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八零-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子被判重刑,饶威的奶奶急得脑中风,半身瘫痪。
  那个年代国家还很穷,对这种孤寡老人没有救助,所以饶威奶奶中风几个月之后,在缺衣少穿中痛苦饥饿悲惨的死掉了,这都是后话。
  林翠儿没有一点良心不安,就冲着这个老巫婆不仅不阻止自己孙子的犯罪行为,而且还助纣为虐,就应该不得善终!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尊敬和照顾的!
  饶威被判坐牢,大地早已春暖花开。
  林翠儿抽了个星期天,带着林青儿和林少华去家属区的旧居把种的花全都移植到漂亮的花盆里端到了新家。
  吃一堑长一智,林青儿变得懂事多了,不再像以前,挖空心思在家里闹吃闹穿,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衣柜里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
  不过现在家里的条件好,在吃穿用方面也没让她受半点委屈。
  在学校里,林青儿不再和同学们攀比了,也不和任何男生玩暧昧,更不和任何男性笔友联系了。
  节假日放假,不再像以前吃过早餐就出去浪,就算出去玩也是和弟弟妹妹在一起。
  林建国夫妻两个见林青儿转变这么大,都颇感欣慰,大女儿不听话,之前可把他们愁死了。
  全家人才松了口气,老爷子忽然来了。
  过完年,一场倒春寒让老爷子的老寒腿发作了,痛得整晚睡不着,行动也不便。
  林建国要接老爷子来城里看病,可老爷子就是不肯,说这老毛病在当地又不是治不好,干嘛去城里治病?在城里看病贵死了。
  林建国只好一连好几个星期天都去乡下陪老爷子看当地有名的中医,抓药、煎药。
  陪着老爷子在乡间田野慢慢走动、晒晒太阳,病情才好不容易有点好转,日子就到了阳春三月,该春耕了。
  老爷子老两口有林建国一家悉心养老,日子过得滋润,所以他老两口名下的田地大部分都给了大儿子和三儿子两家人,只留了几亩田地种点粮油老两口自己吃,顺便补贴一点不成器的女儿。
  现在春耕季节,老爷子不是应该在乡下忙着干农活儿吗,怎么选在这个时候来了,林建国夫妻两个很是意外。
  老爷子第一次登新居,王玉芝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食。
  老爷子看着满桌子好吃的,埋怨道:“孩子们都住校,就我们三个人吃,太浪费了!”
  林建国把一大块牛肉放在老爷子的碗里,道:“爸,玉芝这牛肉煮的很烂,您多吃点。”
  又道:“爸难得来次城里,肯定得做几个好菜爸吃,吃不完不会浪费,有冰箱哩!”
  王玉芝也热情地劝老爷子多吃点,顺便问了问他腿怎样。
  老爷子满意的看了一眼他夫妻两个:“你们花了那么多钱给我治病,哪有不好的,好得差不多了,你们别惦记了。”
  虽然是老毛病,可是他叫不舒服,住在跟前的两个儿子全都装聋作哑,生怕出钱,还是住的最远的二儿子夫妻两个无怨无悔的承担全部医药费,二儿子只要一有空就回家照顾他。
  要论孝顺,三个儿子儿媳就没有比得过林建国夫妻两个的。
  林建国给他舀排骨汤:“爸,怎么腿才好些就来城里了?也不养养。”
  老爷子哪好意思告诉林建国夫妻两个,他因为挂记着林少河高考加分的事,所以老寒腿一好转,就迫不及待的来了城里,悄咪咪的去了林少河的学校打听,有没有小说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高考加二十分的政策。
  要是有这个政策,就算用逼的,他也要逼着林建国让林翠儿以林少河的名义发表几篇文章,好让林少河高考的胜算更大。
  林家多个大学生,祖先在地底下也高兴啊!
  结果兴冲冲的去,林少河的班主任一盆冷水浇在老爷子的头上,说没这个政策,还问,是不是林少河说的,顺便告状,林少河心术不正,跟谁闹矛盾了,就跑到他这里告黑状,让家长好好教育一下,弄得老爷子颜面无光,灰溜溜的离开。
  老爷子打着哈哈道:“是过年的时候,翠儿的奶奶跟翠儿拉家常,听翠儿说,现在你们家住的是楼房,不能再像以前住家属区那样,可以养鸡养鸭啥的,没鸡蛋吃。
  特意让我送些鸡蛋给三个孩子补补身体,说他们读书辛苦,特别是翠儿,写书费脑子,就更要多吃鸡蛋。”
  王玉芝立刻委屈道:“我们可不敢吃爸妈的鸡蛋,我们回乡下办酒席,明明是花钱买的爸妈的菜,乡亲们问起,爸都不承认。现在吃了爸妈的鸡蛋,爸还不知在乡亲们面前怎么说我们二房占老人的便宜!”
