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效益好的国棉三厂,当个副厂长比当政府干部还强!

    刘勇才不会找袁洪刚出面对付丁爱珍,他和夏晓兰的想法类似,双方关系没到那份儿上。刘勇找人打探消息,就是当初给他牵线的人,对方也是国棉系统的,不过是厂。

    听说他打听丁爱珍,人家都笑:

    “瞧丁爱珍不顺眼的人多了去,你能把她弄倒?”

    能弄倒也行啊,丁爱珍那人挺讨厌,当初仗着婆家的关系被提拔成干部,最初不也是车间的女工么。从前性格挺讨喜的,一当了干部就喜欢踩人。拉帮结派,那些拍她马屁捧着她的,哪怕业务能力不行也有各种好处沾。不讨厌“丁主任”的,都被她赶去坐冷板凳。

    就说这次国棉三厂有十套分房的指标,丁爱珍拿到两套,多少人眼巴巴等着分房改善居住环境,丁爱珍不按照实际需求给人分,却把这房子名额当成了拉拢人的工具:

    “三厂恨丁爱珍的人不少,郑忠福现在杀了丁爱珍的心都有。”

 132:老实人挖你家祖坟了?(2更)

    1954年,商都国棉三厂开建,时年20岁的郑忠福响应国家号召,花掉积蓄买了一张从南方到商都的火车票,参与到商都的纺织工大军,在国棉三厂一干就是30年。

    30年,小郑变成了老郑。

    老郑在商都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在商都安家落户。

    年轻时的意气风发都变成了鬓边的白发,老郑和其他国棉厂职工比起来负担很重。他和老婆一口气生了4个孩子,只有老大是女儿,剩下三个都是儿子。除了女儿已经嫁人,剩下3个儿子和老郑两口子挤在小房子里谁也不肯搬走。

    没地方搬,尽管他大儿子前两年招工进厂,也成了国棉厂的一名工人,厂里却没给他分房。

    单身男青年分啥房,房子紧张,都是先解决拖家带口有家庭的。

    这是个死循环,没有房子老郑大儿子根本结不了婚,听说他家三个儿子,几次别人给介绍对象都没成。老郑就看着儿子从开朗变的沉默,人也不爱笑啦,也不说话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老郑丈母娘前段时间风,其他儿女都不愿意伺候,老郑媳妇给抬回家……家里已经够挤了,现在是6个人挤一个屋!

    6个都是大人,还有个整天要躺床上的病人。

    老郑家的住房压力不是一般大。

    老郑把自己家的困难向厂里反应,他的要求也不过分,把他家那只有一个房间和半个客厅的小房子,换一个稍微大点的。哪怕是两个房间一个厅,一家6口人也能住下。

    “我不给厂子添麻烦,早年家里也是挤着两个大人带4个孩子,我说过啥没有?但孩子们长大了,老丈母娘风了不能往外扔,一间屋里能住下6个大人?要不换个两室的,要不再给分一套小的,我让老大搬出去把婚结了!”

    是,老郑这要求真不过分。

    人家生4个孩子也不算错,那时候国家又没要求计划生育。

    老郑大儿子也在厂子里上班,不分房,就老郑家那条件一辈子都别想找到愿意嫁的女同志。嫁过来住哪里呀,老郑家人能挤一间屋,那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儿媳妇和公公能挤一屋?

    要求不过分,厂里面也挺同情,开会说要解决老职工的生活困难。

    这次分房的十个名额,袁洪刚认为可以给郑忠福家解决一套。开会的时候提出来,其他人没意见,偏偏丁爱珍跳出来说不符合厂里的规矩。

    “人人都有困难,遇到困难就要丢给厂里解决?单身工人不分房,厂里有多人宿舍住,别人能住,郑忠福家的大儿子就不能住了?等结了婚,再按照资格等分房,这样才不破坏规矩。年轻人就不要太娇气,想着一步登天!”

    听起来很有道理。

    却根本没解决老郑家的难题。

    让老郑儿子住多少宿舍是没问题,错过这次分房,厂子里不知道多久才会有新指标。

    丁主任说的大义凌然,做事未免太不近人情。

    她给争取的两套指标,倒是能按照规矩说通,事实上那两户人家对房子的需求,远远没有郑忠福家迫切。不少人心里明白,丁爱珍就是故意坏郑忠福的事,谁让郑忠福年轻时候得罪过丁爱珍?

