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夏晓兰有1500万的资金可以用,她可以在椰城买300亩地。

    都不用等多久,只要一年时间,琼岛撤区建省成为新的经济特区后,夏晓兰买下的这些地皮,可以翻2倍,15万一亩卖出去,马上就有人接手。

    这不是正常的房地产事业,这是大家在玩一个叫“击鼓传花”的游戏,琼岛房地产泡沫最严重的时,椰城的地皮一度炒到600万一亩,也就是说孟冠超几人凑到资金,现在能买100亩,再过几年只能买一亩。

    也不用等太久,大概在1992,1993年左右,这个盛况就会来了。

    假如夏晓兰现在不动用银行贷款,只拿手里的1500万买下椰城的300亩土地,任由土地荒上几年,她啥都不用做,赶在国家出台“十六条”规定戳破琼岛地产泡沫前将土地售出,不说600万/亩的巅峰价,只卖500万/亩,那都是15亿。

    1993年以前的15亿是什么概念?

    不是资产,是现金流15亿啊!

    夏晓兰认识两个hk豪门,让他们拿出15亿华币的现金也不容易。

    这还是她控制自己,只用手里的1500万购入土地等升值。如果不控制自己,把周诚在luna的股份卖掉,把文曲星卖掉,把建材城卖掉,甚至把启航也卖掉,东挪西凑,给她凑足了5000万华币,一口气吃下1000亩土地,等到1993年,她能赚50亿!

    那钱啊,就像纸一样嘛。

    但夏晓兰敢这样玩吗?

    她不敢。

    她赚到这50亿,绝对要被清算,琼岛的地产泡沫,拖累了琼岛特区10年的发展脚步,在地产泡沫破碎后,琼岛的经济依然没发展起来,反而留下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烂尾楼。

    这和发国难财没啥区别,钱是赚的轻松了,老汤能放过她?

    说不定还会被宋老那个级别的人物叫去“谈心”,绝对和夸奖无关,而是谴责!

    夏晓兰还想活的舒服自在,她一边在搞“雏鹰启航”这样的护身符计划,一边又自己作大死,那岂不是自相矛盾?

    她不想在琼岛坚持到最后一刻。

    她要提前离场,钱,赚的不多不少就行,何必搞得那么高调?

    等她离场后,她会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国家预警……早点调控,就能减少很多损失,击鼓传花的事儿,差不多就得了嘛。

    无耻吗? 还行吧。

    明年琼岛经济特区一成立,地价立刻飙升,这根本不是夏晓兰能控制的,她一分钱不赚,也阻挡不了这样的大势啊,琼岛建省成立特区,都是历史大势。

    孟冠超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夏晓兰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她得给人一个回应:

    “孟总是什么意思呢,只来椰城炒地皮,买了地皮等升值?这不太符合启航的方针,启航一直是踏踏实实做项目的,我们不炒地皮,我们要的是口碑和利润兼顾的项目。”

    夏晓兰说的太认真了。

    刘勇又一言不发,孟冠超居然信了夏晓兰不炒地皮的鬼话。

    金沙池在挖出金沙后,全城轰动,不值钱的垃圾地,据说曾有港商以超过千万的报价想接手,都被启航拒绝了。启航最后盖好的楼盘是卖的贵,但那成本也摆在那里,辛辛苦苦盖楼,可能还没有炒地皮赚得多呢。

    别人说不炒地皮,孟冠超一百个不信,夏晓兰身为启航的老板,说要做有口碑的项目,孟冠超一下就信了:

    “夏总的做法我们是很佩服的,但开发一个楼盘,动辄上千万资金,我们是抽不出来这么多钱压在椰城,不如夏总指点几句?”

    夏晓兰沉吟了一会儿,迟疑着开口:

    “我倒是有个想法,孟总你们姑且听一下,要觉得可行呢,我们再详谈。启航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椰城对启航来说是新市场,能不能搞到银行贷款,能贷多少款,我都没信心。我手里的资金,除了买地皮的,还要留一部分出来当做建设资金,地皮嘛我是买不了多少,孟总相信明年的地价会涨,那不如我们定个协议,明年孟总要是想出手名下的地皮,优先考虑启航,启航绝对以市价吃下!”