  老爷子笑容变得僵硬,好半天,底气不足的解释:“你夫妻两个对我和你妈好,我心里有数、
  只是。。。。。人家要是知道你们家回乡下办个酒席,用些不值钱的青菜还给钱我们,我这脸上挂不住哇!所以才没承认的。。。。玉芝,你谅解一下好吧。”
  林建国正色道:“爸,你要脸面,我们就不要脸面?落个占老人的便宜这名声不好听哩,而且叫大嫂揪小辫子,我们心里委屈哩。
  每次和爸一争论这些,爸就说心里有数,您老心里有数有啥用?外人不知情,还不知在背后怎样讲究我们夫妻两个!”
  老爷子越发笑得尴尬。


第599章 您老少操一点心(第四更)
  林建国给老爷子夹了条红烧鲫鱼,叮嘱他仔细鱼刺,接着道:“爸,你不就是怕乡亲们误会咱父子不和,才丁是丁卯是卯,连个青菜钱都给吗,所以不敢承认我们给了爸青菜钱。
  您老就不会跟人说,是我夫妻两个不忍心吃老人的东西,非得给钱不可!您这么说,就没有人会误以为我们父子关系紧张了,再说这也是实话,谁那么狠心吃老人的!”
  老爷子连连点头:“嗯呐,以后乡亲们问我,我就这么说!”
  三个人还算气氛融洽的吃完晚饭,林建国带着老爷子把家里参观了一遍,看得老爷子喜不自胜,一再夸林翠儿有出息,都买得起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给全家人住了。
  问:“这房子写的是谁的名字?你的,还是玉芝的?”
  不论儿子媳妇的名字都行,这套房迟早会落在小华的头上。
  林建国道:“翠儿还没成年,所以房产证上的名字不能写她自己的,暂时写我的,等她成年了,就改成她的名字。”
  “啥!”老爷子吃惊的瞪圆了眼睛,看向跟在他父子两个身后的王玉芝:“玉芝,你也同意?”
  王玉芝点点头:“咋不同意?本来就是翠儿花钱买的,当然最后得写她的名字。”
  老爷子按捺住一肚子的火,冷着脸问:“那小华咋办?他长大了结婚要房子!”
  林建国带着老爷子到客厅沙发上坐下,道:“我现在是干部,有一套三室一厅住房的指标,等局里盖新房了,肯定会分我的。
  玉芝在她单位也有一套住房,就是我们以前在家属区的那套房子,别说小华以后长大不缺房子,就是青儿也不缺的,再说小华在城中村还有房产,在学校门还有门面,怎么也不会缺他的房子。”
  老爷子垮着脸道:“你和玉芝的财产只能留给咱小华,有青儿啥份儿,顶多给她一副好嫁妆就是对得起她了,还给住房!她以后出嫁归她婆家提供住房!不许分房子给她!”
  “还有!”老爷子抬起脑袋打量着奢华的客厅:“这套房子以后不能写翠儿的名字,是她的钱买的又怎样?没出嫁的女儿在娘家挣下的家产就应该留给自己的兄弟!得写小华的名字!”
  王玉芝无所谓这套房子是给林翠儿还是给林少华,当然,能够给林少华更好。
  在她的潜意识里,有和老爷子一样的封建想法,一个女孩子在娘家挣下的家产就应该留给自己的兄弟。
  而且林翠儿是收养的,所以她内心深处也巴不得她挣下的家产分一些给林少华,反正她钱多。
  但是林翠儿对他们一家大小仁至义尽,她也不好去抢她的财产,不过不会拦着老爷子的。
  林建国只觉头大:“爸!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这都新时代了,男女平等,女儿儿子一样享受继承权的,你咋还是听不进去哩?
  这房子是翠儿花钱买的,那以后只能写她的名字,谁让我改名我都不会听的!爸,您老少操点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翠儿有钱,她姐姐弟弟没钱,以后日子难过,她不会袖手旁观的,何苦要去抢她的财产,弄得父女姐弟亲情都冷了!”
