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逆袭之路-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千块钱,在加上吃饭和杂七杂八的,这加在一起,起码还要多出来三二百块钱。

    顾如海还没有那个本事。

    不是顾如山看不起顾如海,是顾如海这么多年四十年的岁月里给所有的人留下的都是没有大本事的形象,老老实实的一个庄稼汉子。

    就算是现在包产到户了,但是这也才开始一年,顾如海就凭着种粮食盖房子,那绝对没有可能。

    是,现在顾如海再做生意。

    可是拿在顾如山的眼睛里也就是小打小闹的挣一点零花钱的事情,这盖房子,三千块钱,靠着做生意攒下。

    顾如山不信。

    自家的老爹老娘也没有钱可以贴补顾如海,要说贴补给顾晓成,贴补给顾如河,顾如山信,但是要说贴补给顾如海,顾如山不信。

    老头老太太的心思,顾如山比谁都知道,要不然也不敢这么横,还不是仗着顾晓成的威风啊。

    这家里有一个文化人,那就是不一样。

    谁不巴望着顾晓成回来以后有个像样子的工作,在这顾家庄也能称王称霸啊。

    所以顾老爷子和顾如山那是商量过的,也没当回事,估摸着是顾如海想要把房子休整一下,毕竟顾如海的那个房子实在是住不了多久,因为害怕顾如海家里修房子,自家当兄弟的不去帮忙不好看。

    于是顾如山这几天还特意和姜秀兰回娘家了,就是不打算帮忙的,这也说得过去的。

    名义上就打着说姜秀兰的爹娘身体有点不舒服,想闺女回去照顾一阵子。

    顾老爷子今天一大早也没有过来,就是专门等着晚上才过来看看,也算是让村里人看到顾老爷子对待老大的心不是没有。

    可是这过来一看,顾老爷子就有点不淡定了。

    这自己没看错吧。

    这房子啥都没有了,就剩下的地上的一个大坑,这大坑要是看不出来是地基,顾老爷子也算是白活了。

    这心脏似乎都有点不地道。

    看着这地方,顾老爷子眼前一阵阵的犯晕,抓着李庆海的胳膊死紧,然后扭头问李雪梅,“老大不在啊?”

    李雪梅把工人吃罢的空碗和筷子都收回来,放到大盆子,一边回答顾老爷子的话:“爹,老大和小英去镇山做生意,这个点儿应该是回来了。您家里去应该是见得着。”

    也不多说。

    顾老爷子指了指空地上的地基,手指头还有点颤抖,不相信的问:“你们这是…………?”

    李雪梅和顾晓青把早就空荡荡的大盆叠起来,然后抬着准备送回去洗洗,这明天还有日子呢。

    “爹,我们这盖房子呢,知道老二老三都忙活,我们就没去喊他们,生的阻着老二老三的事情。我们先把这些送回去,爹你和我爹上家里来吧,有话正好老大回来了,一块唠唠。”

    说完就和顾晓青抬着大盆走了,小脚的李招娣也跟着走了。

    顾老爷子感觉自己心脏真的有点不对劲。

    这老大怎么不声不响的就盖起房子了。

    这………………

    李庆海看着顾老爷子脸上有点红,还有点气喘,也怕这老爷子扛不住这种惊吓,要是犯个毛病可不好。

    再说冯志海的包工队的人们虽说已经都回院子里洗漱休息,但是还是有不少人的目光还在这里巡视的,都是好奇这老头子是谁呢。

    不想给顾如海丢人,拉着顾老爷子说:“走吧,亲家。”

    顾老爷子晕乎乎的有点心不在焉的说推脱说:“亲家,改天吧,我这头有点不舒坦,好像是疼得厉害,怕是昨晚上着凉了。”

    李庆海也不好还拉着顾老爷子,就松了手,安慰的说:“那好,亲家回去歇着,晚上让顾如海上去看看你。”

    顾老爷子有点掩饰的解释:“亲家你看,你这来一回,我还正好病着,实在是对不住啊。”

    李庆海理解的笑着说:“身体重要,你看你说的,肯定是身子重要啊,好好回去养着。”

