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十年代女医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子还没有着落,他家里好几口人挤在小平房里,是再也插不进我们两个了。婚后他住他的公安局宿舍,我住我们医院宿舍。如果他和你们家那位一样,有机会调出来多好。”姚红英叹息,“现在公安局里上班太窝囊了,凡事管不上,凡事也不让管,时不时还被人欺压上来。他们的局长,都不如革委会的一个小干事权力大。他们局里已经停止分房了,现在只能指望医院给我们分房子。”
方圆想,陈南方从那里调出来,原来还是对的。
“这样的情况不会一直持续,可能过两年就好了。”方圆安慰道。
“但愿吧。”姚红英有些无奈地道。
她看了一下方圆前面没怎么动过的饭菜,问:“你怎么不吃了?”
方圆摇头,抚了抚有些烦闷的胸口道:“没什么胃口。”
“你不会是有了吧?”姚红英惊讶的瞪着眼睛道。
“瞎说什么呢,我今天还在经期。”方圆失笑道。
“唉,你还以为你有了呢,正不知道为你高兴还是为你担心,你现在一摊子工作撂下了,谁来接手。”姚红英道。
“你们妇产科也忙,你年底结婚后,是打算马上要孩子么?”方圆问。
“那是当然了,工作再忙,也不能把自己人生大事耽误了。我都已经二十四岁了,这两年生育最好,再晚就是高龄产妇了。”姚红英大大方方地道。
“见了那么多生产的画面,……你不害怕吗?”方圆望着她道。
“这有什么可怕的,女人生孩子这事,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就你想得太多了。”姚红英嗤道。
方圆暗叹,她果然是太矫情了。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方圆看看手表,连忙合上没怎么动过的饭菜,赶回了诊室,她还有一堆工作没做呢。
下午的时候,黄厂长来拿定期复查的结果,方圆告知康复情况良好,他才轻松的离开了,走之前告诉方圆,让她有空的时候和爱人一起到他家吃饭,方圆笑着应好。
黄厂长手术后,方圆定期还为他辅以针灸治疗,坚持了一年时间,他康复情况良好,少不了针灸为其提高免疫力的结果,黄厂长心中明白,所以特别感激。
方晓琴在纺织厂的职务和工资都提升了一级,这也是他照顾的结果,黄厂长在工作中虽是一个公正不徇私的作风,但是耳边时常听老伴念叨方医生的好,他自己也一直由方圆治疗,何况方晓琴工作认真负责,他适当予以提携,也属人之常情。
刚送走黄厂长,护士通知有急诊病人,让她赶紧去处理一下。
方圆快步走到急诊病床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正在病床边团团打转的梁有田和梁大娘,她的心咯噔一下,有些发沉。
“方医生,你可来了,你帮我爹看看吧,他疼得可厉害了。”梁有田着急的上前道,梁大娘则泪眼汪汪的望着她,哽咽不能成语。
方圆示意他们不要担心,她拿起听起诊,走到蜷缩着一圈,已经瘦的只有小小的一团,正用手按着头部的梁老汉身边,心情沉重的给他检查。
梁老汉睁开眼睛看见方圆,问:“方医生,告诉我儿子,我没救了,让他帮我抬回去吧。不要在医院里浪费钱了。”
方圆没有答话,她温和的安抚道:“我先给你打一针止疼吧。”
梁老汉无声的点点头。
一针强力止疼针下去,梁老汉沉沉的睡去了。
梁大娘用手背擦拭着眼泪道:“他已经好久没好好睡一觉了,天天疼得跟什么似的,今天拉了一大滩血,我们实在害怕,让队里帮忙,把他带到医院。”
“你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方圆问。
“我们要给他治,方医生,现在,还能治吗?”梁大娘哭着道。
方圆轻轻的摇头,她心里已经不抱希望了,“我不知道,梁大叔一直没有做过彻底的检查,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结果应该是不乐观的。”他的病情已经转移,身体各个器官均发生病变了。
去年的时候,梁老汉到县里的时候,方圆私下给他针灸一回,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来过了。根据她这两三年给他治疗的情况,对他的病情,已经基本有了判断。
现在这个情况,应该是最坏的结果了。
“那他,还能活多久?”梁大娘颤抖地问道。
“时间不会太长,差不多就一两个月时间了。”方圆没有隐瞒,把她的诊断和梁大娘说了。
梁有田揪着头发,蹲在了地上。梁大娘掩着嘴唔唔直哭。
这时护士过来提醒她:“方医生,你的手术马上要开始了。”
方圆点头表示知道了,她对梁大娘道:“先办住院吧,梁大叔现在这个情况,等止痛针效力过后,他又会开始疼起来,这几天先在医院打针,缓解一下他的疼痛。”
梁大娘点了点头,方圆走了几步后,她突然追了上来,哀求道:“方医生,待会我们家老汉醒来的时候,你能不能告诉他,他就是得了一些小毛病,不是那种坏病?”
