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晗领着一群人把小雨堵在屋里,“小雨姐,把我妈气死的时候,你没想到有今天不?”

    小雨刚到樊家时,主要就是干家务活,帮忙照顾樊晗。那时候樊晗十来岁,两人关系可好了,小雨没比樊晗大几岁,樊晗是独生子,真把小雨当成了亲姐姐。后来小雨和樊镇川的事曝光,樊晗母亲自杀,樊晗受到的打击是双重的。不仅是对樊镇川记仇,他还觉得被小雨背叛了!

    “樊晗,我、我也不想的……”

    小雨往后面躲。

    她觉得自己无辜,她一个弱女子咋反抗樊镇川?

    樊晗觉得她不无辜,他还不想去坐牢,他就是带人把小雨打了一顿,还把小雨身边所有的钱和首饰等东西都搜走了。

    “你要是不服气,就去派出所报案,不过你得先向公安解释清楚,你这些东西咋来的,毕竟你是在我家当保姆。”

    樊晗说的话恶意满满。

    小雨也打不过,也说不过。

    谁家会给保姆上万块钱,这时候雇个保姆,一个月顶天几十元,她在樊家这些年,就算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攒下超过一万块。樊晗是觉得两个狗男女都遭到了报应,李阿姨不晓得樊晗暗举报他爸,搂着樊晗哭,说以后日子咋办啊。

    樊晗特别光棍儿,“就那样过呗,奶奶您哭也没用,看他们把我爸放不放出来吧!”

    多半是放不出来的,他还怕樊镇川死的不够彻底,使劲儿给添柴加火呢。

    李阿姨一无所知,憔悴的要命。

    樊镇川虽然留下了一些钱,还有这套老房子咋都不会被没收,但没用了樊镇川的保护,那些钱保的住吗?李阿姨阵阵后怕,樊家厉害时,可没给谁留面子,一朝落难,等着要踩樊家的人只怕会一拥而上。

    樊晗想到自己从小雨那里抢来的钱,还有自己的这几年的小金库,心里特别安定。

    他寻思着自己不是念书的料,等樊镇川的案子审完,他就带着钱到南方去!

    ……

    昔日的河东“太子爷”樊晗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打算,梁欢的未来是迷茫的。

    从市委招待所回来,梁家就愁云惨淡的。

    除了樊镇川,河东县有不少人被带走,梁秉安就像惊弓之鸟。他最近和樊镇川走的挺近,会不会连他也被牵连?一定会吧,谁让刘芳不打听清楚,就要把夏晓兰嫁给樊镇川呢!梁秉安现在是连老婆都怪上了,还不敢把责怪表现出来——夏晓兰那对象真的要收拾他,梁秉安还指望着刘芳去说好话。再厌恶刘芳,刘芳才是夏晓兰的亲姨妈。

    刘芳是恼的要命。

    咋看,她家梁欢才是天生的享福命,会投胎,家里也舍得培养。

    梁欢在学跳舞的时候,夏晓兰光着脚丫子在田里跑呢。梁欢穿小洋裙吃奶油蛋糕,夏晓兰在夏家就

    是人嫌狗厌的丫头片子……凭啥她精心培养的女儿,还不如夏晓兰?

    刘芳的脑子里,女人自己的成功不叫成功,找的男人好才是。

    她也不想想,梁欢才17岁,高生能去哪里找到个比周诚好的对象?高生不好好学习,指望着梁欢早恋呢!刘芳是被嫉妒冲昏头脑,整个人都魔怔了。

    她现在就觉得梁欢咋能不如夏晓兰?

    除了长得好看,夏晓兰有啥强的!

    就说那两个很厉害的保镖,肯定也是夏晓兰的对象给配的。

    樊镇川被带走,河东县乱了套,刘芳的公公婆婆也听到了消息,难得主动上门。问樊镇川的情况,知道亲事是成不了的,言谈间又是失望,又是担心。

    当时觉得刘芳厉害,外甥女能嫁给樊镇川。

    现在又觉得梁家倒霉,咋在这要命的关头和樊家扯上关系。

    “幸好还没嫁过去。”

    也是赶巧了,对刘芳外甥女,对梁家来说,都是捡回来一条命。

    刘芳是有苦难言,是啊,夏晓兰运气太好,不仅没有嫁到要倒霉的樊家,还攀上了个更好的男人。刘芳一想到以后,她二姐有个这样的女婿,那真是半夜里都睡不踏实。

    刘芳努力说服自己,只是处对象,说不定就是玩弄夏晓兰的,还能真娶她啊?

