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八章一个人的消失
“哥,吃饭了。”
肖剑进了宿舍,便听到肖峰那边的房间有动静,他开门进去,见肖峰正缓缓坐起来,他便扬了下手里的塑料袋。
“买什么好吃的了?”肖峰睡了一觉,也不发烧了,顿时有了胃口。
“呵呵,竹筒饭,你不是爱吃吗?我就给你买了,还有红烧肉,不敢买海鲜,等你伤口好了吧。还让饭店做了个鲈鱼汤,鲈鱼汤适合养伤口。”
“呵呵,好,我就却之不恭了,你这性情也挺好的嘛,还懂得做鲈鱼汤给哥喝。”
肖峰语气稍活泼了些。
兄弟二人都没有因为屋里藏着一具尸体有任何异样。
不说别的,大半天肖峰一个人在这屋里睡觉,根本好象就忘记了还有一个死透了的小美躺在浴室里。
“喏,哥,还烫着呢,你快喝。”肖剑也语气快活地道。
兄弟俩因为杀了个人,莫名地找回了过去一些共同的兴趣联系似的,饶有兴味地说着生活里琐碎的日常,莫名地找到了一些居家过日子的感觉。肖峰到卫生间洗漱了一番,然后便出来有滋有味地喝起鱼汤来,还问道:
“王水买到没有?”
“买到了。都在车上,我想等晚上再拿上来,不然现在被人看到了也不好。”肖剑道。
“嗯,好。”肖峰点了点头,然后道,“这鱼汤太淡了,下回煮得咸点。”
“厨师说要养伤的,不要煮太咸了。”肖剑道。
“唔,那好吧。”肖峰闷头喝了起来……
入夜。
四下无人,工人们都回家了,热闹了一天的公司也安静下来,连保安老头都去睡觉了。
肖剑从宿舍下来,打开车后厢,分了三次,把装在纸箱里的玻璃瓶扛到了楼上他宿舍里。
掀开浴帘,小美的脸已经从早上的鲜活到现在爬满了死气。
肖剑看到小美的眼睛没有完全合上,似乎在眼皮底下看着他的动作,嘴角因为扭曲还似笑非笑的,肖剑觉得有点不舒服,便把小美翻了个个,让她脸朝下躺着,然后就开始拧开玻璃瓶的盖子,把里面的王水往浴缸里倒了下去,随着王水倒在人体发出了“吱吱”响叫,浴缸上方升起了一股股白汽……
……
“叶总,那些火药已经从商总批下来了,可以开始进行操作了,你们看什么时候方便过来指导一下?”
张镇长打电话给叶秋桐。
“这么快啊?张镇长办事还真是高效,我想明天应该可以吧,如果有其它事,我再通知你改期。”
叶秋桐没想到张镇长还挺有办事效率的,原本她担心在她出国前这事办不下来,她还挺担心赵文倩接触到这些易爆品的。现在可好,既然审批手续下来了,她正好盯着母亲把这事做完。
果然,回到家一说,赵文倩便欣然应允了,道:“明天去吧,争取三天内把所有茶园翻完,到时候就可以及时种茶了。”
“那要住在那里吗?”叶秋桐问母亲。
“就住下吧,也省得来回赶,你方便吗?”赵文倩知道叶秋桐想去,便问她。
“方便,我请个假。”叶秋桐心想,就和孙教授说要准备去纽约的事,真是对不起孙教授了。不过,她也会把课本带上,自信不会落下功课。
第二天,叶秋桐便和赵文倩一早出发了,赵诗音一听要到山里住三天,顿时兴趣缺缺,表示等以后山庄完善了,她再去住,现在不想去住。于是,便只有叶秋桐和赵文倩一同前往。
到了池边镇,张镇长早就组织了镇里一帮小伙子帮忙,镇里停了两辆解放卡车,一辆载着火药,一辆载着小伙子们,叶秋桐才知道原来火药的用量还是挺大的,也亏得张镇长能把这个批文搞定。
现在国内私人挖土机还十分罕见,不然有挖土机直接开到山上,工作进度也会大大加快。
赵文倩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场面,出乎意料之余,也更加振奋起来,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教学岗位上一般。
