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兆辉伸出一个手指头,“我搞得是大项目啦,几千万怎么玩,肯定要向银行贷多一点。我看市政府也有那意思,就提出贷1亿华币,他们让四家银行联合给我贷款,倒是很大方。”
可能是长得帅,市政府才主动牵线让四家银行联合贷款给他吧。
杜兆辉不由又挺直了点腰杆。
夏晓兰终于忍不住笑出声:
“一个亿?杜兆辉,你是不是拿琤荣集团去骗人了!”
市政府才不会让银行随便贷这么多钱出去,除非市政府以为贷款的事琤荣集团……想想也是,这一个亿的贷款,琤荣集团肯定是能还上。市政府又不知道杜兆辉在杜家的处境,只知道他是杜琤荣的大儿子,在国人心中,大儿子继承家业天经地义,杜兆辉又在鹏城主持了那么久集团事务,说他不是继承人谁信?
杜兆辉脸上有一丝狠劲:
“反正项目失败,我就破产了,没有了5000万港币,和多欠一亿华币,你觉得有差别?”
夏晓兰点头,“那倒也是,没了钱和倒欠银行钱都是一个结果,你会变成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第四卷:美国梦】1369:你自己开个事务所(4更)
杜兆辉没反应过来:
“什么叫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夏晓兰翻个白眼:“穷人比较好听的说法!穷人买东西是不是对价格很敏感?买个菜都要多问几个摊位比价,选了最便宜的一家,买完菜还不走,要向老板说好话讨两根葱当添头!”
卧槽!
这么贴切有画面感。
杜兆辉从记事起就没有当过穷人,要让他过这种生活,不如杀了他。
所以,他真是把一切都赌上,这个项目必须要成功。
“我现在有5000万港币,后续还有一亿华币的银行贷款可以用,这个电子配件市场我该怎么修?你是不是替东丰控股那个姓霍的设计了写字楼,这个市场的设计……”
说到电子配件广场,夏晓兰想到的就是赛格广场。
她知道的也不是赛格广场的老楼,上辈子她大学毕业后去鹏城那会儿,赛格广场的新大楼都快起来了,夏晓兰也没见过旧的赛格广场。
她只知道赛格广场的新大楼有71层,总高300多米,当时在世界上也排的上名号。
底楼9层是商场,各种手机和电子产品卖到起飞,中间层是写字楼,再往上是酒店和各种俱乐部,顶楼还有直升机停机坪。
掐着点在千禧年前一年完工,楼塔是正方形切角构成了新的八边形,要多气派就有多气派。
杜兆辉的钱,要复制1999年竣工的新赛格广场够不够?
而且早了13年,鹏城的市场是不是能容纳这样的项目。
夏晓兰还是放弃了复制赛格广场大楼的想法,她学建筑越深入,越有一种难以解释的文化人清高。比如像无边界游泳池的概念,她可以借用,那在前世已经是烂大街的。
但她直接抄袭某一栋前世的知名建筑,夏总的良心又有点痛。
真是可怕,生意人讲起良知了,还要不要愉快赚钱?
明显是建筑专业学生的身份,和生意人的身份有冲突了……夏晓兰不想承认自己是道德帝,她觉得是骄傲在作祟,学了点东西,搞过两回设计,得到别人认可了,就不屑于去抄袭了。
自己就会嘛。
挽着袖子自己干咯,干嘛要抄啊!
抄袭这种没有挑战性的事,留给别人去做好了!
想法快,表述出来慢,杜兆辉问她市场的设计,是想找她来操刀,夏晓兰自己很迟疑:
“我不一定有这个时间,总体的规划思路我已经给你了,你找谁设计都行。在你有限的经费里,楼是能盖多高就多高,而且一定要快,你现在是在争夺时间,年底以前一定要把成品拿出来,最好是把低楼层的商铺全部租出,让人看到广场的赢利点,这是你要向杜董证明自己的关键处,一点都不能马虎。”
虽说杜琤荣让杜家兄弟俩各自拿2000万港币创业,比的不仅是账面上盈利数字,但杜兆辉这边连个项目都没起来,杜兆基拿着赚到的钱回家,同样输赢立判。
让杜兆辉自立门户,也要两手准备,这个电子配件大卖场做好了,杜兆辉哪怕输给了弟弟,继承不了家产大头,他将来也有仰仗!