方圆不解。
“他到这个地步,其实心里还抱着希望,自己不是得了坏病,如果现在告诉他,他没多长日子了,那他,可能过不了几天,就走了。我们和他说,他只是小毛病,兴许,兴许他不知不觉,能活半年,一年,两年,能看到我们孙子娶媳妇。”梁大娘喃喃道。
“方医生,我爹需要个希望,我自己生这个病,我最了解他的感受,求你了。”梁有田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面带恳求的望着方圆道。
方圆无言,没有应下来,道一声抱歉,掉头离开了。
她是医生,向病人隐瞒事实,这是对他的不负责,不能因为同情心而影响专业性,也不能因为医生的理性而失去应有的同情心。
三个小时的胆结石手术结束后,方圆没有回诊室,先到了急诊病床,看到梁老汉已经醒过来,靠在床上,人有些怔怔的。
“梁大娘,你们还没有去办住院手续么?”方圆问。
梁家的三个人一起朝他看过来。
“方医生,我把你的检查结果告诉他了,他不信,你来和他说吧。”梁大娘偷偷朝方圆挤着眼睛道。
梁有田也投来了哀求的目光。
方圆愣住了,梁大娘都和梁老汉说了什么?
“方医生,他们两个说,我不是得了坏病,吃点草药就能治好,这真的么?”梁老汉看着方圆,眼睛里带着一丝洞明。
“……梁大叔,你一直不肯来医院做彻底的检查,我对你的病情,到现在也不能下结论。”方圆陈述部份事实。
“我以前只是上腹疼,后来全身疼,现在最疼的,是我的头。这就是老话说的,病上脑了,没活路了。”
方圆:“……”
“其实刚才,我也想你帮着瞒我来着,我是真不想死啊,只要给我一线希望,我都想活着。人离鬼门越近,越害怕啊。”
梁老汉轻声问道,“我还能活多久?”
“只要你一直抱着信心,没有放弃和它做斗争……”方圆回答道。
喧哗的晚会,收音机里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一群男男女女围在一起,男同志手里拿着红宝书,女同志拿着红绸巾,粗放生硬的挥舞着手脚,跳着现在流行的忠字舞。
方圆坐在角落里,放空着自己,今天一天,她的精神和身体都已经十分疲惫了,刚才不是姚红英把她拖过来,她是不会来参加这种滑稽的晚会的。
她都不需要抬眼,都能感觉到张委员投射过来的刀子般锋利的眼神。
“来,拿上红绸巾,加入他们一起跳。”姚红英给她递过来一条绸巾道。
方圆伸手推开,摇头拒绝,这时她朝外望了一眼,和姚红英告别道:“我太累了,先回去休息,领导问起,你就照实说吧。”
说完朝门外那道高大的,能为她遮挡风雨的身影走去。
第67章
过年前; 徐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家里气氛十分的凝重,方晓琴已经哭了两天了; 谁也劝不住。
大毛不声不响,和他的一群同学朋友,去新成立的县知青办报名,主动申请去北大荒的国营农场参加垦殖建设。
不久前;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刊登出来“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这个口号一时传遍大江南北。最高领袖跟着发出最新指示:“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 知识青年应到农村去; 按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从而引起了全国上下的积极响应,掀起了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
在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下; 大毛这些六六届到六八届初高中毕业; 至今没有落实工作的城镇青年; 揣着火热的情怀,抱着美好的梦想,一个个争前恐后的报名; 去那些需要他们的地方。
陈南方没想到的是; 他预见了这场浩荡的潮流; 两个月前刚提醒过大毛; 让他有事找他们商量; 不要自己拿主意,没想到一转眼,他还是被这场热潮袭卷了。
这时候的热情有多大,今后的悔恨就有多深。
木已成舟,在他临出发之际,陈南方也不能再拎着他揍一顿,他和方圆两人一边安慰方晓琴,一边给大毛准备出行的物品,现在只能让他多带一些东西过去,到了那个艰苦的环境,短时间里可以少受一些罪。
方晓琴似乎变身祥林嫂,一直喃喃道:“怎么会这么傻!怎么会这么傻!”