    孟冠超想了老半天,和几个朋友面面相觑。

    这完全是对他们有利,风险却让夏晓兰担了的做法啊。

    孟冠超是听到了风声,琼岛明年有大动作,这才早早过来跑马圈地。

    但风声若是假的呢?

    或者不是明年,推迟到后年,再后年,甚至是几年后才有大动作,那他和朋友凑的600万,就要一直压到琼岛这鬼地方。

    到时候想撤退,也没有人会接手吧。

    毕竟椰城的空地这么多,别人凭啥要从他们手里买地,直接找当地政府拿地岂不是更方便,还有个挑选余地呢。

    如果夏晓兰愿意接手,地价涨了,他们不亏。

    地价不涨,算他们倒霉,至少很快能把资金抽回来。

    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孟冠超觉得没啥陷阱,端起杯子敬夏晓兰:

    “夏总果然是女中豪杰,做生意够大气,够耿直,这个协议我看可以签嘛,哎呀,能认识夏总和刘哥,真是我的运气,俱乐部那个会员费没白交。”

    孟冠超哈哈笑起来。

    夏晓兰也笑:“孟总客气!这是互惠互利,皆大欢喜,希望那时候启航已经腾出了资金,能吃下孟总你们买下的地皮。”

    刘勇同样在笑。

    刘勇笑啥呢,他笑孟冠超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刘勇不判断啥经济形势,他就只迷信外甥女不会做亏本生意。

 【第五卷:港岛之灿】2023:不怕你跟风!(1更)

    夏晓兰提出的建议孟冠超等人很是心动。

    最后一详谈,这个协议变成了这样,明年孟冠超等人若是愿意卖地,启航以市价优先买下他们手里的地皮。孟冠超等人若是后悔了,觉得卖的便宜,还有一次机会再从启航买回。当然,孟冠超等人必须要等后年才有这机会。

    夏晓兰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明年一整年启航都来不及开发,那说明资金仍然有缺口,不必占着土地不动,白白荒废了地皮,可以再卖给孟冠超等人。

    孟冠超直夸夏晓兰厚道,看的出来这夸奖是真心实意的,一点都不掺假呢!

    “夏总,女中豪杰,我辈楷模!”

    “耿直!”

    “做事大气,夏总想不发财都难!”

    孟冠超几个朋友翻来覆去吹捧夏晓兰,夏晓兰全都谦虚笑纳了,一顿饭终是宾主尽欢。

    席散了,只剩夏晓兰和刘勇了。

    “舅舅,您有啥想说的不?”

    刘勇摸摸脑袋,“我说啥啊,你做啥都有自己想法,我看姓孟的几个就是在赌,赌明年琼岛的地价会涨,可他们也信心不足,怕地价不涨,投入的几百万被套牢……你愿意接手他们买的地,是给他们一个退路,他们自然嘴都笑歪了。”

    刘勇略一停顿:

    “我不懂的事,你都从他们手里把地买下了,干啥后年又要卖给他们?”

    “那当然是因为地价明年涨,后年还会涨,孟冠超等人卖了地皮心痛,到时候看那涨势,还愿意买回去呗。我们不是真的要占那么多地皮,我们也承担不起开发的费用,但我们可以一边开发,一边买买卖卖的倒腾。”

    有买入,有卖出,这是正常的市场交易,不是恶意囤积土地。

    砸锅卖铁的,一口气凑5000万华币,买够1000亩住宅用地,太扎眼了,说她不是囤地炒地都没人信。

    这么多住宅用地,椰城当地政府会不会批还不知道呢。

    夏晓兰又不像哈罗德是外商资本,人家能在鹏城拿那么多地,并非全部住宅用地,还花的是美元。

    夏晓兰是真的要搞地产开发——起码得让别人相信她要搞地产开发。

    1000亩地超出了启航的开发能力,三四百亩啥的,地块选择分散点,就不扎眼了。

    这期间,夏晓兰会对一些闲置地皮不断买进卖出,以此来赚差价,她必须要保证好这个尺度,让每次交易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启航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一味在疯狂捞金!

