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八零-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翠儿恨不能亲自去羊城一趟打次货。
可她也知道那个年代的生意太好做,那些批发门店一个个拽得跟太上皇似的,去羊城打货,货批少了人家瞧不上是不会发货的,她现在手上没多少钱,批不了多少货,也只能想想而已。
林少华在一旁都看不下去了,好歹林青儿才是姐姐,林翠儿是妹妹,哪有姐姐缠着妹妹要东西的!
于是说道:“大姐,现在咱们家要盖房子,爸爸又要看病,处处都要用钱,就算我们进踩脚裤卖肯定是全都卖了,换一个钱是一个钱,不可能留下来两条送你,等咱们家的房子盖好了再说吧。”
林青儿马上怏怏然,但没有像以前想要的东西哪怕打滚也非要到手不可,比以前还是进步了不少。
姐弟三个走出了校门,有人在卖糖葫芦,有的条件好的学生就围拢过去买糖葫芦。
林青儿用眼睛指着卖糖葫芦的小摊贩手里插满红艳艳的糖葫芦的靶子说道:“一串糖葫芦才一毛五,你们别说请不起我吃一串。”
林少华直摇头:“唉!大姐,我怕了你了,我请你吃一串!”说着,就向卖糖葫芦串的小摊贩走去。
林翠儿和林青儿就站在原地等林少华,这时有人喊:“林翠儿!”
第272章 我买给你们吃(第二更)
林翠儿扭头见是关峰,很是意外的笑了笑,迎了两步:“咦?关大夫这是路过吗?”
关峰笑得如春天的太阳那样温和:“不是,我是特意来告诉你,我已经联系好了那位专治肝病的专家,你爸爸下个星期一就能去看病了。”
“那好,我下个星期一请半天假陪我爸爸去。”林翠儿说话声音如银铃一般脆当当,又带着几分甜糯,很好听,“谢谢你,关大夫。”
她瞟了一眼那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你等下,我去买一串糖葫芦请你吃。”
关峰呵呵笑起来:“你是小妹妹,我买给你吃。”说着,不由分说的走到糖葫芦小摊贩跟前,拿出两毛钱:“买一根糖葫芦。”
林翠儿也背着书包跑了过去,举着一毛五分钱跳着道:“大叔,别收他的钱,用我的钱买!”
十三岁的林翠儿还很矮,即便是跳着付钱也还够不到糖葫芦小摊贩举起的手。
关峰轻轻一掌就按住了她的头顶,让她蹦不成了:“一毛五分钱你也跟我抢?”
“关大夫。”刚刚买到葫芦串的林少华叫了一声。
“小华也在呀。”关峰抱歉的轻笑了一下,“我忘了你们有姐弟三个,那我给你们每个都买一根。”
然后对小摊贩道:“来三根糖葫芦。”从口袋里重新掏出五毛钱来递过去。
小摊贩收了钱,给了关峰三根糖葫芦,关锋笑眯眯的把那三根糖葫芦递给林翠儿。
林翠儿只拿了两根:“小华已经买了一根,我和大姐一人一根就够了,多的一根关大夫自己吃。”
关峰把多的那一根也塞到林翠儿手里:“我都这么大个人了,在路上拿着个糖葫芦吃还不被人笑话死!你多吃一根。”
林翠儿笑纳:“谢谢关大夫。”
关峰四下里看了看,见还有一个卖米花糖一个卖烧饼和一个卖甘蔗的摊子,问:“还想吃什么,我买给你们吃。”
林翠儿姐弟两个忙摇手:“不用了。”
关峰见那个卖甘蔗的甘蔗又粗又长,一看就品种优良甘甜多汁,说了句:“我给你们买两根甘蔗带回去吃。”就走了过去,问那个卖甘蔗的小摊贩:“你这甘蔗怎么卖?”
