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农家女-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的事。”赵母点穿事实。
“乐乐是我女儿,小明只是侄子,这事你该找大哥,别找我。”赵树新觉得他是白对两个侄子好,那天不帮他说话,后来也没上门看他。他也不是傻子,两个侄子也是相信孙燕的话,怕他的病传染才不多接触。
赵母被赵树新的话气到,要不是孙燕太小气,她也不愿意上门。
自从生病之后,小儿子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大,看在他身体不好的份上,大家没有多计较,结果就是惯得他脾气越来越怪。
第22章 抢
赵母和赵树新母子俩又是闹到不欢而散,俩人为一床棉被争论到各不退步,赵母气到搁下狠话才离开。
赵树新气得开始咳嗽,钱满枝担心地看着他,这个时候她可顾不上考虑赵母的心情,反正惹她生气的是亲儿子。
赵树新咳了好几分钟才停下来,他用手捂着嘴,咳到后面感觉喉咙里咳出好大一口浓痰。
赵树新摊开手心,绿色的痰里带着血丝,看清的那一瞬间,他脸色大变。
钱满枝站在他身边同样也看清,他想收回手藏起来都来及。
“你怎么样?”钱满枝忧心的问。
赵乐乐也被吓得大喊:“爸,你没事吧!”
赵树新被血丝吓住,根本就没有听到妻女的话,脑子里充斥着他将死的信息。
“树新,树新!”钱满枝大声在他耳边喊叫。
赵树新的感受到鼓膜都被震动,他神不守舍的问:“我是不是要死啦?”
钱满枝摇头:“不是,你只是一点小舒服,你别胡说。”
“真的?”
“嗯,你不会死,我们去医院。”
“好。”赵树新想到第一次看的医生,心里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
赵乐乐已经被吓呆,六神无主的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钱满枝却顾不上安慰她,而是催着赵树新先去医院。
夫妻俩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存款都带上,临出门时交代赵乐乐看家。
赵乐乐也想跟着去,可想到来回县城的车费,老实的她默默放弃这个想法。
赵树新被这口痰吓住,路上一直是神不守舍的样子。如果不是钱满枝跟着,他身上的钱被人全偷走都不会发现。
夫妻俩到医院进行完一系列检查,医生摇头告诉他们痰里的血丝影响并不大,但是肝腹水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他的病必须抓紧时间治疗。
赵树新以为马上就要死,听到医生给他判死缓,知道不用马上死,他的心情又恢复正常。
夫妻俩无视医生好心劝告,拒绝去省城治病。赵树新的病已经很长时间,钱满枝半是被洗脑,半是无奈接受现实,不打算再去省城治病。
夫妻俩拿着县医院开的药回到家里,赵乐乐看到他们回家才放松心情。
赵树新去医院的事对谁都没说,赵母也就不知道她走之后发生的一切,她还一门心思的想办法要把赵乐乐的那床新棉被抢到手。
赵母嘴上说抢,实际上也没别的办法,她直接带着赵小明跑到弹棉花的工匠家里。工匠也是村里人,自然也认识赵母。
赵母找上门说这床被子是给赵小明准备的,他还真没有怀疑的相信了。
赵母让他等棉被完工后直接送到家里,没过脑子的工匠也点头答应。这要是别人说的话,他还要怀疑,可赵母和赵树新都在一个村里住,大家又都知道赵小明要去上大学的事,这新棉被不是给他准备还能给谁。
赵树新想要自己用也不会挑这个时候,等下半年的新棉花上市,再做棉被又能便宜不少钱。
赵母办好这件事后,得意的回到家,还让赵小明不要往外说。
“奶奶,叔叔不会说什么吧?”赵小明心里还是有点发虚,他怕赵树新找上门。
“怕什么,我是他老娘,他还能拿我怎么样。”赵母是有恃无恐。
赵树新和钱满枝自然不知道这事,一直等到快开学,迟迟不见弹棉花的工匠把棉被送上门,钱满枝上门催问才知道此事。
“你这人怎么这样,你怎么能把东西随便给别人,那是我订做的棉被,棉花也是我给你,现在没东西你让我怎么办?我家乐乐还等着用,我要不过来问,是不是就一直不知道。”钱满枝生气的指责,她庆幸事先并没有付工钱。
工匠被无端指责心里也不舒服,当即反驳道:“这不能怪我,是你婆婆说东西给她就行,说是替赵小明弹的新棉被,我想着你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住在村里,她也不能骗人。你别找我麻烦,我还要找你要钱,你婆婆收下东西还没给工钱,说是找你们要。”
钱满枝棉被没拿到,还被催工钱,她当然不肯干这种赔本买卖。她跑回家找赵树新,让他去找婆婆把棉被要回来。
学校马上要开学,家里又没有棉花,她想再给乐乐准备一床新棉被都来不及,必须把拿走的棉被要回来。
赵树新以为赵母之前留下的狠话只是说说,他没想赵母当真会用抢的手段。他没有钱满枝那样生气,但心里也不太高兴。他现在身体不好,家里的存款又不多,确实没有办法再像以前一样帮侄子买这买那。
夫妻俩一起找到赵母,希望她把那床棉被还给他们。
赵母已经拿到手的东西,怎么可能再还回去,她是那种好话的人吗?
