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招一招手,有很多富豪愿意排队当入幕之宾。
杜兆辉脑子里都能替夏晓兰规划去香港的生活了,人家不必靠他,他自然说话要客气点。
任何年轻的雄性,在漂亮的女孩儿面前都会变得礼貌又谦逊,如果有粗鲁不堪的,不是同性恋,就是脑子进水了试图以特立独行引起注意。
杜大少爷认为自己足够谦逊有礼了,夏晓兰却皱眉:
“对不起,我想你可能有什么误会,我和生父关系并不好,我不可能去香港见他,也没有将来去香港生活的打算,谢谢你的好意。”
夏晓兰连杜兆辉的来历都懒得问。
她和夏大军一点感情都没有,现在怎么可能去照顾夏大军?
总不能以前享受夏大军慈父之心的人是夏子毓,现在需要照顾了,就叫夏晓兰去吧!什么香港生活,香港的永居权,这些东西对夏晓兰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她十分认真补充:
“其实他还有一个亲侄女也在京城,两人的感情比父女还深厚,要不你去问一问她?”
夏子毓也不见得会去。
香港身份吸引力再大,也抵不过王建华的份量吧?夏晓兰都理解不了,只能说夏子毓对王建华是真爱,补习班的麻烦都愿意替王建华挨处分。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16:彼此都出乎意料(4更)
什么侄女不侄女的,杜兆辉哪有那个耐心去见!
夏大军又没提过侄女,要的是夏晓兰去香港。这人有了好处想到自己亲生儿女是应该的,就算是杜琤荣,也没见他对侄子比亲儿子更好。
杜兆辉要赚内地的钱,他在审视内地,倒不是说看不起内地……实情如此,哪怕是最好的京城、沪市和羊城等地,和香港都还差着距离。
从内地去香港生活,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仅次于出国吧。
“你可能不太了解你爸的伤势——”
“冒昧问一下,他是因为什么受伤的?”
提起夏大军就容易情绪不好,夏晓兰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懂礼貌的人,情绪上来了,她也顾不上是否礼貌,直接打断了年轻港商的话。
在她表达了不愿意后,对方也没有顾忌她的情绪,就此转身就走,夏晓兰也不用处处迁就对方。
要不是知道这年轻男人是来华清捐款的,夏晓兰想到学院那边,早就转身就走!
杜兆辉刚才想说,夏晓兰不了解夏大军的伤,也不了解他的来历,琤荣集团可不是什么小公司。
结果夏晓兰就把话给他打断了,还问了一个他没办法回避的问题。
“咳咳,其实他是跟在我身边当保镖的,这次也是为了保护我才受伤。”
当保镖?
夏大军的确有一身蛮力,这就不奇怪了。
能从豫南省一路混到了香港去,夏大军这也算挺励志的,从农民混到了阔少身边当跟班,还救了阔少,只要下半辈子不作死,过得都不会太差吧。
“既然是为了救你才受伤的,你出治疗费是应该的。但你要感动自己也好,做给别人看也罢,要报恩是你自己的事,不应该勉强别人的意愿,香港我不想去,希望你不要把这件事和捐献联系到一起……我和夏大军同志,只有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关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我会支付赡养费,超出的部分恕我没办法给予。”
夏晓兰太出乎杜兆辉的意料了。
不仅是长相,还有她说话的条理分明、干脆果断,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她的智商,这是一个长得很软和,性格很刚硬的女孩儿。
她和杜兆辉以前交往的那些空有美貌的花瓶女星还不一样,那些女人好多都是中学毕业就入行养家,买买东西可以,杜兆辉从来不和她们交流正事。
夏晓兰不一样。
她一点也没掩饰和夏大军关系的恶劣生疏,直言不讳的告诉杜兆辉,她不会去香港!
