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八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翠儿在背后道:“一会儿来的时候别忘了带针线,线要和你衣服的颜色相近。”
林青儿答应一声就出了房门。
经过客厅时王玉芝和外公都暂停了谈话看了一眼林青儿。
王玉芝继续和自己亲爹拉家常,按理说应该是女婿陪着老丈人说话的,以前林建国也确实做的很好,可今天他动了怒,又怎么肯陪老丈人说话?
王玉芝怕自己的亲爹面子上过不去,所以陪着他家长里短。
父女两在一起能聊什么,当然是王玉芝询问娘家的情况,问家里一切可好。
翠儿外公借坡下驴,马上叫起苦来:“好啥好?咱农村哪里能够跟你们城里比?就靠一个工分,也就勉强能填饱肚子。
我和你妈也就算了,都年纪大了,可你弟弟正当年少,要穿要戴的年纪,可咱们家哪给他买得起衣服鞋袜?眼见着身上的毛衣毛裤都旧了,你也不说再给织一套新的,就一个弟弟你也舍不得钱,你也不怕被乡亲们戳脊梁骨!”
王玉芝两手摩挲着自己的膝盖,低着脑袋:“我不是年年都给弟弟织了一套新毛衣新毛裤吗?就今年没织,咋会没穿的?”
翠儿外公脸色立刻沉了下去:“昨天吃了饭,你今天难道就不用吃饭吗?去年织的毛衣毛裤是去年的,今年是今年的,你往哪儿扯?”
顿了顿,又说:“你要是家里没毛线也就算了,你看翠儿今天带回那么多毛线,我当时瞟了一眼,有好几种颜色都能够给你弟弟织毛衣,那你就给你弟弟织一套毛衣毛裤不就得了。”
王玉芝的声音越发小了:“那是翠儿用她摆摊的钱给家里人买的,咱家里除了青儿有毛衣毛裤穿,我们都没有,孩子给咱们添置东西,咱咋好意思拿了转手给她舅舅哩?”
翠儿外公的脸色就有些沉重:“娘舅最大,咋就不能拿给她舅舅?这都是你把孩子惯得无法无天,你看看他们刚才跟我说话,有一个客气的没有!
特别是你家青儿,又懒又馋,在咱们农村这种闺女得贴不知多少嫁妆才能嫁得出去,你们还把她当个宝!从头到脚一身好衣裳,打扮的像个资本家的小姐似的!”
王玉芝不敢接话,刚才几个孩子那样对他们的外公,她又不是没拦着,可拦不住,她能有啥办法?
现在的孩子可不同她们当年那样,父母说啥就是啥,现在的孩子一个个主意大着呢!
翠儿外公忽然话锋一转,问道:“离咱们村三里地的柳叶村徐老头的闺女徐兰花你还记得不?”
“记得,咋啦?”王玉芝一头雾水的问。
“没咋滴!”翠儿外公从身上掏出半包红塔山抽出一根烟来点燃。
这半包红塔山还是他来大女婿家里王玉芝给的。
“人家也嫁城里了,人家男人的单位可没有建国的单位好,可徐兰花那是真为她娘家呀,男人单位里不论分啥好东西她都拖到她娘家去,还不是想着她娘家日子难过,这十里八村谁不说她孝顺!”
王玉芝不想就这个话题说下去,换了话题道:“上次妈来我们家说给小山说了一门亲事,那闺女到底咋样?咋一开口就要五百块钱的彩礼?”
翠儿外公长叹一口气:“闺女倒是好闺女,模样长得周正,而且家里家外的活儿都拿得起放得下,小山如果能够娶到这么好的闺女那还真是他的造化!
人家闺女这么出众,当然要的彩礼多!我在想,等下了彩礼之后,就把你弟弟的婚姻大事给办了。
你家里新买的这几件家具我看着挺好,到时叫你家建国到厂里借辆卡车把这几件家具全都拖回去,给你弟弟结婚用!”
“啊!”一直耷拉着脑袋的王玉芝这时抬起头来,“爸,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些家具全都是翠儿掏钱买的,这……这哪能拖回去给弟弟呢!”
“我不是跟你说过娘舅为大吗!没叫你们给你弟弟买新家具已经是放你们一马了,现在把你们的旧家具拖回去给你弟弟百姓房你还不乐意了!