家里的环境虽然一般,丈夫过世的早,但是几个孩子,却是没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罪的。大毛长到十七岁,还没有干过一点活,一下子把他扔在北大荒的农场,繁重的劳作,会把他压垮的。
“我们要做拓荒牛,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大毛举着胳膊,脸上迸发着热情,喊着这几天知青点宣传的口号。
“你要做拓荒牛?你有没有真正见过牛是什么样的?吃的是草,一天到晚埋头干活,任劳任怨,你以为做牛就这么简单?”方晓琴抬着红肿的眼睛看了他一眼,语带哽咽道。
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大毛再淘皮,他的一举一动,也是让她牵肠挂肚的。
“新国,你已经十七岁了,这是你自己选择的道路,以后不管再难,你也要把它走下去。”方圆对他道。
“姐,你们放心吧,我不会后悔的,去了那里,我一定好好干,给你们争口气。”大毛表情难得严肃地道,“我毕业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四处游晃,我也不想做个吃闲饭的人,现在有地方需要我们,我们这些闲人也能做出贡献,我会珍惜这个机会的。”
陈南方暗自摇头,现实很快会把他们满腔的热情冻僵,变成碎片散落,后悔是一定的!
他拍了拍大毛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艰难的环境能锻炼人,男人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没事。不管发生什么事,记得你还有家人,我们都在你的身后。”
大毛重重点头,嗯了一声。
大毛穿着旧军装,胸前戴着红花,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和县城众多的年轻人一起,坐上北行的火车,离开了余阳县。
在同一天,在同一个火车站台,方晓玉也送走了自己的小儿子。
陆明这个六六届的大学生,一直没有分配工作,今年重新开启毕业生分配以后,他放弃了机械厂技术工岗位,选择了和卢鹂一起去新疆兵团建设。
如同大毛先斩后奏,陆明也是办了手续后再告诉家里人的,方晓玉前两天还安慰妹妹来着,没想到马上收到了儿子扔下来的重型□□。
陆家也是闹了好几天,陆拥军拿起家里许久不动的棍子打了陆明一顿,但再生气也于事无补了。
陆明离家的这一天,方晓玉忍不住还是来送他了,陆拥军却一直没有出现。
方晓玉看着和陆明站在一起的卢鹂,心里五味杂陈,她又仔细的打量了卢鹂一番,实在想不出,为什么有些自私计较的儿子,为她能做到这一步。这难道就是老话里的孽缘不成。
她没有再叮嘱陆明,让他和卢鹂划清界线这样的话,到了这个时候,儿子难道还会听她的么。她只求他不久后能平平安安的回来。
随着这些青年人离开,余阳县一下子空下来大半,变得有些冷清起来。
原来每天街头巷尾,都有他们嘻闹簇拥的身影,现在只有冷飕飕风,不时的刮过。
这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也把县城里大半的红卫BING给带走了,没有他们挂着红袖章到处打砸□□,余阳县的生活,真的平静了很多。
六九年的春节过后不久,结婚刚两个月的姚红英查出来已经怀孕一个多月,她的妊娠反应还是挺严重的,除了咸酸的榨菜,什么也吃不下。
她和大磊子两个人本来是分住在各自的宿舍里,后来不知道大磊子出了一个不知道该说是损招还是妙招的方法,他把他宿舍的一个干警和姚红英同宿舍的一个护士搓合上了,鼓动着两个人很快也结婚了,这样子,他们换房的形式,他搬到了医院的双人宿舍和姚红英双宿双栖,另一对则在公安局的宿舍安了家。
