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兆辉一看就是口蜜腹剑、翻脸无情的混蛋。
如果杜琤荣有意在杜兆辉和杜兆基之间挑选一个人继承杜家,夏晓兰觉得其他三房会先结盟。联手把杜兆辉搞下去,其他两房再说对付杜兆基……哪怕最终把杜兆基赢不了,他们和杜兆基没有深仇大恨,最后不会被清算。
和杜兆辉的仇就大了!
杜兆辉这倒霉鬼,就夏晓兰所知就遇到过两次生死关,一回是夏大军把他从码头救出。
另一回是去羊城机场的路上,差点被路匪炸死。
这两次暗杀,都和杜家其他三房脱不了关系。
羊城机场那回,应该是四姨太刘可盈捣的鬼,刘天全是执行者。
这是估计杜兆辉心知肚明,但其中有樊雨和夏大军的缘故,杜兆辉至今还不知道。夏晓兰只是打算要和杜兆辉短暂合作,又没吃饱了撑的慌,不会主动和杜兆辉讲这个。
她只说了其他三房可能都结盟了,杜兆辉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
“等我……先不说他们,还是说说我那些钱吧,该怎么办?”
房子和车子正在处理中,夏晓兰让他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挑合适的买主,那样能多卖钱。
所以杜兆辉现在手里只有3000万。
“在做什么生意钱,咱们先说好报酬,你的生意我不参股,我只拿1000万的报酬,而且你要先付钱。”
先付钱?
杜兆辉还以为是赚了钱之后再兑现呢。
如果换了其他人在杜兆辉面前说这话,他真要送对方去海里洗洗脑子。
但夏晓兰说这话……杜兆辉莫名有点信服。
万一真赚了一个亿,1000万和一亿比起来已经非常合算了。
“你就只要1000万?”
夏晓兰点头,“没错,我要1000万港币,但你要兑换成美元支付,不用给我现金,打进我在香港的账户就行。”
今年港币和美元的汇率是7。8:1,华币和美元则是3。45:1。
1000万港币,换成美元不过127万。
夏晓兰还算有良心,她要是管杜兆辉要1000万华币,那他就要给290万美元!
先给1000万港币,也就是说他还剩5000万港币?
杜兆辉答应的很痛快:“没问题,我这次回香港就给你。”
琤荣集团年年都办春茗宴,有时年前有时年后。
今年的春茗宴显然被提前到了年前。
杜兆辉倒是不想回去,杜琤荣点名让他回去,杜兆辉还必须跑一趟。
他心中也不爽,还真有了孤掷一注的决心:他不干点大事出来,老头子不会对他刮目相看。
夏晓兰敢先要报酬,他就不怕夏晓兰反悔了,也不追问生意是什么,反正夏晓兰要过了年才去美国,杜兆辉把时间打听的清楚,急冲冲又回香港去。
老头子听说他要卖房卖车,大有想拿枪崩了他的冲动。
杜兆辉都装了多年乖儿子,纵然夏晓兰向他描述了自立门户的美好前景,杜兆辉还是不甘心。
他想要做两手打算!
…… 冬寒阵阵。
杭城省建筑设计院家属院,最近发生了稀罕事。
半年前,省建院资格最老大茅康山收了个女徒弟。
拜师那天带上门的东西,大包小包的,能叫家属院的人从年中说到年尾!
就是那个女徒弟上门,茅家一切都变了。
先是茅康山不愿意接受单位返聘,带着老伴儿和女徒弟一起去了特区,一去就是半年没回过来。
再者又是茅国胜这个单位里的尴尬人,忽然借调去了粤省建工。
郑淑琴那张嘴,有三分都要吹成十分,何况这次是真的有十分,自然经常炫耀。
不过前些天消停了点,好像说茅国胜要去香港出差又没去成,郑淑琴没面子。
就位这事儿,茅康山和宋大娘从京城那边坐车会杭城,郑淑琴不冷不热的,经常对邻居说,公婆将好东西看的牢,不拿出来给儿孙吃,白放着发霉。
又说谁谁家里都是长辈拉扯后辈,不像她家最惨,就好似不是亲生的。
“没办法,谁叫当儿女的没有外人嘴巴甜会哄人,什么二老爬楼辛苦,也没见她真出什么力,说点好听话又不要钱!”