人家徐老头家只养一个闺女,嫁城里就那么补贴她娘家,我可是养了你们一群闺女,咋就没有一个肯贴娘家的!”翠儿外公愤恨道。
王玉芝再怎么补贴她娘家也有她的底线,孩子们大宗的钱和物她是绝对不会拿到她娘家去的,除非是几块钱或者是一些糕点点心衣服之类的拿过去也就无所谓。
这几件家具听林建国说一共花了林翠儿三百块钱,要是把这几件家具送给弟弟结婚用,估计林翠儿父子四个肯定会跟她翻脸!
因此不论翠儿外公怎么说,王玉芝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林青儿试完衣服从王玉芝的房间出来,赶紧又溜回了林翠儿的房间,把刚才躲在王玉芝的房间里偷听到的王玉芝父女的话说给林翠儿等人听。
林翠儿接过林青儿从王玉芝房里拿的针线,把风衣放在膝盖上,翻到衣领背面破的那个洞那里,给针穿上线:“外公真是!为了他那个宝贝儿子,恨不能把他几个女儿的血都吸干!”
林建国道把林翠儿给他存的那笔钱又还给她:“这钱暂时先放在你这里,我这就去我房里把你和小华的存折拿过来交给你们自己保管,你外公住在这里我真怕你妈会被他逼着做傻事。”说着,就出去了。
第179章 林翠儿的打算(第四更)
刚走到客厅,林建国就听见翠儿外公对王玉芝道:“你家翠儿现在有出息了,能够靠写小说赚钱了,这轻轻松松就赚了这么多钱,正好你弟弟过年要去他准丈母娘家拜年,把那笔钱给我,我拿回去给你弟弟置办拜年的礼物。”
他正说的吐沫横飞,见林建国忽然走了出来,紧张的咳了两声,然后装作镇定的抽烟。
林建国也没理他们父女两个,径直走进了他夫妻两个的房间,从箱子里拿出林翠儿姐弟两个的存折,一转身,就看见王玉芝站在他的身后。
王玉芝紧盯着他手上的两本存折,压低声音问:“你要把这两本存折拿到哪里去?”
林建国面无表情小声道:“当然是交给孩子们自己保管。”
王玉芝扭头往房门外看了一眼,见自己亲爹伸长脖子往他们这里看,更加小声道:“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孩子们保管安全吗?”
林建国话里有话:“就算再不安全也比放在我们这里要好!”
王玉芝的脸唰的一下白了,林建国把两本存折装进口袋里,绕过她去了林翠儿姐弟的房间。
夜很深了,王玉芝走进了林春儿姐弟的房间,对林翠儿道:“翠儿,你今天和你姐姐挤一晚上,你的床让外公睡。”
林建国想到儿子房间里有那么多钱还有存折,不放心的皱了皱眉:“今天我跟老丈人睡,你和青儿挤着睡。”
王玉芝想了想,点头答应了:“那也成。”
晚上熄灯之后,林翠儿姐弟两个房间里还传来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二姐,要是最后妈妈被外公说服了,要把你买的这些家具拖到乡下去给舅舅怎么办?”
林翠儿恶狠狠道:“这些家具就算我用斧头劈了,也绝对不会让外公抢走的!”
不过随后她的语气就缓和下来:“你别担心,这些家具外公自己是没办法运到乡下去的,只能靠爸爸,可是爸爸肯定不会帮他的!惦记也是白惦记!”
林少华沉默了片刻,略带忧伤的说道:“其实妈妈小气、抠门我都受得了,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妈为了贴她娘家总搅得我们这个家不得安宁,让人好想逃。”
“那就逃呗。”林翠儿道。
林少华惊讶道:“二姐,你还是想离开这个家吗?”
“嗯。”林翠儿用双手枕着后脑勺,看着天花板,“不过不是我一个人离开,我把你和大姐还有爸爸都带走,留妈妈一个人住在这里,让她好好想想,她是跟她娘家人一块过日子,还是要跟我们继续过下去。
如果想和我们继续过下去,那就好好过日子,别在家里为了她的娘家人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也不许再没原则的补贴她娘家人,做不到就永远都别和我们住一块儿。”
林少华在黑暗中沉默了好久,担忧的说:“如果妈妈非不让步呢,难道我们一家几口就这样完蛋了?”