    丁爱珍就是记仇,一记就是二十多年!袁洪刚倒是要想替老郑做主,他是副厂长,厂长支持着丁爱珍呢!

    郑忠福就是本本分分的工人,现在都恨不得拿刀捅死丁爱珍……分房希望再次落空,他儿子精神恍惚,在操作机器时失误,把一只手卷到了机器里。

    人是抢救回来,手却没了。

    剩下一只手,将来还得过几十年呢!郑忠福一夜之间头发几乎全白了。

    这件事闹得也不小,不仅是国棉三厂的人知道,连其他厂子都听到了风声。

    夏晓兰都不知道该说啥好。

    她挺同情郑忠福家的遭遇,更惊叹于丁爱珍的大胆狂妄——郑家的事刚刚发生吧,丁爱珍竟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这种时候,咋说也要低调做人,丁爱珍还上蹿下跳想叫她低头认错。

    也是,丁爱珍觉得她是乡下来的,在商都没啥根基,随便欺负了也就欺负了。

    就像郑忠福那样的老实人,随便欺负了,不也没啥报复行动吗?

    “舅舅,你问问郑忠福,愿不愿意写一封实名检举信。”

    “有用吗?这事儿都说是丁爱珍打击报复搞掉了郑忠福家的分房指标,毕竟没有证据。”

    讨厌丁爱珍的人又不是没写过举报信,都如石沉大海。

    “有没有用,要看怎么用。郑忠福现在是大家同情的对象,由他带头站出来,或许会引发和以往不一样的举报效果。”

    打压欺负别人,可以忍。

    落下残疾的是郑忠福还能忍,是还没成家的儿子,郑家还要怎么忍!专门欺负老实人,老实人挖丁家祖坟了么,活该要被丁爱珍欺负?

    ……

    夏晓兰在用自己的方法对付丁爱珍,康伟和邵光荣做了火车到商都。邵光荣大伯让人来接站,康伟没能及时去看夏晓兰。

    邵大伯的秘书跟了他好几年,和邵光荣挺熟悉。

    康伟说要帮忙,邵光荣根本没有惊动他大伯,都是直接和侯秘书联系。

    不过这次邵光荣来商都,肯定要看看他大伯……侯秘书为啥愿意帮忙呢,同人不同命,邵光荣是邵家的男丁独苗苗,全家人都疼的厉害,侯秘书肯定要讨好这位“邵大少”。

    康伟跟着侯秘书的称呼,阴阳怪气叫“邵大少”,邵光荣挺不好意思:“侯哥,您别开玩笑了,这次来商都除了看大伯,还有点事要请您帮忙。”

    在外人面前高冷的侯秘书笑眯眯的,“你都叫我一声哥,你的事我还不办好?行,你们快进入见领导吧。”

    邵大伯百忙之,还是抽出时间招待了侄子。

    对康伟也挺热情,陪两人吃了饭,听说邵光荣要在商都玩几天,邵大伯挺高兴。

    “不许惹事,出去时让小侯给安排个辆车。”

    康伟十分羡慕。

    邵大伯对侄子的亲近毫不掩饰,都是一家人,他二叔对他的热情却浮于表面。

    他不指望从亲叔叔哪里得到多少好处,打小没有父亲,康伟更渴望的是异性长辈的关怀。

    “走吧兄弟,不是要带我看诚哥媳妇儿么。”

    邵光荣打断了康伟的惆怅,邵大嘴……哦不,邵大少对周诚的对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多少大姑娘往周诚身上扑啊,也没见周诚搭理过哪个啊!

 133:夏晓兰,跟我们走一趟!(3更)

    营业执照办下来,为了店能准时开张,夏晓兰得把上次进来的货在这两天全卖光,好把本钱腾挪出来继续进货。要让三间门面不那么空荡荡,怎么着也要有一万多的货。

    那会是最后一批冬装,天气虽然还有两三个月才会暖和,服装行业是提前备货,拿冬装来说,春节就是分水岭。过了春节别管天气如何,再没人敢大肆进货。相反还要尽量掉存货,一些剩下的款,也不讲究赚不赚钱,只要卖出去,就算是赚的。

    因为本钱在一开始就赚回来了,压货少,钱才不仅是账面上的利润。

    春节前的这批货一定要准备的充足,平时舍不得买衣服的,过年咬牙也要穿一身新的,特别是童装!

