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农家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满枝是认真执行医生的话,不让他下地干活,哪怕是轻体力活都不让他动手。他天天在家也只剩下吃了睡,睡了吃两件事。
  她以为这样能让赵树新的病情好得快,却不知道赵树新都快郁闷死,偏偏他还不能说不行。他只要提出干活,钱满枝就是一脸快哭出的表情,他只能退一步。
  赵树新出面抓阄也没有了运气,牛先归赵树理家用,孙燕对结果还算满意,她也就不偷偷在心里骂赵父。
  钱满枝本来就打算自己拉着板车去,她没有失望更不会生气,只是可怜赵乐乐要跟着受苦。
  赵树新哪怕有些重男轻女,赵乐乐也是夫妻俩的独生女,这么多年不说是宠着长大,待遇确实是村里女孩子间少有。
  让他看着如花似玉的闺女去干重体力活,他也不忍心看,可想到身体间隔次数越来越来的阵痛,他是闭着眼睛狠心让赵乐乐一起去送粮。


第15章 分数
  钱满枝带着赵乐乐早出晚归,花四天时间才忙完。母女天天在烈日下晒的结果就是不仅变黑,更是晒到脱皮。
  赵乐乐脖子后面都是大块的红肿,抹上药效果也不大,还是继续脱皮中。钱满枝天天太阳底下晒习惯,她的情况要好一点。
  赵乐乐年纪小皮肤嫩,脱皮的地方一时半会不会好,钱满枝都严禁她出门再被太阳晒。
  “妈,我想去学校,考试成绩这两天快出来。”赵乐乐不想被关在家里,她还掂记着中考结果。
  “成绩出来也不会跑,你急什么?你小明哥也要去学校,你可以让他帮你打听。”赵树新是从赵母嘴里知道这事,赵小明想知道考试成绩哪天出来,他是隔几天就去一趟学校问成绩。
  赵乐乐低头一脚踢开脚底的石子,不高兴地道:“我不问他。”
  “为什么?”赵树新希望赵乐乐和堂哥打好关系。她没有亲兄弟,连个姐妹都没有,还不好好和堂兄弟打好关系,以后嫁人谁给她撑腰。
  “不为什么,我就是不想。”赵乐乐回答的有些冲。
  “行了,她不愿意就算了。”钱满枝是不相信赵乐乐能考出什么名堂。
  赵乐乐虽然不高兴钱满枝不相信她,可也为赵树新不再逼问而松口气。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她就是不喜欢赵小明,平时连叫他一声哥都是不情不愿。
  赵乐乐不喜欢大伯家两个堂哥,赵小明更不喜欢她。他暑假里天天盼着出成绩,算着差不多出成绩才天天跑一趟学校。
  村里其他人看到却笑他不知天高地厚,想读大学吃公家粮,也不看看家里先人埋得好不好,有没有那个命。
  赵小明当然不知道村里人当面夸他,背后却是各种阴暗思想,只等着他落榜后嘲笑他。他不知道考试结果如何,但是心里早就下决定,今年要是没有考好,他还要复读,一定要考出小山村。
  他高考结束之后也没有放松学习,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每天都有看书刷题,他其实对高考成绩心里也没底,只是面对家人期盼的眼光,选择信心十足的说行。
  赵乐乐不知道赵小明是装出来的自信,以为他是估分结果不错,心里还酸溜溜嫉妒好几天。她的成绩预估还行,但是光分数好没用,还得看成绩在全市的排名。
  她还在等待,赵小明却是在学校等到结果。
  学校老师其实早就通知过日期,他只是想早一点知道结果才天天跑学校,好在功夫没有白费。
  学校老师天天见他,拿到结果后也没有耽误,马上把分数报给他。这个分数肯定不算好,不过对赵小明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至少过了专科线,他可以不用再复读。
  “老师,我不可能这么少吧?才四百多分?”赵小明对这个分数不接受。他一直幻想着能考上大学,风光的拿着录取通知书回村显摆,他要好好出口恶气。
  这些年家里供他们三兄妹读书,不知道多少人劝父母说读几年算了,读再多书还是回家种田,完全是浪费钱。
  赵家能在村里特立独行送孩子上学,都是因为赵母的一点想念。她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如果不是逃难避祸,她根本不会嫁给赵父。
  赵母和娘家人失散,她这么多年还记着娘家曾经的风光,心里还是盼着有一天能找到失散的娘家人。
  她怕真有那一天,她这支的子孙不读书,会比兄弟姐妹的后人差,这才宁愿穷一点也要送孙辈上学。
  赵小明从小听着赵母讲的故事长大,他从小就立志要考个好大学,争取让赵母长脸高兴。
  现在这个成绩只能上最后一个志愿,那是他胡乱凑数填的省内一所专科学校。
  “老师,我想复读。”赵小明满脑子都是想着更好的学校,他根本不想去那个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的专科学校上学。
  “赵小明,你先回家和父母商量后再决定。”老师把复读的风险一条条告诉他,让他不要冲动做决定。
  老师也是一片好心,学校每年都有不少复读生,他还见过越考越差的学生。那成绩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赵小明没有考上想复读他肯定欢迎,可上专科线还想复读,万一明年连专科线都没上,又怎么办?
