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八零-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王玉芝只对自家人吝啬,对客人还是蛮热情周到舍得的。
桂花听王玉芝这么说,巴不得不做过中,可以节约一点食物,借坡下驴:“我这就去做午饭。”
林建党也没提出反对意见。
林翠儿冷眼旁观,林建党看上去老实憨厚,其实还蛮有心机的,和桂花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就算她们二房对桂花不满,可是看在林建党对他们“真心实意”的份上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但林建党哪里是真的对他们好呢,只不过做做样子罢了。
林翠儿扫了一圈众人,眨巴着大眼睛笑着道:“我真怕大伯非要逼着大妈给我们做过中,差点愁死了,我们在家里吃的饱饱来的,这才十点中不到又得吃,等到中午还得吃,非撑坏不可,幸亏大伯没逼着大妈做过中的,真好!”
老爷子老两口全都不吭声,暗暗的打量林翠儿,以前还挺窝囊胆小的一个女孩子这才一年没见居然变得这么玲珑剔透、能说会道!
不过没有一颗玲珑心哪能写文章摆摊赚钱呢。
老大心计实在是太多了,这下好了,让林翠儿识破了,丢脸了吧。
三婶菊香比较憨,没看出林翠儿变机灵了,还以为她小孩子说直话,自作聪明冷笑一声:“傻丫头,你大伯根本就没有真心想要请你们过中哩,只是嘴巴说的热闹而已,他要是真心还不打着你大妈给你们去做过中呀!”
三叔林建民暗暗扯了扯自己媳妇的衣袖,示意她别说了。
桂花脸顿时一垮,狠狠瞪了菊香一眼,林建党脸上红白交替,很是尴尬。
林翠儿却故作天真,抬着下巴和菊香争辩:“三婶,你别胡说,大伯才不是那种人呢!”
林翠儿这么说,林建党只得怒吼着让桂花去做过中,好挽回颜面:“把那块里脊肉做四碗肉汤给玉芝和青儿几个吃!”
一般乡下待客做过中都是一碗糖水荷包蛋,做肉汤那规格相当的高,是款待贵客的。
桂花无奈,气鼓鼓的往堂屋外头走,林翠儿这是做好人,拉住她的胳膊道:“大妈,真的别做过中,我们吃不下。”
她只想揭穿林建党的真面目,警告他别把他们一家当傻子,并不是真的想吃过中,目的达到了,当然见好就收。
那个年代的乡下日子难过,林翠儿可不忍心吃大房家的肉。
林建党见林翠儿真的不是为争过中,对桂花挥了挥手:“既然翠儿她们不吃那就别做了。”他也舍不得那一块里脊肉呢。
现在林建党夫妻两个不怎么讨厌林翠儿,反而讨厌插嘴搞事的菊香,他们大房真心请林翠儿母子吃过中也好假意也好关他们三房屁事,要菊香那个贱人在这里多嘴多舌!
林翠儿眼见着大房厌恶三房,在心中暗乐,以前不是两个妯娌联合起来欺负王玉芝吗,现在就让你们两个结下梁子,以后有的是机会狗咬狗!
大家坐着聊了一会儿天,主要是老爷子问王玉芝一家在城里的日子和几个孩子的学习。
得知林翠儿姐弟两个刚过去期末都考得很好,老爷子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转眼到了中午,该做午饭了,老爷子吩咐桂花:“该做午饭了。”
桂花站了起来,准备去做午饭。
王玉芝回到林家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客人看,也不能把自己当客人看,她是林家的媳妇,算啥客人?
于是站起身来对桂花道:“大嫂,现在时间还早,等会儿我和你一起去做午饭。”
老爷子对王玉芝做了个“坐下”的手势:“你难得回来一趟,就让你大嫂做饭去!”
林建党也不让她去。
桂花虽然吝啬,但并不是个懒人,只是老爷子抬举王玉芝让她心生不悦,可她还不能甩脸子,并且还得装模作样拦着:“玉芝,我一个人就行了,你别进厨房,当心把你一身好衣服弄脏了。”说着两眼羡慕妒忌恨地看了一眼王玉芝身上的好衣服。
大过年的,她身上穿的可全是打补丁的衣服。
农村条件比城里要艰苦多了,过年的时候只给孩子和小媳妇做新衣服,其他人等一概不做,所以桂花也没有新衣服穿。
王玉芝这才又坐了下来。
第203章 桂花是根搅屎棍(第三更)
大堂哥林少海洗了一些荸荠给林翠儿姐弟几个吃,问林翠儿道:“上次我叫二叔带回去的那些折叠桌折叠凳好用吗?”
