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了多长时间,冬天的霜露很重,捋完了叶子那裤脚和袖子也全湿了。

    没有每天换衣服的条件,湿就湿有啥办法,等着湿掉的袖口和裤脚自己捂干呗。

    捋完菜叶子背回家能捞到烧火的活儿最好,还能趁机烤一烤冻僵冻红的手。烧火做饭比起在寒风里出门,那就属于更轻巧的活儿,一般这种活都被王金桂和夏红霞抢先占了。

    没办法,夏老太就是讨厌着夏晓兰和刘芬,不肯分派轻省的农活给她们母女俩。

    “夏晓兰”对刘芬算不上多贴心,到底是亲母女,也不可能让刘芬连个休息时间都没有,有些时候这种活还得她出门去干。

    “晓兰,你在想啥呢?”

    刘芬推了推她,夏晓兰从回忆里挣脱:“您说田里种点啥,我就想起来夏家那个偏心的老虎婆,我去油菜田里捋叶子回来喂猪,手冻得通红,她也不让我用热水烫烫手,说家里的柴火是有定数的!”

    夏晓兰不是给她妈添堵,不过夏子毓回来了,估计夏家要折腾点事出来。

    瞧瞧夏子毓那天在白溪寺门口说的话,什么刘芬和夏大军夫妻二十年,分开很可惜,一家人有啥矛盾不能坐下来谈云云。夏晓兰听着吧就很怪异,夏子毓是为了在王建华面前展示她善良懂事的形象呢,还是另有打算?

    不算如何,夏晓兰都得给刘芬打打预防针。

    万一刘芬过了几个月好日子,对夏家那边的反感变淡,真的想回去和夏大军过日子咋办?

    夏晓兰能把刘芬当成妈,是因为刘芬对她掏心掏肺。

    她可不想多一个爸,仗着血缘关系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顺便还要和夏家那一窝极品扯上关系!

    提起捋菜叶回来,夏老太连热水都不让夏晓兰用的事,刘芬也气红了脸。

    离开夏家,刘芬想的越来越清楚,夏老太就是偏心,连带着夏大军也不把晓兰当回事。大冬天的孩子干了活儿回来用热水洗洗手又咋了,年轻姑娘家本来就不能受冻,寒气入体,将来还影响生儿育女。可夏老太就是做的出来,那些柴火大多都是刘芬闲的到处去捡的,芦苇枯黄的时候,家家都去芦苇荡割干芦苇回家当柴烧,因为芦苇叶子割在皮肤上火辣辣疼,这种活张翠和王金桂能躲就躲。

    刘芬搞回去的枯芦苇,夏晓兰要点热水都难!

    同样是孙女,大冬天时,夏子毓就能呆在暖烘烘的屋子里什么都不用干。

    夏老太还怕她乖孙女写字时手凉,又是托人从县城买不影响手指活动的白棉线手套,又是一小时就给夏子毓灌满热水袋暖手……夏子毓睡觉的房间,和夏老太待遇是一样,炭火晚上是不熄的。

    想到这些糟心事,老实人刘芬也气得牙痒痒。

    “你现在就是想去捋叶子喂猪,家里也没有养。你瞧妈这记性,你看书做题的时候,我都忘了要给你灌两个热水袋搂着!”

    现在可不是在抠门的夏家,她们有这个条件了,夏晓兰也能搂着热水袋只管复习。

    夏晓兰赶紧拦住她妈:“不用不用,屋子里已经有烤火的炭盆了,人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太舒适也不行,暖了起来就犯困,我像现在这样做题,脑子才清醒。”

    夏晓兰没有糊弄刘芬。

    吃的太饱,血液都集在胃肠部分帮助消化,供应给大脑的就少了,根本不适和吃的太饱学习,效率会很低下!太暖和也是相似的道理,气温过高人就犯困,稍微冷一点,大脑的反应和身体都处在一个活跃状态,更适宜高效学习。

    刘芬将信将疑。

    不过夏晓兰的心机没白费,刘芬又在心给讨厌的夏家人记上一笔。

    和夏大军复婚?

    她才不会害女儿!

