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班们都知道杜大少要查哪个,把白珍珠拦下的那个保镖率先抢答,杜兆辉示意他说下去。
“走路的姿势和站姿,都有军队的痕迹,而且他手上见过血……大少爷,这个人不太简单。”
普通的士兵也不会见血,上前线和执行高难度任务的才会杀人。
怎么看也不像个普通的士兵,保镖觉得周诚是有军职的。
如果是闽省走私中逃脱的麻仔在,一眼就能认出周诚,周诚带着人杀上走私船,还差点要了麻仔的小命,周诚的那张俊脸,就是麻仔的噩梦!
杜兆辉想骂人,夏晓兰的确没说过受伤的康伟是她男友,都是杜兆辉自己脑补的……可这样,他还把夏大军从香港弄来,有个屁用!
“夏大军来没有?”
“大少爷,现在人到白云机场了,我们会让最短的时间接他到鹏城,需要直接让他来医院吗?”
杜兆辉把轮椅的靠垫扔在了跟班的脸上。
“一会儿我给你预约下医生,你顺便查一查脑子!”
他错了,真要吃屎的时候,这些扑街倒是能赶上热乎的!
杜兆辉脸色阴沉。
刚才康廉明一行人对他视若无睹,杜兆辉把那个打退白珍珠的保镖叫到身边:“你推我去康伟的病房。”
其他保镖都被赶的远远的,杜兆辉这造型出现,康廉明的秘书挺吃惊:
“杜同志,你这腿……”
能给领导当秘书的,好像个个都不简单。
汤市长身边的彭秘书,还有康廉明的秘书,杜兆辉咋看都比他高薪请的助理强。这也是杜兆辉想不明白的,内地这些秘书,每个月拿100块的工资,干的活儿能值10000元。
杜兆辉请来的助理,最高工资能拿上万港元,却一个让他省心满意的都找不出来。
比如眼下,康廉明秘书戳心窝子的能力,就是一等一的强。
杜兆辉一脸沉痛,“腿没有事,我是头不舒服,站起来就头晕,干脆让人拿了一个轮椅来,让杨秘书见笑了。”
杨秘书笑呵呵的,“不好笑,我看着杜同志这轮椅挺不错,是不是要给康少找一把来,你看他脑袋上那么大个窟窿,肯定也需要。
掉了颗牙,又不是脑袋被踢扁了,还坐啥轮椅,杨秘书也搞不懂眼前这年轻港商的想法。
玩弄点小心机能骗过谁,连他都能看破,何况是领导。
这些香港人真不实在!
…… 豫南省。
大河村夏家的日子很不好过。
原本是蒸蒸日上的,如今越过越像个笑话。
有出息的夏晓兰,被20斤红薯打发出夏家,这也不仅是夏家没眼光,自从有了高考政策,安庆县第一个考上华清大学的就是夏晓兰,要说有啥文曲星下凡,原本要落在大河村的,被夏家和村里嚼舌根的人一起逼走了。
夏子毓和夏晓兰一比,没那么有出息吧,也是个正正经经的大学生。
可是大学生一去京城,就像鸟儿归了林,暑假没回来,寒假也没动静。夏长征和张翠,直接和兄弟分了家,把夏老太留给夏红兵养。
每月给生活费算啥啊,夏老太心心念念的,是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偏偏夏晓兰被她赶跑了,夏子毓是自己跑了,夏家两个孙女成了金贵的大学生,夏老太一个都没靠上!国庆节大庆典那回,村里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瞧见夏晓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夏老太一倒地,就有了中风的迹象。
当时就鸡飞狗跳的送到县医院去。
王金桂不敢不救,有夏老太在家里,老大一家才会出赡养费。
坏人的命硬,夏老太没那么容易死,县医院治了半个月,夏老太出院了——半边身子有点不灵活,走路歪歪斜斜的,嘴巴也合不上,不说话时都歪着的。
王金桂说要通知夏长征,却不知道老大两口子的下落,去问张家人,张家人也不说。
雪上加霜的是,夏红兵在赌博里越陷越深,几个月输了好几千块钱,王金桂觉得这日子太难熬,偏偏这时候有人说夏大军在南边发了财,要让他们去享福,夏老太歪着嘴,老泪纵横:
“我的儿啊,只有大军最孝顺!”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73:坟头的青烟高啊!(1更)
只有大军最孝顺?