别人见茅家人自己闹矛盾,自然乐的看戏。
有那好心的给宋大娘提个醒,差点没把宋大娘给气晕过去:
“老茅,不就是晓兰当初拿了点东西来吗?我就想趁过年时候大家都在,一家分一点,没想到国胜媳妇想独吃独占……”
编排出许多话,让左邻右舍看笑话,宋大娘又生气又伤心。
茅康山心中了然,“你理她做什么,这是便宜没占上,心里难受。”
想要东西是假,说到底还是茅国胜的工作。
看着王厚霖在启航拿高薪,国胜进不去,郑淑琴就不服气。
茅康山就不愿意惯着,让宋大娘不理会。
但哪能一点都不受影响?
腊月二十六,茅国胜回到杭城,茅康山其他儿女也约好了回来看父母,逼仄的小套二挤满了茅家人,桌子边上都是见缝插针才能夹上菜,往年也是这样坐的,没人有意见,今年郑淑琴端着碗就阴阳怪气:
“这屋子是小了点,那小夏什么时候给您二老换套大的?”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1327:你俩羞不羞?(1更)
郑淑琴就会破坏气氛。
往年都是这样吃的,茅家又没增添人口,今年屋子怎么就小啦?
不是屋子小,是人的心变大,变贪婪。
以为自己能占上便宜,这没占上,就接受不了!
“你说什么呢!”
一屋子人都不说话,茅国胜脸上也挂不住。
这也太傻了,二老住的房子为什么小,不就是把房子和他家换了吗?就为这事,其他兄弟也有意见,是郑淑琴厚着脸皮说她和茅国胜两口子住得近,能照顾二老,茅家其他人才闭了嘴。
听到郑淑琴这样说话,茅国胜二嫂不同意了:“淑琴,快过年了你要搞得大伙儿心里不痛快,那我们今天来掰扯清楚,这屋子它怎么就小了?咱家老爷子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省建院承认他的贡献,临退休给分了套三的房子……二老住套三的房,我看就挺宽敞,你说对不对?”
茅康山大儿子早逝,二儿子在基建单位,今年看样子又要留在外地过年。
二儿媳平时懒得和郑淑琴计较,她丈夫经常不在家,自己操持着家里,对公婆也不能时时照顾着,郑淑琴算盘打得精,二儿媳都忍了——今天是实在没忍住,早上来帮忙做饭就听见邻居议论茅家,一口气憋到现在!
嫌屋小啊,那把二老分到的套三还来,阴阳怪气的,还以为全家都怕了她不成。
郑淑琴把碗一摔:
“我说的又不是假话!老爷子对亲儿子都没那么上心,我还不能说一句呀。”
茅家人七嘴八舌的指责郑淑琴,她是脸皮厚的滚刀肉,不服软,就抓住茅康山对夏晓兰付出太多说事儿。
“好了,都住嘴!国胜,你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你也这样想的?”
茅康山就看不起茅国胜那怂样,有不满就说出来,他又不是抱来的孩子,亲爹亲妈有什么不能说?茅国胜倒好,就会躲在老婆后面,哪点像个男人!
一屋子人这下全看着茅国胜了。
茅国胜涨红脸:“我……我同意把房子换回来。”
郑淑琴尖叫:“换回来?换回来你让孩子们住哪里!这日子没法过了!”
郑淑琴原来想把房子换回,就是要讨好公婆,现在茅国胜在粤省建工,公公不说帮忙拉一把,她凭啥要换回房子?
郑淑琴吵的不可开交,茅国胜在家的威信不够,压不住他老婆。
茅家人都看得无语,茅康山也失望透顶。
竖着耳朵听的邻居们也不懂,难道茅老师收个徒弟还收错了?原来的时候,茅家好像没这么多矛盾,收了个徒弟,却把矛盾都激化了。
“茅老,您这家里可真热闹,儿孙满堂,真是福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钟副院长站到了门口。
郑淑琴和茅国胜都闭嘴了,钟院长在省建院算是很实权的领导了,茅国胜只是借调到粤省建工,组织关系还在杭城省建院,借调手续都是钟院长批的,自然没傻到在钟院长面前吵闹。
“钟院长……”
“钟院长,进来吃一口吧。”
茅国胜两口子偃旗息鼓,茅家其他人招呼着钟院长。
钟院长虽然是后辈,茅康山也站起来:
“唉,家里吵架,让钟院长看笑话!”