  老爷子见林建国不听他的,虽然满肚子的不高兴,可是也没办法,儿大不由爹呐!
  在林建国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吃早点时,林建国跟老爷子说,这个星期天如果天气好,他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回乡下帮他插秧。
  老爷子笑眯眯地说:“有这个心就够了,别带孩子回乡下种田,小华姐弟都是在城里长大的,哪会种田?虽说是春天的太阳,在外面暴晒一天还是会晒黑的,那几亩地我和你妈种的来的。”
  林建国吃着稀饭配油条:“不会可以学,适当的干点农活儿吃点苦,对孩子们成长有好处,再说爸妈年纪大了,下水田插秧,身体哪受得了?三弟和大哥两家人自家的农活儿也忙,没空帮个手,我们不帮谁帮?就这么说定了。”
  王玉芝满心不愿意,可是不敢当着老爷子的面跟林建国争执,因此没吭声。
  吃过早点,老爷子拿着王玉芝特意给他买的水果点心等东西回乡下去了。
  等老爷子一走,王玉芝埋怨道:“你只知道对你林家好,我们王家呢?是不是也得带孩子们去我娘家帮着插秧?”
  林建国沉思了片刻道:“你王家那边咱就不去了,省的热脸贴冷屁股,我给老丈人寄三十块钱,让他自己请人帮忙插秧,这样公平了吧?”
  王玉芝这才满意。
  老太太见老爷子带回来这么多东西,眉开眼笑,抓了些饼干糖果出门给左邻右舍送去,带着几分炫耀告诉邻居街坊,这是他家老爷子去城里玩,二媳妇给买的,全都是城里大商场的好饼干好糖果。
  那些街坊收到礼物自然恭维一番,夸她前世积了福,所以才有这么个二媳妇,她们就没有孝顺媳妇,每天不骂他们就算是好的了。
  老太太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儿子孝顺都比不上媳妇孝顺来的体面!
  回来问老爷子,去学校打听的结果怎样,林少河有没有说谎。
  林少河是在老爷子跟前长大的,还是老爷子亲自给他起的蒙,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学习比不上翠儿姐弟也就算了,就连人品也那么差劲,居然说弥天大谎!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羞于跟人提起,因此闷头喝茶不吭声。
  老太太和老爷子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一看这情景就全明白了,阴沉着脸道:“小河这只小王八,居然敢跟你说谎,害你白跑一趟!等放假回来,得好好说教说教!”
  老爷子仍是闷闷不乐的喝着茶。
  中午,林建党提着两条鲫鱼来了,是特意来问老爷子去学校打听的结果。
  老太太没好气道:“你爸去问过了,没有文章在书刊报纸上发表就给加分的政策,你回头得好好管教你那不成器的三小子,是跟谁学的,居然跟他爷爷说谎话!
  你爸一把年纪了,这老寒腿刚好点就跑到学校问,路上受罪咱就不谈了,还丢人!你爸一生最爱面子了,老了老了,叫自己的孙子坑了!”
  林建党神色尴尬,也不敢再呆下去了,怕老爷子骂,赶紧溜了。


第600章 夫妻定计(第五更)
  回到家里,桂花问他老爷子打听的结果,林建党唉声叹气:“老爷子打听得清清楚楚,没那个政策,是小河编谎话骗咱们哩!”
  桂花愣了一下,随即摔锅打碗:“放屁!咱家小河啥时候说过谎了!而且还这么巧,之前小河的班主任说有这个政策,偏偏过完年就没这个政策,该不是老二动的手脚吧,他现在可是大官,啥事干不成!”
  林建党没她那么不讲道理,乱怪罪人,道:“一个铁路系统,一个教育系统,老二哪有那个通天本事,把手伸到小河的学校去!”
  在吃午饭的林少海也说:“妈,你别啥事都怪在二叔头上,你看,就是因为你,咱们一家现在跟二叔家的关系多紧张!就算二叔有能力帮小河,恐怕也不会帮的!”
  桂花气得咆哮起来:“你这吃里扒外的东西,帮着你二叔说话,咋不叫你二叔给你安排个工作哩?舔人家的屁股连这点好处都捞不到!”无所不用其极的讥讽林少海。
  林少海不再说话,匆匆吃完午饭,下地干活儿去了,宁肯在太阳底下辛苦干活儿也不愿意对着不讲道理的亲妈!
  林建党盛了饭吃起来,埋怨道:“你说你这张嘴,自己的亲儿子都不饶过,刚才那话说得多难听!”