    “我外甥女那边是不行了,她没那享福的命,咱们家以后还得指望欢欢。”

    这话刘芳的公婆爱听。

    让梁家指望着外姓人?

    当然是他们的宝贝孙女梁欢更可靠啊,欢欢打消就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模样周正多才多艺,过两年在考个大学,前程那可不会差!

    被家里人寄以厚望的梁欢在走神,她抬起头羞涩一笑,却是想起了周诚。

 306:倒贴都要竞争(1677票加更)

    梁欢没遇到过像周诚那么帅的年轻男人。

    特别是这个男人年纪轻轻,还有了一番事业,神秘莫测的背景,又给周诚增添了光环。

    周诚用枪射樊镇川司机的膝盖,自己也没有啥事儿,彻底把梁欢给迷住。梁欢哪管周诚是表姐夫,她想法和亲妈差不多,周诚为啥看上夏晓兰啊?

    夏晓兰是比她长得好看一点,却也就这点占优势。

    除了长相,初毕业和农村户口,还父母离异,还有在乡下不清不楚的名声……周诚那样的男人,咋会一直喜欢夏晓兰?梁欢没让她妈乱说话,是不想在周诚面前留下坏印象。

    少女怀春,她瞧上了周诚,挖空心思想要接近周诚。

    可惜周诚是外地人,还是部队的,梁欢一个女高生,一时还真的无计可施。想来想去,只有和夏晓兰修复关系,通过夏晓兰接近周诚。

    ……

    表妹想着如何撬夏晓兰墙脚,已经成功挖过夏晓兰墙脚的堂姐夏子毓,最近的日子过得不太顺,因为也有人想挖她墙脚。

    从她决定要靠念书考大学改变命运起,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真的考上了京城师范学院,还把王建华抢到手,夏子毓的日子走在康庄大道上。等她大学毕业,王家那边平反,王建华也有了出息,夏子毓就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日子。现在拥有的,都是她花费了很大心力才得到的,夏子毓也有隐约的自得。

    包括去农场见王建华父母。

    王广平开始挺冷漠,后来却也想通了,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冉淑玉更是把她当亲女儿疼,舍不得让她干一点活。当然,她在未来公婆面前肯定要好好表现一番,和冉淑玉抢着干活。冉淑玉说她是好人家的闺女,因为要开学,她和王建华不能在农场多呆,临走前,冉淑玉拉着夏子毓的手:

    “好孩子,跟着我家建华真是苦了你,要是早几年,你还能过好日子……一切都是命,我和建华他爸是帮不了你们年轻人太多,只能把自己保重下,少给你们年轻人添麻烦。”

    冉淑玉感情充沛,说到动容处,还掉了眼泪。

    夏子毓被冉淑玉握着手,感受到对方掌心的粗糙,从前也是养尊处优的官夫人,一朝落难下放到最苦寒的农场改造,掌心的粗糙程度比她妈张翠还严重。夏子毓当下也滚下眼泪:

    “您和叔叔怎么能算麻烦呢,阿姨,您要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如果有我能帮忙的地方,一定不要客气!”

    冉淑玉言辞闪烁,到底没说出请夏子毓帮忙。

    倒是回学校的路上,王建华心事重重。在夏子毓的追问下,王建华才把难事儿说出来:

    “我爸让我联系下从前的故交……”

    夏子毓的心砰砰跳。

    从她知道王建华的家庭背景,就在等这一天。王建华考上大学后好像根本不着急替家里疏通关系,夏子毓又不能越俎代庖。现在,王建华是彻底信任她,才把要联系故交疏通关系的事告诉她吗?

    夏子毓眼巴巴指望着王建华多说点,王建华很为难。

    这个话头又止住了。

    新学期开始,夏子毓发现王建华用钱方面更省,也不肯让她补贴了。夏子毓想,这多半是被夏晓兰在白溪寺门口的举动给刺激了。夏晓兰实在太小家子气,追着王建华讨要三十几块钱,将来王建华有出息,夏晓兰只怕肠子都要悔青。

    夏晓兰那是蠢,夏子毓却不能学她。

    她已经在王建华身上压了这么多筹码,这种时候牌局正好,当然要继续压下去。

    王家现在正是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做饭是雪送炭。

    等王家翻身,再想锦上添花,就有啥效果?

