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伟往客房床上一扔,自己洗了个脸,人也变得清醒不少。

    清醒才能叙事。

    邵光荣把单瑜君和康伟分手的理由一讲,夏晓兰也十分意外:

    “单师姐报名参加了‘雏鹰启航’计划,还特意申请了偏远落后地区?”

    这一个两个的,都是热血青年啊!

    夏晓兰知道“雏鹰启航”计划会吸引到不少大学生,她才刚刚劝住一个杨永红,没想到单瑜君也跳了进去。

    最尴尬的就是这计划是她提出来的!

    那她能劝住单瑜君吗?

    单瑜君和杨永红情况不同,学业为重那套拦不住单瑜君,她虽然和杨永红都是土木工程,却是杨永红师姐。杨永红正处在关键期,单瑜君却比杨永红学的够多,就算不参加“雏鹰启航”计划,再有一学期,单瑜君也要开始工作实习了。

    夏晓兰不知道单瑜君是什么家境,就算不是特别有权有势,至少也是衣食无忧的。

    温柔和知书达理怎么养出来?

    出身底层的话,整天为生计发愁,很难养成单瑜君那种闲适大方的气质。

    出身底层的,会像夏晓兰一样。

    像杨永红。 像小尤。

    独独不会像单瑜君。

    这意味着单瑜君的家庭不是急需她反哺,她自己又考上了华清大学……杨永红是负重前行,单瑜君是轻装上阵,人家愿意活的理想化,夏晓兰管得着吗?

    她和单瑜君也没有那么熟啊。

    “康伟是个什么意思,让我把单师姐的报名申请搞掉?不行,这样做的话,单师姐永远不会和康伟和好了。”

    这样太不尊重人,将心比心,如果夏晓兰自己报了名,被人耍手段搞掉,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夏晓兰都不会体谅。

    别人的人生,别人的选择,她可以提建议。就像她对杨永红提的建议,最终选择权还是在杨永红手上。

    就算如此,也是杨永红先对她开口,想咨询她了,夏晓兰才会说自己的想法。

    单瑜君显然极有主见,连男朋友都是最后才被通知,单瑜君是不会改主意的。

    所以,康伟要还想在一起,那就得妥协。

    夏晓兰皱眉,单师姐温温柔柔的,没想到挺强势,真是人不可貌相。

    邵光荣看夏晓兰为难,自己也摊手:

    “康伟就是和我喝了一顿闷酒,倒也没说想不想和好。”

    不和好就分手呗。

    难道要康伟无底线的退让?

    不如一次分了痛快!

    这是邵光荣的想法,他不能这样告诉康伟,难道还不能在心里念叨么。

    夏晓兰头疼,“都不知道康伟的想法,那你来找我干啥?”

    “雏鹰启航”计划是她提出来的没错,不能因为这样,就把康伟和单瑜君分手的一口锅甩在她身上啊!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没有“雏鹰启航”计划,也有别的事。

    邵光荣嘿嘿笑,“晓兰嫂子,我在想要不你再派点活儿给康伟干,我看他就是太闲了,才会失恋喝闷酒。”

    “……你可真是他亲哥!”

    这方法好不好?

    简直太特么好了!

    没有爱情,正好专心发展事业。

    可没准儿康伟和单师姐就是吵架,现在下定论太早了。

    夏晓兰忍不住又补了一句:“交过很多女朋友的人就是不一样,处理这种问题经验丰富。”

    邵光荣脸色微变。

    “嫂子,我以前那都是年轻不懂事,瞎闹着玩的,啥女朋友啊,我连她们的名字和长相都忘了!”

    夏晓兰懒得和他扯,话题一转:

    “小尤母亲最近身体情况怎么样?”

    邵光荣摇头叹气:“还是老样子,我觉得醒来的希望很渺茫,可我不敢这样告诉小尤。医生私下里给我说了,除非有奇迹……嫂子你也知道,奇迹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有多低!”