“五毛钱一根。”卖甘蔗的小摊贩正因为站了半天连个问的人都没有而垂头丧气,这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回答道。
“来三根。”关峰从口袋里拿出钱包就要付钱,林翠儿已经过来了,“关大夫,你实在要买的话那就买一根好了,一根就够我们姐弟三个分着吃了,别买三根。”
小摊贩正在挑选三根最细的甘蔗准备递给关峰,听见林翠儿的话,当场一脸的失望。
“没事!我又不是总请你们吃东西。”关峰递给那个卖甘蔗的小摊饭一块五毛钱,“把甘蔗给她。”
小摊贩就按照关峰的吩咐,把挑选出来的最细的三根甘蔗递给林翠儿。
“我才不要你挑的,全都是最细的!”林翠儿说着自己挑了三根又粗又长的甘蔗让林少华扛着,林少华好像从东海向龙王要来三根金箍棒的孙悟空。
关峰回医院的路和林翠儿姐弟三个回家的路共一段路,于是四个人一起走,不过林青儿不习惯和不熟悉的人走在一起,拿着林翠儿给她的糖葫芦边吃边默默的跟在林翠儿三个人的身后。
到了分手路口,林翠儿、林少华和关峰说过再见,林青儿一直见关峰走远了这才追上林翠儿姐弟两个并肩走,看了一眼林翠儿手中那根还没有动的糖葫芦说道:“翠儿,那多的一根糖葫芦你不要独吞了,我们姐弟三个分。”
林翠儿直接把那根糖葫芦给了她:“我和小华一人一根就够了,你多吃一根好了。”
林青儿欢天喜地的接过那根糖葫芦。
回到家里,王玉芝已经做好了午饭,见林少华扛着三根甘蔗,不满道:“这甘蔗是不是翠儿花钱买的?虽然是自己赚的钱,可是现在咱们家又要盖房子,又要给你们爸爸看病,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分钱花,翠儿咋能这么不懂事呢?还在乱花钱!”
林翠儿把手中的甘蔗靠在门后:“就算咱们家不盖新房,不给爸爸看病,妈妈照样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分钱花!”
王玉芝用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你又在说妈抠门了,妈抠门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林翠儿翻了个白眼去开水瓶里倒开水洗手脸:“算了吧,妈妈一天到晚都说自己节约是为了这个家,那怎么这么多年一分钱都没有攒下来?家里现在的积蓄全都是去年过年妈妈的分红和爸爸的年终奖!”
王玉芝一听这话脸上神情就有一点讪讪,知道林翠儿话里所含的意思是,你节约的再多也全都送到你娘家去了,咱们家什么都没有得到,就别谈你节约是为了这个家!
可是作为一个妈妈的威严她还是得维持的:“就算你自己赚的钱你也不能大手大脚,想吃甘蔗你姐弟三个共吃一根不行吗?非得买三根!”说着林厨房端菜。
林少华听王玉芝一直在数落林翠儿,皱了皱眉:“妈,这甘蔗不是我们买的,是关大夫送给我们的。”
王玉芝正端了两盘菜从厨房里出来,疑惑的问:“关大夫无缘无故干嘛买甘蔗给你们?你们在上学,他在医院里上班,你们是怎么碰到的?”
林帮儿已经洗了手脸,站起身来:“是关大夫已经联系好了给爸爸治肝病的那个专家,趁着我们中午放学的时候特意跑到学校门口告诉我们,顺便买了这三根甘蔗还买了三根糖葫芦我们吃。”
王玉芝生气的摇头:“你们也太不客气了,人家帮我们的忙,我们啥都没有给人家,你们还好意思吃人家的东西!”
林青儿不耐烦的说道:“妈,不是我们厚脸皮,是关大夫非给我们买的,我们能怎样!”
王玉芝这才没念叨了,扭头往紧闭的大门看了看:“怎么你爸还没回来?”
说曹操曹操到,院子里响起自行车的声音,下一刻林建国推开虚掩的大门走了进来。
第273章 一个女孩子咋这么馋!(第三更)
全家一起围桌吃饭的时候,林翠儿告诉林建国,关峰已经联系好那个肝病专家,她打算星期一下午请半天假陪着林建国一起去看专家。
林建国摆了摆手:“不用了,我这么大个人连看病都不会吗?还要你个小孩子陪着我去!别耽误你上课!”
林翠儿也就没坚持了。
吃过午饭,林青儿就缠着林建国削甘蔗吃。
王玉芝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道:“几只羊子赶不上山!刚吃完饭就要吃甘蔗,一个女孩子咋这么馋!”
林青儿不乐意了:“要你管!我偏要吃!”
那个年代还没有刨刀卖,削甘蔗皮只能用菜刀,林建国随便拿了一根甘蔗站在院子里削皮:“玉芝,你就少说两句,让孩子们痛痛快快的吃一次甘蔗!”
王玉芝还不甘心,又唠叨了两句:“别三根甘蔗一口气全吃了,每天吃一根。”
林青儿出了大门站在林建国身边看他削甘蔗皮,很不满的冲着大门翻了个白眼:“小气的妈妈!”
