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拣宝笔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哇,小师妹长得好漂亮!师傅,您老总算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声,太好了,以后说出来,我也是有小师妹的人了!”韩执易喜滋滋地凑到谢流韵身旁,热情地道,“小师妹,我是你二师兄韩执易,以后有什么事,你都可以给我打电话,保证给你办得妥妥的!”
  “谢谢二师兄……”谢流韵舒展眉眼,笑得开心。不管能不能做到,敢说出这样的话至少也表露出来了亲近之意。相比起不好接触的褚绎心,她顿时对韩执易生出了几分好感和亲近。
  除了他们,孙老还请了数位相交的好友。身份摆在那里,能和他结交的,多半是古玩界的名人,除了做个见证之外,也有让老伙计帮忙照看之意。
  周老也在其中,他乐呵呵地看着谢流韵,还抬手叫她过去说了两句话,态度十分和蔼。
  前段时间他的明成化青花荷塘鱼藻纹瓷瓶在藏友圈里一露面,就引来不少关注。无他,青花瓷常见,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瓷却不多,尤其是品相还这么好的。若不是知道他有钱的很,怕是不少人都想要出价了。
  享受着其他人眼馋的神色,周老最近着实出了不少风头。人老了,活着就是为了一个乐趣,能在小伙伴群里这么扬眉吐气,周老心里美得要冒泡,看她自然也格外顺眼。
  和他坐在一起的钱老奇怪地问:“你认识老孙的徒弟?”
  “嗨,前段时间我不是买了个明成化青花瓷么……”提到这茬,周老的话篓子又止不住了,得意洋洋地又絮叨了一遍。
  周老的青花瓷瓶不知炫耀过多少遍,在场的所有人都听过几遍,只是之前瓷瓶是从哪里来得,大家都不清楚,今儿算是解了惑。
  这么一来,钱老这些坐在旁边来参加拜师仪式的人,对谢流韵的印象也丰富了些。原本只是来走个过场的,现在看她的神色也缓和了许多。
  谢流韵不知道就两三句话的功夫,她在几位老前辈的眼里已经从先前的酱油角色,变得留有一些印象了。这些老者开头都不小,可以说是古言界的顶尖人物,能入他们眼的话,未来就不用为事业发愁了。而她借着周老的关系,无意中做到了最难的开头一步,不得不说,机缘巧合。
  前生同样是出手瓷瓶,同样是换了钱,现在与上辈子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临近,拜师仪式正式开始,孙老和谢父谢母上座,来宾也依次坐在厅上,而她敛容肃穆,袖手而立。
  拜师仪式说来郑重,实际上过程并不繁琐,随着赵管家的唱礼一步步进行,很快,就完成了拜师礼。
  孙老难得露出灿烂的笑容,他示意赵管家送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谆谆教诲道:“学海无涯,古董鉴定一眼真一眼假,多少深谙此道的人都打眼过,多学多看,多上手,慎之又慎,才是取稳之道。”
  钱老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谢流韵恭敬地应声道:“是,老师。”
  孙老送的礼物是一只黄花梨八仙笔筒,雕纹精致惟妙惟肖,从色泽上便能看出时光的痕迹,至少清朝以前。入手的清凉感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褚绎心和韩执易也随了礼。
  褚绎心随的是件古玉,中规中矩。韩执易随了块天蓝冻的水坑寿山石,笑道:“小师妹正好拿来刻印章。”
  谢流韵笑着收了,回头取来自己备的礼物,分别送给两人。这回礼倒是让两人惊讶了一番。韩执易还好说,讶异过后乐滋滋地收了起来,褚绎心推了推眼镜,眼神里流露出了点错愕,犹豫着拿起来之后,仔细看了眼,下了判断:“这,这是玉髓雕灵芝纹鼻烟壶,看这雕工,是清代的没错……”
  他很意外,正想说什么,那边,孙老叫了声:“流韵,你来一下。”
  谢流韵冲他微微一笑,转身离开,去了孙老那边。
  孙老的周围,一群老者正众星拱月般围着他,他对谢流韵招招手,等她走得近了,和善地说:“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些长辈。”
  “这位是故宫博物馆的顾馆长……这位是嘉和拍卖行的首席鉴定大师罗大师……这位是……”孙老挨个介绍,谢流韵乖巧的顺着他的介绍向人打招呼。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果然不假。这一群古玩界的长辈,有的她以前只在书上见到过名字,没想到全都是孙老的知交。周老却是个意外,在这群专家大师中,他一个纯藏家的身份十分突兀,不过,他却不在意这个。
  周今儿心情大好,从刚来就笑眯眯的,直到现在见谢流韵向他问好,更是笑眯了眼,又有些莫名的得意,看得谢流韵心里纳闷不已。不止她,其他老者也是讶异地很。只是,问出来,周老却摆手说没事。
  他心里得意地很,却又不能说。
  先前他大概只是眼花,看错了小姑娘带着的玉坠,只向小孙孙略提了句,结果他孙孙那么看重他的话,把人查了个底朝天之后,又直接派车接了人私下里见面,这又说明了什么?!他的孙子重视他说的话!
