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喜结连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不说你了,倒时候腿疼,烫脚我可不给你端热水”李燕从外屋地拿出个盆,寻思装点黄豆发点豆芽吃。
秀芝当然知道这姑娘是关心她才这么说的,而且这腿疼泡脚的办法还是现在蹲着捡豆子的姑娘想出来的,“你这丫头,行,你不给我端我们二丫还说给我端呢,是不是,二丫,你可比你姐勤快。”
李芳笑嘻嘻的连忙点头“好,好,就让我姐懒”
“哦,我懒是吧,到时候泡好的豆芽你可别吃”李燕一边捡豆子一边逗妹妹。
“姐,你会发豆芽,太好了。”李芳很喜欢吃豆芽抄咸菜疙瘩,
李燕一听李芳这么问心里慌了一下,“哦,在学校老师那里看到过一本书,里边就教过做豆芽”
其实原来李芳也没注意过李燕,她在学校更是不愿意跟李燕接触,就怕对比什么的,现在李燕这么说李芳也没怎么怀疑,倒是觉得自己原来是有些狭隘了,那时候李燕吵吵着上学的时候,她就认为李燕喜欢去学校显什么,原来真的是喜欢看书啊,看李燕的眼光更是有些抱歉了,
李燕只顾着心虚,根本没注意李芳的想法,再看她妈秀芝,更是勤快的把大簸箕给拿过来了,根本没怀疑李燕什么“燕子,来,用这个簸,要是一点点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你今天先发点,要是发好了,嘿嘿,到时候咱就多发点,等过了腊八,也能拿到集上卖了”
秀芝的说法一下给李燕吓到了,怎么她妈这么超前啊,问了才知道,这豆芽在农村也是稀罕东西,一个是费事而是有的时候发不好还浪费了豆子,所有村里只有几个老人会发,她奶也会,但是因为手法的问题,一斤豆子也就能出一斤半或者两斤的豆子,卖钱都好不够费事的,所以过年的时候大家只能买豆芽吃,而李燕这一家别看不喜欢吃豆腐,但都喜欢吃豆芽炒芥菜疙瘩,
李燕笑呵呵的簸这豆子,“对了妈,你弄这些豆子出来干啥啊,”这些豆子少说都得二十斤了。
“还不是寻思着去供销社换点江米吗,包豆包,稀罕不”秀芝手里也没闲着弄了个更大的布袋子,把两小袋子豆子都道里边了。
“哎呦,妈咱家是不是提前过年了,又是豆芽又是豆包的,”李芳觉得心里美的没边了,这两样都是她最稀罕吃的,真的跟过年没啥两样啊。
李燕看着妹妹乐的跟小孩似的,心里也幸福极了,感叹原来幸福真的好简单,就是豆包还有豆芽就能满足。李燕多久没有这么幸福了,因为食物的满足这样原始的情感都在一年一年的淡忘了,现在重新拾起,才觉得这么难能可贵,她诚心逗逗李芳。“妈,不是说着豆子要留着泡豆芽拿出去卖吗,我看啊,还是卖钱好”
李芳一听她姐这么说,有点不情愿,还是比较懂事,心里一想家里确实钱,但还是不怎么死心的说“那啥,妈你就换一点就行,够咱们这些日子吃的就行了,其他的都可以”李芳心里现在满是豆包的香味,
李燕笑的不行,原来这个妹妹还是吃货啊“好了,不逗你了,咱都听妈的。是不是啊,妈”
秀芝看二丫那馋样,高兴的同时也有点心酸,这家里凡是有点也不能让孩子馋成这样,心里琢磨了下地窖里剩下的豆子“那啥,这些都去换成江米,到时候做多了,还能给你奶他们点,你奶也稀罕吃”别看现在李老太太就剩几颗牙了,粘豆包照样吃,她大伯子家蒸了些也就稀罕的给送去那几个,她还不忘了给她大孙子李大山吃,自己家这回要弄,怎么的也不能那么抠。
娘仨就开始了分工,秀芝领着李芳去了供销社,一人拎着点黄豆,别看这些黄豆,少说十五斤,能换十斤的江米都不错了,李燕在家把黄豆洗了,换了好几遍清水才算洗好,又从下午找了几块提布,又是一顿洗,吃的东西就是讲究干净,把提布盖在豆芽上边,又在上边放了快塑料布,是为了把小被子放上边防潮的,等这些都干好了,李燕就挪动着盆去了西屋,东屋的炕住着三人,是放不了这东西的,正好李娟这几天不了,达到了目的,她也不愿意在这里挤的。李燕这么想着,就把李燕和李芳的炕被往炕梢拽了拽,挪出了空来,这还是从她前世外婆那里学来的,老人喜欢蒸纯碱馒头,李燕非常喜欢吃,寻思以后有钱了也那么蒸。