“娘,求求您!”钱满枝向婆婆低头说好话。
“你求我也没用,小明已经提前去学校,棉被已经被他带上火车,你们要有本事就去追回来。”赵母气定神闲地说道。
赵树新和钱满枝对视一眼,都不肯相信,赵母却让他们自己在屋里找,找出来算他们本事。
赵乐乐慢一步过来,她可不像父母还抹不开脸面,她直接冲进屋里查找,不管是人还是棉被,能找出来一样都好。
赵树新站着没拦她,钱满枝喊两声没喊住,也就停下来看着赵母。
赵母冷笑着任他们打量,反正东西和人都不在家,她怕什么。
赵乐乐失望地从屋里出来,她摇头告诉父母什么都没找到。
赵树新和钱满枝对视一眼,这下子麻烦了。
“娘,你怎么能这么做,乐乐也要去上学,你让她怎么办?”钱满枝开始哭诉。
赵母叉着腰骂人:“呸,那是你的事,我管她怎么办。你们不是本事大,不给你们点厉害看看,你们当老娘好欺负。”
赵树新的脸色一会白一会红,等赵母说完,他才板着脸道:“娘,这是最后一次。你不讲理我也没办法,棉匠的工钱你去给,我没拿到东西,也没有钱给。”
“我们走!”最后的话是他是对着钱满枝和赵乐乐说。
第23章 报到
钱满枝回到家才发愁,家里没有新被子,家里的旧棉被拿出去都不好见人,带到省城肯定要给闺女丢人。
赵树新也没办法,只有两天时间,临时想买也不到合适的棉被。
赵乐乐被赵小明截胡,心情当然不好,可看着父母发愁的样子,她还得安慰他们。
“爸,妈,我可以带旧被子去学校。”赵乐乐也不是不在乎同学嘲笑,而是家里条件不好,她早已经接受现实。
钱满枝叹气道:“我再缝一屋被罩,棉被藏里面,什么样子别人也看不到。”
赵乐乐想说不用,想想初中的寄宿经历,猜测省城的同学只会更不好处,也就同意钱满枝的做法。
赵乐乐去学校那天,赵树新和钱满村一直把她送上直达星城的汽车。夫妻俩在开车之前还千叮嘱万嘱咐,让她注意安全,到学校后一定要马上写信回来,不要让家里担心。
赵乐乐都点头应下,等汽车发动开起来,她才挥手道别。
赵乐乐坐了五个多小时的汽车才到星城,她还需要再转一次公交才能到学校。
她带的行李太多,又是第一次进城,完全摸不着东西南北的她,只能拖着行李找警察叔叔问路。
车站里人来人往,还有人好心地给她指路,她却吓得后退一步,出门前钱满枝就警告她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赵乐乐拖着笨重的行李,四处寻找警察的身影,最终在车站角落里找到标志,顺着标志才找到附近的派出所。
她壮着胆子推开门问路,里面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很热心地指路,告诉她应该怎样坐车去学校。
“对不起,请问哪是南,哪是北,我有点分不清,能不能说左右。”赵乐乐听到向南拐,再向北走就开始犯迷糊。
工作人员每天遇到的人和事多,像赵乐乐这样的情况也常见,了解情况后从善如流的换成左右来给她指路。
赵乐乐听明白之后,谢过对方后才拖着行李去找公交车站。
九月虽然已经立秋,可太阳每天还是高高挂在空中,秋老虎的威力一点都不比炎炎夏日差。
赵乐乐拖着行李走到公交站台时,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额头上布满汗滴。公交站台等车的人并不多,上班时间工人都在工厂劳动,农民又不会闲着往城里跑。
赵乐乐运气不错,刚在站台站稳,开往学校的那趟公交车就进站。
她费尽力气和心思才从后门挤上车,哪怕她买了一张货票,还是得到售票员一个大大的白眼。
公交车在城里慢慢转悠,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才把她带到目的地,而这个时候时间都已经到四点多。
她早上七点就出门,结果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到学校,再晚一点只怕学校接待处的老师都下班。