林建国虎着脸道:“不许这样说你妈妈!她是过了苦日子的,你又没过,别站着说话不知腰疼!”
林青儿小声道:“我怎么没过过苦日子,妈说生我的那一年全国都还很困难,妈妈连奶水都不足,搭着喂我喝的米糊糊长大的。”
林建国一听这话心里酸酸涩涩的愧疚,削好甘蔗之后给林青儿砍了一大截,林翠儿和林少华的都没有她的多。
林青儿拿着好长一截甘蔗边吃边去上学了,毕业班功课抓的很紧,就连午休都有老师在班上辅导功课。
林建国把林翠儿姐弟两个的甘蔗拿进屋喊他们两个来吃。
林翠儿姐弟两个全都从房间里跑出来,见只有两节甘蔗,林翠儿问道:“你们的呢?”
林建国把菜刀送进厨房里:“你大姐的她已经拿走了,我和你妈又不吃甘蔗,你们吃吧。”
林翠儿知道林建国夫妻两个舍不得吃,所以才把一根甘蔗分为三份。
这是广西那边的黑皮甘蔗,一根有两米长,分成五份一家人都够吃,分三份拿在手上吃都嫌长。
于是林翠儿去厨房拿了菜刀,把那两截甘蔗全都一分为二,现在变四截了,就这样,每个人手上还有一尺长左右的甘蔗。
黑皮甘蔗就是好吃,咬下去一口全都是甜甜的汁水,而且天冷的季节吃甘蔗冰甜冰甜的很舒爽。
可王玉芝还要念叨,说什么甘蔗最划不来,就一口甜水,丢头太大了,不过她念叨她的,没人理她。
一家人吃完甜甜的甘蔗,王玉芝把门一锁,所有人都去自家在生产队里的菜地干活儿去了。
虽然五亩菜地看着不多,但一个人种的话有些忙不过来,所以林建国决定每天中午吃过饭后,除了林青儿要去学校上学,其他人全都去田地里帮忙。
到了自家田地跟前,林建国道:“我们先去看一眼咱家的宅基地挖得怎么样了。”
祁东办事效率很高,已经派了工匠给林翠儿家挖地基。
于是大家就都先去了宅基地看了看,宅基地那里一个人都没有,估计工匠们这个点已经回他们的工地吃饭了。
这才只有半天时间,就已经挖得很深了,应该是祁东调动了不少人来挖宅基地。
看了两眼,全家人一边走一边议论着回到自家菜地干活儿。
星期天一大早林翠儿和小华先捡了煤炭回来,然后吃完早饭就去批发市场进货摆摊去了。
因为现在又不是固定在哪里卖,所以姐弟两个就没有带大堂哥为她们做的摆摊用的折叠桌和折叠凳,就只带了一块厚实的摆摊用的塑料布。
这次仅批了一些针头线脑和一些文具。
林少华负责提东西:“二姐,这些文具肯定不能在咱们学校门口卖,咱学校门口现在都有好几家卖文具的了,可是如果拿到码头或者江城商场卖,那附近又没有学校,谁会买?”
“文具不一定非要在学校门口卖,这些文具只要有小孩的人家就用的着,在哪里都卖的动的,有需求就有市场。”
姐弟两个商量了一下,去码头摆摊,好久都没去码头摆摊了。
她们每次路过码头时都会留意一下码头的情况,现在在码头摆摊的人很多,街两边密密匝匝一个摊子连着一个摊子,卖什么的都有,但是卖针头线脑和文具的还没有。
这次林翠儿打了很多货,足够卖一天的了。
姐弟两个去了码头,才上午九点,摆摊的人不是很多,林翠儿姐弟随便挑了个地方就要把摊位摆下来。
旁边一个一脸和善的大婶好心的提醒道:“姑娘,这地方有人,你还是换个地方吧,等待会儿摊主来了肯定会赶你走的。”
林少华不满道:“这是公家的地盘,又不是谁的门面,谁先来谁就卖,为什么别人要赶我们走!”