    夏子毓知道王建华为啥拼命节省,要去拜访故交,不可能空着手去吧?疏通关系也要钱,倒不是行贿,而是正常的人情来往。王建华的节俭叫夏子毓着急,因为这次有人走在了夏子毓前面伸出援手!

    被王建华当众拒绝过的柳学姐,人家根本不在意,听说王建华生活苦难,积极帮王建华联系了工作机会。王建华在师范学院也算优等生,柳学姐家书香门第,总有些夏子毓不能比拟的关系,给王建华介绍了几个需要补课的学生。

    一节课5元钱,王建华有限的周末时间排满,周末两天竟也有好几十块进账。

    一个月四个周末时八天,王建华赚了200多块。

    他开始和一些从前的故交恢复走动,这样的收入完全能满足日常的人情来往。软饭倒是不吃了,可他学业紧张,再把周末占去,哪里还有时间陪夏子毓?此消彼长的,和柳学姐接触的机会反而多起来。夏子毓的室友欲言又止的,说看到过两次王建华和柳学姐单独说话了。

    “他那是因为给人补习的工作,要通过柳学姐来安排,俩人没啥关系。”

    夏子毓这样和人解释,室友叹气,“子毓,男人变心很快的,和你这个女朋友处的时间变短,总是和柳学姐见面,你自己可得小心点。”

    夏子毓能说啥。

    她来京城不到一年,就是在学校里认识几个人,那也和京城土著柳学姐的人脉差远了。

    一个月200元收入的兼职,夏子毓可没本事替王建华找到,她就是大河村农民的女儿,柳学姐是教授的女儿,家里书香门第,柳教授的关系摆在那里,需要补课的学生家长才愿意选择王建华——京城师范学院也不算啥,京大和华清就先不说了,还有京师大的牌子可比师范学院的牌子硬气。

    5元小时的补课薪酬,就算京大和华清的学生都会抢,正常情况下轮得到师范学院的大一生吗?

    夏子毓觉得她家庭拖后腿了。

    再放纵王建华和柳学姐接触下去,夏子毓也不安心。王建华是个肯负责的人,这样的性格已经被夏子毓利用过一次,那柳学姐要是和夏子毓用同样的招数,王建华到时候选择谁?

    夏子毓输不起,也不想赌。

    她可不能让王建华再和柳学姐混在一起,她挺正式的找王建华谈了这问题:

    “建华,我觉得你给人补课,时间短倒没啥,时间长了也挺耽误自己学习的,如果你那边用钱不趁手,我这里还有,你我难道还分彼此吗?“

 308:离婚是不行的(1更)

    小吃店关门,大不了再重新开一家。

    如果在安庆县的生意不好,那就去奉贤市,或者直接去省城商都,商都的消费市场更大,生意做得好只会更赚钱。

    离婚是不行的。

    尽管知道关店和父母吵架的原因,夏子毓也很想学夏晓兰,很想和没有见识的夏家人脱离关系,但她却不能这样做。在84年,离婚是个很难听的名声,夏晓兰是破罐子破摔,夏子毓却要顾忌着王建华的看法。

    王建华不介意她父母离婚,王广平和冉淑玉呢?

    冉淑玉且不说,王广平一开始对她极为冷淡,后来稍微转变了下态度,夏子毓也不能再去挑战王广平的容忍力。夫妻就得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这是老一代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当然也有许多夫妻受不了被另一半拖累,大难来时各自飞……既然冉淑玉都能陪王广平吃苦,王家人赞同的肯定是同甘共苦。再吵再闹的夫妻都能把日子过下去,你夏子毓的父母为啥就要离婚?

    单亲家庭,在后世相亲可能别人都要多考虑几分,何况是80年代。

    能不介意的是极少数,夏子毓一点都不想去赌。

    离了婚,单靠她妈张翠,能把生意撑起来吗?虽然有舅舅张满福帮忙,到底也不是啥聪明人。夏子毓知道父母会心疼弟弟夏俊宝,但比起外人,她也只能选择相信父母。

    亲爹妈肯定有各种毛病,外人就没毛病了?

    赚一万,他们有自己的私心,起码要给她留五千吧,别人可不一定。

    夏长征和张翠闹得很僵,夏子毓着急,就这状态,连自己家的日子都过不好,还咋给别人添堵?难道就让夏晓兰顺顺利利考上大学?!