欠银行的1亿华币就更不算个事儿,资产超过债务就行,留着慢慢还呗。
这次市政府批的地挺多,杜兆辉再怎么失败,将来还能卖地呢。
杜兆辉辛辛苦苦坐了一天飞机才到美国,和夏晓兰聊了不到一小时,就像吃了定心丸。起码他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也知道了下一个阶段该做什么。
杜兆辉还是想请夏晓兰参与设计,夏晓兰本来就很心动,地标性建筑啊,她难道不想留名?
但她在美国真的脱不开手。
在国内可以雇一群人帮她做琐碎的工作,在国外她雇谁?
国内的建筑师们,拿钱就老老实实干活,根本不争名,爱说是谁设计的就是谁的。
在国外试一试?
国情都不一样,她又不是教授,也不是建筑师事务所,到时候能压住雇佣来的人么!说到底,她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一个人完不成如此大的项目。
夏晓兰把自己的顾虑说了。
杜兆辉奇怪,“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开个事务所?”
花钱就能办到的事,杜兆辉都不知道夏晓兰为什么会发愁。
有钱小开和夏晓兰的思维还是有差别,这时候把夏晓兰衬的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她从来没想过要搞一个建筑师事务所,她自己还没毕业,还算不上真正的建筑师,事务所不是她的必须品,也就没必要投入——这是衡量过经济得失的。
穷人会二选一,有钱小开就没这个烦恼——有钱小开选择两个都要!
讲什么成本,现在把事务所开起来,将来总能用上嘛。
夏晓兰没想到自己还有被杜兆辉提点的时候。
也是啊,她不一定要在国外搞,在国内搞难道不行?
现在国内的建筑师主要集中在设计院,难道她不能挖点人搞个事务所出来,不能盈利都先慢慢养着,她有自己得心应手的团队,启航也肥水不流外人田……
“杜兆辉,我发现你真的是个有想法的人。”
这是夏晓兰今天再一次夸杜兆辉。
杜兆辉脑子都不好使了,苹果馅饼的甜香十分醉人。
温教授早在夏晓兰和杜兆辉开始谈事时就避开了,这时候胡瑛准备好了晚餐,来叫两人吃饭。杜兆辉不知道吃过多少好东西,却把胡瑛做的食物夸了又夸。
他的普通话带着港味儿,语气夸张竟也不奇怪,还把胡瑛逗得大笑,说杜兆辉有趣。
胡瑛还说要邀请杜兆辉在家里住下,香港同胞,那也是华人同胞嘛,又是晓兰的朋友。杜兆辉瞅着夏晓兰脸色,边牧的智商一下有提高,给拒绝了:
“不用不用,我在镇上订了旅馆,还有人和我一起来美国,我让他们在旅馆等着呢。”
胡瑛也是出于礼貌。
杜兆辉不是夏晓兰男朋友的话,客房都在楼上,让他和晓兰一起住二楼,有别的房间那也不方便呀——杜兆辉要是知道自己拒绝了什么,肯定就厚着脸皮答应了!
【第四卷:美国梦】1370:她丝巾掉了(加)
杜兆辉的到来,还是让温教授和胡瑛好奇。
杜兆辉嘴里提到的项目,上亿华币啊!
夏晓兰又是在国内做了什么,能让别人不远万里来找她谈上亿华币的项目?
不过温教授和胡瑛也没多嘴,不刨根问底,是对夏晓兰隐私的尊重。
杜兆辉到了晚上9点,才恋恋不舍的回旅馆。
他把身边的人辞退了好多,这次到美国也没有了大排场,只有一个阿华跟着。阿华都被杜兆辉留在了旅馆,伊萨卡镇又不是大城市,根本没有高档酒店。
倒是有许多旅馆,完全不符合杜大少的下榻标准。
杜兆辉还要自己去温家,阿华很担心大少安全。
到了晚上,杜兆辉平安归来,阿华看他高兴的很。
好像和鹏城市政府开会气到用烟灰缸砸人的,暴躁的大少爷,是阿华的错觉……大少爷一直就是这样有文化又讲道理的人对吧?