    顾老爷子匆匆忙忙的逃也似的消失在了夜色中。

 102章 盖好新房

        李庆海苦笑,看着顾老爷子的背影,心里那个苦涩,这个亲家什么都好,脑子也很好使,可惜的就是一开始心就歪了,这人心一歪,做什么都是偏心的。

    背着手晃晃悠悠的走回那个破窑洞。

    顾如海已经回来了,刚收拾好,看见老丈人进门,赶紧的招呼:“爹,这可是累着您了,您洗洗,这马上就开饭。”

    现在顾如海见着李庆海也不是那么拘谨了,起码客气话什么的都还能来两句。

    李庆海乐呵呵的哼一声,然后洗脸洗手,进屋吃饭。

    一家子吃的还是工人吃的那些饭菜。

    就是给李庆海炸了一个花生米,把顾如海过年剩下的烧刀子拿出来,李庆海就好一口这个,平时在自己家里也是时不时的饭点儿也要正两口的。

    李庆海跟顾如海说了顾老爷子今天来过的事情,顾如海什么也没说,倒是不着急,要是以往早就急着出门。

    顾如海其实心里清楚,知道自己老爹这是被自己这个大手笔给惊着了,倒不是生病,估计就是心里不舒服。

    一直心里疼着,手里捧着老二老三没能给老爷子挣回光。

    自己这个不被看重的老大反而盖起了大瓦房,估计老爷子的心里落差一时受不了,所以有点情绪低落,过一段日子也就好啦。

    顾如海最近太忙了,哪有时间顾着安慰自己爹那颗受伤的心啊。

    顾晓青这不是又开始给夏天的来临,在小吃上准备推出新的品种。

    准备开始卖凉皮凉面凉粉这些东西。

    他们这地方也有凉粉和凉面,但是凉皮顾如海和李雪梅没有听说过。

    顾晓青已经和顾如海说了做凉皮需要用的工具,还画了一张图纸,让顾如海找铁匠想办法打回来。

    先在自家做一些,家里人都试吃一下,味道都认可的时候再推出。

    顾晓青倒是不担心味道,自己当年在这些小吃店也是打过很久的工,这些手艺可是学了不少的。

    味道方面,绝对保证吃了还想来。

    当年这些小吃都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其中一些小店,别看店面小,但是味道取胜,都是大众愿意排队去尝试的。

    顾晓青早就琢磨过了,这天一热,羊杂割是不能卖了,煎饺和蒸饺估计也因为天气的缘故销售量要下滑。

    所以顾晓青早就琢磨着这几样先停一下,这几样适合天热的吃食就可以上了。

    饸烙面,顾晓青没有打算停止,不是因为是大舅他们的生意,顾晓青不放在心上,是因为饸烙面和他们家的煎饺蒸饺不一样,这个是大众都接受的东西,是当饭食填饱肚子的。

    和自家的这小吃是两回事。

    饸烙面要是做长久的话,是可以做成一家店面的,也是可以长久的做下去的。

    当然,要是舅舅们有想法的话,或者饸烙面的生意不行的话,顾晓青也会想法子给李伟民和李伟强他们换个花样的。

    但是现在有点为时过早。

    顾晓青觉得还不需要做改变。

    现在主要的精力上,顾晓青还是放在了学校上。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顾如海的家里的房子也顺利的完工了,这期间顾如山和顾如河始终没有出现过,顾老爷子自从上一次的出现之后,也在没有过来。

    似乎顾家一家子突然的就是消声灭迹了。

    顾如海的二层的小楼,上下都是一水儿的五间敞亮的大房间,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子的大门是四人宽的,就是进出一辆汽车都行,不过村里可见不到汽车这种稀罕的东西的。

    全部的砖瓦房子,房顶是平顶,全部都用水泥磨的水光溜滑的,边边角角都在李庆海的叮嘱之下磨严实。

    院墙也是红砖砌成的,最外面的全部都是水泥磨过的大门口都是水泥磨的地面,在院子大门口到门外的这两米都是水泥地面。

    大门的正面本来顾如海是要建一座屏风墙的影壁的,但是被顾晓青给说服了,主要是农村的这个习惯好看是好看,但是影响交通出行的方便。

    顾晓青觉得迟早这个汽车是要提上日程的,这大门口要是竖着一块影壁,车子怎么进出的,与其将来拆了麻烦,还不如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到。