    夏子毓这次没有发电报,她写了一封长信,声情并茂的回忆了一家人走到今天有多么不容易,要瞒着其他人在县城做生意,如何一步步过上了好日子。她考上了大学,将来弟弟夏俊宝也会上大学当城里人,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别说夏家其他人,就是数遍整个村上、乡上,谁家日子能比得上他们一家四口?

    这种时候,别人就是眼馋嫉妒都来不及,偏偏自己家人还要不珍惜,还要闹家庭矛盾,让别人看笑话。

    夏子毓忆往昔的艰辛,又展望了未来的美好。

    末了在信尾说,如果父母离婚,她一个都不选,也不会再回到老家,让他们就当没有这个女儿!

    夏子毓的信是大棒加甜枣,特别是最后一点,让夏长征和张翠就当没她这个女儿……那咋行呢,夏子毓为他们挣了多少荣耀?就因为夏子毓考上大学,夏长征两口子走出去都被人高看一眼。

    没有夏子毓,以后谁带着他们脱离农村变城里人?

    夏子毓的信,总算让夏长征和张翠能坐在一起冷静说话。这俩月,夏家和张家相互打砸,夏长征和张翠是有真火的。特别是张翠,她有做小吃的手艺,想来想去根本不怕离婚……夏子毓信里说的话正张翠下怀,了不起她不要县一门口的店,到其他地方再开一间小吃店,她搞这行当已经有了经验,张满福和江莲香也能帮忙,她指望夏长征干啥!

    张翠离婚的心,更胜夏长征。

    夏长征是被家里人撺掇着,有点骑虎难下。

    让他没了张翠,自己去开家小吃店的话,夏长征没那手艺。

    夏红兵和王金桂两口子也不敢瞎哔哔了,两人跑去“张记”试过,夏红兵光有力气,揉面的手艺没有,王金桂做的东西难吃的要命——王金桂在夏家也经常做饭,但农村人讲究的是实惠,能吃饱肚子就不错,还图啥味道?王金桂此前也没有钻研手艺的心思,夏家穷的底翻天,红薯收了吃红薯,苞谷面蒸的窝窝头就是好东西,一年到尾都见不到两次油荤,啥羊肉烩面,啥胡辣汤,肉包子的馅儿咋调和,王金桂连见都没见过。

    张翠那手艺,是夏子毓指点的。

    张翠又自己练了三四年,才有今天的功夫,王金桂就算把店面抢走,生意也搞不起来。

    先动手的是夏家,到后头,张家的气焰高。

    接到夏子毓的信,夏长征自己都松了口气,再闹下去两口子就真崩了,张翠都把夏俊宝带回了娘家,离婚了他就是老婆儿子都没有的男人……夏大军就是前车之鉴。

    再娶个老婆?

    那也要有钱啊,大钱都握在张翠手里!

    再娶个老婆生儿子,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夏长征心里明白,夏子毓和亲妈相处的时间比他这个亲爹多,真要到了那一天,夏子毓肯定是只管张翠。就像夏晓兰,那也不也是跟着刘芬走吗?

    夏长征赌不起,有了夏子毓的信,他就有了台阶下。

    夏老太就学不会服软,非要把张翠给治的服服帖帖,张家人给张翠撑着腰……夏长征垂头丧气的对夏老太说:

    “子毓说有离婚的父母太丢人,她再也不回老家了,妈,您说这婚能离吗?三弟两口子不是没去开过店,那生意离开张翠就是不行,您要是想叫她低头认错,那就是逼我像二弟一样,我干脆也离家出走,丢不起离婚的人!”

    过了年两个月,夏大军依然没半点消息。

    带着伤走的,到底是在外面咋样啊,会不会死在外头?

    谁晓得啊,这年头杀个人往路边一埋,变成骨头架子都查不到。

    夏老太有点急眼。

    她是个寡妇,把三个儿子养大,就指望着三个儿子养老。

    现在最听话的夏大军跑了,夏长征要再走,那她咋办?靠夏红兵啊,老三是啥样,夏老太心里有数。老三媳妇就更不用说,又懒又馋的,老三一房就找不出一个出挑人,夏老太都能想到自己靠夏红兵养老会过啥日子。

    何况让她最骄傲的大学生孙女发话,要是父母离婚,就不回老家来。

    夏老太自己舍不得吃用,还榨着夏大军和夏红兵,供养着夏子毓上学,盼星星盼月亮,就指望着跟着夏子毓当城里人。

    夏子毓要是不回来了,夏老太还较个啥劲儿?!