这么干完了,李燕就有些满头大汗的。心里琢磨着这豆芽其实一小天就可以发出小芽了。赶紧去了外屋地的咸菜缸里看看还有没芥菜疙瘩了,这些日子她也知道了家里人的口味,都有些偏咸。这样下去的话,她爸还有她妈是很容易得高血压什么的,这时候李燕猜还没有那些病的名字,就是大家只知道怎么走走道就迷昏,或者头涨得不行,但是也知道觉得是小问题而已,根本就不重视,李燕觉得还是自己一点点努力吧,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
咸菜缸里有芥菜疙瘩,还有芥菜英子,胡萝卜,白萝卜,李燕看着这些东西笑了起来,芥菜英子炖豆腐,胡萝卜丝的咸菜,白萝卜只要拌点辣椒就极其美味,真是看到什么都可以想到好吃的,自己真是个吃货。还嘲笑李芳呢,
把芥菜疙瘩捞出来洗干净切成条(因为到时候要切成丁的),放在水里,泡上半个小时,咸咸的味道就会淡了不少,她妈喜欢把芥菜疙瘩切成丝拌上辣椒油,吃大碴粥的时候就这个吃,金黄的大碴粥用大锅煮的很烂很烂,偶尔会欣喜的吃到几个大豆,也是煮的开花的那种,配上芥菜疙瘩,李燕每次都能吃两二大碗,李芳跟她别扭的时候就说她是恶鬼投胎的。李燕可没有因为这个影响食欲照样吃的不误,心里嘀咕要是让李芳试试前世的大碴粥她也会像自己一样的。
第15章 豆包里得放糖精
晚上的时候,硬邦邦的黄豆就变成了胖乎乎的样子,还有的冒出来了小芽,李燕熟练的把这些冒出芽的黄豆都挑到了盘子里,李芳喂完兔子后正看着她姐在那里翻盆能“姐,你咋还给掀开了,这豆芽该发不好了”
其实这豆芽就得翻两三回让氧气充足加上温热的温度才能发好,但是一般现在都是觉得只要把豆子放到那里泡上捂上一两天就行了,所有豆芽的长芽率才低的,跟李芳说了这些要点才慢慢的说出来自己晚上要做芥菜炒豆芽这事儿。
李芳刚才还纳闷要是弄咸菜,怎么把芥菜疙瘩切的那么粗,心里小小的笑话了她姐一把,当然现在不会那么呛声她姐了,又看到她姐把都没有发好的豆芽给挑出来。这样的豆芽炒芥菜疙瘩真是没有吃过。看她姐一副你就瞧好吧的样子,李芳觉得她又见识到一面她所不知道的姐姐。心里虽然不确定,但还是开心的附和“好好,”
李燕被附和的开心极了,就等着她妈回来要一展拳脚了,她妈去磨江米去了,那些豆子就换了7斤二两的江米,而且李芳回来说着二两到时候还得给那个磨坊,也就是说家里能用来做豆包的也就七斤江米,再混上十来斤苞米面,倒是能包出一丝袋子黄米面豆包,李燕原来吃的豆包是白色的,自然是想不出来放上苞米面的豆包是什么滋味
姐俩说说笑笑的把锅给热上了,煮了高粱米饭,李燕还削了好些块地瓜放在饭里边,对于李燕这种什么都可以饭里面放的做法,李芳算是见怪不怪了,在灶坑了烤了两个土豆,这农家灶坑就是小孩子的烤炉,虽然李燕李芳长大了,但是还是喜欢在灶上烤点东西吃。以前姐俩都是分开考的,你今天我明天的那种,被秀芝不知道说多少回作货了(作货的意思是能作)。
秀芝拎着米袋子回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饭的香味,心里叨咕这姑娘是越来越能干了“燕子啊,饭啥时候好啊,你爸他们说话就快回来了。”秀芝没有因为看到姑娘干活就说什么孩子小不让干这话,她知道要是养得姑娘娇娇气气的,那去了婆家才是遭罪呢,说什么儿媳妇是半个女儿都是屁话,就是李老太太现在这么好,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真的当她是闺女了。
李燕把灶坑填完,就开始收拾做菜的材料,灶上两口锅,李芳给她妈开完门,就去旁边的灶上烧火了,姐妹俩配合的天衣无缝、
李燕做菜喜欢葱姜蒜都放,放上豆油,大火将葱姜蒜炒出来香味就放进去黄豆芽,黄豆芽炒出来八分熟,就把芥菜疙瘩倒进里边,炒个三五分钟,芥菜疙瘩的香味就出来了。