  自己的孙孙,向来抵抗认识女孩子,八风不动的样子简直让他快要急坏了,前两天却突然提到了她,还居然说人不错,这代表了什么?!
  至少,他的孙子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人,他着实松了口气,甚至还有点得意:如果事情发展顺利,那他就完全是媒人、背后的推手!
  要不是因为事情还没定,一切还说不准,那他早就炫耀开了。现在只能略遗憾地看着谢流韵,心里安慰着自己。
  而另一边,介绍了一圈声名赫然的前辈,也收了一摞名片以后,孙老对谢流韵道:“他们都是一方的大家,日后有什么拿不准,都可以请教他们。”
  那群老者起哄,纷纷:“老孙你倒是会省事……”
  “……”
  孙老不提还好,一提起来,谢流韵顿时想起来她带回燕京的瓦片和书画。


第24章 铜雀瓦砚
  自从淘到那两样古怪的旧瓦和水墨画卷之后,谢流韵不是没有花费心力研究过。
  水墨画她确实不擅长,饶是一时去研究,落款,纸张,印鉴什么的,不是花费长时间研究有心得,还真无处着手,索性搁置一旁,先去看那瓦片。
  说是瓦片,其实也不太准确,因为它比普通的瓦要厚很多。原本她以为是积年尘土厚厚覆在瓦上所致,回到燕京之后,小心翼翼地将沉积物去掉,却发现完全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多。而清除完灰土的瓦片,更是不起眼,除了比普通的瓦片更厚些之外,并无其他特点。
  唯独让她在意的一点,是清洗过后,旧瓦片上下各有两圈纹路,看上去仿佛就像是三明治似的,上下两层旧瓦夹着中间的一层不知什么东西,连质地也看上去井然不同。
  只可惜上下两层与中间一层粘得格外地紧,她试了几次,没将这些分开。她怕手法不当伤害到不知名的宝贝,没敢继续。
  至于字画,毕竟不擅长,她硬着头皮研究了一番,最终也没得出个什么结论。
  今儿拜师仪式,她来时本来就打着请教孙老的意思,随身带着那片瓦片,只是没好意思拿出来,原本想着等到最后,私下里请教。此时听到孙老的话,明知道是场面话,一时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好。
  她这个时候神色一动,露出的几分踟蹰,正被周老看在眼里。他心情正好,看谢流韵不知多顺眼,于是大包大揽地笑道:“看这神色,怕是还真有什么拿不准的东西吧?既然这么多专家都在,还怕得不出结论?!”
  众人转头看向她,见她听到周老的话,满脸窘迫,身材最圆润的顾老也笑了,和善地说:“看来今儿个真是巧了,我们也来看看,什么样的东西能难倒老孙的弟子。小姑娘,你去拿来让我们都瞧瞧。”
  谢流韵拿眼看孙老,见他微微点头,心里一定,坦然笑道:“让前辈们见笑了,其实是个小物件儿,只有有些古怪之处,晚辈眼光不济,无法看破其中的秘密。还请前辈们稍等片刻。”
  她随身带的东西放在背包里,由谢父谢母拿着。两人在拜师仪式结束之后,在偏厅喝茶,见她匆忙而来,还以为有什么要事。谢流韵把事情一说,谢父谢母也起了兴趣,跟着她一起去到会客厅。
  几位前辈悠闲地品着茶,她恭敬地上前,把手中捧着的瓦片送到前面,道:“老师,前辈们,就是这个东西。”
  在座的众人都是浸淫古玩几十年的人,深知有的宝物其貌不扬,并没有露出轻视之意。作为谢流韵的师傅,孙老首先拿起来细看。
  甫一上手,孙老“咦”了一声,屈指敲了敲瓦片正中。普通整片的瓦片敲起来发声清脆,这块瓦片却发出扑扑的响声,说明其内必然有空隙。
  他戴上眼镜,细细地摸了一圈,作出了决定:“这瓦片中间有古怪,应该是粘合起来的。”
  经他这么一番下手,其他几人原本没什么兴趣,现在也好奇地挨个接过去看看,看完之后,柳老忍不住叹道:“怪事!我还是头次见到这样的东西。”
  顾老接过瓦片,细细打量了一番,笑道:“老柳你玩古玩这么多年,岂不知古玩界里的障眼法层出不穷,能说出花哨名头的就不下数十种。眼下这种,可不就是最多见的石中藏玉?!”