    夏晓兰一直在迟疑要不要进点童装回来,搞个一锤子买卖。

    春节大人舍不得不穿新衣服,家里的孩子呢?

    可童装和成人服装不同,夏晓兰敢进男装,男装的经典款就那几样,拿起尺码也没有多少件,特别是现在的人普遍偏瘦,小码到加大,足以适应绝大数顾客的身材……小孩子穿的衣服就不同了,3岁小孩穿的,4岁勉强能穿。

    给五、岁的孩子穿肯定特别小,裤子短,袖子短,整个尺码都不合适!

    一岁就是一个码。

    元旦前进回来的衣服还剩两千左右的货,李凤梅挺不好意思,她不如夏晓兰会卖东西。

    她不知道什么样的顾客,适合什么样的衣服,推荐给别人就不那么满意。

    夏晓兰就眼光毒,腰粗的她不会给人推荐紧身,腿短的人也给推荐呢大衣,长度却要在膝盖上面10公分。个子矮有个子矮的穿法,毛衣扎进裤子里,配着高腰喇叭裤穿,很有视觉欺骗性。

    夏晓兰说穿衣和个子高矮无关,和“身材比例”有关。

    颜色也分冷暖,和人的肤色有关。有的女人皮肤并不黑,穿上绿色却脸色发青,冷暖色不对!

    李凤梅如听天书。

    对夏晓兰来说,这是比较基本的知识,后世买化妆品就要试色,哪些颜色适合自己,慢慢就摸索出来了……再笨的人,多去专柜试几次口红,也该心里有数。

    但80年代的女人们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别说李凤梅,就算商都市这些能花上百元买一件外套的女顾客们也不懂。

    李凤梅的审美还有待养成,夏晓兰让她不要着急:

    “这也不是啥了不起的,都可以学。”

    李凤梅也不分开摆摊,仍旧和夏晓兰呆在一起,夏晓兰送走一个客人,就要给李凤梅解释,刚才为什么会推荐那一款衣服。

    还有一些小的推销技巧。

    讨顾客的喜欢当然要拍马屁,但你要说的让人相信,让人心欢喜掏钱买东西……眼下的钱特别值钱,真以为随便说两句好话,就能让人花大钱么?

    要说到顾客的心坎上,拍马屁要挠到别人的痒点。

    “刚才那女同志脸黑个子矮,亏晓兰你能找到地方夸。”

    夏晓兰眨眨眼,“那我也没说假话啊,她眼睛是挺好看。”

    李凤梅不得不服!

    两人今天的生意还不错,眼看着快午,李凤梅准备买点吃的过来,就见几个戴袖章的过来。

    “这里不准摆摊,你们咋回事?”

    那也没哪里路边是准摆摊的,流动摊贩和巡逻的人本来就在打游击战。

    夏晓兰之前也被抓到过,说说好话,表示愿意把摊位挪开,基本上也就放她一马。有两次交了市容罚款,夏晓兰乖乖掏钱,她以为这次还是老规矩。

    而且,她不是在别的地方摆摊,是在正装修的铺子前面。

    今天铺子里没人干活,要等墙面干透,地上的瓷砖牢靠了,才要把水晶灯那些东西安装好。

    夏晓兰没有占用别的地方,也没妨碍交通。

    但她也不打算和人顶牛。

    正好午了,夏晓兰准备收摊吃饭。

    一个人忽然沉下脸拦住她,“我们是接到群众举报,说你卖的衣服价钱贵,质量不好,我们怀疑你以次充好,欺骗群众,是投机倒把!”

    质量不好?

    现在要找到质量不好的衣服,还真的挺难。哪怕那些批发价几十块一打的西裤,也并不是质量有问题,而是用特别便宜的布料。更何况夏晓兰卖的衣服,进货价就贵,不管是面料还是做工,根本挑不出一点毛病。

    就算这次为了更快把本钱收回来,进了不少便宜的衣服,那是相对陈锡良那里的批发价便宜。

    衣服的质量没毛病,每一件夏晓兰在熨烫时都检查过,她敢在没开张的门店前面摆摊,以次充好,不是砸自己将来的招牌吗?

    “投机倒把”的罪名就更不能认,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是能叫个体户跳河的罪名!

    夏晓兰觉得不对劲,这几个带袖章的就是冲她而来。

    “同志,我们的货咋可能有问题!”