杜兆辉听出来夏晓兰不是开玩笑,这女孩儿真没把什么香港身份瞧在眼里,她可能知道自己长得有多好看,长了一张这样的脸,很多东西都唾手可得。在内地可能还显不出特别优势,到香港那种名利场,这真是很好的一块敲门砖了。
杜兆辉不忍明珠蒙尘,真心劝了一句:
“就算你不为了你爸爸去香港,我建议你也可以到香港闯一闯,如果你改变了主意,可以来找我。”
杜兆辉给夏晓兰留了一张名片。
大少爷也是有脾气的,夏晓兰长得再好看,杜兆辉还不至于当众发情。
这里是华清大学嘛,杜兆辉找回了自己的理智。
他是来捐钱的,来给将来琤荣集团内地发展铺路,夏晓兰不愿意去香港,杜兆辉总不可能将她绑架过去!
夏晓兰本来想把名片丢掉,低头一看写着“琤荣集团杜兆辉”。
琤荣集团,要不要这么巧?
“你是香港杜家的人。”
杜兆辉也没想到夏晓兰听过琤荣集团,因为消息的蔽塞,香港有什么公司内地人很少知道。
知道琤荣集团就好办了,杜兆辉还想问夏晓兰是不是后悔了,却见夏晓兰拿着名片走出了办公室。
向导走进来,校领导也走进来。
“杜同志和夏晓兰同学谈的如何?”
“哦,不错,我只是帮忙带话而已,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对了,我想向华清大学捐300万华币,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
300万,不是个小数目。
对杜兆辉来说,是买一辆车的钱。
校办的主任忍下激动,“手续倒是好办,不知道杜同志这笔捐钱,有没有指定用途?”
杜兆辉在华清有认识的人,刚才的夏晓兰同学就是,万一杜兆辉想定向捐给建筑系呢,肯定要问清楚。
杜兆辉开始想修一栋楼,300万修个楼嘛扣扣索索的,被夏晓兰怼了一番,杜兆辉改变了主意:
“奖学金,我想以琤荣集团的名义,在华清设立一个奖学金基金可以吗?”
奖学金?
学校本身也会给学生发奖学金。
300万存银行,定期的利息是8。28%,算下来一年光是利息钱就有24万。
24万多管用呢,84届的本科新生总人数不够2200人,就以2200人来算,24万的利息就够给每个大一学生一年发109元的“奖学金”,当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拿奖学金。把人数推广到全校,杜兆辉捐了300万华币,能覆盖到整个华清的学生。
不知道基金是怎么运作的,校办的主任这下子不能做主了,必须得交给更大的校领导处理。
……
夏晓兰不是后悔没同意杜兆辉去香港的条件。
接到名片她才知道,杜兆辉就是琤荣集团的人。
刘天全也是琤荣集团的人,杜兆辉姓杜,结合年纪,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就是潘三说的,杜琤荣的大儿子!
那个亲妈死了,一个人能扛住杜琤荣几房小老婆围攻的杜大少爷?
潘三哥说杜琤荣最宠这个大儿子,杜兆辉有多厉害夏晓兰第一次见面没瞧出来,但是夏大军贴上了杜兆辉,夏晓兰倒真是意外了……杜家,可是半黑半白的。
和夏晓兰、刘勇有矛盾的是刘天全,按理说刘天全和杜兆辉天然不对付,敌人的敌人该是朋友才对。
不过她和这位杜大少爷,因为夏大军杵在那里,想当朋友也难——当然,她和集团小开本来也没有当朋友的条件,她的全部身家加起来,可能还不够杜兆辉一个月花掉的生活费。
夏晓兰把名片捏成团,本来想扔掉的,还是捏着鼻子收了起来。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17:300万捐款大讨论(加38)
香港的琤荣集团要捐300万华币给华清大学,设立“琤荣奖学金”。
这一消息,引起了学生们的私下里议论。
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个学生切身利益的,不爱金钱,不代表能名正言顺多拿钱时,有人会拒绝啊!
这不是助学补助,只有家庭贫困学习好的可以申请,奖学金是看成绩的。好吧,最多再加一个操心分,加起来综合评定。
和家庭是否贫困无关,只要成绩达标,就能拿奖学金。
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是一份荣耀。
对原本就要领助学补助的学生,能靠自己的努力多拿一份奖学金,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据说,奖学金发放的数额也比较大。
可能比得上一年的助学金。
那是最高档的助学金,还是最低档的?