在没有分配到房子的情况下,这个确实是最好的安排了。
即使已经有了两个人单独的空间,姚红英每次去方圆家里时,还是羡慕她带着小院子的三间平房。
方圆家置办了两辆自行车还有收音机和缝纫机等等贵重资产,平时家里还能常见荤食,姚红英道她家已经提前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她还偷偷问方圆,陈南方当兵那些年的积蓄是不是全花在这上面了。
方圆笑而未语,事实上刚结婚的时候,陈南方买房子办婚礼,欠了一些外债,他倒腾那些古董字画也是要一些本钱的,这都是她掏积蓄填补的。
不过后来陈南方经常会带一些钱回来,把她的小金库又给补得满满的,方圆问过他钱的来处,他神秘兮兮的说是做了一点小生意,方圆紧张的劝他,现在打击投机倒把,他千万不要陷进去,她还有很多钱,足够两人生活,不要因为这个把自己陷入险境,陈南方笑着道自己有数,不会有事的。
陈南方是通过车队带货赚了一些外块,机械厂的车队出长途时,过穷山恶水之地,容易碰上劫道的,陈南方的保卫科时常会派人跟车随行。
他到机械厂两年,和保卫科还有车队的关系打好以后,熟知了大家的性情脾气,有意识和一些认可的人深交,怂恿着一起做起了带货的事,这些事他做的极其隐蔽,而且适可而止,有计划有节制,只有小范围里操作,瞒得死死的,一点风声也没传出去。
现在缺乏的是物资,陈南方带货不是为了钱,而以货易货,把余阳县的有余的产出带出去,再从外地引进物资。
所以在方圆不知不觉下,家里的伙食改善了许多,前段时间陈南方不知从哪带了十几罐的桃子和桔子罐头回来,她大方的拿去分给了姚红英几罐,知道她现在怀孕喜酸,甜甜酸酸的水果罐头正好对她的胃口。
去年他带回来的几十斤的羊毛线回来,方圆分给了大姨、奶奶还有方晓琴,让他们织毛衣穿。最后方晓琴织了两只毛衣,一件给陈南方,一件给她,毛线变成衣,仍旧送了回来。
今天陈南方会随车队回来,方圆值了一个晚班,下班没有先回家,而是去了卖菜亭,打算买点菜回去给他烧顿饭吃。
她提着菜肉刚踏进家门,就看到陈南方刚从卫生间出来,正甩着头发上的水珠,方圆放下手里的菜,高兴的奔了过去,陈南方看见她以后,大笑着张开手臂,把她搂在怀里,紧紧的抱住。
他这次离开有大半个月时间,这是婚后两人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即使忙碌的工作,也不能阻碍她思念自己的离家的丈夫。
小别胜新婚,两人都有些激动,温存过后,方圆才发现房间里又多了一个麻袋,她问里面是什么东西。
陈南方急忙下床,把麻袋解开,从里面捞了一阵,献宝似的把一个木盒子拿了出来,放到方圆面前。
方圆在他鼓励的眼神下,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一些翡翠玉镯和玉饰挂坠,她仔细的一一拿起来端详,发现翡翠镯子翠绿欲滴,温润通透。她虽然不懂玉,但知道这些应该都是好东西。
她好奇的问:“这些是你这次外出的收获?”
陈南方点点头,道:“以后这些,你可以每天换样戴。”
方圆笑道:“你想我被抓走□□呀。”带玉器本来就不行,还每天换着戴,亏他想得出来。
“以后就可以戴了。”陈南方呵呵笑道,“我这次还带了马上可以用得上的东西。”
说完他又下床,从外面又拎了一个麻袋进来,从里面掏出了两大串青色的香蕉、一包柿饼还有一大袋肉干。
方圆惊喜的跟着下床,捧着香蕉好奇的打量。
“我吃过香蕉,不过那都是黄色的,这个青色的能吃吗?”方圆爸爸和外公在的时候,偶尔会买几次昂贵稀有的水果来给几个孩子尝尝鲜,现在香蕉绝大多数人没见过的情况下,她也吃过几次了。
“埋在灶灰里几天,可以催熟,颜色变黄了就可以吃了。”陈南方笑呵呵道,他又撕了一块肉干放到方圆嘴里,“猜猜看这是什么好东西?”
方圆嚼了几下,瞪圆了眼睛望着他,惊疑地道:“是牛肉?”