王金桂真想找出个尿盆扣在夏老太脸上,这老太婆中风住院,全靠她跑前跑后伺候,最开始大小便失禁拉床上,医院的护士都捂着鼻子,是王金桂忍着恶心去洗的床单。
这时候也不能和老太婆计较,王金桂的注意力都在夏大军发财的消息上。
“真发财了?”
“真的,大军兄弟早给家里写过信,还寄了钱,你们没收到?”
带信的人赌咒发誓,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说他也在鹏城打工的,因为是老乡,回家过年才替夏大军带个口信。说到夏大军给家里写信寄过钱,夏老太和王金桂是相互怀疑,夏老太骂王金桂把信藏起来了,王金桂大喊冤枉:
“娘,肯定是被那个缺德的将信和钱昧下了,我要是知道红霞她二叔在哪里,还能不告诉您?”
她当时在医院洗床单时,从夏长征骂到夏大军,说这两个不孝顺,要早知道夏大军的消息,王金桂肯定沉不住气。
夏老太暂时信了,现在重要是问清楚夏大军的下落。
发不发财另说,没有夏大军这个听话的儿子在身边,夏老太的日子过得很不趁手。夏大军就算没发财,赚100元能交99元给她,夏长征把她丢在乡下,夏红兵好赌,王金桂懒惰,夏老太很怀念以前当家做主的感觉。
带信的人笑呵呵的,“肯定是信弄掉了,不过大军兄弟是真的有财运,咱们都到南方去打工,他却被香港大老板瞧上了,请在身边做事,大老板很重视他……大军兄弟想回家接你们去享福,腾不出空,就托我带个口信告诉你们。”
至于去了鹏城咋办,打听香港琤荣集团就行了,夏大军就在琤荣集团的杜老板身边做事。
夏红兵都从村口的牌桌上回来,夏红霞捧着一把瓜子都忘了嗑。送信的人口才太好了,形容香港老板多有钱,说不出具体的数目,就说香港老板有多少小车,每天出门都换不同的车开,自己坐一辆,前后还有小车开道!
这是夏家人没听过的富贵。
夏老太都听入迷了,抠门如她,总算知道要懂点礼数,让带口信的人在夏家吃饭。王金桂也不懒了,和夏红霞折腾着去院子里抓鸡。
夏红霞想到香喷喷的鸡腿也流口水,更动心的是送信人描述的富贵日子。
“妈,我二叔真的发了财,我们去不去鹏城?”
母女俩抓住一只刚打鸣的小公鸡,杀鸡拔毛,哪有平时的手脚不麻利。
“你傻啊,咋不去!”
她们不去鹏城,夏大军发了财,岂不是便宜了夏子毓?还有夏晓兰,要是知道夏大军发财,肯定还想回夏家来占便宜。
幸好夏子毓今年寒假没回老家的动静。
夏晓兰那赔钱货估计也还没得到消息,才能便宜她家红霞。那两个都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王金桂也是羡慕嫉妒恨,夏家三个闺女,凭啥她家红霞要嫁给农民。
原来机会在这里呢,王金桂把小公鸡剁碎了红烧上,压低声音告诉夏红霞:
“你处的那个对象,赶紧给我分了,晓得不?”
夏红霞没能在安庆一中找个男学生不死心,这半年到底没闲着,到底找了个县城男人,年纪有点大,模样还挺周正,夏红霞自己挺喜欢。
不出意外,她就要嫁给那男人的。
冷不防王金桂叫她分手,夏红霞想尖叫,王金桂拧着她胳膊:“你这丫头缺心眼?你二叔跟在香港老板身边,你不晓得嫁给香港人啊!”
香港老板王金桂是不敢想的,这半年给夏红霞相亲,她也看清了夏红霞的行情。夏红霞也没啥能拿出手,长得很一般,没工作,有了夏晓兰和夏子毓的衬托,夏红霞就更不出挑。
不能嫁香港老板,嫁给香港人还不行?
这种时候王金桂脑子转的很快,夏红霞不吱声了。她本来就是好吃懒做的,舍不得现在处的对象,可要是能去香港,比嫁在安庆县强一百倍!