    当然顾晓青和顾如海说的时候,可不能说汽车什么的,就是隐晦的提醒了一下顾如海,这以后独轮车肯定是不行的,也不实用,家里还是要买三轮车,甚至拖拉机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农村最新的东西,交通工具,这以后进进出出的不方便。

    这话还真的是说服了顾如海。

    毕竟这段日子这独轮车的不方便,顾如海是深有体会的,要不是最近家里事情太多,顾如海和李雪梅早就商量着要买一辆三轮车的。

    看着怪轻巧的,也省事很多。

    这个三轮车顾如海可是在大集上转了好几圈呢,那可没有,还要到县城里看看的,据说县城里才有,就是要不要票就不知道了。

    顾如海看到镇山的供销社就有一辆的,那个羡慕了很久的,看的就是轻省的很,也可以放很多东西,还能拉人,比起独轮车来说,顾如海还真的动心呢。

    所以对于闺女顾晓青的这个提议,顾如海是还上心的,考虑了几天,还真的觉得要是有个影壁墙的话,真的不太方便,所以才没有建。

    二层的房子远远的看上去就是很让人瞩目,一层有五间的房间,一楼是一个大客厅,和顾如海李雪梅两口子的卧室,还有一间是厨房和餐厅,厨房旁边是一间杂物室,楼上的房间顾晓英顾晓青顾晓杰每个人一间卧室,剩下的两间做了客房,来个人什么的能住一下。

    院子里还有单独的厕所,这个厕所是按照顾晓青的心目中的标准设计的,虽然没有马桶什么的,但是也是冯志海的关系从县上买回的蹲式座便,是白白的瓷器的那种,按在水泥地的地面上,干净的很,墙上是水箱,只要一拉水箱下面的拿根绳子就能冲洗座便的。

    这可是回来把李雪梅顾如海他们新鲜坏啦。

    ………………………………………………………………

    感谢书友140618135223371的打赏。

 103章 新家

        新房子收拾好的时候,顾如海和李雪梅亲自看了半天的,院子里都是按照顾晓青的要求,水泥地面铺的中间的路的走道,两边留出来的地方可以种菜什么的,院子里还种了两颗柿子树和枣树。

    一层的房子门口是两阶的台阶的,都是水泥地的,平整干净。

    房子里都是白灰磨了墙面的,都是两遍以上的,地面都是水泥地面,每一间都是一模一样的,除了格局大小的不一样,基本都是一样的。

    一楼到二楼的楼梯是室内走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反正都是一家人,也不分什么。

    最主要的是,院子的一层的最靠墙的那里被辟出来一个小隔间,这里是按照顾晓青的要求,弄了一个洗澡间。

    村里人这时候可没有洗澡间这一说,大多是在家里弄个木盆,少一点热水,随随便便的洗一洗就行,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到镇山的澡堂子洗一次。

    当然这也是对于家里富裕的人家来说的,要是不富裕,还是在家洗洗就算是一年过了。

    顾晓青这特意弄得洗澡间,是为了家里人的卫生,顾如海李雪梅一天忙活回来,全身不是土,就是油腻的味道,还有汗味儿,这光是弄个大盆洗洗,根本没什么作用。

    有个洗澡间就好多了。

    不过这个洗澡间可是花了冯志海的人情的,冯志海这个包工头儿,也是琢磨着以后,这顾家的这房子弄得这么好,那到时候人们看看也能给自己打出去名声。

    这以后找自己盖房子的人还会少啊。

    所以顾晓青一有这个意思,冯志海大包大揽的夸下海口,本来这个做包工队的多少也和不少人打交道的,首先这个建材等等方面都是有很多人脉的。

    这会儿为了顾晓青这个洗澡间,可是托了人,从县里的那些大院里取了经,冯志海买回来了淋浴头和一套设备。

    自己琢磨几天,才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土热水器。

    一个自制的塑料桶,两根水管可以接冷热水。

    一根接着冷水,一根的那头接在了一根管子上。

    这根管子接着的那一端,是隔壁的灶房的一个小的灶头,这边只要一烧水,开水就能顺着这根管子漏进去。

    当然这里面可是有不少的压力等等的问题,要不然冯志海能逢人就夸着说顾如海家里的淋浴好啊。

    那可是冯志海花了大工夫的。

    这套东西堪比后世的热水器啊。

    不过这里都是一套土办法解决的。

    这个洗澡间可是非常超先进的一个革新啊。

    顾晓青当时看完冯志海的这个过程之后,也很是惊讶了一把,这位大叔那可是八十年代的头脑,还不是读过很多书的一个农民,这就在自己的一番描述之下,就照葫芦画瓢的弄出来这东西,顾晓青能不惊讶啊。