“小华,闭嘴!”林翠儿轻斥道,然后对那个大婶道,“我们先摆着,等摊主来了我们就走。”
虽然摆摊看起来很随意,其实也有它的行规的,如果某个人天天固定在这个地方摆摊,那么即使他偶尔来晚了或者有一天两天不来别人也不会占他的地盘。
除非是这个人十天半月不来了,人家才会在他的地盘摆摊。
不然那些小摊贩天天为抢地盘都要打得死去活来了。
当然,每天也有为抢地盘打架斗殴的事发生,但不普遍,就是靠着这种默认的行规在维持一种艰难的平衡。
林少华还小,所以这些他都不懂。
林翠儿姐弟两个才摆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摊,就有一个提着一个大帆布包的中年女人走到了她们的摊位前,很不善的盯着林翠儿姐弟两个:“谁让你们在这里摆摊的,快滚!”像只随时准备啄架的大公鸡似的。
林翠儿道:“大妈没来我们就先卖一会儿,大妈来了我们肯定会让位置的,大妈别生气。”
示意林少华和她两人各提着摆满商品的塑料布的两个角挪地方。
那个中年女人见林翠儿姐弟两个没有搞事,脸色也就缓和下来了,还帮着她们两个把包包提到了她们新摆摊的地方。
林翠儿笑着说了声谢谢。
大妈一声不吭扭头就往她自己的摊位走去。
第274章 打起来了(第四更)
十点钟一过,上下轮渡的乘客非常多,而且逛街的人也多了起来。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码头有许多摆摊的,所以一到休息日哪怕不买什么也会来逛逛。
许多小摊贩卖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不是小饰品就是廉价衣服,所以林翠儿的针头线脑手帕小镜子以及文具就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吸引了许多顾客。
卖到下午一点多钟就卖出了一半,林翠儿继续做买卖,让林少华去买几个肉包子和两瓶汽水当午饭。
吃完简单的午饭,姐弟两个继续做生意,可是林翠儿明显的发现现在的生意不如之前的。
这不科学呀,应该到下午逛街的人更多才对!
林翠儿正疑惑,一个大妈走了过来,用脚碰了碰她的商品:“你这文具盒还有你这作业本怎么卖?”
林翠儿报了卖价。
那个大妈很是不屑的撇撇嘴:“以为你们小孩子单纯,卖的价会低一点,没想到小孩子比大人的心还黑,卖得这么贵,人家什么东西都比你们便宜一两角钱!”说罢一扭屁股就走了。
一般小商品卖价林翠儿都是按照进价翻倍,这是她前世的经验,也是小摊贩的行规。
服装之类的就得视情况而定,如果自己进的服装的款式正流行又独家经营的话可以翻倍卖,但是大路货的款式一般只赚个五到十块钱。
不过文具是特殊的小商品,别的小商品都能翻倍卖,唯独许多文具不能,特别是笔和本子橡皮之类的只能赚到两成的钱,利很薄。
文具里稍微能够赚到钱的就是文具盒和卷笔刀了,可这些人家又不常买。
林翠儿听了那个大妈的话,心想,人家的商品比她的卖价要便宜一两角钱,这是不赚钱也要把她的生意压得死死的吗?
她站了起来,对林少华道:“你守一下摊子,我转转看看。”然后沿着街道两边看了看,果然出现两三家卖文具和针头线脑的,而且真的卖价比她的便宜多了。
肯定是有摊贩看见他姐弟两个针头线脑和文具卖得好,于是赶紧去批发市场进了货抢生意。
林翠儿有点心焦,她进了这么多货,还有一半货没卖完,如果不卖完的话,下个星期天还得接着买,而她做生意最讨厌的就是积货。
回到自己的摊位,林少华问:“二姐,已经有人在卖我们卖的东西吗?”
“嗯,好几家呢。”林翠儿蹲了下来,见有人在看她的商品赶紧推销。
“那怎么办?”林少华把被顾客翻乱的商品整理了一下。
林翠儿没有手表,只能像原始人一样看看天上的太阳估计时间:“现在时辰也不早了,不好再换地方了,就在这里卖,卖多少是多少,钱肯定是赚得到的,就看赚多赚少了,实在卖不完的货我下个星期每天放学之后拿到别的学校门口去卖。”
“好,反正不管你上哪儿卖我都跟着你。”姐弟两个继续做他们的生意。
一个女孩子本来只是想买点针头线脑和手帕小镜子之类的东西,无意中看见林翠儿身上背的那个民族风的绣花包包,觉得很漂亮,问道:“你这小包包是在哪里买的?”