  赵小明心情复杂的回家,录取通知书还要等一等才能收到,他要回家商量复读的事情。
  孙燕第一个反对复读:“小明,第三志愿也是大学,你为什么不去,还能分配工作,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还要复读,万一明年没考中怎么办?”
  赵小明被孙燕的乌鸦嘴气到:“妈,你就不能说一点好话。”
  “我只是实话实说,你不能光想着好事,你多读一年家里又要多花多少钱,你以为家里钱多?”孙燕是不懂本科和专科的区别,对她来说只要是大学就好,更何况还包分配工作。
  当年如果赵母拦着,她早就劝赵小明考个中专早点出来工作,何必多读三年书,浪费家里的钱。
  “妈,我是你亲生儿子。”赵小明痛苦的很,他没想到平时疼爱他的亲妈会第一个反对。
  孙燕翻着白眼道:“废话,反正我不同意。”
  赵树新和赵父都不说话,家里的俩个大男人决定把这件事交给女人决定。
  赵母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哪个选择更有利,她当然希望孙子读本科,最好还能读名校,可她也知道现实的困难。
  村里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大学生,就知道考大学有多难,赵小明今年能上大专,可明年的成绩还是未知数。哪怕不像孙燕说得那样差,可复读一年还是考个大专也是无用功。
  没人敢保证赵小明复读一年一定能考上本科,哪怕他自己都不能保证。
  学校老师也提醒过他,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应届生要高,这一点赵小明还没和家里人提,他也有小聪明。
  赵母叹口气,半是劝自己半是劝赵小明:“这事先放一边,等收到录取通知书再说。”


第16章 复读
  赵小明很不甘心,可家里长辈没有一个明确支持他复读,他有再多的不情愿也只能收起来。
  在通知书收到之前,他每天还要和大家一起下地劳动,赵母是怕他想不开,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里。
  赵小明在烈日下痛苦的劳作,他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刚拿到中考成绩的赵乐乐。
  赵乐乐的分数还不错,排名也算靠前,老师告诉她可以安心在家里等着录取通知书。
  赵乐乐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钱满枝只高兴一会就问她报的哪些学校,这些学校要不要学费。
  “不知道。”赵乐乐选择学校时并没有太多主意,都是听老师的劝告填的志愿,又哪里知道这些细节。
  赵树新劝钱满枝不要着急,闺女考得好就该奖励,钱的事可以再想办法。
  “你说得简单,你这天天吃药都是钱,花钱如流水,上哪想办法。”钱满枝提到钱就开始心情焦虑,她恨不得能得一笔横财。
  “唉!我当初说不去省城,你还不听劝,要我说这些药吃着也没用,一点都不见好,我开点止疼片就算了。”赵树新现阶段对中西药都失去信心,他吃药吃到舌头发苦发麻,已经到看到药都反胃的程度。
  “你不吃药难道在家等死,医生也说会有奇迹。”钱满枝知道赵树新的病不好治,可这心里总还是盼着奇迹发生。
  “医生的话你也信,他们当然捡好听的话说,难道他们还说我这病不能治,早点回家等死。”赵树新对自己的身体有数,他已经不相信医生的话。
  “爸,你到底是什么病,你不是说只是胃病,为什么总吃药也不好?”赵乐乐早就怀疑不是胃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问。
  赵树新不耐烦的挥手:“大人说话,小孩子别问那么多!”