    ……

    年初三,李凤梅回娘家可是好好风光了一把。

    她当时嫁给刘勇时娘家人人都反对,觉得李凤梅二婚丢掉了李家的脸。

    她就该死皮赖脸呆在之前的男人家,本来就是不下蛋的母鸡,还不允许人家男方打骂几句?李凤梅受不了那日子,不敢在和前夫过日子,可回娘家后兄弟们都不愿意,恰好刘勇一大把年纪没娶老婆,介绍人把这两人一撮合,李凤梅听说刘家没有老人在,家里就是刘勇当家做主,也不嫌弃刘勇穷,自己就同意嫁。

    两人扯了结婚证李家才知道。

    李凤梅娘家人气得很,涛涛的外婆心疼女儿,把私房钱塞了不少给李凤梅。

    李家条件不好不坏,就是容不下一个离婚的妹妹丢人,嫂子也不愿意李凤梅在家吃闲饭……李凤梅是感同身受,所以刘勇把刘芬和夏晓兰领回家时,她一点不愿意的意思都没有表露过。

    嫁给刘勇也很是过了几年苦日子,每次一回家,嫂子就像防贼一样跟着,就怕李凤梅带着孩子回娘家吃饭又拿钱。刘勇到了丈人家,除了老岳母对他和颜悦色,几个大舅子都对他很冷淡。

    也怪刘勇自己不争气,你穷就算了,还是个游手好闲的,看不起你是应该的。

    今年再陪李凤梅回娘家,刘勇就备下了厚礼。李凤梅的妈年纪大了,刘勇从商都买回来的奶粉和麦乳精各提了两罐,白糖、挂面那是必须要有的,此外还有一条猪后腿有十几斤重。

    这礼物拎到李凤梅大哥家,涛涛舅妈简直想不到,再对李凤梅说话,态度就十分亲热了。

    “你们咋今天才回来,涛涛姥姥昨天就盼着你们来,我昨天也把菜准备着,到晚上都不见人。“

    大嫂前倨后恭,李凤梅能说啥?

    要不是她老母亲跟着大哥一家住,看她上不上门。

    为了老母亲的日子舒坦,她还得敷衍嫂子两句:“我们也是在家待客,涛涛他小姑昨天来给我公公婆婆上坟。”

    李大嫂恍然大悟,原来是和有钱的小姑子又和好了,怪不得今年的礼这样重要。

    “都是亲戚,几年不走动肯定要生分,刘家就涛涛他小姑最有本事,你不哄好这小姑子,傻不傻?”

    李凤梅无话可说。

    刘芳嫁的男人有本事又咋,她可没占过对方一毛钱便宜。

    不过大嫂误会这东西是靠刘芳才有的,李凤梅也懒得解释。服装店的生意全靠夏晓兰张罗,她都是沾外甥女的光,凭啥要把娘家人一块儿叫上前吸血?

    “嫂子,那奶粉和麦乳精都是两罐,有一半是咱妈的!”

    李大嫂原本要把东西都提回房间,顿时干笑两声,“啥一半是妈的,这都是给妈补身体的,我给她拎屋里去。”

 173:钱是男人的胆(7更)

    李凤梅哪里不晓得她娘家大嫂的德行。

    说是恶媳妇吧,也不至于,起码婆婆还能给她带带孩子,老太太名下孩子不少,既然归大儿子家养,每年都要送一定的米和油来养老母亲。人性本来就是个复杂的东西,他们觉得李凤梅离婚丢人,瞧不起李凤梅二嫁选的刘勇,但他们对亲娘还算孝顺。

    手里富裕点的,时不时要给老太太塞点零花钱,老太太手里的零花钱就是这样攒的。

    老人总想一碗水端平,李凤梅生活最困难,老太太就总想拿私房钱贴她,李凤梅真心不想要,有时候家里实在没钱,大人能饿着肚子,还能让涛涛也没得吃?

    塞钱给她三次总要接住一次的,这样一想,也难怪大嫂防贼一样盯着她。

    涛涛姥姥的私房钱要是不贴给李凤梅,肯定都花在大儿子家里了,李凤梅是小女儿,头婚时耽误了好些年,再嫁给刘勇时快30岁,她娘家大哥现在都50了,老太太去年刚抱了曾孙子。李凤梅的奶粉和麦乳精,有一半就是给大哥的孙子买的。

    不管是奶粉还是麦乳精,各买两罐,老太太那里总能分到一半。

    李凤梅是这样安排的,不过隔代亲,她妈估计还是要把东西疼给曾孙子吃……李凤梅也懒得管。她把给亲妈带的鸭绒服拿出来:

    “妈,您试试这衣服,涛涛他表姐从羊城带回来的,轻便又暖和,我特意给您拿了件。”

    老年人都畏寒,涛涛姥姥听女儿的话,真的把衣服换上,因为贴身的毛衣穿得厚,在屋里呆了一会儿,竟热的背心发热。

    “这衣服好。”