  “可有办法将里面的宝物取出来?”周老提出了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这方面,顾老看起来相当有经验,笑道:“要想把这两片瓦分开,不能用暴力手段,要不极易伤到里面的物件。我倒是有个妥帖的法子,不过得向老孙借点儿东西。”
  众人齐齐看向孙老,孙老哪里是小气的人,直接叫来褚绎心,让他听顾老的吩咐去取东西。家里有的直接拿来,没有的就去外面买,不一会儿时间,准备好的材料就拿了过来。
  顾老起身,在众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地动作着,因是古玩,虽不知究竟是珍贵还是寻常可见的东西,顾老的动作也是格外小心,生怕弄坏了。
  不过十分钟,因其难得一见,在座的人喝茶也好,闲聊也好,时不时都要扫过去一眼。倒是谢流韵,笑眯眯地站在厅堂一侧,时不时给在座前辈的茶杯中续水。
  她自己清楚,不管里面是什么,定然是个年代久远的古董,可别人不知道她身怀金手指,只当她养气功夫修的好,一时间称赞孙老会选徒弟。
  孙老乐呵呵地摸着胡子,笑容满面,谢父谢母也忍不住笑得开心。
  “成了!”随着“咔啦”一声细微的响动,钱老喜形于色,叫道。
  原本坐在厅上闲的无聊地诸位专家顿时群拥而去,顾老不耐烦地打蚊子似的,哼道:“去去去,还没好好清理掉粘合的痕迹么,再等等。”
  说着,他自己下手加快了几分,身为拆解人,在看到中间藏着的物件时,就忍不住瞩目了,只是东西长年被瓦片包裹着,难免有些粗糙。他一边心疼地清理,一边吩咐褚绎心取了桐油,兑水擦拭。
  有眼尖地,从形状就猜出来了:“是瓦砚?!”
  “不错,从手感上就能感觉出,定然是有很多年头了。”顾老也肯定道。
  随着钱老的打理,经久不见天日的瓦砚终于在众人面前露相了。
  包浆自然纯厚,触摸细润如儿肤。背有隶书阳文“建安十五年”字样,正中挖出了砚堂和水池,四周印鉴、落款、铭文等等琳琅满目。旁的不提,单看到“建安十五年”这几个字,就有人讶异道:“是铜雀瓦砚?!”
  随即又有人驳斥道:“铜雀瓦砚这么多年我见的多了,统统都是后世的仿制品。我看呐,能流传到现在的铜雀瓦砚,可以说就没有真品……”
  孙老干咳了声,打断了他们的争吵,道:“《晁氏客录》中记载,‘铜雀瓦砚有三;锡花、雷布、藓疪是也,风雨雕镌不可伪’。真正的铜雀瓦是伪造不成的。究竟是真是假,咱们直接上手鉴定一番,看个分明。”
  “知道老孙你护着徒弟……”有人呵呵笑着,不忘调侃一声。
  “……”
  话是这么说,众人也知道孙老说得不假,凑过去依次地观察。反倒是瓦砚的原主谢流韵,被挤在外面,远远地根本看不清楚。
  索性她也不挤上去,轻声细语地向不明所以的父母解释铜雀瓦砚的由来。
  建安十五年,曹操下令在邺城修筑铜雀台,据说烧制筒瓦时用材十分讲究,用的是后来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的材料,“澄泥以络络滤过,碎核桃油方埏填之,故与众瓦异焉”。只可惜,如此富丽堂皇的铜雀台,最终也没逃脱名殿的命运,被付诸一炬,宫殿从此破败不堪。
  瓦砚的由来已久,无外乎材料易得,价格低廉。不过,普通的砖瓦材质疏密不均,储墨易干,于是废弃荒野的宫殿那些久被地下湿气浸润的殿砖殿瓦就成了抢手的东西。因做工考究,铜雀瓦砚不知何时起开始走红,及至宋朝时,已经称得上是万金难求了,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的铜雀瓦砚,而不是那些逐利的商人们做出来的赝品。
  关于这点,虽然阮老说得不中听,谢流韵也是承认他的话,那就是,真正的铜雀瓦砚能流传至今,可以说寥寥无几。至于她手里这块,玉坠的反应固然强烈,但若确切地让她说出是什么年代,她还真不能肯定,只知道,年头定是很古。
  她有信心的是,就算是仿制品,那也是古董,相比起她当时买那一大箱子东西花的三四百块钱,绝对是超值的。