赵乐乐顾不上打量观察学校环境,她拿着录取通知书急着先办各种手续。
学校的老师很热情,帮她办完手续还告诉她怎样去宿舍。
赵乐乐担心的就是晚上睡觉问题,得到老师指点之后,心里有底的她才边走边观察新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并不大,教学楼也不算多,学生宿舍更不多,女生和男生各占一栋。
赵乐乐看着眼前四层楼高的宿舍楼,这就是她以后要生活三年的地方。
红色的砖墙直接裸露在外,走上楼才发现宿舍楼里面也是简单的可怕,比镇上中学的条件并不会好太多。
赵乐乐分配的是八人间宿舍,应该说宿舍楼所有人住的都是八人间,除非有些宿舍没有满员,才会少一两个人的情况。
赵乐乐找到分配的宿舍,屋里四张双层架子床,已经有六张床都有主人,还好她不是最后一个到达。
她站在门口不说话,屋里的人看一眼,也没有人主动和她打招呼。
赵乐乐也不是外向的性子,她找到自己的那张床,把行李拖进屋,默默收拾行李。
她从小干惯家务和农活,收拾床铺对她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比她先来的同学还没收拾好,她这边就已经全部弄好。
宿舍里其他人看一眼,对她干活的水平刮目相看,却没有人夸她一句好,反倒有人隐晦的露出鄙视的意思。
赵乐乐坐一天的车,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又累又饿又渴的她也没有精神注意室友,她只想去食堂吃饭。
这个点食堂已经开饭,她准备吃完饭再去买一点生活日用品。她带的行李再多也没有这些东西,毕竟光是庸衣物和被子就已经让她费尽力气。
食堂的饭菜可能考虑到天南地北的同学,菜式的花样比镇上中学多,价格当然也比镇上中学要稍贵一些。
赵乐乐摸摸口袋,幸好学校有补贴,要不她都不敢在食堂吃饭,只能每餐买两个馒头回去干啃。
赵乐乐面对种类繁多的饭菜,一时间挑花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不说各种各样的菜,光是主食就有好多种,米饭,馒头,面条,米粉,更有凉皮、凉粉之类的小吃,这些其实都是主食。
赵乐乐什么都想尝试下,摸摸口袋后却挑了最便宜的饭菜尝鲜。时间还长着,三年的时间够她慢慢把食堂的饭菜吃个遍。
赵乐乐把饭菜吃进嘴里才发现味道做得也比镇上学校的食堂好,要是再便宜一点就更好。
饭后赵乐乐去买日用品,学校里就有这种带服务性质的商店。这种商店卖的东西不多,却全都是学生们需要的品种。
赵乐乐想买的东西全都有,她也不用再跑第二个地方买。她出门时带的钱并不算少,买东西时也就比平时大方一些。
商店里的便宜洗发膏她没买,选择了更好用的蜂花洗花水,这是服务站的阿姨热心推荐,说她枯黄的头发用这个好,多洗几次就能变得柔亮黑顺。
赵乐乐被说动心,看着价格也不算贵,狠狠心也就买下来。她买完之后才后悔,这东西和洗发膏又有什么区别,头发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她还不是一个黄毛丫头。
第24章 补贴
赵乐乐第二天才有时间写信,星城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学校里也有很多县城没有的东西,光是学校里的图书馆就让她大呼过瘾。
她在家里上学的时候想找一本课外书,除了作文书,连参考资料都不多,可是图书馆里却什么书都有,关键是还不要钱。
赵乐乐迫不急待的办好证件去借书,这是她喜欢呆的地方。
有了图书馆这个避风港,她在宿舍受到排挤也不在意,反正她每天只是回去睡觉,大部分休息时间都呆在图书馆,和室友关系不好也没影响她的心情。