“如果妈妈非不让步,说明她根本就不珍惜我们,有没有我们对来说并不重要,那我们也没必要非要热脸贴她的冷屁股,那就一拍两散吧。”
现在的林翠儿毕竟不是原主,跟王玉芝的感情根本就谈不上深厚,她只是在努力做她的女儿,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日子。
可是王玉芝不去努力做一个好母亲,她当然选择放弃她,这世上并不存在谁离不开谁。
林少华彻底沉默了,二姐的话很有道理,可是从感情上他觉得很难接受。
林翠儿见下铺林少华没有再说话了,以为他睡着了,于是也闭眼沉沉睡去。
因为头天晚上睡的晚,再加上今天也没什么事情好做,就连煤炭也不必再捡了,家里的煤炭已经有小山高了,所以林翠儿姐姐决定睡个懒觉。
本来是打算一口气睡到八点的,可是才七点林翠儿就被王玉芝给叫醒了,让她起床去给她外公买早点。
林少华心里有些不舒服,就是因为二姐不是王玉芝的亲生女儿,所依王玉芝下意识里对待林翠儿不如大姐和他,哪怕二姐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王玉芝还是把二姐排在最后。
这么大冷天就起床买早点还是有些冷,于是林少华从床上坐了起来,开始穿衣服,对王玉芝道:“妈,我去买早点。”
王玉芝虽然有些偏心,但并非偏得特别厉害,见林少华要去,于是点头道:“那好,你去吧。”
又温和的对林翠儿道:“那你就再睡一会儿。”
林翠儿也从床上坐起来穿衣服:“醒都醒了,就不睡了。”
洗漱完毕之后,林翠儿要和林少华一起去买早点,王玉芝道:“就一个人去就行了,哪里用得着两个人?”
因为她只打算买早点给他们的外公吃,其他人没份,所以不想要两个孩子去,就只买那么一点早点回来,却去两个人,叫左邻右舍看了好笑。
其实江城人是习惯每天早上在外面吃早点的,俗称“过早”,哪怕是在这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只有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人家才会在家里自己做早点,大多数人都是在外面直接买早点吃,所以江城的小吃才会花样繁多,闻名全国。
林翠儿家的条件虽然中等偏上,可是因为王玉芝小气,她们家一年四季几乎每天都在家里自己做早餐。
所以林翠儿打算今天她出钱请家里人都吃外面卖的早点换换胃口,于是对王玉芝道:“我们家这都多少年了没有买过一次外面的早点吃,今天我想请全家人都吃外面的早点,这么多早点弟弟一个人肯定拿不回来,所以我和弟弟一起去。”
王玉芝知道林翠儿手上的钱不少,她要花自己的钱,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太容易引起全家人的公愤了。
于是给了林翠儿姐弟两个足够的粮票,让他们去买早点。
林翠儿临出门时让林建国把地里的菠菜大蒜芹菜之类的菜采两大筐子,等吃过早饭她和林少华拿到菜市场卖。
今天都腊月二十九了,这些青菜绝对能够卖个好价。
王玉芝问:“那腌好的萝卜叶子要不要拿去买?”
“要!怎么不要?”
交代妥当,林翠儿就和林少华一起出门买早点。
第180章 过早(第五更)
那个时候连方便面碗都没有,所以林翠儿在家里带了四个大碗去,买了六个糯米鸡,六根油条,四碗水饺回来。
其实一共买了六碗水饺,她和林少华在外面把自己的那一份吃了,省的六碗水饺不好拿回来。
早点一买回来,林翠儿就把林青儿叫起了床,让她趁热吃水饺。
王玉芝夫妻两个见林少华姐弟没有水饺吃,就把自己的那一碗让给他们吃。
林翠儿姐弟两个虽然在外面吃过水饺,可是外公在场他们就不说实话,但是也不吃王玉芝夫妻两个的水饺,姐弟俩各分一根油条吃。
那个时候卖的东西量都很足,一碗水饺足够吃得饱饱的,林翠儿姐弟两个的肚子都吃得滚圆,根本就再吃不下去了,所以分着吃根油条,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王玉芝见她姐弟两个吃的那么少,于是让他们多吃点。
林翠儿姐弟两个都平静如水的说道:“妈管我们干嘛?应该劝外公多吃些才对。”
这话乍一听没毛病,可是联系到昨晚家里的争吵就大有深意了,王玉芝的脸上露出几分不自在。
林翠儿姐弟两个都视而不见,做了那么过分的事,还想要谁给她好脸色?