叶秋桐心想,母亲会得忧郁症,并不是事太多了,而是太闲了,平时没事就会坐着乱想。她一直愁茶庄没有一个得力的管理人员,现在看来,这个管理的重担可以放在母亲的肩膀上了。
她相信,一个大学教授打理一个茶庄,虽然会辛苦一点,但能力还是够的。
车子开到山上,大家轻手轻脚地卸了货,商总那里也派了两名技术员跟踪并指导,再加上赵文倩,很快就对需要开垦的茶山地块进行了测量,并在合适的位置埋上了火药。
这些火药都是定点爆破的,随着一声令下,众人撤离,闷闷的爆破声一个接一个响起……
叶秋桐还好事先和邱伯打了招呼,他准备了足够的食材,照旧是大鼎饭加大锅的红烧肉,让来干活的人吃得管饱。
这个年代大家的工作态度都很端正,虽然是镇里的正式干部,但是有饭吃,有红烧肉配,大家都觉得够了,也没有人提出来要额外的报酬,山上因为多了这些人,一时间热闹了起来,一扫原来的清冷。
午饭时分,邱伯这个厨师长穿梭人群里,不时乐呵呵地给大家添饭加肉,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仿佛回到他当年过集体生活的时候。
赵文倩因为早上工作顺利,再加上和这帮年轻人在一起干活很有冲劲,所以虽然累了一上午,但也精神饱满。
下午稍事休息,大家继续开启炸山种茶的节奏,一天下来,竟然整出了十来亩的地,这样算来,三天就能整出四十多亩,比原来的进度大大推进了。
张镇长快到傍晚时也上来关心了一下开垦茶园的进度,见工作预期十分理想,便道:
“我明天再多组织二十多号人上来帮忙,争取能把茶园拓到六十多亩,加上原来开垦的三十多亩,就有一百亩的茶园了,三年后,这里将会大不一样。”
一亩茶园现在开发的成本大约是五百多元,而以赵文倩的方法更便宜,只要三百多元,当然,火药能审批得到也是一个关键,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管理和静待收成了。
见张镇长倾力支持,叶秋桐也很感动,道:“放心吧,张镇长,我们一定把这里打造成一流的茶庄,让以后大家想喝乌龙茶,就会想到这里。”
张镇长展颜一笑,心里当然还是有些不相信……
正文 第七百二十九章行动的荷尔蒙
在农村干活,讲究的就是主人待客要厚道,具体体现在要吃得好,有大碗的干饭,大块的红烧肉。
叶秋桐从小生活在农村,当然明白这些人情世故,所以一早就安排了足够丰盛的伙食,米饭管够外,除了红烧肉,普通农家能上个青菜汤、紫菜汤已经算是礼仪周到了,但是叶秋桐还额外安排了白鸭汤。
镇里这些干部来帮忙,大家都是不拿报酬的,不让大家吃好一点,叶秋桐心里也过意不去。
果然,有了这样丰盛的伙食,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大家心里都很满足,干活也更起劲了,更没有人抱怨张镇长让大家来干活。
虽然他们也经常下乡给农民们支援农忙,割水稻什么的活经常做,可是开茶园他们还是第一次。
看着张镇长和镇里的干部们把裤腿挽到腿上,然后和大家一样拿着锄头或者畚箕在干活,叶秋桐心里也是泛起一阵新鲜感,很久没有看到干群同劳动的场面啦。
她重生前,各地镇政府的办公大楼基本上盖得很气派了,夸张的还有什么小白宫造型,甚至村部也有做成紫禁城造型的,达到了铺张浪费的程度,而且,那些干部们也跟着气派多了,通常是鼻孔朝天,不拿正眼看人……
当然,随着后来国家一系列措施,这种现象又马上得到了改观……
这时候的干部,还是十分接地气的,大部份也都是农村出身,干起农活来,个顶个的好手。
在他们的协助下,第二天茶园的开垦进度更快了,赵文倩十分满意地道:“照这个速度下去,明天火药用完,咱们预定的目标也能完成了。”
当然,在开垦茶园时也有惊喜,叶秋桐用锄头挖着坑时,就听山上一阵惊呼,然后听到有人叫:“野鸡,好肥的野鸡!”