    夏晓兰觉得自己能掌握好这个度。

    因为只有她知道琼岛地产泡沫的高位在哪个点。

    她知道什么时候该踩刹车。

    就算夏子毓也是‘重生者’,结合夏子毓之前做的事,夏晓兰判断对方上辈子过得不是很如意。

    夏子毓知道一些历史大趋势,可能也记得一些历史细节,但她所记住的东西,显然没多大用。房价要涨这一块儿,从2017年随便抓个普通人重生都知道。

    那房价起起落落背后的原因呢,普通人能知道很清楚?

    夏晓兰给夏子毓的做了个人物侧写。

    在上一世,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夏子毓应该是什么生活状态?

    名字叫夏春花。

    没上大学,也不能进城招工的话,夏春花在乡下会结婚比较早。

    1987年…1993年期间,南下打工潮应该还吹不到大河村那种地方,24岁…30岁时的夏春花,正在经历嫁人生子,带着孩子做农活的阶段吧。

    或者夏春花嫁的稍微好一点,从农村嫁到了县城,安庆、河东这样的地方,同样是消息很闭塞的。

    到琼岛炒地产的,不是农村或者小县城人,是大城市那些胆子大,消息也灵通的人。

    夏子毓还叫夏春花的上一世,琼岛地产人从兴起到落幕,她可能都机会听过,这种事总是男人更关心些,女人的经历更多被孩子和家庭牵扯住,只能瞧见那么巴掌大的天地!

    夏晓兰不是狂妄自大,一厢情愿认为夏子毓上辈子混的差、目光短浅,这都是夏子毓自己表现出来的特质。

    一个见过世面,有本事的女人,重生回来的第一件事,不会是全心全意要抢走上辈子的“堂妹夫”嘛。

    怎么说呢,因为上辈子的王建华,已经是夏子毓所能接触到最有前途的。

    她要牢牢攀住这个捷径。

    潜意识里她也知道,靠自己没办法做到更好,站的更高!

    就这事儿,夏晓兰就给夏子毓定型了。

    见识不够,能听一耳朵琼岛地产泡沫的可能性有,真正清楚造成地产泡沫的原因是什么,除非夏子毓像她上辈子一样——当了高管仍然在焦虑,怕自己能力不够,怕自己德不配位,仍然不敢放弃充电。适合她的培训,适合她的班,适合她的进修,她都在挤出时间去。

    所以她才能清楚知道商都亚细亚的起落。

    知道琼岛地产泡沫的详情。

    知道沪市浦东的发展

    。

    这些都是华国改革开放将近40年里,非常经典的案例啊,失败和成功,发展中要走过多少弯路,才能迎来兴盛!

    夏子毓要这么牛逼,比她先重生几年,根本不可能再给她崛起的机会,早就全方面碾压她了,而不是一边玩小心眼占光夏家所有资源去读书,一边处心积虑抢王建华……格局真的太小了。

    夏晓兰懂,夏子毓不懂。

    所以夏晓兰要把夏子毓拖到琼岛这个战场来。

    她不怕夏子毓不跟风跑来投资,她还怕夏子毓不跟风呢!

    夏子毓要想来捡便宜,夏晓兰就能把对方套死在琼岛——就算有杜琤荣在,也会是同样的结局,多少大地产商都跑不到,损失惨重,被重创后割肉逃离。

    不仅是房地产公司,连银行都被陷在了琼岛地产泡沫里。

    呵,要来就来呗。

    夏晓兰步履轻松,在接下来的两天,她和刘勇把葛剑之前来看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甥舅加起来能凑2000万资金,夏晓兰让刘勇分散了买,不要拿太大块的地,单块地皮面积不能超过60亩范围最好,以这个标准和椰城政府谈。

    这就像卖房一样,大户型的二手房要挂很久才能卖出去,一是能出得起价的买家不多,二是这样的买家也有更多选择,人家为什么不去买新房呢?

 【第五卷:港岛之灿】2024:排除万难只想见面(2更)

    夏晓兰如今买下的地皮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地皮飙升到几十万、百万以上,夏晓兰不断想买入卖出,都只能选择小地块。

    一个30亩大小的宗地,每亩单价涨到100万,就已经是3000万了!

    会有很多人来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夏晓兰得考虑到后期加入玩家的承受力,3000万那些人能掏出,上亿了就比较困难。

    在未来几年里,琼岛的地皮转让,就像30年后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性价比高的两室,会比三室、四室更好脱手。

    有能力购入大面积宗地的人,不会从夏晓兰手里买,直接和政府谈了。

    琼岛地产热,搞昏的不仅是投机者的脑子,当地政府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只知道有人想买地那就卖呗,要不财政收入咋增加?