“大少,您明天还过去吗?”
杜兆辉浑身都是自信:“过去啊,我明天要去逛一逛康奈尔。”
杜兆辉不由有点遗憾。
他手里要是还有闲钱,他也不介意捐点给康奈尔大学,再搞一个奖学金出来。
夏晓兰也太谨慎了,明明也不缺这点钱,到了美国还低调的很,胡瑛说她骑自行车上学,有必要这么寒酸吗?
夏晓兰那守财奴也不像要消费豪车的,在美国买一辆普通的新车,也就几千美元的事。
难道那一百多万美元,夏晓兰到美国才一个月就花掉了?
幸好杜兆辉这些想法是在脑子里自己琢磨的,要被阿华知道,阿华肯定又疯狂吐槽:人家夏小姐自有男朋友,大少爷你操这些心干什么呀!
操心太多肯定是闲的。
杜兆辉一早起来就往温家跑,说想参观下康奈尔大学的校园。
康奈尔大学人人都能去,夏晓兰也不会拦着,但还是强调了一下:
“我一整天都要忙,你自己慢慢逛吧,我当不了导游!”
她和杜兆辉的合作,是让杜兆辉赚到钱,不包括当导游。
杜兆辉是有求于她,沿着食物链往上数,夏晓兰又不怕杜兆辉……她怕麦卡锡大魔王,也担心自己的发量变少。
在国内搞事务所的事,夏晓兰想了一晚上。
现在她回不去,但能让国内先筹备着。
事务所也可以先挂着茅康山的名字,利用茅老师这大牛的名气,吸引下圈子里的小牛。就是要对不起周茂通师兄,这样一搞,茅老师多半是要给她的事务所当顾问,而不是继续在粤省建工挂名头——被偏爱的人往往有恃无恐,夏晓兰有把握她的这个想法茅康山肯定会支持。
老茅同志上课时很严厉,但在其他时候,都很惯着她。
夏晓兰和理查德三人碰头,康奈尔大学的图书馆非常有名,是全美第一个允许本科生借书的大学图书馆,书籍数量多品种全,夏晓兰和小组成员简直能泡在这里一天。
等到一点过她和理查德三人才出来。
3000英亩大的校园,够杜兆辉逛一整天的,可他又不是真的被学术氛围感染了,不过是找个借口。
看见夏晓兰终于出来,杜兆辉等的肚子呱呱叫:
“你都不吃午饭的?”
“你还没吃饭?这些是我同学,理查德、黛西和莱尔,这是我华国的朋友,你们可以叫他杜。”
杜兆辉不学无术,香港到底是个英文使用很广的地方,简单的日常对话他还是懂的。
“你们好,我是晓兰的朋友,我请大家吃饭吧!”
杜大少非要撒钱,一见面就热情的很,让理查德三人很不习惯。
黛西甚至偷偷问夏晓兰,杜兆辉是不是她的华国男朋友?
夏晓兰摇头,“我男朋友是一名华国军人,他不能轻易出国的。”
如果周诚能出国,一早就来了,这个自信夏晓兰还是有的。
杜兆辉要花大钱的想法没落实,夏晓兰下午两点有课,要不她和理查德三人也舍不得从图书馆出来。最终在杜兆辉的坚持下,吃了非常方便的简餐。
汉堡套餐居然只要3美元!
这点钱够干什么?
夏晓兰在美国学校果然过得很惨。
速溶咖啡真难喝,杜大少也是嫌弃。
夏晓兰居然吃的很香。
两个面包夹牛肉饼和生菜,挤着番茄酱和沙司有什么好吃的,有吃一碗高汤铺底的云吞面来的实在?
“真难吃……”
杜兆辉一边嫌弃,一边大口往嘴里塞汉堡。
扑街啊,这洋快餐他居然吃出了美味,难道就像夏晓兰说的,他有成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潜力?
……
却说另一边,项莉得了李雍的吩咐,要打探夏晓兰底细。
她也是个行动派,第二天就去找徐竟。
徐竟和马海租的是个车库,车库不见得比学校宿舍更便宜,但他们没有申请到宿舍,只能住车库!