母女俩达成共识,恨不得送信人能多说点夏大军的消息,一顿饭吃下来,夏红兵把自己都灌醉了。
一家人都是大嘴巴,这消息也的确让夏家人振奋。
送信的人刚走没多久,整个大河村都知道了夏大军发大财的消息——夏家这坟头上的青烟就是冒的高,两个孙女考上大学,夏老太占不到便宜,还有夏大军这个孝顺儿子啊!
“真是狗屎运。”
“夏大军都能发财?”
“靠上香港老板了……”
破鞋夏晓兰都能当省状元,考上华清大学,还在天安门庆典上电视,夏大军能发财,好像也有可能啊!
大河村风气有问题,村里人爱说闲话,喜欢赌钱,哪家有点事根本藏不住,很快就能传遍周围的村子。
张翠的娘家离大河村也不远,张翠和夏长征其实已经从京城回了安庆,夏长征拖着断手不好意思回大河村,两口子都住在张家。
反正两人的儿子夏俊宝也是张家在照看,张翠说不回夏家,夏长征是默认了。八卦传到张翠娘家这边,都说夏大军跟着香港老板在鹏城那边发了财,张翠还难以置信:
“就他那样,能发财?”
夏长征也不肯信啊,他和张翠原本日子过得最好,夏大军就是给家里卖苦力的。当时从医院跑出去,一年没消息,夏长征还以为这个兄弟是死在外面了。
两口子都不肯相信,大河村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什么夏家人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去鹏城,过年都不在乡下呆,找到夏大军后可能就不回来了,张翠才不得不信。
她马上就坐不住了,给留在京城的夏子毓拍电报,询问夏子毓该咋办。
女儿是不太贴心了,但也比她和夏长征聪明,好歹是大学生呢,张翠还是比较依赖夏子毓。
夏子毓接到电报,只觉说不出的荒谬。
她以为位高权重的,忽然被调去党史办养老。她觉得一辈子不可能有出息的二叔夏大军,现在说发了财?
农村人没见过世面,夏大军赚了点钱,就被他们说成是发大财。夏子毓唯一心动的,是电报里说的香港老板……如果要做生意,她得有本钱,二叔那里到底有多少钱,能不能为她提供帮助?
夏大军会拒绝她的事儿,夏子毓从来没想过。
人就和动物一样是能训练的,她花了好几年时间潜移默化去影响夏家人,夏大军对她向来是有求必应。哪怕是委屈夏晓兰,也会先满足她——每当这种时候,夏子毓都有种说不出的自得。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74:共同的希望(2更)
夏子毓动了去鹏城的心思。
王家这个春节注定要愁云惨淡,夏子毓对王建华虽然没放弃,却也没了要讨好王广平和冉淑玉的心思。
王广平的级别没变,却调职到党史办那种地方,夏子毓认为以后能依靠王广平的地方很少——她身上因为王家而背着的处分,王广平还有能力取消吗?
在农场改造,可以给王广平和冉淑玉送必须的物资,可以借钱给王建华去打通关系。
但党史办,王家父子都无能为力,夏子毓一个普通大学生有什么办法!
而且王广平和冉淑玉,在农场时是一个态度,返城复职后是另一个态度,夏子毓早看穿这两人的嘴脸,就算她用尽全身力气也不可能真正讨好他们,除非她本人,或者她的家庭陡然上升到和王家平起平坐的层面!
夏子毓正愁前路在何方,接到电报说夏大军发了财。
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夏子毓当然欣喜异常。当然,她对电报里的消息不是全信,需要亲自确认下夏大军的情况,这意味着她要去一趟鹏城。
本来已经说了今年春节要留京,现在夏子毓又把王建华约出来。
王建华还有点颓然,经过夏子毓的多次鼓励,状态比那天喝得烂醉如泥时好很多。
“建华,我马上要去一趟鹏城。”
“这已经是年底了,你去鹏城做什么?”
王建华满是疑虑,带着三分小心:“你不想和我爸妈一起过年?”