    穿上感觉没啥重量,没想到这么暖和。

    涛涛姥姥有几分喜欢,却还是准备把衣服脱下来,“从城里带回来的,肯定花了老多钱,这衣服你拿回去穿,给老太婆穿是糟蹋好东西。”

    老太太说着,又从枕头下翻出裹成一团的手绢。

    “涛涛他二姑离婚不容易,我看她们母女俩还在你家里住着,大家都是亲戚,是一家人,你心眼子不要太小,手里钱不趁手,我这里还有……”

    李凤梅都快被她妈给说哭了。

    她也是快40岁的人,她亲妈还拿她当小孩儿在待。

    “妈,我有钱,勇子现在出息了,晓得正正经经赚钱,这衣服您放心穿着,您瞧我身上这件,和它就是款式颜色不一样,都是鸭绒服。”

    终于把老太太说通了,李凤梅拿出早准备好的500块钱要塞给她妈。

    老太太吓了一跳,还以为李凤梅背着刘勇把家里的钱往娘家拿,差点没把老太太给急死。李凤梅咋说老太太都不肯要这钱,只得把刘勇喊来作证。

    原来这500元,刘勇不仅知道,还是他提出来的数额。他对老岳母是感激的,亲爹亲妈走得早,三十多岁的老光棍好不容易结婚,隔年就给生了个胖小子,刘勇对李凤梅向来不错。李凤梅他妈怕女儿在刘家受委屈,时不时暗贴补,刘勇咋可能一点都不知情?

    本来这孝敬岳母的钱再给多点也行,年前李凤梅从服装店分了足足有八千,加上夏晓兰把刘勇补贴在装修的2000元给了他,刘勇和李凤梅就是新出炉的“万元户”。当然,过年也很是花了点钱,几桌酒席的开销,给梁欢、梁宇的红包,以及李凤梅回娘家带的礼……刘勇做主给500元,是感激老岳母多年的关心照顾,没给更多是因为老太太没有花大钱的地方,再说刘勇还琢磨着自己干点啥,总要留点起步资金的。

    有了刘勇亲自出面,老太太总算信女婿今年是赚到钱。

    她把外甥叫进屋,给了他早就准备好的红包。

    涛涛这傻孩子太诚实,发现他姥姥眼角有泪花,就问姥姥为啥哭。

    老太太用手背擦着眼角,“姥姥是高兴!”

    李凤梅嫁给刘勇她就担心,年纪一大把,刘勇就是不务正业。

    眼下看着,李凤梅和涛涛的日子总算是有点盼头了,老太太咋不高兴?

    钱是男人的胆,腰包里有钞票,不仅自己说话硬气,别人也不敢小瞧你老婆孩子。今年李凤梅的厚礼,让娘家人开始正视刘勇,大舅哥破天荒的亲自给刘勇倒酒。

    因为娘家这边子侄辈太多,李凤梅也不充当冤大头,别管她哪个哥哥家的孩子,红包里通通包了10元钱。就这样,李凤梅大嫂拆了红包还纳闷儿:

    “今年光红包就给出去十几个,那就是一百多块,涛涛他小姑就那样有钱?”

    嫁给国家干部,也不能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回娘家散财啊。刘勇和李凤梅的日子过的啥样大家还不知道么,说是拿着别人的钱花着不心疼也不像。

    她儿媳妇一边给孩子喂奶,随口开玩笑:

    “说不定是姑父在哪儿发了财,他们一家子都穿的新衣服,姑姑给奶奶带的那啥鸭毛衣服可不便宜。”

    发财了?

    李大嫂有点高兴。

    她能不能占小姑子便宜先不说,起码李凤梅不用回娘家又吃又拿的了,李凤梅多拿点,留给李大嫂的就少一点。

    刘勇在岳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超高规格待遇。

    下午回家时,他还带着酒气。

    “我以前真是混账,要是早醒悟几年,你和涛涛也不用吃那么多苦。”

    李凤梅看他喝得走路都东倒西歪,和喝多的人还要顺着毛捋:“现在刚刚好,早几年国家也不允许做买卖啊!”

    七几年肯定也有人偷偷做生意,但那抓着可不是罚点钱的问题。

    李凤梅他们今年分的钱,是靠夏晓兰“提携”,但若刘勇不自己想通了要上进,攒下几千块钱本钱。就算夏晓兰提入股,刘勇和李凤梅拿不出钱来,哪里好意思白占夏晓兰的便宜——顶多是夏晓兰开店,两口子去帮忙,每月拿着比别人高的工资,当个伙计罢了。

    所以李凤梅才感叹,刘勇从去年开始奋斗是刚刚好。

    以前过的苦日子?