厨房里都是香气,让干了一天活的李群和李大山来了精气神,吃着热乎乎的高粱米饭,连平时花少的李群都开始在饭桌上唠起了嗑。秀芝心疼丈夫和儿子,每天都是走将近3个小时,冰天雪地,这是没怎么下雪了,爷俩的脚程也快,要是下雪更难走了。她就狠狠心在供销社打了半斤白酒,找了个小杯子给李群倒上了两口。
李群一见到酒,眼睛亮了“她娘,咱家不过了。我还有这待遇了”赶紧的问问,对,就是那高粱酒的喂,细细的品着,别提多美了。
李大山原来游手好闲那会儿就愿意在谁家蹭点酒喝,看他爸连话都不说了,就顾着咂摸酒了,心里跟挠痒痒似的难受“那啥,妈,也给我弄点呗,就一小块就行”说话的时候还比划了一下,
秀芝没难为他,下地给李大山倒了一小口,李大山喝的那叫一个小心翼翼,把李燕姐俩乐的不行。
喝了酒的李大山也活泛了起来,爷俩一起讲起了城里干活的趣事,还提了起来那天程双凤和李娟的事情,
李燕和李芳早就忘了他俩的事情了,被她爸他们一说,才知道感情也不是人家故意要赶俩人,实在是俩人进了屋,就到处乱逛,而程双凤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让人家的亲戚给看到了,所以才给她俩弄走了,李群还因为这样被那个木匠师傅给好个埋怨。李群那时候回家当然不说了,那么大个人了,让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说,是个人都感觉不好,李群看着俩姑娘秀秀气气的在那里吃饭,都长得跟青葱似的,“燕子,芳芳,你俩可记得咱虽然穷,可不能让人说出来孬来,知道不,有手有脚的,本本分分干活就好”
李燕和李芳相视一笑,这她爸是真的受刺激了,不过说的也对,一口同声的答应了他爸。
李燕心里觉着李娟那人跟着程双凤那人好,真是看不清,虽然就紧紧接触了一天,李燕觉得俩家不是一路人,程双凤那人应该是属于那种特爱钻营,但是面上感觉大大方方似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最可怕,永远也不知道她是真的把你当朋友了,还是在利用你,而现在李娟的位置,李燕猜测利用更多。到底是一家子姐妹,平时再怎么着李燕也不希望李娟着了道,吃完饭姐俩刷碗的时候就跟李芳提了一嘴,哪想到李芳却嘲笑起她来了。
“大姐你可省点心吧,心都不够你操的了,李娟啥人我还不知道,她和双凤那是半斤八两,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说完还不忘甩出两眼鄙视的小眼神。
李燕自觉是有些管的宽了,她又不是圣母,犯不着谁的事情都想着,不过自己妹妹这形容词用的,怎么这搞笑,李燕没忍住笑了出来。
李芳倒是笑不出来,刚才她爹的话她都听在了心里,也同时咯噔一下,那天早上去她未尝不是抱着那样的想法去的,寻思看看城里有钱人家的日子都是怎样的,只是后来跟着她哥出去了,当时心里还有点不情愿呢,被人没皮没脸的撵了出来,都这么大姑娘了得多丢人,而且心里更是觉得以后离那个双凤远点,眼睛长在头上了。
收拾好饭桌,姐俩就开始煮大豆,把大豆放进锅里后,让李芳看火,李燕就进屋看他爸和他哥手上一人套着塑料布在那里对着面团打拳,这包豆包的面不是像蒸馒头花卷似的弄成面团就行,还得经过锤炼的,那样才会黏而且劲道。有的人家觉得这样用手弄费事,干脆让老爷们用脚踩,李燕想想都觉得干呕,幸好他家从来都是他爸用手而且还会套上塑料布。
打好了黄米面,就等着豆馅了,这时候秀芝才想起来没买糖精,赶紧吩咐李燕去买,可惜,这时候弄豆包的人家多,供销社都卖没了。豆包里边没有糖精可咋办啊。正想着能不能上谁家借点呢,就碰到了王成。
王成去县里回来,买了点他妈要的东西,远远的就看到李燕从供销社里走出来,这丫头因为想事的原因,走的慢,加上王成特意加快了脚程,两个人就在岔路上遇到了。
因为年后的事情,李燕挺感激王成的,但是一直没见到人,这功夫看到人,李燕笑笑的打招呼,问他干啥去了。
王成意外与李燕的主动,脸上也有了笑模样,但是这人长得严肃,即使微笑也比别人瞧着不真实。好些几天没看到李燕,没想到越发长得爽心了,“刚从县里回来,你这是要买啥没买着么”