项莉没住过车库,但这鬼地方她来过两次,都是来给徐竟送钱。
还钱不叫还钱,要说“送钱”,不知内情的人听了,还以为项莉在接济前男友呢。
这一次,项莉也是来送钱的。
她给徐竟带来了50美元,这笔钱省着点用,是徐竟两三个星期的生活费呢。
马海哼了一声,到底没再评价项莉的行为。
项莉送了钱还不走,反而从包里掏出了一条丝巾,“徐竟,你和参加派对的夏晓兰认识吧,我们打扫屋子时找到这条丝巾,有人说像夏晓兰系着,这丝巾还挺贵的,要是她的,我得还给她。”
夏晓兰的丝巾掉了?
徐竟和马海两个大直男,根本不可能关注夏晓兰的穿衣细节,派对上又那么多人,他们想不起来夏晓兰有没有系丝巾。
但项莉找上门,徐竟肯定要帮忙。
“马海,她是不是给你联系方式了,你把电话号码给项莉记一下,让她问问。”
马海迟疑。
项莉怎么对夏晓兰这么热情,这女人开着老徐的车和新欢出双入对,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马海也没继续深想。
要换了李雍来打听夏晓兰肯定有鬼,项莉自己也是女人,她打听夏晓兰,马海的警觉性就不够!
【第四卷:美国梦】1371:人傻钱多,速去!(1更)
项莉要套话么,徐竟是压根儿扛不住的。
送了50美元过来,再拿了一条丝巾当借口,项莉就要到了夏晓兰的联系方式。
夏晓兰有没有掉丝巾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当然不可能打电话再去询问。
她在车库呆了半小时,实在忍不了徐竟和马海的“邋遢”,这里堆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徐竟和马海在搞“发明”……就这堆破烂都有人投资?李雍说的没错,让夏晓兰投资徐竟和马海,不如投资李雍和她咯。
项莉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她人一走,马海就推徐竟:
“项大小姐今天是不是挺奇怪的?”
主动送了50美元过来,还要给夏同学送丝巾,有点不像马海印象中的项莉。
徐竟怅然若失:“有什么奇怪的,她一向就是这样。”
任何出现在他身边的年轻异性,项莉都会再三盘问搞清别人的来历。徐竟一直也没外心,从前还觉得项莉这样霸道爱吃醋是爱他的表现,现在物是人非,项莉一时还改不了习惯。
马海叹气:“50美元够你吃两周饭,但我们的东西咋办?老徐,我还是想去找一找夏同学,你说我俩能认识什么有钱人,这已经是最有可能的机会了。你到国外来就没一件顺利的事儿,难道就不想抓住机会证明下自己!”
自费出来留学的,全是失败者不成?
马海也知道自己和徐竟在圈子里不受待见,别人都说李雍好,马海却觉得是李雍在捣鬼。
他和徐竟为了搞这个项目的确借了不少钱,都是打了欠条的,就算两人的投入血本无归,等他们一工作肯定也要还——谁特么是骗钱?不是李雍就是项莉,别人都说他和老徐是骗子,和这俩人脱不了关系。
呸!
要真的急公好义,怎么不让项莉把车还来。
徐竟当初可是把项莉当老婆了才会给买车,俩人也只差登记注册的手续。
要不是这样的关系,谁敢单方面收几千美元的“礼物”?
项莉摆明了又还不上同样的价值的东西……呵呵,别说在习惯aa的美国,就是在华国,订婚了又悔婚的,也要退彩礼呢!
马海没攻击项莉,一个大老爷们总抓着女人的错误不放,徐竟对项莉旧情难忘,也不见得会高兴。
他就是鼓励徐竟振作起来,先把感情的事抛到一边,男人不把事业搞定,说什么感情啊?
“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的留美女郎,择偶条件是3p主义!”
3p这个词儿充满了邪恶的意味,然而徐竟并不懂,他是充满求知欲的看着马海。
马海嗤笑:“一p是ph。d,二p是p。r,三p是property!”
博士学位,永久居住权和个人财产……徐竟想想自己一个都不占,一时又被狠狠戳了一下。
他用冷水洗了脸,“把资料整理下,我们搭车去伊萨卡。”
夏晓兰也没有完全拒绝他们。
都说了要等他清醒时再联系。
这可能是推托之词,要按徐竟出国前的清高性格,打死都不好意思再提。
但他和马海现在山穷水尽,好不容易遇到个机会,要是不努力抓住,当失败者也怪不了其他人,只能怪自己懦弱。
马海大喜,使劲拍徐竟的肩膀:
“你终于振作起来了!”