    却不学一学hk,就算到了2017年,hk人均居住面积很小,其实hk仍然有不少能用于建房的空地,hk政府却不会给批文。

    要想修房子,情愿填海造陆,都不会批掉那些土地。

    hk就那么大,土地用了就用了,不管批出去多少土地,盖了房子都会有人买。

    涌入这么多人口,hk这座城市要考虑能不能负担。

    城市的扩张,不单纯是修房子就能解决,多出来的市民,还有配套的医疗、教育,各种公众基础设施,各种居民福利待遇……琼岛是截然相反,疯狂盖房子,房子卖给谁?人口根本没有那么多,大量的房子建好后荒废,或者建到一半后地产公司跑路。

    夏晓兰让刘勇去选地,葛剑也飞到琼岛来,可以和刘勇一起商量着做决定。

    尤丽也跟着他们。

    只有司机郑锋跟着夏晓兰,充当保镖。

    琼岛是夏晓兰不太熟悉的地区,早前还是走私车的聚集地,琼岛的治安怎么样夏晓兰也不放心。

    “舅舅,你们慢慢选,慢慢谈不着急。一口气不能吃成胖子,赶在年底前,把手里的钱全换成椰城的地皮就行。”

    现在还不到5月,琼岛撤区建省,成为大经济特区,要等到明年4月。

    夏晓兰不知道这事儿会不会提前,她认为自己的出现还无法撼动这样的历史大势,琼岛一定会建省,时间上还是不是88年4月就不好说,万一提前个几个月呢?

    就像老汤听了她的想法后,提前搞出了综合用地条例,说不准啊。

    赶在年底前还是比较安全的,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和刘勇达成了意见统一,夏晓兰就在郑锋的陪同下去找周诚了。

    她只知道周诚在琼岛哪个城市,整个部队是封闭的,那些已婚军嫂在这段时间可能都不能和丈夫团聚,何况是夏晓兰这种没证儿的。

    但她仍然抱有希望,想要和周诚见一面。

    琼岛的紫外线这么强,周诚一定是晒黑了,不知道人有没有累瘦?

    他整天要想的,就是如何搞好新工作吧,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想她。

    夏晓兰到了接待的地方,只能央求别人传一下消息。

    她的人进不去,东西总能进去吧,至少要把周诚的生日礼物给他。

    人家指着屋里的一堆东西:

    “都放在那里呢,写个条,把名字、年龄和职务写清楚,我们会有人一起送去。”

    一间屋子里堆满了各种袋子,夏晓兰都闻到了咸鱼的味道……琼岛这种地方,要想寄点什么东西,还特么真是只有腌制品不会坏啊。

    除了包裹,还有堆积如山的信件。

    咦,她打电话联系不上时,怎么没想起来能写信?!

    她忘了,周诚那混蛋也该记得呀。

    写信联系是不违背纪律的。

    哼!

    夏晓兰把手表盒子打开让人检查,对方哎呀一声:“这是个贵重物件,不能随意扔在那里,同志,我给您单独放吧。”

    “谢谢您呢!那我再写封信吧。”

    不是真的知道手表值多少钱,什么认识牌子,这些人的想法没那么复杂,单纯就觉得手表是个贵物件,盒子又小,给夏晓兰搞掉了多不好。

    夏晓兰写好信,给郑锋递了个眼色,郑锋就上前拉关系了。

    这里说的拉关系不是送钱送东西,有纪律在,人家不可能要。

    也不是点烟倒茶,像什么话?

