    怀疑他和夏晓兰?

    这位祖宗,他都要叫姐的,非要冤枉他和夏晓兰有什么,不是逼着他去跳海么!

    之前的柯老大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被削掉面子,一蹶不振了好久。

    “肯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意,逼到没办法,也只能离婚了……来京城前,我就已经提出了离婚。”

    陈锡良真不想走这一步,两人之间有孩子,也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现在要分开,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伤筋动骨。

    夏晓兰张张嘴,愣是没说出啥有用的。想到上辈子看的法治新闻,陈锡良会被后来娶的年轻妻子害死,似乎阻止他离婚,就能挽救陈老板将来悲惨的命运?

    夏晓兰觉得这不止是陈锡良的家庭矛盾了,先知先觉,真的就能改变身边人的命运么?

    她凭什么去决定陈锡良的命运走向,阻止他离婚能改变他的未来被绑架撕票的命运,蝴蝶翅膀扇动,陈锡良会不会面对新的劫难!

    夏晓兰一干涉,就像把陈锡良的命运扛在了自己肩膀上,她有这个资格么。

 605:不能过河拆桥(2更)

    夏晓兰不认为自己有替陈锡良选择命运的资格。

    但陈锡良不算她朋友,也是她生意伙伴,两人认识了一年多,这人不是法治新闻节目里冷冰冰的“陈老板”,要夏晓兰什么都不做不管,眼睁睁瞅着他滑向悲惨的未来,夏晓兰也没有那么硬的心。

    那阻止陈锡良离婚,把他和现在的老婆勉强凑在一起?

    夏晓兰只要想想都会头皮发麻。

    换她处在陈锡良的位置,一腔雄心壮志要挽起袖子干事业,家里人不说理解支持吧还扯后腿,换了夏晓兰是忍不了的。

    “你觉得自由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夏晓兰冷不防丢出个这问题,陈锡良有点懵。

    不是在说他家的破事儿嘛,忽然搞得如此严肃,扯到了自由和生命?

    陈锡良在斟酌着要怎么回答,夏晓兰却摆摆手:“算了,我说着玩的。你的家事怎么处理我不管,只要不影响到我们的合作就行。你在羊城找了房子当办公室吧?尽快安一个电话,下次我就不必往你家打电话了。”

    像她妈刘芬和夏大军那样离婚很干脆的毕竟是少数,有了孩子的牵扯,陈锡良要离婚也不容易,说不定家人再劝一劝,陈锡良自己就打消了主意。

    夏晓兰刚才也是陷入了负面情绪,就算陈锡良离婚,离他被继妻绑架撕票也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夏晓兰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挽救下可怜的陈老板,现在着急并没有用。

    有麻烦就解决麻烦,陈锡良的老婆扯后腿,夏晓兰就不和对方打交道。

    只要陈锡良的能力还在,两人合作的事情不受影响就行。

    陈锡良也松了口气,“房子我找好了,找人刷刷墙就能搬进去。”

    装不装修的,根本不重要,要把“luna”这个牌子做起来,要花的钱多了去,办公的地方随便搞搞就行,有那钱还不如好好装一装门店,争取一下子把知名度打开。

    门店装修的事不用说,肯定要交给‘远辉’的,于公于私陈锡良都更会这样干。

    夏晓兰让陈锡良直接去找伍行长。

    中午时候陈锡良又跑来学校,“谈好了,位置不错,价钱也合理。”

    租金什么的,都是必须要有的投入。

    陈锡良主要看口岸,房子是否破烂没关系,都得重新装修。

    这人是靠批发服装,一件赚那么一两块发家的,最后谈下来的房租比夏晓兰租来开服装店的价钱还便宜,一年只要1800元。

    陈锡良一口气签了10年。

    夏晓兰看他嘚瑟的厉害,“你设计师找的怎么样了?”

    陈锡良马上就叹气:

    “先由我自己兼职行不行?”

    80年的华国,也是有服装设计师的。

    比较高端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有纺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

    学院还下设很多研究室,从服装、刺绣到家具等都有,不仅有陈锡良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刘勇需要的室内装修人才也有……然而,毕业生们也不会瞧得上两个小公司。国家包分配的工作不去,跑去私人手底下打工,说不定哪天连公司都黄了,工资可能高一点,但一点都不稳定!

    到了30年后,还有人觉得一个月拿几千块的事业编或者公务员很“稳定”,在80年代这种观念更是绝对的主流。

    现在改革开放,万一哪天国家政策变化,又不许私人做生意了,这些放弃铁饭碗的大学生咋办?

    除了像龚洋那样的缺钱到不行的,不管是陈锡良还是刘勇,公司不做大,就不容易招到有学历的高端人才。大学不扩招,大学生就没烂大街,大学毕业都国家分配好工作,为什么要去私人的小公司。

    “你自己不能又干设计又跑业务,偶尔兼职设计师可以,但公司除了你必须还有专职干设计的……从羊城那些服装厂挖人呢?”

    挖人是最简单的,毕竟是熟练工,稍微培训下就能用。

    款式什么的也不怕,设计能力不行,扒版总会吧?

    在时尚界,这叫借鉴。

    时尚是有延续性的,裤子什么样,衣服什么样,已经是约定成俗的。

    没人给衣服做三只袖子,或者裤子只有一个裤腿儿怎么卖?

    这种夸张的设计,只有在t台上能看见。

    羊城的服装厂不少,挖过来的人哪怕设计观念老旧些,能给陈锡良打下手也行,把陈锡良从琐事中脱身。

    陈锡良想当设计师的梦想没错,但他要专职当设计师,其他事谁来做?

    陈锡良叹气,“也只能如此了,等我们的品牌做起来后,肯定有别人求着加入!”

    店有了,加工厂联系好了,各种手续也办理成功,“luna”缺的就是衣服。陈锡良想赶一批春装试试水,最稳当的其实是夏装,多几个月时间筹备,品牌推出时肯定能更完善。

    不过陈锡良的意思,夏晓兰也觉得可行,

    小规模的试水,可以检验下市场的反应。

    “那就要赶紧装修店面,我舅舅那边你问过了吗?远辉能不能接下这个单子?”

    刘勇肯定要跑一趟京城,除了“luna”的装修,蓝凤凰的分店也需要装修,夏晓兰不会万事不管,在春节前,她还有的忙呢。

    ……

    远辉能不能接下装修单子,不用太担心,刘勇肯定会优先夏晓兰这边的活儿。

    此时在商都,李凤梅才是不能接受的那个人。

    刘芬和于奶奶去一趟京城,回来就说找好了京城的店面,合同签了,租金也给了。

    然而刘芬说要分开经营,把商都这边的服装店直接划给李凤梅,以后京城和商都的店算是“合作”而不是“合伙”,李凤梅就不同意了:

    “传出去我还怎么做人?!”

    李凤梅想的不是夏晓兰和刘芬要把她甩开,而是她占的这个便宜太大了!

    商都的服装店,一年的时间里,赚了有差不多20万。

    店里生意起来了,得好处的全是她,夏晓兰和刘芬反而要独自去开辟京城的新市场?

    新店是否赚钱,谁也不敢保证啊!

    商都这店,夏晓兰拉她入股就是分钱给她,现在彻底要把服装店交给她,李凤梅不好意思占这么大的便宜,天下哪有这样办事的?要没有外甥女晓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