    是的,如果发生概率高,就不会被称作奇迹。

    夏晓兰的确曾经见过新闻报道,昏迷数年的植物人苏醒。

    但这种概率真的太低了,每发生一例,都被当成是医学奇迹。

    就算再过30年,医学界都没攻克这个问题,一旦植物人状态持续数月以上,很少见到有好转的个例。

    要说彻底绝望呢,植物人又比脑死亡强些。

    植物人的脑干仍然具有功能,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

    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等。

    但病人没有意识。

    没有知觉。

    也失去了思维能力。

    脑电图呈现杂乱的波形。

    这也是与脑死亡的区别,脑死亡是整个大脑都罢工,病人没有自主呼吸,脑电图呈现的是一条直线……一旦停掉维生设备,植物人还能坚持,脑死亡患者会立刻离世。

    从这点来说,小尤又是幸运的,植物人并不是最糟糕的结果。

    “至少,她还能期盼奇迹。奇迹降临的几率再小,那也有期盼。”

    这份期盼,支撑着尤丽变得更强大,是尤丽前行的动力。

    说到尤丽母亲,话题陡然变得沉重。

    和能不能活着相比,什么爱不爱的,分不分手的……好像又不是那么重要?

    康伟在夏晓兰家的客房呼呼大睡,等他酒醒了,天也全黑了。

    夏晓兰家今晚吃羊肉锅子,康伟搓着脸出来,很是不好意思。他迷迷糊糊的还有意识,知道邵光荣把他送到了夏晓兰家,本来也不是啥值得骄傲的事儿,这下搞得晓兰嫂子也知道了。

    丢人现眼,还丢到了这么多人面前。

    “康伟你睡醒了?那正好,洗把脸来吃饭。”

    刘芬招呼着他,谁也没提他分手的事,康伟很是松了口气。

    “刘阿姨,哎,您放下碗,我自己来。”

    康伟痛痛快快吃了顿羊肉,吃的全身冒汗,心情也没了那么堵塞。

 【第五卷:港岛之灿】1740:求一个答案(2更)

    “不想和好了?”

    吃完饭,夏晓兰这样问康伟。

    康伟头疼:“我连为什么分手都不明白,嫂子,

    你说她是不是早就想分手,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康伟不想恶意揣测单瑜君,他就是很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虽然单瑜君是学土木的,却爱好广泛,他不懂单瑜君专业上的事,照样能和单瑜君聊起来。本来就有点一见钟情的味道,后来发展的也挺顺利,从书信联系到交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他就是不同意单瑜君去支教而已。

    可如果单瑜君坚持要去,康伟觉得自己还是拗不过她的,最终还是会同意。

    他把这事儿当成了可以商量的,单瑜君却不和他商量,直接提了分手。

    言语是很委婉,意思却很坚决。

    一般女孩子提分手,会伤心或者愤怒,会控诉或指责男方,单瑜君却很冷静。

    是她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吗?

    说分手,就像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还是早早就下了决定,收拾好了情绪……

    康伟无精打采,作为朋友,夏晓兰看着也不舒服。

    “那就去弄清楚原因,不管单师姐是有苦衷,还是觉得你哪里做的不对,你可以找她问清楚。如果有苦衷看看能不能解决,如果是你哪里做的不对,看看能不能改正。就算真是不能挽回了,那也能避免你下一次处对象时犯同样的错误,你觉得呢?”

    康伟脑子里乱糟糟的。

    还下一次处对象?

    就这一次,他都闹不明白。

    这段感情开始的很浪漫,结束的莫名其妙——晓兰嫂子说的对,忽然就把他甩了,单瑜君得给他一个说法。一点过渡都没有,难道他和单瑜君交往的甜蜜幸福,都是他自以为是?

    “我去问!”

    对,他要去问。

    大老爷们儿,拿得起放得下,单瑜君得给他一个能放下的理由!

    第二天,康伟又去了华清。

    他在单瑜君宿舍楼下守株待兔。

    临近期末,单瑜君也需要复习,在图书馆呆到很晚才回来。

    康伟在宿舍楼下吹了半天风,1月初京城的天气几乎是全年最冷的,康伟冻得一个劲儿在原地跳脚。

    单瑜君和室友们一起。

    “你们先回去吧,我过会儿再上去。”

    “哈哈哈,我们懂,我们懂!”