  赵乐乐还是没有打听到结果,她只能暗中期盼赵树新的病早点好起来。
  一个星期之后,学校老师找到赵乐乐家,为她升学的事而来。
  学校派了两名老师,她的班主任和一名负责招生的老师,老师们希望她能放弃中专,继续在本校读高中,等三年后再参加高考。
  “赵乐乐爸爸,你家乐乐成绩好,你不应该放弃。赵小明同学是您侄子吧?他今年考上大学,您应该知道,难道您不想孩子更有出息?考上大学之后可以选择的工作更多,毕业后有机会留在省城,说不定还能留在京城,您想想看……”
  学校的老师都有一张巧嘴,也知道关键在家长,要劝必须从家长下手。招生老师的话都没有错,可惜他不太了解赵家的情况,举例没举对,更不该提外面的大城市。
  赵树新的思想比较传统,他是希望赵乐乐读点书,有份安稳的工作,然后嫁人生子就行。赵乐乐真要留在省城他反倒担心,外面的大城市有什么好,一年到头都难回家,这生个孩子和没生有什么区别。
  “老师,你们说得都对,你让我再考虑几天。”赵树新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老师,干脆用上拖字诀。
  他要留两位老师在家吃饭,老师却说还有其他学生家里要去拜访,只能约定下次再吃饭。
  老师们不肯留下吃饭,赵树新送老师走的时候,把自家种的葡萄送给老师不少,让他们路上拿着吃。
  两位老师进院子就看到葡萄藤上挂满的果实,他们看着赵树新站在葡萄架下摘,这次倒没有客套的阻拦。
  赵树新把老师送走,关上院门才垮下脸:“乐乐,你别听老师说得好听,读大学当然好,可是你能保证一定考上?我们还是等中专通知书,好好上个中专,早点出来工作,还能多赚几年工资。”
  “爸,小明哥都考上。”赵乐乐的言下之间是堂哥的中考成绩还不如她,他能考上大学,她三年后也一样能。
  “你别听你们老师的话,你小明哥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他真要考上你奶奶早就通知全村的人吃流水席,哪还会藏着不说。我等会过去问问什么情况。”赵树新知道老师不会骗人,但是他更不相信侄子考上大学,低调可不是赵母的行事风格。
  “行了,你赶紧去问。”钱满枝对赵树新把侄子看得比自家闺女重要很不满,她可不觉得赵家俩个侄子能有多好。
  赵树新也不介意钱满枝生气,反正她就是这样的性格,三天两次就为一点小事上火。他只要装看不见,等她气消自然没事,可他要是回话才糟……
  赵树新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来到赵树理家,这栋房子还是赵树理结婚那年建的屋子,二十多年过去已经破旧得不行。
  “大哥!”赵树新进门就见到赵树新在削竹子。
  “你来啦!”赵树理头也不抬的打招呼。
  “爹和娘呢?”赵树新没在屋里看到人。
  “他们去山上采草药,你有事?”