难得有这么丰盛的晚餐,林青儿只顾着吃,因此也没留意到王玉芝的难堪。
林建国现在对王玉芝很失望,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在乎她了。
王玉芝忽然觉得她被家人给抛弃了,心中不是滋味。
翠儿外公一面吃着热气腾腾的水饺,一面一双慈祥的眼睛狡黠的在每个人的面孔扫过,然后感慨万分道:“你们城里人的日子就是过得好,看看!早上吃的这么丰盛!我和你们外婆舅舅在家里就可怜了,头天晚上剩下啥早上就吃啥。
林翠儿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那半根油条,声音平淡得没有一点温度:“外公又不是第一次来咱们家,一年不知要跑多少次,好到咱们家拿钱拿物。
又不是不知道,每次只有外公外婆和舅舅来我们家,妈妈才会舍得买早点,而且也只买给你们吃!我们家平常吃的还不如外公在乡下吃的!
今天是我发了疯,自个儿掏钱请全家吃,却招来外公这么一通话,也不知道外公说这么一通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外公看着王玉芝,指望着她教训林翠儿几句,王玉芝心事重重、神游万里,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爷孙两个暗地里较劲的争执,因此也就没有说话。
翠儿外公只好自己开口:“你这孩子咋这德性?我每说一句话,你就要刺我一下!”
你气我不气,这才是吵架的最高境界,林翠儿慢悠悠道:“外公不拿话刺我们,我怎么会拿话刺你,大家彼此彼此礼尚往来。”
翠儿外公气得变了脸色,脸上的慈祥隐含着几分狰狞。
半根油条一吃完,林翠儿就和林少华下了桌子,准备出摊。
林建国已经吃完了,一碗水饺加一根油条,满足的擦擦嘴,把两大筐菜挂在自行车后座架的两侧,一大坛子腌萝卜菜放在后座架上,让林少华扶好。
林翠儿则手挽着一大篮子的菜,拿着秤,父子三个一起出门了。
果然不出林翠儿所料,他们的菜摊子还没完全摆好,就有人立刻来问菜。
因为今年江城罕见的雨雪比较重,所以蔬菜受灾严重,到了年边就更没什么蔬菜了卖了,而过年要用到很多蔬菜,蔬菜价格暴涨,像大蒜、大葱、香菜这些配料菜已经突破一元钱一斤了,这些菜林翠儿家的温棚全都有。
因为林翠儿家是温棚蔬菜,所以冬天生长极为缓慢的韭菜她们家也有不少,在整个菜场独家经营,因此林翠儿的韭菜卖的非常贵,一块五一斤。
江城虽然不像北方,过年必须得吃饺子,但是许多人家大年初一喜欢炸春卷当早餐,春卷用荠菜包最香,可是这个季节荠菜还没长出来呢,所以都是用韭菜包的。
尽管林翠儿的韭菜卖到一块五一斤,却还供不应求。
两大筐的青菜共有一百斤,从八点卖到十点就全部售馨。
林翠儿姐弟赶紧把菜筐和秤送回去,好把昨天没有卖完的小饰品还有家里的那一百多双袜子拿到菜市场去卖。
生产队里鱼也分了,肉也分了,分红也分了,所以也提前放假了,王玉芝在家里把窗帘、被子全都拆了洗,今天太阳很好,是个洗被套床单的好日子。
王玉芝见他姐弟两个回来,问道:“菜都卖完了?大概卖了多少钱?”
林翠儿道:“还没有数呢。”边说话边进了客厅,见外公已经走了,再把客厅和厨房转了一圈,没有看见那两大块病猪肉。
暗想,估计昨天林建国和王玉芝反反复复说,如果她执意要买下外公送来的病猪肉的话,就别怪这个家会散了,王玉芝还是有些怕的,所以就没敢买下那两块病猪肉,外公怎么背来的又怎么背走了。
林翠儿把卖菜的钱一股脑的全放进她和林少华房间的书桌抽屉里,然后飞快的把昨天卖剩下的货还有那天卖剩下的一百多双袜子全装在货袋里,拿上摆摊用的折叠桌和折叠椅,对王玉芝道:“妈,我们去菜市场卖袜子和小饰品去了,你在家里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再摘两筐子的菜,我们卖完了袜子和小饰品回来再拿一趟菜去菜。”
王玉芝应了一声好。
腊月二十九菜市场成都的摩肩接踵,走都走不动。
林翠儿姐弟的袜子和小饰品半个小时就几乎抢售一空了,只剩下几个塑胶发卡和几个假红绿宝石戒指。
姐弟两个把摊子一收,赶紧往家赶去,林翠儿把卖袜子和小饰品的钱放在书桌的另一个抽屉里。
王玉芝刚刚摘完两筐菜回来,见两个孩子已经卖完了袜子和小饰品回来了,于是去一家有三轮车的人家借了三轮车,把两筐子菜帮两个孩子运到了菜市场,又叮嘱了几句这才回家了。
都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家里还有好多活儿等着人干。
第181章 心里五味杂陈(第六更)
两大筐子菜也没用多长时间就卖完了,林翠儿姐弟两个一个人拿着一个空框子回到家里。
都快中午一点了,王玉芝已经做好了午饭,鱼头豆腐火锅配米饭。
林翠儿有些奇怪,她和林少华回来两趟了都没有看见林青儿,林青儿去哪里了?