    这可真的是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了一套土暖气,这暖气是需要依靠厨房那里设置大大灶来烧热的。

    这些也是一番功夫。

    反正一句话,这房子下来光是另外的这些其他的花费就足足多花了顾如海一千五百块钱。

    多亏顾如海的生意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要不然还真的要感觉手紧呢。

    新房子盖好啦。

    这就剩下的是搬新家了。

    在农村搬家也是有讲究的,得挑日子,还要摆酒席请村里的人们还有亲戚朋友的都来吃席面,算是暖新房。

    日子一定下来,这边就开始准备。

    这两天李雪梅就在忙这个呢。

    找冯屠户买了一头猪。

    冯屠户和顾如海家已经算是合作很久了,也都是知根知底的,按照收毛猪的成本价就加了二十块钱就卖给了李雪梅一头猪。

    算是半卖半送的人情呢。

    这也算是很给顾如海面子的,对着李雪梅和顾如海,冯屠户也说在了头里,“都是乡里乡亲的一个村里的,咱们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合作了这么久,就当做我给你家的新房送的暖房礼啦。你别嫌弃,哥哥这也是一番心意。”

    这话一说,顾如海又是个面皮子薄的,很是客气了一番,最后才在冯屠户一再的表示要是不这么收下,自己就把猪拉回去啦,顾如海才收下了。

    搬新房的酒席钉在了四月十八,这是个黄历上的好日子,宜搬家。

    李雪梅和顾如海骨子里还是农民,这阴历的看吉日那是不可避免的。

    顾晓青倒是不觉得迷信,这东西多少还有有些忌讳的好。

    反正自家又不是真的搞封建迷信的,这就是看看日子也不算是什么,反而还能让父母安心,何乐而不为呢。

    顾晓青和顾晓英挨家挨户的都通知了。

    当然顾老爷子那里和顾如山那里,两个人也都去了。

    顾老爷子和顾如山都是一脸喜气的答应了到时候来。

    背后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四月十七的下午,李雪梅和顾晓英就从镇山买回来了新鲜的蔬菜和各色的吃食。