  谢父谢母的眼皮跳的厉害,两人也见过谢流韵摆弄那个几乎要掉渣的瓦片,根本不相信那玩意居然是古董,谢父还笑着说:“要是这瓦是古董,那你爷爷留在村里的房子屋顶上,满满的都是古董了。”
  如今,看看那群围在桌子边争论不休的老专家们,他们有点不能接受。
  和他们相同的,是同样在大厅里看热闹的褚绎心和韩执易。
  本来两人以为,今儿走完拜师仪式就已经算是结束了,谁知,转眼间新来的小师妹就给了他们这么一个意外。
  褚绎心推了推眼镜,看谢流韵的眼神几经变化。
  他是孙老的第一个弟子,入门最早,技巧掌握的也最完善,在一个小拍卖行工作。当然,和罗老相比起来差得远了,不过,在燕京也算是个很不错的工作了。
  他出身一般,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一点点奋斗,因此,在富家公子韩执易拜入师门,他和韩执易面上保持地还好,实际上两看两相厌。他认为韩执易难得拜入孙老名下,却不认真钻研,只搞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半点用的小手段。
  对于谢流韵的入门,他面上不说,对孙老看人的眼光并不怎么相信——这么年轻漂亮一个小姑娘,谁相信她会认真学?!大概是孙老被朋友拜托才不得不收下的。
  因此,对上谢流韵,他的态度才显得有些冷淡。不过,在收到谢流韵送的清代鼻烟壶后,先是一惊,等现在再看到顾老他们的举动,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是不是不对。
  正在他考虑要不要上去再和谢流韵好好沟通一下师兄妹的感情时,韩执易已经笑眯眯地走向谢流韵了。
  他在心里暗骂了句,反而挺直腰背,不再去看谢流韵他们如何。
  正在这时,顾老群里爆出一句:“居然看不出来赝品的痕迹,难道是真的?!”
  一时间,满厅堂人的视线,都被吸引了过去。


第25章 铜雀瓦砚2
  要说铜雀瓦砚是真的古董,谢流韵并不惊讶。
  因利驱使,造假冒充是铜雀瓦砚的,千百年来始终不绝。市面上那么多铜雀瓦砚,真正称得上古董的也不在少数,毕竟宋明清哪一朝的器物,放在今天,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可顾老他们见惯了价值连城的古董,还能爆出这么惊讶的一声,除了谢父谢母不在状态神色茫然之外,谢流韵,连带着褚绎心、正朝她走来的韩执意两人,意识到顾老等人话里的意思之后,也都愣住了。
  他们下意识地往前走两步,想要听得更仔细些。
  厅堂正中,围成一圈的顾老他们没工夫理会褚绎心他们,还在争论不休。
  有人驳斥道:“瓦片是多么脆的东西,本来就不容易保存,几千年下来,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岂不是件怪事?!再说,现在造假的手法也很高明……”
  “那你看看这锡花、这雷布,还有藓疪,不经年累月,哪来的这种痕迹?你给我说说怎么个造假法……”
  “哎,老徐,老罗,你俩别那么大的火气,咱们再看看,再看看。”
  “老罗说得对。而且,就算不看锡花,砚台上的刻章年代不一,落款也都不是同一个人,正是传承有序的表现……”
  “……”
  一行人就此争论不休,听得旁边围观的谢流韵等人精神贯注,情绪激昂。
  没想到今儿来,还有这等开眼的机会,韩执易收回被惊呆的神智,笑逐颜开,凑到谢流韵身边,先乖巧地向谢父谢母打了个招呼,之后对她悄声恭喜道:“运气不错呀小师妹,真正的铜雀瓦砚价值不菲,拿去拍卖场上绝对力压群雄……”
  “老师他们还没得出结论呢。”谢流韵笑道。
  “呵呵,别看还有人反对地激烈,你接着看就知道了,徐老就是嘴硬,战斗力渣地很。”韩执易信誓旦旦地说,“你看现在十个人有六个都说是真的,还有两人不敢下结论,那就有八成可能是真的。”