“好用。”林翠拿起一个荸荠咬了一口,“多谢大哥了。”
林少海咧嘴笑了:“一张够不够?还要不要我再做一张?”
林翠儿转转眼珠:“要是大堂哥有时间的话再做一套也行。”
林少海道:“你们初四才走吧,这几天我抽空做一套给你带回去。”
桂花听到了,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扬声道:“咱家少海做的折叠桌折叠凳一套卖好几块哩!”
这是觉得二房占了他们大房的便宜?林翠儿正要开口跟林少海说不要他的折叠桌折叠椅了,免得欠大房的人情。
老爷子肃着脸道:“老大家的,你别胡说了,在咱乡下折叠桌折叠凳根本就没有人买!如果有人买少海还能靠做折叠桌折叠椅啥的赚几个小钱!”
谎话被戳穿了,桂花只得灰溜溜的缩回了脑袋。
林翠儿对林少海道:“大哥,我不要你的折叠桌折叠凳了。”
林少海知道林翠儿是因为他亲妈的话改变了主意,难堪地涨红了脸小声道:“我妈的话你别放在心上,我愿意给你做那是我的事,别人管不着!”
老爷子最喜欢看到子孙和睦,可现在因为桂花这根搅屎棍的缘故林翠儿和林少海生分起来,忙劝道:“这是你大哥的一片心意,你就收着,你管别人干啥?”
林翠儿这才勉为其难的点头答应了。
中午的菜之前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做起来也快,半个多小时之后午饭就做好了。
一直陪着聊天的三叔三婶全都站起身来要回他们家。
林家三兄弟分家之后,大家各吃各的,所以大房开饭三房的人自动离开。
林家还是遵循的古老文化,大房负责给老人养老,所以老爷子老两口都跟大房一家生活在一起。
不过大房也没吃什么亏,老爷子把林建国每个月给他老两口的养老费十块钱全给了大房。
再加上林家解放前开药铺,老爷子认得各种草药,每年上山采草药卖给国家中药铺子,一年下来也有百八十块的收入,这些钱至少要给大房三四十。
所以大房也只是照顾一下老爷子老两口的饮食起居,在金钱方面不用补贴他二老,反而他二老还可以补贴一下大房。
但最占便宜的不是大房,而是林翠儿的三叔三婶,他们既不出赡养费也不照顾老人,而且照样向老爷子要点补贴。
但是大房家从老爷子那里捞来的好处多些,因此不计较,二房林建国夫妻只管自己安分尽孝,从不打老人钱的主意,所以林家没有为养老人发生过争执。
王玉芝相比较她的两个妯娌而言,她算是最贤惠的一个媳妇了,虽然与婆婆恩怨不少,而且也不太喜欢婆家,但是从来就没有阻止过林建国给老爷子老两口赡养费。
大房和三房可是都没出赡养费,而且还从老人那里捞钱!
并且乡下的房子虽然是林建国出钱盖的,可是自从他们一家搬到城里住后大房和三房把这套房子各占了三分之一,王玉芝也没有吵闹。
因此王玉芝就算坚持不出赡养费也说得过去,但她出了,就这一点老爷子就对她刮目相看,所以尽管婆媳不和、妯娌之间勾心斗角,但是王玉芝回到林家老爷子还是蛮抬举她的,林家其他人也就不怎么敢给她脸色看。
老爷子招呼着王玉芝母子几个赶紧上座吃饭,他特别疼爱林少华:“都饿到这个时辰了,咱们小华肯定饿坏了,来来来,吃饭吃饭!”