    “对象来了嘛,赶紧去,你瞧把人冻得。”

    几个女生嘻嘻哈哈上楼,还有人和康伟打招呼。康伟和单瑜君处了这么久对象,一开始是“笔友”,后来可是实实在在的男朋友,经常来学校找单瑜君,和单瑜君的室友也熟了。

    康伟很懂给单瑜君撑场面,女朋友的室友是要讨好的,该请吃饭啥的也没漏掉,所以单瑜君的室友们都认识康伟。

    看见几个女生没有异样,康伟忍不住想刺一刺单瑜君:

    “怎么,你还没有告诉她们,你把我甩了的事儿?”

    单瑜君无奈,这人连脸都冻白了。

    “我们去找个能吃东西的地方慢慢说吧……还有,我没有把你甩了,我给了你选择的。”

    两人现在并不是分手状态,单瑜君是这样认为。

    康伟也觉得俩人需要谈一谈。

    可现在太晚了,食堂都关了门,俩人去哪里谈?

    不知不觉的,康伟走到了他第一次遇见单瑜君的地方。

    “小单,我当时在这里避雨,你拿着书小跑过来,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了戴望舒的《雨巷》,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丁香般的姑娘,她没有结着愁怨,但她有丁香的芬芳……是那种感觉击中了我,让我的心跳加快,让我记住了你。”

    康伟描述的情形,单瑜君想不起来了。

    她可能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但更多是依靠康伟的描述去想象出来的。

    康伟不止一次给她讲过这事儿,讲的多了,她潜意识里自然会去还原康伟描述的情形。

    “康伟——”

    “小单,我觉得咱俩能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是上天的安排。这世上许多人都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他们没机会,没那条件!很多人连喜欢都不知道是啥感觉,就先结了婚,他们没得选择,只能去‘喜欢’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咱俩能自由恋爱好上,你不觉得是一种幸运吗?”

    康伟看着她,单瑜君忍不住点头。

    康伟勉强一笑,“所以小单,如果你昨天说的是气话,我可以原谅你。虽然我特别讨厌女孩子动不动就用‘分手’来要挟……但这还是第一次,以后有事说事,咱们下不为例好不?你一个女孩子,我是大老爷们儿要让着你,这事儿就揭过了。”

    这就是男人。

    在朋友面前说的再硬气,什么不惯着女朋友,要分就分……真正看到对方了,再多的硬气都软了。人又不是草木,是自己选的女朋友,是自己喜欢的人,她知书达理惯了,偶尔作一作也不奇怪。

    单瑜君十分无奈。

    康伟今天连胡子都没刮。

    “我昨天是有点冲动,但我说的不是气话。康伟,你能同意我去参加助学支教吗?”

    瞧这意思,他不同意,单瑜君就真的要分手?!

    那个计划有那么重要吗?

    比他还重要?

    他在单瑜君心中的份量到底有几分重。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打的康伟是溃不成军。

    “昨天我俩没空详谈,你今天先告诉我,你打算去多久吧。”

    “最短两年……最长,我也不知道。”

    哦,连自己都不确定。

    也就是说,喜欢那种生活的话,单瑜君没准儿在那边呆5年、10年,甚至一辈子?!

    难怪她要提分手。

    果然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康伟嗓子痒,他想抽烟。

    可他昨天就把烟和打火机都扔掉了,一直也没时间重新买。

    不能靠抽烟来缓解烦躁和焦虑,他只能哑着嗓子:

    “最后一个问题,你可以为我妥协下吗?比如给我一个确定的归期,一年,甚至是你说的两年,我都能接受。”

    单瑜君沉默。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康伟等了三分钟,却像三年那么长,他也想保留一下男人最后的体面:

    “好了,我懂了。小单,祝你幸福。”

    婆婆妈妈和哭哭啼啼不是康伟的性格,他喜欢单瑜君,但也不能没了自尊和自我,沉默是因为答案难以说出口吧。

    ——这风刮在脸上真冷啊!