    都是第二天需要用到的。

    第二天的大师傅倒是不用请人,都是一个村里的,早就有人上门提前就来帮忙的。

    各家的媳妇都来帮忙的,这也是村里的习俗。

    这不老张家的婶子就早就来啦。

    带着自家的两个闺女,给李雪梅打下手,今天先把待客的馒头整出来,这可是一项大工程的,这全村的人下来,就是一人一个那也是不少呢。

    你是主人家只有多准备,万万没有不够吃的。

    所以,这馒头都是头一天就蒸出来的。

    李雪梅借回来了二十张的大圆桌,一张都是能坐十来个人,还有凳子,这都提前要弄好。

    还有碗筷盘子和各种的摆盘。

    李庆海一家早就回来帮忙啦。

    明天两家都不做生意了。

    李庆海一家也是提前来帮忙,因为就是到了下午天黑,也没见到顾如山两口子的身影,这要是指望顾家的帮忙,那估计饭都不要吃。

    这边忙的是热火朝天。

    家里早就准备下了,瓜子糖球和香烟白酒。

    顾如海这次也是出了血本的。

    一辈子这一次的荣耀,顾如海不能不要。

    大概自己娶媳妇的时候,也没能这么体面过。

    ……………………………………………………………………

    感谢书友140618135223371的打赏,谢谢支持。

 104章 暖家小插曲

        四月十八一大早。

    李雪梅和顾如海就起来忙活了。

    顾如海穿了一身新衣服,是一身的浅灰色的上衣,和深蓝色的裤子,脸上带着笑容,口袋里揣着香烟,和火柴。

    本来有些佝偻的腰身,这会也是挺得笔直。

    很有骨子精气神什么在里面,看着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的样子。

    站在大门口看着鲜红色对联和福字,用手抚平了又抚平,生怕那一个边边角角的不平整。

    拿着扫帚早就把大门口都扫得干干净净。

    两挂的三千响的鞭炮早用竹竿挑在了门头上,就等着一会儿开始放呢。

    几个二踢脚也挨着路边的地方摆在显眼的地方。

    院子里搭的棚子底下,一溜的桌子都摆开了,院子里只能摆四桌,这是招待内里亲戚的,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或者两家的各路的亲戚的。

    院子外面的沿着道边也是摆开了剩下的十几桌。

    桌子上摆着两盘子瓜子和花生,和一瓶子烧刀子。

    这都是农家最常用招待宾客的东西,不上不下,不属于出头的,也不属于上不了台面的。

    院子里的搭好的大灶那里早就忙开了。

    十几个媳妇都在帮忙的洗菜切菜,锅灶那里是村里有名的做席面的好手在烧制东西,另一边的灶上,蒸笼里不时传出来的香味,那是早就准备好的蒸碗菜。

    这香味一阵一阵的就飘开了。

    不到八点,有人已经开始上门了。

    顾如海和李伟民李伟强兄弟在门口招呼着。

    一一落座。

    这边的媳妇们可是一边忙活,一边那个热闹。

    “顾嫂子,你这可是享福了,这现在全村谁有你的福气啊。”

    说话的是正在洗菜的村里的李二寡妇,语气里是酸不溜溜的,那不说羡慕,那肯定不可能,谁家的媳妇现在都是羡慕李雪梅呢。

    这短短的半年就能盖得起房子的人家,那可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还是二层的小楼,这顾家庄的头一份啊。

    谁个女人都羡慕啊。

    嫁个这样的爷们,谁家的女人不是在家里唠叨个没完啊。

    “那是,雪梅啊,你这不声不响的就把大瓦房都盖起来了,还是小二楼,这不还让不让我们活啊。”

    这个说话的是村里有名的大嘴巴顾桂华,只有村里谁家有个什么事情,她这里都能知道,还会传的村里都知道。

    就是村里的大喇叭。

    李雪梅笑着把手里的鱼都腌好,盖上盖子放到一边,说:“别说我有福气,你们也都是有福气的,你们那是福气享了十几年了,我呢,这不是才过上,这哪能比啊。”

    李雪梅这会说话也是腰杆子硬气。

    家里这么多年,村里的女人那和自己多的是劝慰和奚落的,可能让人家也羡慕的,那是李雪梅这辈子没有想过的。

    也不敢想的。

    张嫂子说话啦,“你们也都别羡慕人家,也不看看雪梅一家是怎么辛苦的,每天那日头没出来就走上了,那个独轮车是好推得,晚上天黑才回来,看着人家享福,也得想想人家这一天天的是咋过来的。”

    一边动手把揉好的年糕摆在篦子上,一会儿好下油锅炸。

    顾桂华叹了一口气说:“我也知道,雪梅这日子头几年都是咋过的,那罪也没少受,可是看着雪梅这光景过成了这么风光,谁不羡慕啊。就是嘴上说说,心里谁还不知道这里面的艰难。不是巴望着雪梅要是日子过强了,还能惦记着帮帮我们这些还苦着的姐妹一把啊。”

    顾桂华的话,也是很多人的心里话,这村里的日子谁家不想着能多一些闲钱,但是这生意可不是人人能做啊。

    所以这羡慕也不是人人都能羡慕的来的。、

    “哼,也不过就是做个生意啊,雪梅,听说做生意的法子是你家里祖传的,你爹娘也是个心宽的,这秘方也敢拿给女婿用,也不怕女婿是个白眼狼啊。”

    说这话的是村里的刘梅,顾大胆的媳妇,这两口子就是村里最出名的游手好闲的,好吃懒做的两个人。

    总知是大家公认的爱占便宜,爱偷懒的两口子。

    今天可是两口子到的很早,就是为了这一天能混上三顿饭的。

    这一早来了,也没有干什么活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