乡下的规矩是,来了客人只准家里的男人陪着客人吃,孩子和女人站在一边,等客人吃剩下了才能上桌。
这个规矩其实是隐藏着一个辛酸的真相,当时农村太穷,怕做的饭菜不够,所以先紧着客人吃,即便陪桌的男人在饭桌上也是做做样子,不敢多吃。
虽然林翠儿一家是回自己林家,不能算客人,可是他们一家一年也回来不了两次,所以老爷子以客人的规格在款待他们,表示重视他们。
不过林家的日子这两年过好了起来,不用再像以前好饭好菜只能让难得回一趟老家的二房一家吃。
因此开饭之后,大房一家、老爷子老两口以及林翠儿母子几个全都一起上桌。
在饭桌上,老爷子一个劲儿的把好菜往林翠儿姐弟几个的碗里夹。
乡下的宴席以豆腐菜为主,肉菜主要是红烧五花肉,再就是青菜和粉丝之类的。
所以老爷子把好菜往林翠儿碗里夹,那好菜就是指的红烧五花肉。
林翠儿来自前世,肯定不吃这种油腻的菜,林青儿和林少华虽然吃,但是乡下的红烧五花肉特别实在,一块有小孩的巴掌那么大,林青儿他们只吃得下一块。
林翠儿把老爷子夹到自己碗里的五花肉又夹回给老爷子老两口和王玉芝。
林少华和林青儿也学着林翠儿给自己的亲妈夹一块五花肉,多的就分给桌子上其他的人。
老爷子眉开眼笑:“到底是在城里学堂里念书,老二家的这几个孩子个个都懂礼数,吃个肉都不舍得,还非要让给我们吃!”
饭桌上其他的人和老爷子的想法一样,唯独老太太阴阳怪气道:“人家在城里过的好日子,哪里看得起咱们这五花肉!”
老爷子微微有些发怒:“老二家的人在城里能过多好的日子?三个孩子都要读书,每个月还要给我们赡养费,负担也很重!
再说他们城里人吃肉还得凭票,老二家的就老二有肉票,一家人一个月恐怕也吃不到一次肉,怎么会看不起五花肉!
孩子们好心好意的把肉省下来给我们吃,你不领情也就算了,在这里说啥怪话!”
奶奶这才阴沉着脸闭了嘴。
早上虽然是吃了早饭出发的,可是是吃的面条,早就消化光了,肚子早就饿了,所以虽然是农家粗茶淡饭,可是林翠儿却吃的分外香!
吃过饭,大家坐着一起拉家常,大妈桂花泡了茶上来给大家喝。
王玉芝伸手从桂花的手里接茶时,桂花留意着王玉芝的手腕,果然有个什么明晃晃的东西!
第204章 一块手表(第一更)
刚才林翠儿母子几个进屋,桂花端水她们洗手洗脸时就看见王玉芝的手晚腕上什么亮亮的东西一闪而过,不过没看清。
可现在她敢肯定王玉芝的手腕上戴着一块手表!
她扭头看了看翠儿奶奶,老太太一副像谁欠了她钱没还似的模样,坐在老爷子身边眼睛看着地面不知在想啥,估计是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王玉芝手腕上的这块表。
于是桂花笑着道:“哟!玉芝,你手腕上是不是戴着一块手表?”
立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玉芝身上。
王玉芝正在喝手中的茶,被桂花这么一嚷嚷,一口滚烫的茶直接从口里烫到胃里。
她难受的抚了抚胸口,轻描淡写的应了一声:“嗯呐!”
老太太阴翳的看着她,沉声道:“是什么样的手表,给我看看!”
王玉芝只好把手腕上的表取下来给翠儿奶奶。
林家的男人都还好,几个女人早就头凑头一起看那块手表。
大妈桂花反复看过那块手表惊叹道:“哟,这还是上海产的手表哩,再添两个钱就可以买两块汉产手表了!”
老太太黑着脸道:“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买这么高档的做啥?就是为了显摆?咱这种人家处处要夹着尾巴做人,你知不知道!”
王玉芝的脸色有几分尴尬。
林家往上几代追溯,是举人秀才出身,在当地富甲一方,后来民国了没有科举制度,于是林家改行经商,卖药材和布匹,仍旧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富户。
后来解放了,响应政策,个人资产全部归国家,林家一夜入冬。
幸亏林家在当地没怎么作威作福,林老爷子还乐善好施,所以逃过了当时对地主富户的批斗。
但是别的地主阶级被批斗林家都看在眼里,也吓得瑟瑟发抖,所以全家大小都特别低调,就是怕引起别人眼红引来无妄之灾,所以翠儿奶奶才敢这么教训王玉芝。
老爷子不满的蹙了蹙眉:“现在政策早就变了,你还在拿以前的政策训斥玉芝,你这是干啥哩!”
翠儿奶奶瞪着眼睛道:“虽然现在不再讲什么成分了,但是这手表买来除了显摆还有啥用?咱这个大家处处都缺钱,翠儿妈却这么浪费!”