  “没事,我是想问问小明高考的事,听说成绩已经出来。”赵树新开门见山的问。
  “嗯,考上了,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赵树理把篾刀把竹子劈成细细得一小片。
  “真考上?怎么不告诉我。”赵树新大受打击,他这个亲叔叔都不知道,这也太伤人心,他比外人还不如。
  “他想复读。”赵树理说到这里,终于停下手中的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废弃作业本裁成的小纸片,拿出烟丝卷好后用口水粘湿纸。一根自制香烟诞生自此诞生,他再划燃火柴把香烟点燃。
  “为什么?”赵树新后退一步才问,生病后他的生活习惯都改变很多。
  “他说这次没考好,只能上什么大专,我也没听懂,反正他的意思不如大学好,他一定要读大学。”赵树理心里也矛盾着,正好赵树新过来,拉着他聊一聊,也好听听他的意见。
  “娘怎么说?”赵树新也不懂这些东西,他哪里能给出什么建议。
  “不知道,娘说等收到通知书再说。”赵树理也猜不透赵母的想法。


第17章 通知书
  赵小明每天混沌着过,下地也是做个样子,干十分钟能休息半小时,一天下来偏偏还累得腰酸背痛。他的身体并不瘦弱,干活却是个花架子,还不如年近七十的赵父,连赵小芳都可以嘲笑他干活不行。
  赵小明干活比不过其他人,心里的火不好发出来,却可以冲着赵小芳去。兄妹俩你来我往的对骂,一个比一个幼稚,赵小明也不嫌弃丢人。
  大人们都忙着干活,没人搭理兄妹俩,等到赵父休息间隙,兄妹俩不约而同闭嘴。
  赵父点一根自制卷烟,只当不知道兄妹俩的口舌之争。
  现在地里的活其实已经不多,但是他喜欢把全家都喊出来一起干活。赵小明是被逼着出门,他干活的样子让赵父意识到不对。这个孙子太不像农村人,干什么都不行,还不如赵小芳能干,难怪会被她嘲笑。
  赵父能看到的事,其他人也能发现,都觉得他还是读书进城好,要留在村里连种地都不会,只有饿肚子的份。
  赵小明也不管家里人是什么想法,收工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等饭熟赵小芳喊他吃饭才起来。
  赵小明天天在家阴沉着脸,家里长辈不说,赵小芳不敢说,赵小军却是不乐意天天看他脸色。他是长子嫡孙,从小也是受尽宠爱长大,读书他是不行,赵父却依旧看中他。
  小伙子身板好,一米八的大个头,站出来就能震住一群人,这要村里的作用可不小,这是赵小明暂时读多少书都比不上的地方,除非他以后能成城里干部。
  赵小明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哪怕他已经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
  “奶奶,我不想去上学。”赵小明对录取通知书上的几个大字很不满意,这不是他想去的学校。
  “你不想也得去,这学校有什么不好。”赵母在衡量之后做出决定,家里钱的不多,不可能再供赵小明多读一年高三。
  “奶奶,我想读本科,这只是专科。”赵小明已经和家人解释过无数次,可家里人对两者的区别还是一知半解。
  “你想读也没用,谁让你自己没本事,你要考上我还能不让你去,要怪就怪你自己分数不够。”赵母的话也带着几分刻薄,哪怕是最喜欢的孙子,她说话也是毫不留情。
  孙燕不忍心看小儿子失望的样子,赶紧出声打圆场:“小明,听你奶奶的话好好去上学,你可是村里头一份,多少人都羡慕你。”
  “二哥,妈说得对,你什么时候去城里上学,我想去城里玩。”赵小芳长这么大,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只是镇上,她特别想去城里看看。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下,你要不想上学也可以,回家跟着我种地。”赵父忍不住敲敲烟袋,他看不得男孩子哭哭啼啼的样子。
  赵小明听到回家种地,下意识地接抖一下,这个暑假种地可把他累坏了,他这辈子都不想再种地。
  事情已经有决定,那剩下的事就是要为赵小明去上学而准备。这所专科学校座落在本省本市,从县城出发也要一个多小时。
  赵家全家都开始行动,为赵小明准备上学的行李,明明离开学时间还有一段距离。行李其实很容易准备,难的是上学的钱,哪怕学校学费并不贵,可学杂费加上生活费也是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对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很大一笔负担。
  赵树理也只能出面去亲戚朋友家借,第一个被他盯上的目标当然是赵树新。
  这几天他因为小儿子收到录取通知书而高兴,还不知道赵乐乐也同样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