  果然,论到最后,大部分人都达成了共识:这块瓦砚是真正的铜雀台瓦砚。
  严格来说,在场的都是一方专家,眼光锐利的很。而铜雀瓦砚到底长什么样,规制如何,身为古玩界的大拿,自然记得清清楚楚,鉴定方法也别无二致。至于不相信,无非是瓦砚真正流传至今确实不易,猛然有人轻描淡写地拿出来,情感上很难相信罢了。
  但真的毕竟是真的,能蒙过在场这么多人的眼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正流传至今的铜雀瓦砚,有多么珍贵呢?从宋朝至今的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来,什么“往日奸文须九锡,今朝片瓦尚千金”,什么“土花蚀残瓦,价重珊瑚枝”,一砚难求,及至传到了现在,更是不得了。
  难得冒出来这么一个真砚,还保存得如此完好,传承有序,勾起了满场前辈们的收藏之心。先前那般争论激辩的场景瞬间变了一个模样。
  “哎,老夫的收藏里正好少了件名砚,这砚台配上我那块乾隆御提十景诗彩墨,可是相得益彰,诸位老友,可不要和我抢。”
  “去去去,你那古墨才值多少钱?这瓦砚可是稀缺之极,放到我们马上要开始的秋季拍卖会上,我敢担保卖出天价……”
  “说钱就无聊了,一锤子卖了日后不能欣赏,岂不是憾事?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宝物。我有一幅齐白石的画作,要是瓦砚的主人愿意,交换收藏也是一件美事嘛。”
  “对了,瓦砚的主人呢?”
  一群沉浸在瓦砚中的长者们这才想起来,抬头四顾。
  “小姑娘,你过来。”最先反应过来的顾老笑眯眯地冲谢流韵招手,他原本体型圆润,笑得眼镜眯起,应该是憨态可掬地神情,偏偏被人瞧出来了几分奸诈。
  谢流韵在旁听了不知多久,见顾老叫她,连忙上前去:“顾老,您叫我?”
  她对顾老的感觉很好,无论是从外形看,还是拜师仪式之后顾老最先招呼她,很能增加好感度。偏巧,旁边有人不客气地拆台,笑道:“小姑娘,我劝你离老顾远点儿,他叫你可没什么好事。”
  这个话题看来颇得众人心,连连有人附和:“对嘛,我们可被他敲过不少竹杠……”
  “老顾一叫,登时觉得自己的收藏不安全了……”
  顾老尴尬地朝周围拱手:“行了行了,几十年的老伙计,给老夫点儿面子。再说,现在博物馆里什么宝贝没有,还稀罕你们那些破铜烂铁不成?”
  众人大笑。
  闻言,谢流韵反倒有些惴惴不安了。
  看到她的神色,顾老放缓了神色,扯出自然之极的笑容:“小姑娘,你这砚台,准备出手么?”
  从砚台被解出来,到现在鉴定是真正的铜雀瓦砚,算下来还不到两个小时,谢流韵确实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这个砚台。
  放在家里?
  还是卖出去?
  选择恐惧症的她对上面前这么多双期待她回答的眼睛,尴尬地道:“众位前辈,我才知道这居然是真铜雀砚,之前从来没想过……”
  她先前觉得就算是古董,价值也不会高到那里,索性收在家里自己欣赏得了。可现在……
  这种价值千金的古董,放在家里未必安全,单看眼下谢父谢母惶惶不安的神色就知道了,非但不是什么荣耀之事,反而成了负担。
  在座的都是人精,见她眉眼间神色浮动,就知道有机会,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当场竞价。今儿本来是来当拜师礼的座上宾,谁能想到还能遇到这么个稀世之宝?!就算有人意动,盘算盘算手头上的资金,能拿出来够这个瓦砚身家的,也确实不多。
  有几个念头通达的,已经考虑到怎么回转资金,或者以物易物了。现在不成,回头再找老孙做中间人,也方便地很。
  这些念头,众人没表现出来,因此一时之间,气氛缓和,顾老笑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