钟院长却没坐下,“我刚才在外面听到什么房子的事,也怪我出差大半个月,走的时候太匆忙没把事情交代好。省建院有疏漏,没考虑到茅老您和宋大娘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还让您二位住六楼,不过您倒是收了个好徒弟,房子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嘛!”
钟院长讲的茅家人一头雾水。
宋大娘心想,难道钟院长知道了晓兰在鹏城送了套房子给她和老茅?
不对呀,这事儿她和老茅回杭城后谁也没说,两人还没商量好如何处置金沙池的房子。真要搬去鹏城住,儿女都在杭城这边,还有别的亲友,一下子全撂开手怎么可能呢!
“钟院长的意思是——”
钟院长指了指对面底楼。
“按理说呢,省建院已经分给了茅老一套三房,茅老您怎么处置是自己的自由。但您的徒弟孝顺,把茅老您家的情况和省建院反应,又坚持补了一部分差价,希望把您和宋大娘现在住的六楼套二,置换成底楼的套三房……房子呢是9月时候就换好了,她还找人装修了一下,现在通风换气也放了四五个月,这年前您和宋大娘搬下楼岂不是正好?”
茅家人听傻了。
这事儿是茅康山和宋大娘都没想到。
虽然夏晓兰第一回上门就说过什么爬六楼不方便,茅康山也没想到夏晓兰会做到这一步。
毕竟,夏晓兰希望他们以后去鹏城长居,还给在金沙池留了一套房子。
现在才知道,夏晓兰还考虑到了他们想回杭城,在杭城这边也安排的很好。
“那是我们家的房?今年九月就开始装修,一直在往里面抬东西,却不见有人住……是我们家的?”
郑淑琴难以置信。
茅国胜二嫂冷笑:“你要点脸,那是老爷子的土地给二老准备的,什么时候又成了你家的?”
郑淑琴强辩,“二嫂,难道我不是茅家人?”
茅国胜已经羞恼到无地自容:“你住嘴,你要再闹,愿意当哪家人就当哪家人,茅家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茅康山却没心思去看小儿子夫妻唱什么戏,正好一场闹剧,饭菜也凉了,茅康山干脆问钟院长:“那房子我是真不知情,现在能去看看吗?”
钟院长本来就是来送钥匙的,自然同意。
宋大娘跟在后面,茅家人也跟着,还有看热闹的邻居。
茅国胜没脸面,偷偷溜了,郑淑琴厚着脸皮跟在最后面。
一楼的那套房子,连门都是新换的防盗门。
开门把灯打开,整个屋子明亮又整洁,重新安装过的窗户特别大,改善了底楼的光线问题,还有精心设计的灯带……跟在茅家人后面看热闹的邻居,都忍不住惊叹:
“这屋子看着高档,整的像高级宾馆。”
给茅康山置换房子,重新装修过,连家具都配上,带上个人用品就能直接搬进来,整个家属院,也没见谁家房子搞得这样高档——半路收的徒弟做到这地步还叫不孝顺,那亲生儿女都只能无地自容跳河自杀了!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1328:量变带来的质变(2更)
这屋子是高档吗?
其实并没有多富丽堂皇,不过是有电视、冰箱这些家电,一下抬高了档次。
房子更多的还是以舒适为主,让住的人舒适。
采光最好,面积最大的一间房装成了茅康山的书房。
三面墙都是从地面到天花板的书架,一张书桌就在窗户下,茅康山家里那些书,总算都能有去处,不至于一本叠一本的放不下,连吃饭的桌子下都被塞满。
茅康山看到这个房间就爱不释手。
连卧室都不想去看,书房里还有张躺椅,工作累了小憩片刻也行。
对宋大娘来说,她喜欢这房子里柜子多。
卧室里的衣柜是也是从地面打到天花板的!