  赵树理登门的时候,赵树新也正在发愁。
  赵乐乐收到的是减免学校的师范类院校,可不要学费生活费也是一笔大开支,这又不比在镇上读中学,可以背着粮食去学校。
  赵乐乐要去学校上学,家里的被子都得准备新的,那些旧棉被实在拿不出手。上面尽是老鼠咬的洞不说,颜色发黄沉旧,在家里用还没人知道,背去学校却是给孩子丢脸。
  赵树新已经让钱满枝去想办法借几斤棉花,借不到就得花钱去买,他们家里去年的旧棉花全都卖钱换钱。除了准备一套新行李,还得替赵乐乐做两身新衣服。
  不是她以前的旧衣服不能穿进城,而是她今年又长高不少,旧衣服都不能穿,必须得做几身新衣服。
  赵树理进门直接开口借钱,这些年他都习惯这样的作风,兄弟俩有什么事不能直接说。他以为赵树新会问他要多少钱,然后想办法帮忙凑出来,毕竟这是侄子读书的大事,他这个当叔叔的不出大力,谁出力。
  赵树新确实想出力,可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哥,小明的事我也没办法帮忙,乐乐今年也要去城里上学,她和小明的学校挨在一起,兄妹俩都考到市里去,只是一个是大学,一个是中专。我手里也没钱,你去找其他人借借看,让大嫂回娘家去借,外甥有出息,舅家总不能当摆设。”赵树新好心出主意。
  “老二,你没钱借就算了,不用你来替我出意。”赵树理不太高兴,他本来还指望赵树新当兄弟的能拿他一把,他承担大部分,自己再想办法凑一凑剩下的部分。
  谁知道今年赵树新会不留情面的直接拒绝,他一时之间上哪去借钱,指望孙燕娘家,那可是只进不出的主,比他还小气。
  赵树新拒绝借钱,钱满枝是最高兴的一个。她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赵乐乐的生活费都只能紧巴巴先凑出来一个月的份。赵树新要是敢不顾家里经济条件,答应借钱给赵树理,她就要带着赵乐乐回娘家。
  钱满枝是高兴了,连赵乐乐也跟着松口气,她也不喜欢家里把钱借给大伯一家。明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偏偏赵树新不会拒绝赵树理,总是一次次答应他的要求。
  这次赵树新直接拒绝,母女俩只差没有放鞭炮庆祝。她们嘴上当然没说,但脸上的高兴的表情却是瞒不过赵树新,他只能无奈苦笑。


第18章 逼迫
  赵树新不肯借钱,赵树理气得头也不回离开,他要回去告状。
  赵母听完赵树理的诉苦,二话不说冲进赵树新家里,她要问他为什么不借钱,亲侄子上学这么大的事,都不帮忙。
  “妈,乐乐也要上学,我又在吃药,你让我上哪弄钱?”赵树新对亲娘也很无奈,侄子再亲也不过亲闺女,他再重男轻女也不会傻到这地步。
  赵母可不是个讲道理的人,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逼着他拿钱,反正不能让赵小明空手去学校报道。
  “妈!”赵树新为难地喊一声。
  “哟,亲家母,你也过来替乐乐庆祝。”钱母的声音突然传出来。她还不是一个人过来,钱父也跟着一起进屋。
  “妈,你怎么来啦!”钱满枝惊喜的打招呼。
  钱母指着闺女骂:“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乐乐考学这么大的事,你也不知道回去说一声。”
  钱父跟着点头:“你娘特意给乐乐送东西,这是她去找裁缝做得一套全新的床单被套,让乐乐带去学校用。”
  “爹,娘,谢谢你们,乐乐,快去给你外公外婆倒茶。”赵树新暂时把赵母放一边,招待岳父母。
  赵母正被钱母拉着手说话,她脸上还有一丝不自在,不知道刚才的话有没有被钱家二老听去。她再不讲道理,也知道这事有些不讲究,要是让钱家人知道,又是一番口舌。
  “亲家母,你们从哪知道的消息。”赵母打探道。
  “哦,乐乐学校里的张老师她娘家嫂子的妹子嫁到我们村,我听到消息就拉着老头子过来,还是亲家你有福气,听说你小孙子也考中大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亲家,你要请我吃酒,哪一天摆酒?”钱母其实没听全,可她从最后两句也能猜出来赵母上门是为什么。
  赵树新是晚辈有些话不能说,她可不怕赵母,几句话就把话题转移开。
  赵母想顺着钱母的话吹嘘显摆小孙子有多厉害,话到嘴边才警醒她过来是为钱,没要到钱谁说话都不好使,她可不会给钱母面子。
  赵树新脸色难看的盯着赵母,当着岳父母的面被打脸,他心里只有气愤,他难道不要面子。
  赵母才不管他要不要面子,反正不给钱她不走。
  “亲家,不管你是要钱还是借钱,那都是你们母子之间的事,我可都管不着,我只想知道乐乐的学费有没有准备好。”钱母不理会赵母那些诉苦的话,她只关心重要问题。
  赵树新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