    李凤梅急了,站到夏晓兰前面,拿起一条裤子使劲扯。

    裤子连线都没被扯开,别说扯坏布料。

    “你也是摊主?那一起跟我们走一趟!”

    周围几个摆摊的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夏晓兰让李凤梅别怕,她自己则问红袖章:

    “各位同志,你们要查商品质量,我能问问你们是哪个部门的吗?”

    “派出所的。”

    派出所带啥红袖章,穿着警服来,就都明白了。

    红袖章以为这下能吓到夏晓兰,哪知夏晓兰点点头,“公安同志,我想看看您的工作证。”

    红袖章一噎,执法的时候,还是第一次被问工作证。

    一般的老百姓听说是公安查人就腿软,哪里还敢问公安要证件。

    他还真没有证件。

    “你要配合我们的调查,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到了派出所好好交待你的问题……你一个小摊贩,谁还冒充公安爱查你?”

    夏晓兰抓着货架,“那可说不好,万一你们是坏人,假装公安来骗我……”

    她欲言又止,在场的人都能听懂话未尽之意。

    别的小摊贩当然没啥好骗的,可她长得多漂亮,几个男人跑出来说是公安,夏晓兰不可能跟着走。

    “没有证件,不说清楚要把我带去哪个派出所,就算当场把我枪毙,我也不能走!”

    几个红袖章面面相觑。

    他们还真不是公安,但把夏晓兰弄到派出去吓一吓,的确是他们的目的。嘴上说两句是派出所的,有人追究起来还能含糊过去,夏晓兰现在是摆摊,等服装店正式开业,更会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来找麻烦。

    办到营业执照就了不起?

    现在这么好的位置开三间门店,赚着大把的票子,背后没人能行么!

    不少人远远看着窃窃私语。

    一个红袖章急了,动手将李凤梅推倒,又要去扯夏晓兰。

    夏晓兰连电击器都打开,没想到出门在外没用上的自保工具,居然在商都派上用场:

    “你们这是要耍流氓啊,救命,有人冒充公安耍流氓欺负人了!”

    人群里终于有几个男同志看不下去,跃跃欲试。

    忽然有人挤到了前面,飞起一脚把要和夏晓兰动手的红袖章踹翻:“你们欺负人之前也不探探底,我嫂子也是你们能动的!妈的,康伟你跑的太慢了!”

 134:派出所豪华游(4更)

    夏晓兰把电击器松开。

    她不仅是听到了“康伟”的名字,一抬头,就看见康伟正往这边跑。

    这个年轻男人夏晓兰不认识,和康伟一路的,自然是帮她的。

    “康伟,你来啦。”

    康伟都服气,遇到这种事还不慌?

    几个红袖章大怒,就要打邵光荣,康伟抡起一个大衣架,“来啊,我要看看,哪个不开眼的混蛋敢动手!”

    康伟很生气,邵光荣更多的是看热闹的激动。

    夏晓兰在旁边赶紧提示说明情况,“他们几个说自己是公安!”

    万一真是公安,康伟把人给打了会有麻烦的。夏晓兰和对方扯皮性质不同,她还是占了性别的便宜,舆论上能获得同情。

    康伟论起木头棍子就砸,邵光荣跟着起哄,说到打群架这俩人可有经验。

    一个矮小却敦实的男人拉开人群,“别打架,别打架……”

    他是侯秘书安排的司机。

    红袖章打他也不还手,但看见有人要棍子砸邵光荣,司机一下把棍子抓住,婴儿手臂粗的实木棍子他给顺手就折断扔掉。

    “我说了不能打架!”

    邵光荣和康伟两个,哪个受伤司机也承受不起后果。

    矮墩墩的司机貌不惊人,一出手就见真章,几个红袖章全部倒地不起。司机连毛都没掉两根,他出手快准狠,全不是普通人那种没章法的花拳绣腿。

    这下好了,事情闹得挺大,惊动了真正的公安。

    包括夏晓兰在内,全部被以聚众滋事的罪名带回了最近的派出所。

    ……

    “姓名,年龄,户口所在地和家庭住址。”

    公安把一群人都关在了一块儿,这又不是啥大案,不怕几个人窜供。

    邵光荣就跟吃了兴奋剂一样,不时冲着康伟挤眼睛,康伟觉得丢人,把脑袋转到了一边去。邵光荣又偷偷去看夏晓兰。

    这就是周诚的对象。

    周诚找了这样一个漂亮的对象。

    邵光荣第一眼就觉得惊艳,心里甚至觉得理应如此,周诚那么挑剔,除了这样好看的人,谁也不可能让他动心吧?