    这才有了夏、张两家人坐下来“和谈”的场景。

 309:阎王咋不早点收了她(2更)

    撒泼是没用的。

    夏老太对夏大军,都不用撒泼,只要开口求个啥,但凡夏大军能办到的,那就不会让夏老太说第二次。为啥啊?因为夏大军孝顺,这种孝顺已经达到了愚孝的程度。

    夏长征和夏红兵就各有私心了。

    当儿子的都对亲妈有保留,指望儿媳妇巴心巴肝的惯着婆婆,那咋可能呢。

    以前捧着顺着,是想靠夏老太出面,把家里人的钱都凑在一起,供养大房,现在老黄牛夏大军跑了,难不成指望夏红兵能和夏大军一样缺心眼……夏家榨不出啥油水,张翠生怕夏家人凑上来占便宜,既然都撕破了脸,她还给婆婆啥面子。

    最坏的结果就是离婚,真离婚,张翠也没啥损失的。

    儿子带回了娘家,存款她捏着,她还有手艺。

    不过夏子毓反对她和夏长征离婚,张翠习惯性听女儿的话,这才愿意坐下来“和谈”。

    张翠知道夏子毓说的是真,要是不按照夏子毓的想法来,女儿真的会不管老家人。那辛辛苦苦供出一个大学生为了啥啊,夏子毓可是张翠的骄傲,聪明又争气,以后有大好的前程,张翠才舍不得为她争光的大学生女儿。

    不过和谈归和谈,这次要一次性把夏家人给治住。

    张翠的底气特别足,娘家来了不少人,就在夏家院子里摆了桌子,当面说个清楚。

    夏老太难缠,张家人以前可没有这么有底气,现在看夏老太阴着脸,个个都觉得快意。

    “亲家,你说长征两口子也闹了这么久,好好的店面都搞到关门,多赚钱的买卖,现在就瞧着别人赚钱……唉,个体户也不是哪个都能干,亲家你说是不是?”

    夏老太哼了一声,“你生的好女儿,夏家没分家,瞒着全家自己赚钱,反正也不拿钱回来,那店不开就不开!”

    张翠她妈不肯让步:

    “这都啥年月,分不分家都是老黄历的规矩,连国家都把田地分到个人名下,亲家你当还是生产队吃大锅饭啊?店开不开,是长征两口子的事,今天老婆子就把话搁下,要是夏家不分家,那就按咱家张翠的意思,早点去和长征把手续办了,该咋办亲家你也晓得,子毓她二叔不是先离了?”

    离婚丢大脸,要是张翠从前敢说离婚,娘家人都不放过她。

    可现在闹成这样,娘家人觉得离婚也挺好。

    不离婚张翠要替姓夏的赚钱,离了婚,张翠赚的钱都是娘家的。

    娘家咋会嫌弃有本事的女儿离婚,一切都是为了利益,钱能解决大部分偏见,名声不好听,名声有大团结管用?

    分家?

    夏老太想破口大骂,张翠她妈就等着夏老太骂出口。

    骂的越狠,张翠越是能下定决心。

    夏长征急眼了,让夏老太谈,两家人肯定又要翻脸。

    “妈,您说咋办,都听您的!”

    这声“妈”是对夏子毓姥姥叫的,夏长征从前管老岳母叫婶,对女婿和媳妇的双标可见一斑,媳妇就得叫婆婆是妈,女婿好多都还管岳父岳母叫叔、婶。张翠以前在夏家地位也不见得多高,夏子毓没有展露出与众不同的念书天赋前,夏老太对三个儿媳妇都刻薄。

    最刻薄的就是刘芬,张翠不是最喜欢的儿媳妇,王金桂才是,王金桂又馋又懒,可一连生了两个儿子啊!

    夏长征也没多看重自己老婆,夏家人都一个德行,他叫老岳母是婶有啥错,夏大军还不上老婆娘家呢。

    今时不同往日啊,现在也规规矩矩叫老岳母是“妈”,夏老太怄的半死。

    夏红兵和王金桂面面相觑,张翠是铁了心要分家,夏老太被逼的同意的话,他们两口子也拦不住的。夏老太是用孝道压着一家人,那夏长征和张翠现在就摆明了,不听夏老太的话,能把他们骂死还是掐死?

    张翠她妈也没客气,第一条提的就是分家。

    第一,夏长征和张翠常年不在家吃住,没理由要管着一大家子伙食,钱各用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