林翠儿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淡淡开口:“当年我妈妈拖着我们姐弟三个去江城找爸爸一起过日子,那时住的是爸爸工厂的仓库,家里除了几套破烂衣服之外一无所有。
我们家那个时候的处境比起现在你们的处境要困难好多倍,我们家也没指着谁帮我一把,全靠自己熬过来。
就那样奶奶还打着帮我爸爸妈妈照顾我和小华的名义从我们家要走了六十块钱,当年那六十块钱可比现在六十块钱还要值钱!奶奶那举动可真是让我们当时那个穷家雪上加霜!
现在就算你们这个大家缺钱那也应该自己想办法,我们早就分家了,难道奶奶还指着我们贴补你们?
再说我妈的这块表又不是用她和爸爸的工资买的,是我用我的稿费给爸爸妈妈一人买了一块表,我们林家好歹是世代书香门第,我做儿女的孝顺父母也有错了!”
林翠儿一番话让屋内的气氛立刻剑拔弩张。
林翠儿根据原主的记忆一点都不喜欢她这个奶奶。
王玉芝补贴她娘家怎么了?又没有拿他们林家任何人一分钱补贴她娘家,她是用她们夫妻两个的钱补贴娘家,轮不到她们在这里说三道四!
再说以前没分家时几房人搅在一口大锅里吃饭,王玉芝夫妻两个每个月辛辛苦苦赚的钱不都是被翠儿奶奶拿去分给大房和三房和她出嫁的宝贝闺女了!
就大房和三房是她的儿子,林翠儿的爸爸就不是她的儿子了!这心偏的!
林翠儿才不怕奶奶阴沉着那张臭脸,继续说道:“奶奶如果说我们家没帮这个大家,那就太冤枉人了!你们现在住的这么大个宅子是谁出钱盖的?是用我爸爸一个人的工资盖的!可我们家却没有份儿!”
翠儿奶奶怒道:“盖房子的钱虽然是你爸爸一个人出的,但是那时你爸爸和你妈妈还没结婚,算不上是你们家帮扶我们这个大家!”
林翠儿笑了:“那问题又来了,我爸爸没结婚时为这个家倾尽所有,对你们已经仁至义尽了,他现在结婚了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他全心全意照顾自己的小家,这有错吗?”
翠儿奶奶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老爷子赶紧打圆场:“老婆子!大过年的你干嘛还像个刺儿头到处刺人!别说那块手表是翠儿用她的稿费买来送给她妈妈的,就算是玉芝用她自己的钱买也轮不到你管!”
又和蔼的对林翠儿笑着道:“翠儿,下次你爸来乡下买米时,叫你爸把你写的文章都带来给爷爷看看!”
林翠儿展开笑脸答了声“好”。
有乡亲们听说王玉芝母子几个回来了,就叫王玉芝母子去他们家坐坐。
村里许多乡亲只要去城里办事就把林翠儿家当落脚点,所以都欠着林翠儿家的人情。
因此每年过年林翠儿一家回来给老爷子他们拜年时,这些乡亲就会请王玉芝一家去他们家坐坐,算是表达一下感激。
王玉芝也不想和翠儿奶奶再待在一个屋里,于是带着几个孩子跟着那几个女人走了。
到了别人家,别人都特别热情的抓瓜子花生等东西给林翠儿姐弟三个吃。
如果是平时,这些零食肯定会受林翠儿姐弟几个的欢迎,但是过年就是一个吃字,刚刚吃过午饭,胃里顶满了食物,根本就不想再吃零食了。
林翠儿姐弟三个坚决不要,在那些乡亲们的眼里却是她们家教好。
大人们家长里短,林翠儿姐弟三个坐在旁边听得很枯燥,于是从乡亲家告辞出来回到林家。
林少海、林少江和林少河兄弟几个带着她姐弟几个去镇上逛逛。
大堂哥林少海硬要用身上的零钱买糖稀给林翠儿姐弟几个吃,最后反而是林翠儿买了糖稀请大家吃。
第205章 背后算计的一家人(第二更)
林少江一边用两根竹棍搅着糖稀一边笑着道:“到底是咱们家翠儿有稿费了,花起钱来都比我们这些当哥哥的要大方多了。”
林少河在一边酸溜溜地翻着白眼道:“主要是翠儿生活在大城市里,接触到的报刊杂志多,所以可以不停的投稿,瞎猫子碰到了死老鼠,有啥好值得夸耀的!”
林少河在他们学校成绩一向是全年级第一,因此自恃甚高,在他眼里就没有人比他厉害,如果人家表现得比他厉害,那一定是有原因的,绝对不可能是人家本身的实力!