正奇怪,就见林青儿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从院子外走了进来。
王玉芝见家里人全部都到齐了,开始开饭。
林翠儿姐弟两个迎出去接过林青儿手里的东西。
林少华一面问着:“大姐买了些什么回来?”一面打开袋子往里一看,袋子里有他们昨天说好了的那些京果、云片糕等点心。
林翠儿讶异的问:“大姐昨天没去买这些点心吗?今天才去买!今天商店里的人那么多,你是怎么排队买上的?”
林青儿走进客厅在一张椅子上坐下,两手捶着大腿道:“我昨天本来是打算下午去买的,可还没出门外公就回来,我就不敢去买。
我想如果买了那些点心,外公看见了绝对会要走的,所以才改到今天早上买,没想到商店里人那么多,买东西像不要钱似的,排队排得腿都快站断了,总算轮到我了。”
然后狡黠道:“反正翠儿你给的钱多,我想我排队排的这么辛苦,于是就临时改变主意了,每斤点心买了三斤,你们该不会怪我买太多吧?”
林青儿说完,笑嘻嘻的看着林翠儿姐弟两个。
林翠儿还没有开口,林少华就道:“大姐,要不是你这么机灵,临时改了时间,这些点心咱们就吃不到口了,我和二姐感激你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你多买了呢。”
王玉芝在一旁不是滋味的看着她姐弟三个有说有笑。
不过也别怪他姐弟三个防他们外公像防贼似的。
今天上午趁着家里没人,翠儿外公逼着王玉芝非要买下他背来的那些病猪肉,并且还是按两块钱一斤共八十斤计算,要王玉芝给他一百六十块钱。
这还不算,还要王玉芝把林翠儿的稿费和林翠儿姐弟两摆摊的钱分他一半。
王玉芝当时连割了自己舌头的心都有!自己昨天干嘛嘴贱,要向孩子外公炫耀自己两个小的能干、本事会赚钱,这下好了,孩子外公盯上了翠儿和小华的辛苦钱!
这个寒假两个孩子虽然大把赚钱,可那钱来的不容易!还会被坏人盯上,是冒着危险在赚钱!
再说了,孩子外公对她有养育之恩,她理应报答,娘家唯一的弟弟她也理应扶持,这是她作为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隔代的外孙和外孙女……凭良心讲是不用报答也没什么恩情和责任需要报答外公外婆和舅舅的。
外孙和外孙女愿意给外公他们钱和物那得看情份,感情深肯定愿意孝顺他们,没什么感情,不愿贴补他们也说得过去!
但是外公把手伸到了孩子们的钱包里这就过分了!
更过分的是,孩子外公还想把昨天林翠儿买回来的那一篮子鸡蛋给提走!
农村日子再怎么过得不如城里,可是鸡蛋这些土产肯定比城里人富余,城里人吃个鸡蛋还得凭票买!
农村人只要勤快,养个十几只鸡一点问题都没有。
上山抓蚱蜢,或者下河摸田螺都能喂鸡的。
蚱蜢鸡可以直接吃,田螺把壳砸破,放在剁碎的野菜里拌给鸡吃,鸡也吃的,而且鸡长的好,还肯下蛋,所以农村人现在家家户户就不缺鸡和鸡蛋吃。
弟弟小山因为是家里唯一的独子,郭珍珠夫妻两个看得比眼珠子还要宝贵,什么好吃的不是堆在他面前任他吃!
以至于小山嘴都吃刁了,一只鸡只吃鸡腿和鸡胸脯的肉,其他地方的肉一概不吃,至于鸡蛋连看都不开恩看一眼,早就吃得反胃了!
而她自己的几个孩子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个鸡蛋,就这样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