接着,她就看到一只尾羽绚丽的野鸡从山上飞了下来,后面跟着一群人在追,野鸡估计吓晕头了,没一会儿就被大家追上,逮住了。
再往后,还有人撵着野兔子跑……
不光叶秋桐干活,赵文倩也戴着草帽和叶秋桐一起干活,叶秋桐开始心疼母亲,让她在边上看着就好。可是赵文倩说她以前下乡时也干过农活,不是什么娇弱的人。
果然,几锄头下去,叶秋桐就发现母亲干农活不比她差,看来以前下乡时,也是积极表现的一份子。
当时,象母亲这样的出身,如果在贫下中农中还不努力表现,那简直就没有出路了,叶秋桐心酸酸的,但是看着母亲一下一下努力挖坑的模样,额上带着些微的汗水,眼神那么专注,岁月的苦难早就风吹云散,叶秋桐心里又是一阵安慰。
“赵教授,秋桐,有人找你们!”
就在叶秋桐和母亲劳动之时,突然,山上有人唤道。
叶秋桐和赵文倩都停下手上的活计,然后用手遮在眉头向上看,山上,一点绛红由远及近,慢慢从红点点变成大红……及至到了二十米开外,两个人看清了,那个人原来是赵诗音。
只见她穿着一身火红的连衣裙,在暖春四月率先清凉起来,难怪她一路下来,引得四周荷尔蒙的气息都沸腾起来了。这让叶秋桐莫名觉得,赵诗音简直是行走的荷尔蒙啊……大家干活,在她来了之后似乎更加卖力了。
“姑姑,秋桐,早知道这么好玩我就和你们一起来了。”
看到热闹的劳动场面,赵诗音一脸委屈地道,好象是她们没叫她过来一样。
原来,赵文倩和叶秋桐走后,赵诗音一个人在家里觉得无聊极了,工作之余,不由地掂记起她们来,再加上方芳和刘凯亮两个人都在家休息,时不时看到两个人秀恩爱,赵诗音便索性自已一个人跑来了。
“是很好玩,挖坑多有趣啊,挖完坑,种上茶树,然后再过两三年,这棵茶树的叶子就能制成好喝的茶。对了,这棵菜树上还要挂上‘赵诗音’三个字的牌子,标明你的所有权,怎么样?赵总,这门生意划算不?”
叶秋桐蛊惑地道。
“哇,太划算了。我也来挖坑,但凡我种的茶树,都必须挂上我名字的牌子,到时候,我要亲手采了,制成好喝的茶寄给我爸妈喝。”
赵诗音越想越美,拍掌道。
“行,你觉得划算赶紧去换身衣服,要是没有带,我房里有一套运动服,你穿可能小一点,但也比你这新款的迪奥好。”
叶秋桐乐呵呵地道。
赵诗音想想也是,穿着裙子肯定不方便劳动,便道:
“我是有带运动服的,我还想过来住呢,不带衣服怎么行?你们等着,我马上来。”
果然,赵诗音跑回山上小木屋里换好衣服,扎着个马尾就下来了。当然,经过茶园时,耳边不时传来几声哄笑声,似乎有人在故意引起她的关注。
茶山上阳光照在青葱叶子上的耀斑映射进眼睛里,赵诗音听着耳边青春又收敛的仰慕气息,心情不由大好,嘴角也微微上扬,觉得自已这一趟是来对了。
一到叶秋桐身边,赵诗音就被分了个小号的锄头,开始赵诗音还抱怨为什么不给她阔面的锄头,结果,小锄头一锄下去,力道和方向没控制好,差点锄到她脚背上,她就老实了。
呃,原来使锄头看着简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赵诗音认为,还有“生命危险”。
不是吗?如果锄到脚上的动脉,血全喷出来怎么办?