    只有一点关系能拉,郑锋是退伍的侦察兵啊。

    夏晓兰退出去,等郑锋去说,反正不知道郑锋怎么沟通的,等他再出来时,也算给夏晓兰带来了好消息:

    “夏总,他们答应了今天就会送去,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收到。”

    要在野外拉练,今天送去也可能收不到。

    夏晓兰点头,“没关系,我们这两天就在附近逛逛,琼岛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椰城都不是繁华,这样有驻军在的小县就更偏僻,夏总是出过国的,愿意在这种穷乡僻壤待两天,就是为了见周团一面。

    郑锋还没媳妇儿呢,可他敬佩周诚,又羡慕周诚。

    敬佩周诚,是佩服他舍得放下舒适的条件在部队里继续拼,羡慕周诚,是羡慕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对周诚一心一意。

    说是小县城,可能连粤省那边比较大的镇都不如,全县就只有一个招待所,被子湿潮,24小时热水供应都成问题。

    夏晓兰也不着急,该吃就吃,靠海近的地方可能缺别的,海货却不缺。

    椰子也不缺。

    椰树一年四季都开花,会在最热时成熟,7…8月的椰子最好吃,没有赶上趟,不代表夏晓兰吃不到。

    没有最好的,次好的也不错。

    她还去了尚未开发的海滩。

    只有当地原住民,没有游客,走在沙滩上,有种自己承包了整个沙滩的错觉。

    ……

    “周诚,有你的包裹!”

    潘保华把一个盒子扔给他,“你隔两天就要问有没有信,我今天总算有个交代了。”

    傍晚,周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营地,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明天是他24岁的生日,他也有预感,这两天不是有包裹就是信件。

    一到琼岛就是全封闭的管理,哪怕周诚这个军官也不例外,纪律就是纪律,要以身作则。他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事发生,他也没办法告诉晓兰他的生活。

    他媳妇儿不知道会有多担心呢。

    周诚拆开盒子不用看信就笑了:

    “三哥,是晓兰来了。”

    手表,是晓兰和他的约定,每年过生日,晓兰都送他一只表。

    周诚也只有两只胳膊,戴不过来那么多只表,这和送什么手表无关,只是他喜欢这东西,晓兰才送他手表,这是一场“时间”的约定。

    潘保华瞪眼,“咋的,弟妹在琼岛,你还想出去见她?战士们不允许探亲,你也不能搞特殊,再苦再难,都要把头三个月撑过,一支队伍能不能打磨好,就看现在呢!”

    周诚把随手表附上的信看完,笑的白牙闪亮:

    “三哥,不用违反纪律,我有个想法。”

 【第五卷:港岛之灿】2025:歪头杀(3更)

    哎哟,年轻人处个对象黏黏糊糊的。

    这才多久没见面呢,就想得慌。

    单身的潘保华虽然体会不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但在不违背纪律的情况下,周诚要能见到夏晓兰,他也不拦着。

    他倒想瞧瞧,周诚要怎么和夏晓兰见上面!

    刚到琼岛,不仅是周诚,潘保华亦是累惨了,大家都靠一股精气神撑着。

    周诚收到了夏晓兰托人送来的手表,那股精气神更旺了。沙漠里走了好久的旅人,忽然有人递给他一杯水,喝了能不畅快吗?

    畅快极了。

    周诚晚上睡觉还在想夏晓兰写的信,他偷偷把手表戴上,把手腕放在胸口,又把信压在了枕头下。

    他媳妇儿就是聪明。

    这一夜啊,周诚的梦有色彩的。

    ……

    4月18号,夏晓兰一早就从招待所离开,跑海边上玩去了。

    郑锋都搞不懂这里的海滩有什么好看的。

    时不时有渔船靠岸,算特别吗?

    一点也不特别啊,在琼岛到处都能找到类似的海滩。

    但他是个保镖兼司机,没有他发表意见的场合,老板把上千万的生意放在一边,把什么aia和杂志社的记者扔在商都,自己跑来穷乡僻壤呆着,郑锋能有啥办法。

    他也只能不远不近的跟着。

    看着夏总戴着个帽子,沿着海滩慢慢走。

    除了饮水和一些现金,俩人什么都没带,好像就是沿着海岸线走,漫无目的。

    不对,这是朝着周团部队驻地方向走的。

    难道夏总还指望着能见到周团?

    郑锋做了好久的心理斗争,才开口:“夏总,昨天我打听过了,三个月的封闭期……”

    周团是不可能出来的。

    夏晓兰摇头,“走吧,我就是随便转转。”

    好像越难见面,每一次见面都会让人很期待。

    郑锋也不在说什么,夏总都否认,他总不能强迫夏总承认。

    一直就在附近边走边玩,海与天交接处都有了霞光,郑锋偷偷叹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