李燕顺嘴就说了自己家要包豆包的事情,王成听完点点头,想起了他妈每年都包很多豆包,家里一定有。“你先回家,我一会儿给你送去,我家应该有的”
李燕没想到自己只是顺嘴一说,人家就当真了,这人咋这么实诚呢,赶紧一个劲的摇头“不用,不用,我去我大爷家问问,他家应该有,”哪里还用麻烦到你啊,大哥
“哦,那行,我先走了”说话就往自己家的那个胡同拐过去了。
李燕去了她奶家,跟她奶说包豆包的事情,问问有没有糖精,她奶翻箱倒柜的找了半天,找出来两小包,还是夏天的时候蹦爆米花的时候省下了的。
李燕一看,这点也不够啊,家里两大锅的豆子呢,难道只能把白糖放里边了,这得多奢侈啊,白糖现在是家里来人才舍得拿出来给人舀出来一勺,兑上开水,都是好的招待客人的了,家里还剩小半斤白糖,实在没办法就得用了,李老太太一个劲的要跟去,帮包包,李燕拗不过,心思老太太自己在家也实在孤单,就扶着她回了家。
李燕可没去她大娘家,虽然跟王成那么说,但是她要是去了她大娘家,她大娘一定会寻思她是借着糖精的事情找她帮忙包豆包的,倒不是李燕想的多,而是李芳那时候跟着秀芝去供销社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冯春香,冯春香看秀芝和李芳拎着那老些黄豆,就说要点,她要发豆芽,冯春香会不会发豆芽秀芝哪里不知道,但是还是给了她小半斤,那冯春香还说秀芝小气呢,李芳气的,回来就爆豆子似的跟李燕说了,李燕安慰了好一会李芳,才让这丫头不再想黄豆的事情了,这时候李燕要是去了,反倒让冯春香拿起话柄了。
这不,真打李燕的话来了,祖孙俩从她大爷家走,她大娘就拎着泔水桶往屋里跑,跟狗撵着一样,李老太太好一顿撇嘴。李燕见她大娘那样子,觉得自己真是明智啊。
祖孙俩到了家门口,就听到屋子里哈哈大笑的声音,这是谁来了吧,开门的是她妈。乐呵呵的把李老太太迎进去,说是王成她妈过来了。
第16章 包豆包中
李燕他们进了屋,一看,可不是王成她妈么,正跟着炕梢那里包豆包呢,炕头那还坐着一个中年大叔,跟王成有几分相似,但是人长得乐呵呵的,兴高采烈的跟着李群唠嗑呢,从她爸嘴里一个劲的叫着“永利永利的”知道王成她爸应该叫王永利。
屋里人看到李燕他们进屋了,首先就是王成她妈那叫一个热情“哎哟,大娘,你真是闲不住啊,总是帮着小辈的干着干那得”亲亲热热的把李老太太扶到了炕上。这几句话把李老太太哄得,跟看到亲姑娘似的“呦呦,小丫啊,你可老长时间没上大娘家了,都忙啥呢”老脸笑成了菊花。
王成她妈大名秦小丫,也是这屯子的人,结婚就嫁给了本屯子的王永利,当姑娘的时候就是个爽利的人,干活也麻利,李芳在一边包出来一个豆包,秦小丫说话的功夫就包出来俩个,而且唠嗑都不带间断的。
李老太太问怎么没看到王成,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秦小丫看了李燕一眼,见李燕擦完手正攥着豆馅,乐呵呵的说“我家成儿,这不上县里刚回来,在家还没吃上口热饭就被他朋友叫去帮忙了,不是我说这孩子就是太实在”嘴上这么说着,秦小丫眼里的自得可是谁也没有漏掉,那包着豆包的手上可是明晃晃的俩银镯子呢。
当时秦小丫刚带着镯子走在农村的大道上的时候,好家伙几乎那条道上住的老娘们都出来了,谁见着说都得摸一下,眼睛恨不得眼睛长在上边。
李老太太和秀芝都点头,不一会就唠开了。李燕跟李芳出去洗盆的功夫问李芳“王成她妈咋来了”真是有意思,平常也没看来串门,怎么包豆包就过来了。
李芳看她姐是真不知道,真是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糊涂的人,人家一家子恨不得都快明说了,她姐愣是以为同村友谊呢,李芳倒是没有明说。她觉得王成这人还成,喜欢她姐这么多年了,虽然原来她姐眼高还胆小是看不上王成的,但是现在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些日子她觉得她姐变了不少,事情兴许还有戏剧性的转变呢“那啥,婶子听王成说咱家包豆包,听说没有糖精了,正好她家有就给送过来了,寻思来帮个忙,到时候她家包的时候也好来叫人,她家亲戚多,我估摸着咱家都去都得包一天”