高档的就是200多块,低档的也是60元,真不是一笔小钱啊。
“这些香港的公司也太有钱了!”
“300万华币,说捐就捐了。”
“等我们大学毕业,一个月拿的工资才几十块,然后评职称慢慢加薪,要用多少年才能攒够300万?”
“就算一个月挣200元,也要花1250年。”
“你的算法是错的,300万存在银行里一年都是20多万的利息吧,我妈拿钱去存定期,一年是8。28%的利息。”
200元的月工资绝对是高算的,没有人起薪能拿到200元,哪怕是华清毕业生。
讨论的众人瞬间没了激情。
这种财富,她们要赚1000多年才能积攒,一个人能工作的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十年!
原本是感叹香港公司的大方,讨论到后来却变了味道。
夏晓兰瞧着士气低落,忍不住插嘴:
“你们想的太悲观了,我们的工资不可能一直是几十块,甚至局限在几百块,华国在改革开放,也许要不了多少年,经济水平就能追上香港!今天是香港的公司捐300万给华清,以后可能是我们捐3000万给母校,一切皆有可能!”
200块的月工资,就是307寝室众人想象的极限,可307寝室这一批华清80年代的毕业生,学的还是建筑和土木工程,如果每个人都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不用等30年,到了千禧年左右,都会获得很滋润了。
300万,仅靠工资就有人能实现。
更别说和夏晓兰同寝室的女孩儿,将来或许还有下海经商的。
夏晓兰是以超前的眼光才看待每个人的未来,她说捐献3000万给母校,把307寝室的其他人震的头皮发麻。
每个人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
杨永红清了清嗓子:
“我们不能拿工资去和香港公司比,我们是个体,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小螺丝钉,工资够用就行,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你们还嫌弃每个月200元的工资少?我将来要是能一个月拿100元,把我们全家养活都没问题!”
拿大学生的工资去比香港公司的捐款,那再看看土里刨食的农民,当大学生可就太幸福了。
国家分配工作,按月领工资,分房子,医疗免费,干部身份,这些种种加起来,是稳定,是幸福感,的确不是简单的工资多少能比拟的。
夏晓兰的安慰,大家听着是很爽,可太不符合实际。
还是老大杨永红务实啊,说的是她们每个人都能期待的未来。
“不过晓兰,我听说港商来捐款的那一天,你去见过?”
夏晓兰是认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现在连港商都认识了?还不是普通的港商,还是一次性捐了300万的港商!
夏晓兰不知道该不该说实话,但也不能完全说假话。
既然苏静问出口,就证明有人瞧见了她去见杜兆辉,说假话被揭穿很尴尬。她也知道室友们一直是站在她这边的,稍微解释两句也没关系,有的事越是遮遮掩掩,闹出来时越难堪啊!
“是去见过,他说我爸在香港工作,问我想不想去香港。你们也知道,我父母离异,我和所有父系亲属的关系都不太好,也包括我生父。再说我也没有去香港的打算,在办公室里就拒绝了港商的好意。”
去香港!
晓兰还拒绝了!
苏静眨着眼睛好想问清楚,夏晓兰却打住不说了。
这丫头哪里是什么农村家庭,就算户口之前是农村的,家庭情况也绝对不是啊,亲妈开着服装店,亲爸在香港工作,经济上宽裕,体面也不缺。
夏晓兰不知道苏静的想法,307寝室都保证不把这件事往外说。
夏晓兰其实已经去见过舅舅刘勇,夏大军成了杜兆辉的保镖,刘勇是一无所知。刘勇听到这消息,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一个小包工头,和琤荣集团的大少爷是不会有啥交集,但想到夏大军那种人都能有出息,刘勇能高兴才有鬼呢。
刘勇不是嫉妒夏大军。
给阔少当保镖有啥值得嫉妒的!
刘勇是觉得夏大军既然当时消失,对他妹和外甥女来说都是最好的,大家各自生活,相互也别打搅。
现在夏大军别管是受伤了还是发达了,让人把晓兰接去香港是啥意思?!