一间宿舍八个人,三个同学来自农村,剩下的五名同学都是城里人,小县城也是城里人,人家只认户口本。
赵乐乐并不觉得出身农村有多丢脸,可室友们却嫌弃她家庭条件差,不愿意和她做朋友。
几个城里的室友吃点好东西也要躲着她们三个,赵乐乐不知道另两位室友是什么心情。她有次不小心撞见后,室友吃东西再客套的喊她一起吃,她都会礼貌的拒绝。
赵乐乐想不通,她也没有占室友便宜,她偶尔也会买零食请宿舍所有人一起吃。她自己是舍不得买零食,为还室友人情特意买零食请大家吃,结果还是没讨好。
赵乐乐也不是钱多,在那之后她尽量减少在宿舍的时间,和室友们也只维持表面的客套。
赵乐乐到学校后才发现学校的学费并不贵,每个月也确实有补贴,只是想全靠补贴完成学业也难。她们学校太小,又不是什么出名的大学校,各种奖学金和补贴都少,反倒各大著名高校的奖学金和补贴多,家贫的学生也不用担心学费问题。
赵乐乐写信告诉家里这些信息,她是不想让家里再借钱给大伯家。
赵小明的学校她也打听过,虽然赵小明只是大专班,但是那所学校在省内还是小有名气,其他专业也大都是本科。
赵小明只要好好学习,在学校里根本不用为学费发愁,哪怕拿不到各种奖学金,光是学校的补贴,他吃饭也不成问题。学费交不上也可以想办法申请助学金,用不着四处求人借钱。
赵树新收到赵乐乐的信,先是不相信,然后才在钱满枝的催促下拿着信去问赵树理。
赵树理和赵母看完信,都不相信这事,母子俩还一起批评赵树新,说赵乐乐和赵小明又不是一个学校,她说得话又不一定是真。
赵树新也不强求他们信,只是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上门借钱。
赵母听到这话可不高兴,上次棉被的工钱还是她付,她最近哪有上门借过钱。
赵树新也不争辩,转而说起自己看病吃药的事,暗示大家他手头真的没钱。
“你这病又治不好,我看你中药也别喝。”赵母不负责的给出建议。
赵树新没好气地摇头:“我早就没喝中药,最近都在吃西药。”
赵母讪笑道:“你怎么没说,是医生说的吗?”
“不是,娘,你以后还是别信那个医生。”赵树新语带不满的提醒。
“为什么不能信,你不信是你的事,我偏要信。”赵母容不得旁人诋毁老中医,她觉得对方医术好,是传说中的“神医。”
赵树新还要说,钱满枝扯住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赵树理和赵母不相信赵乐乐信里的话也正常,赵小明写信回家把学校夸得很好,说城里什么都好,唯一不好就是东西卖得贵,什么都比家里贵。
赵母曾经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她觉得星城的东西卖得贵才是正常,因此赵小明说学校发的补贴不够用,她马上催赵树理寄钱。
赵小明嘴巴会说话,不像赵乐乐总是和赵母对着干,她的话没人相信也正常。
兄妹俩从小关系也不是多好,连赵树新都怀疑她是不是故意报复,更别提赵母会这样想。
赵母心里还记着上次打架和争棉被的事,她直接把赵乐乐的提醒当成耳边风。
赵树新打过预防针也不会再多事,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闲事。
钱满枝回到自己家才开始批评赵树新,怪他不该把信给赵母看。
赵母本来就不太喜欢孙女,让她看到这样的信,只会更不会喜欢孙女,过年过节连压岁钱都舍不得给,眼里只有两个孙子。
钱满枝的抱怨是天天都有,赵树新都懒得听,反正天天都是那一套,他不用听也差不多能猜出来。
赵树新愁的是秋收,他的精力是大不如前。夜里睡觉都是咳个不停,想要睡个安稳觉都成难事,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完成秋收。
田里的稻谷在割,山上的茶籽要捡,地里的花生也要收,每一件事都需要人手。
钱满枝也愁:“我们请人吧!”