叶秋桐听了她的联想,倒是“扑哧”一声笑出来道:
“抓把泥巴糊住伤口啊。”
“哇,那多不卫生啊,泥土里有各种细菌,破伤风菌,脓菌,各种菌,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的。”
赵诗音夸张地叫道。
“可是我们以前在农村就是这样啊。你看,我脚背上这块疤,当时是踩滑了摔倒,被石片划伤了,当时我就是抓了把泥土糊住伤口。”
叶秋桐淡定地拉起裤脚给赵诗音看。
赵诗音低头一看,还真是如此,叶秋桐脚背上有个淡淡的白色疤痕,大约四五公分,不认真看当然看不出来……
正文 第七百三十章火辣辣的情歌
赵文倩一听叶秋桐说起这样的往事,也放下锄头,俯下身仔细看。
“妈,没什么啦,都多久的事了,在农村,不管大人小孩都要干活的,不是爸妈对我不好。”
叶秋桐知道赵文倩肯定是心疼她了,赶紧解释道。
“我知道,他们当然对你好,不然也不会把你养得这么自信飞扬。”赵文倩站起身来笑笑道,然后从茶园的山壁上摘了一朵白色的花道,“看,其实这就是止血良药,在野外不小心受伤了,如果创面不是很大,就用它揉出汁来,然后敷在伤口上,这种止血草的功效还是挺强的,我当年下乡也用过,还是老乡教我的。”
“呀,好神奇啊。”赵诗音接过赵文倩手里的止血草,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又道,“我之前在唐人街就看过神奇的中医,把我一个月的咳嗽治好了。不过他们说,内地的中医才是正宗的,我当时还挺向往的,不是今天提起,我都忘了。”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你若想学,穷经皓首,一辈子也学不完,不过,你可以朝你喜欢的方向精研一门。”
赵文倩当然乐意看到小辈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赵诗音这样的“香蕉人”,黄皮白心,当然,和赵诗音这半年来深入接触后,赵文倩没想到哥哥教育得这么好,赵诗音到底是回归到华夏一脉的传承上来了。这和哥哥们平时的引导大有关系。
几个人一扯,就把话题扯远了,放下止血草,她们低头干起活来,叶秋桐心里却觉得,这就是一种生活乐趣:抬头可以谈高雅幽远的文化,低头认真地种地……何其闲适散淡。
“哎哟妈呀,我的手臂好疼,腰也酸死了,一直弯着腰,好象腰要断了一样。”
傍晚时分,终于收工了,赵诗音扶着腰,东倒西歪地走着。
火药爆破的工作交给了商总派来的技术员,赵文倩第一天悉心指导过后,看他们操作得十分老到,也就没有再继续插手,而是和叶秋桐、赵诗音在新垦出来的茶垅上劳作。
大半天下来,赵文倩很久没有干体力活了,手臂同样发僵,发酸,但是习惯吃苦的她,自是不会象赵诗音这么哼哼几几的。
她爱宠地拍着赵诗音的胳膊道:“你们啊,平时就不要嚷嚷减肥了,但凡想要减肥的,就让她来这里劳动一个月,管保身体苗条健康。”
“姑姑说得有理,我和超市几名管理建议一下,让他们周末都来这里帮咱们免费拔草。嗯,没错,这是一项新福利,员工表现优秀的,就可以来茶庄度假,并享受拔草福利。”
赵诗音生意算盘拨拉得“哗哗”的,很快就给无上良品超市的“优秀员工”们想出了一项新福利来。
此时,无上良品超市的员工们集体打了个哆索……
一年以后,当他们兴致勃勃地顶着“优秀员工”的头衔来黛色茶庄度假时,才发现,这竟然是个坑……坑……坑……没错,要自已挖坑……
叶秋桐失笑,道:“我也赞成,姐这项福利太好了。我先申请一个名额。”
叶秋桐看到家里人因为劳作,脸庞晒得红红的,泛起健康的光泽,母亲的眉宇间并没有劳作的不快,反而有一种舒展之意,她不禁觉得,自已当初租下这片茶园的念头是绝对正确的。
叶秋桐和母亲稍擦洗准备出来吃饭时,赵诗音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然后手里还提了一只尾羽光鲜的大野鸡,得意洋洋地道:
“一个小伙子送我的,说在山上捡到的,今晚咱们可以烤鸡吃。”
“行,就烤叫化鸡吧!”