李芳没说的是,王成家亲戚多,帮包豆包的更多,都快赶上村里开大会了,宽敞的三间房里都是人,李芳可是现在都记得当时伸手包俩豆包就被挤下来的情景。那时候想不通怎么着王成家的人缘这么好,自从工作有了谱,李燕是知道了,这不就是上赶着巴结的节奏吗。没准帮包个豆包就可以有工作呢。
李燕一听这样的说法倒是合理,这样有来有往也是互相帮忙,心里那点想法也就很快的压了下去,再进屋的时候,那点别扭也就没有了。
李老太太岁数大了,就喜欢热闹,被秦小丫哄得开开心心的,秀芝这人说话唠嗑还行,但还是没有秦小丫能说,有的人能说但是招人烦,但是人家王成她妈秦小丫愣是把事讲的引人入胜,连李燕和李芳刚进了就听得出神那种。
秦小丫正讲一家人,是她家亲戚,她二舅的闺女也就是秦小丫的表姐年轻的时候就守寡了,带着一个姑娘就改嫁到了县里的一家,那时候县里农村的不像这时候分的清,有时候她表姐还回来要粮食呢,偷偷摸摸的装在口袋里,放在肚子上,回去就怕人知道,改嫁那家姓张死了老婆,家里也有个姑娘当时就懂事了,不知道听谁说的后妈厉害难缠,秦小丫的表姐刚到那家就被这小姑娘来了个下马威,大人吗也理解就没在乎,寻思都是一样的姑娘谁能没点脾气,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哎,她表姐是这么想,人家姑娘可没有,跟秦小丫她表姐斗了得有十年了,她表姐自己都死心了,喜欢怎么就怎么的吧,只要这孩子好就行。哪里想到自从这孩子十四岁生了场大病之后,一下子把她表姐当成亲妈似的,现在人家过得别提多美了,而且现在特有钱。秦小丫说特有钱的时候也没有显现出那种羡慕的神色,这倒让李燕高看了一眼。
至于这家是怎么有钱那就很有意思了,一开始是这孩子好了之后,就开始在家里做着些头花什么的,拿到学校门口去卖,秦小丫的表姐寻思孩子身体不好也就帮着做,本来以为自己的手艺怎么的也比孩子的好吧,哪里想到一做出来的样子真的不够看,她就捡起了那缝边的活,主要还是这孩子做头花,一开始真没想到会挣钱,越干越是忙活不开,一家四口的全上阵了,当然细节什么的秦小丫是真不知道,平常也不怎么和这表姐走动的,只是现在听说人家搬到市里去了,还承包了服装厂。
,
李燕听这经历感觉真是太神奇了,而且猜测这服装厂就是李燕她们年后要去的那个。瞧瞧人家小小年纪,这家伙不得了。而家里的其他人都是这想法,李大山更是眼睛放光。刚才还围着王成他爸呢,现在也坐在炕沿听着秦小丫讲诉别人传奇的创业经历。
李燕能想到,李芳也想到了,嘴快的就问出来了,“婶子,我们去的那个服装厂是不是就是你那表姐家开的啊,”
一听这么问,李大山眼睛更是放了光。秀芝一抬头就看到儿子过来,
“大山,我们这帮女的唠嗑你凑什么热闹”倒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但是秀芝知道自己儿子什么脾气,要是把这小子不安分的心思勾起来,怕是学了两天半的手艺又该舍弃了,多少回了,都是这样的,秀芝心里有点害怕。
李老太太可不干了,好不容易大孙子过来了,稀罕都稀罕不过来,她可不管这个“山子,跟奶在这坐会儿,别听你妈的,她一天就知道说你”
“嘿嘿,奶,听你的”
秦小丫可是人精,来这里的目的可没忘,笑呵呵的又说了两句“是啊,就是那家,其实要不是你们能耐,也是进不去的”,说完就开始夸李燕和李芳了,一碗水端平,把俩丫头夸得都面红耳赤的,人家不知道都以为刚才故事里那个创业小能人是她俩呢。
要说这王永利两口子实在也是真实在,一包就在李燕家到了晚上将近八点,李老太太都被送回去了,老太太睡得早,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