  桂花黑着脸道:“我那不是心里急吗,人家不知道小河的情况,咱做亲爹亲妈的可是知道的,虽然是在城里的重点高中读书,可是小河的成绩跟不上来,以后考上大学希望不大,咱不逼着老二一家给小河弄进大学,逼谁去?谁有那个本事?”
  林建党茫然道:“没有那项政策,咋逼?”
  桂花嘴里包着一大口饭,含混不清的说道:“翠儿认识的人不少,老二是大干部,他们肯定有办法把小河塞进大学的。
  只要进了大学,不仅我们脸上有光,小河以后也是有身份的城里人了,就算不为我们自己着想,也得为小河想,他从小读书,哪干得了农活儿!不给他谋个出路咋办?”
  林建国也替林少河着急,文不成武不能的,咋老二家的孩子读书个个天才,他们家就没个读书的料呢?
  他愁眉苦脸道:“刚才小海都说了,咱们家和老二家关系不好,就算老二家有本事把小河弄进大学,人家也不会帮这个忙!”
  桂花又咆哮起来:“他凭啥不帮啊!难道他不姓林?他是野种?妈蛋,既然姓林就得帮咱们!”
  林建党默默吃饭,心想,幸亏老爷子老两口搬到镇上去住了,不然听到桂花的话,不等老爷子发作,老太太就会一锅铲拍死她,居然连野种两个字都说出来了!
  桂花想了想,道:“你明天就去老二家,一口咬定,就是老二陷害咱小河,害学校取消了小河高考加分的政策,逼着老二一家给咱小河安排读大学!”
  林建党瞠目结舌:“这样好吗?”
  桂花马上用筷子拼命地敲着他的脑袋:“你这榆木脑袋,咋不好!你说,咋不好了?以后你养小河一辈子呀,你愿意被王玉芝那个贱人嘲笑!”
  林建国闷头吃了几口饭,道:“那好吧,明天我去老二家~”
  第二天是星期六,下午最先回家的是林青儿,回来之后就进房间做作业了。
  林建国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林青儿回来没,见她坐在房间里做作业,很是欣慰,长不大的大女儿终于懂事了。
  接着是王玉芝回来了,回来之后系上围裙和林建国一道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晚餐。
  一家五口只有星期六到星期天吃几顿团圆饭,所以王玉芝非常重视,顺便问了问林青儿回来没有。
  林建国一边剁着排骨一边道:“回来了,可乖了,在自己房里写作业。”
  王玉芝放下心来。
  不一会儿,林翠儿和林少华也回来了,书包都没放下就进了厨房。
  林翠儿问:“妈,今天晚上有什么好吃的。”
  王玉芝一边忙碌一边道:“有你三姐弟都爱吃的爆炒猪肚,还有酱油鸡,蒜香排骨。。。。。。好多,你们先去做作业,咱们全家明天要跟着你爸回乡下,恐怕明天没时间做作业。”
  林翠儿拿起一块切好的番茄塞进嘴里,疑惑的问:“不年不节的。明天干嘛要回乡下?”
  林少华也跟着拿起一片番茄送进嘴里,等着王玉芝的回答。
  王玉芝有点酸溜溜道:“昨天你爷爷来过,你爸爸见你爷爷带了鸡蛋,感动的泪花流,当然要带着你们回乡下尽孝,给你爷爷奶奶插秧。”
  林建国很无奈的说:“我哪是看见那些鸡蛋就想着要带孩子们回乡下去插秧?还不是他们爷爷老寒腿刚刚好,现在下水田非得又把病给弄发了。”
  王玉芝打开煤气灶,在锅里放了点油烧热,不高兴道:“孩子爷爷不舒服,你就想着帮他们插秧种田,要是孩子外婆生病了,你会带着孩子去给他外婆种田?一碗水没端平!”
  林建国给辣椒去籽:“怎么没端平?虽然不会让孩子给他们的外公外婆种田,但是我不是给了钱他们外公外婆自己请人种田吗,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该尽的孝道还是一样会尽的,再说了你可以去问问你爸妈,他们是希望孩子们帮他们种田,还是希望我们给钱他们弥补?”
  王玉芝没话好说了。
  郭珍珠老两口当然愿意要钱了。
  他们才刚刚六十岁,身体都硬朗着呢,还干得动农活儿,而且家里还有两个没出嫁的女儿,都是干农活儿的好手,哪用得着翠儿姐弟三个干农活儿,再说他们也不会干农活儿!