    那算啥啊!

    早几年谁家日子也不宽裕,要是抓住刘勇从前游手好闲的缺点不放,以后日子才真的不要想好好过了。

    一家人走回家,是下午五点过,冬天的晚上天色暗的早,刘芬知道他们不会在李家吃晚饭才回,把夏晓兰按在屋里复习,这时候她已经开始准备晚饭。

    日子咋能舒坦成这样啊?

    闻着菜香李凤梅就感概,兜里有钱的日子才没过多久,李凤梅一点都不想再过穷日子。明天会商都去,还得挽着袖子拼命赚钱!

    刘芬提着铲子出来,一看就很高兴:

    “周诚给晓兰寄东西了,箩筐那么大的一包,说是年货。”

 174:您儿媳妇送的山药(8更)

    周诚收到康伟两人带回京城的包裹,已经是初三早上。

    东西是早送到了部队门口,可惜周诚被安排执行任务,康伟和邵光荣回到京城是1月25号晚上,26号康伟把东西给周诚送去,就没见上周诚的人。

    周诚这个新年是没有假期的,从腊月里一直忙到正月初三,才能稍微喘口气。腊月二十八开始到正月初三,他更是和大领导同进同出,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通信兵也找不到到他,周诚就陪在大领导身边呢,通信兵敢跑过去说营长你对象给寄东西了?

    再重要的事,都得放在工作之后,部队的规矩就是如此。

    等周诚拆开包裹时,发现夏晓兰他带了啥呢?

    一件羊毛大衣肯定有的,周诚还不知道康伟和邵光荣也有,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再一个是一包山药,豫南省哪里出产上好的铁棍山药,夏晓兰听说这东西很补人,刘勇受伤后就一直在吃,就给周诚带了一大包。

    反正也不是邮政包裹摔来摔去,康伟和邵光荣两个“快递员”能保证在最快的时间里把山药送到周诚手里,夏晓兰才敢送这玩意儿。

    哪知道周诚工作的封闭环境,就算康伟给送到部队门口,他也见不到周诚啊。

    周诚拆开包裹就好心痛,一根根精挑细选的铁棍山药,因为捂了太久不透气,起码坏了一半。坏的山药不能吃,周诚看着山药发了好半天呆。

    除了衣服和山药,还有写给周诚的信。

    信里把康伟到商都后发生的事都写了,朱家的陷害以及羊城混混的消停,夏晓兰还问他应该怎样感谢邵光荣和康伟才算不失礼貌。

    周诚把他媳妇儿的信读了又读,他对夏晓兰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很感兴趣,不过总是提起别人的名字干啥。特别是邵光荣,怎么跟着康伟跑商都去了?

    周诚今年有半天假,远的地方去不了,倒是可以回家一趟。

    他把通信兵叫来:“我让你寄的东西你寄了没?”

    “报告营长,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寄到了豫南省。”

    通信兵快被他家营长给搞怕了,他现在恐怕是全营唯一知道周诚对象情况的人吧。寄东西前周诚就估算来了时间,包裹到的时候说不好夏晓兰在哪里,如果商都于奶奶家没有人,在送到安庆县乡下去。

    通信兵心想,原来周营长找了个豫南省农村的对象。

    也不晓得女方是啥样,把周营长给迷住——别说团里面,就算挑遍集团军,也找不到比周诚更好的条件了,年纪最小的营长,人还长得好看,团里经常有各种小道消息,说啥某某领导的女儿瞧上周营长了,某某领导的侄女非周营长不嫁。

    烦的他家营长下了禁令,凡是有年轻女同志找到部队来,一律说他不在!

    周营长受女同志欢迎,可把2营的方营长给刺激的不行,三十岁还不结婚,曾经发话找的老婆一定要比周诚以后的对象强。可惜方营长没有周诚年轻有为,军区大领导家里的女儿们根本看不上他……方营长消停了一段时间,上次周诚表明自己有了对象,方营长又着急了。

    方营长现在不执著找比周诚对象强的未来老婆,他的新标准是要比周诚先结婚。周诚要今年才满21岁,最快也要85年满了22岁才能打结婚报告。按方营长的想法,如果他动作够快,不仅结婚能赶在周诚前面,孩子也比周诚生的早,在下一代问题上一步领先,从此步步领先。

    方营长积极相亲的事儿连周诚的通信兵都知道,这下好了,方营长真的不用再计较相亲对象的家庭背景。不和周诚比的话,方营长还是部队里有前途的年轻军官,能给他介绍的对象,不是大领导家的闺女,咋说也是小干部家的女儿吧?