这50美元送来的正好嘛,他俩跑一趟伊萨卡绝对是没问题的。
徐竟和马海要收拾东西去伊萨卡,另一边,项莉也把打探到的消息带了回去。
听说夏晓兰就是向徐竟买房的人,李雍不由点头:
“这就能对上了。”
徐竟那种人,怎么也不会认识像夏晓兰那种质素的女留学生。
难怪戴的表都要200多美元,这种女孩儿拿着家里到了国外乱花,谁看了心里能舒服?
“到了美国几年,我发现一个道理,有钱的人利用钱去生钱特别快,没钱的要白手起家就特别难。”
这不是废话吗?
美国的资本家都符合李雍说的特点。
看项莉没反应过来,李雍又解释:
“我是说,徐竟卖房都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就能拿出几万华币买四合院,经过这期间的发展,谁知道她家现在的家底又增加了多少?钱生钱总是很快,几十万美元估计是没有,几十万华币可能就有。”
几十万华币都很多了!
换成美元也有十多万,华人喜欢储蓄,钱肯定就存着了。
不像美国人喜欢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各种按揭贷款和信用卡早把美国人的钱包榨干了,能拿出十几万美元现金的人,李雍和项莉也接触不上。
项莉把丝巾揉成一团,说不上是羡慕还是嫉妒。
“有十几万美元家底又如何,那也不会全给她带到美国来。”
李雍无语,“你还没想明白。”
没有人会把家底带上。
但改革开放口号喊了几年就有了钱的人,钱是怎么来的?
要不是家里有人贪污来的,要不就是做个体生意赚的。不过夏晓兰家里敢拿钱出来买房,就证明这钱是能见光的。
那就是做个体生意赚的呗。
又没有一口回绝徐竟和马海拉投资,可见夏晓兰极受家里宠爱,对家里的钱怎么花有很大话语权。
想想也是,能考上华清大学,又能靠竞赛来美国当交换生,有这样的女儿,家里能不宠爱吗?
可惜会学习是一回事,养孩子就不能保护的太好了,李雍心想,他这也是替夏晓兰家里给她上上课,收点学费怎么了?
“家底不可能全部给她用,但我估计她在美国这边能拿出一两万美元来,你也别耽误,早点去伊萨卡,赶在徐竟和马海说动她投资以前……总之,见机行事,不要一开始就提前,要表现的处处替她考虑。年轻女孩子嘛,到了异国他乡肯定是孤单又想家,你多关心下她,她自然就信任你。”
项莉把丝巾丢到李雍脸上:“呸!你就用这招骗了多少女孩子,用的挺熟练的呀!”
李雍面色不变,把项莉拉到自己怀里:
“你还有没有良心?不这样殚精竭虑,我从哪里去给你变出大房子来?我要有外心,何不自己去接近她,那样才是人财两得对不对!”
项莉又呸了他一声。
不过这一次力道软绵绵的,显然是李雍的话让她很高兴。
【第四卷:美国梦】1372:你是不起眼的螺丝钉?(2更)
前后两拨人要来找夏晓兰。
她是毫无知觉,心里想的是如何把杜兆辉快点送走。
杜兆辉在伊萨卡呆了两天了,也不知道康奈尔大学到底哪里感染了他,他竟逛不够。
“他再继续待下去,我同学都要误会他是我男朋友了。”
夏晓兰给周诚打电话这样说。
不小心就捅了周诚一刀,扎的还挺深。
周诚心里就像蚂蚁啃过,他倒不是怀疑晓兰和杜兆辉有什么,而是单纯讨厌杜兆辉。
俩人都提到这个话题,夏晓兰肯定要把杜兆辉支付她酬劳,希望她能帮忙的事说清楚:“一来是这个报酬可观,二者是杜兆辉答应掌握杜家后,把杜家的走私生意砍掉,对这部分话我并不全信,但和杜兆辉作对的杜家人肯定一个都跑不掉!”
周诚的心,一半在冰里泡着,一半又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