    什么东西凉凉往下滑,康伟胡乱用袖子擦了脸。

 【第五卷:港岛之灿】1741:老年人承受不起惊喜(3更)

    康伟去找单瑜君要个结果。

    这结果让他难以承受。

    他没有再找单瑜君,也没有再找邵光荣喝酒,或者找夏晓兰倾诉。

    这段感情好像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夏晓兰反正是挺心虚的。

    “我知道,‘雏鹰启航’计划可能就是根导火索,说到底是单师姐和康伟的人生规划完全不同,没有这个助学支教,以后也有别的事,但……”

    “但心里还是不舒服?”

    是啊,心里还是不舒服。

    两个人生规划步调不同的情侣,可能会分手,可能不会分手,谁知道呢。

    只要不是因为“雏鹰启航”计划分手,夏晓兰根本不会管。

    还是周诚了解她,知道她在想什么:

    “两个人要是相互喜欢,不管是有分歧还是有苦衷,都要两个人共同解决,感情哪有单方面的努力?康伟和他对象都是成年人了,他们要不要在一起,自己能做决定。”

    夏晓兰也努力想让气氛轻松点:

    “你说的对,这是别人的事儿,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那我要说咱俩的事了,你确定这两天不让我去部队?这两天要不去的话,我可要回鹏城了!”

    夏晓兰把选择权抛给了周诚。

    她语带笑意,明显是故意的。

    周诚也知道。

    可这两天,高菲大概是休假,带着女儿住到了部队。

    方士忠原本住在周诚隔壁,俩人都是单身汉,住的是单人间。

    方士忠结婚后也没挪窝,但高菲有了女儿就不同了,团里为方士忠解决了新的住处。

    不和方士忠当邻居倒没什么,周诚又不羡慕方士忠的房子更大,对周诚来说在哪里住都一样,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真要是比房子,谁也没有他手里的房子多的。

    他就是不想晓兰受一点委屈。

    政委老婆要让晓兰和高菲“握手言和”,周诚就想着再等等。

    “嗯,你要在鹏城有事,你就先忙着。我听你的没再随便请假,看看今年春节能不能凑出假期……到时候你们会回豫南过年吗?”

    夏晓兰还真不知道,是在京城过年,鹏城过年,还是回豫南?

    “我问问我妈,尽量选在京城过年吧!”

    在京城过年,周诚既能看到她,也能陪周家人,是两相宜。

    于奶奶年纪也大了,跟着她们跑来跑去的不太好。

    至于徐仲易那边,肯定是当儿子的迁就老母亲,于奶奶在哪里,徐仲易就来哪里咯。

    夏晓兰正这样想着,徐仲易就来京城了。

    “邱爷”财大气粗,和于奶奶相认后,也早早开始做打算,同样在什刹海买下一处四合院,离夏晓兰家步行只需要两分钟。

    从买下四合院至今,也有两个月,徐仲易很会做人,请了刘勇帮忙装修。

    买房子花了十几万华币,装修的钱是购房款的三倍。

    刘勇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了,他给五星级酒店做过装修,还给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做过装修,世上的有钱人太多了,徐仲易并不是最有钱的。

    徐仲易要求的不是多奢华,而是让刘勇尽量选最好的材料,以最快的速度将院子收拾好。

    他显然也是想在年前把房子准备好,方便他到京城来陪母亲过年。

    毕竟,于奶奶可以和夏晓兰母女一起住,徐仲易总不好也到夏晓兰家过年。

    除了曾经别有居心的老汤,一般人真干不出这事儿来。

    徐仲易把房子安排好,也算给于奶奶一个惊喜吧,街坊邻居们早发现这院子叮叮哐哐敲了俩个月,却不知道买家是谁。

    这房子和夏晓兰家情况不同,夏晓兰买房时,房子里是没人居住的。

    徐仲易买房时,房子里有许多租户,和徐竟卖祖产时情况一样……不过徐仲易能用的方法多,把租户请离时,租户们没有闹起来。

    所以这院子转手,街坊们也就议论了两天。

    但进进出出的装修工人,和叮叮咚咚的装修声音一直在彰显着存在感。

    刘芬当然知道这院子是徐仲易买的。

    夏晓兰也知道。

    夏晓兰瞧着有俩工人挺眼熟的,是最早跟着舅舅刘勇干活的人。

    唯有于奶奶不知道。

    隔壁赵大爷看着扛着材料进进出出的工人,还和于奶奶八卦过:

    “不知道要搬来的新邻居是做什么,这样能花钱。”

    整条胡同数完,谁家最有钱?