    再差,也差不过周营长他对象的条件啊。

    幸好周诚不知道通信兵脑子里在想啥,要知道他非得把让通信兵去操场跑20圈,累得像条死狗再拎到身前来教育:你说谁媳妇儿条件差呢?

    周诚在部队换了媳妇儿给送的新大衣,对镜自照,很满意夏晓兰挑衣服的眼光。

    可惜他只有半天假,不然穿着这身衣服忽然出现在他媳妇儿面前,人靠衣装马靠鞍,晓兰会不会更喜欢他?

    仔细把好的山药选出来,周诚开了一辆吉普回家。

    等到了家,他发现康伟居然也在,两只手并拢,乖乖坐在他家沙发上,听关慧蛾训话呢!

    “诚子哥,你回来了?”

    康伟脸上的惊喜都快溢出来。

    康伟也是没办法啊,周诚回来,他简直是获救!

    不晓得哪个大嘴巴把事情说漏到了关慧蛾的耳朵里,关慧蛾不找传播流言的邵光荣,直接把康伟给找出来。关慧蛾给康伟他妈打电话,说周诚不放假这年过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康伟妈妈二话不说,就把儿子暂时借给关慧蛾。

    康伟在奶奶那里躲过了初一、初二,到年初三实在躲不过,硬着头皮来周家吃关阿姨的“爱心晚餐”。

    鸿门宴就是鸿门宴,关慧蛾一点没给康伟逃避的机会,张口就问“豫南那女孩儿”,说周诚是和康伟一块儿出门的,现在全京城都知道周诚在豫南处了个对象,偏偏家里不知道,让关慧蛾怀疑自己是不是亲妈!

    康伟陪着笑脸,就是不肯承认。

    反正问夏晓兰的具体消息,他就是装傻。

    他又不是邵光荣那个藏不住话的大嘴巴,周诚没在家里讲,肯定有周诚的想法,他咋能在间传话?

    关慧蛾不打他不骂他,开始讲起康伟小时候,如何赖在周家不回家,她亲自给他洗澡,尿床了还给洗床单……康伟恨不得在客厅里找条地缝钻进去!

    幸好,周诚在关键时候回来了!康伟觉得自己快辜负组织的信任当汉奸的时候,周诚犹如天神般降临——阿不,诚子哥穿着未来大嫂精心挑选的羊毛大衣,回家了!

    不过,总觉得诚子哥身上那件衣服更好看点?

    周诚也扫到了康伟身上的大衣,一看就是从他媳妇儿那里骗回来的,他媳妇儿就是心太好。

    “妈,您叫了小伟来吃饭?”

    儿子冷不防回家,关慧蛾当然高兴,先是叫家里的阿姨晚上加菜,又注意到周诚和康伟穿得外套挺像,关慧蛾心里觉得有点不对,来不及说话,周诚把山药给拎到厨房里。

    关慧蛾追到厨房里,看着一大包还带着泥的山药,有点懵:

    “你这哪儿来得呀,你们部队发的?”

    周诚瞅了他妈一眼,特别随意的说:“您儿媳妇送的啊,还能是哪里来的。我让曾阿姨做一点晚上尝尝,曾阿姨,洗干净泥蒸几根就行……”

    周诚还在哪里特别认真的交待山药要怎么做,好像他提回来的一堆金贵的燕窝鱼翅。

    关慧蛾脑子里啥都听不进去,就只有那句“您儿媳妇送的”在回荡。

    这就承认了?!

 175:你们只能处对象(627票加更)

    套了康伟半天话,软硬兼施,康伟就是不说。

    冷不防正主回来,还一下子就承认了。关慧蛾在厨房愣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煮饭的曾嫂已经在洗山药,她好想说不许洗,我才不会吃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行不行,这种话太难听,周诚听着该多难受。

    关慧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在客厅里,周诚还在说康伟是笨蛋,把东西扔部队门口就走,他今天拆开包裹都坏了一些山药。康伟一脸惋惜,也觉得自己浪费了未来嫂子的心意。

    关慧蛾觉得自己脑袋疼。

    这两人,哪个是缺几根山药吃的,谁送的山药就能这么珍贵?

    “周诚,你刚才说的话妈没听清楚,山药是谁送的?”

    周诚转过头来看他妈,这次他表情特别认真,人也格外精神,关慧蛾觉得儿子的眼睛里有星星在闪,那种喜悦是从周诚的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