    也怪不得周诚在乎着呢,就连交过七八个女朋友,自认花丛老手的邵光荣初见夏晓兰,都不禁心神动荡。他激动还有另一个原因,大嘴巴把周诚有对象的事传的到处都是,邵光荣有点怕周诚事后算账,没想到跟着康伟来商都,正好“救下”未来大嫂。

    刚才打架时他也很卖力,未来大嫂一定要看在眼里,记住他邵光荣出的力气啊!

    “问你姓名!好好坐直了回答!”

    公安不耐烦推了一下邵光荣。

    “邵光荣。”

    “年龄和家庭住址,就你这样还光荣呢,看把人打成啥样了!”

    矮墩墩的司机进了派出所就说要打电话,派出所的公安叫他们都老实点。邵光荣特别不配合,李凤梅第一次进这种地方,吓得词不达意。

    夏晓兰思路还清晰,就把几个红袖章如何出现,她自己如何应对的经过讲了,坚持称康伟和邵光荣三人是见义勇为,是救她才会动手。

    夏晓兰特别无辜问审讯的公安:

    “公安同志,他们是不是骗子?”

    公安的脸色很不好。

    被打的人,一个都不是公安,而是“联防队”的成员。今年严打来临,各地的警力严重不足,成立了不少警民联防队,联防队的成员都是从各单位和部门临时抽调来的,或者干脆就在社会上招聘闲散人员。

    平时需要配合公安工作,参与巡逻、执勤、堵卡、守候等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性质和后世的协警差不多。

    他们肯定不是公安,却常常比公安还牛气,借着联防队的皮,干些欺软怕硬的事。

    没办法,各单位也不可能把优秀的职工都送来,借着联防队抽调人手,送来的都是平时不服管教偷奸耍滑的刺头。

    联防队的人跑去砸人家摊子,知道他们的臭德行,公安也有点偏向夏晓兰。

    事情究竟咋样,其实好多人都瞧见了,派出所把人都抓起来,是因为几个联防员被打得很惨。联防队的也有话说,有人举报说夏晓兰的摊子高价卖假货,他们是去查证的,哪知夏晓兰不配合调查,还让人把他们打了!

    “你不认识联防队的人?”

    夏晓兰一脸无辜:“不认识呀,我是乡下人刚进城。他们说带我回派出所,我就问是不是公安,有没有证件,那几个同志就急眼要动手。”

    公安同志的心智比一般人坚毅,可被夏晓兰一双水眸看着,他都觉得自己在逼供。

    美色误人!

    “小萍,你来问她!”

    干脆让刚进门的女同志来审问夏晓兰。

    夏晓兰一看,眼前的女公安有点眼熟。

    女公安也傻眼了。

    “安庆人?你叫夏晓兰对不对?”

    这个小萍,赫然就是安庆县派出所里,曾经给夏晓兰录过口供的女公安卓卫萍。

    夏晓兰被三个流氓拦路围堵,意图不轨,卓卫萍知道的清楚。后来周诚和康伟报警说张二赖偷盗公款,张二赖口口声声周、康两人是公报私仇,说“夏晓兰”如何如何不堪,卓卫萍还有过疑惑。

    安庆县派出所的梁所长给案子定了基调,卓卫萍才没有深究。

    哪知上个月调回商都公安系统,眼下又在派出所瞧见了夏晓兰。卓卫萍下意识扭头看四周,没瞧见周诚,瞧见了康伟。

    卓卫萍心想,这才是古人说的红颜祸水呢!

    夏晓兰“战绩赫然“,在安庆县就帮派出所完成了四个严打指标,卓卫萍先入为主猜测,那几个联防队的说不定真是看夏晓兰长得好看,想占人家便宜。

    哪曾想夏晓兰刚烈,又有人帮忙,联防队的反而被揍了一顿。

    夏晓兰也认出卓卫萍,当时这女公安可是好好安慰了她,是个好脾气的。

    果然,卓卫萍放缓了声音,“你也有够倒霉的了,不要担心,好好把事情说清楚,派出所不会冤枉好人。”

    邵光荣想,还以为要受到逼供,哪知派出所的公安一个比一个客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