    是夏晓兰家。

    人家有钱买房,两三个人住一整套四合院,家里多宽敞。

    各种新式家电,家里全都有。

    还有刘芬开的雪铁龙汽车,这都是有钱的象征。

    但夏晓兰母女带着于奶奶搬来时,也是简单收拾了一下房子,没像这样大动干戈啊!

    叮叮哐哐的就装修了两个月,院子里的违建全拆掉,下到铺地的砖,上到屋顶的瓦片,样样都换过。也就是院子的架子还在,其实里外里都换了一遍。

    就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四合院。

    不,比新建院子还麻烦。

    赵大爷看不懂现在的有钱人,这钱花的太败家了。

    于奶奶当时也没在意,随口敷衍赵大爷,“有些人是败家,有俩钱在兜里跳呗,你管人家怎么花。”

    等夏晓兰回京城没两天,徐仲易也后脚来了京城。

    刘勇告诉他房子完工了,让他找个时间验收。

    徐仲易这才告诉于奶奶。

    “……!”

    所以赵大爷口中的败家玩意儿,就是她儿子!

    于奶奶一向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罕见老太太尴尬,夏晓兰憋着笑都快憋疯了。

    “这是徐叔给您的惊喜。”

    惊喜?

    一把年纪了,承受不了太多的惊喜。

    于奶奶四处张望,没找到她的拐杖。哦,想起来了,那拐杖给忘在商都了,没有带回京城。

    有拐杖在,徐仲易没准儿又逃不过一顿打。

    徐仲易:???

    搞不懂自己又做错了什么。

    小时候他母亲是舍不得让他磕破一点油皮的,特别溺爱他,根本没挨过打。可能就因为这样,他都人到中年了,还要把小时候没挨的打给补上?

    “您至少要想看看房子吧?”

    看房子? 不看!

    她走进那房子,所有街坊都知道了那就是她家房子。

 【第五卷:港岛之灿】1742:慢慢来,不着急(4更)

    于奶奶最后到底还是去看了房子,趁着傍晚去的,偷偷摸摸就像做贼一般。

    徐仲易这钱没白花,院子收拾的很漂亮,而且是按照于奶奶喜欢的风格来装修的,古典中有现代简约,各种设施都考虑的很贴心。

    “这是龚洋的水平?”

    龚洋进步很大啊!

    于奶奶看完了也没个说法,不过夏晓兰能看出来其实老太太挺高兴。

    高兴的不是徐仲易在京城买房,而是买房背后的意义,赶着年前把房子收拾好,徐仲易这是要打算在京城过年。

    母子分别多年,徐仲易非常愧疚,他现在是各方面都很迁就老母亲。

    夏晓兰能理解于奶奶的心理,在徐仲易失踪的时间,老太太已经非常依赖她们母女了,徐仲易回来后,老太太也不想和她们分开——与此同时,老太太也放不下儿孙。

    徐仲易一时丢不下香港的生意,要送于奶奶去美国,于奶奶不愿意。

    徐仲易把房子买在同一条胡同,想和母亲亲近,满足于奶奶两头兼顾的想法,老太太当然会开心。

    走几步路,就是夏晓兰家,于奶奶可以自己选择住哪里。

    “长乐春节会回国吗?”

    于奶奶看完房子忽然这么问了一句。

    “当然会回国,这是我们一家团聚后的第一个春节。”

    徐长乐陪蒂娜回美国,要处理张家栋和崔意如的后事,还要处理遗产问题,至今未归。

    要说一家团聚,当然还得算上蒂娜,然而于奶奶问都没问一句。

    显然蒂娜是否回国过春节,于奶奶根本不关心。

    想一想也是,春节对全世界的华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但蒂娜从小在美国长大,她没有在华国生活过,不像徐长乐有小时候记忆,成长过程中会忍不住接触华国文化……蒂娜对华国文化是无感的,没有归属感,也没和于奶奶、徐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