家里的气氛是很僵,王广平调职的事,王家至今还没从打击中恢复过来。王建华感激未婚妻的不离不弃,对于冉淑玉和王广平的迁怒,他却无力解决。
他爸的精神垮了,冉淑玉也郁郁寡欢,王建华只能选择委屈夏子毓。
不过两人已经商量好,除夕那天,夏子毓和王家人一起守岁,否则她一个人孤身在京,春节也太冷清了!
王建华还以为夏子毓反悔,却见夏子毓带着两分激动:
“我当然想和叔叔、阿姨,还有你一起过春节,家里拍电报来,说有我二叔的消息了!建华,他从医院里走掉,失去联系有一年,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哪里,现在听说他在鹏城,我怎么能不去确认一下?”
夏大军有消息了?
这人还是在王建华眼皮子溜走的,事后王建华也挺内疚,受伤的人情绪不稳定,他还说了一些不该说的。夏大军当时又受了伤,外面的世道不是很太平,有人猜测夏大军多半死在外面了……现在忽然又有了消息,王建华松了口气。
“是真的?太好了!”
夏晓兰不仁,他和子毓却没有不义,特别是子毓,永远对他人善良大度,眼下要千里奔袭去鹏城,对夏大军的这个叔叔的关心没有作假。
“子毓,我陪你去!”
夏子毓可不想王建华陪着去,但转念一想,她也没拒绝,一脸激动重重点头:
“好!”
王家是不可能同意王建华去鹏城的,夏子毓不用自己反对。
果然,夏子毓把票买好了,王建华却说自己去不了,夏子毓还反过来安慰王建华:“你多陪陪叔叔、阿姨,我到了鹏城就给你拍电报,我一个人可以的。”
对于他的爽约,夏子毓从头到尾都没有抱怨过一句,王建华越发愧疚自责。
火车开动了,王建华将自己在站台上的买的烤红薯塞给夏子毓,跟着火车跑了半天,直到再也追不上火车。
“你这对象疼人!”
“是啊,有福气!”
夏子毓拿着烤红薯腼腆笑笑。
她和王建华能走到今天,她花了多少心思?王建华对她,也从最初的不上心,到现在舍不得她走,追着火车跑。
这和王建华的性格是大相径庭的,夏子毓想到这里,自己也笑了。
她不是什么都没有,王建华就是她的收获之一!
现在,她还要去鹏城。
夏晓兰再怎么厉害,连亲爹夏大军都倒向自己这边,肯定会很憋屈。
她要拿到夏大军的支持,再借此为跳板,接触到香港老板,利用对方的资本……夏子毓慢慢剥开红薯,却直到放凉了也没咬上一口。
王建华不知道,她真是吃够了这些东西。
农村最不缺的就是便宜的红薯!
夏子毓不想朴素低调,她想要过好的生活,住大房子,穿好衣服,吃的精致,出入有车接送!
但她的目的没有达到前,不得不掩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平时衣着朴素,生活上也不讲究吃喝——谁让她没有夏晓兰那样的脸蛋,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前期的吃苦忍耐是必要的付出!
很快,她就不需要再忍了吧。
夏子毓露出了笑容。
旁边的乘客却在惋惜,模样挺周正的一个闺女,脸颊上却有一个凸起的伤疤是淡淡的红色,一笑起来就特别明显。
……
夏子毓后接到消息,却当机立断买票先去鹏城。
夏老太几人先得到消息,一家人在家里商量来商量去,为着哪些人去鹏城,还吵了架。
王金桂肯定想去,还要带夏红霞去。
夏红兵输了很多钱,现在大河村的人知道夏大军发财,催着夏红兵还钱,他等着发财的二哥搭救,自然也不肯呆在家等消息。
夏老太嘴巴歪着,说话时嘴皮抖动,“你们把老娘丢下,看、看大军会不会搭理你们!”