客厅里,放电视机的地方,打了一面墙柜子……老年人多少有点收集癖,不愿意丢东西,这么多柜子能装多少东西,通通塞进柜子里,屋子自然就整洁了。
“老茅你来看,这间最小的房间,床下还是柜子!”
茅康山一个建筑大师,还能不懂这些?
“床下不是柜子,这叫榻榻米。”
钟院长总算有了说话的机会,“这最小的房间呢,可以给保姆住,还让我帮忙请个保姆,我琢磨着问问您二位的意见?”
三个房间,一个书房,一个茅康山和宋大娘的卧室,另一个给保姆住,钟院长觉得这安排挺好。
请保姆?
宋大娘一下就茫然了,她和老茅混到请保姆的地步了?
茅康山倒是有点心动,要说钱么,他现在也不太缺,如果有个手脚勤快的保姆,能让老伴儿歇一歇。
郑淑琴从人群后面挤到前:
“这还请什么保姆呀,我就在楼上住着,直接搬下来伺候二老!”
她看着这焕然一新的房子,想着那些电器,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客厅里还有空调……这样的房子,让她住着,也不枉她嫁给茅国胜吃了多年苦,人到中年总算能享受下!
这回怼她的却不是别人,而是一向软和好说话的宋大娘:
“我不要你伺候,你搬进来就不会走,这房子是晓兰替我和老茅置换的,谁来我都不换!”
邻居们都忍不住笑起来,都说宋大娘和茅康山有福,徒弟实在太孝顺了。
以郑淑琴的厚脸皮都被笑的耳根子发红。
茅家其他儿孙都纷纷表态,他们给不了茅康山和宋大娘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老爷子徒弟给了,他们是感激又羞愧,自然不可能来占这个便宜。
“谁要是打这房子的主意,别怪我不给她留脸面!”
茅国胜二嫂意有所指,全家人都针对郑淑琴,家属院的邻居们也在说她,她终于扛不住,灰溜溜挤出了人群,回家把自家大门关的死紧,不肯再出现。
“茅老,择日不如撞日,趁今天您家里儿孙都在,大伙儿搭把手,一起帮您和宋大娘把这家搬了,您看怎么样?”
钟院长的建议很贴心,获得了茅家人的一致认可。
围观邻居中有些聪明人在交换眼神,钟院长什么时候如此好说话啦?
茅康山还在迟疑,他二儿媳拉着其他人商量了一下,让茅康山和宋大娘放心搬下楼:
“我们可能没有小夏富裕,但我们也不叫小夏白吃亏,我和大嫂、两个妹妹家商量了一下,一家出个5000块钱,凑齐2万块钱给小夏,爸您看行不行?钱是少了点,是我们自己尽点孝心,您总不能只让小夏一个人尽孝吧,也给我们几家一个机会!”
茅康山和宋大娘一共生了三子二女。
大儿子早逝,孙子辈已经在上班赚钱了。
二儿子在基建单位,每年呆在杭城的时间不长。
两个女儿也早就嫁人,却也有正式工作。
茅家五个兄弟姐妹,包括茅国胜在内,要说比上是不行,比下却有余,每家掏出5000块钱出来要心疼,这也是没办法,难道真要人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他们不孝?
这五千块,就是勒紧裤子也要拿出来。
钱不在多少,大伙儿都尽力而为,是一种心意的表现!
要换了从前,茅康山根本不会要这钱。
但给夏晓兰当了大半年老师,夏晓兰经常强制性要他接受各种“孝敬”……茅康山臭脾气一辈子,老了才学会要接受小辈的好。
“你们出这钱,都是心甘情愿的?老大家的——”
“爸,您快别说这些见外话,我家里能拿出这钱来。”
大儿媳赶紧打断了茅康山,生怕公公又说出一些见外话。她丈夫虽然死了,她又没有改嫁的心思,如今孩子们也大了,给茅家当了大半辈子儿媳妇,难道她不是茅家人?
宋大娘嘴唇蠕动了半天,愣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自从老茅下放又平反,和儿女们都拉开了距离,这还是首次让宋大娘觉得,儿女们虽然没有一起住,却还是和她和老茅紧紧依靠在一起的……从前若有似无的冷漠和距离,竟都不见了。
这是为什么?
是夏晓兰!