就拿林少华来说,学习上是完全碾压林少河,可是林少河死也不会承认他脑子没林少华灵活。
反而挖苦城里学校的卷子比乡下的卷子简单,哪怕考出逆天的高分也只相当于乡下学校的倒数第一名!
总而言之各种贬低林少华,他辛辛苦苦考出的高分不值一提!
却没想到撒泡尿照照自己,先别说他脑子不如林少华聪明,就看看乡下的那个教学质量,老师都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学生还能够学会纯正的普通话?
这也就算了,毕竟普通话好坏不影响考分,乡下英语老师教的英语自己发音都不过关,学生跟着学那一口英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同样听不懂!
林少河拿什么自信总是认为自己比林少华强?这心态真是可歌可泣!
林少河以前对林少华明讥暗讽时,林少华都选择不和他一般计较,虽然林少河比林少华大,是他的三堂哥。
但是现在林少河讥讽林翠儿林少华就不愿意了,冷哼一声道:“瞎猫子碰上死老鼠?三堂哥也给我碰一只死老鼠看看!”
林少河的脸顿时绿了:“我不知道有哪些杂志,如果我知道有哪些杂志,我早就投稿了,我敢打包票,我百投百中!”
“吹牛!”林青儿不屑的撇了撇嘴。
虽然她姐弟几个内部时有摩擦,但是在对外上林青儿那是坚决站在自己弟弟妹妹这边的,“既然三哥能够百投百中,那用得着了解所有的杂志吗,只用买两本杂志回来,按照杂志上刊登的编辑部地址寄稿件过去不就得了?我妹妹就是一投就中,根本就没有找好多杂志!”
姐弟三个对付林少河一个,林少河有些蔫儿了。
林少海用力打了一下林少河的头:“咱兄弟几个就你说话最阴阳怪气了!翠儿又不是别人,你咋见不得她好呢!”
林少河这才彻底闭嘴。
林翠儿见不远处就是供销社,想着刚才三叔家的几个孩子向她要糖吃,于是决定买两斤糖,一家一斤。
镇供销社卖的糖不像城里国营商店卖的那些糖全都是有品牌的,镇供销社卖的全都县城小型国营单位生产的糖,这种糖味道远不如城里国营商店卖的那些品牌糖果。
但就这样的糖果乡下孩子们也很少能够吃到。
林翠儿想着乡下供销社卖的水果糖一斤才只要五毛钱,两斤也就一块钱,买两斤也无所谓。
她刚买好糖,三叔家的三男一女四个孩子立刻把她紧紧围住要糖吃。
林翠儿知道三叔家的几个孩子不同于她们姐弟和大伯家的几个哥哥。
如果他们在外面得到一点好处,肯定回家会跟大人说的,而三叔家的几个孩子你给他们任何好处,他们回家去绝计不会跟三叔三婶提起一个字。
而妯娌间的关系又是那么微妙。
林翠儿可不愿意把糖给了三叔家的几个孩子吃了,到头来三婶还要逢人就说她们从城里回来连颗糖都没给她的孩子带,那可太委屈了!
于是只让每个弟弟和妹妹拿一颗糖,又让三个哥哥也一人拿一颗糖,准备剩下的糖交给大妈和三婶一人一包,让她们心中有数,她买糖大家吃了的。
到底是做哥哥的人,林少海几个都摆摆手:“我们不吃,留给你们吃吧。”
林翠儿也没跟他们客气,把糖收好,又在供销社里逛了逛,买了几样绵软的点心。
三叔家的几个弟弟和妹妹又扑过来要。
林翠儿躲开那几只喂不饱的小馋猫:“这几样点心是我妈妈特意叮嘱我要买给爷爷奶奶吃的,你们不能吃!”
其实给爷爷奶奶买点心是林翠儿临时起的意,但是她特意把这个功劳安在王玉芝头上,既有缓和关系的意思,更有打脸的意思。
老太太不是总看不惯翠儿的妈吗,可是人家以德报怨,你这老脸该往哪里放?
并且老爷子收到这些点心肯定会觉得自己的二媳妇为人还是不错的,会更加压制老太太,不许她瞎闹腾!
林翠儿买了东西就要回去,可是林青儿他们都围着看转糖和捏面人看得津津有味,不肯回去。
林翠儿就一个人回去,林少江心比较细,不论做什么事面面俱到,见林翠儿要走,叮嘱她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