叶秋桐乐了,真不愧为行走的何尔蒙,一上山就到手一只大野鸡。
吃了晚饭,那些镇里的干部统一乘着卡车回家了,山上就剩下叶秋桐和农场里的雇工。
树清夫妻俩也在其间,树清的老婆熊十三已经把身体养得差不多了,虽然干不了重活,但是厨房间的活还是能帮忙的,这几天山上吃饭的人多,邱伯便招了她来打下手。
此时听说赵诗音要烤鸭鸡,熊十三就主动请膺,帮忙处理野鸡。
邱伯和秀姑则在屋外的场院里,点起了几堆篝火,然后便有农场的工人们聚到了篝火边,在人拿出口琴,吹了起来,还有人往火里投了地瓜、土豆,边烤着。
熊十三把野鸡毛内脏清理干净了,毛也不拔,直接在外面裹上一层厚泥巴,拿来给赵诗音烤。
赵诗音还是第一次这么烤野鸡,兴致勃勃,架在火上,却被熊十三阻止了,她道:
“要埋在火堆的地下。”
赵诗音不解,熊十三就把火堆挪开一些,把下面已经烤热的土挖出一个浅坑,正好够放入那只野鸡,然后覆盖上土,再把火堆移过去,直接在野鸡上面烧起火来。
“原来是这样,有意思。”
赵诗音见状,便掂念着野鸡是否会熟的问题来。
就在大家对着火堆发呆放松之时,突然,有一道清亮朴拙的歌声响起:
“树要大丛才有荫,火要大把才会光,水要大港才会清……”
这话是用本地的方言唱的,开始叶秋桐不知道她们在唱什么,觉得又不象流行歌曲,但是后面一听,才觉察出来,她们是在唱山歌。
“呵呵,这边的老百姓有唱山歌的传统,尤其是采茶季,采菜的人满山地跑,远远看去,整片山都是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对歌,此起彼伏,可热闹了。这样能抒解疲劳,又能互相打趣,大家听听山歌,干活也不觉得累了。”
秀姑走过来,见叶秋桐她们听得专注,便介绍道。
“这个调子很好听,我也来学学。”
赵诗音歪着头,认真地听。
“歌词不用记了,她们都是现编的,想到什么唱什么,押韵就好。”秀姑笑道。
“哥哥你生来白又幼,亲像竹纸包红绸……”
就在这时,火堆边,另一个中年妇女也接下去唱了起来,这一句,就是大方地在赞美仰慕的对象了。算得上是火辣辣的情歌吧?
叶秋桐心想,没想到山里人也这么开放……
正文 第七百三十一章完善
山歌一唱开,一时半会就停不住了,随着妇女大胆火辣的唱词,接着,也有男人不甘示弱地唱了起来:
“后山一丛桂花树,蜂儿飞来费心采,阿妹你红红的脸蛋真可爱,今晚和哥一起外山看大海……”
山歌的调调原始奔放,虽然不是什么专业的歌手,但是他们原始的唱腔还是让赵文倩等人饶有兴味地欣赏了起来,尤其是赵诗音,大呼过瘾,她在纽约大剧院听过世界顶级美声唱法歌手的演唱,却觉得这里的野山歌也颇有韵味……
山歌此起彼伏,村民们通过唱山歌抒发情意,也把一身白天劳作的疲惫通过歌声散去。
“哟,野鸡肉该熟了。”秀姑突然惊呼道。
听着山歌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直到一股鸡肉的异香扑鼻而来,叶秋桐她们才惊觉,竟差点忘了还烤着叫化鸡。
秀姑手脚麻利地把火堆移开,然后用棍子挖去方才覆在野鸡上面的浮土,原来包裹在野鸡身上的湿泥块已经变成一个硬疙瘩,秀姑小心地剥开泥块,泥块把鸡毛带落下,露出里面雪白的鸡肉。
熊十三上前鉴定道:“熟了。”
“里面是不是包了什么调料?香喷喷的。”赵诗音问道,虽然方才吃饱了,但此时也有食指大动的感觉。
“是啊,我放了野生的茴香叶,这山上到处都是宝,随便拔都有调料,而且味道比杂货店里卖的调料香多了。”熊十三自豪地道。
赵文倩让秀姑扯了几块鸡肉,分给秋桐和诗音,便让她把剩下的鸡肉拿去分给众人吃。这么大一只野鸡,她们仨也吃不完啊。
赵诗音和叶秋桐一个拿着一个鸡腿,吃得津津有味地,赵诗音道:“果然是野鸡,整天在山里跑,腿上的肉真结实,尤其是鸡肉中带着淡淡的茴香味,吃得来很特别。”
叶秋桐笑咪咪的,觉得这样的生活真好,大家都很开心,如果日子能这样一直平淡幸福地过下去就好了。
随着篝火渐渐熄灭,大家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该休息了,这才说说笑笑,分头到了小木屋去睡觉。
这里原来是集体的旧农场,宿舍里的东西一应俱全,所以安排十几个人住下还是很方便的。
叶秋桐一家三口洗了澡,却都还没有睡意,便就着月光,在院里泡茶,月已上中天,边上一层月晕,朦朦胧胧的,邱伯道:“月亮有晕,就要起风,明天怕是会起风了。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