是她认了老茅当老师,茅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茅康山也无话可说。
他不是没钱。
但他从前有积蓄,却没感觉这样快活。
“行,都依你们,我和你们母亲今天就搬下楼来!”
茅家人欢欢喜喜的应了,要上楼去帮忙搬家,邻居们莫名鼓起掌。
是人都喜欢大圆满,茅老师和宋大娘,这是新房子有了,有个孝顺的徒弟,家里儿女也更团结亲密了,这不是大圆满,什么才算?
哦,郑淑琴和茅国胜呀,那是一锅鲜汤里的两颗老鼠屎,茅老师和宋大娘有的是人争着孝敬,没有这两人影响不大!
钟院长刚才在楼上说的“儿孙满堂真是福气”,仿佛到了此时,才不算讽刺。
茅家的热闹一直持续到晚上。
搬完家,茅康山两个儿媳妇在厨房做饭。
郑淑琴有句话倒是没说错,三室的房子就是大,特别是精心设计装修过的,年轻人能在客厅看电视,喜欢看书的帮茅康山在书房整理书,全家都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茅康山看着自己的藏书被一本本归置好,心里还是惦记着夏晓兰,对宋大娘说道:
“也不知道她现在人在鹏城,还是回了京城,钱还能赚的完吗?”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1329:老东西运气不错(3更)
宋大娘也有同感:
“晓兰就是太忙了,那么着急做什么呢,她这岁数有的是时间上进。”
夏晓兰和所有同龄人都不一样。
宋大娘觉得她不习惯慢慢悠悠的日子,其他人努力学习和工作,夏晓兰的努力程度远超同龄人。
人家在肆意享受青春岁月,她这青春仿佛是从哪里偷来的,不把每一天过得充实,夏晓兰会焦虑……明明才20岁刚出头,那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比宋大娘这样的老太太还严重。
茅康山自己还说呢,却不许别人说,马上反驳宋大娘:
“一寸光阴一寸金,她起点不如别人,自然要拼时间和精力去赶超!没有100分的汗水,哪有100分的成功……你可别在她面前乱说话,让她一口气泄了,以后就懈怠了。”
不心疼夏晓兰?
心疼啊!
但是严师才能出高徒,这话古来至今流传,肯定是有道理的。
当人老师的,就是要严格一点,哪怕学生不理解在心里偷偷骂,至少老师问心无愧,严厉的高标准下,再笨再懒的学生都能学到点东西!
茅康山把书丢下,“我得给她打个电话,嘱咐两句。”
东西搬下楼了,电话还没迁下来,茅康山噗呲呲爬楼打电话去了。
“爸这是哪里去?饭都熟了!”
还要叫钟院长来一起吃饭,换房子的事钟院长也出了力。
宋大娘摆手,“我看是去找晓兰显摆去了,让他去,要不他今晚睡不着觉!”
茅家人其实都很好奇,他们对夏晓兰的情况不了解,怎么忽然拜了师,老爷子为啥又愿意去鹏城生活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人家对老爷子这么孝顺,郑淑琴和茅国胜浑身不得劲儿,总有原因吧!
当着茅康山都不敢问,茅康山一走,赶紧缠着宋大娘。
宋大娘也糊里糊涂的。
“就是今年夏天,一天早上老头子忽然让我去买鱼割肉,说有人要上门……”
她没觉得鹏城去帮忙多辛苦,茅康山还干得挺有劲,比在杭城办退休有精神。
另一半,茅康山爬上楼,回到了他和老伴儿住了好些年的“家”。
东西都搬空了,等电话一迁走,这房子就要还给单位。
他还是先往京城打了电话。
夏晓兰也是今天才回到京城。
腊月二十六,夏晓兰没在鹏城继续飘着,而是回到了京城。
今年是没空折腾着回豫南老家,夏晓兰打算在京城过年了:
“我还说年前要去杭城看看您和师娘……”
“不用,你跑来跑去,时间全浪费在路上,好好陪家里人过春节,过完春节你就要出国。你是不是从香港出境,那我们还能在鹏城见面!”
茅康山让她不用过来。
现在去美国多是由香港出境,香港飞日本,在转机到美国,她是按照教育部的安排当交换生,自然也和其他交换生一起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