陈南方点点头,轻轻抚了她的脸颊一把笑道:“我老婆真是聪明,一猜就准。”
最后,牛肉干方圆只留了一点下来,其他的跟着方晓琴刚做好的新棉袄,一起寄给了在北大荒做拓荒牛的大毛。
第68章
徐新国手里拿着一个拳头大的杂粮馒头蹲在田埂上; 望着眼前广阔无边的麦田; 一阵微风吹过,梯田里掀起一片金色的麦浪。
他曾经轰轰烈烈的誓言,早就被这片土地上的大风刮得无影无踪了。
他的老同学; 也是纺织厂的子弟王强; 卷着裤腿; 赤着一双泥泞的双腿; 来到他的身边蹲下来; 转身望了他一眼:“你怎么还不吃?马上又要开始干活了,不吃点待会可受不了。”
徐新国把馒头塞进嘴里; 大口咬下,咀嚼几口就要吞下; 没两下就被噎得翻白眼; 王强急忙把水壶解下来递给他; 徐新国接过灌了几口; 才把堵在喉咙口的粗粮给咽了下去。
“悠着点; 可别成了我们这里第一个被馒头噎死的知青。”王强取笑道。
“都两个月没闻过肉味了; 要不要想办法去哪里搞点肉回来?”徐新国脸上露着馋意道。
上次吃肉; 也只是白菜炒肉丝,白菜横行,肉丝难觅; 当时一端上来就受到轰抢; 徐新国的速度虽不逞多让的; 不过肉实在太少; 他也只尝到两根可怜的肉丝,塞牙缝都不够。
“你别动什么歪脑筋了,没听说么,前几天安省的一个知青夜里偷去厨房,差点被值岗的战士给当场击毙了,什么也没摸着,还记了大过,接受最重的劳动改造,这三个月里干活都不给记工分。”王强警告道。
徐新国一脚踢走爬到身边的一只四脚蛇,摔了手里的半个馒头,气闷的吼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强把掉到泥水里的馒头捡了起来,把脏了的表皮撕掉,重新递给徐新国,“别发牢骚了,赶紧吃好干活了,工分员正盯着我们呢,这点活不干好,以后这刮嗓子的粗粮馒头你也吃不上了。”
大毛一把接过馒头,看了一眼,气闷地继续吃起来,三两口就把它给解决了。
怎么着,也不能和自己的肚子置气。
晚上回到茅草和木板简单搭建起来的知青点,徐新国脱下磨破了的外衣,肩背上是两道深深的血痕,两双手也都肿了起来,他接了一盆水,把伤口清洗一下,疼得他吡牙咧嘴的,再把包里他姐寄过来的药品擦上,累得躺倒在通铺上,再也不想起身了。
他十七年里没干过的活,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加倍干了个遍。
“徐新国,有你的信件包裹!”门口有人喊道。
徐新国一个鲤鱼打挺,快速起身,拖着鞋子就往外冲。
来到信件室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围了一拨人,这里的信件是一周送达一次,知青点上千号人每周都眼巴巴的盼着家里来信,最好能寄点有用的东西过来。余阳县的几个知青拿了各自的信件以后,都没有离开,他们看见徐新国过来,个个谄媚的朝他笑着,催道:“快打开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徐新国笑着啐了一下,他拎起自己的大包裹颠了颠,好像不是很沉,解开层层包装以后,发现是一套蓝色的棉衣棉裤,众人诶了一声,有些失望,等他拿着棉衣抖一下,发现里面掉出来两大包东西。
知青们帮忙捡了起来,还热情的帮他打开,当层层叠叠的堆在一起的黑棕色的肉干露出来的时候,大家伙激动的眼睛都绿了,因为东西太过贵重,他们反而不好意思伸手拿了,把肉干递还给徐新国。
徐新国骨子里就是一个十分豪爽的人,他直接拿出大部份的肉干,给一群人,让他们自己分去。
余阳县的几个知青闹哄哄的凑在一起,抢着就往嘴里塞。
“是牛肉!”有人激动的叫道。
“快看看另一包是什么?”有人喊道。
“嘴里的还没咽下去,又惦记起新国其他好东西了。”有人嘻笑道。
另一个包裹里是紫菜和虾皮,他又把大半的分了出去,这个东西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