当初自己不要的闺女,夏家人不稀罕,他刘勇稀罕。
如今又要反悔,要和晓兰讲啥父女情……有个屁的情谊,有父女情,晓兰撞了柱子躺床上的时候,夏大军在哪里?
被嚼舌头的时候,夏大军在哪里。
晓兰和他妹阿芬被夏家不容,夏大军要是个男人,就带着老婆女儿搬出夏家,国家都分田到户了,有田种肯卖力气还能饿死不成!
刘勇就是瞧不上夏大军,以前瞧不上,现在更是厌烦。
这人还没完没了是吧,仗着现在跟在杜大少身边,开始想干啥就干啥了?
他可真敢想啊,接晓兰去香港,晓兰怎么会同意!
刘勇觉得,他和夏大军早晚是避不开的。
‘远辉’主要的生意在鹏城,琤荣集团也在鹏城投资,从前是没交集,现在知道了情况,还能躲着不见夏大军么。
呸,没脸的也该是夏大军,他有啥不敢见的。
刘勇把烟头仍在地上踩灭,对身边的龚洋说道:“今年过年也辛苦点,我们多接几个工程,你把效果图画好,过完年早点开工!”
远辉是干不过琤荣集团,可夏大军也就是保镖,刘勇还不信邪,他自己搞出一番事业,还干不过夏大军不成!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18:后悔拒绝不?(1更)
0万捐款,设立琤荣奖学金,这事儿和单纯给300万还不同。
学校方面也是经过讨论,这奖学金拿了不会对学生有要求吧?要是把华清的学生都挖去香港工作,国家培养的人才外流,为了300万就得不偿失。就像杨永红说的那样,学生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螺丝钉,拿的工资不高,创造的价值大。
任何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产生的利益都可能大于300万,谁知道学生里会出现什么样的人物。
推动社会进步的大螺丝钉被挖走了,是多么惨痛的损失啊!
虽说香港还有12年就回国,也是华国的领土,那里已经够发达了,还是先搂紧人才先发展神州大地吧。
没有要求就行,那华清大学就能接这个钱。
杜兆辉这一招简直是神来之笔,远在香港的杜琤荣本人听了亦十分高兴。
谁说改革开放不好的?
要没有改革开放,香港和内地不会交流这么畅快。
换十年前杜家这样的想给华清捐钱?呵呵,就杜琤荣这样的,底子就不清白,肯定是政府严密防范的对象!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有香港首富捐钱建大学在前,港商给华清大学捐款搞了奖学金基金也不算敏感事。杜家也不是没在香港做过慈善,但在内地这样搞,杜琤荣的心情还是有点激动——香港大半都是内地人迁过去的,哪有那么多原住民,杜琤荣也是。
混黑出身,在香港也算成了人上人,走出去是风光,到底不算荣归故里。
杜兆辉随性的想法,被杜琤荣这个枭雄称赞:
“300万太少了,小家子气,再多加200万,凑成500万。”
500万以华国现在的工资算,一个人不知道要赚多少年。但对杜家来说,真的是少买一辆豪车的价钱。要让杜琤荣捐一千万也行,他是想着这点子不错,今年捐500万给华清,明年捐500万给京大,内地有这么多大学,杜家并不着急,存在感可以慢慢刷的。
捐款的数额又增加到500万。
新闻媒体不用通知,自己就来了,华清大学搞了个捐赠仪式,杜兆辉人模狗样的上台把仪式搞完,还和校长握手,混了一张大合影。
高教司也有领导出席,恰巧就是王副司长。
记者们围堵着,夏晓兰被307寝室的人拖来看热闹,她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广平。一介绍是姓王的司长,还和王建华有点像,夏晓兰马上知道这人是谁了!
意气风发算不上,也不是大腹便便的那种领导,可能下放时吃了不少苦,王广平看起来干瘦干瘦的,样子也比实际年龄大,精神倒是很好。
看样子,王司长很喜欢出席这种场合,还和杜兆辉聊了一会儿。
夏晓兰心里有说不出的诡异,就像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出手干涉陈锡良的命运,冥冥之中,命运好像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杜兆辉来找她,她说夏大军的事儿去找夏子毓。
杜少爷肯定不能听她的安排,可今天,杜兆辉就和王广平见面了。
王广平又是夏子毓未来公公。
见面的理由居然一点都不牵强,高教司关心高校发展,华清成立私人奖学金基金,高教司的领导出席不是应该的么!