  林翠儿随口问:“爷爷专程来送鸡蛋的?不是有事才来的?”
  王玉芝道:“不知道,你爷爷啥都没说,但是没精打采,郁郁寡欢。”
  林翠儿心下有些奇怪,又拿了一片番茄吃了,然后和林少华离开厨房,各去各的房间写作业了。
  眼看饭快做好了,传来了敲门声。
  王玉芝一面烧菜一面对林建国道:“这都吃饭的点了,谁会来?你去看看。”


第601章 拙劣伎俩(第一更)
  林建国也猜不透会是谁,但左不过是邻居,开门一看,居然是林建党和林少河。
  林少河父子两个群都垮着脸,好像林建国欠他们好几万块钱没还似的。
  林建国脸上堆起的笑意瞬间烟消云散,一面把林建党父子两个往家里让,一面敷衍着问:“大哥,这春耕季节你咋脱得开身来了?”
  他家人口多,分到名下的田地不少,一到春耕这种农忙季节忙得人都要飞起,所以这时上他家的门,林建国才会觉得很反常。
  林建党带着林少河进了屋,打量了一下客厅,眼里全都是艳羡,林少河更是看的眼睛都直了。
  父子两黑着脸在高档人造革沙发上坐下。
  林建党板着脸道:”他爷爷为了咱家小河高考的事,这老寒腿才一好转,连地里的农活儿都顾不上,就去小河的学校打听小说发表高考能够加分的事,我这做亲爸的会袖手旁观?就算再怎么抽不出时间也得来城里一趟。”
  王玉芝见有客人来了,端着两杯冲好的麦乳精送了过来,在林建党父子两个的跟前各放了一杯。
  脸上带着笑,道:“我和建国正奇怪哩,爸昨天咋会选在农忙的时候来咱家,原来是上小河的学校打听加分的事!”
  林建国冲着她使了个眼色:“大哥和小河来了,你加几个菜,把冰箱里那块牛肉拿出来做道牛肉烧土豆,多给点胡椒。”
  王玉芝自从上次差点和林建国离婚,被林翠儿耳提面命的教育,夫妻两个独处的时候可以凶一点,当着外人的面一定要给足林建国面子。
  所以林建国让她回厨房烧菜,她二话不说,转身回了厨房。
  林建国有些无语的看了一眼她的背影。
  王玉芝的情商真的有点低,那天老爷子上他们家来强颜欢笑,她又不是看不出来。
  说明老爷子已经知道了林少河说谎,小说发表了高考根本就不可能加分,可她却不知好歹的哪壶水不开非要提哪壶水,好像在取笑林少河说谎似的,也不怕被大哥恨上了。
  林建国“哦哦”了两声,并不问老爷子打听的结果,道:“你们坐一会儿,我进去帮玉芝做晚饭。”说罢往厨房走去。
  林建党面有怒色,才要开口说话,被林少河暗中拉了拉衣襟给制止了。
  等林建国进了厨房,林建党才小声的问林少河:“你干嘛不让我说话?”
  林少河拿起麦乳精喝了两口,悠哉悠哉的说:“急个什么,待会儿吃晚饭时说,现在如果说的话吵了起来,二叔把我们赶出门怎么办,我们还得自己掏饭钱!”
  林建党心情复杂地打量了几眼自己的三儿子,只记得贪便宜,以后能有多大出息!
  半个小时之后,晚饭做好了,林建国喊林翠儿三姐弟都出来吃饭。
  林建党一心想要找茬,镇住林建国,待会好逼着他唯命是从,语气不善的斥责林翠儿三姐弟:“你们三个是怎么一回事,我都来了半天,你们也不出来问声好,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一点家教都没有!”
  林建国听了心里不舒服,冷冷道:“大哥,翠儿三个全都在房间里学习,哪知道你们来了?你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你嫌我三个孩子没家教,小河自从进门叫过我和他二婶了没?他这样就有家教了?”
  林建党这才理屈词穷气呼呼的闭嘴。
  在饭桌上,林建党等了半天也不见林建国夫妻两个问一下老爷子去林少河的学校打听的结果。
  只得自己开口:“老二,我知道你现在官做得大,本事也大,可小河再怎么说是你的亲侄子,你咋能这么断了他的前途呢?”
  林建国面色一寒,犀利的问:“大哥,你说的啥,我咋听不懂?”
  林建党挥挥筷子,不满道:“少跟我打官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