关峰送林翠儿的这个民族风手工绣花包包是斜肩背的,里面分了三格。
这种民族风的绣花包包平常也没机会背,当收钱用的包包正好,省得放着也是白放着。
林翠儿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民族风包包,黑色的土布上绣着花鸟蝴蝶:“人家送的,听说要五块钱一个呢!”她故意编出个价试探道。
那个女孩子伸手摸了摸她的包包:“有点贵,不过是真好看,你下次给我带一个可是吗?”
“……我下个星期天不一定在这里摆摊,再说我不一定能够托朋友买得到。”林翠儿想了想,“这样吧,你留下地址,如果我朋友买来之后我给你送去,不过你给出路费钱。”
“行!”女孩子爽快的答应了,在林翠儿这里买了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撕了一张纸,写下自己的地址交给林翠儿。
那个女青年走了之后,林少华问:“二姐,你真的为一个包送货上门?”
“嗯,人家包路费,我又不亏什么。”林翠儿从摊子上拿起一面小圆镜对着自己照了照,整了整被风吹乱的头发。
“可是人家连个定金都没给,如果你送上门去,人家不要怎么办,我们不仅亏了路费还亏了包包的进价。”
林翠儿粲然一笑:“你怕别人不信守承诺,人家还怕我们陌生人骗他的定金呢,又怎么可能给定金!做生意适当的冒险没关系的。再说了,就算那个女孩子不要,我们还可以把包包放摊位上卖掉,最多只亏个路费钱。”
姐弟两个正说着话,忽然听到对面一阵喧哗,于是姐弟两个全都站了起来往喧哗的地方看去,原来是卖文具盒的两家摊贩打了起来。
场面很激烈,两个摊主互相掀对方的摊子,还近身互欧,地上到处都是商品,被慌乱的人群还有两个互殴的人踩得稀烂。
那些正在挑选商品的顾客全都一哄而散,逃出七八米之外安全的地方才停下脚步,拍着胸口看那两个打得浑身流血的人。
林少华看得惊心动魄:“他们两个怎么打起来了?”
林翠儿嗤了一声:“肯定是为抢生意打起来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我们两个在外面摆摊别和别人发生冲突,我们两个小孩子打的赢谁呀!”
“嗯,我知道了。”林少华不是个爱凑热闹的男孩子,看了几分钟就不感兴趣了,蹲了下来,“怪不得以前总是听别人说,咱们江城最大的特点就是码头文化,为了抢码头一言不合就开打,原来全都是真的!”
林翠儿也蹲了下来,一手捧腮,心里想着摆摊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有个门面就好了。
那两个卖文具的打得死去活来,想要买文具和针头线脑的就全都涌到了林翠儿的摊位上来。
毕竟摆摊的东西要比国营商店里便宜那么一点点,当时的人们都不富裕,哪怕便宜一分钱也是好的,所以地摊上的东西才会这么受欢迎。
第275章 两相比较(第五更)
就拿买文具来说,这里的人们比在学校门口的学生们买文具要舍得多了,恨不能把一年要用的笔本子全都买了。
哪怕有的家庭的孩子文具盒还可以用,做父母的也会买上两个文具盒留着以后备用。
林翠儿姐弟两个的生意又火了起来,不过讲价的人也多,纷纷要她姐弟两个卖便宜一点。
林翠儿道:“要能卖便宜我早就卖便宜了,还会让人家把我的生意压的死死的!你们看对面那两家不就是搞价格竞争吗?搞不下去就打了起来!商品的利润在那里,为了抢生意乱降价是行不通的。”
不过她还是适当的做了一点小小的让步,就是买到一定的数量,她会赠送一个本子或一支笔。
反正这些文具都是用得着的,那些顾客那都愿意多买一点,好让林翠儿赠送一个本子或一支笔。
在四点半之前,除了还剩下一点针头线脑和手帕小圆镜子之类的,文具什么的都卖完了。
姐弟两个收了摊,这时才看见刚才那两个摆摊的摊主互殴的地方有好大一摊触目惊心的血。
林翠儿赶紧移开目光,她见不得流血事件。
林少华体贴的转到她另一边,挡住那一地的血腥。
有几个公安站在那里处理问题。
姐弟两个乘船到了粤汉码头,从早上出门到现在就只喝了一瓶汽水,林翠儿只觉自己的嗓子都渴得有点冒烟了,看见有桂花糊卖,很想买两碗她和林少华喝,可一想到那些碗不知谁用过,上面沾了什么细菌,就不敢买了,最后还是带着林少华去一家小商店买了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