她不是不想喊娘家人过来帮忙,而是娘家俩个侄子跟着舅家亲戚南下打工。娘家那头缺少两个壮劳力,自己都忙不过来,又哪有空来帮她干活。
赵树新摇头给钱满枝算账,请人要多少工钱,秋天收获又能赚多少钱。他算完之后才发现,请人根本不划算,特别是稻谷不值钱,收粮的人都压价。
“不卖谷,我们卖米,碾完之后直接卖米,糠还能用来喂鸡和猪。”钱满枝在家里养了两头大肥猪和几十只鸡,正愁没有东西喂它们。
“谁去卖?我现在挑不起重担子,你去?”赵树新用怀疑的目光望着钱满枝。他生病之前,家里的重活都是他负责,钱满枝只负责其他农活,还真没有挑过重担子。
钱满枝也不服气,她也是天天下地干活的,重一点的担子挑不起,挑一百多斤却完全不是问题,怎么就不能挑米去卖。
“行,你想去就去,看你能不能把米卖掉。要是能卖掉,我们秋收就请人帮忙,卖不掉还是我们俩慢慢干活。秋天的雨水不多,只要老天爷给脸,多割两天也不要紧的大事。”赵树新决定让钱满枝试一试厉害,知道厉害后她就不会再喊着要挑米去卖。
第25章 卖米
钱满枝赶集的那天挑着一担米往镇上去,路上不时能遇到挑着各种农产品的乡亲,也有人和她一样挑着米。
她第一次卖米,箩筐里也不敢装多,别人的箩筐堆尖到把扁担都压弯,她的箩筐才刚刚堆平。
从家里到镇上有好几里路,哪怕是早上出门,头顶的太阳也晒得人热汗涔涔。
钱满枝走一段还得停下来休息换肩才敢继续挑走,这样走走停停,等她到集上,已经找不到好位置。
她挑着担子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一个偏僻的落脚点,头顶还没有东西遮阴,只能顶着大太阳晒。
集上卖东西的很多,第一季的早稻才收割没多久,市场上很多卖新米的人,再不卖等着晚稻上市更不好卖。
钱满枝打听一下价格,一斤米还不到两毛钱,收米的人还要挑三捡四,最好的质量也卖不到两毛,倒是晚稻上市后有可能卖到两毛。
集上卖东西的人多,买东西的人也多,赶过来收米的米贩子也不少,可他们却只看,并不急着收米,连价格都不问。
钱满枝第一次出来卖米,也不懂这其中的窍门,急急忙忙挑上去问价。
米贩子把手插进米里,抓一把起来仔细观察,看完之后把米扔进箩筐,懒洋洋的喊价:“一毛五,卖不卖。”
钱满枝震惊地问:“一毛五?这价太低了,能不能多加点。”
外面市场上大米零售价都卖到两毛一,她出来之前都是打听过,一毛五她宁愿挑回去也不会卖。
“爱卖不卖。”收米的小贩嘴里含着根草,不太高兴地回答。
钱满枝挑着担子失望地回到角落,不能卖给米贩子,有人愿意零散的买回家也行。
镇上也有些人家里没有种田,需要买米吃,虽然这样的人并不多,但总有个希望。钱满枝也希望遇到这样的顾客。
钱满枝听着其他卖东西的人吆喝,她也鼓起勇气来吆喝。
“卖米,卖米啦!”钱满枝第一声很小,小到周围人听到都没有反应。
“你要大声喊。”边上卖菜的大姐指点她。
“哦,谢谢您!”钱满枝点谢过对方的好意。
钱满枝看着身边人吆喝的很自然,也就豁出去不要脸地大声喊:“卖米啦!”
她突然这么大声一吆喝,还真吸引到几个人的目光,但也仅限于此,大家看一眼又移开目光,连走上前看一眼的意思都没有。
钱满枝刚上来的勇气又开始消散,她叫卖的声音弱下来,渐渐的消失在嘈杂的环境中。
太阳渐渐升高,集市上的人也越来越少,热闹而拥挤的人流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大家早早买好东西都回家避暑,钱满枝也找到一处可以遮荫的地方。她站在大树底下,看着满满一担米发愁,半上午过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