所以这俩人就凑到了一起。
夏晓兰表情有点古怪,杜兆辉在台上也瞧见了她。
台子下黑压压的人群,有记者,有师生,乱七八糟的一堆人。就这么多人群里,杜兆辉也能一眼瞧见夏晓兰,这丫头真他妈漂亮!
小脸蛋生的美,腰细胸大还腿长,皮肤赛雪一样白。
眼睛看人时,好像随时汪着一团春水,喜怒嗔笑都是在撩拨人。
这种妖精,天然的风韵,模仿不来,也后天装扮不成。好不容易现世,就该被人捧着,住大豪宅,出入有豪车相送,不是真丝的衣服都怕挂坏她的皮肤,戴珠宝,拎名牌手包,十指不沾阳春水算什么,那双脚都不该去有灰尘的地方。
呆在内地的确很浪费。
更浪费的是,长得这样尤物,性格却很强硬。
杜兆辉嘴里嗯嗯啊啊的敷衍着和他说话的王司长,心想,夏晓兰瞧见这捐献仪式,有没有后悔之前的决定?
留在内地有什么好,听说内地大学生毕业后一个月工资几十元。
在香港的茶餐厅打零工,一个月还能赚几百港元呢。
“杜同志?”
王广平觉得这人有点走神。
港商阔少嘛,难免有点目中无人,竟在和他谈话时走神!
王广平心中不喜欢,杜兆辉把视线收回:
“王司长的意思我明白,想要教育部牵头,将这个奖学金形成规模化嘛……实不相瞒,我们集团也的确有这样的计划,但稍后要捐献哪所大学,捐献多少钱,集团会开会讨论,现在无法给您答复。”
这个王司长凑上来,开口就要说高教司牵头。
杜兆辉对内地的风气略有耳闻,这不是上来揽功劳吗?
由高教司牵头,就是由这位王司长牵头吧,搞得琤荣集团给大学捐款,都是因为王司长的缘故!
抢功劳杜兆辉不怕,他是个很现实的人,当面能亲亲热热叫杜琤荣“爹地”,背后骂老不死的。王广平一个高教司的副司长,能给杜兆辉带来好处吗?
如果能替杜兆辉打通关节,杜大少自然会捧着王司长。
又没拿出实力,上来就说要牵头组织捐款,妈的,钱不是从王司长兜里掏出来的,就能随便开口是吧?!
虽然几百万是杜家买辆车的钱,那也要看花的值不值,给王司长打造政绩这种事没见到好处前,杜兆辉是不可能松口的。
王广平忍着杜少爷蹩脚的普通话,两人说了半天,一句都没说到点子上。
上次搞砸了补习班,王广平的确需要一个比较亮眼的政绩,他就盯上看起来人傻钱多的杜少爷了。杜兆辉语气中有敷衍,以为他听不出来?
瞧不起他是高教司的副司长么,王广平忍着恼意。
“杜同志,你对内地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组织有纪律,就算是港商,也要遵从内地的法律法规……与高教司合作,对彼此都有益,希望你好好考虑下。”
副司长就帮不上什么忙?
杜少爷真是看扁了他,王广平帮不帮忙另说,要想给杜兆辉添麻烦总是行的。
高教司要是不点头,今天这个捐献仪式都能不作数,琤荣集团以后还想捐款?也要看有没有高校敢要!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19:贷20万给你够不够(2更)
杜兆辉和王司长没说到一块儿去。
杜大少爷对华国的国情了解的还不够透彻,汤宏恩根本不是刁难他,而是原则性比较强。
真的有人要刁难他了,他才会发现那些招数很恶心。
香港是有钱人说了算,内地是领导说了算。杜大少爷觉得一个教育部高教司的副司长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毕竟琤荣集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