说的也是,夏大军的确是最孝顺夏老太。
没有夏老太一起去,别说留下跟着夏大军享福,能要到多少钱也说不好。
一家人总算是商量好,家里大人都去,夏红霞的两个弟弟先送去王金桂娘家,真的要留在鹏城不回来,再回来接两个小孩过去。
春节将至,外出的人想回老家,唯有夏家人,收拾了大包小包的东西,要往外地赶。
从商都到鹏城,四个人的火车票就不便宜,夏红兵只说没钱,他还欠着一屁股债呢!王金桂和夏红霞就更不可能掏出钱来,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夏老太掏出的钱来。
没有了夏大军赚钱,夏长征和张翠从分家后就没回过老家,张翠当时给的赡养费,就是夏老太唯一的进项。她中风住院,还有平时零零碎碎被夏红兵哄去赌的,夏老太手里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掏钱买了票,夏老太也肉痛。
如果去鹏城找不到大军,家里这日子可咋办?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75:听大少爷的(3更)
夏大军才是真的坐着轮椅。
他的复健还没结束,就被从香港接来。
还不知道夏家一群人,现在都指望着要靠他养。从香港到羊城,又从羊城到鹏城,一路都没休息过,用的最快的速度。
大少爷在他身上花了可多钱了,在香港看病每一天花的钱都不少,夏大军心想自己总算有了回报的机会。
他没空去管老乡小雨,下了飞机就直接被带到杜兆辉面前。
杜兆辉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太管用,夏大军人也来了,杜兆辉还是见了他。
夏晓兰不是康伟女朋友,这点出乎杜兆辉的意料,但瞧着夏晓兰那样吧,还是挺被看重。
杜兆辉也看不懂了夏晓兰的路数,按照夏大军的说法,夏家就是穷乡下的农民,夏晓兰看起来和汤市长很熟,和康家关系亲密,现在又冒出一个在军队的男朋友。
杜兆辉觉得,这次的麻烦,从夏晓兰身上入手,或许是能解决的——她就像是一个纽带,把所有相关人员都联系到了一起!
一瞧见夏大军,杜兆辉就很是为难:
“对不住啊,我没把你女儿给你送去香港。”
夏大军急了:“大少爷,你咋能怪你,是晓兰她自己不愿意去……是我想的不周到,忘了她还要上学呢!”
杜兆辉在心里嗤笑,就算不上学,夏晓兰也不会去香港的。
原先想不明白,杜少爷现在可瞧的清楚,夏晓兰已经用女人最擅长的武器,抓住了比较有权势的靠山,夏大军的女儿,真的和夏大军的猪脑子不一样!
所以,夏晓兰很果断拒绝了去香港,这是觉得自己能在内地发展的更好呗。
杜兆辉叹气,“大军,现在不仅是你们父女之间有误会,只怕她连我都怪上了。”
杜兆辉把发生车祸的事讲了,车子又不是他在开,有什么责任也是司机的缘故,他杜兆辉不是那种小气的人,该赔偿多少钱他都出,绝对是按香港的经济标准来。
双方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非要这样剑拔弩张,不能解决任何矛盾嘛。
杜兆辉的讲述,让夏大军一惊一乍,听说杜兆辉的车撞伤了夏晓兰,他紧张的抓紧了轮椅的扶手。听说夏晓兰只是点擦伤,夏大军才惊魂初定。
杜兆辉问他,“大军,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对!”
人没事就行,为啥还要那么咄咄逼人。杜兆辉不会说假话,大少爷从来都不是自己开车。
夏大军想起夏晓兰的性格,也觉得头疼。夏晓兰一直就是争强好胜的,抓住别人大一点错误不放,就像他和刘芬本也不必离婚,两口子过日子哪有不吵不打的,都是一家之主的男人说了算。
也没见谁家因为这些小事离婚的。
家里可能是偏心了子毓,也不是不能理解,那时候子毓是一家人的骄傲和希望,晓兰自己不争气,家里人肯定会偏疼子毓……夏大军觉得夏家人做的最不对的一件事,是没问清楚王建华和子毓的事,就怪晓兰勾引姐夫。
就算有误会,再生气,也不能在晓兰撞了墙后不把人送医院。
夏老太说家里没钱,夏大军能理解,但人命关天,就不能找邻居先借点?也难怪晓兰寒了心。
说到底都是没钱闹得矛盾,他那时候别说一个月赚三千港币,就是一个月能赚300块,这些事都不会发生!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的薪水能解决这些矛盾,也不用偏心,别管是送侄女上学,还是给女儿夏晓兰花,他的钱都足够。
夏大军出走一年,根本不知道夏家已经分崩离析,他都想好了薪水要分配成几部分。
现在杜兆辉把他从香港叫来也挺好,正好能把钱给晓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